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50782U - 一种二次加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次加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50782U
CN220750782U CN202322428700.8U CN202322428700U CN220750782U CN 220750782 U CN220750782 U CN 220750782U CN 202322428700 U CN202322428700 U CN 202322428700U CN 220750782 U CN220750782 U CN 2207507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charging
chamber
cylinder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2870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新合
邹旭杰
薛红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Baogang Zhanhao New Material Co ltd
Luoyang Qinh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Baogang Zhanhao New Material Co ltd
Luoyang Qinh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Baogang Zhanhao New Material Co ltd, Luoyang Qinh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Baogang Zhanhao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2870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507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507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507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二次加料装置,包括加料室,加料室一侧设有水平移动机构,水平移动机构上设有加料支架和用于驱动加料支架旋转、升降的驱动机构,加料支架上悬挂有多个加料筒,水平移动机构用于带动加料支架靠近或远离加料室,以实现至少两个加料筒同时移动至加料室内或同时移出加料室,加料室位于熔炼室上端,加料室底部设有与熔炼室连通的出料口,加料室内位于出料口处设有用于打开或关闭出料口的翻板阀,加料室内设有吊装机构和筒移动机构,筒移动机构上设有至少两个筒支撑机构,本申请能够实现自动取送料桶,加料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二次加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熔炼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二次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熔炼炉是指熔化金属锭和一些废旧金属并加入必要的合金成分,经过扒渣、精炼等操作将它们熔炼成所需要的合金的设备,通常利用吊装的加料桶来装载毛坯料,并将加料桶下放至熔炼炉中进行加料。
目前,现有专利CN204100798U公开了一种真空熔炼炉加料装置,包括加料仓,卷扬机和加料桶,该装置没有运送加料桶装置,无法实现自动取送料桶,加料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次加料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取送料桶,加料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次加料装置,包括加料室,加料室一侧设有水平移动机构,水平移动机构上设有加料支架和用于驱动加料支架旋转、升降的驱动机构,加料支架上悬挂有多个加料筒,水平移动机构用于带动加料支架靠近或远离加料室,以实现至少两个加料筒同时移动至加料室内或同时移出加料室,加料室位于熔炼室上端,加料室底部设有与熔炼室连通的出料口,加料室内位于出料口处设有用于打开或关闭出料口的翻板阀;
