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10172U - 旋转触头组件及开关电器 - Google Patents

旋转触头组件及开关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10172U
CN220710172U CN202321758907.5U CN202321758907U CN220710172U CN 220710172 U CN220710172 U CN 220710172U CN 202321758907 U CN202321758907 U CN 202321758907U CN 220710172 U CN220710172 U CN 2207101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ry contact
support
plug
contact
contac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5890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伟骏
张家政
顾斌斌
顾哲
李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5890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101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101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101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触头组件以及一种包括所述旋转触头组件的开关电器;所述旋转触头组件中,其支持绕自身轴线转动设置且包括沿其轴向相对拼合的支持座和支持盖,旋转触头被夹持在支持座和支持盖之间且包括设置在支持径向两侧用于与承接触头配合的旋转接触部;所述支持还包括设置在其轴向一端的插头部,插头部包括主插头和副插头,主插头设置在支持盖背离支持座的一侧上,副插头设置在支持座面向支持盖的一侧上,副插头穿过支持盖的支持盖孔而与主插头并排;所述支持还包括设置在其轴向另一端上的插孔部,插孔部与插头部适配;所述旋转触头组件的结构简单,结构强度高,各组成部分动作一致性高。

Description

旋转触头组件及开关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触头组件以及一种包括所述旋转触头组件的开关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开关电器中,其旋转触头组件包括枢转设置的支持以及承载在支持上的旋转触头,其中,支持由相对拼合的两部分组成(例如支持盖和支持座),支持盖和支持座分别设有与外部结构传动连接的结构(例如插头和插孔),在旋转触头组件转动时,支持盖和支持座通过二者之间的连接结构以实现同步转动,一则可靠性低,二来同步性不可靠。此外,旋转触头缺乏必要的引弧结构,导致与静触头分断时,易被电弧烧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旋转触头组件以及一种包括所述旋转触头组件的开关电器,旋转触头组件的结构简单,结构强度高,各组成部分动作一致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转触头组件,其包括用于绕自身轴线转动设置支持以及旋转触头,支持包括沿其轴向相对拼合的支持座和支持盖,旋转触头被夹持在支持座和支持盖之间且包括设置在支持径向两侧用于与承接触头配合的旋转接触部;所述支持还包括设置在其轴向一端的插头部,插头部包括主插头和副插头,主插头设置在支持盖背离支持座的一侧上,副插头设置在支持座面向支持盖的一侧上,副插头穿过支持盖的支持盖孔而与主插头并排;所述支持还包括设置在其轴向另一端上的插孔部,插孔部与插头部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支持的转动轴线从主插头中部穿过。
进一步的,所述主插头的横截面为长条形结构,主插头的相对的一对侧面上均设有多个沿支持的轴向延伸的沟槽。
进一步的,所述长条形结构的长度为支持座的最大外径的20%-70%。
进一步的,所述长条形结构的横截面形状的中心点位于支持的转动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副插头与主插头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插头部包括分别设置在主插头两侧的两组副插头。
进一步的,所述插孔部包括主插孔和副插孔,主插孔与主插头适配,副插孔与副插头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插孔部中,两个主插孔分别位于副插孔两侧且与其间隔设置;所述支持的转动轴线从主插孔中部穿过。
