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42906U - 多功能显示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显示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42906U
CN220742906U CN202322532637.2U CN202322532637U CN220742906U CN 220742906 U CN220742906 U CN 220742906U CN 202322532637 U CN202322532637 U CN 202322532637U CN 220742906 U CN220742906 U CN 2207429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display screen
cross beam
display device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3263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林
王宁
刘德礼
李晓峰
胡英伟
吴陈青
李国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3263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429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429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429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功能显示装置及车辆。多功能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及安装组件,安装组件包括左右运动组件及前后运动组件;左右运动组件包括横梁及组装在横梁上的左右驱动组件,左右驱动组件可带动显示屏在横梁上沿左右方向移动;前后运动组件包括一对纵梁、设置在一对纵梁内的一对导轨及前后驱动组件,左右运动组件固定在一对导轨上,前后驱动组件可带动左右运动组件沿前后方向移动。如此,显示屏可随左右运动组件及前后运动组件移动,使得显示屏的位置可调整,以满足不同座位的乘客的观看需求。

Description

多功能显示装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载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显示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近年来,汽车智能网络化的发展极为迅速。未来汽车将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成为一个由安全、健康及人车交互构成的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智能移动共同体,为用户提供“生活、娱乐、工作、交通”一体化智能空间。
随着智能化的不断推进,更多车企不仅考虑驾驶者的乐趣,还考虑到了其他乘客的乘坐感受。因此,汽车集成的功能属性越来越丰富,如中控大连屏或副驾驶显示屏,为副驾驶位提供多种娱乐功能。同时,有不少车型考虑到后排乘客的需求,推出了车载后排娱乐屏幕以提高乘坐体验。目前后排娱乐屏幕或装在前排座椅头枕背面,或在前排顶棚处增加显示屏,但多数显示屏的观看位置固定,无法根据乘员需求进行调整,用户体验感不佳。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多功能显示装置以解决显示屏位置无法调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屏位置可调的多功能显示装置及车辆。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及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左右运动组件及前后运动组件;所述左右运动组件包括横梁及组装在所述横梁上的左右驱动组件,所述左右驱动组件可带动所述显示屏在所述横梁上沿左右方向移动;所述前后运动组件包括一对纵梁、设置在所述一对纵梁内的一对导轨及前后驱动组件,所述左右运动组件固定在所述一对导轨上,所述前后驱动组件可带动所述左右运动组件沿前后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前后驱动组件包括穿设于所述导轨且与所述左右运动组件连接的一对拉索及驱动所述拉索的第三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齿轮,所述拉索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纹路。
进一步地,所述前后驱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轨中的滑脚,所述滑脚与所述拉索固定连接;所述滑脚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左右运动组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右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丝杆及套设于所述丝杆的滑动构件,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滑动构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左右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拉索及与所述拉索配合的滑动构件,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齿轮,所述拉索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纹路;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滑动构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包括固定连接的横梁骨架、横梁上盖板、横梁下盖板、滑动支架、限位槽及一对固定底座,所述横梁骨架设置在所述横梁内,所述横梁上盖板及所述横梁下盖板分别设置于所述横梁骨架的上下两侧;所述滑动支架设置于所述横梁骨架,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横梁下盖板,一对所述固定底座分别位于所述横梁骨架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显示装置还包括平台组件,所述平台组件安装至所述左右运动组件并可绕竖直方向旋转,所述显示屏安装至所述平台组件并可随所述平台组件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通过一翻转组件安装至所述平台组件,所述翻转组件包括可带动所述显示屏上下翻转的翻转驱动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显示装置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至所述左右运动组件;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固定支架之间设有翻转组件。