加料室内设有吊装机构和筒移动机构,筒移动机构上设有至少两个筒支撑机构,筒移动机构用于带动至少两个带动筒支撑机构水平移动交替至于出料口正上方,筒支撑机构用于支撑或不支撑加料筒,吊装机构用于带动位于出料口正上方的加料筒在加料室与熔炼室之间往复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加料座,加料座上滑动设有加料台,加料座上转动设有主动辊和从动辊,主动辊上设有主链轮,从动辊上设有从链轮,主链轮和从链轮之间设有第一链条,加料座上设有用于驱动主动辊转动的加料驱动电机,第一链条上设有加料连接板,加料连接板与加料台连接,加料支架设置在加料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加料台上设有套筒,加料支架下端设有升降套,升降套滑动套设在套筒外侧,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加料座的旋转电机和螺旋升降机,螺旋升降机具有升降丝杆,升降套内竖直设有升降杆,升降杆下端设有与升降丝杆连接的花键轴,花键轴外侧套设有花键套,花键套外侧设有从动齿轮,旋转电机设有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加料支架上设有支撑臂,支撑臂上设有用于悬挂加料筒的支撑部。
进一步的,所述加料筒包括筒体和提手,筒体上端具有加料口,下端具有卸料口,卸料口处可移动的设有挡料组件,筒体外侧壁沿其轴向上下滑动设有两个推拉板,推拉板上下移动以带动挡料组件移动,以实现开启或关闭卸料口,两个推拉板下端分别通过连杆组件与挡料组件铰接,两个推拉板上端分别与提手铰接,筒体外侧壁上沿其轴向均布有多个滑板,滑板上滑动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上端设有限位部,滑板上设有用于锁紧限位板的锁紧螺栓,所述筒体外壁上沿其轴向均布有防晃角钢,加料支架上设有用于防止防晃角钢晃动的防晃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挡料组件包括两个挡板,挡板包括枢接端和自由端,所述枢接端通过枢接轴连接至筒体上,以使自由端能够绕所述枢接轴旋转。
进一步的,加料室一侧朝向水平移动装置设有仓门,仓门能够相对于所述加料室开合。
进一步的,所述吊装机构包括位于加料室上方的电葫芦,电葫芦具有吊装锁链,吊装锁链上设有吊钩,加料室上还设有脱钩机构,脱钩机构包括脱钩气缸,脱钩气缸的活塞杆末端设有脱钩板,脱钩板上设有用于吊装锁链通过的十字形通孔。
进一步的,出料口处设有用于为加料筒升降提供导向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设置在出料口处的护圈,护圈内侧均布有多个导向件,限位板呈倒T形且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导向件上具有与限位板竖直部配合的导向槽,加料室内转到设有第一翻转轴,护圈设置在第一翻转轴上,加料室外侧设有第一翻转机构,第一翻转机构用于带动第一翻转轴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以实现护圈盖在出料口处或与出料口分离,第一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气缸,第一翻转轴其中一端伸出加料室且端部设有垂直于第一翻转轴的第一翻转杆,翻转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翻转杆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翻板阀包括转动设置在加料室内的第二翻转轴,第二翻转轴上设有盖板,加料室外侧设有第二翻转机构,第二翻转机构用于带动第二翻转轴逆时针旋转或顺时针旋转,以实现盖板盖合于出料口或与出料口分离,第二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液压缸,第二翻转轴其中一端伸出加料室且端部设有垂直于第二翻转轴的第二翻转杆,翻转液压缸的活塞杆与第二翻转杆铰接。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1、本申请通过设置水平移动机构、加料支架和驱动机构,水平移动机构带动加料支架靠近或远离加料室,从而可以使得加料筒移动至加料室内或移出加料室,实现自动取送加料筒,加料效率高。
2、本申请通过设置挡料组件、推拉板,推拉板上下移动以带动挡料组件移动,以实现开启或关闭卸料口,卸料方便。
3、通过设置滑板、限位板和锁紧螺栓,可以调节限位部与出料口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调节筒体伸入熔炼室的长度,继而控制卸料口与坩埚距离,不仅适用范围广,而且有效避免卸料口与坩埚距离过大,导致物料下落溅起的钢水会造成坩埚口变小,影响加料作业进行。
4、本申请通过设置电葫芦,能够带动加料筒上下移动,实现自动加料,通过设置脱钩机构,脱钩气缸能够带动脱钩板沿着加料筒进出加料室的方向前后移动,从而带动吊装锁链的吊钩前后移动,从而实现自动挂钩和脱钩,本申请脱钩板上设有吊装锁链通过的十字形通孔,避免吊装锁链旋转,保证挂钩和脱钩稳定性。
