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10659U - 8Pin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8Pin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10659U
CN220710659U CN202322274820.7U CN202322274820U CN220710659U CN 220710659 U CN220710659 U CN 220710659U CN 202322274820 U CN202322274820 U CN 202322274820U CN 220710659 U CN220710659 U CN 2207106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ignal terminal
recess
insulating body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7482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孟金
汤礼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ifeng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ifeng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ifeng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ifeng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7482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106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106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106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8Pin连接器,包括屏蔽壳、在所述屏蔽壳内设置有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插入部和固定部,在绝缘本体内安装有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由第一接地端子、第一供电端子、第一信号端子、第二信号端子、第三信号端子、第四信号端子、第二供电端子和第二接地端子组成,在绝缘本体内部设置有中夹片,所述中夹片与绝缘本体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在绝缘本体的内部,所述中夹片包括连接部,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卡钩部,所述第一卡钩部突出于插入部的两侧,在所述连接部沿着端子方面设置有两个支撑部,从所述支撑部向着插入部两侧方向设置有第二卡钩部。本申请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成型,成本低且耐插拔性能好。

Description

8Pin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具体而言是涉及一种6pin连接器。
背景技术
Type-C是一种通用串行总线的硬件接口规范,与传统的接口相比,Type-c具有更纤薄的设计、更快的传输速度以及更强悍的电力传输,且其双面可插接口最大的特点是支持USB接口双面插入,正式解决了“USB永远插不准的”世界性难题。
现有技术可以看到存在以下问题,其一,现有技术,是在成型端子两侧设置有卡勾部,从而使其卡钩不的材质与为端子材质一致,这样会显著的降低插拔使用寿命,同时在连接器进行长时间插拔后会导致无插拔力,其二,现有技术中安装中夹片要么是通过自动设备半组装而成,要么通过注塑两次MD成型,成本高且效率慢,其三,现有技术中,连接器在进行插拔的时候会对端子造成冲击,长时间插拔后,会对端子的耐用性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8Pin连接器,包括屏蔽壳、在所述屏蔽壳内设置有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插入部和固定部,在绝缘本体内安装有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由依次排列的第一接地端子、第一供电端子、第一信号端子、第二信号端子、第三信号端子、第四信号端子、第二供电端子和第二接地端子组成,在绝缘本体内部设置有中夹片,所述中夹片与绝缘本体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在绝缘本体的内部,所述中夹片包括横置在绝缘本体的插入部内部的连接部,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卡钩部,所述第一卡钩部突出于插入部的两侧,在所述连接部沿着端子方面设置有两个支撑部,从所述支撑部向着插入部两侧方向设置有第二卡钩部。
进一步而言,所述端子组件包括基部,第一接地端子、第一供电端子、第一信号端子、第二信号端子、第三信号端子、第四信号端子、第二供电端子和第二接地端子依次排列时,所述基部处于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第二信号端子、第三信号端子、第二供电端子和第二接地端子的基部朝着所述绝缘本体的插入部顶部方向弯曲沿伸形成有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第一供电端子和第四信号端子朝着所述绝缘本体的插入部底部方向弯曲沿伸形成有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处于同一平面之上,所述第二接触部处于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而言,所述连接部位于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之间。
进一步而言,所述支撑部分别位于第一接地端子和第一供电端子之间、第二供电端子和第二接地端子之间。
