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47605U - 一种吊篮及其悬挂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吊篮及其悬挂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47605U
CN220747605U CN202321852454.2U CN202321852454U CN220747605U CN 220747605 U CN220747605 U CN 220747605U CN 202321852454 U CN202321852454 U CN 202321852454U CN 220747605 U CN220747605 U CN 2207476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arm
suspension arm
hanging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5245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超
李英杰
樊贵
杨斐
王赞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anhua Tianzheng Building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anhua Tianzheng Build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anhua Tianzheng Building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anhua Tianzheng Build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5245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476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476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476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vable Scaffol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篮及其悬挂机构,该悬挂机构包括悬挂机构主体,且还包括:悬挂臂和驱动机构;悬挂臂的第一部分可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悬挂机构主体的悬梁,第二部分探出悬梁的悬空端部并用于悬挂悬吊平台,第一方向与悬梁的长度方向平行;驱动机构用于驱使悬挂臂的第一部分相对于悬梁沿第一方向滑动。本方案通过驱动机构驱使悬挂臂的第一部分相对于悬梁沿第一方向来回滑动,进而可使得悬挂臂的第二部分在悬梁的悬空侧沿第一方向来回滑动,即可使得吊篮悬挂机构的悬挂组件具有伸缩功能,从而使得悬吊平台与外墙面的距离可实现调节,解决了如遇到存在悬挑结构的建筑物无法使吊篮向下移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吊篮及其悬挂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吊篮及其悬挂机构。
背景技术
吊篮是建筑工程高空作业的建筑工具,作用于外墙面装修、幕墙安装,外墙清洗。吊篮是一种能够替代传统脚手架,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能够重复使用的新型高处作业设备。建筑吊篮的使用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高层多层高建筑的外墙施工、幕墙安装、保温施工和维修清洗外墙等高处作业中得到广泛认可。
电动吊篮主要由悬挂机构以及悬吊平台两大部分组成,悬吊平台通过悬挂机构悬挂,悬吊平台距外墙面保持固定距离进行上下的升降操作,但悬挂机构无法更改悬吊平台与外墙面之间的距离,导致如遇到存在悬挑结构(如阳台)的建筑物时无法使吊篮向下移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吊篮悬挂机构,能够使得悬吊平台与外墙面的距离可实现调节,解决了如遇到存在悬挑结构的建筑物无法使吊篮向下移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吊篮悬挂机构,包括悬挂机构主体,还包括:悬挂臂和驱动机构;
所述悬挂臂的第一部分可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悬挂机构主体的悬梁,第二部分探出所述悬梁的悬空端部并用于悬挂悬吊平台,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悬梁的长度方向平行;
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使所述悬挂臂的第一部分相对于所述悬梁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
优选地,所述悬挂臂至少第一端部可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悬梁的中间部,第二端部探出所述悬梁的悬空端部并用于悬挂所述悬吊平台;
所述驱动机构至少用于驱使所述悬挂臂的第一端部分相对于所述悬梁的中间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
优选地,所述悬挂机构主体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悬梁的悬空端部的第二支架;
所述悬挂臂至少第一端部可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悬梁中间部的底部,且其中间部穿过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还用于为所述悬挂臂的中间部提供滑动支撑;