进一步的,所述支持还包括卡扣结构,支持座和支持盖通过卡扣结构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卡钩和卡孔,卡钩设置在支持盖面向支持座的一侧上,卡孔设置在支持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持座和支持盖通过四组卡扣结构相连,四组卡扣结构位于一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处;所述旋转触头两端各设置一个旋转接触部,两个旋转接触部分别位于支持的径向两侧;两组所述卡扣结构位于旋转触头一侧,另外两组卡扣结构位于旋转触头另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触头还包括夹持在支持座和支持盖之间的旋转触头主干及设置在旋转触头主干两端的旋转接触部,旋转接触部包括用于与承接触头配合的接触端。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接触部还包括配合端,旋转接触部中部与旋转触头主干相连,接触端和配合端分别设置在旋转接触部两端且分别凸出旋转触头主干两侧,旋转接触部与旋转触头主干相对的侧沿形成有弧形的引弧面,引弧面两端分别延伸至旋转接触部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支持座设有用于容纳旋转触头主干的支持座沟槽。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触头还包括设置在旋转触头主干上的旋转触头限位部,旋转触头限位部与支持座沟槽的侧壁限位配合,阻止旋转触头沿支持座沟槽的延伸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旋转接触部,以旋转触头组件的转动中心为对称中心,互为中心对称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支持座还包括两个绝缘凸起,两个绝缘凸起位于支持座的径向两端上且向支持座的径向两侧凸起;
所述旋转触头组件转动设置在安装腔体内,安装腔体内设有两组分隔筋,旋转触头组件位于分断位置时,两个绝缘凸起分别用于与两组分隔筋配合将安装腔体分隔为两个接触腔,两个旋转接触部以及对应的两个承接触头分布在两个接触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支持座包括座体,座体包括同轴设置的座体主干和座体端板,座体主干的外径小于座体端板的外径,副插头设置在座体主干面向支持盖的一侧上;
所述支持盖包括盖板,盖板与座体端板相对且分别位于座体主干轴向两端外侧,盖板与座体端板的外径相同,主插头设置在盖板背离支持座的一侧上;
所述旋转接触部至少部分位于座体端板和盖板之间;所述座体端板和/或盖板的边缘处设有用于避让承接触头的避让缺口。
一种开关电器,其包括所述的旋转触头组件。
本实用新型旋转触头组件,其插头部由设置在支持盖上的主插头与设置在支持座上的副插头组合而成,提高了插头部的结构强度,保证其与外部结构插接相连的可靠性,保证支持盖和支持座在支持转动过程中动作同步性,而且用于相邻支持插接相连时,保证了各旋转触头组件的转动同步性。
此外,所述支持一端设置插头部且另一端设置插孔部,二者适配,多个旋转触头组件并排联动设置时,简化各旋转触头组件的连接结构和操作,而且保证各支持的连接强度和动作一致性。
此外,所述支持座和支持盖通过卡扣结构相连,简化了二者之间的装配操作,提高装配效率。
此外,所述旋转接触部包括引弧面和配合端,有利于将电弧快速引入灭弧装置中,减轻对于动触接触部的烧损。
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电器,其包括所述旋转触头组件,其动作性能可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开关电器的开关本体的爆炸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闭合状态下的开关单元的结构示意图,接触系统和灭弧系统装配在第二半壳上;
图3是本实用新型旋转触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插孔部的结构;
图4是本实用新型旋转触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插头部的结构;
图5是本实用新型旋转触头组件的爆炸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旋转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承接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A第一半壳;B第二半壳;
2灭弧装置;2l左灭弧装置;2r右灭弧装置;
3承接触头;3-1承接部;3-2承接触头孔;3-3弹簧定位凸起;
4承接触头转轴;
5弹性件;
6软连接;
8接线端子;
11旋转触头组件;11s支持;11p插头部;11g插孔部;
111支持座;111-0座体;111-00座体主干;111-01座体端板;避让缺口111-010;111-1副插头;111-2卡孔;111-3支持座沟槽;111-4绝缘凸起;111-5主插孔;111-6副插孔;
112旋转触头;112c旋转接触部;112-0旋转触头主干;112-1接触端;112-2配合端;112-3引弧面;112-4旋转触头限位部;
