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30185U - 一种用于水监测仪器设备的箱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水监测仪器设备的箱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30185U
CN220730185U CN202321435089.5U CN202321435089U CN220730185U CN 220730185 U CN220730185 U CN 220730185U CN 202321435089 U CN202321435089 U CN 202321435089U CN 220730185 U CN220730185 U CN 2207301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storage
heat
heat conducting
box body
fi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3508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燕
石中锐
王鲁
李子冬
王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yan Pang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yan Pang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yan Pang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yan Pang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3508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301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301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301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Presence, Absence, Or Direction Of Move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水监测仪器设备的箱体,涉及仪器设备保护技术领域,包括:箱体,储液结构固定安装于所述箱体的顶面,导液结构安装于所述储液结构的内部,且所述导液结构与所述储液结构的内部连通,散热结构安装于所述储液结构的内部,循环结构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内部,且所述循环结构与所述导液结构和所述散热结构连通;本申请在充分保持箱体密封性的同时,利用将湖水泵入箱体内部,利用循环软管在监测仪器设备周围形成循环,从而快速带走热量,完成散热;将泵体安装在箱体外侧,减少用电设备发热量的聚集,进一步减少热量产生。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水监测仪器设备的箱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监测仪器设备保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水监测仪器设备的箱体。
背景技术
在淡水湖水质监测浮标站中所用到的箱体外壳通常被称为浮标站的舱体或仪器舱。这个舱体是一个封闭的外壳结构,用于容纳和保护各种监测设备、仪器、传感器和相关配件,具备防水、防潮、抗风化和耐腐蚀的功能,以防止海水侵入、减少盐雾和湿度对设备的损害。
然而,封闭保护的监测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而封闭空间内的热量难以及时排出,或者散热效率较低,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会带来一些问题。首先,高温环境会损害监测设备并降低其使用寿命,可能导致设备元件过热,影响其性能和准确性。此外,某些海洋监测设备对温度敏感,周围环境过热会导致监测数据不准确。
虽然现有技术中会在仪器舱内配备散热装置,但该散热装置依然使用电子设备,且散热装置与监测仪器设备整合在同一个箱体内部,工作时同样会散发热量,反而增加箱体内部热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监测仪器设备的箱体,它可以解决仪器舱的散热问题,同时保持所述仪器舱的密封性,而且减少箱体内部用电设备量,从而减少热量产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水监测仪器设备的箱体,包括:
箱体,储液结构固定安装于所述箱体的顶面,导液结构安装于所述储液结构的内部,且所述导液结构与所述储液结构的内部连通,散热结构安装于所述储液结构的内部,循环结构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内部,且所述循环结构与所述导液结构和所述散热结构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储液结构包括储液箱、储液室、导热鳍片、导热板、套筒和散热槽,所述储液箱固定于所述箱体的顶面,所述储液室设于所述储液箱的内部,若干所述导热鳍片等距且平行设于所述储液室的内部,所述导热板固定于所述储液箱的顶部,且若干所述导热鳍片固定于所述导热板的底面,所述套筒贯穿所述导热板且与之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槽设于所述导热板的顶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热鳍片和所述导热板为铝制成,且若干所述导热鳍片的平行方向与液体流