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47129U - 一种发泡装置及便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泡装置及便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47129U
CN220747129U CN202322002226.2U CN202322002226U CN220747129U CN 220747129 U CN220747129 U CN 220747129U CN 202322002226 U CN202322002226 U CN 202322002226U CN 220747129 U CN220747129 U CN 2207471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aming
housing
nozzle
wate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0222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闵令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Appliance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Appliance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Appliance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Appliances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0222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471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471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471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发泡装置,属于卫生器具领域,解决水和发泡剂流入发泡器前没能充分融合,导致发泡效率低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发泡主体在混合腔的下游端设有使水和发泡剂在混合腔内形成紊流的阻碍板,阻碍板设有流通孔,发泡主体在阻碍板的下游设有进气口、在进气口的下游设有让混合液形成泡沫并输出的发泡组件,实现水和发泡剂会冲击在阻碍板上形成紊流混合,并回流到混合腔内与后续流入混合腔的水和发泡剂相互冲击,确保水和发泡剂在进入发泡组件前能充分混合,提高发泡效率。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便座,包括上述发泡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发泡装置及便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器具,特别是一种发泡装置及便座。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一种发泡装置,公开号为CN111622317A,包括阀体,该阀体设有进水口、进液口、混合腔和出液口,该混合腔与进水口、进液口和出液口连通;还包括泵和自吸喷射头;该泵的输入端与出液口相连以使混合腔产生负压,通过进水口和进液口分别吸入水和发泡剂进行混合;该自吸喷射头与泵的输出端相连,其设有第一进气孔和喷射孔,以将混合液与空气混合产生泡沫并喷出。该现有技术中的发泡装置,水和发泡剂在混合腔内停留的时间短,且水和发泡剂在混合腔内容易出现各自抱团堆积不混合或者混合速度慢的情况,导致水和发泡剂没有充分混合就流入到自吸喷射头内,水和发泡剂在混合腔内不能充分混合,导致混合液在自吸喷射头内的发泡效率低。
为提高发泡剂混合溶解及发泡效率,现有技术公开一种发泡装置和座便器,公告号为CN206635898U,包括储液盒、发泡器、阀体和内筒;该阀体设有进水管和出泡口,该进水管设有射流孔;该内筒安装于阀体内且设有与出泡口连通的发泡腔,该发泡腔与射流孔连通且在射流作用下形成有负压区,该内筒与阀体之间还设有连通该负压区的进液通道和进气通道以将发泡液和水送至发泡腔混合,该发泡器安装于发泡腔内并在混合液作用下动作,进而产生泡沫。在该现有技术中,水和发泡剂在进入发泡腔之前没有先进行充分混合,导致需要发泡器先转动一段时间将水和发泡剂先进行充分混合后,发泡器继续转动才能产生泡沫,发泡时间长,发泡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发泡装置,解决水和发泡剂流入自吸喷射头或流入发泡器前没能充分融合,导致发泡效率低的问题,确保水和发泡剂在流入自吸喷射头或发泡器前能充分融合,提高发泡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泡装置,包括发泡主体,发泡主体设有进水口、进液口和混合腔,进水口向混合腔输入水,进液口向混合腔输入发泡剂,所述发泡主体在混合腔的下游端设有使水和发泡剂在混合腔内形成紊流的阻碍板,阻碍板设有流通孔,发泡主体在阻碍板的下游设有进气口、在进气口的下游设有让混合液形成泡沫并输出的发泡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在混合腔的下游端设置阻碍板,从进水口和进液口分别流入混合腔的水和发泡剂中有一部分未能及时穿过阻碍板的流通孔,没有穿过流通孔的水和发泡剂会冲击在阻碍板上形成紊流,并回流到混合腔内与后续流入混合腔的水和发泡剂相互冲击,会让水和发泡剂更容易相互混合,且混合速度快,让发泡剂更快地溶解于水,提高了水和发泡剂的混合效果和混合效率,确保水和发泡剂在进入发泡组件前能充分混合,混合形成的混合液流入阻碍板的下游端与空气进行混合,最后通过发泡组件形成泡沫并喷出,提高发泡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发泡主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并将阻碍板固定,混合腔位于第一壳体内,发泡组件设于第二壳体。