113支持盖;113-0盖板;113-1支持盖孔;113-2主插头;113-3卡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电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电器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开关电器包括至少一组接触系统和至少一组灭弧系统,接触系统和灭弧系统一对一配合,灭弧系统用于熄灭接触系统分断产生的电弧;所述接触系统包括旋转触头组件11和至少一组承接触头结构,承接触头结构包括承接触头3,旋转触头组件11包括枢转设置的支持11s以及承载在支持11s上的旋转触头112,旋转触头组件11转动而驱动旋转触头112与承接触头3闭合或断开。本实用新型开关电器是断路器、隔离开关或旋转隔离开关。本实施例开关电器优选为旋转隔离开关,其包括开关本体,开关本体包括至少一个开关单元,每个开关单元内设有一组接触系统和一组灭弧系统。进一步的,本实施例开关电器还包括操作机构,操作机构沿旋转触头组件11的转轴方向与开关本体的各开关单元并排设置,操作机构与旋转触头组件11传动相连以驱动其转动。进一步的,本实施例开关电器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开关单元,各开关单元的旋转触头组件11并排联动设置且与操作机构传动相连,同步与对应承接触头3闭合或断开。
如图1-2、6所示,所述开关电器还包括壳体1,壳体1应用于开关单元,也即是开关单元包括壳体1,接触系统和灭弧系统均安装在壳体1内。进一步的,所述开关单元中,两组承接触头3分别布置在旋转触头组件11的径向两侧,旋转触头112包括设置在其两端且分别与两组承接触头3配合的旋转接触部112c,两个旋转接触部112c绕同一轴线(也即是旋转触头组件11的转动轴线)转动,每个旋转接触部112c与其对应配合的承接触头3构成一组接触对;所述灭弧系统包括两组分别布置在两个旋转接触部112c的运动轨迹上的灭弧装置2,每组灭弧装置2均环绕旋转触头组件11设置且其两端均设置在对应接触部112c的运动轨迹的两端,灭弧装置2规格尺寸大,保证了灭弧效果,提高了开关单元的分断能力。进一步的,两组所述灭弧装置2分别为左灭弧装置2l和右灭弧装置2r,灭弧装置2优选为C型结构,两组灭弧装置2,其电弧入口相对、整体呈环形结构且围成用于容纳旋转触头组件11的旋转触头装配腔,左灭弧装置2l两端分别与右灭弧装置2r的两端相对形成两个与旋转触头装配腔连通且用于供两个承接触头3插入的承接触头避让口,也即是两个承接触头3分别穿过承接触头避让口进入旋转触头装配腔内,而用于分别与两个旋转接触部112c闭合和断开。进一步的,两组所述灭弧装置2互为中心对称结构,也即是,两组灭弧装置2,以旋转触头组件11的转动中心为对称中心,互为中心对称结构;上述结构设计有利于减少开关电器的零部件种类,减少零部件区分步骤,提高装配效率。需要指出的,所述“承接触头3”是指被动接受旋转触头112所进行的闭合和分断操作的触头,其可以是可动触头或者静触头,将在后文中说明。
如图2所示,所述旋转触头组件11在闭合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切换的转动角度为60°-90°。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触头组件11在闭合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切换的转动角度为70°-90°。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触头组件11在闭合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切换的转动角度为80°-90°。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触头组件11在闭合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切换的转动角度为85°-90°。本实施例开关电器中,旋转触头组件11的转动角度大,有利于增大旋转接触部112c和承接触头3的开距,提高开关电器的分断能力。
如图2-7所示,为所述接触系统的一个实施例。
如图2-7所示,所述承接触头3为枢转设置的可动触头,旋转触头112在闭合位置(也是旋转触头组件11在闭合位置)时,旋转接触部112c与承接部3-1结合使旋转触头112与承接触头3闭合。进一步的,所述承接触头结构还包括与承接触头3配合的弹性件5;所述旋转触头112与承接触头3分断过程中,112c带动承接部3-1从初始位置动作至脱离位置,同时承接触头3使弹性件5储能,旋转触头112继续转动,则承接部3-1与旋转接触部112c脱离并且弹性件5释能而驱动承接部3-1转动复位至初始位置。进一步的,所述承接触头3中部枢转设置,一端设置承接部3-1,另一端与弹性件5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5为压簧,压簧一端与承接触头3相连,另一端固定设置(例如固定在壳体1上)弹性件5和旋转接触部112c分别位于承接触头3两侧。所述接触系统,其承接部3-1与旋转接触部112c脱离后,弹性件5驱动承接部3-1快速复位至初始位置,使旋转接触部112c和承接部3-1的间距快速拉大,可快速拉长旋转触头112和承接触头3分断产生的电弧,可显著提高接触系统的灭弧能力和分断能力。需要指出的,所述旋转接触部112c带动承接部3-1动作至脱离位置的过程中,旋转接触部112c和承接部3-1并不保持相对静止,二者发生相对移动和/或相对转动,直至旋转接触部112c不能带动承接部3-1继续动作而使弹性件5进一步储能。进一步的,所述承接触头3通过承接触头转轴4枢转设置在壳体1上。进一步的,所述承接触头3还包括承接触头孔3-2和弹簧定位凸起3-3,承接触头孔3-2设置在承接触头3中部,承接部3-1和弹簧定位凸起3-3位于承接触头3两端;所述承接触头3通过承接触头孔3-2套设在承接触头转轴4上,弹性件5为压簧,压簧一端套设在弹簧定位凸起3-3上,另一端插置在壳体1的弹簧座1-7内。
