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10542U - 电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10542U
CN220710542U CN202321865341.6U CN202321865341U CN220710542U CN 220710542 U CN220710542 U CN 220710542U CN 202321865341 U CN202321865341 U CN 202321865341U CN 220710542 U CN220710542 U CN 2207105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connecting end
connection
cell module
supply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6534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云
张智锋
陈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ark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ark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ark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ark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6534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105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105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105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设备,电源设备包括壳体和电芯模组,电芯模组设置在壳体内部,壳体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电芯模组通过第一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为车辆的用电设备供电;电芯模组通过第二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为负载供电;其中,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为相互独立和/或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为相互独立的两个连接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设备的电芯模组通过第一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为车辆的用电设备供电,电芯模组通过第二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为负载供电,如此,车辆的用电设备和负载相互独立,便于分别对用电设备和负载进行管理,从而可以避免负载将电池模组放电至过放保护而导致车辆无法正常启动。

Description

电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到一种电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驻车空调等负载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把车辆的电源设备放电至过放保护,导致车辆无法正常启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源设备。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源设备,所述电源设备包括壳体和电芯模组,所述电芯模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壳体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所述电芯模组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三连接端为车辆的用电设备供电;所述电芯模组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端和所述第四连接端为负载供电;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为相互独立的两个正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和所述第四连接端为相互独立的两个负连接端;或,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为同一正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和所述第四连接端为相互独立的两个负连接端;或,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为相互独立的两个正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和所述第四连接端为同一负连接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连接端通过负载供电连接件与所述负载连接;所述壳体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用于固定所述第四连接端和所述负载供电连接件的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设备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电芯模组通过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三连接端为所述用电设备供电,所述电芯模组通过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二连接端和所述第四连接端为所述负载供电。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设备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电路板。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设备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电芯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电芯模组的正极;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电芯模组的正极;所述第三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端和所述电路板;所述第四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端和所述电路板;所述电芯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电芯模组的负极和所述电路板;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可以为相互独立的两个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和所述第四连接件可以为相互独立的两个连接件;或,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同一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和所述第四连接件为相互独立的两个连接件;或,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相互独立的两个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和所述第四连接件为同一连接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连接端通过所述第三连接件和电芯连接件连接所述电芯模组的负极;所述第四连接端通过所述第四连接件和电芯连接件连接所述电芯模组的负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负载包括驻车空调。