5、本申请通过设置导向组件,保证加料筒升降的直线度,从而保证加料筒下降时始终位于坩埚口正上方,避免加料筒偏移造成导致一些毛坯料落入坩埚外部的熔炼室中。
6、相比于现有设备需要单独加料三到四次才够一炉料,加料仓需要进出3-4次加料桶,真空环境也需要破坏3-4次,工人操作非常麻烦,在真空环境破坏3-4次过程中,但凡有一次真空环境有微弱泄漏,整个一炉料性能就会变差或报废,而且每桶料在加料仓内需要手动挂钩、脱钩,加料仓内工人操作非常不方便,且很不安全,挤伤、挂伤工人的事故经常发生,本申请通过设置水平移动机构、驱动机构构成运送加料筒的送筒机构,一次可送两个加料筒进加料室,加料室内可一次放入两筒加料筒原料,通过加料室内筒移动机构移动、吊装机构升降、脱钩机构自动脱挂钩、筒支撑机构自动开合,实现加料室内真空环境下自动换筒功能,第一桶加入坩埚内,等熔化后,液面高度下去后加料室真空环境不破坏,可以直接加另一筒料进坩埚,两筒加料筒料刚好是一炉料,加完一炉料,加料仓真空环境只需破坏一次就行,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可靠、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仓门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水平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加料筒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加料筒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筒输送机构。
图中标记:1、加料室,101、仓门,1011、移动油缸,1012、移动连板,1013、第二滑轨,1014、第二滑座,102、出料口,103、盖板,1031、第二翻转轴,1032、第二翻转杆,1033、翻转液压缸,104、护圈,1041、导向槽,105、第一压紧气缸,106、第一压紧板,107、第二压紧气缸,108、第二压紧板,2、熔炼室,3、加料支架,31、升降套,32、支撑臂,321、支撑部,33、防晃滚轮,4、加料筒,41、筒体,411、滑块,412、滑板,413、防晃角钢,42、推拉板,43、连板,44、提手,45、锁紧螺栓,46、限位板,461、限位平板,462、限位螺栓,47、挡板,5、水平移动机构,51、加料座,52、加料台,53、第一链条,54、加料驱动电机,55、第一滑轨,56、第一滑座,6、驱动机构,61、旋转电机,62、螺旋升降机,621、升降丝杆,63、花键轴,7、吊装机构,71、电葫芦,72、吊装锁链,73、吊钩,74、脱钩气缸,8、筒移动机构,81、第三滑轨,82、筒支架,821、支撑固定板821,822、支撑移动板,83、第二链条,84、第四滑轨,85、筒移动电机,851、移动齿轮,86、打开气缸,87、气缸连接板,88、放晃连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阅图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次加料装置,包括加料室1,加料室1一侧设有水平移动机构5,水平移动机构5上设有加料支架3和用于驱动加料支架3旋转、升降的驱动机构6,加料支架3上悬挂有多个加料筒4,水平移动机构5用于带动加料支架3靠近或远离加料室1,以实现至少两个加料筒4同时移动至加料室1内或同时移出加料室1,加料室1位于熔炼室2上端,加料室1底部设有与熔炼室2连通的出料口102,加料室1内位于出料口102处设有用于打开或关闭出料口102的翻板阀,加料室1内设有吊装机构7和筒移动机构8,筒移动机构8上设有至少两个筒支撑机构,筒移动机构8用于带动至少两个带动筒支撑机构水平移动交替至于出料口102正上方,筒支撑机构用于支撑或不支撑加料筒4,吊装机构7用于带动位于出料口102正上方的加料筒4在加料室1与熔炼室2之间往复升降。
结合图1-3、图5和图6所示,水平移动机构5包括加料座51,加料座51上滑动设有加料台52,加料座51上端平行设有两个第一滑轨55,加料台52下端设有与第一滑轨55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座56,加料座51上转动设有主动辊和从动辊,主动辊上设有主链轮,从动辊上设有从链轮,主链轮和从链轮之间设有第一链条53,加料座51上设有用于驱动主动辊转动的加料驱动电机54,第一链条53上设有加料连接板,加料连接板与加料台52连接,加料驱动电机54为蜗轮蜗杆减速机,加料驱动电机54驱动主动辊转动带动第一链条53移动,继而带动加料台52移动,加料支架3设置在加料台52上,加料台52上设有套筒521,加料支架3下端设有升降套31,升降套31滑动套设在套筒521外侧,驱动机构6包括设置在加料座51的旋转电机61和螺旋升降机62,螺旋升降机62具有升降丝杆621,升降套31内竖直设有升降杆32,驱动机构6还包括设置在加料座51上的动力电机,动力电机与螺旋升降机62连接,用于给螺旋升降机62提供动力,升降杆32下端设有与升降丝杆621连接的花键轴63,花键轴63下端与升降丝杆621转动连接,上端与升降杆32固定连接,花键轴63外侧滑动套设有花键套,花键套轴向无位移,花键套外侧设有从动齿轮,旋转电机61设有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旋转电机61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花键套转动,继而带动花键轴63旋转,加料支架3跟着旋转。