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的多功能显示装置,所述多功能显示装置位于所述车辆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显示屏可随平台组件绕竖直方向旋转,使得显示屏的位置可调整,以满足不同座位的乘客的观看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感。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说明书。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说明书的原理。
图1是本申请多功能显示装置的仰视图。
图2是本申请多功能显示装置的部分立体图。
图3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I处的放大图。
图5是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1中C-C线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1中C-C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多功能显示装置另一实施例中显示屏及平台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多功能显示装置又一实施例中翻转组件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中翻转组件的爆炸图。
图11是图2中多功能显示装置向后移动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中显示屏向左移动的立体图。
图13是图12中显示屏翻转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中显示屏绕竖直方向旋转的立体图。
附图标号说明:显示屏、10;固定部、11;平台组件、20;平台支架、21;顶壁、211;底壁、212;侧壁、213;收容腔、214;连接轴、22;圆环轴承、23;垫片、231;第一电机、24;左右运动组件、30;横梁、31;收容腔、310;横梁骨架、311;横梁上盖板、312;横梁下盖板、313;滑动支架、314;限位槽、315;固定底座、316;左右驱动组件、32;第二电机、321;丝杆、322;滑动构件、323;前后运动组件、40;纵梁、41;导轨、42;前后驱动组件、43;拉索、431;第一拉索、4311;第二拉索、4312;第三电机、432;齿轮、433;滑脚、434;翻转组件、50;翻转支架、51;固定支架、511;顶壁、5111;侧壁、5112;连杆导轨、5113;连杆组件、512;第一连杆、5121;第二连杆、5122;连接板、5123;铰链、513;翻转驱动组件、52;第四电机、521;丝杆、522;丝杆螺母、523;摄像头、60。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说明书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说明书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除非另作定义,本说明书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设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个。“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在本说明书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接下来对本说明书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申请多功能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10、平台组件20及安装组件,平台组件20安装至安装组件并可绕竖直方向旋转,显示屏10安装至平台组件20并可随平台组件20旋转。
安装组件包括左右运动组件30及前后运动组件40,左右运动组件30及前后运动组件40可实现显示屏10的前后及左右移动。显示屏10与平台组件20之间设有翻转组件50,翻转组件50可带动显示屏10进行上下翻转。
显示屏10位于平台组件20的下方,其底部为显示面,顶部为非显示面。显示屏10包括固定部11,固定部11自非显示面向上延伸并与平台组件20连接。在图示的方式中,固定部11与通过翻转组件50安装至平台组件20上。
可选地,固定部11与平台组件20螺栓连接,也可采用铆接、焊接等其他连接方式。同样的,显示屏10与平台组件20还可通过卡接结构或磁吸结构可拆卸连接,使得显示屏10可转换为平板电脑实现可移动的办公或娱乐需求。
平台组件20包括平台支架21、连接轴22及圆环轴承23,连接轴22及圆环轴承23设置于平台组件20与安装组件的连接处。具体地,平台组件20位于左右运动组件30的下方,连接轴22安装至左右运动组件30。连接轴22的上端与左右运动组件30连接,其下端与平台组件20连接。
平台支架21可相对安装组件绕竖直方向旋转,其包括顶壁211、底壁212及侧壁213。侧壁213连接顶壁211与底壁212,顶壁211、底壁212及侧壁213围设形成收容腔214,翻转组件50位于收容腔214中。
在本实施例中,平台支架21呈扁平的盒状,整体造型简洁。侧壁213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一个侧壁213朝向后排乘客倾斜设置,以配合翻转组件50的结构。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平台支架21的外形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如圆柱状或多边形棱柱等。
