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49094U - 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自动控制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自动控制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49094U
CN220749094U CN202322388585.6U CN202322388585U CN220749094U CN 220749094 U CN220749094 U CN 220749094U CN 202322388585 U CN202322388585 U CN 202322388585U CN 220749094 U CN220749094 U CN 2207490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fixedly arranged
automatic control
control valve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8858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少峰
吴有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B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B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B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B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8858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490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490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490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aps Or Co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自动控制阀,包括自动控制阀的本体、用于防止阀门堵塞的防堵部件以及用于控制阀门开关的控制部件,所述防堵部件包括固设于本体内侧的筛网、固设于筛网一侧的转动电机、固设于转动电机输出端的转动轴、固设于转动轴外周的多组刮板以及设于刮板底部的垃圾收集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本体、防堵部件和控制部件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装置只是将堵塞的阀门转动,并没有清理堵塞的阀门,并不能解决阀门堵塞的问题,仍需要人工处理阀门堵塞的问题,并没有达到防堵的效果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自动控制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控制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自动控制阀。
背景技术
自动控制阀门是一种自动控制阀门,包括有阀门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水位控制装置和驱动阀门装置的动力装置,水位控制装置包括浮球控制杆和利用浮球控制杆控制的开关,该开关通过导线与动力装置连接。
例如申请号202022230219.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堵塞的阀门装置,一种防堵塞的阀门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且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阀门机构,所述阀门机构包括圆杆,且圆杆的两端与外壳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圆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环绕设置的连接杆,该种防堵塞的阀门装置,通过设置外壳配合密封板和两个阀门,可以通过转动密封板的方式进行两个阀门的切换,从而在阀门内出现堵塞时,转动密封板将堵塞的阀门转动到外部,并进行清理备用,可以方便用户清理阀门,另一方面,在阀门损坏后,也可以较为轻松的更换阀门,并且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的技术设备发现,该装置通过设置外壳配合密封板和两个阀门,可以通过转动密封板的方式进行两个阀门的切换,从而在阀门内出现堵塞时,转动密封板将堵塞的阀门转动到外部,并进行清理备用,可以方便用户清理阀门,另一方面,在阀门损坏后,也可以较为轻松的更换阀门,并且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但是该装置只是将堵塞的阀门转动,并没有清理堵塞的阀门,并不能解决阀门堵塞的问题,仍需要人工处理阀门堵塞的问题,并没有达到防堵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自动控制阀,具备操作简单,安全高效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装置只是将堵塞的阀门转动,并没有清理堵塞的阀门,并不能解决阀门堵塞的问题,仍需要人工处理阀门堵塞的问题,并没有达到防堵的效果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自动控制阀,包括自动控制阀的本体、用于防止阀门堵塞的防堵部件以及用于控制阀门开关的控制部件,所述防堵部件包括固设于本体内侧的筛网、固设于筛网一侧的转动电机、固设于转动电机输出端的转动轴、固设于转动轴外周的多组刮板以及设于刮板底部的垃圾收集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垃圾收集组件包括固设于本体底部靠近筛网方向的沉积箱、固设于沉积箱内侧的过滤板、设于过滤板一侧的滤水管以及设于沉积箱一侧的垃圾收集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控制部件包括贯穿于本体侧壁且远离筛网一侧的转动筒、固设于转动筒顶部的步进电机、固设于步进电机输出端的旋转轴、固设于旋转轴底部的球