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48806U - 一种角接触高精密轴承套圈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角接触高精密轴承套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48806U
CN220748806U CN202322520355.0U CN202322520355U CN220748806U CN 220748806 U CN220748806 U CN 220748806U CN 202322520355 U CN202322520355 U CN 202322520355U CN 220748806 U CN220748806 U CN 220748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bearing ring
groove
shaft sleeve
ann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2035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建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xi Guangz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xi Guangz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xi Guangz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xi Guangz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2035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488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48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488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The Bea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角接触高精密轴承套圈,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包括轴承套圈本体,所述轴承套圈本体包括有外轴套与内轴套,所述外轴套与内轴套之间设有用于卡合连接的连接机构,所述外轴套与内轴套之间安装有若干钢珠。本实用新型中将左右两侧的C型槽设为上引导槽与下引导槽,从而使得在外轴套与内轴套形成一体时,外轴套与内轴套之间间隙较小,使得钢珠最大程度的和上引导槽与下引导槽之间的角接触,使得轴套套圈本体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定,不会产生钢珠晃动的情况,更加便于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角接触高精密轴承套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角接触高精密轴承套圈。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但是在对轴承进行使用时,通常都是采用相对平行C型槽的外轴套与内轴套,并在外轴套与内轴套之间放置钢珠,来形成轴承,但是由于外轴套与内轴套之间间隙较大,使得钢珠在位于C型槽内部时,钢珠与C型槽之间的接触面积小,从而使得轴承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接触不良,钢珠晃动的情况,非常容易造成轴承损坏,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角接触高精密轴承套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角接触高精密轴承套圈,解决了在对轴承进行使用时,通常都是采用相对平行C型槽的外轴套与内轴套,并在外轴套与内轴套之间放置钢珠,来形成轴承,但是由于外轴套与内轴套之间间隙较大,使得钢珠在位于C型槽内部时,钢珠与C型槽之间的接触面积小,从而使得轴承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接触不良,钢珠晃动的情况,非常容易造成轴承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角接触高精密轴承套圈,包括轴承套圈本体,所述轴承套圈本体包括有外轴套与内轴套,所述外轴套与内轴套之间设有用于卡合连接的连接机构,所述外轴套与内轴套之间安装有若干钢珠;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有若干个,且每个支撑板分别卡合安装在外轴套的外侧,所述支撑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分别活动贯穿安装在外轴套的内部,并与内轴套之间卡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外轴套的内部上端设有上引导槽,所述内轴套的外侧下端设有下引导槽,所述上引导槽与下引导槽之间卡合连接,所述上引导槽与下引导槽之间安装有若干钢珠。
作为优选,所述外轴套的外侧设有若干凹槽,所述支撑板分别安装在凹槽的内部,所述外轴套的内部上下两端贯穿设有若干引导槽,所述引导槽分别与凹槽之间互相连接,所述限位板分别活动安装在引导槽的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板靠近支撑板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引导架,所述支撑板的内部上下两侧分别设有活动槽,所述引导架分别卡合安装在活动槽的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引导架远离限位板的一侧和活动槽之间设有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引导槽的内部且互相远离的一端分别贯穿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分别通过螺纹安装有螺栓,所述螺栓和限位板互相远离的一侧相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内轴套的内部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环形槽,所述限位板的一端分别活动安装在环形槽的内部,所述环形槽的内部且互相靠近的一端分别活动安装有环形滑块,所述环形滑块与限位板之间卡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槽的内部且互相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环形滑槽,所述环形滑块分别活动安装在环形滑槽的内部,所述环形滑块互相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连接架,且连接架分别活动安装在环形槽的内部,所述限位板位于环形槽内部的一端与连接架之间互相贴合,所述限位板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连接架之间卡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将左右两侧的C型槽设为上引导槽与下引导槽,从而使得在外轴套与内轴套形成一体时,外轴套与内轴套之间间隙较小,使得钢珠最大程度的和上引导槽与下引导槽之间的角接触,使得轴套套圈本体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定,不会产生钢珠晃动的情况,更加便于使用。