结合图1-2,图5所示,所述加料支架3上设有支撑臂32,支撑臂32为两个,支撑臂32上设有用于悬挂加料筒4的支撑部321,支撑部321也为两个,每个支撑臂32上可以悬挂两个加料筒4,支撑部32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悬挂板,悬挂板上设有悬挂凹槽。
结合图1-2、图7和图8所示,加料筒4包括筒体41和提手44,筒体41上端具有加料口,下端具有卸料口,卸料口处可移动的设有挡料组件,筒体41外侧壁沿其轴向上下滑动设有两个推拉板42,推拉板42上下移动以带动挡料组件移动,以实现开启或关闭卸料口,两个推拉板42下端分别通过连杆组件与挡料组件铰接,两个推拉板42上端分别与提手44铰接,筒体41外侧壁上沿其轴向均布有多个滑板412,滑板412上滑动设有限位板46,限位板46上端设有限位部,滑板412上设有用于锁紧限位板46的锁紧螺栓45,所述筒体外壁上沿其轴向均布有防晃角钢413,加料支架3上设有用于防止防晃角钢413晃动的防晃滚轮33,防晃滚轮10包括防晃座和设置在防晃座上的两个滚轮,滚轮为V形轮,V形轮的V形槽与防晃角钢413配合,两个滚轮之间还设有磁铁,使用时,由于设置磁铁,在转运过程中可吸附在筒体41的防晃角钢413上,可以防止加料筒4移动时,加料筒转圈或晃动,需要脱开时,一定力量下可以把磁吸力脱开。
其中,如图7、图8所示,所述挡料组件包括两个挡板47,挡板47包括枢接端和自由端,挡板47呈半圆形,所述枢接端通过枢接轴连接至筒体41上,以使自由端能够绕所述枢接轴旋转,连杆组件包括两个连板43,每个连板43一端与推拉板42下端铰接,另一端与挡板47的自由端铰接,如图1所示,提手44呈U形且包括水平端和两个竖直端,两个竖直端分别与两个推拉板42上端铰接,提手44能绕着推拉板42转动翻折,从而便于向筒体41加料,水平端上设有多个圆弧形凹槽,设置圆弧形凹槽,圆弧形凹槽与悬挂凹槽配合,圆弧形凹槽与悬挂凹槽均呈弧形,设置圆弧形凹槽也便于钩子勾住提手44,防止钩子左右移动,保证吊运的稳定性。
结合图7所示,滑板412横截面呈凹形且与筒体41外壁形成滑动槽,锁紧螺栓45设置在滑板412侧面,每侧的锁紧螺栓45为9个,9个锁紧螺栓45从滑板412上端到下端间隔布置在滑板412上,限位板46呈倒T形且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滑板412上设有与限位板46的竖直部滑动配合的滑槽,限位板46的竖直部突出于滑槽,滑槽沿滑板412长度方向设置且将滑板412一分为二,限位板46的水平部滑动设置在滑动槽内,通过设置滑板412、限位板31和锁紧螺栓45,筒体41外侧壁沿其轴向间隔设有多个滑块11,推拉板42滑动穿设在滑块11上,与推拉板42滑动配合的滑块11数量为四个,滑块11上设有与推拉板42滑动配合的移动槽,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未详述部分均为现有技术。
通过设置挡料组件、推拉板42,推拉板42上下移动以带动挡料组件移动,以实现开启或关闭卸料口,卸料方便,通过设置滑板412、限位板46和锁紧螺栓45,可以调节限位部与出料口102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调节筒体41伸入熔炼室2的长度,继而控制卸料口与坩埚距离,不仅适用范围广,而且有效避免卸料口与坩埚距离过大,导致物料下落溅起的钢水会造成坩埚口变小,影响加料作业进行。
结合图1-3所示,加料室1一侧朝向水平移动装置设有仓门101,仓门101能够相对于所述加料室1开合。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吊装机构7包括位于加料室1上方的电葫芦71,电葫芦71具有吊装锁链72,吊装锁链72上设有吊钩73,加料室1上还设有脱钩机构,脱钩机构包括脱钩气缸74,脱钩气缸74的活塞杆末端设有脱钩板,脱钩板上设有用于吊装锁链72通过的十字形通孔,脱钩气缸74能够带动脱钩板沿着加料筒4进出加料室的方向前后移动,从而带动吊装锁链72的吊钩73前后移动,从而实现自动挂钩和脱钩,加料筒4进出加料室的方向为第一方向,脱钩气缸74能够带动脱钩板沿着第一方向前后移动。
