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50303U - 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50303U
CN220750303U CN202322410659.1U CN202322410659U CN220750303U CN 220750303 U CN220750303 U CN 220750303U CN 202322410659 U CN202322410659 U CN 202322410659U CN 220750303 U CN220750303 U CN 2207503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late
air supplementing
supplement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1065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建锋
施金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ercur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ercur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ercur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ercur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1065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503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503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503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包括外壳,还包括:顶板,顶板固定安装在外壳的顶部,顶板上开设有排风口和补风口一;排风集气罩和补风均流箱,排风集气罩和补风均流箱均固定安装在顶板上,排风集气罩与排风口相连通,补风均流箱与补风口一相连通;固定板,固定板固定安装在顶板的底部,且固定板的一侧且位于补风口一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引流板;本实用新型确保通过一系列补风结构的设置,使得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具备更好的气流组织,从而在增大补风的情况下,使的外界的空气能通过补风均流箱和补风口一进入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补足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的空气,保证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可在保持柜内负压的前提下用室外风代替部分室内新风,减少空调机组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风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
背景技术
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是国内外广泛应用的通风设备保证了有毒、有害、有气味的气体顺利排放,使实验环境达到国家规范规定的安全效果,适用于空调厂房、超净厂房的新型工艺设备,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在超净厂房内使用的过程中,超净厂房内会有循环的气流向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涌入,而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核心在于:在安全的前提下,增加柜内补充的室外风量,减少对室内新风的占用。
而部分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的进气补风口存在设计上的缺陷,传统的通风柜只能通过排风系统持续排除室内新风来达成柜内负压,防止通风柜内污染物外溢,为了保证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可在保持柜内负压的前提下用室外风代替部分室内新风,减少空调机组能耗。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补风结构的设置,使得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具备更好的气流组织,从而在增大补风的情况下,使的外界的空气能通过补风均流箱和补风口一进入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补足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的空气,保证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可在保持柜内负压的前提下用室外风代替部分室内新风,减少空调机组能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包括外壳,还包括:
顶板,所述顶板固定安装在外壳的顶部,所述顶板上开设有排风口和补风口一;
排风集气罩和补风均流箱,所述排风集气罩和补风均流箱均固定安装在顶板上,所述排风集气罩与排风口相连通,所述补风均流箱与补风口一相连通;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顶板的底部,且固定板的一侧且位于补风口一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引流板;
透明板,所述透明板滑动安装在外壳的开口处,且透明板的上下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补风条和提手,且补风条位于固定板的一侧,所述补风条与固定板之间开设有补风口二,所述提手的下方且位于外壳内腔底部的出口处开设有补风口三。
优选的,所述补风条靠近固定板的一侧呈弧面结构,所述补风口二的宽度为3-5cm,当室内的循环气流涌入补风口二内时,确保循环气流会贴着补风条的弧面形成具有冲力的气流进入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中。
优选地,所述补风条的一侧设有与外壳固定的挡板,所述挡板与外壳为一体成型结构,挡板为补风条起到阻挡的作用,避免有物体砸落到补风条与固定板之间,影响循环气流的涌入。
优选的,所述提手靠近透明板的一侧呈曲面结构,另一侧呈弧面结构,且补风口三的高度为5-10cm,且补风口三的高度为5-10cm,所述补风口三的底部呈倾斜的“Z”字形结构并且向下倾斜的角度为30-45°,使得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持续为负压状态,室内或室外的循环气流能通过补风口三进入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尽管有风补入,但排风持续进行通过空气向排风口和排风集气罩涌入并排出到外界。
