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49521U - 具支撑高度调整功能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具支撑高度调整功能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49521U
CN220749521U CN202321916147.6U CN202321916147U CN220749521U CN 220749521 U CN220749521 U CN 220749521U CN 202321916147 U CN202321916147 U CN 202321916147U CN 220749521 U CN220749521 U CN 2207495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tructure
peripheral
central
carrier
bear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1614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浩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Juchuang Sans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Juchuang Sans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Juchuang Sans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Juchuang Sans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495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495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新型提出一种具支撑高度调整功能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包含:载体,其第一面可与携带式电子装置的背面耦合;支撑体,载体的第二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与支撑体的至少一部分通过磁力相互贴附,其中支撑体包含第一周边支撑结构,第二周边支撑结构,第一中央支撑结构,及第二中央支撑结构,第一中央支撑结构三边与第一周边支撑结构相邻,且第一中央支撑结构一端通过一可挠曲部与第一周边支撑结构相连,第一中央支撑结构另一端通过另一可挠曲部与第二周边支撑结构相连,第二中央支撑结构三边与第二周边支撑结构相邻,且第二中央支撑结构一端通过一可挠曲部与第二周边支撑结构相连,其中本具支撑高度调整功能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还具备收纳模式和支撑模式。

Description

具支撑高度调整功能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新型系关于一种物品支撑结构,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携带式电子装置的具支撑高度调整功能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携带式电子装置是日常生活中每个人不可或缺的工具,随着科技进步,携带式电子装置具备越来越强大的运算能力及越来越多的功能,其内部构造也越来越精密,若不小心掉落或是遭受到外力冲击时,容易造成携带式电子装置损坏。为了保护携带式电子装置,大多数的使用者选择使用保护壳。
然而,市面上常见的保护壳为了提升保护效果,通常会设计的较为厚重,携带式电子装置加装了保护壳后,其厚度及重量都会增加,可能造成携带不便的问题。另外,有些保护壳上会设计可收纳式的支撑架,让使用者可以将携带式电子装置架设为方便观看影片或阅读文章的操作状态,而市面上常见的保护壳所提供的支撑架功能,其支撑效果普遍不佳,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利。
有鉴于此,本新型提出一种更佳的改善方案,兹详细说明如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新型提出一种具支撑高度调整功能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其中,支撑体包含第一周边支撑结构、第一中央支撑结构、第二中央支撑结构、及第二周边支撑结构的非可挠曲部与一对断口。第一中央支撑结构的一端和第二中央支撑结构的一端相互连接并设置于该对断口之间。具体而言,该第一中央支撑结构三边与该第一周边支撑结构相邻,且该第一中央支撑结构一端通过一可挠曲部与该第一周边支撑结构相连,该第一中央支撑结构另一端通过另一可挠曲部与该第二周边支撑结构相连,该第二中央支撑结构三边与该第二周边支撑结构相邻,且该第二中央支撑结构一端通过一可挠曲部与该第二周边支撑结构相连。第一周边支撑结构上可具有磁力,磁力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在第一周边支撑结构表面、嵌设于第一周边支撑结构或被包覆在第一周边支撑结构内部,且可依据需求设置一个或是多个磁力,其设置位置及数量不以上述方式为限。
载体可为板状,并透过磁力与携带式电子装置耦合,或者载体可为一携带式电子装置保护壳或背盖,并透过卡合的方式与携带式电子装置耦合。该载体的另一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与该支撑体的至少一部分通过磁力相互贴附。其中,载体上设置有相机孔,其对应可供携带式电子装置的相机镜头模块的位置及形状设置,相机孔可供相机镜头模块容纳于其中。载体可具有铁磁元件(图未示),铁磁元件可为板状、片状、条状、圆形、方形或其他形状,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一个或多个铁磁元件,并可选择性的将铁磁元件设置在载体表面、嵌设于载体或被包覆在载体内部,铁磁元件的形状、设置位置及数量不以上述方式为限。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各个技术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附图为示例性的,一些技术特征并不以实际比例示出,并且一些附图中可能省略了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中惯用的且对于理解和实现本申请并非必不可少的技术特征,或是额外示出了对于理解和实现本申请并非必不可少的技术特征,也就是说,附图所示的各个技术特征的组合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另外,在本申请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所指代的内容也是相同的。