向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液结构包括第一分流管、进水管、排水管、泵体和三通阀,所述第一分流管安装于所述储液箱的内部,所述进水管贯穿所述储液箱的侧面与所述第一分流管内部连通,所述排水管贯穿所述储液箱的侧面,所述泵体分别安装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排水管的上端,所述三通阀与所述排水管连通,且所述三通阀分别与所述第一分流管和所述储液室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结构包括第二分流管、动力室、动力涡轮、转轴和散热扇,所述第二分流管安装于所述储液箱的内部,所述动力室固定于所述储液箱的内部底面,且所述动力室分别与所述第二分流管和所述储液室连通,所述动力涡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动力室的内部,所述转轴的底端与所述动力涡轮固定连接,且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套筒的内部,所述散热扇转动连接于所述散热槽的内部,且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于所述散热扇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循环结构包括护板、支撑弹簧、限位鳍片和循环软管,四块所述护板分别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内部侧面,若干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安装于每块所述护板的背面,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内部,若干所述限位鳍片等距固定于每块所述护板的背面,若干所述循环软管安装于相邻两个所述限位鳍片之间,且所述循环软管的始端与所述第一分流管连通,终端与所述第二分流管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护板和所述限位鳍片为铝材制成,所述循环软管的横截面为药丸状结构,且所述循环软管分别抵触所述护板的背面和所述限位鳍片的侧面。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在本申请中,若干所述导热鳍片等距设于所述储液室内,不仅能够对水进行分隔和充分接触,快速吸收水中热量,并引导所述储液室内水快速流动。
(2)在本申请中,水监测仪器设备放入所述护板形成的空间内,所述护板与所述支撑弹簧相互配合起到降低水监测仪器设备晃动的作用,同时铝材制成的所述护板能够高效吸收和传递水监测仪器设备工作时散发的热量。
(3)在本申请中,扁圆设计的所述循环软管可以增大与所述护板和所述限位鳍片的接触面积,增加所述循环软管中的水的热量吸收量,提高导热效率。
(4)在本申请中,将泵体等用电设备安装在箱体外侧,与箱体内部的水监测仪器设备分开,从而减少用电设备发热量的聚集,进一步减少热量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热鳍片和导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1、箱体,2、储液结构,21、储液箱,22、储液室,23、导热鳍片,24、导热板,25、套筒,26、散热槽,3、导液结构,31、第一分流管,32、进水管,33、排水管,34、泵体,35、三通阀,4、散热结构,41、第二分流管,42、动力室,43、动力涡轮,44、转轴,45、散热扇,5、循环结构,51、护板,52、支撑弹簧,53、限位鳍片,54、循环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用于水监测仪器设备的箱体是一种用于容纳和保护各种监测设备、仪器、传感器和相关配件,它利用周围湖水在箱体内部循环,达到降温效果,从而改变箱体内部监测仪器设备的工作环境,提高监测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
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水监测仪器设备的箱体,包括:
箱体1,储液结构2固定安装于所述箱体1的顶面,导液结构3安装于所述储液结构2的内部,且所述导液结构3与所述储液结构2的内部连通,散热结构4安装于所述储液结构2的内部,循环结构5安装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且所述循环结构5与所述导液结构3和所述散热结构4连通。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将水监测仪器设备放入所述箱体1内,利用所述循环结构5的缓冲作用,当水面风浪较大时,能够保护水检测仪器设备稳定运行,减少晃动,同时整个结构实现从湖中取水,在水检测仪器设备周围形成水循环,持续带走热量等功能,高效降低水检测仪器设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降低所述箱体1内温度。
具体的,所述储液结构2包括储液箱21、储液室22、导热鳍片23、导热板24、套筒25和散热槽26,所述储液箱21固定于所述箱体1的顶面,所述储液室22设于所述储液箱21的内部,若干所述导热鳍片23等距且平行设于所述储液室22的内部,所述导热板24固定于所述储液箱21的顶部,且若干所述导热鳍片23固定于所述导热板24的底面,所述套筒25贯穿所述导热板24且与之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槽26设于所述导热板24的顶面。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储液室22用于接收吸收热量后的水,通过所述导热鳍片23充分与水接触,将热量快速传导到所述导热板24中,由所述散热扇45完成散热。
