CN220757340U - 清洁基站和清洁系统 - Google Patents

清洁基站和清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57340U
CN220757340U CN202321977457.9U CN202321977457U CN220757340U CN 220757340 U CN220757340 U CN 220757340U CN 202321977457 U CN202321977457 U CN 202321977457U CN 220757340 U CN220757340 U CN 2207573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maintenance opening
base station
cover body
dust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7745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枫
熊明
叶力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ilver Star Intellig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ilver Star Intellig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ilver Star Intellig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ilver Star Intellig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7745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573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573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573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Suction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清洁基站和清洁系统,其中,清洁基站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集尘通道,所述壳体包括壳本体和盖体,至少部分所述盖体形成为所述集尘通道的侧壁,所述盖体显露于所述壳本体外,且所述盖体相对所述壳本体可活动或可拆卸设置,以使所述集尘通道可显露于所述壳本体外。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提高用户清洁集尘通道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清洁基站和清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洁基站和清洁系统。
背景技术
市面上常见的清洁设备包括扫地机器人、拖地机器人、手持吸尘器等设备,这些清洁设备通常会与清洁基站搭配使用,清洁基站能够收集清洁设备所存储的污物(如灰尘、毛发或污水等污物),以便于清洁设备进行下一次的清洁工作。
在清洁基站收集污物的过程中,污物会先在清洁基站的集尘通道内移动,最后移动到清洁基站的储尘腔中,该过程污物难免会停留在集尘通道内,造成堵塞或产生异味,因此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需要用户对清洁基站的集尘通道进行清洁。
目前的清洁基站,都是将形成有集尘通道的集尘管设置在清洁基站的外壳内,用户在进行清洁时,需要将外壳打开,并从外壳内部拆出集尘管,之后才能够对集尘管的集尘通道进行清洁,此过程步骤过多,不利于用户快速地进行清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清洁基站,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清洁基站不利于用户快速地进行清洁集尘通道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清洁基站,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集尘通道,所述壳体包括壳本体和盖体,至少部分所述盖体形成为所述集尘通道的侧壁,所述盖体显露于所述壳本体外,且所述盖体相对所述壳本体可活动或可拆卸设置,以使所述集尘通道可显露于所述壳本体外。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全部所述盖体形成为所述集尘通道的侧壁,所述盖体在所述集尘通道的长度方向上延伸。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壳本体的外壁形成有所述集尘通道连通的维护开口,所述盖体的形状与所述维护开口的形状相同以盖合所述维护开口,在所述盖体盖合所述维护开口时,所述盖体的外表面与所述维护开口的周缘齐平。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壳本体的外壁形成有所述集尘通道连通的维护开口,所述盖体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集尘通道内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中的一者可穿过所述维护开口,并与另一者卡接配合,以使所述盖体可拆卸地盖合于所述维护开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中的一者为卡扣,另一者为与所述卡扣卡接配合的卡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卡接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卡接部在所述盖体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卡接部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卡接部的数量相同,以一一对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壳本体的外壁形成有所述集尘通道连通的维护开口,所述盖体可盖合所述维护开口;其中,
