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34411U - 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34411U
CN220734411U CN202321996722.8U CN202321996722U CN220734411U CN 220734411 U CN220734411 U CN 220734411U CN 202321996722 U CN202321996722 U CN 202321996722U CN 220734411 U CN220734411 U CN 2207344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osol
functional
segment
section
generating art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9672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军
李航
魏明文
汤建国
金祖涛
胡梦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ymour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ymour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ymour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filed Critical Seymour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9672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344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344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344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介质段和功能段,介质段沿第一方向的一端设有功能段,功能段用于对介质段产生的气溶胶进行降温,介质段为一体式结构,且介质段的内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气道孔,第一气道孔贯穿介质段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介质段为一体式结构,可以提高介质段的密度的均匀性,改善气溶胶释放和抽吸的稳定性。此外,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段结构简单,简化了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结构设计及工艺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发烟制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
背景技术
发烟制品包括通过点燃的方式形成气溶胶的发烟制品以及通过加热而不燃烧的方式形成气溶胶的发烟制品,其中,在一个典型的加热而不燃烧的发烟制品中,其包含可在加热时挥发以生成气溶胶的气溶胶生成基质,气溶胶生成基质利用外部热源加热,使其刚好加热到足以散发出香味的程度,气溶胶生成基质不会燃烧,而是通过负载雾化剂,使用时通过高温加热释放雾化剂,形成烟雾。
现有技术中,发烟制品的发烟材料通常为颗粒型、烟丝型、薄片型三种,但是,相关技术中的发烟段材料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例如:1.薄片式气溶胶生成基质在使用过程中易与器具加热装置发生粘黏,且在用户抽吸过程中易出现气溶胶释放不均匀的现象;2.烟丝型气溶胶生成基质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基质脱落的现象,在与中心加热式器具配合使用过程中,也易出现“堵丝”的现象;3.颗粒型气溶胶生成基质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易出现填充颗粒形态均匀性差异较大的现象,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封口易脱落、易吸潮以及易与器具发生粘黏、结块等现象。
另外,现有的发烟制品的功能段结构设计较为复杂,导致工艺流程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期望提供一种能够简化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的气溶胶生成制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介质段和功能段,所述介质段沿第一方向的一端设有所述功能段,所述功能段用于对所述介质段产生的气溶胶进行降温,所述介质段为一体式结构,且所述介质段的内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气道孔,所述第一气道孔贯穿所述介质段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端。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介质段和所述功能段为外径一致且同轴设置的圆柱体,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介质段和所述功能段的轴向。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介质段和所述功能段为可分离结构。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段为挤出成型的一体式结构,且所述功能段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气道孔,所述第二气道孔贯穿所述功能段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端。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垂直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第一方向的平面上,所述第二气道孔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气道孔的横截面积,或者,所述第二气道孔的水力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气道孔的水力直径。
