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19856U - 一种水泥搅拌机以及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泥搅拌机以及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19856U
CN220719856U CN202322117393.1U CN202322117393U CN220719856U CN 220719856 U CN220719856 U CN 220719856U CN 202322117393 U CN202322117393 U CN 202322117393U CN 220719856 U CN220719856 U CN 2207198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cement
valve
pipe
d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1739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洪勇
颜廷达
杜胜利
邱燕燕
宋克坤
宋春玲
安孟春
李宏宇
付金利
于海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Second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Second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Second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1739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198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198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198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paration Of Clay, And Manufacture Of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泥搅拌机以及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通过在连接管路中的粉料总管的基础上增加设置第一粉料管、第二粉料管,第一阀门开启且第二阀门关闭,风泵开启后,将粉料罐中的粉状水泥通过粉料总管、第一粉料管输出进入到搅拌设备中加水搅拌后,产生的液状水泥通过灰浆泵和输浆软管进入搅拌杆中,完成灰浆的上料,而在第一阀门关闭且第二阀门开启,风泵开启后,将粉料罐中的粉状水泥通过粉料总管、第二粉料管输出直接通过输浆软管进入搅拌杆,实现了搅拌桩设备可供给液体物料和粉状物料的要求,结构简单,提高了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水泥搅拌机以及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供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泥搅拌机以及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
背景技术
软土与水泥采用机械搅拌加固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水泥加固土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减少了软土中的含水率,增加了颗粒之间的粘结力,增加了水泥土的强度和足够的水稳定性。
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别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就地将软土和水泥(浆液)强制搅拌后,水泥和软土将产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改性。改性后的软土强度大大高于天然强度,其压缩性,渗水性比天然软土大大降低。
将水泥浆与土在原位搅拌,搅拌后形成柱状水泥土体,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增加稳定性和防止泄漏、建成防漏帷幕。常用于加固钢铁原料堆场、港工码头、高速公路等处于深厚软基上的建设工程。其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杂填土、黏性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石等地基。
现有的设备在进行水泥搅拌桩施工时,只能将灰浆注入,无法将水泥粉料进行注入,大大降低了设备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水泥搅拌机以及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解决水泥搅拌桩设备只能注入水泥灰浆而无法注入水泥粉料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包括:
粉料罐,用于存储粉状水泥;
风泵,用于与所述粉料罐连接;
连接管路,用于连接所述风泵和搅拌杆,包括粉料总管、第一粉料管、第二粉料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粉料管的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粉料管的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开启且所述第二阀门关闭,所述风泵开启后,将所述粉料罐中的粉状水泥通过所述粉料总管、所述第一粉料管输出进入到搅拌设备中加水搅拌后,产生的液状水泥通过灰浆泵和输浆软管进入搅拌杆中,完成灰浆的上料,所述第一阀门关闭且所述第二阀门开启,所述风泵开启后,将所述粉料罐中的粉状水泥通过所述粉料总管、所述第二粉料管输出直接通过所述输浆软管进入所述搅拌杆。