所述基站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填充所述盖体与所述壳本体之间的缝隙,以避免气体从所述维护开口流入所述集尘通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密封件可弹性形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密封件呈环状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壳本体的外壁形成有所述集尘通道连通的维护开口,所述盖体可盖合所述维护开口;其中,
所述盖体和/或所述维护开口的周缘设有扣手结构,所述扣手结构显露于所述壳本体外,所述扣手结构用于供用户移动或拆卸所述盖体。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维护开口的周缘设有所述扣手结构,所述扣手结构为形成于所述维护开口周缘的扣手槽,所述扣手槽的槽口可供用户手部伸入所述扣手槽;
在所述盖体盖合所述维护开口时,至少部分所述盖体的周壁通过所述扣手槽显露。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壳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壳顶壁和壳底壁,以及连接所述壳顶壁和所述壳底壁的壳周壁,所述盖体设于所述壳顶壁或所述壳周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壳本体内设有集尘腔,所述壳本体上设有进尘口,所述集尘腔通过所述集尘通道与所述进尘口连通,所述集尘腔和所述进尘口在所述壳本体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且所述集尘腔位于所述进尘口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清洁系统,包括清洁设备和清洁基站,所述清洁基站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集尘通道,所述壳体包括壳本体和盖体,至少部分所述盖体形成为所述集尘通道的侧壁,所述盖体显露于所述壳本体外,且所述盖体相对所述壳本体可活动或可拆卸设置,以使所述集尘通道可显露于所述壳本体外;
所述清洁设备具有出尘口,所述壳本体具有与所述集尘通道连通的进尘口,所述进尘口可与所述出尘口对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清洁基站,通过采用将集尘通道的一部分侧壁(即盖体)显露在壳本体外部,并使其相对壳本体可活动或可拆卸设置,这样,在用户需要清洁集尘通道时,仅需要在壳本体的外部移动或拆出盖体,即可使集尘通道显露在壳本体外,之后,用户便可以对该集尘通道进行清洁,相对现有技术的清洁基站而言,本申请的清洁基站在用户清洁集尘通道时,为了使集尘通道显露在外所需要的步骤较少,能够有效地提高了用户清洁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清洁基站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盖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图1省略部分结构后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壳体;11、集尘通道;12、集尘腔;13、壳本体;131、维护开口;132、扣手结构;132a、扣手槽;133、壳顶壁;134、壳底壁;135、壳周壁;136、进尘口;14、盖体;15、第一卡接部;2、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的“和/或”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技术方案、B技术方案,以及A和B同时满足的技术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清洁基站。
请参照图1至图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清洁基站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集尘通道11,壳体1包括壳本体13和盖体14,至少部分盖体14形成为集尘通道11的侧壁,盖体14显露于壳本体13外,且盖体14相对壳本体13可活动或可拆卸设置,以使集尘通道11可显露于壳本体13外。
具体地,壳本体13作为清洁基站的基本骨架,其内部形成有空间供一些零部件安装,这些零部件可包括但不限于风机组件、控制组件、散热组件等等部件,由于风机组件、控制组件、散热组件等部件均为清洁基站较为常见的零部件,在此不对这些零部件的功能、结构以及安装方式等进行限定。
集尘通道11能够用来运输灰尘、头发等污物,在一些实施例中,壳本体13内还形成有集尘腔12,壳本体13上设有与集尘通道11连通的进尘口136,风机组件用于使集尘腔12形成负压环境,当风机组件运行时,在气压的影响下,气体从进尘口136流入到集尘通道11内,随后流到集尘腔12中,最后被排出集尘腔12,此过程中,气体所携带的污物能够停留在集尘腔12中。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壳本体13外形成集尘腔12,再使集尘通道11与壳本体13外的集尘腔12连通,以存储集尘通道11所运输的污物,具体地,壳本体13外的集尘腔12可以由垃圾桶、垃圾袋等能够形成腔体的结构形成,在此不做限定。
应当解释的是,上文所讲到“至少部分盖体14形成为集尘通道11的侧壁”有多种实施方式,举例来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是盖体14的一部分结构与其他结构配合,并共同围合形成集尘通道11,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全部盖体14与其他结构配合,并共同围合形成集尘通道11。
盖体14显露于壳本体13外,是指用户能够在壳本体13的外部直接看到盖体14,相应的,集尘通道11可显露于壳本体13外,是指在一些使用场景中,在盖体14移动到预设位置时,用户可以从壳本体13的外部观察集尘通道11的内部环境。同理,下文所提及的进尘口136、维护开口131等显露于壳本体13外,也同样是指用户能够从壳本体13的外部直接观察到进尘口136、维护开口131。
