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26047U - 一种锁扣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锁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26047U
CN220726047U CN202322000860.2U CN202322000860U CN220726047U CN 220726047 U CN220726047 U CN 220726047U CN 202322000860 U CN202322000860 U CN 202322000860U CN 220726047 U CN220726047 U CN 2207260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rsion spring
spring body
spacer
lock
la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0086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文轩
沈达立
陈锡保
金立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iheda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iheda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iheda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iheda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0086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260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260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260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ing And Opening Devices For Wings, And Check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锁扣,包括锁壳、锁件、第一扭簧体以及第一隔体;其中,锁壳的内部形成容置腔,锁件设在容置腔内,第一扭簧体设在容置腔内,第一扭簧体的一端与锁件连接,第一扭簧体用于对锁件提供弹性力,以驱使锁件转动,第一隔体设在第一扭簧体与锁件之间。当扭簧因扭转而外尺寸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扭簧只会与第一隔体以及容置腔的腔壁抵接,而不至于挤压到锁件,从而防止锁扣因扭簧扭转而发生卡死。

Description

一种锁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锁扣。
背景技术
锁扣的主要部件为挡件和可转动的锁件,锁件上通常套接有扭簧。在锁闭状态下,挡件会与锁件抵接以阻挡锁件发生转动,锁件上的锁扣槽从而将锁杆钩合;当需要开锁时,挡件会在外力作用下离开锁件,不再受到抵接力的锁件会在扭簧作用下转动,锁扣槽以此将锁杆脱出从而实现开锁;当需要重新锁闭时,利用挡件重新抵接锁件以带动锁件复位,从而实现锁扣槽的锁合。
当中,锁件实现转动的关键在于设置了扭簧,在实际应用情况中,由于锁具的内部空间紧凑,所以容置扭簧的区域相当狭小,而扭簧的外尺寸会在扭转过程中膨大,比如说,扭簧的轴向尺寸会在伸展过程中增大,扭簧的径向尺寸会在收紧过程中增大,发生尺寸变化的扭簧往往会对锁壳以及锁件的表面造成挤压,进而增大了对于锁件表面的摩擦力,从而造成锁具卡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锁扣,防止锁扣的内部结构因扭簧扭转而发生卡死。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锁扣,包括锁壳、锁件、第一扭簧体以及第一隔体;其中,锁壳的内部形成容置腔,锁件设在容置腔内,第一扭簧体设在容置腔内,第一扭簧体的一端与锁件连接,第一扭簧体用于对锁件提供弹性力,以驱使锁件转动,第一隔体设在第一扭簧体与锁件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拖链,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在第一扭簧体与锁件之间设置第一隔体,第一隔体的作用在于将第一扭簧体与锁件分隔开,第一扭簧体仅通过端部与锁件连接以传递弹性力,至此,第一扭簧体相当于设在了第一隔体所背离锁件的一侧,当扭簧因扭转而外尺寸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扭簧只会与第一隔体以及容置腔的腔壁抵接,而不至于挤压到锁件,从而防止锁扣因扭簧扭转而发生卡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扭簧体包括卷绕部和设在卷绕部一端的卡扣部,卡扣部经第一隔体的周侧区域与锁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隔体为平板结构,在平行于第一隔体的平面上,第一隔体的投影覆盖卷绕部的投影、或者与卷绕部的投影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扭簧体的转动中心线垂直于第一隔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锁扣还包括第一安装轴,锁壳包括底板和盖板,盖板与底板之间形成容置腔,第一安装轴