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进行拆卸连接,即保证阻碍板的连接稳固性,又方便对阻碍板进行拆卸清理,阻碍板位于混合腔和发泡组件之间,使得水和发泡剂先进行充分混合,再通过发泡组件进行发泡输出,充分混合的混合液使得发泡效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设有定位台阶,第二壳体的上游端抵于阻碍板并使阻碍板抵于定位台阶。采用前述技术方案,将阻碍板与定位台阶对齐,第二壳体的上端抵接阻碍板即可完成安装阻碍板,阻碍板的安装方便,还对阻碍板进行限位,防止阻碍板晃动。同时第二壳体的上游端与定位台阶配合,确保阻碍板的连接稳固性。
进一步的,阻碍板设有与第二壳体的上游端插接配合的连接环。采用前述技术方案,连接环确保阻碍板能覆盖第二壳体的上游端口,同时对阻碍板进一步限位,防止阻碍板晃动。
进一步的,第二壳体的上游端插入第一壳体的下游端配合,第一壳体的下游端设有旋转卡槽,第二壳体的上游端设有与旋转卡槽配合的凸筋。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旋转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让凸筋与旋转卡槽完成卡合,确保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连接稳固性,同时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拆装更加方便快捷。
进一步的,所述发泡主体在阻碍板的下游设有加速喷嘴,进气口位于加速喷嘴的外周侧。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穿过阻碍板的混合液会流入加速喷嘴内,加速喷嘴的漏斗结构会加快混合液的流动速度,从而产生负压将空气从进气口吸入与混合液混合,有利于提高混合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发泡主体内设有负压腔和加速通道,负压腔位于加速喷嘴的下游且位于加速通道的上游,加速喷嘴的出口伸入负压腔内,进气口与负压腔连通。采用前述技术方案,负压腔位于加速喷嘴的下游,混合液快速从加速喷嘴流出,流动速度快,会在负压腔内形成负压,负压腔内形成负压会自动从进气口吸入空气,不用开关阀控制,结构简单,节约成本,加速喷嘴的下游设有加速通道,加速通道对混合液和空气混合后进行加速,让混合液和空气在快速流动中进一步的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发泡主体内位于加速喷嘴与阻碍板之间具有汇流腔,汇流腔通过流通孔与混合腔连通,汇流腔通过加速喷嘴与加速通道连通。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水与发泡剂混合的混合液通过流通孔进入汇流腔,混合液在汇流腔内汇集,有利于混合液稳定流入加速喷嘴,同时在汇集过程中水和发泡剂会进一步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发泡组件包括整流板和泡沫喷嘴,整流板位于加速通道出口端,整流板为多孔板或网状结构,泡沫喷嘴与发泡主体可拆卸连接,泡沫喷嘴的上游端抵接并固定整流板。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混合液和空气冲击在整流板上会使混合液生成泡沫,整流板为多孔板或网状结构,使形成的泡沫更加细腻和稳固,提升了发泡效率和发泡质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便座,包括进水组件、发泡剂储存容器和发泡装置,所述发泡装置为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泡装置,进水口与进水组件连接,进液口与发泡剂储存容器连接,采用前述技术方案,发泡效率高,能够快速产生防溅的泡沫,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发泡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发泡装置的全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X和/或Y,可以表示:单独存在X、同时存在X和Y、单独存在Y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包含X、Y和Z”、“包含X、Y、Z”是指X、Y、Z三者都包含,“包含X、Y或Z”是指包含X、Y、Z三者之一,“包含X、Y和/或Z”是指包含X、Y、Z三者中任一个或任二个或三个。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互结合或替换,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泡装置,包括发泡主体1,发泡主体1设有进水口2、进液口3和混合腔111,进水口2向混合腔111输入水,进液口3向混合腔111输入发泡剂,所述发泡主体1在混合腔111的下游端设有使水和发泡剂在混合腔111内形成紊流的阻碍板112,阻碍板112设有流通孔,发泡主体1在阻碍板112的下游设有进气口123、在进气口123的下游设有让混合液形成泡沫并输出的发泡组件13。