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粉料管的第一流量计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粉料管的第二流量计。
其中,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二流量计连接的状态传感器,用于检测并输出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的开关状态以及所述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二流量计的流量数值。
其中,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风泵连接的状态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的开关状态以及控制所述风泵的运行状态。
其中,还包括与所述状态传感器连接的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的开关状态、所述风泵的运行状态以及所述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二流量计的流量数值。
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粉料总管顶部且位于所述粉料罐的输出端的进料口以及倾斜设置在进料口的挡料板,所述挡料板的一端安装在所述进料口靠近所述风泵的一侧,所述挡料板的另一端倾斜向下延伸至另一侧,在所述风泵启动后,产生的风力在所述挡料板的作用下,将所述粉状水泥输送进入所述粉料总管并输出。
其中,所述挡料板与所述进料口铰接或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挡料板的面积与所述进料口的面积比为60%-80%。
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粉料罐底部的锥形下料斗,所述粉料总管位于所述锥形下料斗的底部,所述锥形下料斗的顶部与所述粉料罐的底部连接。
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水泥搅拌机,包括水泥搅拌机主体和如上所述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所述水泥搅拌机主体与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连接,用于通过设置在所述水泥搅拌机主体的搅拌杆接收所述水料两用供料装置连接输出的灰浆或粉状水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水泥搅拌机以及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泥搅拌机以及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通过在连接管路中的粉料总管的基础上增加设置第一粉料管、第二粉料管,第一阀门开启且第二阀门关闭,风泵开启后,将粉料罐中的粉状水泥通过粉料总管、第一粉料管输出进入到搅拌设备中加水搅拌后,产生的液状水泥通过灰浆泵和输浆软管进入搅拌杆中,完成灰浆的上料,而在第一阀门关闭且第二阀门开启,风泵开启后,将粉料罐中的粉状水泥通过粉料总管、第二粉料管输出直接通过输浆软管进入搅拌杆,实现了搅拌桩设备可供给液体物料和粉状物料的要求,结构简单,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粉料总管、挡料板和粉料罐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粉料总管、挡料板和进料口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水泥搅拌机主体;2-灰浆泵控制柜;3-灰浆泵;4-搅拌设备;5-第一阀门;6-灰浆搅合平台;7-下料斗;8-风泵;9-粉料罐;10-粉料总管;11-第二阀门;12-搅拌杆;13-输浆软管;14-进料口;15-挡料板;101-第一粉料管;102-第二粉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粉料总管、挡料板和粉料罐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粉料总管、挡料板和进料口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包括:
粉料罐9,用于存储粉状水泥;
风泵8,用于与所述粉料罐9连接;
连接管路,用于连接所述风泵8和搅拌杆12,包括粉料总管10、第一粉料管101、第二粉料管10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粉料管101的第一阀门5,设置在所述第二粉料管102的第二阀门11,所述第一阀门5开启且所述第二阀门11关闭,所述风泵8开启后,将所述粉料罐9中的粉状水泥通过所述粉料总管10、所述第一粉料管101输出进入到搅拌设备4中加水搅拌后,产生的液状水泥通过灰浆泵3和输浆软管13进入搅拌杆12中,完成灰浆的上料,所述第一阀门5关闭且所述第二阀门11开启,所述风泵8开启后,将所述粉料罐9中的粉状水泥通过所述粉料总管10、所述第二粉料管102输出直接通过所述输浆软管13进入所述搅拌杆12。