贯穿第一隔体且连接底板与盖板,第一扭簧体套设在第一安装轴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锁件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一安装轴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锁扣还包括挡件、第二扭簧体、第二隔体以及第二安装轴,挡件设在容置腔内,在锁闭状态下,挡件与锁件抵接以限制锁件的转动;第二安装轴贯穿第二隔体且连接底板与盖板,第二扭簧体套设在第二安装轴上,且第二扭簧体的一端与挡件连接,第二隔体设在第二扭簧体和挡件之间,第二扭簧体用于对挡件提供弹性力以驱使挡件复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隔体与第一安装轴一体成型,第二隔体与第二安装轴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锁扣还包括连接体,第二扭簧体与第一扭簧体通过连接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挡件包括止动臂,锁件设有止动槽和锁扣槽;在锁闭状态下,止动臂与止动槽抵接,以使得锁扣槽定位在指定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锁扣的内部结构示意图(省略了底板);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锁扣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锁扣在锁闭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锁扣在开锁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底板100;防转凸台110;盖板200;限位件210;隔件300;第一隔体310;第二隔体320;锁件400;锁板410;第一安装孔420;第一卡槽430;锁扣槽440;止动槽450;挡件500;挡板510;第二安装孔520;第二卡槽530;传递臂540;止动臂550;传递孔560;双扭簧600;第一扭簧体610;卷绕部611;卡扣部612;第二扭簧体620;连接体630;第一安装轴710;第二安装轴720;固定销730;轴肩810;安装通槽820;防转槽830;容置腔9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二、第一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请参阅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一种锁扣,包括锁壳、锁件400、挡件500、第一扭簧体610以及第一隔体310;其中,锁壳包括底板100(参见图3)和盖板200,底板100与盖板200连接并形成容置腔900,锁件400和挡件500并排设置且都可转动地设在容置腔900内;在锁闭状态下,挡件500与锁件400抵接,以阻挡锁件400的转动,第一扭簧体610也设在容置腔900内,第一扭簧体610的一端与锁件400连接,第一扭簧体610用于对锁件400提供弹性力,以驱使锁件400转动,第一隔体310设在第一扭簧体610与锁件400之间。
第一隔体310的作用在于将第一扭簧体610与锁件400分隔开,第一扭簧体610仅通过端部与锁件400连接以传递弹性力,至此,第一扭簧体610相当于设在了第一隔体310所背离锁件400的一侧,当第一扭簧体610因扭转而外尺寸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第一扭簧体610只会与第一隔体310以及容置腔900的腔壁抵接,而不至于挤压到锁件400,从而防止锁件400因扭簧扭转而发生卡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扭簧体610的转动中心线垂直于第一隔体310,第一扭簧体610包括卷绕部611和设在卷绕部611一端的卡扣部612,为了保证第一扭簧体610能够对锁件400施加扭簧力,卡扣部612经第一隔体310的周侧区域与锁件400连接。
第一隔体310为平板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在平行于第一隔体310的平面上,第一隔体310的投影应当覆盖卷绕部611的投影、或者与卷绕部611的投影重合,从而防止扭簧的边沿超出于中间板而对挡件500/锁件400的表面造成挤压。
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板100和盖板200之间插接有第二安装轴720、第一安装轴710以及固定销730,从而实现底板100和盖板200之间的固定安装,第二安装轴720和第一安装轴710间隔设置,挡件500包括有挡板510,挡板510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520,第二安装轴720可转动地穿设于第二安装孔520,以使得挡件500能够围绕第二安装轴720的轴线转动;与之类似地,锁件400包括有锁板410,锁板410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420,第一安装轴710可转动地穿设于第一安装孔420,以使得锁件400能够围绕第一安装轴710的轴线转动,第一扭簧体610套接在第一安装轴710上。
请参阅图2,容置腔900内还设有与挡件500相对应的第二扭簧体620,第二扭簧体620的一端部与挡件500连接,第二扭簧体620用于对挡件500提供弹性力以驱使挡件500复位,第二扭簧体620和挡件500之间设有第二隔体320。当第一扭簧体610、第二扭簧体620因扭转而导致轴向距离增大,并且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第一扭簧体610、第二扭簧体620的端面会分别抵接在第一隔件300和第二隔件300的表面,而不至于抵接到挡件500和锁件400的表面,从而防止了抵件和锁件400因扭簧过于膨胀而导致的卡死现象。