具体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根据本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支撑体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载体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具支撑高度调整功能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的翻折中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具支撑高度调整功能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的支撑模式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新型实施方式的具支撑高度调整功能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的支撑模式的使用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新型实施方式的具支撑高度调整功能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的支撑模式的另一使用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新型实施方式的具支撑高度调整功能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的支撑模式的另一使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10-支撑体;111-第一周边支撑结构;112-第一中央支撑结构;113-第二中央支撑结构;114-断口;115-第二周边支撑结构;116-开口;1161-第一部分;1162-第二部分;120-载体;121一相机孔;130-移动设备;A1-第一锐角;A2-第二锐角;A3-第三锐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新型,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
本创作中所述的非永久固定方式是指通过如:磁性、魔鬼毡、可拆卸式卡合机制、或可重覆黏贴胶等方式将两件物体相互固定、连接、接合、或相连,并可随时解除两件物体的相互固定、连接、接合、或相连。本创作中所述的永久固定方式是指通过如:非重覆黏贴胶、缝纫、或钉合等方式使两件物体相互固定、连接、接合、或相连。
本创作中所述的耦合是指透过上述非永久固定方式或永久固定方式使两物体相互固定、连接、接合、或相连。本创作中所述的磁性,包含永久磁性、非永久磁性、或具铁磁性的特性。
尽管「第一」、「第二」、「第三」等术语在本文中可以用于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域、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及/或部分不应受该等术语的限制。该等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因此,以下所述的「第一…」、可以被解释为「第二…」或「第三…」而不脱离本文的教示。
本创作揭露一种可折式物品支撑结构,用于支撑一物品于一平面上。本创作的支撑结构包含复数非可挠曲部以及复数个可挠曲部,非可挠曲部为片状,非可挠曲部之间可由可挠曲部连接,使的该等非可挠曲部可相对翻折。该支撑结构可通过该等可挠曲部翻折而形成一收纳状态及支撑状态。每种支撑状态可以不同的高度支撑或放置物品,以达到使用上的便利性。举例而言,本创作中的可挠曲部可以为人工皮革材质或是聚氨基甲酸酯材质等可翻折的材质所制成,而非可挠曲部则可由任何人力无法翻折的材质,例如压克力金属…等所制成;非可挠曲部外观可通过上述的人工皮革材质或是聚氨基甲酸酯材质包覆。
请参考图1,其系为根据本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支撑体的示意图,其中,支撑体110包含第一周边支撑结构111、第一中央支撑结构112、第二中央支撑结构113、及第二周边支撑结构115的非可挠曲部与一对断口114。第一中央支撑结构112的一端和第二中央支撑结构113的一端相互连接并设置于该对断口114之间。具体而言,该第一中央支撑结构112三边与该第一周边支撑结构111相邻,且该第一中央支撑结构112一端通过一可挠曲部5与该第一周边支撑结构111相连,该第一中央支撑结构112另一端通过另一可挠曲部5与该第二周边支撑结构115相连,该第二中央支撑结构113三边与该第二周边支撑结构115相邻,且该第二中央支撑结构113一端通过一可挠曲部5与该第二周边支撑结构115相连。第一周边支撑结构111上可具有磁力,磁力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在第一周边支撑结构111表面、嵌设于第一周边支撑结构111或被包覆在第一周边支撑结构111内部,且可依据需求设置一个或是多个磁力,其设置位置及数量不以上述方式为限。
接着请参考图2,其系为根据本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载体120的示意图,载体120的一面可与一携带式电子装置的背面耦合。载体120可为板状,并透过磁力与携带式电子装置耦合,或者载体120可为一携带式电子装置保护壳或背盖,并透过卡合的方式与携带式电子装置耦合。该载体120的另一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与该支撑体110的至少一部分通过磁力相互贴附。其中,载体120上设置有相机孔121,其对应可供携带式电子装置130(详参图3)的相机镜头模块的位置及形状设置,相机孔121可供相机镜头模块容纳于其中。载体120可具有铁磁元件(图未示),铁磁元件可为板状、片状、条状、圆形、方形或其他形状,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一个或多个铁磁元件,并可选择性的将铁磁元件设置在载体120表面、嵌设于载体120或被包覆在载体120内部,铁磁元件的形状、设置位置及数量不以上述方式为限。
请参考图1,其系为根据本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具支撑高度调整功能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的收纳模式的示意图。在收纳模式时,该第一周边支撑结构111,该第二周边支撑结构115,该第一中央支撑结构112,及该第二中央支撑结构113贴合于该载体120。或者,第一周边支撑结构111,第一中央支撑结构112,第二中央支撑结构113,该对断口114及第二周边支撑结构115彼此共平面,使支撑体110成板状。
