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15192U - 一种干法选煤滤尘带更换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法选煤滤尘带更换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15192U
CN220715192U CN202322346087.5U CN202322346087U CN220715192U CN 220715192 U CN220715192 U CN 220715192U CN 202322346087 U CN202322346087 U CN 202322346087U CN 220715192 U CN220715192 U CN 2207151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air valve
fixedly connected
gear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4608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志涛
李磊
王林
王新华
李强
刘作强
李绍川
王旭哲
张薇
李志明
郭建英
刘洪廷
张福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Shenzhou Machine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gshan Shenzhou Machine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shan Shenzhou Machine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gshan Shenzhou Machine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4608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151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151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151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02A50/2351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M], e.g. carbon smoke microparticles, smog, aerosol particles, dust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法选煤滤尘带更换机构,属于煤炭分选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底座、更换机构和控风机构,两组更换机构均设于底座内,更换机构包括驱动部件和直角架,直角架转动连接于底座内;控风机构设于底座上,用以控制底座内部风流的方向。本实用新型通过更换机构的使用可以对除尘器中设置的滤尘网进行定期更换,保证使用过程中的阻隔效果,并且联合清理机构进行使用,使更换后的滤尘网进行清理,使其可以进行重复使用,提高使用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干法选煤滤尘带更换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炭分选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干法选煤滤尘带更换机构。
背景技术
煤主要由碳、氢、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组成,碳、氢、氧三者总和约占有机质的95%以上,是非常重要的能源,也是冶金、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有褐煤、烟煤、无烟煤、半无烟煤这几种分类,煤为不可再生的资源,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产,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主要由植物遗体经生物化学作用,埋藏后再经地质作用转变而成。
煤开采后,筛选主要分为干法与湿法两种,湿选是指把原煤和利用加磁铁粉的介质密度液混合后根据煤的密度和矸石密度的区别来选分,湿选的工艺复杂,设计设备多,且投资大运行成本高,但是在缺水地区,煤炭储量大,适合用干法选煤,干法选煤具有投资少,工艺简单,运行成本低的优点。
