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50451U - 冷凝器及冷凝器机组 - Google Patents

冷凝器及冷凝器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50451U
CN220750451U CN202322090982.5U CN202322090982U CN220750451U CN 220750451 U CN220750451 U CN 220750451U CN 202322090982 U CN202322090982 U CN 202322090982U CN 220750451 U CN220750451 U CN 2207504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condenser
fan
control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9098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锋
李科
张兴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teaq Network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teaq Network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teaq Network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teaq Network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9098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504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504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504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凝器及冷凝器机组,冷凝器包括风机、散热器、传感器以及控制部。风机设置于支架。散热器设置于支架,且与风机相对设置,风机位于散热器的下风侧。传感器用于检测流经散热器之后的前后压差。控制部与传感器以及风机电连接,并用于控制风机正转或反转,以改变经过散热器的气流的流向。通过将散热器设置于支架上,并将风机设置于散热器的下风侧,使用传感器感应流经散热器之后的前后压差,并使用控制部控制风机正转或反转,当风机正转时可以对散热器进行散热处理,当风机反转时可以对散热器进行清洁处理,减少粉尘、柳絮等杂质在散热器上的堆积,有助于提高散热器的性能,进而使得应用该冷凝器的空调的功耗降低,提升制冷效果。

Description

冷凝器及冷凝器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凝器及冷凝器机组。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的暖通空调设备作为除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设备之后,能源消耗第二大的设备。
绿色节能的机房精密空调,离不开散热状态良好的室外机。空调室外机长期暴露在室外空气中,散热器长时间运行,粉尘、柳絮之类的杂质会积聚在散热器上,长期不清理易造成散热器盘管堵塞,换热性能下降,进而使得空调功耗增加,制冷效果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冷凝器及冷凝器机组,以至少部分改善上述问题。
本申请实施方式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冷凝器,包括:风机、散热器、传感器以及控制部。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支架。所述散热器设置于所述支架,且与所述风机相对设置,所述风机位于所述散热器的下风侧。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气流经过所述散热器前后的气流压差。所述控制部与所述传感器以及所述风机电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风机正转或反转,以改变经过所述散热器的气流的流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部被配置为当所述气流压差小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正转,当所述气流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反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凝器还包括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过滤器设置于所述散热器的上风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气过滤器包括:滤网、滤芯以及固定组件。所述滤网与所述散热器连接,所述滤网内形成容纳腔。所述滤芯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所述滤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器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块以及紧固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匹配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紧固块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内,用于固定所述散热器和所述连接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紧固块包括:连接部以及旋转部,所述旋转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旋转部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连接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部设有旋转片,所述旋转片向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凝器还包括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并用于对所述散热器进行喷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喷淋装置设置于所述过滤器的下风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器为换热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器包括有多个翅片,所述多个翅片位于所述换热器的靠近所述风机的一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冷凝器机组,包括多个如上述的冷凝器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多个所述冷凝器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当整个冷凝器机组有整体清洁需求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有的所述风机反转,以对所述冷凝器机组整体清洁。