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沉积箱入口处设有阀门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滤水管出口处设有阀门二,所述滤水管与本体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筛网与本体内水流方向呈现45度夹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沉积箱靠近过滤板一侧倾斜设置,所述沉积箱底壁与倾斜面角度为45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本体、防堵部件和控制部件的配合使用,首先可以通过步进电机控制旋转轴转动,带动球阀的开闭,从而达到自动控制阀的效果,同时筛网可以阻挡垃圾,启动转动电机可以使落在筛网表面的垃圾通过水流的带动落入沉积箱内,沉积箱内垃圾中的水通过滤水管回流到本体内,过滤板可以阻挡沉积箱内的垃圾,当沉积箱内的垃圾收集满后,关闭阀门一和阀门二,通过垃圾收集箱使沉积箱内的垃圾清理,解决了现有装置只是将堵塞的阀门转动,并没有清理堵塞的阀门,并不能解决阀门堵塞的问题,仍需要人工处理阀门堵塞的问题,并没有达到防堵的效果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垃圾收集组件,包括固设于本体底部靠近筛网方向的沉积箱、固设于沉积箱内侧的过滤板、设于过滤板一侧的滤水管以及设于沉积箱一侧的垃圾收集箱,落在筛网上的垃圾随水流带动落在沉积箱内,过滤板和滤水管的作用可以使沉积箱内的水流回流到本体内,垃圾收集箱可以对沉积箱内的垃圾清理。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控制部件包括贯穿于本体侧壁且远离筛网一侧的转动筒、固设于转动筒顶部的步进电机、固设于步进电机输出端的旋转轴、固设于旋转轴底部的球阀,通过步进电机控制旋转轴转动,带动球阀的开闭,从而达到自动控制阀的效果。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沉积箱入口处设有阀门一,通过阀门一的开闭可以控制进入沉淀箱内的垃圾和水。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滤水管出口处设有阀门二,滤水管与本体连通,当阀门一关闭后可以控制阀门二的关闭防止本体内的水流通过滤水管回流造成二次污染,便于清理沉积箱内的垃圾。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筛网与本体内水流方向呈现45度夹角,能够有效阻挡垃圾,使垃圾进入沉积箱内。
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沉积箱靠近过滤板一侧倾斜设置,沉积箱底壁与倾斜面角度为45度,能够减缓通过沉积箱内的水流速度,便于垃圾更快沉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等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筛网立体图。
图中:1、本体;2、筛网;3、转动电机;4、转动轴;5、刮板;21、沉积箱;22、过滤板;23、滤水管;24、垃圾收集箱;31、转动筒;32、步进电机;33、旋转轴;34、球阀;41、阀门一;51、阀门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自动控制阀,包括自动控制阀的本体1、用于防止阀门堵塞的防堵部件以及用于控制阀门开关的控制部件,所述防堵部件包括固设于本体1内侧的筛网2、固设于筛网2一侧的转动电机3、固设于转动电机3输出端的转动轴4、固设于转动轴4外周的多组刮板5以及设于刮板5底部的垃圾收集组件。
参考图1,所述垃圾收集组件包括固设于本体1底部靠近筛网2方向的沉积箱21、固设于沉积箱21内侧的过滤板22、设于过滤板22一侧的滤水管23以及设于沉积箱21一侧的垃圾收集箱24。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垃圾收集组件,包括固设于本体1底部靠近筛网2方向的沉积箱21、固设于沉积箱21内侧的过滤板22、设于过滤板22一侧的滤水管23以及设于沉积箱21一侧的垃圾收集箱24,落在筛网2上的垃圾随水流带动落在沉积箱21内,过滤板22和滤水管23的作用可以使沉积箱21内的水流回流到本体1内,垃圾收集箱24可以对沉积箱21内的垃圾清理。
参考图2,所述控制部件包括贯穿于本体1侧壁且远离筛网2一侧的转动筒31、固设于转动筒31顶部的步进电机32、固设于步进电机32输出端的旋转轴33、固设于旋转轴33底部的球阀34。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控制部件包括贯穿于本体1侧壁且远离筛网2一侧的转动筒31、固设于转动筒31顶部的步进电机32、固设于步进电机32输出端的旋转轴33、固设于旋转轴33底部的球阀34,通过步进电机32控制旋转轴33转动,带动球阀34的开闭,从而达到自动控制阀的效果。
参考图2,所述沉积箱21入口处设有阀门一41。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沉积箱21入口处设有阀门一41,通过阀门一41的开闭可以控制进入沉淀箱内的垃圾和水。
参考图2,所述滤水管23出口处设有阀门二51,所述滤水管23与本体1连通。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滤水管23出口处设有阀门二51,滤水管23与本体1连通,当阀门一41关闭后可以控制阀门二51的关闭防止本体1内的水流通过滤水管23回流造成二次污染,便于清理沉积箱21内的垃圾。
参考图2,所述筛网2与本体1内水流方向呈现45度夹角。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筛网2与本体1内水流方向呈现45度夹角,能够有效阻挡垃圾,使垃圾进入沉积箱21内。
参考图2,所述沉积箱21靠近过滤板22一侧倾斜设置,所述沉积箱21底壁与倾斜面角度为45度。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沉积箱21靠近过滤板22一侧倾斜设置,沉积箱21底壁与倾斜面角度为45度,能够减缓通过沉积箱21内的水流速度,便于垃圾更快沉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首先可以通过步进电机32控制旋转轴33转动,带动球阀34的开闭,从而达到自动控制阀的效果,同时筛网2可以阻挡垃圾,启动转动电机3可以使落在筛网2表面的垃圾通过水流的带动落入沉积箱21内,然后沉积箱21内垃圾中的水通过滤水管23回流到本体1内,过滤板22可以阻挡沉积箱21内的垃圾,最后当沉积箱21内的垃圾收集满后,关闭阀门一41和阀门二51,通过垃圾收集箱24使沉积箱21内的垃圾清理。