作为其它实施例,所述承接触头3还可以是静触头,也即是使用保持静止状态的触头,则承接触头3的承击部3-1则为静接触部;所述旋转触头112与其闭合或分断的过程中,静触头保持静止状态。
如图2、5-7所示,所述旋转接触部112c和承接部3-1插接配合,实现旋转接触部112c和承接部3-1的结合,结构简单且接触可靠,有利于简化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接触系统还包括至少一组插接结构,插接结构包括插板和插口,一个设置在旋转接触部112c上,另一个设置在承接部3-1上,插板装置在插口内被插口的内侧壁夹紧,使旋转接触部112c和承接部3-1结合。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触头112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两个旋转接触部112c,两个旋转接触部112c与两组承接触头3的承接部3-1配合。具体的,所述旋转接触部112c包括接触端112-1,接触端112-1为插板;所述承接部3-1的横截面为U形结构,U形结构中部形成插口,接触端112-1与承接部3-1插接配合,接触端112-1被U形结构的一对侧壁夹紧。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触头112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两个旋转接触部112c,接触系统包括两组承接触头结构,两组承接触头结构分别设置在旋转触头组件11两侧,两组旋转接触部112c分别用于与两组承接触头3的承接部3-1闭合和分断。所述接触系统采用双断点结构形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其分断能力和灭弧能力。进一步的,两组所述承接触头3分别通过两条软连接6与两组接线端子8电连接。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开关单元沿旋转触头组件11的转轴轴向并排设置时,相邻两个开关单元中,一个开关单元的两组接线端子8位于一个四棱柱的一对侧棱处,另一个开关单元的两组接线端子8位于该四棱柱的另一对侧棱处,也即是,相邻开关单元的接线端子8交错设置,从而增加相邻开关单元的爬电距离和绝缘间隙。
本实施例旋转触头组件11中,支持11s包括沿其轴向相对拼合的支持座111和支持盖113,旋转触头112被夹持在支持座111和支持盖113之间被二者夹紧且包括至少一个凸出在支持11s径向一侧的用于与承接触头3配合的旋转接触部112c。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触头112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两个旋转接触部112c,两个旋转接触部112c分别为第一旋转接触部和第二旋转接触部,两个旋转接触部112c用于分别与设置在旋转触头组件11径向两侧的两个承接触头3闭合和分断,两个承接触头3分别为用于与第一旋转接触部闭合和断开的第一承接触头以及用于与第二旋转接触部闭合和断开的第二承接触头;所述旋转触头组件11与两各承接触头3形成具有双断点的接触系统,有利于提高接触系统和开关电器的分断能力。
如图4-5所示,所述支持11s包括设置在其径向一端的插头部11p,插头部11p用于与外部结构插接传动相连,插头部11p包括主插头113-2和副插头111-1,主插头113-2设置在支持盖113背离支持座111的一侧上,副插头111-1设置在支持座111面向支持盖113的一侧上,副插头111-1穿过支持盖113的支持盖孔113-1而与主插头113-2并排形成插头部11p。所述“外部结构”可以是操作机构的输出轴;或者,所述“外部结构”指的是多个所述旋转触头组件11沿其轴向并排联动设置,一个支持11s的插头部11p与相邻的支持11s插接传动相连,而实现各旋转触头组件11的联动,也即是实现各接触系统的同步闭合和断开。所述插头部11p由设置在支持盖113上的主插头113-2与设置在支持座111上的副插头111-1组合而成,提高了插头部11p的结构强度,保证其与外部结构插接相连的可靠性,保证支持盖113和支持座111在支持11s转动过程中动作同步性,而且用于相邻支持11s插接相连时,保证了各旋转触头组件11的转动同步性。进一步的,所述支持11s的转动轴线从主插头113-2中部穿过,副插头111-1与支持11s的转动轴线平行间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副插头111-1与主插头113-2间隔设置,也即是副触头111-1与主插头113-2之间设有间隙,该间隙的宽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主插头113-2的横截面为长条形结构,长条形结构的中心点优选位于支持11s的转动轴线上,长条形结构的长度为支持座111的最大外径的20%-70%。进一步的,所述长条形结构的长度为支持座111的最大外径的25%-65%。从而保证了主插头113-2的结构强度,而且便于支持盖113的结构设计。