结合图2和图4所示,出料口102处设有用于为加料筒4升降提供导向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设置在出料口102处的护圈104,护圈104内部设有耐高温软性材料,耐高温软性材料为硅胶,出料口102上端设有限位法兰,限位法兰的外径大于护圈104的外径,护圈104的内径小于限位法兰的内径,护圈104能够扣在限位法兰上,护圈104内侧均布有多个导向件,限位板46呈倒T形且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导向件上具有与限位板46竖直部配合的导向槽1041,导向件由两个凹形板组成,两个凹形板的凹面相背设置中间形成导向槽1041,凹形板包括直线部和两个折弯部,两个折弯部位于直线部两端,直线部与折弯部的夹角为145度,加料室1内转到设有第一翻转轴,护圈104设置在第一翻转轴上,加料室1外侧设有第一翻转机构,第一翻转机构用于带动第一翻转轴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以实现护圈104盖在出料口102处或与出料口102分离,第一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气缸,第一翻转轴其中一端伸出加料室1且端部设有垂直于第一翻转轴轴线的第一翻转杆,翻转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翻转杆铰接。
结合图2和图4所示,所述翻板阀包括转动设置在加料室1内的第二翻转轴1031,第二翻转轴1031上设有盖板103,盖板103能够扣在限位法兰上,加料室1外侧设有第二翻转机构,第二翻转机构用于带动第二翻转轴1031逆时针旋转或顺时针旋转,以实现盖板103盖合于出料口102或与出料口102分离,第二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液压缸1033,第二翻转轴1031其中一端伸出加料室1且端部设有垂直于第二翻转轴1031轴线的第二翻转杆1032,翻转液压缸1033的活塞杆与第二翻转杆1032铰接。
此外,加料室1侧面还安装有真空挡板阀、充氩阀、放气阀、平衡阀,真空计检测口。
使用时,盖板103和护圈104交替扣在限位法兰上,当需要封闭出料口102,盖板103扣在限位法兰上,盖板103盖合于出料口102,此时护圈104远离出料口102,当需要下料时,盖板103与出料口102分离,护圈104扣在限位法兰上,吊装机构7带动加料筒4向下移动,限位板46的竖直部卡入导向槽1041,限位板46的限位部用来钩住限位法兰,钩住后,筒体41不再下降,在推拉板42自身重力以及物料重力的作用下,两个挡板47就会自动打开,完成下料。
本申请通过设置水平移动机构5、加料支架3和驱动机构6,水平移动机构5带动加料支架3靠近或远离加料室1,从而可以使得加料筒4移动至加料室1内或移出加料室1,实现自动取送加料筒4,加料效率高。
结合图2和图9所示,所述筒移动机构8位于出料口102上方,筒移动机构8包括两个第三滑轨81以及滑动设在第三滑轨81上的筒支架82,筒移动机构8还包括打开气缸86和筒移动电机85,筒移动电机85为蜗轮蜗杆减速机,筒移动电机85的输出轴上设有移动齿轮851,筒支架82上设有与移动齿轮851配合的移动齿条83,筒支架82上设有筒支撑机构,筒支撑机构为两个,筒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固定板821和支撑移动板822,支撑移动板822滑动设置在筒支架82上,打开气缸86用于带动支撑移动板822靠近或远离支撑固定板821,以实现支撑移动板822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支撑移动板822位于第一位置时,支撑移动板822和支撑固定板821共同支撑加料筒4,支撑移动板822位于第二位置时,支撑移动板822和支撑固定板821之间形成用于加料筒4通过的下料通道,支撑移动板822上设有气缸连接板87,气缸连接板87一侧设有用于打开气缸86活塞杆通过的第三开口槽,两个气缸连接板87的第三开口槽相对设置,其中一个第三开口槽为开口槽A,另一个第三开口槽为开口槽B, 在筒支架82左右移动时,打开气缸86的活塞杆能够从开口槽A离开,卡入开口槽B, 也能够从开口槽B离开,卡入开口槽A,打开气缸86的活塞杆端部设有第三压紧盘,气缸连接板87上位于第三压紧盘前方设有关闭螺钉,打开气缸86的活塞杆伸出,第三压紧盘顶着关闭螺钉向前移动,从而带动气缸连接板87向前移动,继而带动支撑移动板822靠近支撑固定板821,打开气缸86的活塞杆回缩,第三压紧盘与气缸连接板87抵接然后带着气缸连接板87向后移动,继而带动支撑移动板822远离支撑固定板821,筒支架82移动时,打开气缸86的活塞杆伸出一段距离,此时,第三压紧盘位于第三开口槽和关闭螺钉之间,筒支撑机构还包括转动设置在筒支架82上的第一轴和第二轴,第一轴上设有第一链轮,第二轴上设有第二链轮,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设有第二链条83,第二链条83与支撑移动板822连接。
加料室1内设有第四滑轨84,第四滑轨84上滑动设有两个防晃滚轮33,两个防晃滚轮33之间通过防晃连板88连接,防晃滚轮33的朝向仓门101设置,防晃滚轮33下端通过防晃连接板与移动齿条83连接,将两个加料筒4放置在两个筒支撑机构上,先进行一个加料筒4的下料,然后在进行下一个加料筒4的下料。