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芯模组包括多个电芯单元和连接件,所述电芯单元包括正极连接端和负极连接端,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单元包括第一电芯单元和第二电芯单元;所述连接件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芯单元的正极连接端和所述第二电芯单元的负极连接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芯模组还包括隔离件,所述隔离件用于隔离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单元以形成膨胀空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芯模组包括多个电芯单元;所述电源设备还包括加热件,所述加热件用于为所述电芯模组加热,所述加热件沿所述电芯单元排列方向设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设备还包括保护件,所述保护件用于固定并保护所述电芯模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设备还包括电路板和启动连接件;所述壳体还包括启动按钮,所述启动按钮用于启动所述电源设备,所述启动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启动按钮和所述电路板。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芯单元包括可充电锂电池。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设备用于提供48V、36V、24V、12V或6V中的至少一种电压。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源设备中,通过设置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使得电芯模组通过第一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为车辆的用电设备供电,电芯模组通过第一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为负载供电,如此,车辆的用电设备和负载相互独立,便于分别对用电设备和负载进行管理,从而可以避免负载将电源设备放电至过放保护而导致车辆无法正常启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源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芯模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源设备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源设备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相关技术中,驻车空调等负载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把车辆的电源设备100放电至过放保护,导致车辆无法正常启动。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源设备100,电源设备包括壳体10和电芯模组20,电芯模组设20置在壳体10内部,壳体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三连接端12和第四连接端13,电芯模组20通过第一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12为车辆的用电设备供电;电芯模组20通过第二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13为负载供电;其中,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为相互独立的两个第一连接端,第三连接端12和第四连接端13为相互独立的两个负连接端;或,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为同一正连接端11,第三连接端12和第四连接端13为相互独立的两个负连接端;或,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为相互独立的两个第一连接端,第三连接端12和第四连接端13为同一负连接端。
具体地,电芯模组20中的多个电芯单元21排列设置。电芯单元21包括第一面、第二面和第三面,正极连接端和负极连接端设置在电芯单元21的第一面上,第二面与第一面相背,第三面连接第一面和第二面,且第三面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电芯单元21。壳体10包括盖体14和箱体15,盖体14和箱体15可以通过卡扣连接、螺钉固定、胶合方式等进行连接。本实施例以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为同一正连接端11,第三连接端12和第四连接端13为相互独立的两个负连接端进行说明。正连接端11、第三连接端12和第四连接端13设置在盖体14上,电芯模组20设置在箱体15内部。壳体10可以利用塑料、金属等材料制成,壳体10能够为电芯模组20提供保护,从而减少或避免电芯模组20收到外界的灰尘、水汽等的影响。用电设备包括启动机、行车电脑、车灯、音响等。
如此,通过设置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车辆的用电设备可以通过连接正连接端11和第三连接端12形成回路,以获得电源设备100的供电;负载可以通过连接正连接端11和第四连接端13形成回路,以获得电源设备100的供电。如此,车辆的用电设备和负载相互独立,便于分别对用电设备和负载进行管理,从而可以避免负载将电源设备100放电至过放保护而导致车辆无法正常启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四连接端13通过负载供电连接件与负载连接;壳体10还包括紧固件16,紧固件16用于固定第四连接端13和负载供电连接件201的连接。
具体地,请参阅图3,负载供电连接件201包括负载供电负连接线,负载供电连接件201连接负载和电源设备100的负连接端。此外,负载通过负载供电正连接件202连接电源设备100的正连接端11。在一个实施例中,负载为驻车空调,则电源设备100通过负载供电连接件201为驻车空调供电,紧固件16例如为螺母,第四连接端13包括螺纹,螺母用于固定第四连接端13和负载供电连接件201的连接,以保证电源设备100对驻车空调的供电。
如此,紧固件16用于固定第四连接端13和负载供电连接件201的连接,以保证电源设备100对负载的供电。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源设备100还包括电路板30,电路板30设置在壳体10内部,电芯模组20通过电路板30、第一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12为用电设备供电,电芯模组20通过电路板30、第二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13为负载供电。