请参考图3-5,其系为根据本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具支撑高度调整功能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的支撑模式的示意图。在支撑模式时,支撑体110由板状改变为立体状态,具体而言,支撑体110的第一中央支撑结构112和第二中央支撑结构113向外移动,使第一周边支撑结构111及第一中央支撑结构112之间的角度和第一中央支撑结构112及第二中央支撑结构113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进而使第一中央支撑结构112支撑第一周边支撑结构111。第二中央支撑结构113向第二周边支撑结构115移动并与第二周边支撑结构115的全部或部分相互抵贴。该对断口114之间因第一中央支撑结构112及第二中央支撑结构113的移出而形成开口116,开口116又可被区分为与第一周边支撑结构111共平面的第一部分1161以及与第二周边支撑结构115共平面的第二部分1162。在该支撑模式时,该载体120仅部分与该第一周边支撑结构111或该第二周边支撑结构115贴附,且该第一周边支撑结构111,该第二周边支撑结构115,及该第一中央支撑结构112形成三角结构。载体120的第一面贴附于携带式电子装置130的背面,载体120的第二面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周边支撑结构111的至少一部分相互贴附。在本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支撑体110的第一周边支撑结构111上可设置磁力(图未示),载体120可具有铁磁元件(图未示),载体120和支撑体110的第一周边支撑结构111透过铁磁元件与磁力相互固定,使携带式电子装置130通过载体120而间接地被固定在第一周边支撑结构111上。
请参考图4-5,在该支撑模式时,该载体任何一部份和该第一周边支撑结构111任何一部份透过磁力相互固定。其中在该支撑模式时,该第一周边支撑结构111与该第二周边支撑结构115之间形成一第一锐角A1,该第一中央支撑结构112与该第二周边支撑结构115之间形成一第二锐角A2。其中该第一中央支撑结构112与该第一周边支撑结构111之间形成一第三锐角A3。
请参照图5-7,在支撑模式中,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整载体120贴附或是固定在第一周边支撑结构111上的位置或是方向,以达到调整携带式电子装置113的架设位置的效果。另外,使用者也可以根据其需求以不同方向摆放携带式电子装置130及支撑体110,可增加使用上的弹性与便利性。
在某些实施例中,载体120并非为必要元件,携带式电子装置也可直接透过磁力而与支撑体110耦合。在收纳模式时,第一周边支撑结构111,第二周边支撑结构115,该第一中央支撑结构112,及该第二中央支撑结构113贴合于该携带式电子装置。在支撑模式时,该携带式电子装置仅部分与该第一周边支撑结构111或该第二周边支撑结构115贴附,且该第一周边支撑结构111,该第二周边支撑结构115,及该第一中央支撑结构112形成三角结构。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该支撑模式中,该携带式电子装置任何一部份和该第一周边支撑结构111任何一部份透过磁力相互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举凡应用本新型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为的等效变化,理应包含在本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在本申请的全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不应解释为限制于其后列出的内容:它不排除其它的结构要素或步骤。
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本申请全文中提到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提到的特征,以任何适当的方式与其他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组合来实施本申请。
注意,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畴。

Claims (11)

1.一种具支撑高度调整功能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通过翻折可呈现一收纳模式及一支撑模式,包含:
载体,所述载体的第一面可与一携带式电子装置的背面耦合;及
支撑体,所述载体的第二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与所述支撑体的至少一部分通过磁力相互贴附,
其中所述支撑体包含一第一周边支撑结构,一第二周边支撑结构,一第一中央支撑结构,及一第二中央支撑结构,所述第一中央支撑结构三边与所述第一周边支撑结构相邻,且所述第一中央支撑结构一端通过一可挠曲部与所述第一周边支撑结构相连,所述第一中央支撑结构另一端通过另一可挠曲部与所述第二周边支撑结构相连,所述第二中央支撑结构三边与所述第二周边支撑结构相邻,且所述第二中央支撑结构一端通过一可挠曲部与所述第二周边支撑结构相连,
其中,在所述收纳模式时,所述第一周边支撑结构,所述第二周边支撑结构,所述第一中央支撑结构,及所述第二中央支撑结构贴合于所述载体,
其中,在所述支撑模式时,所述载体仅部分与所述第一周边支撑结构或所述第二周边支撑结构贴附,且所述第一周边支撑结构,所述第二周边支撑结构,及所述第一中央支撑结构形成三角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支撑高度调整功能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具有磁力,所述载体通过磁力与所述携带式电子装置背面相互吸引,使所述载体贴附于所述携带式电子装置的背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支撑高度调整功能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模式时,所述载体任何一部份和所述第一周边支撑结构任何一部份透过磁力相互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支撑高度调整功能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模式时,所述第一周边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二周边支撑结构之间形成一第一锐角,所述第一中央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二周边支撑结构之间形成一第二锐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支撑高度调整功能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央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一周边支撑结构之间形成一第三锐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支撑高度调整功能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板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支撑高度调整功能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一携带式电子装置保护壳或背盖。