在加料筒4进入加料室1后,防晃滚轮33刚好吸附住防晃角钢,吊钩73钩住加料筒4下降时,有效防止加料筒4旋转和晃住,这样可使4个限位板46很容易卡入导向槽1041中,认进导向槽1041后,防晃角钢413下降到一定深度就会脱离防晃滚轮33,限位板46的限位部用来钩住加料室1内的限位法兰,钩住后,筒体41不再下降,在推拉板42自身重力以及物料重力的作用下,两个挡板47就会自动打开,加料筒4上升时反之,加料筒4在导向槽1041作用上,防晃角钢413自动吸附在防晃滚轮33上,上升到一定高度,4个限位板46脱离导向槽1041。
另外,相比于现有设备需要单独加料三到四次才够一炉料,加料仓需要进出3-4次加料桶,真空环境也需要破坏3-4次,工人操作非常麻烦,在真空环境破坏3-4次过程中,但凡有一次真空环境有微弱泄漏,整个一炉料性能就会变差或报废,而且每桶料在加料仓内需要手动挂钩、脱钩,加料仓内工人操作非常不方便,且很不安全,挤伤、挂伤工人的事故经常发生,本申请通过设置水平移动机构5、驱动机构6构成运送加料筒4的送筒机构,一次可送两个加料筒4进加料室1,加料室1内可一次放入两筒加料筒4原料,通过加料室1内筒移动机构8移动、吊装机构7升降、脱钩机构自动脱挂钩、筒支撑机构自动开合,实现加料室1内真空环境下自动换筒功能,第一桶加入坩埚内,等熔化后,液面高度下去后加料室1真空环境不破坏,可以直接加另一筒料进坩埚,两筒加料筒4料刚好是一炉料,加完一炉料,加料仓真空环境只需破坏一次就行,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可靠、节能。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上述所介绍的实施方式,以下还提供了几种基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的其他实施方式。
例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与上述介绍的实施方式不同的是,如图1-3所示,加料室1上方设有仓门移动机构,仓门移动机构用于带动仓门101进行开关,加料室1还设有压紧装置,在所述仓门关闭状态下,压紧装置用于对仓门101进行压紧密封,仓门移动机构包括仓门移动油缸1011和第二滑轨1013,第二滑轨1013上滑动设有第二滑座1014,移动油缸1011的活塞杆端部与第二滑座1014连接,第二滑座1014下端铰接设有移动连板1012,移动连板1012下端与仓门101铰接,移动连板1012为两个,压紧装置包括设置在加料室1上的第一压紧气缸105和第二压紧气缸107,第一压紧气缸105和第二压紧气缸107分别位于仓门101左右两侧,第一压紧气缸105和第二压紧气缸107均为三个,仓门101上对应第一压紧气缸105和第二压紧气缸107分别设有第一压紧板106和第二压紧板108,第一压紧板106远离仓门101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槽,第一压紧气缸105的第一活塞杆能够穿过第一开口槽且能够沿第一开口槽左右移动,第一活塞杆的端部设有用于压紧第一压紧板106的第一压紧盘,第二压紧板108上朝向加料室1设有与第二压紧板108平行的第三压紧板,第三压紧板通过第四压紧板与第二压紧板108连接,第二压紧板108、第三压紧板、第四压紧板为一体制成且呈水平放置的U形,第三压紧板靠近仓门101的一端设有第二开口槽,第二压紧气缸107的第二活塞杆能够穿过第二开口槽且能够沿第二开口槽左右移动,第二活塞杆的端部设有用于压紧第三压紧板的第二压紧盘,仓门101打开时,第一压紧气缸105的第一活塞杆和第二压紧气缸107的第二活塞杆分别伸出,第一压紧盘和第二压紧盘分别远离第一压紧板106和第三压紧板,移动油缸1011带动仓门101向右移动,仓门101打开,仓门101关闭时,移动油缸1011带动仓门101向左移动,第一活塞杆卡入第一开口槽,第二活塞杆卡入第二开口槽,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分别回缩,第一压紧盘和第二压紧盘分别压紧第一压紧板106和第三压紧板,仓门101关闭。
相对于目前的工人手动控制这么厚重的加料室门开闭,仓门移动机构可以实现自动驱动仓门101打开或关闭,可以快速高效的开闭仓门101,大幅度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在仓门101关闭后,通过门压紧装置使仓门101压得更紧,确保加料室1真空密封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二次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料室(1),加料室(1)一侧设有水平移动机构(5),水平移动机构(5)上设有加料支架(3)和用于驱动加料支架(3)旋转、升降的驱动机构(6),加料支架(3)上悬挂有多个加料筒(4),水平移动机构(5)用于带动加料支架(3)靠近或远离加料室(1),以实现至少两个加料筒(4)同时移动至加料室(1)内或同时移出加料室(1),加料室(1)位于熔炼室(2)上端,加料室(1)底部设有与熔炼室(2)连通的出料口(102),加料室(1)内位于出料口(102)处设有用于打开或关闭出料口(102)的翻板阀;