综上所述:该具有防堵功能的自动控制阀,通过设置本体1、防堵部件和控制部件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装置只是将堵塞的阀门转动,并没有清理堵塞的阀门,并不能解决阀门堵塞的问题,仍需要人工处理阀门堵塞的问题,并没有达到防堵的效果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自动控制阀,包括自动控制阀的本体(1)、用于防止阀门堵塞的防堵部件以及用于控制阀门开关的控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部件包括固设于本体(1)内侧的筛网(2)、固设于筛网(2)一侧的转动电机(3)、固设于转动电机(3)输出端的转动轴(4)、固设于转动轴(4)外周的多组刮板(5)以及设于刮板(5)底部的垃圾收集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自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收集组件包括固设于本体(1)底部靠近筛网(2)方向的沉积箱(21)、固设于沉积箱(21)内侧的过滤板(22)、设于过滤板(22)一侧的滤水管(23)以及设于沉积箱(21)一侧的垃圾收集箱(2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自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包括贯穿于本体(1)侧壁且远离筛网(2)一侧的转动筒(31)、固设于转动筒(31)顶部的步进电机(32)、固设于步进电机(32)输出端的旋转轴(33)、固设于旋转轴(33)底部的球阀(34)。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自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箱(21)入口处设有阀门一(41)。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自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管(23)出口处设有阀门二(51),所述滤水管(23)与本体(1)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自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2)与本体(1)内水流方向呈现45度夹角。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自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箱(21)靠近过滤板(22)一侧倾斜设置,所述沉积箱(21)底壁与倾斜面角度为45度。
CN202322388585.6U 2023-09-04 2023-09-04 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自动控制阀 Active CN2207490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88585.6U CN220749094U (zh) 2023-09-04 2023-09-04 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自动控制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88585.6U CN220749094U (zh) 2023-09-04 2023-09-04 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自动控制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49094U true CN220749094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69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88585.6U Active CN220749094U (zh) 2023-09-04 2023-09-04 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自动控制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490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05438B (zh) 一种市政排水系统
CN108773987B (zh) 一种生活污水滤料装置
CN213589833U (zh) 一种人工湿地防堵塞进水过滤结构
CN212881219U (zh) 一种防堵塞的前置过滤器
CN114870500A (zh) 一种曝气沉砂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219815521U (zh) 一种具有自清洁结构的污水处理过滤装置
CN114754152A (zh) 一种具有污垢收集功能的排污阀
CN220749094U (zh) 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自动控制阀
CN113357422A (zh) 一种可过滤介质的调流阀
CN216855858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过滤装置
CN216407859U (zh) 一种自清洁型防堵塞的电磁阀
CN210186568U (zh) 一种废水过滤净化装置
CN208965676U (zh) 一种防堵塞排水管道系统
CN112281775A (zh) 一种水面漂浮垃圾处理装置
CN216306741U (zh) 一种防堵塞的电动法兰蝶阀
CN218814231U (zh) 一种三级截流井
CN219481733U (zh) 一种进水池结构
CN218900925U (zh) 一种水土保持沉沙池
CN214634650U (zh) 防止堵塞的污水过滤管道
CN221014806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
CN114405123B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生活污水前处理设备
CN220589196U (zh) 一种餐饮废弃物的油水分离设备
CN216798971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
CN219929765U (zh) 一种循环水清淤设备
CN114538657B (zh)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