补充说明的是,为了简化结构,做到减少零件数量以及减少组装工序,第二扭簧体620套接在第二安装轴720上。
请参阅图3,锁板410上设有第一卡槽430,第一扭簧体610的一端沿第一隔体310的周侧区域与第一卡槽430卡接,与之类似地,挡板510上设有第二卡槽530,第二扭簧体620的一端沿第二隔体320的周侧区域与第二卡槽530卡接,通过卡接的设置,第一扭簧体610/第二扭簧体620能够将扭转力传递至对应的挡件500/锁件400上。
关于挡件500与锁件400之间的运动原理,挡件500包括挡板510、传递臂540、止动臂550,挡板510可转动地穿设在第二安装轴720上,传递臂540和止动臂550分别凸设在挡板510的周侧;锁件400则包括有锁板410以及设在锁板410上的锁扣槽440和止动槽450,锁板410可转动地穿设在第一安装轴710上;盖板200的两侧部设有限位件210,两个限位件210对锁件400实施限位。
请参阅图4,在锁闭状态下,止动臂550与止动槽450抵接,挡件500从而阻挡锁件400转动,锁扣槽440将对应的锁杆钩合;请参阅图5,当需要开锁时,外力拨动传递臂540,传递臂540从而带动挡板510和止动臂550转动,止动臂550离开止动槽450,第一扭簧体610带动锁件400转动,锁扣槽440从而将对应的锁杆脱出;当需要重新锁闭时,锁杆在外力作用下推动锁扣槽440,第二扭簧体620顺势带动挡件500复位,止动臂550重新与止动槽450抵接,以此将锁件400锁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隔体320和第一隔体310彼此分离,并且第二隔体320一体成型地套设在第二安装轴720上,第二隔体320将第二扭簧体620的端面与挡板510的板面分隔开,第二扭簧体620的一端部在第二隔体320的周面区域发生弯折从而与挡板510卡接。与之类似地,第一隔体310一体成型地套设在第一安装轴710上,第一隔体310将第一扭簧体610的端面与锁板410的板面分隔开,第一扭簧体610的一端部在第一隔体310的周面区域发生弯折从而与锁板410卡接。
当然,在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隔体320和第一隔体310还可以采用一体结构,设置成面积接近于底板100以及盖板200的形式,通过在一体结构上设置供第二扭簧体620和第一扭簧体610端部穿过的穿行孔,以实现第二扭簧体620和第一扭簧体610扭转力的输出。因此,任何能够利用隔件300将扭簧与挡件500以及锁件400分隔开的形式,均能够用作本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并不对第一隔体310和第二隔体320的构造作具体限定。
请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扭簧体620和第一扭簧体610之间通过连接体630实现连接,以此在整体上形成了双扭簧600的结构,根据双扭簧600的设置,在锁具装配过程中只需要一次过将第二扭簧体620和第一扭簧体610同时套进第二安装轴720和第一安装轴710,然后将双扭簧600的两个端角分别卡接在第二卡槽530和第一卡槽430上,即能完成安装,相比于将第二扭簧体620和第一扭簧体610分开设置并且逐一安装到对应的挡件500/锁件400的做法,双扭簧600的设置能够显著降低扭簧的制造成本,并且加快组装效率。
请参阅图3,除此之外,底板100和盖板200的内壁对向设置,第二安装轴720和第一安装轴710的两端分别插接于底板100和盖板200,第二安装轴720和第一安装轴710上分别设有两个轴肩810,轴肩810与对应的底板100内壁或者盖板200内壁抵接。轴肩810相当于将底板100和盖板200以指定的距离顶开,具体地,根据设置同一安装轴上两个轴肩810的端面之间距离,可以限定出底板100和盖板200之间的连接距离,防止底板100和盖板200沿安装轴的轴线方向发生偏移。
请参阅图3,第二安装轴720和第一安装轴710分别沿自身轴线方向贯穿设有安装通槽820,安装通槽820用于插接紧固件从而实现锁扣的安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通槽820的槽面设有螺纹,安装通槽820为螺纹槽的形式,紧固件包括螺栓,通过往安装通槽820内旋接螺栓,从而将锁扣安装到门板等应用对象上,而在旋接过程中,螺栓有可能会带动第二安装轴720/第一安装轴710转动,从而破坏了锁扣的内部结构,对此,第二安装轴720和第一安装轴710上分别在安装通槽820的外侧设有防转槽830,底板100上设有与防转槽830对应的防转凸台110,防转凸台110插接于防转槽830,以此防止第二安装轴720和第一安装轴710的松动甚至转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锁扣,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壳,所述锁壳的内部形成容置腔;
锁件,设在所述容置腔内;
第一扭簧体,设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一扭簧体的一端与所述锁件连接,所述第一扭簧体用于对所述锁件提供弹性力,以驱使所述锁件转动;