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凝器及冷凝器机组,通过将散热器设置于支架上,并将风机设置于散热器的下风侧,使用传感器检测流经散热器之后的前后压差,并使用控制部控制风机正转或反转,当风机正转时可以对散热器进行散热处理,当风机反转时可以对散热器进行清洁处理,减少粉尘、柳絮等杂质在散热器上的堆积,有助于提高散热器的性能,进而使得应用该冷凝器的空调的功耗降低,提升制冷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冷凝器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冷凝器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冷凝器机组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冷凝器机组1、冷凝器10、支架110、风机120、散热器130、第一连接孔131、传感器140、控制部150、空气过滤器160、固定组件163、连接块1631、第二连接孔1631a、紧固块1632、连接部1632a、旋转部1632b、旋转片3、喷淋装置170、控制装置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数据中心的暖通空调设备,作为除信息技术IT设备之后,能源消耗第二大的设备。
绿色节能的机房精密空调,离不开散热状态良好的室外机。空调室外机长期暴露在室外空气中,散热器长时间运行,粉尘、柳絮之类的杂质会积聚在散热器上,长期不清理易造成散热器盘管堵塞,换热性能下降,进而使得空调功耗增加,制冷效果下降。然而,若人为地进行清洁除尘,难免会存在不及时,且会增加人力成本。
请参阅图1,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凝器10,该冷凝器10可以包括:支架110、风机120、散热器130、传感器140以及控制部150。
风机120设置于支架110,风机120可以正转或反转。在本实施例中,风机120可以是轴流风机、离心风机、斜流风机或混合风机等,在此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风机120正转可以用于对散热器130进行散热操作,风机120反转可以用于对散热器130进行清洁操作。
散热器130设置于所述支架110,且与所述风机120相对设置,所述风机120位于所述散热器130的下风侧。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散热器130可以是换热器,例如管翅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等翅片式换热器,在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散热器130可以包括多个翅片,多个翅片可以均匀的设置于散热器130靠近风机120的一侧,当风机120正转时,可以提高散热效率。
所述传感器140用于检测经过所述散热器130前后的气流压差,例如传感器140可以是压差开关140,也可以是气压传感器140等。
所述控制部150与所述传感器140以及所述风机120电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风机120正转或反转,以改变经过所述散热器130的气流的流向。
具体的,当风机120正转时,可以将散热器130散热的热气吸走,并排出散热器130,此时风向为气流先流经散热器130,此时灰尘、柳絮等杂质可能会吸附于散热器130靠近上风侧的表面,气流再流经风机120,同时带走风机120产生的热量。当风机120反转时,可以对散热器130进行清洁,此时风向为气流先流经风机120,风机120将外界空气向散热器130的方向吹动,此时气流会经过散热器130的下风侧后,再经过散热器130的上风侧,这样可以吹落附着于散热器130靠近上风侧的表面的杂质,从而起到清洁散热器130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风机120正转可以是顺时针旋转,风机120反转可以是逆时针旋转,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风机120正转可以是逆时针旋转,风机120反转可以是顺时针旋转,在此不作限制。
当冷凝器10长期暴露在室外空气中时,散热器130长时间运行,周围的灰尘、柳絮等杂质会积聚在散热器130上,这会导致经过散热器130之后的气流压差减小,影响散热器130的正常工作。因此可以控制风机120反转来对散热器130进行清洁操作。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凝器10的使用场景并不局限于户外,冷凝器10在室内长期使用,散热器130上也会积聚灰尘等杂质,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对冷凝器10的使用场景进行限制,上述仅为示例性的说明。
具体的,控制部150可以被配置为当所述气流压差小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120正转,当所述气流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120反转。上述的阈值可以是控制部150制定的阈值,也可以是用户自行设置的阈值,在此不做限制。可以理解的是,在一定风量下,气流流经散热器130时会对应一个压差值,当散热器130被杂质堵塞时,空气经过散热器130的压力差会增大,当气流压差大于或等于阈值时,可以认为是散热器130积聚的杂质较多,影响正常使用,此时需要清洁散热器130。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凝器10,通过将散热器130设置于支架110上,并将风机120设置于散热器130的下风侧,使用传感器140检测经过散热器130前后的气流压差,并使用控制部150控制风机120正转或反转,当风机120正转时可以对散热器130进行散热处理,当风机120反转时可以对散热器130进行清洁处理,减少粉尘、柳絮等杂质在散热器130上的堆积,有助于提高散热器130的性能,进而使得应用该冷凝器10的空调的功耗降低,提升制冷效果。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凝器10还可以通过传感器140自动检测散热器130的积灰程度,当传感器140检测到气流压差较大,即积灰程度较高时,可以启动风机反转,对散热器130进行清洁,减少了人力投入,进而减少了人力成本。