进一步而言,在所述基部的所朝着所述绝缘本体的固定部方向弯曲沿伸形成有焊接部,所述焊接部处于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而言,在所述插入部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数量为8个,在插入部的顶部设置有5个第一凹槽,在插入部的底部设置有3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接触部从插入部的顶部的第一凹槽露出,所述第二接触部从插入部的底部的第一凹槽露出。
进一步而言,在所述第一凹槽靠近插入部前端的一端设置有遮挡部,所述遮挡部可以从第一凹槽的表面露出,在端子组件和与绝缘本体装配在一起时,所述遮挡部从端子组件在插入部的正面方向形成遮挡。
进一步而言,在遮挡部的一端设置有斜面。
进一步而言,在所述固定部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部前端的顶部和底部,在所述固定部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部前端的顶部和底部,在金属屏蔽壳内设置有与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相互配合的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通过在第一接地端子、第一供电端子、第一信号端子、第二信号端子、第三信号端子、第四信号端子、第二供电端子和第二接地端子的基部上通过不同方向的弯曲沿伸形成处于不同平面的接触部,相比现有技术而言,不需要对成型的端子在进行撕破成型或者冲压成型的加工,节省了加工的成本,也减少了对端子的损伤,同时在进行端子组件和绝缘本体装配的时候,由于本申请中的中夹片与绝缘本体直接先通过注塑一体成型,然后在将端子组件与绝缘本体一体成型即可,相比现有技术不需要对中夹片进行二次注塑成型,在保证中隔片装配到位的情况下,避免在多次注塑后对端子可能造成的损伤。同时,在所述中夹片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卡钩部,所述第一卡钩部突出于插入部的两侧,这样当所述插入部在与其他连接器公头连接的时候,第一卡钩部可以代替插入部的两侧与其他连接器公头连接进行摩擦,这样减少了对插入部两侧的磨损,提升插入部插拔的耐久度。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8Pin连接器的整体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申请8Pin连接器的端子组件和中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8Pin连接器的端子组件和中夹片的组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8Pin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8Pin连接器的屏蔽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及名称如下:
屏蔽壳100、绝缘本体200、插入部210、固定部220、端子组件300、第一接地端子310、第一供电端子320、第一信号端子330、第二信号端子340、第三信号端子350、第四信号端子360、第二供电端子370、第二接地端子380、基部300a、第一接触部300b、第二接触部300c、中夹片400、连接部410、第一卡钩部420、支撑部430、第二卡钩部440、焊接部300d、第一凹槽211、遮挡部211a、斜面211b、第一凹陷部221、第二凹陷部222、第一卡接部110、第二卡接部1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优选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8Pin连接器,包括屏蔽壳100、在所述屏蔽壳100内设置有绝缘本体200,所述屏蔽壳100与绝缘本体200通过卡扣件固定连接,所述绝缘本体200包括插入部210和固定部220,所述插入部210用于在与其他连接器公头连接的时候,插入其内部,所述固定部220用于帮助连接器固定在电路板和屏蔽壳100上,在绝缘本体200内安装有端子组件300,所述端子组件300和绝缘本体200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所述端子组件300由依次排列的第一接地端子310、第一供电端子320、第一信号端子330、第二信号端子340、第三信号端子350、第四信号端子360、第二供电端子370和第二接地端子380组成,所述端子组件300包括基部300a,第一接地端子310、第一供电端子320、第一信号端子330、第二信号端子340、第三信号端子350、第四信号端子360、第二供电端子370和第二接地端子380依次排列时,所述基部300a处于同一平面上。
所述第一信号端子330、第二信号端子340、第三信号端子350、第二供电端子370和第二接地端子380的基部300a朝着所述绝缘本体200的插入部210顶部方向弯曲沿伸形成有第一接触部300b,所述第一接地端子310、第一供电端子320和第四信号端子360朝着所述绝缘本体200的插入部210底部方向弯曲沿伸形成有第二接触部300c,所述第一接触部300b和第二接触部300c的作用在于在连接器进行插接后,和与之相对的公头设备相连从而进行电信号传输,所述第一接触部300b处于同一平面之上,所述第二接触部300c处于同一平面上,因此所述第一接触部300b和第二接触部300c处于不同平面上。
如图2和3所示,在绝缘本体200内部设置有中夹片400,所述中夹片400与绝缘本体200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在绝缘本体200的内部,相比于现有中将中夹片400通过组装工艺安装在绝缘本体200内部的方式,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内在绝缘本体200成型,可以节省中夹片400的安装步骤,所述中夹片400包括横置在绝缘本体200的插入部210内部的连接部410,优选的,所述连接部410位于第一接触部300b和第二接触部300c之间,在所述连接部410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卡钩部420,所述第一卡钩部420突出于插入部210的两侧,这样当所述插入部210在与其他连接器公头连接的时候,第一卡钩部420可以代替插入部210的两侧与其他连接器公头连接进行摩擦,这样减少了对插入部210两侧的磨损,提升插入部210插拔的耐久度,进一步而言,在所述连接部410沿着端子方面设置有两个支撑部430,所述支撑部430分别位于第一接地端子310和第一供电端子320之间、第二供电端子370和第二接地端子380之间,从所述支撑部430向着插入部210两侧方向设置有第二卡钩部440,因为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卡钩部420代替了插入部210两侧与其他连接器公头连接进行摩擦,所以当插入部210在与其他连接器公头连接的时候,所述中夹片400会承受其他连接器公头插入时的冲击力,虽然所述中夹片400与绝缘本体200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在绝缘本体200的内部,但随着插拔次数的增加,仍然会导致中夹片400在绝缘本体200内产松动错位,从而影响整个插入部210的插拔耐久度,所以通过设置第二卡钩部440,可以在中夹片400承受其他连接器公头插入冲击力的时候,第二卡钩部440会帮助中夹片400稳定在绝缘本体200内,防止松动错位的出现。