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且至少用于驱使所述悬挂臂的第一端部相对于所述悬梁中间部的底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
优选地,所述悬挂机构主体还包括支撑块;
所述支撑块可沿第二方向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且用于同所述悬挂臂中间部的底部滑动接触配合,所述第二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水平方向。
优选地,所述悬挂臂至少中间部的底部为半圆弧形底部;
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同所述悬挂臂中间部的半圆弧形底部滑动接触配合的半圆弧形支撑槽。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组件、传动齿和齿轮;
所述传动齿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悬挂臂第一端部和中间部的第一侧壁;
所述电机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
所述齿轮与所述电机组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且用于同所述传动齿啮合。
优选地,所述悬梁中间部的底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别设有两个滑道挡板;
所述悬挂臂的第一端部和中间部位于两个所述滑道挡板之间,且所述悬挂臂第一端部和中间部的第一侧壁的上部用于同一个所述滑道挡板滑动接触配合,第二侧壁的上部用于同另一个所述滑道挡板滑动接触配合;所述传动齿设置于所述悬挂臂第一端部和中间部的第一侧壁的中部。
优选地,还包括:两个限位器和限位器挡板;
两个所述限位器分别设置于所述悬梁中间部的第一侧壁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作为所述悬挂臂的第一滑动极限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作为所述悬挂臂的第二滑动极限位置;
所述限位器挡板设置于所述悬挂臂第一端部的第一侧壁,且位于两个所述限位器之间并用于分别同两个所述限位器接触配合。
优选地,还包括滑块;
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悬挂臂第一端部的顶部,且用于同所述悬梁中间部的底部滑动接触配合。
一种吊篮,包括悬挂机构,所述悬挂机构为如上所述的吊篮悬挂机构。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篮悬挂机构,通过驱动机构驱使悬挂臂的第一部分相对于悬梁沿第一方向来回滑动,进而可使得悬挂臂的第二部分在悬梁的悬空侧沿第一方向来回滑动,即可使得吊篮悬挂机构的悬挂组件具有伸缩功能,从而使得悬吊平台与外墙面的距离可实现调节,解决了如遇到存在悬挑结构的建筑物无法使吊篮向下移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吊篮,由于采用了上述的吊篮悬挂机构,因此其也就具有相应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照前面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篮悬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篮悬挂机构的结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篮悬挂机构的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篮悬挂机构的结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位器和滑道挡板在前梁上的布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道挡板在前梁上的设置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块、限位器挡板、传动齿和钢丝绳吊板在悬挂臂上的设置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块和限位器挡板在悬挂臂上的设置示意图。
其中,1为第一支架(后支架)、2为后插杆、3为后梁、4为前梁、5为限位器、6为滑道挡板、7为第二支架(前支架)、8为齿轮、9为支撑块、10为电机、11为悬挂臂、12为滑块、13为传动齿、14为限位器挡板、15为钢丝绳吊板。
具体实施方式
传统吊篮悬挂机构仅允许悬吊平台与建筑物外墙面保持固定距离上下垂直移动。为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篮悬挂机构,不仅可以使悬吊平台上下垂直移动,还可改变悬吊平台与外墙面的距离。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篮悬挂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悬挂机构主体,所述吊篮悬挂机构还包括:悬挂臂11和驱动机构;
悬挂臂11的第一部分可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悬挂机构主体的悬梁,第二部分探出悬梁的悬空端部并用于悬挂悬吊平台,第一方向与悬梁的长度方向平行;
驱动机构用于驱使悬挂臂11的第一部分相对于悬梁沿第一方向来回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悬挂机构主体的悬梁,即为悬挂机构主体的横梁,且包括相连接的后梁3和前梁4,相应地,悬梁的悬空端部即为前梁4的悬空端部,并且本方案下文所述的悬梁,实质上指的是前梁4;
此外,如图1至图3所示,悬挂机构主体还包括:第一支架1(后支架)、后插杆2;其中,悬挂臂11为长条形悬挂臂;第一支架1与后梁3连接,其用于固定配重块,起到配重作用;后插杆2用于将第一支架1与后梁3连接到一起,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后梁3用于将后插杆2与前梁4连接到一起,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前梁4的前后分别用螺栓与第二支架7(前支架)与后梁3连接;第二支架7(前支架)用于放置在地面(楼面),上部通过螺栓与前梁4固定。