一种实施方式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气道孔与所述第一气道孔连通。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段的周向外表面形成有气道槽,所述气道槽贯穿所述功能段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两端。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段的成分与所述介质段的成分相同。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段的内部设有通道,所述通道贯穿所述功能段沿第一方向的两端;
在垂直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第一方向的平面上,所述通道的横截面积大于单个所述第一气道孔的横截面积,或者,所述通道的水力直径大于单个所述第一气道孔的水力直径。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段呈实心结构且设有多个微孔;或者,所述介质段和所述功能段之间间隔设置,以限定出空腔。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包覆层,所述包覆层包覆在所述介质段的周向外部,所述包覆层和所述介质段为一体式结构。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包裹层,所述包裹层包裹在所述介质段和所述功能段的周向外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介质段和功能段,介质段沿第一方向的一端设有功能段,介质段在受热时生成气溶胶,功能段用于对介质段产生的气溶胶进行降温,避免“烫嘴”的问题,功能段还可以具有支撑和/或过滤的功能,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的介质段为一体式结构,例如可以通过挤出、压铸或者注塑工艺成型出一体式结构,以提高介质段的密度的均匀性,改善了气溶胶释放和抽吸的稳定性。此外,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段结构简单,简化了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结构设计及工艺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剖视图,其中,虚线箭头表示气流在气溶胶生成制品中的流动方向;
图3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剖切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剖切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剖切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五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剖切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六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剖切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第七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剖切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介质段;10a、第一气道孔;20、功能段;20a、第二气道孔;20b、通道;30、包裹层;40、包覆层;100、气溶胶生成制品;100a、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方向”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和图2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请参阅图1至图8,包括介质段10和功能段20。也就是说,介质段10和功能段20分别位于气溶胶生成制品100的两端,其中,介质段10为气溶胶生成制品100的远唇端,功能段20为气溶胶生成制品100的近唇端。
近唇端指的是用户在使用气溶胶生成制品100时,气溶胶生成制品100靠近用户的一端,远唇端指的是用户在使用气溶胶生成制品100时,气溶胶生成制品100远离用户的一端。
功能段20能够用于对气溶胶进行降温和/或过滤,功能段20例如为降温段。
当然,功能段20还可以为过滤段,可以理解的是,过滤段设置于介质段的一端同时也具有对气溶胶进行降温的功能。
气溶胶生成制品100依靠介质段10生成气溶胶,功能段20不用于生成气溶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气溶胶生成制品100可以适用于点燃的方式进行抽吸,也可以适用于加热不燃烧的方式进行抽吸。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气溶胶生成制品100适用于加热不燃烧的方式进行抽吸为例进行描述。
气溶胶生成制品100用于与气溶胶生成装置配合使用。
介质段10用于在加热时生成气溶胶,以供用户抽吸。
本申请实施例中,介质段10大致呈柱形。其中,柱形可以是圆柱形(即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棱柱形(即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椭圆柱形(即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等,在此不做限制。
示例性地,介质段10和功能段20为可分离结构,两者之间没有通过机械、物理结构或粘结剂连接在一起,但其中两者可以是接触的,介质段10和功能段20为组合式结构,由此,可以对不同的介质段10、不同的功能段20进行合理搭配,以满足客户的不同抽吸需求。
介质段10为一体式结构,例如,可以通过挤出、注塑或压铸成型工艺成型出一体式结构。其中,挤出成型是指将原料混合物加入到挤出机中,物料通过挤出机料筒和螺杆间的作用,被螺杆向前推送,连续通过挤出机出料口的模具而制成各种截面制品或半制品的一种加工方法。挤出成型形成的介质结构呈条状。如此,在介质段10受热抽吸或停止受热后均为一体式介质,不易出现崩解掉落的现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薄片状、丝状或散状颗粒介质段10出现如薄片松脱、丝状成分、颗粒成分脱落、不易清洁的问题,以及组分不均匀的问题。
介质段10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气道孔10a,请参阅图2至图8,第一气道孔10a贯穿介质段10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端。