进一步的,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冷凝器10还可以包括空气过滤器160,空气过滤器160可以设置于散热器130的上风侧,也就是说当风机120正转时,气流依次经过从散热器130的上风侧、散热器130、散热器130的下风侧以及风机120。空气过滤器160可以用于过滤空气中的灰尘、柳絮等杂质,这样可以减少上述杂质直接附着于散热器130上,尽管在冷凝器10的使用过程中,杂质可能会受到气流应力的作用暂时附着于空气过滤器160上,当冷凝器10停止使用时,失去气流应力后,这些杂质部分可以自然脱落,这样提高了经过散热器130的气流压差,进而有助于提高散热器130的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空气过滤器160还可以同时设置于散热器130的上风侧和下风侧,这样可以进一步避免外界杂质附着于散热器130上,进一步提高了散热器130的气流压差,提高散热器130的性能。
具体的,请继续参阅图1,空气过滤器160可以包括:滤网、滤芯以及固定组件163。
滤网与所述散热器130连接,所述滤网内形成容纳腔。在本实施例中,滤网可以采用纸质滤网、金属滤网、玻璃纤维滤网或合成纤维滤网等,在此不做限制。
所述滤芯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在本实施例中,滤芯可以采用滤纸、玻璃纤维、活性炭、高效微粒(High-efficiency particulate arrestance,HEPA)滤网或活性炭和HEPA组合滤芯等,在此不做限制。
所述固定组件163用于固定所述滤网,具体可以是将滤网与散热器130固定在一起。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散热器130上可以设置第一连接孔131,固定组件163可以包括:连接块1631以及紧固块1632。
连接块163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31匹配的第二连接孔1631a,具体的,第一连接孔131和第二连接孔1631a可以均为螺纹孔,即第一连接孔131和第二连接孔1631a的内壁均可以设置内螺纹。
所述紧固块1632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131和所述第二连接孔1631a内,用于固定所述散热器130和所述连接块1631,紧固块1632的外壁可以设置与上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将连接块1631、紧固块1632以及散热器130使用螺纹连接,可以使得散热器130与固定组件163连接的更加紧密,同时由于螺纹连接自带锁紧功能,这样还可以避免散热器130与固定组件163脱落,提高散热器130与固定组件163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请同时参阅3,紧固块1632可以包括:连接部1632a以及旋转部1632b,所述旋转部1632b设置于所述连接部1632a的一端,所述旋转部1632b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部1632a。也就是说,连接部1632a可以用于与第一连接孔131和第二连接孔1631a配合,旋转部1632b可以用于限定位置,由于旋转部1632b的直径大于连接部1632a,因此,当旋转部1632b旋转至与连接块1631抵接后,将不能再继续旋转,这样可以避免紧固块1632与连接块1631和散热器130连接过度,导致损坏。
进一步的,请继续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旋转部1632b设有旋转片3,所述旋转片3向远离所述连接部1632a的方向延伸。旋转片3可以便于用户握持,以转动旋转部1632b。可以理解的是,旋转片3可以设置多个,例如2个、3个或4个等,以提升用户握持的手感。
请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冷凝器10还可以包括喷淋装置170,所述喷淋装置170设置于所述支架110,并用于对所述散热器130进行喷淋。示例性的,喷淋装置170由可以由喷头、水管、水泵、电磁阀、管路固定架组成。管路固定架可以与支架110连接,水管可以设置于管路固定架上,水泵可以用于抽取外接的水源,外接的水源可以经过水管后,由喷头喷出,电磁阀可以与水泵联动,控制喷淋装置170的启动或关闭。其中,喷头可以设置多个,多个喷头可以设置于水管上与散热器130对应的区域,以提高对散热器130喷淋清洁的均匀性,进而可以提高喷淋装置170对散热器130的喷淋效果。
具体的,喷淋装置170可以设置于风机120和散热器130之间。在风机120反转后,可以开启喷淋装置170,以对散热器130进行喷水冲洗,在冲洗和吹风的双重清洁下,可以进一步清除散热器130上的杂质,提高散热器130的性能并提高冷凝器10的制冷效果。
喷淋装置170还可以用于对冷凝器10进行降温,具体的,当夏季高温的环境下,冷凝器10会处于高压状态,此时可启用喷淋装置170,喷淋装置170中的水可以喷淋在散热器130的翅片上,首先水可以先冲刷翅片,使得翅片温度的降低,然后附着在翅片上的水珠会在高温的翅片上进一步进行汽化吸热,水珠气化的过程也会吸收翅片上的热量,使得散热器130的热量能进一步快速散出去,进而可以降低冷凝器10的温度。这样可以使得冷凝器10的高压压力不至于太高,避免了冷凝器机组在夏季高温运行高压停机,保障了冷凝器10以及冷凝器机组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的,请继续参阅图3,喷淋装置170可以设置于所述过滤器的下风侧,也就是说喷淋装置170可以设置于风机120的同侧,这样可以使得风机120在反转的过程中,还能对喷淋装置170进程吹风操作,一方面可以辅助喷淋装置170的清洁,另一方面,可以在喷淋装置170关闭后,对喷淋装置170进行风干操作。
请参阅图4,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冷凝器机组1,该冷凝器机组1可以包括多个如上述的冷凝器10以及控制装置20,控制装置20可以与多个冷凝器10电连接。控制装置20可以被配置为当整个冷凝器机组1有整体清洁需求时,例如冷凝器机组1具有6个冷凝器10,其中5个冷凝器10达到了需要清洁的程度,即其中5个冷凝器10中的传感器140均检测到气流经过各自散热器130前后的气流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此时控制装置20可以控制整个冷凝器机组1进行整体清洁,即控制装置20可以控制每个冷凝器10中的风机120均反转,以便于冷凝器机组1整体快速清洁。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20还可以被配置为接收到用户的清洁指令后,对整个冷凝器机组1进行清洁。也就是说,该冷凝器机组1除了可以自动清洁以外,用户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手动控制冷凝器机组1整体启动清洁。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凝器机组1,通过将散热器130设置于支架110上,并将风机120设置于散热器130的下风侧,使用传感器140控制经过散热器130之后的气流压差,并使用控制部150控制风机120正转或反转,当风机120正转时可以对散热器130进行散热处理,当风机120反转时可以对散热器130进行清洁处理,减少粉尘、柳絮等杂质在散热器130上的堆积,有助于提高散热器130的性能,进而使得应用该冷凝器10的空调的功耗降低,提升制冷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或传动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特指或特殊结构。术语“一些实施方式”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风机,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支架;