如图4-5所示,所述支持11s还包括设置在其轴向另一端上的插孔部11g,插孔部11g与插头部11p适配,也即是插孔部11g的形状与插头部11p的形状匹配,二者分别位于不同的两个结构(例如两个支持11s)上时,可以彼此插接配合;多个所述旋转触头组件11沿其轴向并排联动设置时,相邻两个支持11s中,一个支持11s的插头部11p与另一个支持11s的插孔部11g插接配合,简化各旋转触头组件11的连接结构和操作,而且保证各支持11s的连接强度和动作一致性。进一步的,所述插孔部11g包括主插孔111-5和副插孔111-6,主插孔111-5与主插头113-2适配,副插孔111-6与副插头111-1适配。进一步的,所述支持11s的转动轴线从主插孔111-5中部穿过,副插孔111-6与支持11s的转动轴线平行间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副插孔111-6与主插孔111-5间隔设置,也即是副插孔111-6与主插孔111-5之间设有间隔壁,该间隔壁的宽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具体的,如图4-5所示,所述插头部11p包括两组副插头111-1和一组主插头113-2,两组副插头111-1分别设置在主插头113-2两侧,副插头111-1与主插头113-2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插孔部11g包括两组副插孔111-6和一组主插孔111-5,两组副插孔111-6分别设置在主插孔111-5两侧,副插孔111-6和主插孔111-5之间设有间隔壁。
作为其它实施例,所述插头部11p包括两组主插头113-2和一组副插头111-1,支持11s的转动轴线(也是旋转触头组件11的转动轴线)从副插头111-1中部穿过,两组主插头113-2分别设置在副插头111-1两侧,支持盖113设有供副插头111-1穿过的支持盖孔113-1,支持盖孔113-1位于两组主插头113-2之间。
进一步的,两组所述副插头111-1,在转轴11s的径向上,对称设置在主插头113-2两侧;两组所述副插孔111-6,在转轴11s的径向上,对称设置在主插孔111-5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副插头111-1的横截面为扇面形结构,主插头113-2的相对的一对侧面上(也即是主插头113-2的两个大侧面,两个大侧面分别面向两个副插头111-1的两侧)均设有多个沿支持11s的轴向延伸的沟槽,使主插头113-2的横截面类似鱼骨形结构,使相邻两个支持11s的插头部11p和插孔部11g配合时,保证两个支持11s的联动性和同步性;所述副插孔111-6的横截面为扇面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主插孔111-5分别面向两个副插孔111-6的侧面上设有多个沿支持11s的轴向延伸的凸筋(图中未示出),凸筋与沟槽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支持盖113还包括盖板113-0,主插头113-2设置在盖板113-0背离支持座111的一侧(也是盖板113-0背离支持座111的座体111-0的一侧)上,盖板113-0设有两组支持盖孔113-1,两组支持盖孔113-1分别设置在主插头113-2两侧供两组副插头111-1穿过;所述支持座111还包括座体111-0,副插头111-1设置在座体111-0面向支持盖113的一侧(也是座体111-0面向盖板113-0的一侧)上。所述盖板113-0优选为圆形板结构,座体111-0优选为圆柱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插孔部11g设置在座体111-0背离支持盖113的一侧(也是座体111-0背离盖板113-0的一侧)上。进一步的,所述支持座111还包括轴向凸起,轴向凸起设置在座体111-0背离支持盖113的一侧上,轴向凸起与插头部11p沿支持11s的周向分别向相反的两个方向凸起,插孔部11g设置在轴向凸起上。
如图3-5所示,所述支持11s还包括卡扣结构,支持座111和支持盖113通过卡扣结构相连,简化了二者之间的装配操作,提高装配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卡钩113-3和卡孔111-2,卡钩113-3设置在支持盖113面向支持座111的一侧上,卡孔111-2设置在支持座111上。进一步的,所述卡钩113-3设置在盖板113-0面向支持座111的一侧上,卡孔111-2设置在座体111-0上。进一步的,所述卡钩113-3为半箭头型卡钩。
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支持座111和支持盖113通过四组卡扣结构相连,四组卡扣结构位于一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处。需要指出的,所述卡扣结构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增多或减少。
如图4-5所示,所述旋转触头112还包括被夹持在支持座111和支持盖113之间的旋转触头主干112-0,旋转接触部112c与旋转触头主干112-0相连。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旋转接触部112c分别与旋转触头主干112-0两端相连且分别位于支持11s的径向两侧。