介质段10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气道孔10a,可以是介质段10的内部具有一个第一气道孔10a,也可以是介质段10的内部具有多个第一气道孔10a。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多个指的是数量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气道孔10a贯穿介质段10沿第一方向的同一端,另一端均封闭。
另一些实施例中,一部分第一气道孔10a贯穿介质段10沿第一方向的一端,另一部分第一气道孔10a贯穿介质段10沿第一方向的另一端。
再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8,每个第一气道孔10a均贯穿介质段10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即第一气道孔10a沿介质段10的第一方向延伸,气流可以从介质段10的一端经第一气道孔10a流动至介质段10的另一端。较佳的,第一气道孔10a平行于所述介质段10的中心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气道孔10a属于宏观意义上的孔,微孔属于微观意义上的孔,第一气道孔10a的横截面积比微孔的横截面积大的多。微孔的尺寸由颗粒与颗粒之间的间隙决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气道孔10a的形状在此不做限制,示例性地,在垂直于介质段10的第一方向的平面上,第一气道孔10a的横截面形状包括但不限于为圆形(如图2至图8)、椭圆形、跑道形或者多边形,其中,多边形包括规则或不规则的多边形。
其中,跑道形指的是:类似田径跑道的形状,由两个半圆和两条平行直边交替连接而成。
其中,第一气道孔10a的横截面形状指沿垂直于介质段10的第一方向的平面所截得的第一气道孔10a的截面形状。
另外,各第一气道孔10a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是其中至少两个第一气道孔10a的横截面的形状不同,比如,可以至少有一个第一气道孔10a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至少有一个第一气道孔10a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多边形。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用于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溶胶生成制品配合使用,该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加热组件(图未示),加热组件用于加热介质段10以生成气溶胶。
具体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电源组件,壳体具有容纳仓,电源组件的电能输出部设置于容纳仓内或者容纳仓的侧壁周围,当气溶胶生成制品100对应于介质段10所在的第一方向范围的部位插入容纳仓中,电能输出部以接触式或非接触式的方式向加热组件传输电能,加热组件接收来自外部的能量而发热,进而对介质段10进行加热并生成气溶胶。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并不特指介质段10的外观轮廓最长的方向。具体地,气溶胶生成制品100插入容纳仓的方向、从容纳仓取出气溶胶生成制品100的方向,均与第一方向平行。介质段10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可以比其他方向上的长度更长、或者更短、或者相同。
例如,当介质段10的外观轮廓呈圆柱形,则第一方向为介质段10的轴向,需要说明的是,即使是介质段10轴向长度小于其直径时,介质段10的第一方向仍然为轴向。再例如,当介质段10的外观轮廓呈长方体时,第一方向仍然是上述定义的方向,即容纳仓取放气溶胶生成制品100的方向,介质段10的第一方向可以是长方体的长、宽、高的任意一个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气溶胶生成制品100包括介质段10和功能段20,介质段10沿第一方向的一端设有功能段20,介质段10在受热时生成气溶胶,功能段20用于对介质段产生的气溶胶进行降温,避免“烫嘴”的问题,功能段20还可以具有支撑和/或过滤的功能,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相关技术中,发烟制品的发烟材料例如为颗粒型、烟丝型、薄片型等,通过一体灌装、卷制或聚拢成型形成。烟丝型的发烟制品与中心式热源匹配时,发烟制品的中心材料容易出现上移,导致“堵丝”现象。颗粒型的发烟制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易出现填充颗粒形态均匀性差和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封口易脱落、易吸潮和与器具发生粘黏、结块现象。
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的介质段10为一体式结构,例如可以通过挤出、压铸或者注塑工艺成型出一体式结构,以提高介质段10的密度的均匀性,改善了气溶胶释放和抽吸的稳定性。此外,一体式结构的介质段10的质量相对均匀,加热组件加热介质段10时,不会挤压介质段10周围的结构,使得介质段10保持较为均匀的基质密度。再者,一体式结构的介质段10不易与气溶胶生成装置发生粘黏、结块等现象。再者,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段结构简单,简化了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结构设计及工艺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
介质段10的具体成分在此不做限制,示例性地,一实施例中,介质段10可包括植物成分、助剂成分、发烟剂成分、粘合剂成分和香料成分等。
植物成分用于在加热时生成气溶胶。助剂成分用于为植物成分提供骨架支撑。发烟剂成分用于在加热时产生烟雾。粘合剂成分用于粘结各原料组分。香料成分用于提供特征香气。如此,植物成分和发烟剂成分能够保证气溶胶生成量,而香料成分能够提升抽吸过程中的香气的释放,提升用户体验。助剂成分不仅能够提高混合物料的流动性,还使得介质段10呈多孔结构,以便于气溶胶的提取和流动。粘合剂成分保证植物成分和助剂成分等构成稳定地混合物,避免结构松散。
示例性地,植物成分可以为烟叶原料、烟叶碎片、烟梗、烟末、香味植物等经破碎处理后形成的粉末中一种或多种组合。植物成分为香味的核心来源,植物成分中的内源物质可以给用户产生生理满足感,内源物质例如生物碱进入人体血液,促进脑垂体产生多巴胺,从而获得生理满足感。