干法选煤主要由受料系统、破碎筛分系统、分选系统、输送系统以及除尘系统等组成,受料斗内的物料通过给料机均匀地给入上料带式输送机,并由带式输送机给入破碎机,经过破碎的物料再由带式输送机送入FX型风力干选机中,物料在风和震动力的共同作用下进行干扰、沉降以及分离,分选过程中产生的含尘气体,则被旋风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收集,在除尘器中设置有滤尘网进行阻隔,因此,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滤尘网进行更换,保证滤尘的效果,现有的装置在使用时并不方便,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过滤装置进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法选煤滤尘带更换机构,其通过更换机构的使用,可以对除尘器中设置的滤尘网进行定期更换,保证使用过程中的阻隔效果,并且,联合清理机构进行使用,使更换后的滤尘网进行清理,使其可以进行重复使用,提高使用的实用性,通过控风机构的使用,可以对除尘器内部的风向进行改变,保证使用过程中设备不会因为更换滤尘网而停止,影响装置的使用效率,提高装置使用的连贯性,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干法选煤滤尘带更换机构,包括底座、更换机构和控风机构,两组更换机构均设于底座内,更换机构包括驱动部件和直角架,直角架转动连接于底座内,直角架的两端均安装设置有滤尘网,驱动部件设于底座内,且驱动部件连接于直角架上;
驱动部件包括设于底座内的动力组件,用以直角架的转动控制;以及设于底座内的传动组件,且传动组件连接于动力组件和直角架,用以动力的传输。
其中,控风机构设于底座上,用以控制底座内部风流的方向,其中:控风机构包括控制部件、第一风阀和第二风阀,底座的内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通风管,第一风阀转动连接于其中一个通风管内,第二风阀转动连接于另一个通风管内,控制部件设于底座上,且控制部件连接于第一风阀和第二风阀上。
其中,动力组件包括更换电机和驱动锥齿轮,更换电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底座内,驱动锥齿轮固定连接于更换电机的输出端。
其中,传动组件包括从动锥齿轮、传动齿轮和随动齿轮,从动锥齿轮转动连接于底座内,且从动锥齿轮与驱动锥齿轮相互啮合,传动齿轮固定连接于从动锥齿轮的底部,随动齿轮固定连接于直角架上,且随动齿轮和传动齿轮相互啮合。
其中,控制部件包括:
驱动组件,设于底座内,用以控制第一风阀和第二风阀的角度;以及
联动组件,设于第一风阀和第二风阀上,用以第一风阀和第二风阀之间的同步转动。
其中,驱动组件包括调角电机和驱动盘,调角电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底座内,驱动盘固定连接于调角电机的输出端。
其中,联动组件包括联动齿轮和受力盘,联动齿轮设有两个,其中一个联动齿轮固定连接于第一风阀的一端,另一个联动齿轮固定连接于第二风阀的一端,且两个联动齿轮上均套设有齿带,受力盘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联动齿轮上,且受力盘与驱动盘连接。
其中,还包括清理机构,其设有两组,两组清理机构均包括清理腔罐和升降气缸,底座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清理座,升降气缸固定连接于清理座内中心处,清理腔罐固定连接于升降气缸的输出端。
其中,其中一个通风管的顶部连通设置有吸尘腔,吸尘腔的外表面一侧连通设置有支腔管,支腔管的另一端连通设置于另一个通风管的顶部,两个通风管的底部均连通设置有风口。
其中,底座的外表面一侧顶部处固定连接有防护板,防护板的内部包括设置于两个联动齿轮的外表面。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更换机构的使用,可以对除尘器中设置的滤尘网进行定期更换,保证使用过程中的阻隔效果,并且,联合清理机构进行使用,使更换后的滤尘网进行清理,使其可以进行重复使用,提高使用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控风机构的使用,可以对除尘器内部的风向进行改变,保证使用过程中设备不会因为更换滤尘网而停止,影响装置的使用效率,提高装置使用的连贯性,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更换机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更换机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控风机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控风机构立体图。
图中标记:1、底座;2、吸尘腔;3、支腔管;4、受力盘;5、第一风阀;6、从动锥齿轮;7、驱动锥齿轮;8、更换电机;9、第二风阀;10、齿带;11、直角架;12、滤尘网;13、清理腔罐;14、升降气缸;15、防护板;16、通风管;17、驱动盘;18、清理座;19、调角电机;20、联动齿轮;21、传动齿轮;22、随动齿轮;23、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干法选煤滤尘带更换机构包括底座、更换机构和控风机构,两组更换机构均设于底座内,更换机构包括驱动部件和直角架,直角架转动连接于底座内,直角架的两端均安装设置有滤尘网,驱动部件设于底座内,且驱动部件连接于直角架上;
驱动部件包括设于底座内的动力组件,用以直角架的转动控制;以及设于底座内的传动组件,且传动组件连接于动力组件和直角架,用以动力的传输。
其中,控风机构设于底座上,用以控制底座内部风流的方向,其中:控风机构包括控制部件、第一风阀和第二风阀,底座的内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通风管,第一风阀转动连接于其中一个通风管内,第二风阀转动连接于另一个通风管内,控制部件设于底座上,且控制部件连接于第一风阀和第二风阀上。
动力组件包括更换电机和驱动锥齿轮,更换电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底座内,驱动锥齿轮固定连接于更换电机的输出端。传动组件包括从动锥齿轮、传动齿轮和随动齿轮,从动锥齿轮转动连接于底座内,且从动锥齿轮与驱动锥齿轮相互啮合,传动齿轮固定连接于从动锥齿轮的底部,随动齿轮固定连接于直角架上,且随动齿轮和传动齿轮相互啮合。控制部件包括驱动组件,设于底座内,用以控制第一风阀和第二风阀的角度;以及联动组件,设于第一风阀和第二风阀上,用以第一风阀和第二风阀之间的同步转动。