加料室(1)内设有吊装机构(7)和筒移动机构(8),筒移动机构(8)上设有至少两个筒支撑机构,筒移动机构(8)用于带动至少两个带动筒支撑机构水平移动交替至于出料口(102)正上方,筒支撑机构用于支撑或不支撑加料筒(4),吊装机构(7)用于带动位于出料口(102)正上方的加料筒(4)在加料室(1)与熔炼室(2)之间往复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机构(5)包括加料座(51),加料座(51)上滑动设有加料台(52),加料座(51)上转动设有主动辊和从动辊,主动辊上设有主链轮,从动辊上设有从链轮,主链轮和从链轮之间设有第一链条(53),加料座(51)上设有用于驱动主动辊转动的加料驱动电机(54),第一链条(53)上设有加料连接板,加料连接板与加料台(52)连接,加料支架(3)设置在加料台(5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次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台(52)上设有套筒(521),加料支架(3)下端设有升降套(31),升降套(31)滑动套设在套筒(521)外侧,驱动机构(6)包括设置在加料座(51)的旋转电机(61)和螺旋升降机(62),螺旋升降机(62)具有升降丝杆(621),升降套(31)内竖直设有升降杆,升降杆下端设有与升降丝杆(621)连接的花键轴(63),花键轴(63)外侧套设有花键套,花键套外侧设有从动齿轮,旋转电机(61)设有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次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支架(3)上设有支撑臂(32),支撑臂(32)上设有用于悬挂加料筒(4)的支撑部(3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二次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筒(4)包括筒体(41)和提手(44),筒体(41)上端具有加料口,下端具有卸料口,卸料口处可移动的设有挡料组件,筒体(41)外侧壁沿其轴向上下滑动设有两个推拉板(42),推拉板(42)上下移动以带动挡料组件移动,以实现开启或关闭卸料口,两个推拉板(42)下端分别通过连杆组件与挡料组件铰接,两个推拉板(42)上端分别与提手(44)铰接,筒体(41)外侧壁上沿其轴向均布有多个滑板(412),滑板(412)上滑动设有限位板(46),限位板(46)上端设有限位部,滑板(412)上设有用于锁紧限位板(46)的锁紧螺栓(45),所述筒体外壁上沿其轴向均布有防晃角钢(413),加料支架(3)上设有用于防止防晃角钢(413)晃动的防晃滚轮(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二次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组件包括两个挡板(47),挡板(47)包括枢接端和自由端,所述枢接端通过枢接轴连接至筒体(41)上,以使自由端能够绕所述枢接轴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二次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加料室(1)一侧朝向水平移动装置设有仓门(101),仓门(101)能够相对于所述加料室(1)开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机构(7)包括位于加料室(1)上方的电葫芦(71),电葫芦(71)具有吊装锁链(72),吊装锁链(72)上设有吊钩(73),加料室(1)上还设有脱钩机构,脱钩机构包括脱钩气缸(74),脱钩气缸(74)的活塞杆末端设有脱钩板,脱钩板上设有用于吊装锁链(72)通过的十字形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二次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料口(102)处设有用于为加料筒(4)升降提供导向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设置在出料口(102)处的护圈(104),护圈(104)内侧均布有多个导向件,限位板(46)呈倒T形且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导向件上具有与限位板(46)竖直部配合的导向槽(1041),加料室(1)内转到设有第一翻转轴,护圈(104)设置在第一翻转轴上,加料室(1)外侧设有第一翻转机构,第一翻转机构用于带动第一翻转轴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以实现护圈(104