示例性地,助剂成分可以为无机填料、润滑剂、乳化剂中一种或多种组合。其中,无机填料包括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沸石、凹凸棒石、滑石粉、硅藻土中一种或多种组合。无机填料可以为植物成分提供骨架支撑作用,同时无机填料还具有微孔,可以提高介质段10的孔隙率,从而提高气溶胶释放率。润滑剂包括小烛树蜡、巴西棕榈蜡、虫胶、向日葵蜡、米糠、蜂蜡、硬脂酸、软脂酸中一种或多种组合。润滑剂可以增加植物成分粉末的流动性,减少植物成分粉末相互间的摩擦力,可使植物成分粉末分布的整体密度较为均匀,也能降低用于挤压成型过程中所需的压力,降低口模的磨损。乳化剂包括聚甘油脂肪酸酯、吐温-80、聚乙烯醇中一种或多种组合。乳化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香味物质在储存过程中的损失,增加香味物质的稳定性,提高产品的感官品质。
示例性地,发烟剂成分可以包括:一元醇(如薄荷醇);多元醇(如丙二醇、丙三醇、三乙二醇、1,3-丁二醇和四乙二醇);多元醇的酯(如三乙酸甘油酯、柠檬酸三乙酯、二乙酸甘油酯混合物、柠檬酸三乙酯、苯甲酸苯甲酯、甘油三丁酸酯);单羧酸;二元羧酸;多元羧酸(如月桂酸、肉豆蔻酸)或多元羧酸的脂肪族酯(如十二烷二酸二甲酯、十四烷二酸二甲酯、赤藻糖醇、1,3-丁二醇、四乙二醇、柠檬酸三乙酯、碳酸亚丙酯、月桂酸乙酯、特瑞克汀(Triactin)、内消旋赤藻糖醇、二乙酸甘油酯混合物、辛二酸二乙酯、柠檬酸三乙酯、苯甲酸苯甲酯、苯基乙酸苯甲酯、香草酸乙酯、甘油三丁酸酯、乙酸月桂酯)中一种或多种组合。
示例性地,粘合剂成分通过与组分原料界面润湿而紧密接触,产生分子间的吸引力,从而起到粘结组分原料,例如粉体、液体等的作用。粘合剂成分可以为天然植物提取、非离子化改性粘性多糖,包括罗望子多糖、瓜尔胶、改性纤维素(如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粘合剂用于将颗粒粘接在一起,不易松散,此外提高了介质段10的耐水性,对人体无害。
示例性地,香料成分用于提供特征香气,如干草香、烤甜香、烟碱的固体或液体物质。香料成分可以包括烟草或其他植物、香味植物提取物、浸膏、精油、净油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香料成分可以包括单体香味物质,例如巨豆三烯酮、新植二烯、香叶醇、橙花醇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第一气道孔10a可以增大介质段10的表面面积,便于热量传递,提升加热效率。第一气道孔10a内的气溶胶在抽吸负压的作用下输送至抽吸端,第一气道孔10a能够降低用户抽吸的吸阻,提升用户体验感。需要说明的是,吸阻与气溶胶的流动阻力正相关,气溶胶在介质段10内的流动阻力越小,则用户体验到的吸阻越小,气溶胶在介质段10内的流动阻力越大,则用户体验到的吸阻越大。
需要说明的是,介质段10形成有微孔,微孔之间连通并形成与第一气道孔10a连通的微气道。也就是说,微气道与第一气道孔10a连通,由于微气道是由微孔之间连通形成,因此微孔是与通道10a连通的。此外,可以理解的是,微孔之间连通,可以是部分微孔连通,部分微孔不连通;也可以是全部微孔之间相互连通。例如,在介质段10为颗粒结合体的实施例中,颗粒与颗粒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微孔。
第一气道孔10a和微气道可以增大介质段10的表面面积,便于热量传递,提升加热效率。介质段10的介质受热释放气溶胶,通过壁材间的间隙或微气道归集到第一气道孔10a,暴露于第一气道孔10a的雾化介质(即位于第一气道孔10a内壁表面的雾化介质)释放的气溶胶则可以直接释放至第一气道孔10a,相邻第一气道孔10a之间的气溶胶也可以通过微气道相互流通,在抽吸负压的作用下输送至抽吸端。
示例性地,介质段10的外形轮廓与功能段20的外形轮廓相同。也就是说,介质段10的外形形状与功能段20的外形形状相同,且介质段10的外形大小与功能段20的外形大小也相同,例如,当介质段10的外形轮廓与功能段20的外形轮廓均为圆柱形时,则介质段10的外径与功能段20的外径相同。如此,更有利于介质段10与功能段20之间的配合。
示例性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4和图5,功能段20可以为挤出成型的一体式结构。通过挤出成型工艺制造的一体式结构的功能段20除了具有降温的作用外,还具有耐温、防止热塌陷的作用。其中,挤出成型例如可以是将组成功能段20的原料混合物加入到挤出机中,物料混合物通过挤出机料筒和螺杆间的作用,被螺杆向前推送,连续通过挤出机出料口的模具而制成各种截面制品或半制品的一种加工方法。
示例性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功能段20的成分与介质段10的成分相同。如此,在使用过程中,功能段20不会带来不良气息,避免影响气溶胶的口感。此外,功能段20的成分与介质段10的成分相同,更有利于功能段20与介质段10通过相同的制造工艺和原材料制造,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当然,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功能段20的成分与介质段10的成分不同。功能段20例如可以采用植物材料、多糖、硅胶、树脂等不同材料制造。
请参阅图4和图5,功能段20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气道孔20a,第二气道孔20a贯穿功能段20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端。
其中,功能段20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气道孔20a,可以是功能段20的内部具有一个第二气道孔20a,也可以是功能段20的内部具有多个第二气道孔20a。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气道孔20a贯穿功能段20沿第一方向的同一端,另一端均封闭。
另一些实施例中,一部分第二气道孔20a贯穿功能段20沿第一方向的一端,另一部分第二气道孔20a贯穿功能段20沿第一方向的另一端。
再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每个第二气道孔20a均贯穿功能段20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即第二气道孔20a沿功能段20的第一方向延伸,气流可以从功能段20的一端经第二气道孔20a流动至功能段20的另一端。较佳的,第二气道孔20a平行于所述功能段20的中心轴。
可以理解的是,挤出成型的一体式结构的功能段20的内部也有微孔,微孔之间连通并形成与第二气道孔20a连通的微气道。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气道孔10a和第二气道孔20a属于宏观意义上的孔,微孔属于微观意义上的孔,第一气道孔10a的横截面积比微孔的横截面积大的多。微孔的尺寸由颗粒与颗粒之间的间隙决定。
当功能段20设置有多个第二气道孔20a时,气溶胶流经第二气道孔20a时可以与第二气道孔20a的孔壁进行热交换,利用多气道热交换可有效降低气溶胶的温度。