驱动组件包括调角电机和驱动盘,调角电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底座内,驱动盘固定连接于调角电机的输出端。联动组件包括联动齿轮和受力盘,联动齿轮设有两个,其中一个联动齿轮固定连接于第一风阀的一端,另一个联动齿轮固定连接于第二风阀的一端,且两个联动齿轮上均套设有齿带,受力盘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联动齿轮上,且受力盘与驱动盘连接。
在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清理机构,其设有两组,两组清理机构均包括清理腔罐和升降气缸,底座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清理座,升降气缸固定连接于清理座内中心处,清理腔罐固定连接于升降气缸的输出端。
其中一个通风管的顶部连通设置有吸尘腔,吸尘腔的外表面一侧连通设置有支腔管,支腔管的另一端连通设置于另一个通风管的顶部,两个通风管的底部均连通设置有风口。底座的外表面一侧顶部处固定连接有防护板,防护板的内部包括设置于两个联动齿轮的外表面。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干法选煤滤尘带更换机构进一步做出说明,参照图1-图6,一种干法选煤滤尘带更换机构包括底座1;两组更换机构均设于底座1内,其中:更换机构包括驱动部件和直角架11,直角架11转动连接于底座1内,直角架11的两端均安装设置有滤尘网12,驱动部件设于底座1内,且驱动部件连接于直角架11上。具体的,驱动部件包括:
动力组件,设于底座1内,用以直角架11的转动控制;以及
传动组件,设于底座1内,且传动组件连接于动力组件和直角架11,用以动力的传输。
在优选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控风机构,设于底座1上,用以控制底座1内部风流的方向,其中:控风机构包括控制部件、第一风阀5和第二风阀9,底座1的内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通风管16,第一风阀5转动连接于其中一个通风管16内,第二风阀9转动连接于另一个通风管16内,控制部件设于底座1上,且控制部件连接于第一风阀5和第二风阀9上。
本实施方案中:底座1安装在除尘器的底部,并且,与除尘器进行连通,保证除尘器的控制,直角架11呈现“L”形状,两端安装设置有滤尘网12,通过直角架11的转动,使两端的滤尘网12在底座1内部进行更换使用,第一风阀5和第二风阀9的角度相反,可以控制两个通风管16不同时进行流通,保证使用,第一风阀5和第二风阀9的型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市面上已有的,在此不过多赘述。
本实施例中:动力组件控制传动组件转动,将动力传输至直角架11上,使直角架11进行转动使用。
具体的,动力组件包括更换电机8和驱动锥齿轮7,更换电机8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底座1内,驱动锥齿轮7固定连接于更换电机8的输出端。
本实施例中:更换电机8的型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市面上已有的,在此不过多赘述,通过驱动锥齿轮7将更换电机8的动力进行输出,并且,更换电机8可以进行正反两个方向转动。
具体的,传动组件包括从动锥齿轮6、传动齿轮21和随动齿轮22,从动锥齿轮6转动连接于底座1内,且从动锥齿轮6与驱动锥齿轮7相互啮合,传动齿轮21固定连接于从动锥齿轮6的底部,随动齿轮22固定连接于直角架11上,且随动齿轮22和传动齿轮21相互啮合。
本实施例中:从动锥齿轮6与传动齿轮21之间通过转轴进行连接,使从动锥齿轮6接收驱动锥齿轮7转动,并联动传动齿轮21,使随动齿轮22转动,从而控制直角架11进行转动。
具体的,控制部件包括:
驱动组件,设于底座1内,用以控制第一风阀5和第二风阀9的角度;以及
联动组件,设于第一风阀5和第二风阀9上,用以第一风阀5和第二风阀9之间的同步转动。
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控制联动组件进行转动,使第一风阀5和第二风阀9同时进行转动,保证使用。
具体的,驱动组件包括调角电机19和驱动盘17,调角电机19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底座1内,驱动盘17固定连接于调角电机19的输出端。
本实施例中:调角电机19控制驱动盘17进行转动,进行动力的输出,调角电机19的型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市面上已有的,在此不过多赘述,并且,调角电机19可以进行正反两个方向转动。
具体的,联动组件包括联动齿轮20和受力盘4,联动齿轮20设有两个,其中一个联动齿轮20固定连接于第一风阀5的一端,另一个联动齿轮20固定连接于第二风阀9的一端,且两个联动齿轮20上均套设有齿带10,受力盘4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联动齿轮20上,且受力盘4与驱动盘17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齿带10与两个联动齿轮20进行啮合,控制两个联动齿轮20进行同步转动,受力盘4与驱动盘17进行联动,接收调角电机19的动力,保证整体的使用。