第一隔体,设在所述第一扭簧体与所述锁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扭簧体包括卷绕部和设在所述卷绕部一端的卡扣部,所述卡扣部经所述第一隔体的周侧区域与所述锁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体为平板结构,在平行于所述第一隔体的平面上,所述第一隔体的投影覆盖所述卷绕部的投影、或者与所述卷绕部的投影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扭簧体的转动中心线垂直于所述第一隔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锁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安装轴,所述锁壳包括底板和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一安装轴贯穿所述第一隔体且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盖板,所述第一扭簧体套设在所述第一安装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件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安装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锁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件、第二扭簧体、第二隔体以及第二安装轴,所述挡件设在所述容置腔内,在锁闭状态下,所述挡件与所述锁件抵接以限制所述锁件的转动;所述第二安装轴贯穿所述第二隔体且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盖板,所述第二扭簧体套设在所述第二安装轴上,且所述第二扭簧体的一端与所述挡件连接,所述第二隔体设在所述第二扭簧体和所述挡件之间,所述第二扭簧体用于对所述挡件提供弹性力以驱使所述挡件复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体与所述第一安装轴一体成型,所述第二隔体与所述第二安装轴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锁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体,所述第二扭簧体与所述第一扭簧体通过所述连接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件包括止动臂,所述锁件设有止动槽和锁扣槽;在锁闭状态下,所述止动臂与所述止动槽抵接,以使得所述锁扣槽定位在指定位置。
CN202322000860.2U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锁扣 Active CN2207260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00860.2U CN220726047U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锁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00860.2U CN220726047U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锁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26047U true CN220726047U (zh) 2024-04-05

Family

ID=90494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00860.2U Active CN220726047U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锁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260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81585A (en) Apparatus for simultaneously unlocking a door lock and a dead bolt
US7793527B2 (en) Reinforced handle assembly for lock
MXPA06010242A (es) Cilindro de cerradura universal.
US4911489A (en) T-handle latch
US20090025436A1 (en) Lock assembly
US6012311A (en) Removable core lock
CN220726047U (zh) 一种锁扣
JP2593007Y2 (ja) シリンダ錠
US9567780B2 (en) Pull handle for a vehicle door
CN211524387U (zh) 圆柱锁
US5511400A (en) Lock mechanism for use in a securing device
US4022039A (en) Key ejector lock
US6684672B2 (en) Cylinder lock arrangement
US20160304134A1 (en) Locking device and assembly for use with a truck tailgate mounting hub
US6357807B1 (en) Door lock
CN212837223U (zh) 一种轴向闭锁机构及锁具
CN111809983A (zh) 一种轴向闭锁机构、锁具及其解闭锁方法
CN110607960A (zh) 一种固定式门锁
CN218438741U (zh) 一种多功能锁
CN215407895U (zh) 一种离合器、门锁
CN214170208U (zh) 一种锁芯的锁定机构
CN211313752U (zh) 一种固定式门锁
CN111997970A (zh) 一种led显示屏背架
CN212078944U (zh) 锁具反锁机构及其锁具
CN212867168U (zh) 一种智能门锁的备用开锁结构及智能门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