8.一种具支撑高度调整功能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通过翻折可呈现一收纳模式及一支撑模式,包含:
支撑体,其一面的至少一部分可通过磁力与一携带式电子装置的背面耦合,
其中所述支撑体包含一第一周边支撑结构,一第二周边支撑结构,一第一中央支撑结构,及一第二中央支撑结构,所述第一中央支撑结构三边与所述第一周边支撑结构相邻,且所述第一中央支撑结构一端通过一可挠曲部与所述第一周边支撑结构相连,所述第一中央支撑结构另一端通过另一可挠曲部与所述第二周边支撑结构相连,所述第二中央支撑结构三边与所述第二周边支撑结构相邻,且所述第二中央支撑结构一端通过一可挠曲部与所述第二周边支撑结构相连,
其中,在所述收纳模式时,所述第一周边支撑结构,所述第二周边支撑结构,所述第一中央支撑结构,及所述第二中央支撑结构贴合于移动设备,
其中,在所述支撑模式时,所述携带式电子装置仅部分与所述第一周边支撑结构或所述第二周边支撑结构贴附,且所述第一周边支撑结构,所述第二周边支撑结构,及所述第一中央支撑结构形成三角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支撑高度调整功能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模式时,所述携带式电子装置任何一部份和所述第一周边支撑结构任何一部份透过磁力相互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支撑高度调整功能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模式时,所述第一周边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二周边支撑结构之间形成一第一锐角,所述第一中央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二周边支撑结构之间形成一第二锐角。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支撑高度调整功能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央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一周边支撑结构之间形成一第三锐角。
CN202321916147.6U 2023-07-07 2023-07-19 具支撑高度调整功能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 Active CN22074952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7037 2023-07-07
TW112207037U TWM651785U (zh) 2023-07-07 2023-07-07 具支撐高度調整功能的行動裝置支撐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49521U true CN220749521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52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16147.6U Active CN220749521U (zh) 2023-07-07 2023-07-19 具支撑高度调整功能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49521U (zh)
TW (1) TWM651785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51785U (zh) 2024-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23910B2 (en) Device attachment for holding a device
US936297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tection, mounting, and accessorizing of digital devices
US6229697B1 (en) Notebook computer having a resilient, portfolio-type case
EP3018889B1 (en) An electronic portable device shell having an integral stand and stand brace
CN105164600A (zh) 可调整的显示器壳体组件
KR101878133B1 (ko) 투 폰용 휴대폰 케이스
CN116367753A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多功能附件附接系统
KR20160018306A (ko) 휴대 전자기기용 커버
CN220749521U (zh) 具支撑高度调整功能的移动设备支撑结构
KR200444219Y1 (ko) 밀림방지부재를 갖는 이동기기 케이스
KR101146925B1 (ko) 휴대용 기기 거치대
WO2022213953A1 (zh) 一种用于移动设备的便携式支架
CN205158204U (zh) 具有枢转联接的支撑面板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壳体
CN220354864U (zh) 环状可移动设备支撑结构
CN219317987U (zh) 具有支撑结构的可移动设备背盖
CN220337893U (zh) 可折式支撑结构
CN219327906U (zh) 可移动设备背盖支撑结构
CN220770743U (zh) 翻折式支撑架
CN220156604U (zh) 双模式保护壳
CN220416666U (zh) 置物支撑结构
CN217463901U (zh) 行动装置支撑结构
JP3237998U (ja) 支持板構造
CN220570559U (zh) 多功能围边附件
CN216316109U (zh) 保护壳
CN220043474U (zh) 指环支架、壳组件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