(2)本实用新型中在外轴套与内轴套之间卡合连接后,使用者只需通过支撑板带动限位板卡入引导槽的内部,然后在通过螺栓与螺纹孔的配合,对限位板进行推动,让限位板与连接架之间相贴合,同时也让限位板带动定位块与连接架之间相卡合,来让外轴套与内轴套之间形成整体不宜分离,同时通过环形滑块与环形滑槽的配合,也不会阻碍外轴套与内轴套之间的旋转,更加的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角接触高精密轴承套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角接触高精密轴承套圈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角接触高精密轴承套圈的图2中A-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角接触高精密轴承套圈的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角接触高精密轴承套圈的图3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轴承套圈本体;101、外轴套;102、内轴套;103、上引导槽;104、下引导槽;2、连接机构;201、凹槽;202、引导槽;203、环形槽;204、支撑板;205、限位板;206、引导架;207、活动槽;208、弹簧;209、螺栓;210、螺纹孔;211、定位块;212、环形滑块;213、环形滑槽;214、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到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角接触高精密轴承套圈,包括轴承套圈本体1,轴承套圈本体1包括有外轴套101与内轴套102,外轴套101与内轴套102之间设有用于卡合连接的连接机构2,外轴套101与内轴套102之间安装有若干钢珠;
连接机构2包括有支撑板204,支撑板204设有若干个,且每个支撑板204分别卡合安装在外轴套101的外侧,支撑板204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限位板205,限位板205分别活动贯穿安装在外轴套101的内部,并与内轴套102之间卡合连接。
如图3到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外轴套101的内部上端设有上引导槽103,内轴套102的外侧下端设有下引导槽104,上引导槽103与下引导槽104之间卡合连接,上引导槽103与下引导槽104之间安装有若干钢珠,外轴套101的外侧设有若干凹槽201,支撑板204分别安装在凹槽201的内部,外轴套101的内部上下两端贯穿设有若干引导槽202,引导槽202分别与凹槽201之间互相连接,限位板205分别活动安装在引导槽202的内部,限位板205靠近支撑板204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引导架206,支撑板204的内部上下两侧分别设有活动槽207,引导架206分别卡合安装在活动槽207的内部,引导架206远离限位板205的一侧和活动槽207之间设有弹簧208,引导槽202的内部且互相远离的一端分别贯穿设有螺纹孔210,螺纹孔210的内部分别通过螺纹安装有螺栓209,螺栓209和限位板205互相远离的一侧相贴合,内轴套102的内部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环形槽203,限位板205的一端分别活动安装在环形槽203的内部,环形槽203的内部且互相靠近的一端分别活动安装有环形滑块212,环形滑块212与限位板205之间卡合连接,环形槽203的内部且互相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环形滑槽213,环形滑块212分别活动安装在环形滑槽213的内部,环形滑块212互相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连接架214,且连接架214分别活动安装在环形槽203的内部,限位板205位于环形槽203内部的一端与连接架214之间互相贴合,限位板205远离支撑板204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定位块211,定位块211与连接架214之间卡合连接。
使用者将钢珠放置在下引导槽104的内部,使得钢珠先和内轴套102相连接,然后使用者只需将外轴套101放置在内轴套102的上端,让那个外轴套101与内轴套102初步形成整体,同时也让外轴套101带动上引导槽103和钢珠之间相贴合,最大程度的提高钢珠和上引导槽103与下引导槽104的角接触,同时降低外轴套101与内轴套102之间的间距,避免钢珠由于间距产生晃动的情况;
然后在外轴套101与内轴套102之间相贴合后,使用者对限位板205进行按动,让限位板205通过引导架206对弹簧208进行挤压,使得限位板205与支撑板204相贴合,来便于通过支撑板204对限位板205进行推动,然后在限位板205进入引导槽202的内部后,即可松开限位板205,让弹簧208对限位板205进行推动;
然后使用者只需继续对支撑板204进行推动,在支撑板204卡入凹槽201的内部后,限位板205也会位于连接架214的上端,然后使用者在通过螺纹孔210安装螺栓209,让螺栓209对限位板205进行推动,让限位板205和连接架214相贴合,同时也让定位块211和连接架214之间相卡合,来实现对外轴套101与内轴套102之间的安装;
然后在内轴套102或外轴套101进行旋转时,环形滑块212都会在环形滑槽213的内部进行旋转,来辅助内轴套102和外轴套101进行旋转,既可以让其更加稳定的转动,同时也不会阻碍外轴套101和内轴套102的转动,同时也便于后期使用者对外轴套101与内轴套102进行拆卸工作,更加的简单便捷。
该一种角接触高精密轴承套圈的工作原理:
使用时,首先使用者将钢珠放置在下引导槽104的内部,使得钢珠先和内轴套102相连接,然后使用者只需将外轴套101放置在内轴套102的上端,让那个外轴套101与内轴套102初步形成整体,同时也让外轴套101带动上引导槽103和钢珠之间相贴合,最大程度的提高钢珠和上引导槽103与下引导槽104的角接触,同时降低外轴套101与内轴套102之间的间距,避免钢珠由于间距产生晃动的情况;
然后在外轴套101与内轴套102之间相贴合后,使用者对限位板205进行按动,让限位板205通过引导架206对弹簧208进行挤压,使得限位板205与支撑板204相贴合,来便于通过支撑板204对限位板205进行推动,然后在限位板205进入引导槽202的内部后,即可松开限位板205,让弹簧208对限位板205进行推动;
然后使用者只需继续对支撑板204进行推动,在支撑板204卡入凹槽201的内部后,限位板205也会位于连接架214的上端,然后使用者在通过螺纹孔210安装螺栓209,让螺栓209对限位板205进行推动,让限位板205和连接架214相贴合,同时也让定位块211和连接架214之间相卡合,来实现对外轴套101与内轴套102之间的安装;
然后在内轴套102或外轴套101进行旋转时,环形滑块212都会在环形滑槽213的内部进行旋转,来辅助内轴套102和外轴套101进行旋转,既可以让其更加稳定的转动,同时也不会阻碍外轴套101和内轴套102的转动。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8)

1.一种角接触高精密轴承套圈,包括轴承套圈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套圈本体(1)包括有外轴套(101)与内轴套(102),所述外轴套(101)与内轴套(102)之间设有用于卡合连接的连接机构(2),所述外轴套(101)与内轴套(102)之间安装有若干钢珠;
