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28629U - 冷水机与主设备之间的冷却介质排空结构 - Google Patents
冷水机与主设备之间的冷却介质排空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728629U CN220728629U CN202322330698.0U CN202322330698U CN220728629U CN 220728629 U CN220728629 U CN 220728629U CN 202322330698 U CN202322330698 U CN 202322330698U CN 220728629 U CN220728629 U CN 2207286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dium
- pipeline
- channel
- water chiller
- main equip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29910001873 di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出装置领域,具体为冷水机与主设备之间的冷却介质排空结构,包括:主设备和冷水机,所述主设备与冷水机的通道一之间连通有第一介质输出管和第一介质输回流管,所述冷水机的通道一上设置有第一排液口;所述主设备与冷水机的通道二之间连通有第二介质输出管和第二介质输回流入管,所述冷水机的通道二上设置有第二排液口;用于通外界高压气的第一管道。通过外界的高压氮气输送到冷水机的通道水箱中,将冷水机中的介质压到排液口排出;设置的单向阀和电磁阀使得高压氮气对外界主设备和冷水机之间的管道中存在的介质再次压出并从排液口排出,从而使得外界主设备和冷水机的介质完全排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空装置领域,尤其涉及冷水机与主设备之间的冷却介质排空结构。
背景技术
在冷水机中有一路流体循环,该循环是将从外部主设备中回流到冷水机的高温流体,通过水泵的作业在冷水机内部经过换热器,水箱,流量计等元件,最终实现稳定的温度和流量再输出到外部设备。在冷水机检修或更换时,需要将冷水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管路里的介质以及冷水机水箱及管路里的介质排空。
传统的方法是靠介质自身的重力,通过排液口将介质排出,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排空速度慢,容易有残留介质。为此,我们设计一种冷水机与主设备之间的冷却介质排空结构,通过有控制的对系统相应管路提供正压气体,确保流体高效,完全的排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冷水机与主设备之间的冷却介质排空结构,通过有控制的对系统相应管路提供正压气体,确保流体高效,完全的排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冷水机与主设备之间的冷却介质排空结构,包括:
主设备和冷水机,所述主设备与冷水机的通道一之间连通有第一介质输出管和第一介质输回流管,所述冷水机的通道一上设置有第一排液口;所述主设备与冷水机的通道二之间连通有第二介质输出管和第二介质输回流入管,所述冷水机的通道二上设置有第二排液口;
用于通外界高压气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末端通过四通连接第二管道、第五管道、第三管道;
所述第二管道的末端置于冷水机的通道一的第一通道水箱内,所述第一通道水箱上连通有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的末端置于冷水机的通道二的第二通道水箱内;
所述第五管道的中部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五管道的末端与所述第一介质输出管的中部连通;
所述第三管道的中部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三管道的末端与第二介质输出管的中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调压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道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调压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置于第一电磁阀与第五管道的末端中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置于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管道的末端中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外界的高压氮气输送到冷水机的通道水箱中,将冷水机中的介质压到排液口排出;
设置的单向阀和电磁阀使得高压氮气对外界主设备和冷水机之间的管道中存在的介质再次压出并从排液口排出,从而使得外界主设备和冷水机的介质完全排出。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应当了解,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
图1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主设备;2、第一管道;3、第一调压阀;4、第二调压阀;5、第二电磁阀;6、第一电磁阀;7、第一通道水箱;8、第二通道水箱;9、第二管道;10、第三管道;11、第四管道;12、第一介质输出管;13、第一介质输回流管;14、第一排液口;15、第一单向阀;16、第五管道;17、冷水机;18、第二介质输出管;19、第二介质输回流入管;20、第二排液口;21、第二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主设备1和冷水机17的通道一之间连通有第一介质输出管12、第一介质输回流管13。冷水机17的通道一上设置有第一排液口14。主设备1和冷水机17的通道二之间连通有第二介质输出管18和第二介质输回流入管19。冷水机17的通道二上设置有第二排液口20。
外界的高压氮气通入到第一管道2入口,在第一管道2的中部设置第一调压阀3,第一管道2的末端通过四通连通第二管道9、第五管道16、第三管道10,第二管道9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调压阀4。第二管道9的末端置于冷水机17的通道一内的第一通道水箱7内。第一通道水箱7上还连通有第四管道11,第四管道11的末端置于冷水机17的通道二的第二通道水箱8内。
第五管道16靠近第一管道2的部位设置有第一电磁阀6,第五管道16靠近其末端的部位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5。第五管道16的末端与第一介质输出管12的中部连通。
第三管道10靠近第一管道2的部位设置有第二电磁阀5,第三管道10靠近其末端的部位设置有第二单向阀21。第三管道10的末端与第二介质输出管18的中部连通。
具体实施中,当需要排空介质时,关闭系统,打开第一排液口14和第二排液口20。高压氮气通过第一调压阀3进行调压,将压力降低到0.1Mpa,而后向第二管道9输出气压,置于第二管道9上的第二调压阀4用于调节第二管道9上管道的压力。第二管道9的末端进入到冷水机17的通道1的第一通道水箱7内。然后将第一通道水箱7内的介质压至第一排液口14处排出。
且第一通道水箱7传送的氮气可以进入到第一介质输出管12、第一介质输回流管13,再从冷水机17的第一排液口14排出。
第一通道水箱7上还设置有可以连通第二管道9排出的氮气的第四管道11。第四管道11的末端置于冷水机17的通道二的第二通道水箱8内。此时的从第四管道11流出的氮气将第二通道水箱8内的介质压至第二排液口20处流出。
且第四管道11传送的氮气可以进入到第二介质输出管18、第二介质输回流入管19,再从冷水机17的第二排液口20排出。