实现盖体14移动到预设位置的方式有很多种,举例来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转动或翻转的移动方式实现盖体14位置变化,此实施方式中,可以将盖体14可转动地安装在壳本体13或其他结构上,以实现盖体14能够相对壳本体13转动的效果,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平移的移动方式实现盖体14位置变化,此实施方式中,可将盖体14可滑动地安装在壳本体13或其他结构上,以实现盖体14能够相对壳本体13平移的效果,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不规则移动的方式实现盖体14位置变化,此实施方式中,可以将盖体14可拆卸地安装在壳本体13或其他结构上。
当盖体14可拆地安装在壳本体13上时,盖体14与壳本体1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有很多种,如通过装配磁性件吸附、通过装配魔术贴粘接,或者在壳本体13上设置容置部(供盖体14收容)、悬挂部(供盖体14悬挂安装)等,当然,也可以为上述方式中的多种组合使用。
为实现盖体14可转动地或可滑动地安装在壳本体13的效果,而采用的连接件(如连接杆、滑轨等连接件)可依据实际工况而做选择,在此不展开叙述。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清洁基站,通过采用将集尘通道11的一部分侧壁(即盖体14)显露在壳本体13外部,并使其相对壳本体13可活动或可拆卸设置,这样,在用户需要清洁集尘通道11时,仅需要在壳本体13的外部移动或拆出盖体14,即可使集尘通道11显露在壳本体13外,之后,用户便可以对该集尘通道11进行清洁,相对现有技术的清洁基站而言,本申请的清洁基站在用户清洁集尘通道11时,为了使集尘通道11显露在外所需要的步骤较少,能够有效地提高了用户清洁的便捷性。
请参阅图1和图3,全部盖体14形成为集尘通道11的侧壁,盖体14在集尘通道11的长度方向上延伸。
因为集尘通道11不是实体部件(实际可触摸到的部件),在判断集尘通道11的长度方向时,可以将集尘通道11的管壁(未包括盖体14)的长度方向当做集尘通道11的长度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盖体14在集尘通道11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并不是意味着盖体14的延伸方向与集尘通道11的长度方向要完全相同,只要盖体14的延伸方向与集尘通道11的长度方向大致相同即可。
不难理解,盖体14在集尘通道11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有利于在拆出或移动盖体14之后,让更多的集尘通道11暴露在壳本体13外部,这样,便于用户对清洁集尘通道11的内壁面上的污物进行清洁。
壳本体13的外壁形成有集尘通道11连通的维护开口131,盖体14的形状与维护开口131的形状相同以盖合维护开口131,在盖体14盖合维护开口131时,盖体14的外表面与维护开口131的周缘齐平。具体地,用户可以通过该维护开口131清洁集尘通道11的内壁面,清洁的方式有很多种,如通过水洗、刷洗或吹洗(吹气清洁)等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不难理解,在盖体14移动至盖合维护开口131的位置时,盖体14的外表面与维护开口131的周缘齐平,这样的设计能够保证壳本体13的外表面与盖体14的外表面平缓交接,保证壳体1外观的观赏性,同时,盖体14不会凸出于维护开口131,有利于缩小产品的占用空间,同时能够有效避免盖体14与外界的部件相磕碰,确保盖体14的使用稳定性。
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设计不限于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盖体14移动至盖合维护开口131的位置时,盖体14也可以整体位于维护开口131内,或盖体14的部分结构从维护开口131凸出,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具体实施时,盖体14的安装方式有很多种,本申请的设计优选采用卡接的方式实现盖体14的安装,以确保盖体14的安装稳固性。具体地,壳本体13的外壁形成有集尘通道11连通的维护开口131,盖体14设有第一卡接部15,集尘通道11内设有第二卡接部(图未示),第一卡接部15和第二卡接部中的一者可穿过维护开口131,并与另一者卡接配合,以使盖体14可拆卸地盖合于维护开口131。
上述卡接的方案中,第一卡接部15和第二卡接部可以为相互卡接配合的两个卡扣,也可以第一卡接部15为卡扣,而第二卡接部为与该卡扣卡接的卡槽,还可以是第一卡接部15为卡槽,而第二卡接部为与该卡槽卡接的卡扣,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实施,以实际的工况需求作选择,对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卡接的方案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盖体14可以整体设置壳本体13外,盖体14的表面与壳本体13的表面相接,以实现盖合维护开口131的效果,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盖体14可以设置在维护开口131中,待盖体14装配完毕后,盖体14的外表面可以与维护开口131的周缘齐平,或者盖体14整体位于维护开口131内,或者盖体14的部分结构从维护开口131凸出。
同理地,下文涉及盖体14盖合维护开口131的实施例中,只要没限定盖体14的外表面与维护开口131的周缘的位置关系,在保证盖体14能够盖合维护开口131的效果的基础上,各实施例中的盖体14均能够参照上述卡接方案中盖体14的实施方式,后文对此不再赘述。
为保证卡接的稳固性,较佳地,第一卡接部15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两个及两个以上),至少两个第一卡接部15在盖体14上间隔设置,第二卡接部的数量与第一卡接部15的数量相同,以一一对应。实际实施时,第一卡接部15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及五个以上,此外,至少两个第一卡接部15在盖体14上可以呈环状排布,如此设置,以确保盖体14上各个位置被有效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本体13的外壁形成有集尘通道11连通的维护开口131,盖体14可盖合维护开口131;清洁基站还包括密封件2,密封件2用于填充盖体14与壳本体13之间的缝隙,以避免气体从维护开口131流入集尘通道11。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密封件2防止维护开口131漏气,使气体仅能够从进尘口136流入到集尘通道11内,保证清洁基站集尘的可靠性。