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置于所述支架,且与所述风机相对设置,所述风机位于所述散热器的下风侧;
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气流经过所述散热器前后的气流压差;以及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与所述传感器以及所述风机电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风机正转或反转,以改变经过所述散热器的气流的流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被配置为当所述气流压差小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正转,当所述气流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反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还包括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过滤器设置于所述散热器的上风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器包括:
滤网,所述滤网与所述散热器连接,所述滤网内形成容纳腔;
滤芯,所述滤芯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以及
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所述滤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配合的第二连接孔;以及
紧固块,所述紧固块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内,并固定所述散热器和所述连接块。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还包括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并用于对所述散热器进行喷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设置于所述过滤器的下风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为换热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有多个翅片,所述多个翅片位于所述换热器的外表面。
10.一种冷凝器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冷凝器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多个所述冷凝器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当整个冷凝器机组有整体清洁需求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有的所述风机反转,以对所述冷凝器机组整体清洁。
CN202322090982.5U 2023-08-04 2023-08-04 冷凝器及冷凝器机组 Active CN2207504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90982.5U CN220750451U (zh) 2023-08-04 2023-08-04 冷凝器及冷凝器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90982.5U CN220750451U (zh) 2023-08-04 2023-08-04 冷凝器及冷凝器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50451U true CN220750451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56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90982.5U Active CN220750451U (zh) 2023-08-04 2023-08-04 冷凝器及冷凝器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504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6409529B2 (en) Method for cleaning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and outdoor unit
CN105972697B (zh) 空调
US20060270335A1 (en) Total heat exchanger and ventilat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CN102639954A (zh) 热交换器及包括该热交换器的室内机
CN105202695A (zh) 空调器室外机换热器的除尘控制方法及装置
JP4501930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5326666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5387789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220750451U (zh) 冷凝器及冷凝器机组
CN101109547A (zh) 集成式水冷水环家用中央空调
JP2007170684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6288913B (zh) 一种管翅式换热器及空调室内机
KR100436933B1 (ko) 벽걸이형 에어컨의 커버 조립구조
JP2018054280A (ja) 空気調和機
KR20020018341A (ko) 공기조화기
CN206919173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7238190A (zh) 一种空调
KR200396845Y1 (ko) 수도 직결형 냉각관에 의한 코일응축부를 갖는 수냉식에어컨
CN113007816A (zh) 空调
JPH09196541A (ja) 熱交換ユニット及び冷凍装置
CN213711158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发动机散热组件
KR100522880B1 (ko) 히터장착 공기조화기
KR200307309Y1 (ko) 공기조화기용 무동력 회전형 공기혼합기
JP7356602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CN212691967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