具体地,电路板30用于对电源设备100进行控制和保护,电路板30包括硬件电路、电瓶接口和负载接口,电瓶接口包括电瓶正极和电瓶负极。其中,电路板30的电瓶正极通过正极连接件111和正连接端11连接,电路板30的电瓶负极通过第三连接件112和第三连接端12连接,电路板30的负载接口通过第四连接件113和第四连接端13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硬件电路包括过放电保护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加热控制电路等。过放电保护电路可以通过第三连接端12和第四连接端13对车辆的用电设备和负载进行分别过放电保护,从而可以避免负载将电源设备100放电至过放保护而导致车辆无法正常启动;温度检测电路可以对电芯模组20的温度进行检测;加热控制电路根据温度检测电路的检测结果控制加热件50工作,在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控制加热件50对电芯模组20进行加热。
如此,电路板30可以对电源设备100进行控制和保护,使电源设备100正常工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源设备100还包括固定件40,固定件40用于固定电路板30。
具体地,请参阅图4,固定件40包括第一钣金件,第一钣金件设置在电芯模组20的一端和壳体10之间,第一钣金件用于固定电路板30。第一钣金件包括隔离钣金片41,隔离钣金片41向壳体10方向延伸,并设置在第二钣金片的远离连接处的一侧。隔离钣金片41为电路板30提供安装空间,并保护电路板30不受壳体10的碰撞或挤压。此外,第一钣金件还包括安装孔,安装孔用于将电路板30安装在第一钣金件上,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路板30通过螺丝安装在第二钣金片上。
如此,固定件40为电路板30提供了安装空间,并将电路板30固定在壳体内,此外,固定件40保护电路板30不受壳体10的碰撞或挤压。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源设备10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112,第四连接件113,电芯连接件120,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第一连接端、电路板30和电芯模组20的正极;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第二连接端、电路板30和电芯模组20的正极;第三连接件112用于连接第三连接端12和电路板30;第四连接件113用于连接第四连接端13和电路板30;电芯连接件120用于连接电芯模组20的负极和电路板30;其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以为相互独立的两个连接件,第三连接件112和第四连接件113可以为相互独立的两个连接件;或,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为同一连接件,第三连接件112和第四连接件113为相互独立的两个连接件;或,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为相互独立的两个连接件,第三连接件112和第四连接件113为同一连接件。
具体地,在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为相互独立的两个第一连接端,第三连接端12和第四连接端13为相互独立的两个负连接端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为相互独立的两个连接件,第三连接件112和第四连接件113为相互独立的两个连接件;在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为同一正连接端11,第三连接端12和第四连接端13为相互独立的两个负连接端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为同一连接件,第三连接件112和第四连接件113为相互独立的两个连接件;在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为相互独立的两个第一连接端,第三连接端12和第四连接端13为同一负连接端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为相互独立的两个连接件,第三连接件112和第四连接件113为同一连接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件可用于连接第一连接端和电路板30,第二连接件可用于连接第二连接端和电路板30,第三连接件112可用于连接第三连接端12、电路板30和电芯模组20,第四连接件113可用于连接第四连接端13、电路板30和电芯模组20,在此不具体限定。
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以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为同一正极连接件111进行说明,即正极连接件111用于连接正连接端11、电路板30和电芯模组20的正极。正极连接件111包括正极连接线,第三连接件112包括负极连接线,第四连接件113包括负载连接线,电芯连接件120包括电芯单元连接线。电芯模组20通过正极连接线和电芯单元连接线对电路板30供电。
如此,通过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112、第四连接件113和电芯连接件120,将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三连接端12、第四连接端13和电芯模组20连接,使用电设备可以通过连接第一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12连接电芯模组20,并使负载通过连接第二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13连接电芯模组20。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三连接端12通过第三连接件112和电芯连接件120连接电芯模组20的负极;第四连接端13通过第四连接件113和电芯连接件120连接电芯模组20的负极。
请参阅图3和图5,具体地,当车辆的用电设备连接电源设备100的正连接端11和第三连接端12时,用电设备通过正极连接件111连接电芯模组20的正极,同时通过第三连接件112、电路板30和电芯连接件120连接电芯模组20的负极,以形成电流回路,使得用电设备能够获得电源设备100的供电。当负载连接电源设备100的正连接端11和第四连接端13时,负载通过正极连接件111连接电芯模组20的正极,同时通过第四连接件113、电路板30和电芯连接件120连接电芯模组20的负极,以形成电流回路,使负载能够获得电源设备100的供电。
如此,用电设备连接电源设备100的正连接端11和第三连接端112,再通过正极连接件111、第三连接件112、电路板20、电芯连接件120和电源模组20形成回路,以使得电源模组20能够对用电设备供电;负载连接电源设备100的正连接端11和第四连接端113,再通过正极连接件111、第四连接件113、电路板20、电芯连接件120和电源模组20形成回路,以使得电源模组20能够对负载供电。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负载包括驻车空调。
具体地,驻车空调通过负载供电正连接件202和正极连接件111连接电芯模组20的正极。如此,驻车空调通过负载供电连接件201、第四连接件113、电路板30和电芯连接件120连接电芯模组20的负极,从而电芯模组20能够对驻车空调进行供电。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芯模组20包括多个电芯单元21和连接件23,电芯单元21包括正极连接端和负极连接端,相邻的两个电芯单元21包括第一电芯单元和第二电芯单元;连接件用于电连接第一电芯单元的正极连接端和第二电芯单元的负极连接端。