如图5所示,所述支持座111设有用于容纳旋转触头主干112-0的支持座沟槽111-3,旋转触头主干112-0设置在支持座沟槽111-3内,支持盖113与支持座111拼接后夹紧旋转触头主干112-0。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触头112与支持11s限位配合,阻止旋转触头112沿支持11s的径向移动而导致旋转接触部112c与承接触头3闭合失败的情况发生。具体的,所述旋转触头112还包括设置在旋转触头主干112-0上的旋转触头限位部112-4,旋转触头限位部112-4与支持座沟槽111-3的侧壁限位配合,阻止旋转触头112沿支持座沟槽111-3的延伸方向移动,也即是阻止旋转触头112沿支持11s的径向移动。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触头限位部112-4为设置在旋转触头主干112-0侧沿上的弧形凸起,支持座沟槽111-3的侧壁上设有对应配合的弧形凹槽。进一步的,所述支持座沟槽111-3设置在支持座111的座体111-0面向支持盖113的一端上。进一步的,所述支持座沟槽111-3设置在座体111-0的座体主干111-00面向支持盖113的一端上。
如图5-6所示,两个所述旋转接触部112c(也即是第一旋转接触部和第二旋转接触部),以旋转触头组件11的转动中心为对称中心,互为中心对称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接触部112c包括用于与承接触头3配合的接触端112-1。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接触部112c还包括配合端112-2,旋转接触部112c中部与旋转触头主干112-0相连,接触端112-1和配合端112-2分别设置在旋转接触部112c两端且分别凸出在旋转触头主干112-0两侧,旋转接触部112c与旋转触头主干112-0相对的侧沿形成有弧形的引弧面112-3,引弧面112-3两端分别延伸至旋转接触部112c两端,引弧面112-3,从其与接触端112-1相连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远离旋转触头组件11的转动中心。所述旋转触头112优选为板形结构,也即是旋转触头主干112-0与旋转接触部112c共平面。所述配合端112-2用于与灭弧系统配合,配合端112-2优选在旋转触头组件旋转至断开位置时用于与灭弧系统的引弧件抵接,有利于加速电弧进入对应灭弧装置2内。
如图3-5所示,所述支持座111的座体111-0包括同轴设置的座体主干111-00和座体端板111-1,二者的轴线与支持11s的转动轴线重合,座体主干111-00的外径小于座体端板111-01的外径,副插头111-1设置在座体主干111-00面向支持该113的一侧上;所述支持盖113的盖板113-0与座体端板111-01相对且分别位于座体主干111-00轴向两端外侧,盖板113-0与座体端板111-01外径相同,主插头113-2设置在端板113-0背离支持座111的一侧上;所述旋转接触部112c至少部分位于座体端板111-01和盖板113-0之间,也即是,座体端板111-01和盖板113-0之间形成一个位于座体主干111-00圆周外侧的环形槽,旋转接触部112c至少部分位于该环形槽内而被座体端板111-01和盖板113-0遮挡;所述座体端板111-01和/或盖板113-0的边缘处设有用于避让承接触头3的避让缺口111-010,装配时,承接触头3可通过避让缺口111-010进入座体端板111-01和盖板113-0之间,以与位于环形槽内的旋转接触部112c配合,从而简化装配操作。具体的,所述座体端板111-01设有两个避让缺口111-010,两个避让缺口111-010位于座体端板111-01的径向两端,分别用于避让与旋转触头112的两个旋转接触部112c配合的承接触头3。
如图3-5所示,两组所述灭弧装置2-0互为中心对称结构。进一步的,两组所述灭弧装置2-0,以旋转触头组件11的转动中心(也是支持11s的转动中心以及支持轴孔1-5的中心)为对称中心,互为中心对称结构,有利于简化灭弧系统的结构,便于生产制作和装配。
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1包括相对拼合的第一半壳A和第二半壳B,第一半壳A和第二半壳B之间形成安装腔体,两个壳体底壁分别设置在第一半壳A和第二半壳B上。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壳体1沿旋转触头组件11的转动轴向并排设置时,第一半壳A和第二半壳B依次交替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旋转触头组件,其包括用于绕自身轴线转动设置支持(11s)以及旋转触头(112),支持(11s)包括沿其轴向相对拼合的支持座(111)和支持盖(113),旋转触头(112)被夹持在支持座(111)和支持盖(113)之间且包括设置在支持(11s)径向两侧用于与承接触头(3)配合的旋转接触部(112c);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11s)还包括设置在其轴向一端的插头部(11p),插头部(11p)包括主插头(113-2)和副插头(111-1),主插头(113-2)设置在支持盖(113)背离支持座(111)的一侧上,副插头(111-1)设置在支持座(111)面向支持盖(113)的一侧上,副插头(111-1)穿过支持盖(113)的支持盖孔(113-1)而与主插头(113-2)并排;所述支持(11s)还包括设置在其轴向另一端上的插孔部(11g),插孔部(11g)与插头部(11p)