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端子组件300不需要对成型的端子在进行撕破成型或者冲压成型的加工,节省了加工的成本,同时在进行端子组件300和中夹片400在与绝缘本体200装配的时候,都是采用注塑一体成型的工艺,在保证中夹片400装配到位的情况下,避免在多次加工后对端子可能造成的损伤,同时本申请通过在中夹片400上设置第一卡钩部420和第二卡钩部440可以极大的提升插拔的耐久度和稳定度。
在所述基部300a的所朝着所述绝缘本体200的固定部220方向弯曲沿伸形成有焊接部300d,所述焊接部300d用于在端子组件300与电路板进行焊接的时候,与电路板对应位置进行接触,所述焊接部300d处于同一平面上。
如图4所示,在所述插入部210上设置有第一凹槽211,所述第一凹槽211的数量为8个,所述第一凹槽211分布在插入部210的顶部和底部,其具体而言为在插入部210的顶部设置有5个第一凹槽211,在插入部210的底部设置有3个第一凹槽211,当端子组件300的第一接地端子310、第一供电端子320、第一信号端子330、第二信号端子340、第三信号端子350、第四信号端子360、第二供电端子370和第二接地端子380通过注塑成型与绝缘本体200装配在一起的时候,所述第一接触部300b从插入部210的顶部的第一凹槽211露出,所述第二接触部300c从插入部210的底部的第一凹槽211露出,这样当连接器进行插接后,和与之相对的公头设备相连从而进行电信号传输。
在所述第一凹槽211靠近插入部210前端的一端设置有遮挡部211a,在端子组件300和与绝缘本体200装配在一起的时候,所述遮挡部211a可以从第一凹槽211的表面露出,从而突出于插入部210的顶部和底部,从而将端子组件300在插入部210的正面方向形成遮挡。这样当与其他连接器进行插接的时候,在所述遮挡部211a减少其他连接器对对端子组件300的冲击,从而提高端子组件300的耐久度。优选的,在遮挡部211a的一端设置有斜面211b,这样可以进一部提升减少对遮挡部211a的冲击,从而提升遮挡部211a的耐久度。
进一步而言,结合图4和图5所示,在所述固定部220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凹陷部221,所述第一凹陷部221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部220前端的顶部和底部,在所述固定部220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凹陷部222,所述第二凹陷部222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部220后端的顶部和底部,在金属屏蔽壳100内设置有与第一凹陷部221和第二凹陷部222相互配合的第一卡接部110和第二卡接部120,当绝缘组件插入金属屏蔽壳100的时候,所述第一凹陷部221和第二凹陷部222分别与第一卡接部110和第二卡接部120相互配合将所述绝缘组件的固定部220前后进行固定,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接部110为金属屏蔽壳100向内部延伸的弧形突起,所述第二卡接部120为设置在金属屏蔽壳100尾部的具有弹性的活动杆,在操作的时候,先将第二卡接部120向金属屏蔽壳100外侧移开,将绝缘组件从金属屏蔽壳100尾部插入其内,让所述第一卡接部110与第一凹陷部221接触后,再将第二卡接部120向金属屏蔽壳100内侧移入第二凹陷部222内,从而完成对所述绝缘组件的固定部220前后进行固定,整个流程操作简单,既便于人工进行操作,也便于采用自动设备进行操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Claims (10)

1.8Pin连接器,包括屏蔽壳(100)、在所述屏蔽壳(100)内设置有绝缘本体(200),所述绝缘本体(200)包括插入部(210)和固定部(220),在绝缘本体(200)内安装有端子组件(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组件(300)由依次排列的第一接地端子(310)、第一供电端子(320)、第一信号端子(330)、第二信号端子(340)、第三信号端子(350)、第四信号端子(360)、第二供电端子(370)和第二接地端子(380)组成,在绝缘本体(200)内部设置有中夹片(400),所述中夹片(400)与绝缘本体(200)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在绝缘本体(200)的内部,所述中夹片(400)包括横置在绝缘本体(200)的插入部(210)内部的连接部(410),在所述连接部(410)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卡钩部(420),所述第一卡钩部(420)突出于插入部(210)的两侧,在所述连接部(410)沿着端子方面设置有两个支撑部(430),从所述支撑部(430)向着插入部(210)两侧方向设置有第二卡钩部(4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8Pin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组件(300)包括基部(300a),第一接地端子(310)、第一供电端子(320)、第一信号端子(330)、第二信号端子(340)、第三信号端子(350)、第四信号端子(360)、第二供电端子(370)和第二接地端子(380)依次排列时,所述基部(300a)处于同一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8Pin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330)、第二信号端子(340)、第三信号端子(350)、第二供电端子(370)和第二接地端子(380)的基部(300a)朝着所述绝缘本体(200)的插入部(210)顶部方向弯曲沿伸形成有第一接触部(300b),所述第一接地端子(310)、第一供电端子(320)和第四信号端子(360)朝着所述绝缘本体(200)的插入部(210)底部方向弯曲