顶壁211设置有供连接轴22穿过的开孔,底壁212设置有与收容腔214连通的缺口,翻转组件50自缺口伸出并与显示屏10固定。圆环轴承23位于平台组件20的内部,即圆环轴承23位于平台支架21的内部,且与连接轴22的下端相配合。
圆环轴承23包括位于其中部的垫片231,圆环轴承23使得平台组件20可相对安装组件绕竖直方向旋转,垫片231能够在旋转过程中提供一定阻力,使得显示屏10随平台组件20左右转动时能够停在目标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乘员通过手动操作转动显示屏10及平台组件20。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也可通过电动控制显示屏10及平台组件20的转动。如图8所示,平台组件20还包括第一电机24。第一电机24位于平台组件20的内部,且靠近圆环轴承23设置。第一电机24驱动圆环轴承23转动,实现平台组件20的电动操作。如此,使用户能够更加快速便捷地控制显示屏10绕竖直方向旋转,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左右运动组件30可带动平台组件20在左右方向上移动。左右运动组件30包括横梁31及左右驱动组件32。横梁31内设置有收容腔310,左右驱动组件32设置在收容腔310中。如此,左右运动组件30可带动显示屏10在左右方向上移动,使得显示屏10的位置可调节,能够适应更多的乘员观看偏好。
横梁31包括横梁骨架311、横梁上盖板312及横梁下盖板313,横梁上盖板312及横梁下盖板313分别设置于横梁骨架311的上下两侧,三者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左右驱动组件32与横梁骨架311连接。如此,便于左右运动组件30的装配、拆卸及维修。
横梁31还包括滑动支架314、限位槽315及一对固定底座316。滑动支架314设置于横梁骨架311,限位槽315位于横梁下盖板313的底部,一对固定底座316分别位于横梁骨架311的两端。
在本实施例中,左右驱动组件32包括第二电机321、丝杆322及滑动构件323,丝杆322的一端与第二电机321的输出轴连接,滑动构件323套设于丝杆322,显示屏10设置在滑动构件323上。第二电机321固定至其中一个固定底座316,丝杆322的另一端与另一固定底座316可转动连接。连接轴22穿过限位槽315与滑动构件323固定,第二电机321驱动丝杆322转动,带动滑动构件323在滑动支架314上左右滑动,最后通过连接轴22带动平台组件20及显示屏10左右移动。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左右驱动组件32包括第二电机321、拉索(未图示)及滑动构件323,滑动构件323与拉索配合,显示屏10设置在滑动构件323上。第二电机321的输出端设置有齿轮,拉索的表面设置有与齿轮啮合的纹路。第二电机321驱动拉索左右移动,带动滑动构件323及平台组件20左右移动。
左右运动组件30的两端可滑动地设置在前后运动组件40上,前后运动组件40带动左右运动组件30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如此,前后运动组件40可带动显示屏10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实现了显示屏10在多个方向上的运动。显示屏10可同时在前后及左右方向上移动,能够更好地满足各个位置的乘员的观影要求。特别是在如MPV等多后排座位的车型上,极大地提升乘员的观看体验。
前后运动组件40包括一对纵梁41、一对导轨42及前后驱动组件43,一对纵梁41沿前后方向设置,一对导轨42分别设置在一对纵梁41内。前后驱动组件43部分位于纵梁41的后侧,部分穿设于纵梁41内。
前后驱动组件43包括拉索431及第三电机432,拉索431穿设于导轨42且与左右运动组件30连接,第三电机432驱动拉索431运动。拉索431包括第一拉索4311及第二拉索4312,且均由硬质材料制成,其表面设置有纹路。第三电机432的输出端设置有齿轮433,第一拉索4311及第二拉索4312分别位于齿轮433的两侧,且拉索431的纹路与齿轮433相配合,使得第三电机432转动时带动拉索431运动。
前后驱动组件43还包括设置于导轨42中的滑脚434,滑脚434与拉索431固定连接。具体的,滑脚434与拉索431一体注塑成型。横梁31的两端通过紧固件与拉索431及滑脚434固定连接。第三电机432驱动拉索431运动,带动滑脚434在导轨42内移动,最后通过紧固件带动横梁31前后移动。
翻转组件50包括翻转支架51及翻转驱动组件52。翻转支架51安装至平台组件20,且与翻转驱动组件52相配合。显示屏10与翻转支架51固定,翻转驱动组件52驱动翻转支架51运动,从而带动显示屏10翻转。如此,在多功能显示装置未使用时,显示屏10可收纳至平行于安装组件的下方,减少显示屏10所占用的空间;在乘客有使用需求时,显示屏10自平行位置翻转至使用位置,以便乘客观看。
翻转组件50设置于收容腔214内。具体地,翻转支架51与平台支架21固定,翻转驱动组件52设置在翻转支架51上。翻转支架51自平台组件20的缺口伸出与显示屏10的固定部11固定,带动显示屏10翻转。
翻转驱动组件52包括第四电机521、丝杆522及丝杆螺母523。丝杆螺母523套设于丝杆522。第四电机521驱动丝杆522转动,带动丝杆螺母523在丝杆522上平移。翻转支架51与丝杆螺母523固定。第四电机521转动时,通过丝杆522及丝杆螺母523带动翻转支架51运动,翻转支架51自平台组件20的底部向外突出或向内收回,以带动显示屏10运动。
请同时参阅图9至图10所示,在又一实施例中,翻转支架51包括固定支架511及连杆组件512,固定支架511与平台组件20固定,连杆组件512与固定支架511连接。具体地,固定支架511与平台支架21固定,连杆组件512设置在固定支架511上。显示屏10的一端与固定支架511连接,显示屏10的另一端与连杆组件512连接。
固定支架511包括顶壁5111及两个侧壁5112,顶壁5111及侧壁5112形成半开放式的收容腔。两侧壁5112设置有前后延伸的连杆导轨5113。在该实施例中,连接轴22穿过平台组件20的开孔与顶壁5111固定,平台组件20充当翻转组件50的外部装饰壳体。
连杆组件512包括一对第一连杆5121、一对第二连杆5122及连接板5123,其中一个第一连杆5121与其中一个第二连杆5122配合运动。第一连杆5121的一端穿过连杆导轨5113与连接板5123固定,其另一端与显示屏10的固定部11固定。第二连杆5122的长度小于第一连杆5121的长度,其一端固定至侧壁5112,另一端固定至第一连杆5121的中部且随第一连杆5121运动。连接板5123可移动地设置于两侧的连杆导轨5113之间。