通过在连接管路中的粉料总管10的基础上增加设置第一粉料管101、第二粉料管102,第一阀门5开启且第二阀门11关闭,风泵8开启后,将粉料罐9中的粉状水泥通过粉料总管10、第一粉料管101输出进入到搅拌设备4中加水搅拌后,产生的液状水泥通过灰浆泵3和输浆软管13进入搅拌杆12中,完成灰浆的上料,而在第一阀门5关闭且第二阀门11开启,风泵8开启后,将粉料罐9中的粉状水泥通过粉料总管10、第二粉料管102输出直接通过输浆软管13进入搅拌杆12,实现了搅拌桩设备可供给液体物料和粉状物料的要求,结构简单,提高了施工效率。
为了提高对各处物料流量的监控,提高管理效率以及施工效率,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粉料管101的第一流量计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粉料管102的第二流量计。
通过设置第一流量计以及第二流量计,能够精准检测以及控制各种浆料的输入输出,提高实现精确化管理,减少出现由于粉状水泥输入过多或者过少造成的性能下降,保证了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
本申请中对于第一流量计以及第二流量计的类型以及具体设置位置不做限定。
而为了提高对于各个器件的管理效率,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阀门5、所述第二阀门11、所述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二流量计连接的状态传感器,用于检测并输出所述第一阀门5、所述第二阀门11的开关状态以及所述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二流量计的流量数值。
本申请对于状态传感器的类型以及设置方式不做限定,状态传感器可以采用电路信号等获得,或者采用其它方式获得。
而为了方便集中控制,提高管理效率,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阀门5、所述第二阀门11、所述风泵8连接的状态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阀门5、所述第二阀门11的开关状态以及控制所述风泵8的运行状态。
通过状态控制器,除了可以在现场控制外,还可以采用集中控制的方式进行控制,提高了控制的效率,使得减少了设备运行需要的人数,降低控制难度。
更进一步,为了实施获得现场数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状态传感器连接的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第一阀门5、所述第二阀门11的开关状态、所述风泵8的运行状态以及所述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二流量计的流量数值。
通过显示器,显示各种数据以及部件状态,提高管理的集中性和管理效率。
本申请对于显示器的设置位置以及显示方式不做限定。
本申请中采用风泵8进行粉状水泥输出,对于其具体结构不做限定。
为了降低控制难度以及降低结构复杂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粉料总管10顶部且位于所述粉料罐9的输出端的进料口14以及倾斜设置在进料口14的挡料板15,所述挡料板15的一端安装在所述进料口14靠近所述风泵8的一侧,所述挡料板15的另一端倾斜向下延伸至另一侧,在所述风泵8启动后,产生的风力在所述挡料板15的作用下,将所述粉状水泥输送进入所述粉料总管10并输出。
通过挡料板15,可以简单的实现对于粉状水泥的控制,本申请中包括但是不局限于上述的结构。
本申请中对于挡料板15的连接方式以及形状结构、材质等不做限定,而为了实现对于输出物料的精准调整,所述挡料板15与所述进料口14铰接或转动连接,或者采用其它方式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料板15的面积与所述进料口14的面积比为60%-80%。
而为了方便集中管理,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粉料罐9底部的锥形下料斗7,所述粉料总管10位于所述锥形下料斗7的底部,所述锥形下料斗7的顶部与所述粉料罐9的底部连接。
通过设置锥形下料斗7,方便物料的自动下流,使得其在达到粉料总管10前具有一定的速度,提高了物料输出效率。
本申请中包括但是不局限于采用锥形下料斗7,还可以采用其它的结构输出。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粉状水泥通过进料管进入粉料罐9中进行储存,在水泥搅拌机1进行液体物料输送时,风泵8启动并打开第一阀门5,将粉料罐9中的水泥粉料通过粉料总管10、第一粉料管101进入搅拌设备4中并加水搅拌,产生的液状水泥通过灰浆泵3和输浆软管13进入搅拌杆12中,完成灰浆的上料,在需要进行水泥粉料进行上料时,第一阀门5关闭,第二阀门11打开,风泵8启动,将粉料罐9中的水泥通过粉料总管10、第二粉料管102直接进入输浆软管13中,并在风泵8持续输送下进入搅拌杆12中,实现了水泥粉料的供给,通过灰浆泵控制柜2对灰浆泵3进行操作,通过灰浆搅合平台6上的控制柜对搅拌设备4进行操作,控制柜图中未标出。
粉料总管10处于粉料罐9中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14,粉料罐9中的粉料可通过进料口14进入粉料总管10中,进料口14中倾斜设有挡料板15,挡料15板的一端安装在进料口14靠近风泵8的一侧,挡料板15的另一端倾斜向下延伸至另一侧,风泵8在启动时,产生的风力通过挡料板15的阻挡不会进入粉料罐9中,在挡料板15的作用下,便于粉料进入粉料总管10中,从而便于粉料供给。
具体施工准备如下:
1、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进场验收和复试要求
(1)根据设计要求及施工现场情况,制定水泥的采购计划,并准备好存方地点,防止水泥受潮变质。
(2)水泥进场时,应检查产品标签、生产厂家、产品批号、生产日期等,并按批量、批号取样送检。
2、主要施工机具、设备
(1)深层(喷射)搅拌机。