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11s)的转动轴线从主插头(113-2)中部穿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插头(113-2)的横截面为长条形结构,主插头(113-2)的相对的一对侧面上均设有多个沿支持(11s)的轴向延伸的沟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形结构的长度为支持座(111)的最大外径的20%-7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形结构的横截面形状的中心点位于支持(11s)的转动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插头(111-1)与主插头(113-2)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部(11p)包括分别设置在主插头(113-2)两侧的两组副插头(11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部(11g)包括主插孔(111-5)和副插孔(111-6),主插孔(111-5)与主插头(113-2)适配,副插孔(111-6)与副插头(111-1)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部(11g)中,两个主插孔(111-5)分别位于副插孔(111-6)两侧且与其间隔设置;所述支持(11s)的转动轴线从主插孔(111-5)中部穿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11s)还包括卡扣结构,支持座(111)和支持盖(113)通过卡扣结构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转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卡钩(113-3)和卡孔(111-2),卡钩(113-3)设置在支持盖(113)面向支持座(111)的一侧上,卡孔(111-2)设置在支持座(111)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旋转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座(111)和支持盖(113)通过四组卡扣结构相连,四组卡扣结构位于一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处;所述旋转触头(112)两端各设置一个旋转接触部(112c),两个旋转接触部(112c)分别位于支持(11s)的径向两侧;两组所述卡扣结构位于旋转触头(112)一侧,另外两组卡扣结构位于旋转触头(112)另一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触头(112)还包括夹持在支持座(111)和支持盖(113)之间的旋转触头主干(112-0)及设置在旋转触头主干(112-0)两端的旋转接触部(112c),旋转接触部(112c)包括用于与承接触头(3)配合的接触端(112-1)。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旋转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接触部(112c)还包括配合端(112-2),旋转接触部(112c)中部与旋转触头主干(112-0)相连,接触端(112-1)和配合端(112-2)分别设置在旋转接触部(112c)两端且分别凸出旋转触头主干(112-0)两侧,旋转接触部(112c)与旋转触头主干(112-0)相对的侧沿形成有弧形的引弧面(112-3),引弧面(112-3)两端分别延伸至旋转接触部(112c)两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旋转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座(111)设有用于容纳旋转触头主干(112-0)的支持座沟槽(111-3)。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旋转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触头(112)还包括设置在旋转触头主干(112-0)上的旋转触头限位部(112-4),旋转触头限位部(112-4)与支持座沟槽(111-3)的侧壁限位配合,阻止旋转触头(112)沿支持座沟槽(111-3)的延伸方向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旋转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旋转接触部(112c),以旋转触头组件的转动中心为对称中心,互为中心对称结构。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旋转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座(111)还包括两个绝缘凸起(111-4),两个绝缘凸起(111-4)位于支持座(111)的径向两端上且向支持座(111)的径向两侧凸起;