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解决水和发泡剂流入发泡器前没能充分融合,导致发泡效率低的问题,在混合腔111的下游设有使水和发泡剂在混合腔111内形成紊流的阻碍板112,进水口2和进液口3位于混合腔111的上游段,水从进水口2流入混合腔111,同时发泡剂也会从进液口3流入混合腔111,流入混合腔111的水和发泡剂会冲击在混合腔111下游的阻碍板112上,部分水和发泡剂未能及时穿过阻碍板112的流通孔,没有穿过流通孔的水和发泡剂会在阻碍板112上冲击形成紊流混合,并回流到混合腔111内与后续流入混合腔111的水和发泡剂相互冲击,相互冲击会让水和发泡剂更加容易混合,且混合速度快,确保水和发泡剂在进入发泡组件13前能充分混合,融合后的混合液流入阻碍板112的下游端与空气进行混合,最后通过发泡组件13形成泡沫并喷出,提高发泡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确保阻碍板112能稳固在混合腔111的下游端,发泡主体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混合腔111位于第一壳体11内,发泡组件13设于第二壳体12,阻碍板112放置在混合腔111的下游端,第二壳体12与第一壳体11的下端连接,将阻碍板112固定,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可进行拆卸连接,即保证阻碍板112的连接稳固性,又方便对阻碍板112进行拆卸清理,阻碍板112位于混合腔111和发泡组件13之间,使得水和发泡剂先进行充分混合,再通过发泡组件13进行发泡输出,充分混合的混合液发泡效率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让阻碍板112更加便于安装,在第一壳体11的下端内壁开设有定位台阶113,定位台阶113的外周轮廓与阻碍板112外周轮廓相同,将阻碍板112与定位台阶113对齐,第二壳体12的上端抵接阻碍板112即可完成安装阻碍板112,使阻碍板112的安装更加方便,还对阻碍板112进行限位,防止阻碍板112晃动,同时第二壳体12的上游端与定位台阶113配合,确保阻碍板112的连接稳固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为了解决阻碍板112受到冲击会晃动的问题,在阻碍板112朝向第二壳体12的一侧设有连接环1121,连接环1121直径小于第二壳体12的上游端口直径,让连接环1121插入第二壳体12的上游端口,连接环1121确保阻碍板112能覆盖第二壳体12的上游端口,让穿过阻碍板112的混合液能完全流入到第二壳体12的上端口内,同时对阻碍板112进一步限位,防止阻碍板112晃动,确保阻碍板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让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拆装更加方便,在第一壳体11的下游端设有旋转卡槽,在第二壳体12的上游端凸筋,第二壳体12的上游端插入第一壳体11的下游端,将凸筋121与旋转卡槽114的槽口对齐,转动第一壳体11或者第二壳体12让凸筋121与旋转卡槽114完成卡合,确保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连接稳固性,同时使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拆装更加方便快捷,可以在第二壳体12的上端口的外侧套设密封圈,第二壳体12的上游端插入第一壳体11的下游端,密封圈与第一壳体11的下游端内壁抵接,避免混合腔内的混合液从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连接处泄漏造成浪费。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提高混合液与空气的混合效率,发泡主体1在阻碍板112的下游设有加速喷嘴122,进气口123位于加速喷嘴122的外周侧,让混合液流入加速喷嘴122,穿过阻碍板112的混合液会流入加速喷嘴122内,加速喷嘴122的漏斗结构会加快混合液的流动速度,从而产生负压将空气从进气口123吸入与混合液混合,加速喷嘴122提高混合液流动速度,有利于提高混合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解决空气不能自动吸入的问题,发泡主体1内设有负压腔124,加速喷嘴122的出口伸入负压腔124内,进气口123与负压腔124连通,负压腔124位于加速喷嘴122的下游,混合液快速从加速喷嘴122流出,流动速度快会在负压腔124内形成负压,负压腔124内形成负压会自动从进气口123吸入空气,不用开关阀控制,结构简单,节约成本,负压腔124的下游设有加速通道125,加速通道125对混合液和空气混合后进行加速,让混合液和空气在快速流动中进一步的混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解决混合液流入加速喷嘴122不集中,不稳定的问题,发泡主体1内位于加速喷嘴122与阻碍板112之间具有汇流腔115,水与发泡剂混合的混合液通过流通孔进入汇流腔115,混合液在汇流腔115内汇集,有利于混合液稳定的流入加速喷嘴122,并加快混合液的流动速度,同时在汇集过程中混合液会进一步混合,提高混合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1和图2所示,发泡组件包括整流板131和泡沫喷嘴132,为了让混合液生成泡沫并输入到马桶内,将整流板131安装在加速通道125出口端,混合液冲击在整流板131上会形成紊流,紊流会使混合液生成泡沫,整流板131为多孔板或网状结构,整流板131会使形成的泡沫更加细腻和稳固,提升了发泡效率和发泡质量,生成的泡沫通过泡沫喷嘴132输入到马桶内防止水滴溅起,可以在第二壳体12的下游端设置第二旋转卡槽,在泡沫喷嘴132的上游端设置第二凸筋,泡沫喷嘴132的上游端插入第二壳体12的下游端,将第二凸筋与第二旋转卡槽的槽口对齐,旋转泡沫喷嘴132,完成泡沫喷嘴132与第二壳体的连接,使得泡沫喷嘴132和第二壳体12的拆装更加方便,便于对整流板131进行拆卸清洗,在泡沫喷嘴132的上游端套设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与第二壳体12的下游端内壁抵接,防止泡沫从第二壳体12和泡沫喷嘴132的连接处泄漏,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便座,包括进水组件、发泡剂储存容器和发泡装置,发泡装置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发泡装置,进水口2与进水组件连接,进液口3与发泡剂储存容器连接,发泡效率高,能够快速产生防溅的泡沫,