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42563U - 两侧无框书写板 - Google Patents

两侧无框书写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42563U
CN220742563U CN202322336771.5U CN202322336771U CN220742563U CN 220742563 U CN220742563 U CN 220742563U CN 202322336771 U CN202322336771 U CN 202322336771U CN 220742563 U CN220742563 U CN 2207425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sides
panel
frame
mirr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3677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晓展
佟瑞昌
佟杨北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Zey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Ze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Zey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Ze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3677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425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425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425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两侧无框书写板,包括折弯面板,所述折弯面板背部设有夹层,所述夹层的背部设有背板,所述折弯面板、夹层和背板的底部共同设有下框,且顶部共同设有上框,所述夹层的两侧设有镜像设置的并位于折弯面板和背板之间的竖框,所述折弯面板两侧设有镜像设置的压条,镜像设置的压条分别与折弯面板的正面垂直,并分别与折弯面板的两侧最外处齐平,本实用新型的两侧无框书写板通过将折弯面板、中间夹层和背板依次叠加形成板体,在折弯面板两侧设有折弯部,通过在折弯面板两侧固定压条,对折弯面板的两侧折弯部和背板两侧同时进行压紧,并使整个书写板两侧形成平面,保证了书写板一体性效果,既美观又安全,又保证正常书写的连贯性。