在具体实施时,密封件2也可以为液体(如液态胶),也可以为固体(如橡皮筋、硅胶、泡沫等)。为确保密封件2可持续使用,优选采用密封件2为固体的实施方式,进一步地,为保证密封件2能够有效填充盖体14与壳本体13之间的缝隙,密封件2可弹性形变设置,密封件2的体积略微大于盖体14与壳本体13之间的缝隙,在盖体14和壳本体13的挤压下,密封件2被压缩,之后,密封件2需要恢复原来的形状,密封件2在恢复原形的过程中会有效地填充盖体14与壳本体13之间的缝隙。
密封件2呈环状设置,当密封件2整体设置在维护开口131的外部时,密封件2可以设置在盖体14的侧面和壳本体13的外表面之间,当密封件2设置在维护开口131内时,密封件2可以套设在盖板的周壁上,以填充盖板的周壁与维护开口131的周壁之间的缝隙,或者,密封件2也可以设置在盖板的侧面上,并能够与维护开口131的周壁抵接。
请参阅图3和图4,壳本体13的外壁形成有集尘通道11连通的维护开口131,盖体14可盖合维护开口131;其中,盖体14和/或维护开口131的周缘设有扣手结构132,扣手结构132显露于壳本体13外,扣手结构132用于供用户移动或拆卸盖体14。如此设置,扣手结构132便于用户直接或间接地抓紧盖体14,降低了用户移动或拆卸盖体14的难度,便于用户对集尘通道11进行清洁。
扣手结构13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为设置在盖体14上的把手,也可以为设置在盖体14上的槽体,该槽体的槽腔可以供用户手部伸入,槽体的槽壁可以供用户手部抓握,扣手结构132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是设置在维护开口131周缘的翘板,翘板可以撬动盖体14,也可以是形成于维护开口131周缘的扣手槽132a,扣手槽132a的槽口可供用户手部伸入扣手槽132a;在盖体14盖合维护开口131时,至少部分盖体14的周壁通过扣手槽132a显露,用户通过抓握盖体14的周壁而可移动或拆出盖体14。
为便于实施,本申请的设计优选采用扣手结构132为扣手槽132a的实施方式。
壳本体13包括相对设置的壳顶壁133和壳底壁134,以及连接壳顶壁133和壳底壁134的壳周壁135,盖体14设于壳顶壁133或壳周壁135。不难理解的是,在壳本体13被正常放置于承托面(如地面、桌面等)上时,壳底壁134与承托面相接,用户仅可以观察到壳顶壁133和壳周壁135,将盖体14设置在壳顶壁133或壳周壁135上,便于用户在壳本体13被正常放置时,进行移动或拆出盖体14的动作。
请参阅图6,壳本体13内设有集尘腔12,壳本体13上设有进尘口136,集尘腔12通过集尘通道11与进尘口136连通,集尘腔12和进尘口136在壳本体13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且集尘腔12位于进尘口136的顶部。需要说明的是,在确认壳本体13的高度方向时,应当在壳本体13被正常使用的前提下进行确认,即,在壳本体13被正常放置于承托面上时,壳本体13此时的高度方向才是正确的高度方向。
不难理解,通过将集尘腔12设置在进尘口136的顶部,为连接进尘口136和集尘腔12,集尘通道11会在壳本体13的高度方向上延伸,此实施例中,壳本体13会在垂直于承托面的方向上延伸,避免了壳本体13横向延伸导致壳底壁134过大,而占据过多承托面的情况,有利于用户在面积有效的承托面上摆放更多的部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清洁系统,该清洁系统包括清洁设备(图未示)和清洁基站,该清洁基站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清洁系统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清洁设备具有出尘口,清洁基站的进尘口136可与所述出尘口对接。
清洁设备可以是手持式清洁设备,例如,清洁设备可以是手持式擦地机、手持式洗地机或者手持式擦窗设备等其中任意一种;清洁设备也可以是自动化清洁设备,例如,清洁设备可以是扫地机器人、扫拖一体式机器人、擦地机器人或洗地机器人等其中任意一种。当然,清洁设备可以不局限于上述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将本申请的方案应用在特定的清洁设备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清洁设备的主体可以呈圆形、矩形或D形等任意一种形状,在此不作限定。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清洁设备的主体也可以是其他设计构造,例如,清洁设备的主体为一体成型结构、左右分离设置的结构,本发明实施例对清洁设备的主体的材料、形状、结构等不做限定。
出尘口与进尘口136对接是指:出尘口的周缘能够与进尘口136的周缘抵接。在清洁基站的风机组件运行时,被收集在清洁设备内的污物可以通过出尘口、进尘口136、集尘通道11而移动到储尘腔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集尘通道,所述壳体包括壳本体和盖体,至少部分所述盖体形成为所述集尘通道的侧壁,所述盖体显露于所述壳本体外,且所述盖体相对所述壳本体可活动或可拆卸设置,以使所述集尘通道可显露于所述壳本体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盖体形成为所述集尘通道的侧壁,所述盖体在所述集尘通道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和/或,
所述壳本体的外壁形成有与所述集尘通道连通的维护开口,所述盖体的形状与所述维护开口的形状相同以盖合所述维护开口,在所述盖体盖合所述维护开口时,所述盖体的外表面与所述维护开口的周缘齐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本体的外壁形成有所述集尘通道连通的维护开口,所述盖体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集尘通道内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中的一者可穿过所述维护开口,并与另一者卡接配合,以使所述盖体可拆卸地盖合于所述维护开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中的一者为卡扣,另一者为与所述卡扣卡接配合的卡槽;和/或,