功能段20通过设置第二气道孔20a,通过控制第二气道孔20a的设计参数,例如通过控制功能段20的第二气道孔20a的数量、第二气道孔20a的横截面积(水力直径)、功能段20的截面面积等参数调节冷却、过滤以及调节吸阻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气道孔20a的形状在此不做限制,示例性地,在垂直于功能段20的第一方向的平面上,第二气道孔20a的横截面形状包括但不限于为圆形(如图4和图5)、椭圆形、跑道形、长条形、多边形以及扇形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多边形包括规则或不规则的多边形。
其中,第二气道孔20a的横截面形状指沿垂直于功能段20的第一方向的平面所截得的第二气道孔20a的截面形状。
另外,各第二气道孔20a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是其中至少两个第二气道孔20a的横截面的形状不同,比如,可以至少有一个第二气道孔20a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至少有一个第二气道孔20a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多边形。
为了便于介质段10受热生成的气溶胶直接从功能段20的第二气道孔20a流出,用于用户抽吸。示例性地,至少部分第二气道孔20a与第一气道孔10a连通。即在垂直于气溶胶生成制品100的第一方向的平面上投影,第二气道孔20a与第一气道孔10a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重叠。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述的第二气道孔20a与第一气道孔10a连通指的是直接连通。
示例性地,在垂直于气溶胶生成制品100的第一方向的平面上,单个第二气道孔20a的横截面积小于单个第一气道孔10a的横截面积,或者,单个第二气道孔20a的水力直径小于或等于单个第一气道孔10a的水力直径。如此,有利于实现对气溶胶的降温、过滤以及调节气溶胶生成制品100的吸阻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中,水力直径指的是过流断面面积的四倍与周长之比。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气道孔20a的数量大于第一气道孔10a的数量,数量多而横截面积小的第二气道孔20a更利于对气溶胶进行降温和过滤,以及调节气溶胶生成制品100的吸阻。
示例性地,功能段20的周向外表面形成有气道槽,气道槽贯穿功能段20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两端。气道槽的设置,可以增加气溶胶与功能段20的接触面积,降低气溶胶的流速,且更有利于降低气溶胶的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气道槽的数量在此不做限制,即可以是设置一个气道槽,也可以是设置多个气道槽。当功能段20设置有多个气道槽时,各气道槽间隔设置在功能段20的周向外表面。
请参阅图1、图2和图8,功能段20的内部设有通道20b,通道20b贯穿功能段20沿第一方向的两端。较佳的,通道20b的中心线与功能段20沿第一方向的中轴线重合或者大致重合。
示例性地,在垂直于气溶胶生成制品100的第一方向的平面上,通道20b的横截面积大于单个第一气道孔10a的横截面积。或者,通道20b的水力直径大于单个第一气道孔10a的水力直径。
也就是说,功能段20的内部设有孔径较大的通道20b,通道20b贯穿功能段20沿第一方向的两端,介质段10生成的气溶胶能够流入通道20b进行降温,且有利于气溶胶向中心聚拢而被抽吸,气溶胶成团性较好,便于介质段10生成的气溶胶从功能段20的通道20b中被有效提取,用于用户抽吸。
具体地,为了便于介质段10受热生成的气溶胶直接从功能段20的通道20b流出,用于用户抽吸。示例性地,请参阅图1、图2和图8,至少部分第一气道孔10a与通道20b连通。即在垂直于气溶胶生成制品100的第一方向的平面上投影,通道20b与第一气道孔10a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重叠。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述的通道20b与第一气道孔10a连通指的是直接连通。
示例性地,一些实施方式中,功能段20的内部设有通道20b,通道20b贯穿功能段20沿第一方向的两端,通道20b的侧壁与功能段20的外侧壁之间设有瓦楞结构,瓦楞结构沿功能段20的第一方向延伸。也就是说,通道20b和瓦楞结构均沿第一方向延伸,介质段10生成的气溶胶能够流经通道20b或者瓦楞结构进行降温。
瓦楞结构21b例如是位于通道20b的侧壁与功能段20的外侧壁之间,且横截面为波浪形的结构。
通道20b的侧壁与功能段20的外侧壁之间设有瓦楞结构,瓦楞结构均匀分布于通道20b的周侧,有利于实现支撑和降温功能,另外,还具有调节吸阻的功能。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3、图6至图8,功能段20为丝束型结构。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6和图7,丝束型结构例如为实心醋纤结构,通过实心醋纤结构的丝束间间隙形成气流孔隙,介质段10生成的气溶胶能够穿过气流孔隙而被用户抽吸,气流孔隙的尺寸小于第一气道孔10a的尺寸,具有调节吸阻的功能。
另外,在气溶胶穿过气流孔隙的过程中,由于丝束型结构的表面积大,能够对气溶胶起到过滤作用,从而能够对气溶胶中裹挟的杂质进行过滤,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同时,通过丝束型结构能够调节气流抽吸的阻力,且丝束型结构能够防止气溶胶冷凝后所形成的冷凝液从气溶胶生成制品100中流出而对气溶胶生成装置中的其它装置产生不利影响。
请参阅图3和图8,丝束型结构例如为中空醋纤结构。中空醋纤结构的功能段20可以由若干醋酸纤维丝束并排排列形成的中空结构。中空醋纤结构的丝束间间隙形成气流孔隙,且中空醋纤结构具有贯穿中空醋纤结构沿第一方向的两端的通道20b,介质段10生成的气溶胶能够经气流孔隙和通道20b穿过中空醋纤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实心醋纤结构以及中空醋纤结构中所形成的气流孔隙可以是宏观意义上的孔;也可以是微观意义上的孔,即无法由肉眼直接辨识。
当功能段20为中空醋纤结构、实心醋纤结构,有利于实现支撑和降温功能,并快速提取气溶胶。
请参阅图2,当功能段20为中空结构,例如为中空纸管,有利于实现支撑和降温功能,形成较大的通道20b结构,具有气溶胶缓存功能,有利于提升气溶胶的生成总量。
需要说明的是,功能段20的材料例如是醋纤、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等。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6和图7,功能段20呈实心结构且设有多个微孔。
微孔为微观意义上的孔。
微孔之间彼此连通并形成微气道,至少部分微气道直接贯通功能段20沿第一方向的两端,以使得气流能够通过微气道穿过功能段20。