优选的,所述引流板呈中空结构,且引流板的顶部呈曲面结构,所述引流板的底部呈倾斜结构,当外界气流通过补风均流箱和补风口一向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涌入时,具有冲击力的气流落在引流板上并在固定板的阻挡下贴着引流板的曲面向排风口的方向涌去,方便补足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的空气,而引流板的底部呈倾斜结构,便于让室内空气通过补风口二进入的气流能顺着引流板的底部进行流动到排风口的方向。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底部且位于排风口和引流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上开设有若干通槽,确保具有冲击力的气流涌在导流板上,并通过导流板上的若干通槽能进入到导流板与外壳一侧之间的空间内,在气压的作用下,可以让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的空气沿着导流板通过排风口和排风集气罩排到外界。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呈L形结构,且导流板折叠处的夹角为160-150°,使得具有冲击力的气流涌在导流板上后并通过若干通槽能进入到导流板与外壳一侧之间的空间内,让导流板与透明板之间的空间形成负压,使得外界空气通过补风均流箱与补风口一进入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补充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的空气,避免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的排风系统持续排风造成室内负压过大,同时,室内空气还能通过补风口二进入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此外室内或室外的空气还能通过补风口三补入空气进入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中,以此得到有效的补风作用,使得进入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的气流变多,避免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空气逆流,同时,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空气向排风口和排风集气罩涌入并排出到外界的气体会变的更多,避免影响实验的进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的底部与外壳内腔底部的间距为5-8cm,确保循环的气流经过提手和外壳内腔的底部之间的空隙后能直接通过导流板的底部进入到导流板与外壳一侧之间的空间内。
优选的,所述提手上设置有长条形稳流孔。
有益效果:外界的空气通过补风均流箱和补风口一向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涌入,并且在固定板的阻挡下和引流板的引导下,让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的空气通过导流板上的若干通槽进入到导流板与外壳一侧之间的空间内,确保补足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的空气,同时,补风口二会被室内的循环气流涌入,并涌入的气流通过导流板上的若干通槽进入到导流板与外壳一侧之间的空间内,而补风口三被室外或室内的循环气流涌入后,再经过导流板的底部进入到导流板与外壳一侧之间的空间内,在外壳外气流进入到导流板与外壳一侧之间的过程中,也会携带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原有的空气流动,在气压以及具有冲击力的气流作用下,让进入导流板与外壳一侧之间的气流通过排风口和排风集气罩排到外界,通过一系列补风结构的设置,使得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具备更好的气流组织,从而在增大补风的情况下,使的外界的空气能通过补风均流箱和补风口一进入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补足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的空气,保证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可在保持柜内负压的前提下用室外风代替部分室内新风,减少空调机组能耗。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壳的内部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局部爆炸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顶板;21、排风口;22、补风口一;3、排风集气罩;4、补风均流箱;5、固定板;51、引流板;52、补风口二;6、透明板;61、补风条;62、提手;63、补风口二;7、导流板;8、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图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包括外壳1,还包括:
顶板2,顶板2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顶部,顶板2上开设有排风口21和补风口一22;
排风集气罩3和补风均流箱4,排风集气罩3和补风均流箱4均固定安装在顶板2上,排风集气罩3与排风口21相连通,补风均流箱4与补风口一22相连通;
固定板5,固定板5固定安装在顶板2的底部,且固定板5的一侧且位于补风口一22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引流板51;
透明板6,透明板6滑动安装在外壳1的开口处,且透明板6的上下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补风条61和提手62,且补风条61位于固定板5的一侧,补风条61与固定板5之间开设有补风口二52,提手62的下方且位于外壳1内腔底部的出口处开设有补风口三63。