所述导热鳍片23和所述导热板24为铝制成,且若干所述导热鳍片23的平行方向与液体流向相同。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铝材制成的所述导热鳍片23和所述导热板24具有高效导热效果,所述导热鳍片23不仅能够吸收热量,还可以进行分隔、导流,充分与水接触,高效导热,并引导所述储液室22内水快速流动。
所述导液结构3包括第一分流管31、进水管32、排水管33、泵体34和三通阀35,所述第一分流管31安装于所述储液箱21的内部,所述进水管32贯穿所述储液箱21的侧面与所述第一分流管31内部连通,所述排水管33贯穿所述储液箱21的侧面,所述泵体34分别安装于所述进水管32和所述排水管33的上端,所述三通阀35与所述排水管33连通,且所述三通阀35分别与所述第一分流管31和所述储液室22连通。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32中所述泵体34将湖水泵入所述第一分流管31中,由所述第一分流管31将湖水分入每根所述循环软管54中,循环完成的水进入所述储液室22内,随后进入所述三通阀35中,定期所述三通阀35将所述储液室22与所述排水管33连通,将吸收热量后的水排出所述箱体1,其他时间所述三通阀35将所述储液室22与所述第一分流管31连通,湖水重新通过所述第一分流管31进入所述循环软管54再次循环;两个所述泵体34安装在所述箱体1外部,既不干扰监测仪器设备工作,又不会增加热量。
所述散热结构4包括第二分流管41、动力室42、动力涡轮43、转轴44和散热扇45,所述第二分流管41安装于所述储液箱21的内部,所述动力室42固定于所述储液箱21的内部底面,且所述动力室42分别与所述第二分流管41和所述储液室22连通,所述动力涡轮43转动连接于所述动力室42的内部,所述转轴44的底端与所述动力涡轮43固定连接,且所述转轴44转动连接于所述套筒25的内部,所述散热扇45转动连接于所述散热槽26的内部,且所述转轴44的顶端固定于所述散热扇45的底部。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从所述循环软管54中排出的水进入所述第二分流管41中,随后集中进入所述动力室42内,水压带动所述动力涡轮43转动,所述动力涡轮43通过所述转轴44带动所述散热扇45转动,从而对所述导热板24进行散热,之后所述动力室42内的水进入所述储液室22内。
所述循环结构5包括护板51、支撑弹簧52、限位鳍片53和循环软管54,四块所述护板51分别安装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侧面,若干所述支撑弹簧52的一端安装于每块所述护板51的背面,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若干所述限位鳍片53等距固定于每块所述护板51的背面,若干所述循环软管54安装于相邻两个所述限位鳍片53之间,且所述循环软管54的始端与所述第一分流管31连通,终端与所述第二分流管41连通。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首先,监测仪器设备放入所述护板51形成的空间内,所述护板51与所述支撑弹簧52相互配合起到降低监测仪器设备晃动的作用,同时所述护板51能够高效吸收和传递监测仪器设备工作时散发的热量,所述限位鳍片53传递所述护板51的热量,所述护板51和所述限位鳍片53分别与所述循环软管54的底面和侧面接触,从而增大接触面积,使得所述循环软管54中的水能够带走更多热量,提高导热效率。
所述护板51和所述限位鳍片53为铝材制成,所述循环软管54的横截面为药丸状结构,且所述循环软管54分别抵触所述护板51的背面和所述限位鳍片53的侧面。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循环软管54为扁圆形设计,可以增大与所述护板51和所述限位鳍片53的接触面积,使所述循环软管54中的水能够吸收更多热量,提高导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首先所述泵体34将湖水泵入所述循环软管54内,利用湖水在所述循环软管54中流动,带走监测仪器设备产生的热量。
从所述循环软管54排出的水进入所述储液室22中前可以带动所述动力涡轮43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散热扇45转动,同时进入所述储液室22内的水与所述导热鳍片23充分接触,所述导热鳍片23将热量快速传递给所述导热板24,再通过所述散热扇45散热。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5)

1.一种用于水监测仪器设备的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储液结构(2)固定安装于所述箱体(1)的顶面,导液结构(3)安装于所述储液结构(2)的内部,且所述导液结构(3)与所述储液结构(2)的内部连通,散热结构(4)安装于所述储液结构(2)的内部,循环结构(5)安装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且所述循环结构(5)与所述导液结构(3)和所述散热结构(4)连通;所述储液结构(2)包括储液箱(21)、储液室(22)、导热鳍片(23)、导热板(24)、套筒(25)和散热槽(26),所述储液箱(21)固定于所述箱体(1)的顶面,所述储液室(22)设于所述储液箱(21)的内部,若干所述导热鳍片(23)等距且平行设于所述储液室(22)的内部,所述导热板(24)固定于所述储液箱(21)的顶部,且若干所述导热鳍片(23)固定于所述导热板(24)的底面,所述套筒(25)贯穿所述导热板(24)且与之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槽(26)设于所述导热板(24)的顶面,所述导热鳍片(23)和所述导热板(24)为铝制成,且若干所述导热鳍片(23)的平行方向与液体流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监测仪器设备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结构(3)包括第一分流管(31)、进水管(32)、排水管(33)、泵体(34)和三通阀(