通过由微孔形成的微气道能够调节吸阻;并增大功能段20内的表面面积,从而提高功能段20的过滤效果;同时,有利于提升对气溶胶的降温效果,提升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微孔之间连通,可以是部分微孔连通,部分微孔不连通;也可以是全部微孔之间相互连通。
功能段20呈实心结构有利于提高功能段20的结构强度,以使其能够在气溶胶生成制品100的长度尺寸不变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延长气介质段10的长度而缩小功能段20的长度。
示例性地,介质段10和功能段20之间间隔设置,以限定出空腔100a。
也就是说,介质段10与功能段20之间间隔设置,并与包裹于介质段10和功能段20的周侧的包裹层30围设形成空腔100a。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介质段10和功能段20之间形成空腔100a,可以使得介质段10加热生成的气溶胶流动至该空腔100a内,该空腔100a的设置能够对介质段10生成的气溶胶进行缓存,能够有利于气溶胶的提取,提高介质段10的利用率。此外,该空腔100a的设置能够增大从介质段10流出的气流与气溶胶生成制品100的接触面积,从而起到更好的降温效果;同时,避免功能段20与介质段10直接接触,以降低气溶胶在功能段20和介质段10的端面发生沉积的几率,降低气溶胶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
示例性的,请参阅图1至图8,气溶胶生成制品100包括包裹层30,包裹层30包裹在介质段10和功能段20的周向表面。
包裹层30具有一定的硬度,能够对介质段10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少介质段10直接暴露于外界的表面积,从而降低介质段10与空气接触而受潮变质的几率,同时,降低了介质段10与气溶胶生成装置中的其它部件接触而造成污染的几率。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8,气溶胶生成制品100包括包覆于介质段10的周向表面的包覆层40。可以更好地防止气溶胶外渗,提高气溶胶的提取效率和利用率。
包覆层40夹设于包裹层30与介质段10之间。也就是说,除了包裹层30包裹于介质段10和功能段20的周向表面之外,在介质段10还有一段单独的内部包覆层40,包覆层40夹设于包裹层30与介质段10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介质段10和包覆层40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也就是说,介质段10和包覆层40为一个整体结构的不同部分。如此,一方面,使得介质段10与包覆层40的相对位置固定,能够降低介质段10和包覆层40在气溶胶生成制品100使用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振动等因素而发生脱离的几率;另一方面,介质段10和包覆层40能够同步制备而成,从而减少了制造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
例如,一些实施方式中,介质段10和包覆层40的一体式结构由共挤出工艺形成。相比于包覆层40包覆卷制在介质段10的周向外部,共挤出工艺的加工更为简单,且功能段20与介质段10贴合更加紧密,能量利用率更高。
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介质段10和包覆层40还可以是分别成型,并进行二次复合。
又一些实施方式中,介质段10和包覆层40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
包覆层40的具体材质不限,可以为功能型材料,例如铝箔、吸光材料、导热材料等。
其中,吸光材料可采用含有二氧华钛,碳粉,氧化铝,铁粉、铝等材料。
示例性地,介质段10和功能段20为外径一致且同轴设置的圆柱体,第一方向为介质段10和功能段20的轴向。通过将介质段10和功能段20均设置为外径一致的圆柱体,且介质段10和功能段20的轴向依次排列,可以使得气溶胶生成制品100的结构更加紧凑,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段结构简单,简化了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结构设计及工艺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对七个具体实施例进行简要介绍。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2,该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100包括沿第一方向布置的介质段10和功能段20。介质段10和功能段20为可分离结构,即气溶胶生成制品100为由介质段10和功能段20组合而成的两段式组合结构。
介质段10的内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气道孔10a,第一气道孔10a贯穿介质段10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端。
其中,介质段10为采用挤出、注塑或者压铸等工艺制备的含有宏观和/或微观多孔结构的一体式结构,介质段10的吸阻主要取决于自身孔隙率,即第一气道孔10a的孔径及数量,上端则设置有功能段20,在保证降温及烟雾量的有效提取的同时,兼顾吸阻调节功能,使得气溶胶生成制品100的吸阻达到设计要求。
功能段20为中空结构,例如为中空纸管。
功能段20的内部设有通道20b,通道20b贯穿功能段20沿第一方向的两端。较佳的,通道20b的中心线与功能段20沿第一方向的中轴线重合或者大致重合。
示例性地,在垂直于气溶胶生成制品100的第一方向的平面上,通道20b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气道孔10a的横截面积。或者,通道20b的水力直径大于第一气道孔10a的水力直径。
也就是说,功能段20的内部设有孔径较大的通道20b,通道20b贯穿功能段20沿第一方向的两端,介质段10生成的气溶胶能够流入通道20b进行降温,且有利于气溶胶向中心聚拢而被抽吸,气溶胶成团性较好,便于介质段10生成的气溶胶从功能段20的通道20b中被有效提取,用于用户抽吸。
具体地,为了便于介质段10受热生成的气溶胶直接从功能段20的通道20b流出,用于用户抽吸。示例性地,至少部分第一气道孔10a与通道20b连通。即在垂直于气溶胶生成制品100的第一方向的平面上投影,通道20b与第一气道孔10a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重叠。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述的通道20b与第一气道孔10a连通指的是直接连通。
