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17999U - 一种管材接口攻丝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材接口攻丝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17999U
CN220717999U CN202322401581.7U CN202322401581U CN220717999U CN 220717999 U CN220717999 U CN 220717999U CN 202322401581 U CN202322401581 U CN 202322401581U CN 220717999 U CN220717999 U CN 2207179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groove
threaded rod
wall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0158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洪涛
王华颂
方琴
方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Yitian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Yitian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Yitian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Yitian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0158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179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179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179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illing And Bo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材接口攻丝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L形支撑板,所述底板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装夹台,所述装夹台顶部开设有装夹槽,所述装夹槽内壁活动连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弧形夹板,所述弧形夹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块,且所述装夹槽内腔底部开设有与活动块相匹配的活动槽,所述活动块侧壁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第一螺纹杆,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系列的结构使得本装置具有物料便于装夹和攻丝便捷稳定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管材接口攻丝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接口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材接口攻丝装置。
背景技术
管材就是用于做管件的材料。不同的管件要用不同的管材,管材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管件的质量。建筑工程、电厂、化工厂等多用此类管材。包括:PPR管,PVC管,UPVC管,铜管,钢管,纤维管,复合管,镀锌管,软管,异径管,水管,现有技术的管材之间的连接常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这需要对管材接口进行螺纹攻丝处理,现有技术的管材接口攻丝装置在使用时存在管材接口庄家不便捷和攻丝不便捷等问题,对此我们提出一种管材接口攻丝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管材接口攻丝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材接口攻丝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L形支撑板,所述底板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装夹台,所述装夹台顶部开设有装夹槽,所述装夹槽内壁活动连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弧形夹板,所述弧形夹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块,且所述装夹槽内腔底部开设有与活动块相匹配的活动槽,所述活动块侧壁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活动槽两侧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装夹台内靠近下方处开设有第一空槽,所述第一空槽内靠近下方处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顶部啮合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螺纹杆一端穿过轴承内圈延伸至第一空槽内,并与相邻近的第二齿轮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底部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底端通过轴承与第一空槽内腔底部活动连接,所述装夹台内靠近第一空槽下方处开设有第二空槽,所述第二空槽内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轴底端穿过轴承内圈延伸至第二空槽,所述L形支撑板内靠近上方处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顶部靠近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顶端贯穿L形支撑板内腔顶部,所述升降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粗管,所述粗管内设置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粗管内壁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所述第二螺纹杆底端固定连接有攻丝钻头。
优选的,所述弧形夹板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且所述装夹槽内壁开设有与限位杆相匹配的限位孔。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孔内腔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第一限位块相匹配的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蜗轮,所述旋转轴底端与蜗轮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蜗轮后壁啮合有蜗杆,所述蜗杆左端通过轴承与第二空槽左侧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空槽右侧内壁开设有与蜗杆相匹配的通孔,所述蜗杆通过轴承与通孔内壁靠近左右两侧处活动连接,所述蜗杆右端穿过轴承内圈延伸至装夹台右侧,并固定连接有旋转盘。