翻转支架51还包括铰链513,铰链513可转动安装至固定支架511,显示屏10的一端通过铰链513与固定支架511可转动连接。具体地,铰链513的上端安装至固定支架511的朝向后排乘客的侧壁5112,铰链513的下端与显示屏10的固定部11连接。如图10所示,固定部11呈板状,铰链513与固定部11的上方中部连接,一对第一连杆5121与固定部11的下方两侧连接,使得显示屏10的翻转运动更加稳定。
翻转驱动组件52设置于固定支架511形成的收容腔内,第四电机521安装至固定支架511,丝杆522沿前后方向设置于该收容腔内。丝杆螺母523与连杆组件512配合。具体地,丝杆螺母523与连接板5123固定。第四电机521带动丝杆522转动,驱动丝杆螺母523带动连接板5123沿前后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杆5121及第二连杆5122倾斜向下运动,最后带动显示屏10倾斜向下翻转。
值得注意的是,平台组件20将绕竖直方向旋转及上下翻转两个运动集成在一个平台中,使得显示屏10通过平台组件20可完成多个方向的转动。如此,减少了多方向运动机构的所占用的空间,降低了多功能显示装置对驾驶位观察后视镜的影响。同时将平台组件20设置为扁平状,减少了身高较高的乘员乘坐时其头部与显示屏10接触的风险,提升舒适性。
多功能显示屏装置还包括摄像头60,摄像头60固定于安装组件。具体地,摄像头60固定至横梁31的中部,该位置便于获取环境信息以控制显示屏10的运动。例如,摄像头60可捕捉乘员的声音、坐姿及眼球等信息,根据信息调整显示屏10的位置及角度,实现最佳的观看状态。如此,提升多功能显示屏装置的智能交互感。
如图2所示,显示屏10及平台组件20位于左右运动组件30的中部,左右运动组件30位于前后运动组件40的前侧,该位置为多功能显示装置的原始位置。原始位置也可根据用户偏好自行设置,如显示屏10及平台组件20位于左右运动组件30的一端,左右运动组件30位于前后运动组件40的后侧等。当显示屏10被关闭后,多功能显示装置可自动复位至原始位置。
如图11所示,显示屏10及平台组件20自原始位置向后移动至图示位置,便于后排乘客使用。如图12所示,显示屏10及平台组件20自左右运动组件30的中部移动至左侧,便于左侧乘客使用。如图13所示,显示屏10自平行于平台组件20的位置向下翻转,此时显示屏10与平台组件20呈一定角度的倾斜,便于适应乘客的不同坐姿以观看显示屏。如图14所示,平台组件20带动显示屏10向右侧旋转,便于满足不同乘客的观影偏好。
如此,显示屏10可随平台组件20绕竖直方向旋转,使得显示屏10的观看角度可调整,以满足不同座位的乘客的观看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感。
基于上述内容,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显示屏10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具有不同的运动方式的组合。
可选地,多功能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10及安装组件,安装组件包括左右运动组件30及前后运动组件40。左右运动组件30包括横梁31及组装在横梁31上的驱动组件32,驱动组件32可带动显示屏10在横梁31上沿左右方向移动。前后运动组件40包括一对纵梁41、设置在一对纵梁41内的一对导轨42及前后驱动组件43,左右运动组件30固定在一对导轨42上,前后驱动组件43可带动导轨42沿前后方向移动。
安装组件也可仅为平台组件20提供固定作用。多功能显示装置的平台组件20也可以采用固定支架,显示屏10通过固定支架固定至左右运动组件30,显示屏10与固定支架之间设有翻转组件50。也就是说,平台组件20上设有翻转组件50,显示屏10通过翻转组件50安装至平台组件20,显示屏10可相对于平台组件20上下翻转。
值得注意的是,显示屏10也可具有固定的倾斜角度,朝向后排乘客,便于后排乘客观看。只需保证不妨碍司机的后视范围。
根据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平台组件20、左右运动组件30、前后运动组件40以及翻转组件50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手动或电动。
本申请多功能显示装置通过多个方向的运动及旋转,打破显示屏10使用范围的局限性,使调节范围更广。同时,多功能显示装置集成多种工作模式,如办公、娱乐或影音等,可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及用户需求。多功能显示装置的开启、关闭及具体运动方向,可通过机械按钮、中控屏或扶手屏操作,以实现多种控制方式,便于各个位置的用户操控。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多功能显示装置,多功能显示装置位于车辆的顶部。安装组件固定至车内顶部。具体地,前后运动组件40固定至车内顶部。一对导轨42可分别固定车顶的左侧纵梁及右侧纵梁,以避开车辆天窗。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申请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说明书的其它实施方案。本说明书旨在涵盖本说明书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说明书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说明书未申请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说明书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说明书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以上仅为本说明书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说明书,凡在本说明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多功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及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左右运动组件及前后运动组件;所述左右运动组件包括横梁及组装在所述横梁上的左右驱动组件,所述左右驱动组件可带动所述显示屏在所述横梁上沿左右方向移动;所述前后运动组件包括一对纵梁、设置在所述一对纵梁内的一对导轨及前后驱动组件,所述左右运动组件固定在所述一对导轨上,所述前后驱动组件可带动所述左右运动组件沿前后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驱动组件包括穿设于所述导轨且与所述左右运动组件连接的一对拉索及驱动所述拉索的第三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