具体的,还包括清理机构,其设有两组,两组清理机构均包括清理腔罐13和升降气缸14,底座1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清理座18,升降气缸14固定连接于清理座18内中心处,清理腔罐13固定连接于升降气缸14的输出端。
本实施例中:两个清理座18在底座1的两侧,通过升降气缸14进行清理腔罐13的升降,保证整体的使用,同时,升降气缸14的型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市面上已有的,在此不过多赘述。
具体的,其中一个通风管16的顶部连通设置有吸尘腔2,吸尘腔2的外表面一侧连通设置有支腔管3,支腔管3的另一端连通设置于另一个通风管16的顶部,两个通风管16的底部均连通设置有风口23。
本实施例中:吸尘腔2在底座1的底部,用以整体的除尘使用,支腔管3呈现“L”形,使吸尘腔2拥有两个控制管路,提高使用时的效率。
具体的,底座1的外表面一侧顶部处固定连接有防护板15,防护板15的内部包括设置于两个联动齿轮20的外表面。
本实施例中:防护板15保证齿带10的使用,保证使用过程中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使用时,将装置安装在除尘器上进行使用,使用过程中,第一风阀5和第二风阀9其中一个进行封闭,另一个打开,打开中的滤尘网12进行隔离使用,当滤尘网12使用一定时间后,调角电机19控制驱动盘17进行转动,并由受力盘4进行接收动力,使其中一个风阀转动,并通过两个联动齿轮10与齿带20使第一风阀5和第二风阀9同时转动,调整吸尘腔2与支腔管3的连通使用,更换完成后,更换电机8通过驱动锥齿轮7控制从动锥齿轮6与传动齿轮21进行转动,并由传动齿轮21与随动齿轮22进行传动,使直角架11进行转动,将使用后的滤尘网12进行更换,更换完成后,升降气缸14控制清理腔罐13上升,对滤尘网12进行清理,保证下次使用,并且,滤尘网12在需要更换时进行直接更换,保证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是通过人工启动和关闭开关来控制,动力元件的接线图与电源的提供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接线布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干法选煤滤尘带更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更换机构和控风机构,两组更换机构均设于底座(1)内,更换机构包括驱动部件和直角架(11),直角架(11)转动连接于底座(1)内,直角架(11)的两端均安装设置有滤尘网(12),驱动部件设于底座(1)内,且驱动部件连接于直角架(11)上;
驱动部件包括设于底座(1)内的动力组件,用以直角架(11)的转动控制;以及设于底座(1)内的传动组件,且传动组件连接于动力组件和直角架(11),用以动力的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法选煤滤尘带更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控风机构设于底座(1)上,用以控制底座(1)内部风流的方向,其中:控风机构包括控制部件、第一风阀(5)和第二风阀(9),底座(1)的内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通风管(16),第一风阀(5)转动连接于其中一个通风管(16)内,第二风阀(9)转动连接于另一个通风管(16)内,控制部件设于底座(1)上,且控制部件连接于第一风阀(5)和第二风阀(9)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法选煤滤尘带更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动力组件包括更换电机(8)和驱动锥齿轮(7),更换电机(8)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底座(1)内,驱动锥齿轮(7)固定连接于更换电机(8)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法选煤滤尘带更换机构,其特征在于,传动组件包括从动锥齿轮(6)、传动齿轮(21)和随动齿轮(22),从动锥齿轮(6)转动连接于底座(1)内,且从动锥齿轮(6)与驱动锥齿轮(7)相互啮合,传动齿轮(21)固定连接于从动锥齿轮(6)的底部,随动齿轮(22)固定连接于直角架(11)上,且随动齿轮(22)和传动齿轮(21)相互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法选煤滤尘带更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控制部件包括:
驱动组件,设于底座(1)内,用以控制第一风阀(5)和第二风阀(9)的角度;以及