基于上述结构,通过设置的补风均流箱4、补风口一22、固定板5和引流板51的配合,确保室外的空气能通过补风均流箱4和补风口一22向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涌入,方便补足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的空气,并且在固定板5的阻挡下和引流板51的引导下,让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的空气通过排风口21和排风集气罩3排出,同时,通过设置的补风口二52和补风口三63,确保补风口二52和补风口三63会被室内或室外的循环气流涌入后,从而使得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原有的空气快速向排风口21和排风集气罩3涌入并排出到外界,通过一系列补风结构的设置,使得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具备更好的气流组织,从而在增大补风的情况下,使的外界的空气能通过补风均流箱4和补风口一22进入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补足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的空气,保证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可在保持柜内负压的前提下用室外风代替部分室内新风,减少空调机组能耗。
值得说明的是,排风集气罩3上会连接有管道的,方便将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原有的空气排到外界,补风均流箱4上也会连接有管道的,方便补足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的空气,防止造成室内负压过大,导致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空气逆流,影响实验的进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补风条61靠近固定板5的一侧呈弧面结构,补风口二52的宽度为3-5cm。
本实施例中,当室内的循环气流涌入补风口二52内时,确保循环气流会贴着补风条61的弧面形成具有冲力的气流进入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补风条61的一侧设有与外壳1固定的挡板8,挡板8与外壳1为一体成型结构。
具体地,挡板8为补风条61起到阻挡的作用,避免有物体砸落到补风条61与固定板5之间,影响循环气流的涌入。
本实施例中,而挡板8与外壳1为一体成型结构,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手62靠近透明板6的一侧呈曲面结构,另一侧呈弧面结构,且补风口三63的高度为5-10cm,补风口三63的底部呈倾斜的“Z”字形结构并且向下倾斜的角度为30-45°。
具体地,使得室内的循环气流能贴在提手62的曲面上并涌入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而气流在流动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冲击力。
本实施例中,使得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持续为负压状态,室内或室外的循环气流能通过补风口三63进入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尽管有风补入,但排风持续进行通过空气向排风口21和排风集气罩3涌入并排出到外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引流板51呈中空结构,且引流板51的顶部呈曲面结构,引流板51的底部呈倾斜结构。
具体的,引流板51呈中空结构为了减轻本体的重量,同时较少材料的消耗,节约资源。
本实施例中,当外界气流通过补风均流箱4和补风口一22向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涌入时,具有冲击力的气流落在引流板51上并在固定板5的阻挡下贴着引流板51的曲面向排风口21的方向涌去,方便补足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的空气,而引流板51的底部呈倾斜结构,便于让室内空气通过补风口二52进入的气流能顺着引流板51的底部进行流动到排风口21的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顶板2的底部且位于排风口21和引流板51之间固定安装有导流板7,导流板7上开设有若干通槽。
本实施例中,确保具有冲击力的气流涌在导流板7上,并通过导流板7上的若干通槽能进入到导流板7与外壳1一侧之间的空间内,在气压的作用下,可以让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的空气沿着导流板7通过排风口21和排风集气罩3排到外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流板7呈L形结构,且导流板7折叠处的夹角为160-150°。
本实施例中,使得具有冲击力的气流涌在导流板7上后并通过若干通槽能进入到导流板7与外壳1一侧之间的空间内,让导流板7与透明板6之间的空间形成负压,使得外界空气通过补风均流箱4与补风口一22进入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补充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的空气,避免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的排风系统持续排风造成室内负压过大,同时,室内空气还能通过补风口二52进入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此外室内或室外的空气还能通过补风口三63补入空气进入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中,以此得到有效的补风作用,使得进入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的气流变多,避免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空气逆流,同时,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空气向排风口21和排风集气罩3涌入并排出到外界的气体会变的更多,避免影响实验的进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流板7的底部与外壳1内腔底部的间距为5-8cm。
本实施例中,确保循环的气流经过提手62和外壳1内腔的底部之间的空隙后能直接通过导流板7的底部进入到导流板7与外壳1一侧之间的空间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手62上设置有长条形稳流孔。
