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37605U - 一种气泡排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泡排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37605U
CN220737605U CN202322060811.8U CN202322060811U CN220737605U CN 220737605 U CN220737605 U CN 220737605U CN 202322060811 U CN202322060811 U CN 202322060811U CN 220737605 U CN220737605 U CN 2207376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paration chamber
bubble
bubble separation
utility
bubb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6081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立言
仝银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Tmaxtree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Tmaxtre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Tmaxtree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yang Tmaxtre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6081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376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376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376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泡排出装置,包括瓶体和瓶盖,瓶盖包括盖体、气泡分离室、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气泡分离室是设置在盖体内部的腔体,气泡分离室上部柱状结构,下部是锥形结构,流体入口设置于气泡分离室侧面,流体出口设置于气泡分离室下部锥形结构末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使用时,预先在瓶体内装入油相,将气泡排出装置接入待排气泡的微流控设备,保持瓶盖在下、瓶体在上竖直放置,运行微流控设备,当液滴通过气泡分离室时,气泡由于浮力作用迅速上升,其原有体积则被油相置换,被收集至瓶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排气泡效率高,降低气泡对检测数据的影响,提升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气泡排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样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气泡排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滴微流控技术因具有小型化、节约试剂、速度快、集成化程度高等优点,液滴的管式培养已被证明是一种高传质效率的细胞培养方式,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因素易造成液滴之间的融合,例如液滴的均一性/液滴运行时的速度波动/试剂的添加/部分代谢产物的积累等,进而影响培养的目与效果。因此采用了引入气泡用于间隔油包水液滴的方法,由于气泡良好的界面张力很好地避免了液滴之间的融合。
以油相为载体的气体-液滴技术解决了液滴培养过程中的融合问题,但是气泡的存在容易干扰液滴的检测与收集,造成了新的问题,比如在液滴滴落收集时,气泡在管口上升导致液滴无法滴落,或者是气泡破裂造成液体飞溅污染等。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方法解决该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泡排出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泡排出装置,包括瓶体和瓶盖,瓶盖包括盖体、气泡分离室、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所述气泡分离室是设置在所述盖体内部的腔体,所述气泡分离室上部是柱状结构,下部是锥形结构,所述流体入口设置于所述气泡分离室侧面,所述流体出口设置于所述气泡分离室下部锥形结构末端。
优选的,所述流体入口和所述气泡分离室连通。
优选的,所述流体出口和所述气泡分离室连通。
优选的,所述流体入口内径是200μm-5mm。
优选的,所述流体出口内径是200μm-5mm。
优选的,所述瓶体的容量为2-200mL。
优选的,所述瓶盖与所述瓶体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预先在瓶体内装入油相,将气泡排出装置接入待排气泡的微流控设备,保持瓶盖在下瓶体在上竖直放置,运行微流控设备,当液滴通过气泡分离室时,气泡由于浮力作用,被收集至瓶体,液滴和油相不受影响,在管路内继续运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瓶盖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气泡排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气泡排出装置,包括瓶体1和瓶盖2,瓶盖2包括盖体3、气泡分离室4、流体入口5和流体出口6;气泡分离室4是设置在盖体3内部的腔体,气泡分离室4上部是柱状结构,下部是锥形结构,流体入口5设置于气泡分离室4侧面,流体出口6设置于气泡分离室4下部锥形结构末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应用在微流控体系中,通过流体入口5和流体出口6接入微流控体系,流体通过气泡分离室4后,气泡被排出,快速高效地达到去除气泡的目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流体入口5和气泡分离室4连通,流体出口6和气泡分离室4连通,流体入口5的下口齐平或者低于锥形结构与柱状结构分界平面,锥形结构可以避免流体的流动转角小于或等于90度,导致流通不畅或者回流。在进行实验时,待除气泡的流体在动力推动下流经气泡分离室4;气泡在浮力作用下,通过气泡分离室4进入瓶体1内,排除气泡后的流体通过流体出口6排出。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流体入口5和流体出口6的内径是200μm-5mm,使流体能平顺完整地通过流体入口5和流体出口6。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瓶体1的容量为2-200mL,瓶体1容量根据微流控体系确定,微流控体系的一大特点是微型化,样品和试剂消耗量小,故瓶体1容量无须很大,只须保证实验过程中,气泡可以顺利排出。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瓶盖2与瓶身螺纹连接,达到密封效果。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气泡排出装置原理如下:使用前在瓶中装入部分油相,油相不可装满,瓶体1内须预留部分空间,将气泡排出装置接入微流控系统,保持瓶盖2在下、瓶体1在上竖直放置,此时驱动流体运动,流体通过流体入口5进入气泡分离室4,气泡7在浮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进入瓶中,后续液滴和油相被不受影响,通过流体出口6流出,如此连续工作,快速高效地达到去除气泡的目的。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气泡排出装置,包括瓶体和瓶盖,其特征在于,瓶盖包括盖体、气泡分离室、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所述气泡分离室是设置在所述盖体内部的腔体,所述气泡分离室上部是柱状结构,下部是锥形结构,所述流体入口设置于所述气泡分离室侧面,所述流体出口设置于所述气泡分离室下部锥形结构末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泡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入口和所述气泡分离室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泡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出口和所述气泡分离室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泡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入口内径是200μm-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泡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出口内径是200μm-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泡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的容量为2-200m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泡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与所述瓶体螺纹连接。
CN202322060811.8U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气泡排出装置 Active CN2207376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60811.8U CN220737605U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气泡排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60811.8U CN220737605U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气泡排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37605U true CN220737605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50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60811.8U Active CN220737605U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气泡排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376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0055466A1 (en) Interfacing an inlet to a capillary channel of a microfluidic system
CN107674819B (zh) 一种样本液滴颗粒形成装置
CN111748444A (zh) 微流体装置
CN220737605U (zh) 一种气泡排出装置
CN216224463U (zh) 数字pcr液滴或单细胞液滴的生成装置及液滴生成管
CN111330660A (zh) 离心式高通量微滴制备芯片
US910819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ragmenting nucleic acids
CN104722092A (zh) 全自动或半自动真空氮气平行蒸发浓缩仪
CN108273574B (zh) 离心式微液滴颗粒芯片
CN112857956B (zh) 一种毛细管压力差强化浓缩的渗透芯片
WO2023019759A1 (zh) 微液滴生成装置
CN216573161U (zh) 储液槽及微流控芯片
CN1194785C (zh) 输液泵和液体输送管路除气装置
CN216538517U (zh) 微液滴芯片气液驱动装置
CN116726629B (zh) 一种用于废铝回收处理的烟气分离装置
CN110975421A (zh) 多级油气分离器
CN217499265U (zh) 一种微流控芯片及数字pcr设备
CN115382445B (zh) 一种基于台阶式微通道装置的复杂流体乳化装置和方法
CN217910490U (zh) 利于消除气泡的微流控芯片
CN216170135U (zh) 一种用于医疗分析液体脱气的装置
CN219272696U (zh) 一种微液滴制备装置
CN221016560U (zh) 一种递进加速离心分离近似沉降速度细微颗粒物的装置
CN115138404B (zh) 具备废液及产物自动提取功能的微流控芯片及其提取方法
CN219559168U (zh) 一种低温法尾气除油系统
CN217549514U (zh) 一种微凝油珠量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