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有支撑板(204),所述支撑板(204)设有若干个,且每个支撑板(204)分别卡合安装在外轴套(101)的外侧,所述支撑板(204)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限位板(205),所述限位板(205)分别活动贯穿安装在外轴套(101)的内部,并与内轴套(102)之间卡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接触高精密轴承套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轴套(101)的内部上端设有上引导槽(103),所述内轴套(102)的外侧下端设有下引导槽(104),所述上引导槽(103)与下引导槽(104)之间卡合连接,所述上引导槽(103)与下引导槽(104)之间安装有若干钢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接触高精密轴承套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轴套(101)的外侧设有若干凹槽(201),所述支撑板(204)分别安装在凹槽(201)的内部,所述外轴套(101)的内部上下两端贯穿设有若干引导槽(202),所述引导槽(202)分别与凹槽(201)之间互相连接,所述限位板(205)分别活动安装在引导槽(202)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角接触高精密轴承套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205)靠近支撑板(204)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引导架(206),所述支撑板(204)的内部上下两侧分别设有活动槽(207),所述引导架(206)分别卡合安装在活动槽(207)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角接触高精密轴承套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架(206)远离限位板(205)的一侧和活动槽(207)之间设有弹簧(208)。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角接触高精密轴承套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202)的内部且互相远离的一端分别贯穿设有螺纹孔(210),所述螺纹孔(210)的内部分别通过螺纹安装有螺栓(209),所述螺栓(209)和限位板(205)互相远离的一侧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接触高精密轴承套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套(102)的内部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环形槽(203),所述限位板(205)的一端分别活动安装在环形槽(203)的内部,所述环形槽(203)的内部且互相靠近的一端分别活动安装有环形滑块(212),所述环形滑块(212)与限位板(205)之间卡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角接触高精密轴承套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203)的内部且互相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环形滑槽(213),所述环形滑块(212)分别活动安装在环形滑槽(213)的内部,所述环形滑块(212)互相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连接架(214),且连接架(214)分别活动安装在环形槽(203)的内部,所述限位板(205)位于环形槽(203)内部的一端与连接架(214)之间互相贴合,所述限位板(205)远离支撑板(204)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定位块(211),所述定位块(211)与连接架(214)之间卡合连接。
CN202322520355.0U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角接触高精密轴承套圈 Active CN2207488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20355.0U CN220748806U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角接触高精密轴承套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20355.0U CN220748806U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角接触高精密轴承套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48806U true CN220748806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62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20355.0U Active CN220748806U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角接触高精密轴承套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488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37334A (zh) 一种新型直线导轨滑块
CN220748806U (zh) 一种角接触高精密轴承套圈
CN213280425U (zh) 一种机架式服务器导轨
CN216050698U (zh) 一种电机轴承耐久度测试装置
CN213017546U (zh) 一种滚珠丝杠
CN216045014U (zh) 一种新型导轨
CN210829199U (zh) 一种油田采油抽油机平衡装置
CN106734240B (zh) 一种模块化横移滑块
CN214945825U (zh) 一种高精度主轴承盖
CN215569420U (zh) 一种带有升降功能的视频采集装置
CN218925801U (zh) 一种旋转轴导向长度调节结构
CN113387254B (zh) 高速滚轮导靴
CN220561551U (zh) 滑块结构及使用该滑块结构的单轴行走机器人
CN212106824U (zh) 一种线性模组
CN215845745U (zh) 一种带有防护机构的数控机床专用紧密主轴
CN220227569U (zh) 一种新型轴承体
CN216241850U (zh) 一种组合直线导轨滑块
CN217081121U (zh) 一种易拆装线性滑轨可调式端盖
CN215257397U (zh) 齿轮测量中心切向导轨部件消隙结构
CN219317463U (zh) 一种便于快速拆卸的轴承座
CN212903127U (zh) 一种轴承游隙检测装置
CN215985355U (zh) 一种用于地表水水质监测站的水样采集装置
CN220965154U (zh) 一种便于对接防护壳的硅麦克风
CN216952528U (zh) 一种10kV开关补装容性电压采集装置简易安装支座
CN21048776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CODcr水质在线自动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