另外,本方案通过驱动机构驱使悬挂臂11的第一部分相对于悬梁沿第一方向来回滑动,进而使得悬挂臂11的第二部分在悬梁的悬空侧沿第一方向来回滑动,则可使得本吊篮悬挂机构的悬挂组件(悬梁和悬挂臂的总成)具有自动伸缩功能,继而使得悬吊平台与外墙面的距离可实现调节,从而解决了如遇到存在悬挑结构的建筑物无法使吊篮向下移动的问题。
也就是说,本方案对传统悬挂机构进行改良,在吊篮悬挂机构的基础上,增设了能够沿悬梁的长度方向滑动的悬挂臂11,克服了悬挂机构无法调节悬吊平台与外墙面的距离的缺点,从而使得悬吊平台不仅可以升降,还可以水平前后移动绕开建筑物的悬挑结构。当然,本方案的悬吊平台通过滑轮组件实现上下移动。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篮悬挂机构,通过驱动机构驱使悬挂臂的第一部分相对于悬梁沿第一方向来回滑动,进而可使得悬挂臂的第二部分在悬梁的悬空侧沿第一方向来回滑动,即可使得吊篮悬挂机构的悬挂组件具有伸缩功能,从而使得悬吊平台与外墙面的距离可实现调节,解决了如遇到存在悬挑结构的建筑物无法使吊篮向下移动的问题。
在本方案中,悬挂臂11至少第一端部可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悬梁的中间部,第二端部探出悬梁的悬空端部并用于悬挂悬吊平台;其中,如图2所示,悬挂臂11至少第一端部可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前梁4的中间部,第二端部探出前梁4的悬空端部并用于悬挂悬吊平台,当然,悬挂臂11的滑动部除了第一端部,还可以包括中间部;
驱动机构至少用于驱使悬挂臂11的第一端部分相对于悬梁的中间部沿第一方向来回滑动。其中,驱动机构至少用于驱使悬挂臂11的第一端部分相对于前梁4的中间部沿第一方向来回滑动。也就是说,悬挂臂11相对于悬梁的滑动如此设计,有助于提升悬挂臂11滑动的平稳性,确保悬挂机构伸缩的平稳性。当然,悬挂臂11在悬梁上滑动还要确保其不会发生脱落或者脱轨。
具体地,如图1所示,悬挂机构主体还包括:用于固定悬梁的悬空端部的第二支架7;
悬挂臂11至少第一端部可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悬梁中间部的底部,且其中间部穿过第二支架7,第二支架7还用于为悬挂臂11的中间部提供滑动支撑;其中,如图1所示,悬挂臂11的第一端部和中间部(部分的中间部)可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前梁4的中间部和悬空端部的底部,第二支架7还用于为悬挂臂11中间部的底部提供滑动支撑;
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二支架7,且至少用于驱使悬挂臂11的第一端部相对于悬梁(前梁4)中间部的底部沿第一方向来回滑动。也就是说,悬挂臂11的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端部和部分的中间部)可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前梁4的中间部和悬空端部的底部,而且基于第二支架7为悬挂臂11中间部的底部提供向上的滑动支撑,并且悬挂臂11的第二端部基于悬吊平台的自重受到向下的作用力,在此情况下,可使得悬挂臂11在滑动过程中避免发生翘边,从而有助于确保了悬挂臂11相对于悬梁滑动的平稳性。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悬挂机构主体还包括支撑块9;
支撑块9可沿第二方向转动设置于第二支架7,且用于同悬挂臂11中间部的底部滑动接触配合,第二方向为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水平方向。如此一来,以便于为悬挂臂11中间部的底部提供可旋转的滑动支撑,从而更好确保悬挂臂11滑动的顺畅。其中,如图1所示,支撑块9通过销轴可沿第二方向转动设置于第二支架7,也就是通过销轴将悬挂臂11受到的作用力传递至第二支架7上。
再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悬挂臂11至少中间部的底部为半圆弧形底部;其中,悬挂臂11整个底部均为半圆弧形底部;
支撑块9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同悬挂臂11中间部的半圆弧形底部滑动接触配合的半圆弧形支撑槽,可作为悬挂臂11的一个滑动轨道。本方案如此设计,以便于对悬挂臂11中间部的底部形成滑动导向,同时也可对悬挂臂11中间部的底部形成沿第二方向的滑动限位,使得悬挂臂11中间部的底部在滑过支撑块9时可避免发生脱轨,进一步确保悬挂臂11滑动的平稳性;而且悬挂臂11悬挂悬吊平台向外滑动时,悬挂臂11会发生轻微形变,使得悬挂臂11的第二端部微低于第一端部,这时支撑块9可随着悬挂臂11发生轻微转动,确保支撑块9的整个半圆弧形支撑槽与悬挂臂11中间部的半圆弧形底部保持滑动接触。当然,悬挂臂11中间部的底部还可以采用其它的形状,比如倒三角形;相应地,支撑块9支撑槽的形状还可以采用与之匹配的倒三角形。
具体地,如图1所示,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组件、传动齿13和齿轮8;
如图2所示,传动齿13沿第一方向设置于悬挂臂11第一端部和中间部的第一侧壁;
电机组件设置于第二支架7;
齿轮8与电机组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且用于同传动齿13啮合。其中,如图1所示,电机组件包括:电机10和变速器,电机10和变速器分别设置于第二支架7上,且变速器位于电机10的上方,电机10的输出端与变速器的输入端传动连接,变速器的输出端与齿轮8传动连接。也就是说,本方案通过电机10间接带动齿轮转动,然后基于齿轮与传动齿13的啮合,从而带动悬挂臂11的第一部分沿悬梁的长度方向来回滑动;而且,本方案悬挂臂11的驱动方式如此设计,还具有结构简单、驱动便捷等特点。
在本方案中,如图7所示,悬梁中间部的底部沿第一方向分别设有两个滑道挡板6;其中,前梁4中间部的底部沿第一方向分别设有两个滑道挡板6;