请参阅图2,具体地,连接件23电连接第一电芯单元的正极连接端和第二电芯单元的负极连接端,以将相邻的两个电芯单元21串联。电芯模组20的正极即为电芯模组20一端的电芯单元21的正极连接端,电芯模组20的负极即为电芯模组20另一端的电芯单元21的负极连接端。因此,电芯模组20的连接件23的数量可以比电芯单元21的数量少一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芯模组20由8个电芯单元21组成,分别为第一电芯单元至第八电芯单元,其中,电芯模组20的正极为第一电芯单元的正极连接端,电芯模组20的负极为第八电芯单元的负极连接端。电芯模组20可以有7个连接件23,第一连接件23连接第一电芯单元的正极连接端和第二电芯单元的负极连接端,第二连接件23连接第二电芯单元的正极连接端和第三电芯单元的负极连接端,以此类推,第七连接片连接第七电芯单元的正极连接端和第八电芯单元的负极连接端。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每个电芯单元21的电压为3V,则8个电芯单元21通过连接件23电连接,即得到24V的电芯模组20。
如此,电芯模组20通过连接件23将电芯单元21电连接,以使电芯模组20获得期望的电压。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芯模组20还包括隔离件25,隔离件25用于隔离相邻的两个电芯单元21以形成膨胀空间。
具体地,隔离件25设置在第三面上。隔离件25包括第一隔离件和第二隔离件,第一隔离件设置在第三面的靠近正极连接端和负极连接端的一侧,以避免相邻的两个电芯单元21直接接触,而导致第一电芯单元和第二电芯单元的热量聚集;第二隔离件设置在第三面的靠近第二面的一侧。第一隔离件和第二隔离件为相邻的两个电芯单元21提供膨胀空间,以避免电芯单元发热膨胀时相邻的两个电芯单元21之间挤压爆炸。
如此,隔离件25为相邻的两个电芯单元21提供膨胀空间,以避免电芯单元21发热膨胀时,相邻的两个电芯单元21之间挤压爆炸。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芯模组20包括多个电芯单元21;电源设备100还包括加热件50,加热件50用于为电芯模组20加热,加热件50沿电芯单元21排列方向设置。
具体地,加热件50包括加热膜,加热件50用于在温度低于预设温度的情况下,对电芯模组20进行加热,以使电芯模组20达到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加热件50沿电芯单元21的排列方向设置,以使得能够为电芯模组20内所有电芯单元21进行加热。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电路板30的温度检测电路检测到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电路板30的加热控制电路控制加热膜对电芯模组20进行加热,使电芯模组20的温度达到电芯单元21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
如此,通过加热件50在低温时对电芯模组20进行加热,使电芯模组20达到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以使电芯模组20正常工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源设备100还包括保护件,保护件用于固定并保护电芯模组20。
具体地,保护件包括麦拉片、环氧板、第二钣金件,保护件用于将定电芯模组20固定在壳体10内。保护件包括第一保护件61、第二保护件63和第三保护件65,第一保护件61沿电芯单元21的排列方向设置在加热件50和壳体10之间;第二保护件63包括两片,两片第二保护件63分别设置在电芯模组20沿电芯单元21排列方向的两端和壳体10之间;第三保护件65设置在第二保护件63和电芯单元21之间。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固定件40和第二保护件63中的一片连接或一体成型,连接方式包括焊接。
请参阅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保护件61为麦拉片和环氧板,第二保护件63为第二钣金件,第三保护件65为侧环氧板。其中,麦拉片设置在靠近电路板30一侧的加热件50和壳体10之间,环氧板设置在远离电路板30的一侧的加热件50和壳体10之间;第二钣金设置在电芯模组20沿电芯单元21排列方向的两端和壳体10之间,第二钣金件包括散热孔,散热孔用于电芯模组20散热;侧环氧板设置在第二钣金件和电芯模组20之间。此外,第二钣金件包括第一钣金片和第二钣金片,第一钣金片靠近电路板,第二钣金片远离电路板,第一钣金片和固定件40的第一钣金件一体成型,以将电路板30和电芯模组20固定。如此,保护件可以对电芯模组20进行固定和保护。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源设备100还包括电路板30和启动连接件117;壳体10还包括启动按钮17,启动按钮17用于启动电源设备100,启动连接件117用于连接启动按钮17和电路板30。
具体地,启动按钮17用于应急启动电源设备100,启动按钮17通过启动连接件117连接电路板30,并通过正极连接件111和第三连接件112连接电芯模组20的正极和负极。如此,启动按钮17可以应急启动电源设备100。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芯单元包括可充电锂电池。
具体地,多个可充电锂电池通过连接件23连接,以将多个可充电锂电池串联为电芯模组20,电芯模组20可用于对用电设备和/或负载供电,电芯模组20还能够在电量不足时进行充电。
如此,使用可充电锂电池组成电芯模组20,使得电芯模组20能够进行充电或放电。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源设备用于提供48V、36V、24V、12V或6V中的至少一种电压。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电芯单元20的电压为3V,8个电芯单元20由连接件23连接组成电芯模组20,包括该电芯模组20的电源设备100能够对驻车空调提供24V的电压。
如此,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电源设备100提供的电压对用电设备和/或负载供电。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包括固定连接,也可以包括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包括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包括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设备包括壳体和电芯模组,所述电芯模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壳体包括:
第一连接端;
第二连接端;
第三连接端,所述电芯模组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三连接端为车辆的用电设备供电;
第四连接端,所述电芯模组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端和所述第四连接端为负载供电;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为相互独立的两个正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和所述第四连接端为相互独立的两个负连接端;或,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为同一正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和所述第四连接端为相互独立的两个负连接端;或,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为相互独立的两个正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和所述第四连接端为同一负连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接端通过负载供电连接件与所述负载连接;所述壳体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用于固定所述第四连接端和所述负载供电连接件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设备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电芯模组通过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三连接端为所述用电设备供电,所述电芯模组通过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二连接端和所述第四连接端为所述负载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设备还包括: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电路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设备还包括: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电芯模组的正极;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电芯模组的正极;