齿轮,所述拉索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纹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驱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轨中的滑脚,所述滑脚与所述拉索固定连接;所述滑脚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左右运动组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丝杆及套设于所述丝杆的滑动构件,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滑动构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拉索及与所述拉索配合的滑动构件,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齿轮,所述拉索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纹路;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滑动构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固定连接的横梁骨架、横梁上盖板、横梁下盖板、滑动支架、限位槽及一对固定底座,所述横梁骨架设置在所述横梁内,所述横梁上盖板及所述横梁下盖板分别设置于所述横梁骨架的上下两侧;所述滑动支架设置于所述横梁骨架,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横梁下盖板,一对所述固定底座分别位于所述横梁骨架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台组件,所述平台组件安装至所述左右运动组件并可绕竖直方向旋转,所述显示屏安装至所述平台组件并可随所述平台组件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通过一翻转组件安装至所述平台组件,所述翻转组件包括可带动所述显示屏上下翻转的翻转驱动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至所述左右运动组件;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固定支架之间设有翻转组件。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显示装置,所述多功能显示装置位于所述车辆的顶部。
CN202322532637.2U 2023-09-18 2023-09-18 多功能显示装置及车辆 Active CN2207429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32637.2U CN220742906U (zh) 2023-09-18 2023-09-18 多功能显示装置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32637.2U CN220742906U (zh) 2023-09-18 2023-09-18 多功能显示装置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42906U true CN220742906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67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32637.2U Active CN220742906U (zh) 2023-09-18 2023-09-18 多功能显示装置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429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91175B (zh) 乘员姿势调整装置和踏板装置
CN100462253C (zh) 车辆用座椅
US6857498B2 (en) Console with driver's interface
US8625034B2 (en) Seatback entertainment display system
CN110316086B (zh) 车辆、车载显示终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9566884B2 (en) Powered head restraint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757713B2 (en) Multi-configuration motorcycle tour-pack and backrest
KR20030084937A (ko) 차량 시트
US20190184877A1 (en) Retractable seat control interface assembly and vehicle seat with retractable seat control interface
CN220742906U (zh) 多功能显示装置及车辆
US11820256B2 (en) Seat for a vehicle
CN113401015A (zh) 一种多功能车内娱乐和办公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306468B (zh) 一种头枕支架的滑动锁定机构以及汽车座椅头枕支架
JP2005145405A (ja) 車両の運転姿勢調整装置
CN210269180U (zh) 用于车辆的主观评价装置
KR102141904B1 (ko) 차량용 시트의 각도 조절 장치
CN219115284U (zh) 座椅结构及车辆
JPS5911796Y2 (ja) 姿勢調節式パワ−シ−ト
KR100976916B1 (ko) 건설기계의 조향조정장치
KR101252498B1 (ko) 리어시트 편의 장치
EP0412243A2 (en) A slidable roof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CN218635623U (zh) 一种能够自动角度调节的沙滩椅
CN214420256U (zh) 车辆模块化联动调节座椅
CN217658932U (zh) 一种床
US20230091146A1 (en) Seat position adjusting device for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