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请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发泡装置,包括发泡主体,发泡主体设有进水口、进液口和混合腔,进水口向混合腔输入水,进液口向混合腔输入发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主体在混合腔的下游端设有使水和发泡剂在混合腔内形成紊流的阻碍板,阻碍板设有流通孔,发泡主体在阻碍板的下游设有进气口、在进气口的下游设有让混合液形成泡沫并输出的发泡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主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并将阻碍板固定,混合腔位于第一壳体内,发泡组件设于第二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设有定位台阶,第二壳体的上游端抵于阻碍板并使阻碍板抵于定位台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阻碍板设有与第二壳体的上游端插接配合的连接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壳体的上游端插入第一壳体的下游端配合,第一壳体的下游端设有旋转卡槽,第二壳体的上游端设有与旋转卡槽配合的凸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主体在阻碍板的下游设有加速喷嘴,进气口位于加速喷嘴的外周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主体内设有负压腔和加速通道,负压腔位于加速喷嘴的下游且位于加速通道的上游,加速喷嘴的出口伸入负压腔内,进气口与负压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主体内位于加速喷嘴与阻碍板之间具有汇流腔,汇流腔通过流通孔与混合腔连通,汇流腔通过加速喷嘴与加速通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组件包括整流板和泡沫喷嘴,整流板位于加速通道出口端,整流板为多孔板或网状结构,泡沫喷嘴与发泡主体可拆卸连接,泡沫喷嘴的上游端抵接并固定整流板。
10.一种便座,包括进水组件、发泡剂储存容器和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发泡装置,进水口与进水组件连接,进液口与发泡剂储存容器连接。
CN202322002226.2U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发泡装置及便座 Active CN2207471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02226.2U CN220747129U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发泡装置及便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02226.2U CN220747129U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发泡装置及便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47129U true CN220747129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69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02226.2U Active CN220747129U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发泡装置及便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471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10857B2 (ja) 空中噴霧用マイクロバブルノズル
JP6484806B2 (ja) 洗濯機
CN220747129U (zh) 一种发泡装置及便座
CN211395014U (zh) 微气泡喷头及具有该微气泡喷头的洗涤设备
JP2006346611A (ja) 洗浄液噴射装置
CN105297862A (zh) 一种智能马桶喷水机构的喷头装置
JPH0871463A (ja) 噴射装置の吐出部構造
JP2017018249A (ja) 洗濯機
JP6727538B2 (ja) 吐水装置
CN211368090U (zh) 微气泡喷头及具有该微气泡喷头的洗涤设备
CN209958090U (zh) 投放装置以及衣物处理设备
CN212700173U (zh) 压缩空气泡沫流体混合装置
CN215784179U (zh) 花洒组件
CN113941161B (zh) 一种复合式戊烷气化装置
WO2021109938A1 (zh) 微气泡喷头、微气泡处理剂盒组件及洗涤设备
CN110975193B (zh) 压缩空气泡沫流体混合装置
CN211395015U (zh) 微气泡喷头及具有该微气泡喷头的洗涤设备
CN220747126U (zh) 发泡装置及便座
CN211368091U (zh) 微气泡喷头及具有该微气泡喷头的洗涤设备
TW201420204A (zh) 泡沫施加用噴嘴
WO2020177346A1 (zh) 投放装置以及衣物处理设备
WO2023005511A1 (zh) 一种射流器及投放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CN114250832A (zh) 出水装置及出水设备
CN110670680A (zh) 一种泡沫发生装置及能产生泡沫的电子坐便器
CN212561781U (zh) 发泡喷射装置及发泡装置和发泡马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