优选的,所述升降板顶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稳固杆,所述稳固杆顶端套设有圆筒,所述圆筒顶端贯穿L形支撑板内腔顶部。
优选的,所述稳固杆左右两侧侧壁靠近顶端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且所述圆筒左右两侧内壁均开设有与第二限位块相匹配的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杆外靠近下方处套设有环形块,所述环形块内壁通过连接杆与第二螺纹杆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旋转盘、蜗轮、蜗杆、旋转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若干个第一螺纹杆同步旋转,从而通过若干个活动块带动弧形夹板相向或者相背运动,从而便捷的对物料进行装夹,同时通过限位杆和第二限位块保证弧形夹板移动时的稳定性;通过电动伸缩杆可实现对升降板进行高度调节,同时通过稳固杆和圆筒保证其升降时的稳定性,通过粗管、第二螺纹杆和环形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攻丝钻头向下旋转移动,从而便捷的进行攻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放大图;
图5为图2中C处放大图;
图6为图2中D处放大图。
图中标号:1、底板;2、L形支撑板;3、第二螺纹杆;4、粗管;5、第一限位块;6、电动伸缩杆;7、升降板;8、环形块;9、攻丝钻头;10、弧形夹板;11、装夹台;12、第一齿轮;13、第二齿轮;14、蜗杆;15、蜗轮;16、旋转轴;17、活动块;18、第一螺纹杆;19、第二限位块;20、稳固杆;21、圆筒;22、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管材接口攻丝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L形支撑板2,底板1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装夹台11,装夹台11顶部开设有装夹槽,装夹槽内壁活动连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弧形夹板10,弧形夹板10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2,且装夹槽内壁开设有与限位杆22相匹配的限位孔,限位杆22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5,且限位孔内腔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第一限位块5相匹配的限位槽,弧形夹板10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块17,且装夹槽内腔底部开设有与活动块17相匹配的活动槽,活动块17侧壁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有第一螺纹杆18,第一螺纹杆18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活动槽两侧内壁活动连接,装夹台11内靠近下方处开设有第一空槽,第一空槽内靠近下方处设置有第一齿轮12,第一齿轮12顶部啮合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第二齿轮13,第一螺纹杆18一端穿过轴承内圈延伸至第一空槽内,并与相邻近的第二齿轮13侧壁固定连接,第一齿轮12底部固定连接有旋转轴16,旋转轴16底端通过轴承与第一空槽内腔底部活动连接,装夹台11内靠近第一空槽下方处开设有第二空槽,第二空槽内设置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蜗轮15,旋转轴16底端与蜗轮15顶部固定连接,蜗轮15后壁啮合有蜗杆14,蜗杆14左端通过轴承与第二空槽左侧内壁活动连接,第二空槽右侧内壁开设有与蜗杆14相匹配的通孔,蜗杆14通过轴承与通孔内壁靠近左右两侧处活动连接,蜗杆14右端穿过轴承内圈延伸至装夹台11右侧,并固定连接有旋转盘,旋转轴16底端穿过轴承内圈延伸至第二空槽,L形支撑板2内靠近上方处设置有升降板7,升降板7顶部靠近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6,电动伸缩杆6顶端贯穿L形支撑板2内腔顶部,升降板7顶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稳固杆20,稳固杆20顶端套设有圆筒21,圆筒21顶端贯穿L形支撑板2内腔顶部,稳固杆20左右两侧侧壁靠近顶端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9,且圆筒21左右两侧内壁均开设有与第二限位块19相匹配的限位槽,升降板7底部固定连接有粗管4,粗管4内设置有第二螺纹杆3,粗管4内壁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杆3相匹配的螺纹,第二螺纹杆3底端固定连接有攻丝钻头9,第二螺纹杆3外靠近下方处套设有环形块8,环形块8内壁通过连接杆与第二螺纹杆3固定连接,通过旋转盘、蜗轮15、蜗杆14、旋转轴16、第一齿轮12和第二齿轮13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若干个第一螺纹杆18同步旋转,从而通过若干个活动块17带动弧形夹板10相向或者相背运动,从而便捷的对物料进行装夹,同时通过限位杆22和第二限位块19保证弧形夹板10移动时的稳定性;通过电动伸缩杆6可实现对升降板7进行高度调节,同时通过稳固杆20和圆筒21保证其升降时的稳定性,通过粗管4、第二螺纹杆3和环形块8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攻丝钻头9向下旋转移动,从而便捷的进行攻丝。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管材接口放置在装夹槽内,转动旋转盘带动蜗杆14旋转,蜗杆14带动蜗轮15旋转,蜗轮15带动旋转轴16旋转,旋转轴16通过第一齿轮12和第二齿轮13调动若干个第一螺纹杆18旋转,继而通过活动块17调动若干个弧形夹板10向中间运动,夹紧物料,实现物料的便捷装夹,开启电动伸缩杆6带动升降板7及其下方部件向下运动直至攻丝钻头9底部与管材接口顶部相接处,关闭电动伸缩杆6,旋转环形块8调动第二螺纹杆3旋转,第二螺纹杆3调动攻丝钻头9旋转,并向下运动,对管材接口内壁进行攻丝处理。

Claims (7)