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端和所述电路板;
第四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端和所述电路板;
电芯连接件,所述电芯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电芯模组的负极和所述电路板;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可以为相互独立的两个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和所述第四连接件可以为相互独立的两个连接件;或,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同一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和所述第四连接件为相互独立的两个连接件;或,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相互独立的两个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和所述第四连接件为同一连接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端通过所述第三连接件和电芯连接件连接所述电芯模组的负极;所述第四连接端通过所述第四连接件和电芯连接件连接所述电芯模组的负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包括驻车空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模组包括:
多个电芯单元,所述电芯单元包括正极连接端和负极连接端,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单元包括第一电芯单元和第二电芯单元;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芯单元的正极连接端和所述第二电芯单元的负极连接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模组还包括:
隔离件,所述隔离件用于隔离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单元以形成膨胀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模组包括多个电芯单元;所述电源设备还包括:
加热件,所述加热件用于为所述电芯模组加热,所述加热件沿所述电芯单元排列方向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设备还包括:
保护件,所述保护件用于固定并保护所述电芯模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设备还包括电路板和启动连接件;所述壳体还包括:
启动按钮,所述启动按钮用于启动所述电源设备,所述启动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启动按钮和所述电路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模组包括多个电芯单元,所述电芯单元包括可充电锂电池。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设备用于提供48V、36V、24V、12V或6V中的至少一种电压。
CN202321865341.6U 2023-07-14 2023-07-14 电源设备 Active CN2207105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65341.6U CN220710542U (zh) 2023-07-14 2023-07-14 电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65341.6U CN220710542U (zh) 2023-07-14 2023-07-14 电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10542U true CN220710542U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44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65341.6U Active CN220710542U (zh) 2023-07-14 2023-07-14 电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105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78618B (zh) 电池模块的电池单元组装件
JP4652416B2 (ja) 二次電池モジュール
KR100881641B1 (ko) 안전 시스템을 구비한 중대형 전지팩
JP4800323B2 (ja) 二次電池モジュール用センシングボードアセンブリ
KR101690607B1 (ko) 휴대용 비상전원
KR101853397B1 (ko) 전지모듈
CN112018462B (zh) 一种电池、用电装置及制备电池的方法、设备
JP5539541B2 (ja) 高電力消費機器を備えたマイクロハイブリッド車のための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CN102299267B (zh) 集成有测量传感器线路和均衡电阻的蓄电池组电池
EP4040565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electric vehicle and power storage device comprising battery module
JP5539542B2 (ja) 高電力消費機器を備えたマイクロハイブリッド車のための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EP3793019A1 (en) Battery system of an electric vehicle
CN112542870A (zh) 电子设备
CN220710542U (zh) 电源设备
CN210350043U (zh) 电动汽车及其动力电池
JP6162140B2 (ja) 車載用電池システム
JP6884570B2 (ja) 組電池
CN220585979U (zh) 管理系统、电源设备和车辆
CN220272668U (zh) 电芯模组和电源设备
CN217009397U (zh) 电池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3794017B (zh) 房车电池
CN220324541U (zh) 一种防爆散热的镍氢电池
US11912217B2 (en) Vehicle
CN220173487U (zh) 电池包电路板
CN220172273U (zh) 一种电池包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