)盖在出料口(102)处或与出料口(102)分离,第一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气缸,第一翻转轴其中一端伸出加料室(1)且端部设有垂直于第一翻转轴的第一翻转杆,翻转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翻转杆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二次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阀包括转动设置在加料室(1)内的第二翻转轴(1031),第二翻转轴(1031)上设有盖板(103),加料室(1)外侧设有第二翻转机构,第二翻转机构用于带动第二翻转轴(1031)逆时针旋转或顺时针旋转,以实现盖板(103)盖合于出料口(102)或与出料口(102)分离,第二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液压缸(1033),第二翻转轴(1031)其中一端伸出加料室(1)且端部设有垂直于第二翻转轴(1031)的第二翻转杆(1032),翻转液压缸(1033)的活塞杆与第二翻转杆(1032)铰接。
CN202322428700.8U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二次加料装置 Active CN2207507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28700.8U CN220750782U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二次加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28700.8U CN220750782U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二次加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50782U true CN220750782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55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28700.8U Active CN220750782U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二次加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507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23375B (zh) 可连续加料的真空熔炼炉及由其组成的金属雾化制粉设备
CN211527085U (zh) 一种铝锭熔化炉用自动上料装置
CN220750782U (zh) 一种二次加料装置
CN110923601A (zh) 加锌装置及自动加锌锭系统
CN213326279U (zh) 一种桶装物料提升机
CN113528995A (zh) 镀锌带钢用热镀锌槽的上料装置
CN211147327U (zh) 一种用于加热炉炉门密封的装置
CN109405546B (zh) 可变夹持范围带触底保护气动加料机构
CN106737226A (zh) 一种吊钩式抛丸机工件自动装卸装置
CN114212523B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设备
CN209792588U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金属加工装置
US3329288A (en) Charging bucket assembly for charging crucibles or the like
CN117047055A (zh) 一种真空速凝甩带炉
CN210636051U (zh) 一种冶炼废钢用电渣炉
CN1019457B (zh) 具有一个冶炼炉和一个后续加工装置的炼钢设备
CN207006846U (zh) 一种熔炼炉
CN207317537U (zh) 一种冶金炉加料装置
CN210676871U (zh) 一种铜合金真空水冷连续铸造加料装置
CN215207287U (zh) 一种用于真空冶金的棒料夹取装置
CN210632912U (zh) 一种连铸保护渣自动加入装置
CN110425563B (zh) 一种稀土冶炼时使用的燃料投放装置
CN220649077U (zh) 熔炼工作台
CN214842435U (zh) 一种熔炼坩埚残渣倾倒装置
CN117387378B (zh) 一种电子束熔炼炉的扒渣装置
CN219546141U (zh) 一种用于锌浮渣干式处理工艺的自动进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