35),所述第一分流管(31)安装于所述储液箱(21)的内部,所述进水管(32)贯穿所述储液箱(21)的侧面与所述第一分流管(31)内部连通,所述排水管(33)贯穿所述储液箱(21)的侧面,所述泵体(34)分别安装于所述进水管(32)和所述排水管(33)的上端,所述三通阀(35)与所述排水管(33)连通,且所述三通阀(35)分别与所述第一分流管(31)和所述储液室(2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监测仪器设备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4)包括第二分流管(41)、动力室(42)、动力涡轮(43)、转轴(44)和散热扇(45),所述第二分流管(41)安装于所述储液箱(21)的内部,所述动力室(42)固定于所述储液箱(21)的内部底面,且所述动力室(42)分别与所述第二分流管(41)和所述储液室(22)连通,所述动力涡轮(43)转动连接于所述动力室(42)的内部,所述转轴(44)的底端与所述动力涡轮(43)固定连接,且所述转轴(44)转动连接于所述套筒(25)的内部,所述散热扇(45)转动连接于所述散热槽(26)的内部,且所述转轴(44)的顶端固定于所述散热扇(45)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监测仪器设备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结构(5)包括护板(51)、支撑弹簧(52)、限位鳍片(53)和循环软管(54),四块所述护板(51)分别安装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侧面,若干所述支撑弹簧(52)的一端安装于每块所述护板(51)的背面,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若干所述限位鳍片(53)等距固定于每块所述护板(51)的背面,若干所述循环软管(54)安装于相邻两个所述限位鳍片(53)之间,且所述循环软管(54)的始端与所述第一分流管(31)连通,终端与所述第二分流管(4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监测仪器设备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51)和所述限位鳍片(53)为铝材制成,所述循环软管(54)的横截面为药丸状结构,且所述循环软管(54)分别抵触所述护板(51)的背面和所述限位鳍片(53)的侧面。
CN202321435089.5U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用于水监测仪器设备的箱体 Active CN2207301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5089.5U CN220730185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用于水监测仪器设备的箱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5089.5U CN220730185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用于水监测仪器设备的箱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30185U true CN220730185U (zh) 2024-04-05

Family

ID=90495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35089.5U Active CN220730185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用于水监测仪器设备的箱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301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13858Y (zh) 具有高效冷却功能的防燃防爆型二次电池组系统
CN101504986A (zh) 具有高效冷却功能的防燃防爆型二次电池组系统
CN220730185U (zh) 一种用于水监测仪器设备的箱体
US9772142B2 (en) Water-cooling device with stator and rotor pumping unit
CN214954895U (zh) 一种水冷散热装置
CN113410538B (zh) 一种开孔泡沫铝散热流道的液冷电池包结构
CN219066099U (zh) 一种通信网络服务器的散热降温装置
CN211744251U (zh) 具有散热结构的矿山机电设备用电机
CN217422143U (zh) 一种高散热的风机减速机
CN215072214U (zh) 一种散热型步进电机驱动器壳体
CN212137420U (zh) 一种电机外壳的散热组件
CN208079651U (zh) 一种具有双重散热结构的防尘型通信盒
CN217159439U (zh) 一种步进电机的散热装置
CN211712636U (zh) 臭氧发生器箱体
CN216390774U (zh) 一种自循环水冷水下变频器及机壳
CN219458796U (zh) 一种潜水电机的密封连接结构
CN211980368U (zh) 一种变压器散热降温装置
CN211819612U (zh) 一种轮机用高效散热设备
CN214848772U (zh) 一种沉浸式电池箱
CN217607651U (zh) 一种具有自动变频器的快速减速电机
CN220652221U (zh) 一种锂电池bms快装散热壳体
CN217713184U (zh) 一种高压液压油站装置
CN221102213U (zh) 一种电池散热管
CN111818760B (zh) 一种散热系统及水下无人作业装备
CN211144813U (zh) 一种螺杆机的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