Description

两侧无框书写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书写板领域,特别是涉及两侧无框书写板。
背景技术
书写板的种类多样,其中包括后方带有教学设备的书写板,需要使用后置一体机或电子白板等电子教学设备时,需要移动书写板,为了不影响书写板移动,一般组合移动书写板都是前后布置,前后布置的书写板不在同一个平面,这样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影响书写板正常书写的连贯性。
平面变位复位书写板通过变位复位系统,使得在复位(关闭状态)下,所有书写板处于同一平面,虽然正常书写时所有书写板在同一平面,但是如果书写板有框,相邻板之间框影响书写连贯性,也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两侧无框书写板,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书写板有框,相邻板之间框影响书写连贯性,也不美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两侧无框书写板,包括折弯面板,所述折弯面板背部设有夹层,所述夹层的背部设有背板,所述折弯面板、夹层和背板的底部共同设有下框,且顶部共同设有上框,所述夹层的两侧设有镜像设置的并位于折弯面板和背板之间的竖框,所述折弯面板两侧设有镜像设置的压条,镜像设置的压条分别与折弯面板的正面垂直,并分别与折弯面板的两侧最外处齐平。
优选的,所述折弯面板为两侧设有镜像设置的折弯部的板体,镜像的所述折弯部的弯折呈相对弯折锐角后继续远离板体垂直的延伸的趋势,且镜像的折弯部最外的两个直角处均开设有切口。
优选的,所述折弯面板的两侧折弯部的相对一侧分别与镜像的竖框相背一侧抵接,镜像设置的所述夹层的两侧分别与镜像的竖框相对一侧抵接。
优选的,镜像设置的所述压条相对一侧分别与折弯面板两侧的折弯部相背一侧和背板的两侧抵接。
优选的,所述上框和下框的两侧均固定有插角,所述插角为L形,一外直角面与上框和下框的正面齐平,另一外直角面与镜像的压条相背一侧齐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两侧无框书写板通过将折弯面板、中间夹层和背板依次叠加形成板体,在折弯面板两侧设有折弯部,通过在折弯面板两侧固定压条,对折弯面板的两侧折弯部和背板两侧同时进行压紧,并使整个书写板两侧形成平面,保证了书写板一体性效果,既美观又安全,又保证正常书写的连贯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除上框后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部左侧放大后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折弯面板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的A处放大图;
其中:1、折弯面板;2、夹层;3、插角;4、上框;5、下框;6、压条;7、竖框;8、背板;9、切口;10、折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方案”、“一些方案”、“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方案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方案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方案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方案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实施例: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两侧无框书写板,包括折弯面板1,所述折弯面板1背部设有夹层2,所述夹层2的背部设有背板8,所述折弯面板1、夹层2和背板8的底部共同设有下框5,且顶部共同设有上框4,所述夹层2的两侧设有镜像设置的并位于折弯面板1和背板8之间的竖框7,所述折弯面板1两侧设有镜像设置的压条6,镜像设置的压条6分别与折弯面板1的正面垂直,并分别与折弯面板1的两侧最外处齐平;
折弯面板1事先通过下料、切口9,然后特制专用模具折弯成型,保证成型符合要求,面板无压痕;竖框7先预埋入里面粘压成合格粘压裸板;上框4、下框5及插角3通过专用工装组装成板,保证成方尺寸合格,然后四角打铆钉固定框,预埋竖框7固定铆钉打在切口9处;压条6与组装板的预埋竖框7卡扣合缝、与折弯面板1精密贴合,然后打铆钉固定,完成组板制作。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折弯面板1为两侧设有镜像设置的折弯部10的板体,镜像的所述折弯部10的弯折呈相对弯折锐角后继续远离板体垂直的延伸的趋势,且镜像的折弯部10最外的两个直角处均开设有切口9;
开设切口9是为了在书写板组框时,上框4,下框5,粘牙板(面板1、夹层2、背板8用胶人工粘压而成)、竖框7(隐藏式)、插角3(四角各一个),组框后四角用铆钉(或自攻丝)固定牢固,然后用压条6遮挡住铆钉(或自攻丝),不仅保证连接牢固可靠,而且铆钉(或自攻丝)不可见,这样组框既牢固又美观。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折弯面板1的两侧折弯部10的相对一侧分别与镜像的竖框7相背一侧抵接,镜像设置的所述夹层2的两侧分别与镜像的竖框7相对一侧抵接。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镜像设置的所述压条6相对一侧分别与折弯面板1两侧的折弯部10相背一侧和背板8的两侧抵接。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上框4和下框5的两侧均固定有插角3,所述插角3为L形,一外直角面与上框4和下框5的正面齐平,另一外直角面与镜像的压条6相背一侧齐平。
工作原理:折弯面板1事先通过下料、切口9,然后特制专用模具折弯成型,保证成型符合要求,面板无压痕;竖框7先预埋入里面粘压成合格粘压裸板;上框4、下框5及插角3通过专用工装组装成板,保证成方尺寸合格,然后四角打铆钉固定框,预埋竖框7固定铆钉打在切口9处;压条6与组装板的预埋竖框7卡扣合缝、与折弯面板1精密贴合,然后打铆钉固定,完成组板制作;
当整个书写板制作完成后,四角处的四个插角的最外两侧均与书写板两侧的压条最外侧齐平,此时当四个或多个该书写板拼装后,可以大大减少多个书写板之间的间距并大大提高了多个书写板的平整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两侧无框书写板,包括折弯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面板(1)背部设有夹层(2),所述夹层(2)的背部设有背板(8),所述折弯面板(1)、夹层(2)和背板(8)的底部共同设有下框(5),且顶部共同设有上框(4),所述夹层(2)的两侧设有镜像设置的并位于折弯面板(1)和背板(8)之间的竖框(7),所述折弯面板(1)两侧设有镜像设置的压条(6),镜像设置的压条(6)分别与折弯面板(1)的正面垂直,并分别与折弯面板(1)的两侧最外处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侧无框书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面板(1)为两侧设有镜像设置的折弯部(10)的板体,镜像的所述折弯部(10)的弯折呈相对弯折锐角后继续远离板体垂直的延伸的趋势,且镜像的折弯部(10)最外的两个直角处均开设有切口(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侧无框书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面板(1)的两侧折弯部(10)的相对一侧分别与镜像的竖框(7)相背一侧抵接,镜像设置的所述夹层(2)的两侧分别与镜像的竖框(7)相对一侧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侧无框书写板,其特征在于:镜像设置的所述压条(6)相对一侧分别与折弯面板(1)两侧的折弯部(10)相背一侧和背板(8)的两侧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侧无框书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4)和下框(5)的两侧均固定有插角(3),所述插角(3)为L形,一外直角面与上框(4)和下框(5)的正面齐平,另一外直角面与镜像的压条(6)相背一侧齐平。
CN202322336771.5U 2023-08-30 2023-08-30 两侧无框书写板 Active CN2207425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36771.5U CN220742563U (zh) 2023-08-30 2023-08-30 两侧无框书写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36771.5U CN220742563U (zh) 2023-08-30 2023-08-30 两侧无框书写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42563U true CN220742563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51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36771.5U Active CN220742563U (zh) 2023-08-30 2023-08-30 两侧无框书写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425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054649A1 (zh) 液晶显示装置的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CN109222437B (zh) 一种立体组装箱柜
CN101206334A (zh) 背光模组
EP1617280A2 (en) Frame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292618B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屏以及拼接屏
CN110594968A (zh) 一种显示装置与空调壁挂机
CN220742563U (zh) 两侧无框书写板
TW201323984A (zh) 固定結構及具有該固定結構的電子設備
CN210378199U (zh) 显示主体及包含其的拼接式智能交互平板
CN211348915U (zh) 一种一体机前框固定结构及红外触摸一体机
CN215895864U (zh) 一种箱体及显示装置
CN210270851U (zh) 边框组件及包含其的触控显示装置
CN211144226U (zh) 一种门板
CN110594967A (zh) 一种显示装置与空调壁挂机
CN209895320U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N208537868U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7361038U (zh) 一种v型电子桌牌
CN216195777U (zh) 一种竖隐横明幕墙结构
CN212435819U (zh) 一种一体成型的液晶电视背板
CN219992849U (zh) 一种封边铣边开槽铝蜂窝板吊顶模块
CN219496994U (zh) 一种无前框显示器
CN220147057U (zh) 副屏及智慧黑板
CN216671107U (zh) 一种基于海洋文化传播的形象展示结构
CN210431629U (zh) 一种f型无边框电视背板模组
CN210424286U (zh) 一种led分区显示安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