悬挂臂11的第一端部和中间部位于两个滑道挡板6之间,且悬挂臂11第一端部和中间部的第一侧壁的上部用于同一个滑道挡板6滑动接触配合,第二侧壁的上部用于同另一个滑道挡板6滑动接触配合;如此一来,以使得悬梁中间部的底壁和两个滑道挡板6形成用于同悬挂臂11配合的滑动轨道,同时通过两个滑道挡板6,还对悬挂臂11的第一端部和中间部形成沿第二方向的滑动限位,即通过两个滑道挡板6限制悬挂臂11的第一端部和中间部的滑动方向,避免悬挂臂11的第一端部和中间部发生滑动脱轨;如图2所示,传动齿13设置于悬挂臂11第一端部和中间部的第一侧壁的中部。也就是说,悬挂臂11的第一部分可滑动设置在前梁4下方的滑动轨道内,并通过电机10驱动使得其的第一部分沿前梁4的长度方向来回滑动。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篮悬挂机构还包括:两个限位器5和限位器挡板14;
如图5所示,两个限位器5分别设置于悬梁中间部的第一侧壁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两个限位器5分别设置于前梁4中间部的第一侧壁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位置作为悬挂臂11的第一滑动极限位置,第二位置作为悬挂臂11的第二滑动极限位置;其中,如图2所示,前梁4中间部的第一侧壁的第一位置靠近后梁3,第二位置靠近第二支架7;
如图10所示,限位器挡板14设置于悬挂臂11第一端部的第一侧壁,且位于两个限位器5之间并用于分别同两个限位器5接触配合。其中,本方案还包括控制中心,且分别与电机10和两个限位器5通讯连接;当限位器挡板14随悬挂臂11滑动触碰到其中一个限位器5时,相当于触发该限位器5,控制中心在接收到限位器5被触发的信号后,会控制电机10停止运行,使得悬挂臂11停止滑动。也就是说,本方案通过限位器挡板14与两个限位器5的接触配合,用于控制悬挂臂11的滑动行程,即使得限位器挡板14的间距作为悬挂臂11的滑动行程,从而确保悬挂臂11能够在安全的行程内进行滑动。
再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篮悬挂机构还包括滑块12;
滑块12设置于悬挂臂11第一端部的顶部,且用于同悬梁中间部的底部滑动接触配合,即用于同前梁4中间部的底部滑动接触配合。如此一来,以便于减少悬挂臂11的第一端部与前梁4的中间部之间的滑动摩擦,确保悬挂臂11滑动的顺畅;当然,悬挂臂11第一端部的顶部增设滑块12后,会使得悬挂臂11产生微小倾斜,当然再基于支撑块9提供的可旋转滑动支撑,可使得支撑块9能够适配于悬挂臂11的微小倾斜安装。
也就是说,如图9所示,悬挂臂11在第二端部(头部)安装有钢丝绳吊板15,在第一端部(尾部)安装有限位器挡板14和滑块8,在第一侧面安装有传动齿13。其中,钢丝绳吊板15用于悬挂钢丝绳以及悬吊平台。
此外,吊篮悬挂机构的安装过程介绍如下:
(1)将悬挂臂11、支撑块9、电机10固定在前支架上,并调整好前支架的高度;
(2)将前梁4用螺栓安装到前支架上;
(3)将后梁3用螺栓安装到前梁4上;
(4)将后插杆2用螺栓安装到后梁3上;
(5)将后支架用螺栓与后插杆2连接,并调整好高度,使后插杆2、后梁3、前梁4都处于水平状态;
(6)悬挂机构稳定的放置在屋面后,连接电源,检查电机、限位器能否正常运行;
(7)安装配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吊篮,包括悬挂机构,所述悬挂机构为如上所述的吊篮悬挂机构。由于本方案采用了上述的吊篮悬挂机构,因此其也就具有相应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照前面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吊篮悬挂机构,包括悬挂机构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悬挂臂(11)和驱动机构;
所述悬挂臂(11)的第一部分可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悬挂机构主体的悬梁,第二部分探出所述悬梁的悬空端部并用于悬挂悬吊平台,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悬梁的长度方向平行;
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使所述悬挂臂(11)的第一部分相对于所述悬梁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
所述悬挂臂(11)至少第一端部可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悬梁的中间部,第二端部探出所述悬梁的悬空端部并用于悬挂所述悬吊平台;
所述驱动机构至少用于驱使所述悬挂臂(11)的第一端部分相对于所述悬梁的中间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
所述悬挂机构主体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悬梁的悬空端部的第二支架(7);
所述悬挂臂(11)至少第一端部可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悬梁中间部的底部,且其中间部穿过所述第二支架(7),所述第二支架(7)还用于为所述悬挂臂(11)的中间部提供滑动支撑;
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7),且至少用于驱使所述悬挂臂(11)的第一端部相对于所述悬梁中间部的底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
所述悬挂机构主体还包括支撑块(9);
所述支撑块(9)可沿第二方向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7),且用于同所述悬挂臂(11)中间部的底部滑动接触配合,所述第二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水平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篮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臂(11)至少中间部的底部为半圆弧形底部;