所述第一卡接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卡接部在所述盖体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卡接部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卡接部的数量相同,以一一对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本体的外壁形成有所述集尘通道连通的维护开口,所述盖体可盖合所述维护开口;其中,
所述清洁基站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填充所述盖体与所述壳本体之间的缝隙,以使得所述盖体盖合所述壳体时,所述集尘通道密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可弹性形变;和/或,
所述密封件呈环状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本体的外壁形成有所述集尘通道连通的维护开口,所述盖体可盖合所述维护开口;其中,
所述盖体和/或所述维护开口的周缘设有扣手结构,所述扣手结构显露于所述壳本体外,所述扣手结构用于供用户移动或拆卸所述盖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维护开口的周缘设有所述扣手结构,所述扣手结构为形成于所述维护开口周缘的扣手槽,所述扣手槽的槽口可供用户手部伸入;
在所述盖体盖合所述维护开口时,至少部分所述盖体的周壁通过所述扣手槽显露。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壳顶壁和壳底壁,以及连接所述壳顶壁和所述壳底壁的壳周壁,所述盖体设于所述壳顶壁或所述壳周壁;和/或,
所述壳本体内设有集尘腔,所述壳本体上设有进尘口,所述集尘腔通过所述集尘通道与所述进尘口连通,所述集尘腔和所述进尘口在所述壳本体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且所述集尘腔位于所述进尘口的顶部。
10.一种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清洁设备;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清洁基站。
CN202321977457.9U 2023-07-24 2023-07-24 清洁基站和清洁系统 Active CN2207573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77457.9U CN220757340U (zh) 2023-07-24 2023-07-24 清洁基站和清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77457.9U CN220757340U (zh) 2023-07-24 2023-07-24 清洁基站和清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57340U true CN220757340U (zh) 2024-04-12

Family

ID=90617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77457.9U Active CN220757340U (zh) 2023-07-24 2023-07-24 清洁基站和清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573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92021B2 (en) Autonomous surface cleaning robot for wet cleaning
US7389156B2 (en) Autonomous surface cleaning robot for wet and dry cleaning
US8782848B2 (en) Autonomous surface cleaning robot for dry cleaning
US20060200281A1 (en) Autonomous surface cleaning robot for wet and dry cleaning
AU709962B2 (en) Sweeping brooms
CN112353327A (zh) 扫地机器人基站和清洁设备
CN112515574A (zh) 收纳箱及清洁机器人
KR101538011B1 (ko) 바퀴가 달린 백팩형 산업용 진공청소기
US20060190132A1 (en) Autonomous surface cleaning robot for dry cleaning
JP2004313249A (ja) 電気掃除機
CN220757340U (zh) 清洁基站和清洁系统
CN110236454A (zh) 用于地面清洁机器的清洁头
CN214595764U (zh) 扫地机器人基站和清洁设备
CN217137888U (zh) 一种尘盒弹出结构
CN219353812U (zh) 一种集尘装置和集尘站
CN217137886U (zh) 一种尘盒安装结构
CN216256941U (zh) 尘盒结构、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CN219846417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污水箱及清洁机
CN220860009U (zh) 清洁机器人设备
CN220346223U (zh) 一种电视机外壳喷漆的防误喷密封外罩
CN220275519U (zh) 手持吸尘系统
CN218325356U (zh) 风机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CN219229754U (zh) 清洁设备及尘盒
CN220442596U (zh) 集尘容器、集尘装置、安装腔室及清洁设备
CN220546219U (zh) 清洁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