沿伸形成有第二接触部(300c),所述第一接触部(300b)处于同一平面之上,所述第二接触部(300c)处于同一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8Pin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410)位于第一接触部(300b)和第二接触部(300c)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8Pin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430)分别位于第一接地端子(310)和第一供电端子(320)之间、第二供电端子(370)和第二接地端子(38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8Pin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部(300a)的所朝着所述绝缘本体(200)的固定部(220)方向弯曲沿伸形成有焊接部(300d),所述焊接部(300d)处于同一平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8Pin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入部(210)上设置有第一凹槽(211),所述第一凹槽(211)的数量为8个,在插入部(210)的顶部设置有5个第一凹槽(211),在插入部(210)的底部设置有3个第一凹槽(211),所述第一接触部(300b)从插入部(210)的顶部的第一凹槽(211)露出,所述第二接触部(300c)从插入部(210)的底部的第一凹槽(211)露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8Pin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凹槽(211)靠近插入部(210)前端的一端设置有遮挡部(211a),所述遮挡部(211a)可以从第一凹槽(211)的表面露出,在端子组件(300)和与绝缘本体(200)装配在一起时,所述遮挡部(211a)从端子组件(300)在插入部(210)的正面方向形成遮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8Pin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遮挡部(211a)的一端设置有斜面(211b)。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8Pin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部(220)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凹陷部(221),所述第一凹陷部(221)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部(220)前端的顶部和底部,在所述固定部(220)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凹陷部(222),所述第二凹陷部(222)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部(220)后端的顶部和底部,在金属屏蔽壳(100)内设置有与第一凹陷部(221)和第二凹陷部(222)相互配合的第一卡接部(110)和第二卡接部(120)。
CN202322274820.7U 2023-08-23 2023-08-23 8Pin连接器 Active CN2207106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74820.7U CN220710659U (zh) 2023-08-23 2023-08-23 8Pin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74820.7U CN220710659U (zh) 2023-08-23 2023-08-23 8Pin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10659U true CN220710659U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48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74820.7U Active CN220710659U (zh) 2023-08-23 2023-08-23 8Pin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106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49215B (zh) 电连接器
CN210489984U (zh) 高速背板连接器
CN109638521B (zh) 具备高频传输性能的正反插usb插座
CN109638523B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109962367B (zh) 一种具有自回位功能浮动式母座以及包括它的同轴连接器
CN214313609U (zh) 电连接器
CN220710659U (zh) 8Pin连接器
CN220400937U (zh) 一种6pin连接器
CN220510294U (zh) 插入式6pin连接器
CN210430162U (zh) 一种Type-C电连接器
CN220692351U (zh) 改进的插入式6pin连接器
CN218940049U (zh) 导电端子
CN216312093U (zh) Type-C端子组及电连接器
CN214280341U (zh) 电连接器
CN209993784U (zh) 电连接器
CN220306560U (zh) 插入式公头连接器
CN215418830U (zh) 插头电连接器
CN220233499U (zh) 带鱼眼引脚的连接器
CN219419739U (zh) 改进的Type-C连接器
CN210430297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9659089U (zh) 坚固型连接器及其屏蔽片
CN214625574U (zh) 浮动连接器组件
CN215418827U (zh) 一种改进的usb3.0连接器结构
CN215869899U (zh) 插接装置和连接设备
CN219554104U (zh) 一种fakra线端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