本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在使用时,外界的空气通过补风均流箱4和补风口一22向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涌入,并且在固定板5的阻挡下和引流板51的引导下,让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的空气通过导流板7上的若干通槽进入到导流板7与外壳1一侧之间的空间内,确保补足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的空气,同时,补风口二52会被室内的循环气流涌入,并涌入的气流通过导流板7上的若干通槽进入到导流板7与外壳1一侧之间的空间内,而补风口三63被室外或室内的循环气流涌入后,再经过导流板7的底部进入到导流板7与外壳1一侧之间的空间内,在外壳1外气流进入到导流板7与外壳1一侧之间的过程中,也会携带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原有的空气流动,在气压以及具有冲击力的气流作用下,让进入导流板7与外壳1一侧之间的气流通过排风口21和排风集气罩3排到外界,通过一系列补风结构的设置,使得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具备更好的气流组织,从而在增大补风的情况下,使的外界的空气能通过补风均流箱4和补风口一22进入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补足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内的空气,保证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可在保持柜内负压的前提下用室外风代替部分室内新风,减少空调机组能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顶板(2),所述顶板(2)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顶部,所述顶板(2)上开设有排风口(21)和补风口一(22);
排风集气罩(3)和补风均流箱(4),所述排风集气罩(3)和补风均流箱(4)均固定安装在顶板(2)上,所述排风集气罩(3)与排风口(21)相连通,所述补风均流箱(4)与补风口一(22)相连通;
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固定安装在顶板(2)的底部,且固定板(5)的一侧且位于补风口一(22)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引流板(51);
透明板(6),所述透明板(6)滑动安装在外壳(1)的开口处,且透明板(6)的上下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补风条(61)和提手(62),且补风条(61)位于固定板(5)的一侧,所述补风条(61)与固定板(5)之间开设有补风口二(52),所述提手(62)的下方且位于外壳(1)内腔底部的出口处开设有补风口三(6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风条(61)靠近固定板(5)的一侧呈弧面结构,所述补风口二(52)的宽度为3-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风条(61)的一侧设有与外壳(1)固定的挡板(8),所述挡板(8)与外壳(1)为一体成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62)靠近透明板(6)的一侧呈曲面结构,另一侧呈弧面结构,且补风口三(63)的高度为5-10cm,所述补风口三(63)的底部呈倾斜的“Z”字形结构并且向下倾斜的角度为30-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板(51)呈中空结构,且引流板(51)的顶部呈曲面结构,所述引流板(51)的底部呈倾斜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的底部且位于排风口(21)和引流板(51)之间固定安装有导流板(7),所述导流板(7)上开设有若干通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7)呈L形结构,且导流板(7)折叠处的夹角为160-15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7)的底部与外壳(1)内腔底部的间距为5-8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62)上设置有长条形稳流孔。
CN202322410659.1U 2023-09-05 2023-09-05 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 Active CN2207503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10659.1U CN220750303U (zh) 2023-09-05 2023-09-05 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10659.1U CN220750303U (zh) 2023-09-05 2023-09-05 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50303U true CN220750303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56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10659.1U Active CN220750303U (zh) 2023-09-05 2023-09-05 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503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39765U (zh) 一种配电箱
CN203839768U (zh) 一种强力散热配电箱
CN206531231U (zh) 一种屋顶通风装置
CN220750303U (zh) 一种应用于通风柜的补风结构
CN208238170U (zh) 防虫防鼠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106352421A (zh) 一种新风装置
CN201967265U (zh) 一种防尘防水机箱
CN209214060U (zh) 地下车库防排烟结构
CN205747327U (zh) 一种高效节能空调设备
CN211041247U (zh) 一种建筑节能通风装置
CN205533452U (zh) 一种吹风装置
CN110011245B (zh) 一种有利于空气交换的电缆分支箱
CN205016886U (zh) 便于通风散热的欧式箱变
CN112705545A (zh) 一种风量可调型实验室通风柜
CN110319557A (zh) 防虫防鼠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07195230U (zh) 一种防虫防鸟的太阳能屋顶风机
CN207075159U (zh) 一种有源功放结构
CN207103377U (zh) 一种环保排放式实验室专用通风设备
CN111818748A (zh) 一种改进的空调室外机电控盒
CN208936474U (zh) 防虫防鼠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05606698U (zh) 一种双吸风吸油烟机
CN215582023U (zh) 一种室外型空调新风互补机柜
CN212930142U (zh) 一种室外用防雨的油烟净化器
CN210478827U (zh) 一种乘用车通风盖安装板总成
CN213093647U (zh) 一种低压抽出式成套开关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