联动组件,设于第一风阀(5)和第二风阀(9)上,用以第一风阀(5)和第二风阀(9)之间的同步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法选煤滤尘带更换机构,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包括调角电机(19)和驱动盘(17),调角电机(19)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底座(1)内,驱动盘(17)固定连接于调角电机(19)的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干法选煤滤尘带更换机构,其特征在于,联动组件包括联动齿轮(20)和受力盘(4),所述联动齿轮(20)设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联动齿轮(20)固定连接于第一风阀(5)的一端,另一个所述联动齿轮(20)固定连接于第二风阀(9)的一端,且两个联动齿轮(20)上均套设有齿带(10),受力盘(4)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联动齿轮(20)上,且受力盘(4)与驱动盘(17)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干法选煤滤尘带更换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理机构,其设有两组,两组清理机构均包括清理腔罐(13)和升降气缸(14),底座(1)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清理座(18),升降气缸(14)固定连接于清理座(18)内中心处,清理腔罐(13)固定连接于升降气缸(14)的输出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干法选煤滤尘带更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通风管(16)的顶部连通设置有吸尘腔(2),吸尘腔(2)的外表面一侧连通设置有支腔管(3),支腔管(3)的另一端连通设置于另一个通风管(16)的顶部,两个通风管(16)的底部均连通设置有风口(2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干法选煤滤尘带更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外表面一侧顶部处固定连接有防护板(15),防护板(15)的内部包括设置于两个联动齿轮(20)的外表面。
CN202322346087.5U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干法选煤滤尘带更换机构 Active CN2207151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46087.5U CN220715192U (zh)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干法选煤滤尘带更换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46087.5U CN220715192U (zh)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干法选煤滤尘带更换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15192U true CN220715192U (zh) 2024-04-05

Family

ID=90488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46087.5U Active CN220715192U (zh)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干法选煤滤尘带更换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151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37183A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用新型环保净化锅炉
CN213761933U (zh) 一种有机大米加工设备
CN220715192U (zh) 一种干法选煤滤尘带更换机构
CN215087631U (zh) 一种小麦面粉加工用新型回粉器
CN117205688A (zh) 一种干法选煤滤尘带更换机构
CN109859908B (zh) 一种碎料分离装置
CN211887050U (zh) 一种动物园幼崽喂料装置
CN219615634U (zh) 一种煤矿井下煤研石筛选装置
CN115569828A (zh) 一种煤矿用高效自动化干法选煤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4590949B (zh) 一种碳化硅粉粒制备用废液回收提纯装置及其方法
CN212856008U (zh) 一种卧式磨砂机
CN101502814A (zh) 立式超细磨粉机
CN219829398U (zh) 一种环保砖生产用烘干设备
CN111844538A (zh) 一种橡胶轮胎的回收设备
CN107935841B (zh) 改进的硬脂酸锌的制作方法
CN112191506A (zh) 一种植物提取物添加剂的筛分装置
CN212820179U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过滤提纯装置
CN209735682U (zh) 一种烧结燃料高效研磨装置
CN215029257U (zh) 一种活性炭生产用磨粉器
CN218189964U (zh) 一种连续自动出料研磨粉碎机
CN218047055U (zh) 烟气处理用集灰机构
CN219559808U (zh) 连续式磨粉装置
CN216727469U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破碎设备
CN214862284U (zh) 电厂尾气的旋风除尘机构
CN216172854U (zh) 一种陶瓷原料加工用的低能耗连续球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