介质段10内部具有微孔,微孔之间至少部分连通并与第一气道孔10a连通。对介质段10进行加热时,外界气流如空气便可以通过第一气道孔10a进入介质段10内部进行扩散,介质段10围设第一气道孔10a的介质(即介质段10暴露于第一气道孔10a的部分)产生的气溶胶直接进入第一气道孔10a内,介质段10的其他部位(即介质段未暴露于第一气道孔10a的部分)产生的气溶胶能够通过微孔汇集至第一气道孔10a内。如此,在抽吸过程中,第一气道孔10a内汇集的气溶胶流向功能段20的通道20b中,进行降温和/过滤后进入用户的口腔。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3,该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10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大体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包括:该实施例中,功能段20为丝束型结构,丝束型结构例如为中空醋纤结构。
中空醋纤结构的功能段20可以由若干醋酸纤维丝束并排排列形成的中空结构。中空醋纤结构的丝束间间隙形成气流孔隙,且中空醋纤结构具有贯穿中空醋纤结构沿第一方向的两端的通道20b,介质段10生成的气溶胶能够经气流孔隙和通道20b穿过中空醋纤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实心醋纤结构以及中空醋纤结构中所形成的气流孔隙可以是宏观意义上的孔;也可以是微观意义上的孔,即无法由肉眼直接辨识。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4,该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10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大体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包括:该实施例中,功能段20可以为挤出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通过挤出成型工艺制造的一体式结构的功能段20除了具有降温的作用外,还具有耐温、防止热塌陷的作用。其中,挤出成型例如可以是将组成功能段20的原料混合物加入到挤出机中,物料混合物通过挤出机料筒和螺杆间的作用,被螺杆向前推送,连续通过挤出机出料口的模具而制成各种截面制品或半制品的一种加工方法。
请参阅图4,功能段20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气道孔20a,第二气道孔20a贯穿功能段20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端。
其中,功能段20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气道孔20a,可以是功能段20的内部具有一个第二气道孔20a,也可以是功能段20的内部具有多个第二气道孔20a。
为了便于介质段10受热生成的气溶胶直接从功能段20的第二气道孔20a流出,用于用户抽吸。示例性地,至少部分第二气道孔20a与第一气道孔10a连通。即在垂直于气溶胶生成制品100的第一方向的平面上投影,第二气道孔20a与第一气道孔10a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重叠。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述的第二气道孔20a与第一气道孔10a连通指的是直接连通。
示例性地,在垂直于气溶胶生成制品100的第一方向的平面上,第二气道孔20a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气道孔10a的横截面积,或者,第二气道孔20a的水力直径小于或等于第一气道孔10a的水力直径。如此,有利于实现对气溶胶的降温、过滤以及调节气溶胶生成制品100的吸阻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中,水力直径指的是过流断面面积的四倍与周长之比。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气道孔20a的数量大于第一气道孔10a的数量,数量多而横截面积小的第二气道孔20a更利于对气溶胶进行降温和过滤,以及调节气溶胶生成制品100的吸阻。
第四实施例
请参阅图5,该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100的结构与第三实施例大体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包括:该实施例中,介质段10和功能段20之间间隔设置,以限定出空腔100a。
第五实施例
请参阅图6,该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10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大体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包括:该实施例中,功能段20呈实心结构且设有多个微孔,或者,功能段20为丝束型结构,例如为实心醋纤结构。
微孔为微观意义上的孔。
微孔之间彼此连通并形成微气道,至少部分微气道直接贯通功能段20沿第一方向的两端,以使得气流能够通过微气道穿过功能段20。
实心醋纤结构的功能段20可以为由若干醋酸纤维丝束并排排列形成的实心结构。实心醋纤结构的丝束间间隙形成气流孔隙,介质段10生成的气溶胶能够经气流孔隙穿过实心醋纤结构,具有调节吸阻的作用。
第六实施例
请参阅图7,该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100的结构与第五实施例大体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包括:该实施例中,介质段10和功能段20之间间隔设置,以限定出空腔100a。
第七实施例
请参阅图8,该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100的结构与第二实施例大体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包括:该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100包括包覆层40,包覆层40包覆在介质段10的周向外部,包覆层40和介质段10为一体式结构。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另一些实施例中”、“又一些实施例中”、或“示例性”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申请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是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申请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介质段和功能段,所述介质段沿第一方向的一端设有所述功能段,所述功能段用于对所述介质段产生的气溶胶进行降温和/或过滤,所述介质段为一体式结构,且所述介质段的内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气道孔,所述第一气道孔贯穿所述介质段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段和所述功能段为外径一致且同轴设置的圆柱体,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介质段和所述功能段的轴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段和所述功能段为可分离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段为一体式结构,且所述功能段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气道孔,所述第二气道孔贯穿所述功能段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