(2)粉体发送系统(干法)。
(3)空气压缩机(干法)。
3、施工现场(作业条件)要求
(1)平整场地:做好“三通一平”,在施工前对桩位场地用钎探检查有无条石、块石、如有应及时挖掘清除。
(2)放线定位:按设计要求进行现场测量放线,定出每一个桩位,做出醒目标记。
(3)场地布置:现场表土较硬需采用注水预搅施工时,在场地四周要开挖排水沟,并设积水井。送浆(粉)管路的水平长度不宜大于50(60)m。
(4)机械安装:做到牢固平稳,搅拌轴必须垂直(垂直偏差不超过1%)。桩位偏差不大于50mm,每一桩位均要做好相应的标志。
(5)劳动力组织:每一台班必须配技术员1名,司机、拌浆工、供料工各2名。司浆工、管线工、起重工、钳工、电工、记录各1名。
4、技术准备
(1)具备的资料:建设主管部门批准的工程建设项目文件、施工设计任务书、场地施工平面布置图、建筑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资料。
(2)室内试验配比: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到现场采集土样,做水泥土的配比试验,选择最佳水泥渗入量,确定搅拌工艺。
四、基础施工工艺流程
1.“干法”工艺
(1)“干法”深层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
钻机定位→正转下沉→反向转动→喷粉提升→换向旋转提升→移位→检验。
(2)操作工艺:
1)钻机定位:利用起重机或开动绞车将桩机移位至指定桩位。为保证桩位准确,必须使用定位卡,桩位偏差不大于50mm,导向架和搅拌轴应与地面垂直,垂直度的偏差不应超过1.5%.
2)正转下沉:开启主空压机,打开送风管道,钻机正转下沉,风压控制在100~150kPa。
3)反向转动:钻机钻进至设计深度,钻机换档,反向转动。
4)换向旋转喷粉提升:开启副空压机,将料罐压力与送灰管压力至正常,开阀喷粉并提升。搅拌头提升至设计桩高后停止喷粉,提升至地面,成桩完毕。
5)移位:重复上述1)~4)步骤,进行下根桩施工。
(3)注意事项:
1)喷粉施工机械必须配置经国家计量部门确认的具有瞬时检测并记录出粉量的粉体计量装置及搅拌深度自动记录仪。
2)搅拌头每旋转一周,其提升高度不得超过15mm。
3)当搅拌头达到设计桩底以上1.5m时,应立即开启喷粉机提前进行喷粉作业。当搅拌头提升至地面下500mm时,喷粉机应停止工作。
4)成桩过程中因故停止喷粉,应将搅拌头下沉至停灰面以下1m处,待恢复喷粉时再喷粉搅拌
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水泥搅拌机,包括水泥搅拌机主体和如上所述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所述水泥搅拌机主体与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连接,用于通过设置在所述水泥搅拌机主体的搅拌杆接收所述水料两用供料装置连接输出的灰浆或粉状水泥。
本申请中的所述水泥搅拌机,包括如上所述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对此不做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泥搅拌机以及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通过在连接管路中的粉料总管的基础上增加设置第一粉料管、第二粉料管,第一阀门开启且第二阀门关闭,风泵开启后,将粉料罐中的粉状水泥通过粉料总管、第一粉料管输出进入到搅拌设备中加水搅拌后,产生的液状水泥通过灰浆泵和输浆软管进入搅拌杆中,完成灰浆的上料,而在第一阀门关闭且第二阀门开启,风泵开启后,将粉料罐中的粉状水泥通过粉料总管、第二粉料管输出直接通过输浆软管进入搅拌杆,实现了搅拌桩设备可供给液体物料和粉状物料的要求,结构简单,提高了施工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泥搅拌机以及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粉料罐,用于存储粉状水泥;
风泵,用于与所述粉料罐连接;
连接管路,用于连接所述风泵和搅拌杆,包括粉料总管、第一粉料管、第二粉料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粉料管的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粉料管的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开启且所述第二阀门关闭,所述风泵开启后,将所述粉料罐中的粉状水泥通过所述粉料总管、所述第一粉料管输出进入到搅拌设备中加水搅拌后,产生的液状水泥通过灰浆泵和输浆软管进入搅拌杆中,完成灰浆的上料,所述第一阀门关闭且所述第二阀门开启,所述风泵开启后,将所述粉料罐中的粉状水泥通过所述粉料总管、所述第二粉料管输出直接通过所述输浆软管进入所述搅拌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粉料管的第一流量计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粉料管的第二流量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二流量计连接的状态传感器,用于检测并输出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的开关状态以及所述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二流量计的流量数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风泵连接的状态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的开关状态以及控制所述风泵的运行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