且通向第五管道16的氮气,通过第一电磁阀6控制气体的流入,然后通过第一单向阀15单向导通气体。从第五管道16流出的氮气通向第一介质输出管12,将第一介质输出管12、主设备1的气体推向到第一介质输回流管13,然后进入到冷水机17的通道一中并从第一排液口14流出。
且通向第三管道10的氮气,通过第二电磁阀5控制气体的流入,然后通过第二单向阀21单向导通气体。从第三管道10流出的氮气通向第二介质输出管18,将第二介质输出管18、主设备1的介质传送到第二介质输回流入管19中,并从第二介质输回流入管19中进入到冷水机17的通道二中再从第二排液口20排出。从而实现将主设备1、冷水机17以及管道的介质排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说明中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前提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形和修改,而这些变形和修改均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冷水机与主设备之间的冷却介质排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设备(1)和冷水机(17),所述主设备(1)与冷水机(17)的通道一之间连通有第一介质输出管(12)和第一介质输回流管(13),所述冷水机(17)的通道一上设置有第一排液口(14);所述主设备(1)与冷水机(17)的通道二之间连通有第二介质输出管(18)和第二介质输回流入管(19),所述冷水机(17)的通道二上设置有第二排液口(20);
用于通外界高压气的第一管道(2),所述第一管道(2)的末端通过四通连接第二管道(9)、第五管道(16)、第三管道(10);
所述第二管道(9)的末端置于冷水机(17)的通道一的第一通道水箱(7)内,所述第一通道水箱(7)上连通有第四管道(11),所述第四管道(11)的末端置于冷水机(17)的通道二的第二通道水箱(8)内;
所述第五管道(16)的中部设置有第一电磁阀(6),所述第五管道(16)的末端与所述第一介质输出管(12)的中部连通;
所述第三管道(10)的中部设置有第二电磁阀(5),所述第三管道(10)的末端与第二介质输出管(18)的中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水机与主设备之间的冷却介质排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2)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调压阀(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水机与主设备之间的冷却介质排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9)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调压阀(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水机与主设备之间的冷却介质排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管道(16)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5),所述第一单向阀(15)置于第一电磁阀(6)与第五管道(16)的末端中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水机与主设备之间的冷却介质排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道(10)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21),所述第二单向阀(21)置于第二电磁阀(5)和第三管道(10)的末端中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330698.0U CN220728629U (zh) | 2023-08-29 | 2023-08-29 | 冷水机与主设备之间的冷却介质排空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330698.0U CN220728629U (zh) | 2023-08-29 | 2023-08-29 | 冷水机与主设备之间的冷却介质排空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728629U true CN220728629U (zh) | 2024-04-05 |
Family
ID=90487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330698.0U Active CN220728629U (zh) | 2023-08-29 | 2023-08-29 | 冷水机与主设备之间的冷却介质排空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728629U (zh) |
-
2023
- 2023-08-29 CN CN202322330698.0U patent/CN22072862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43825B (zh) | 密闭自循环式液压管道冲洗装置 | |
CN203685588U (zh) | 无油螺杆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 | |
CN201431986Y (zh) | 密闭自循环式液压管道冲洗装置 | |
CN101831609B (zh) | 真空镀膜机扩散泵的循环冷却水系统 | |
CN104806881B (zh) | 一种气冷罗茨液环闭式真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20728629U (zh) | 冷水机与主设备之间的冷却介质排空结构 | |
CN207702444U (zh) | 一种锅炉给水系统 | |
RU2652473C2 (ru) |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откачки газа из компрессора газоперекачивающего агрегата | |
CN201448224U (zh) | 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 |
CN207907342U (zh) | 一种节水节能型热泵热水系统 | |
CN103278038A (zh) | 一种新型板式换热器 | |
CN110542210B (zh) | 一种带冷却控制的超高温油温机 | |
CN203069333U (zh) | 一种冷却器漏水在线检测装置 | |
CN203349689U (zh) | 一种新型板式换热器 | |
CN108534591B (zh) | 一种换热器的风扰动除垢系统及除垢方法 | |
CN211779193U (zh) | 用于模温机的实现自动排空功能的单向阀及自动排空系统 | |
CN221744026U (zh) | 一种锅炉连续排污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 |
CN206504315U (zh) | 余热锅炉高压系统上水结构 | |
CN221924731U (zh) | 一种加热系统 | |
CN215892323U (zh) | 一种软水箱出水装置 | |
CN219974574U (zh) | 一种多级u型水封系统 | |
CN210229182U (zh) | 一种凝液冷却装置 | |
CN210625439U (zh) | 一种有害废气余热回收装置 | |
CN220287872U (zh) | 一种实现液冷机组小型化的水循环系统 | |
CN216868701U (zh) | 一种地源热泵的节能控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