1.一种管材接口攻丝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L形支撑板(2),所述底板(1)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装夹台(11),所述装夹台(11)顶部开设有装夹槽,所述装夹槽内壁活动连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弧形夹板(10),所述弧形夹板(10)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块(17),且所述装夹槽内腔底部开设有与活动块(17)相匹配的活动槽,所述活动块(17)侧壁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第一螺纹杆(18),所述第一螺纹杆(18)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活动槽两侧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装夹台(11)内靠近下方处开设有第一空槽,所述第一空槽内靠近下方处设置有第一齿轮(12),所述第一齿轮(12)顶部啮合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第二齿轮(13),所述第一螺纹杆(18)一端穿过轴承内圈延伸至第一空槽内,并与相邻近的第二齿轮(13)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12)底部固定连接有旋转轴(16),所述旋转轴(16)底端通过轴承与第一空槽内腔底部活动连接,所述装夹台(11)内靠近第一空槽下方处开设有第二空槽,所述第二空槽内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轴(16)底端穿过轴承内圈延伸至第二空槽,所述L形支撑板(2)内靠近上方处设置有升降板(7),所述升降板(7)顶部靠近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6),所述电动伸缩杆(6)顶端贯穿L形支撑板(2)内腔顶部,所述升降板(7)底部固定连接有粗管(4),所述粗管(4)内设置有第二螺纹杆(3),所述粗管(4)内壁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杆(3)相匹配的螺纹,所述第二螺纹杆(3)底端固定连接有攻丝钻头(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接口攻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夹板(10)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2),且所述装夹槽内壁开设有与限位杆(22)相匹配的限位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材接口攻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22)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5),且所述限位孔内腔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第一限位块(5)相匹配的限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接口攻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蜗轮(15),所述旋转轴(16)底端与蜗轮(15)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蜗轮(15)后壁啮合有蜗杆(14),所述蜗杆(14)左端通过轴承与第二空槽左侧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空槽右侧内壁开设有与蜗杆(14)相匹配的通孔,所述蜗杆(14)通过轴承与通孔内壁靠近左右两侧处活动连接,所述蜗杆(14)右端穿过轴承内圈延伸至装夹台(11)右侧,并固定连接有旋转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接口攻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7)顶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稳固杆(20),所述稳固杆(20)顶端套设有圆筒(21),所述圆筒(21)顶端贯穿L形支撑板(2)内腔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材接口攻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杆(20)左右两侧侧壁靠近顶端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9),且所述圆筒(21)左右两侧内壁均开设有与第二限位块(19)相匹配的限位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接口攻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杆(3)外靠近下方处套设有环形块(8),所述环形块(8)内壁通过连接杆与第二螺纹杆(3)固定连接。
CN202322401581.7U 2023-09-05 2023-09-05 一种管材接口攻丝装置 Active CN2207179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01581.7U CN220717999U (zh) 2023-09-05 2023-09-05 一种管材接口攻丝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01581.7U CN220717999U (zh) 2023-09-05 2023-09-05 一种管材接口攻丝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17999U true CN220717999U (zh) 2024-04-05

Family

ID=90489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01581.7U Active CN220717999U (zh) 2023-09-05 2023-09-05 一种管材接口攻丝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179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63813U (zh) 塑料管材热熔对接焊机
CN220717999U (zh) 一种管材接口攻丝装置
CN213531260U (zh) 一种灵活性高的数控切割设备
CN210616801U (zh) 一种木材加工机械用圆形木材环切设备
CN219274532U (zh) 一种压力表接头自动加工设备
CN218745749U (zh)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自动焊接装置
CN212317519U (zh) 一种房屋建筑用钢筋绑扎装置
CN211728724U (zh) 一种水平切割砂线切割机床顶板电动升降机构
CN113858075A (zh) 一种耐磨材料加工定位装置
CN210281995U (zh) 一种建筑管材检测用固定设备
CN219112598U (zh) 一种钢管端部整形机构
CN219358220U (zh) 钠电池电极焊接机构
CN219034248U (zh) 一种自动立电杆装置
CN220224258U (zh) 轴承热处理设备
CN218592234U (zh) 一种给排水钢管焊接对口装置
CN211939190U (zh) 一种车床大底座加工用钻孔装置
CN220390308U (zh) 一种双壁波纹管扩口机
CN214109598U (zh) 一种管道钻孔机夹持装置
CN213720583U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建筑工程用绘图装置
CN213356721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管起重装置
CN218397741U (zh) 一种自动化设备夹具快换结构
CN218519307U (zh) 一种瓦楞辊加工用夹紧机构
CN217858574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的钢筋切割装置
CN213290259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多级智能机械手
CN217738717U (zh) 一种岩土工程中岩土取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