所述支撑块(9)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同所述悬挂臂(11)中间部的半圆弧形底部滑动接触配合的半圆弧形支撑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篮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组件、传动齿(13)和齿轮(8);
所述传动齿(13)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悬挂臂(11)第一端部和中间部的第一侧壁;
所述电机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7);
所述齿轮(8)与所述电机组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且用于同所述传动齿(13)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篮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梁中间部的底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别设有两个滑道挡板(6);
所述悬挂臂(11)的第一端部和中间部位于两个所述滑道挡板(6)之间,且所述悬挂臂(11)第一端部和中间部的第一侧壁的上部用于同一个所述滑道挡板(6)滑动接触配合,第二侧壁的上部用于同另一个所述滑道挡板(6)滑动接触配合;所述传动齿(13)设置于所述悬挂臂(11)第一端部和中间部的第一侧壁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篮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限位器(5)和限位器挡板(14);
两个所述限位器(5)分别设置于所述悬梁中间部的第一侧壁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作为所述悬挂臂(11)的第一滑动极限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作为所述悬挂臂(11)的第二滑动极限位置;
所述限位器挡板(14)设置于所述悬挂臂(11)第一端部的第一侧壁,且位于两个所述限位器(5)之间并用于分别同两个所述限位器(5)接触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篮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块(12);
所述滑块(12)设置于所述悬挂臂(11)第一端部的顶部,且用于同所述悬梁中间部的底部滑动接触配合。
7.一种吊篮,包括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机构为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吊篮悬挂机构。
CN202321852454.2U 2023-07-14 2023-07-14 一种吊篮及其悬挂机构 Active CN2207476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52454.2U CN220747605U (zh) 2023-07-14 2023-07-14 一种吊篮及其悬挂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52454.2U CN220747605U (zh) 2023-07-14 2023-07-14 一种吊篮及其悬挂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47605U true CN220747605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65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52454.2U Active CN220747605U (zh) 2023-07-14 2023-07-14 一种吊篮及其悬挂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476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06190A (zh) 一种用于电机壳的智能吊装设备
CN204663086U (zh) 横移升降式立体车库
CN214989776U (zh) 一种具有防摇摆功能的桥式起重机
CN220747605U (zh) 一种吊篮及其悬挂机构
CN104960882B (zh) 涂装线油缸自动上下件装置
CN109179271B (zh) 一种大角度斜爬式擦窗机
CN214935462U (zh) 一种分段式升降的桥式起重机
CN211766378U (zh) 一种飞机发电机拆装车
CN212346380U (zh) 一种自动喷淋外墙门窗的机器人
CN211144391U (zh) 一种取样钻机
CN210884982U (zh) 一种用于自动扶梯的上模组龙门组成单元
CN210048399U (zh) 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吊机
CN209010095U (zh) 一种大角度斜爬式擦窗机
CN116281464B (zh) 双柱施工升降机及升降机控制方法
CN211419354U (zh) 吊窗器
CN218491269U (zh) 一种扶梯吊装装置
CN114775990B (zh) 一种安全型装配式建筑用外挂作业平台
CN112919331B (zh) 一种机械工程用起吊装置
CN212465848U (zh) 一种擦窗机用伸缩式三吊点吊架
CN217439514U (zh) 一种内倾式斜幕墙轨道式吊篮
CN116002520B (zh) 一种起重机的滑动小车装置
CN113175197B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避免吊篮偏转倾斜的智能化辅助设备
CN220245349U (zh) 一种防吊具倾斜的双梁桥式起重机
CN219155583U (zh) 一种外挂结构
CN216190175U (zh) 一种用于安全钳下置电梯的联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