在垂直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第一方向的平面上,单个所述第二气道孔的横截面积小于单个所述第一气道孔的横截面积,或者,单个所述第二气道孔的水力直径小于单个所述第一气道孔的水力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气道孔与所述第一气道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段的周向外表面形成有气道槽,所述气道槽贯穿所述功能段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两端;和/或,所述功能段的成分与所述介质段的成分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段的内部设有通道,所述通道贯穿所述功能段沿第一方向的两端;
在垂直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第一方向的平面上,所述通道的横截面积大于单个所述第一气道孔的横截面积,或者,所述通道的水力直径大于单个所述第一气道孔的水力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段呈实心结构且设有多个微孔;或者,所述介质段和所述功能段之间间隔设置,以限定出空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包覆层,所述包覆层包覆在所述介质段的周向外部,所述包覆层和所述介质段为一体式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包裹层,所述包裹层包裹在所述介质段和所述功能段的周向外部。
CN202321996722.8U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 Active CN2207344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96722.8U CN220734411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96722.8U CN220734411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34411U true CN220734411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51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96722.8U Active CN220734411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344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18561B (zh) 用于与气溶胶生成装置一起使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
CN105072937A (zh) 具有包括烟雾改性剂的气流引导元件的吸烟制品
KR20210101218A (ko) 에어로졸 발생 물품과 함께 사용하기 위한, 다공성 매체를 포함하는, 관형 요소
JP2022515323A (ja) 軽い中空セグメントを含むエアロゾル発生物品
CN113260262A (zh) 用于与气溶胶生成制品一起使用的包括多孔介质和包装物的管状元件
CN114040685A (zh) 生成气溶胶的底物
CN107536094A (zh) 一种自然赋香的异型卷烟的制备方法
US20220192251A1 (en) Aerosol-generating article comprising a mouth-end cooling element
CN112533496A (zh) 气溶胶产生
CN110432552A (zh) 一种加热不燃烧香烟过滤器及加热不燃烧香烟
US20220312832A1 (en) Aerosol-generating article comprising an aerosol-cooling element with peripheral openings
CN113163854B (zh) 用于与气溶胶生成制品一起使用的带有线状物的管状元件
CN220734411U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
CN220756551U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CN220756554U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CN220756549U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CN220756555U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
JP7111437B2 (ja) エアロゾル生成物品及びエアロゾル生成システム
CN220756553U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CN220756548U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
CN220756557U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
CN220756547U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
CN113613514B (zh) 用于与气溶胶生成制品一起使用的管状元件
CN220875906U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CN220756552U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