所述旋转触头组件(11)转动设置在安装腔体内,安装腔体内设有两组分隔筋(1-9),旋转触头组件(11)位于分断位置时,两个绝缘凸起(111-4)分别用于与两组分隔筋(1-9)配合将安装腔体分隔为两个接触腔,两个旋转接触部(112c)以及对应的两个承接触头(3)分布在两个接触腔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座(111)包括座体(111-0),座体(111-0)包括同轴设置的座体主干(111-00)和座体端板(111-01),座体主干(111-00)的外径小于座体端板(111-01)的外径,副插头(111-1)设置在座体主干(111-00)面向支持盖(113)的一侧上;
所述支持盖(113)包括盖板(113-0),盖板(113-0)与座体端板(111-01)相对且分别位于座体主干(111-00)轴向两端外侧,盖板(113-0)与座体端板(111-01)的外径相同,主插头(113-2)设置在盖板(113-0)背离支持座(111)的一侧上;
所述旋转接触部(112c)至少部分位于座体端板(111-01)和盖板(113-0)之间;所述座体端板(111-01)和/或盖板(113-0)的边缘处设有用于避让承接触头(3)的避让缺口(111-010)。
20.一种开关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器包括权利要求1-19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触头组件。
CN202321758907.5U 2023-07-06 2023-07-06 旋转触头组件及开关电器 Active CN2207101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58907.5U CN220710172U (zh) 2023-07-06 2023-07-06 旋转触头组件及开关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58907.5U CN220710172U (zh) 2023-07-06 2023-07-06 旋转触头组件及开关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10172U true CN220710172U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43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58907.5U Active CN220710172U (zh) 2023-07-06 2023-07-06 旋转触头组件及开关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101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411098A1 (en) Operating mechanism of circuit breaker
US20230377824A1 (en) Quick tripping device and circuit breaker
US20230368997A1 (en) Operating mechanism of circuit breaker and assembling breaker
CN220710172U (zh) 旋转触头组件及开关电器
US20230377825A1 (en) Operating mechanism of circuit breaker, and circuit breaker
CN216749634U (zh) 开关装置的操作机构及开关装置
CN207381337U (zh) 一种改良式继电器
CN220774173U (zh) 开关单元
CN110164724B (zh)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
CN116742427A (zh) 一种适配器及轨道插座
CN218730514U (zh) 一种电开关的动触头及双断点旋转隔离开关
CN110880428A (zh) 一种双电源开关的触头结构
EP4207236A1 (en) Moving contact mechanism
CN112992592A (zh) 一种动触头及旋转式开关接触系统
CN220710144U (zh) 壳体
CN112053889B (zh) 一种具有隔离功能的真空断路器
CN211088097U (zh)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主回路单极装置
CN214411029U (zh) 一种动触头及旋转式开关接触系统
CN220774234U (zh) 接触系统及开关电器
CN108666164B (zh) 旋转式电气开关接触系统及旋转式电气开关
CN218215180U (zh) 连接器、断路器、接插组件和断路器底座
CN216288261U (zh) 连接器的驱动机构和断路器
CN220381935U (zh) 动触头组件
US11417480B2 (en) Electrode for a circuit breaker and the circuit breaker
CN221352584U (zh) 一种触头结构、极单元、转换开关、低压开关及配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