状态传感器连接的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的开关状态、所述风泵的运行状态以及所述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二流量计的流量数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粉料总管顶部且位于所述粉料罐的输出端的进料口以及倾斜设置在进料口的挡料板,所述挡料板的一端安装在所述进料口靠近所述风泵的一侧,所述挡料板的另一端倾斜向下延伸至另一侧,在所述风泵启动后,产生的风力在所述挡料板的作用下,将所述粉状水泥输送进入所述粉料总管并输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板与所述进料口铰接或转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板的面积与所述进料口的面积比为60%-80%。
9.如权利要求6-8任意一项所述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粉料罐底部的锥形下料斗,所述粉料总管位于所述锥形下料斗的底部,所述锥形下料斗的顶部与所述粉料罐的底部连接。
10.一种水泥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泥搅拌机主体和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所述水泥搅拌机主体与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连接,用于通过设置在所述水泥搅拌机主体的搅拌杆接收所述水料两用供料装置连接输出的灰浆或粉状水泥。
CN202322117393.1U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水泥搅拌机以及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 Active CN2207198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17393.1U CN220719856U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水泥搅拌机以及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17393.1U CN220719856U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水泥搅拌机以及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19856U true CN220719856U (zh) 2024-04-05

Family

ID=90524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17393.1U Active CN220719856U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水泥搅拌机以及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198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39563B (zh) 一种后注浆配套旋挖钻机干法成孔灌注桩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8166994B (zh) 一种应用于富水砂层盾构隧道的注浆加固圈的施工方法
CN101713278B (zh) 钻孔灌注桩成孔一桩双机施工方法
CN104929114A (zh) 一种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施工装置及其方法
CN101660309B (zh) 多钻头高压喷射搅拌基础防渗加固设备的施工方法
CN101333812A (zh) 桩侧后注浆注浆器及其施工方法
CN109630015A (zh) 一种抗滑桩机械成孔方法
CN204753574U (zh) 一种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施工装置
CN207891870U (zh) 一种智能化植桩施工设备
CN112144559A (zh) 高富水黄土砂卵石地层变压管井中井施工方法
CN110700266A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墙趾后注浆施工方法
CN111455988A (zh) 一种高压旋喷桩的施工方法
CN107587502B (zh) 一种旋挖成孔压灌水泥土咬合帷幕桩的施工方法
CN102953374A (zh) 一种输电线路铁塔桩基施工用高压旋喷桩施工方法
CN205348160U (zh) 新型水泥粉喷双向搅拌桩机施工设备
CN110747848A (zh) 砂砾层地基深层水泥土搅拌桩防渗墙施工方法
CN220719856U (zh) 一种水泥搅拌机以及水泥干料和水料两用供料装置
CN214783811U (zh) 注浆支架及注浆体系
CN113309087A (zh) 动态调整喷浆、提升和下沉速度的搅拌桩施工装置及方法
CN113293773A (zh) 一种基坑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8086311A (zh) 一种智能化植桩施工设备
CN201981543U (zh) 无锁扣钢管桩基坑支护止水围堰结构
CN102433887A (zh) 一种砂置换型搅拌桩防渗墙的施工方法
CN110172970B (zh) 一种避免浆液倒灌的旋喷桩供浆管线及其喷浆方法
CN210737524U (zh) 一种避免浆液倒灌的防堵旋喷桩供浆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