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02976U - 一种玻璃转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玻璃转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02976U
CN220702976U CN202322142109.6U CN202322142109U CN220702976U CN 220702976 U CN220702976 U CN 220702976U CN 202322142109 U CN202322142109 U CN 202322142109U CN 220702976 U CN220702976 U CN 2207029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cking
butt joint
joint part
glass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4210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云海
张明勋
王珺
曹利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Wisco Green Cit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Wisco Green Cit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Wisco Green Cit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Wisco Green Cit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4210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029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029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029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玻璃转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搬运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玻璃转运装置包括吊具和转运车,吊具包括第一支撑台和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台的第一对接部,所述转轴沿水平方向延伸;转运车包括相连接的共面设置的第二支撑台以及第二对接部;其中,所述第一对接部可绕所述转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一对接部在第一位置时第一对接部与第二对接部分离,所述第一对接部在所述第二位置时可与所述第二对接部对接,以使所述第一支撑台、第一对接部、第二支撑台以及第二对接部共同形成供玻璃转运的平台。本申请提供的玻璃转运装置玻璃转运简单,节省人力,降低了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玻璃转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幕墙玻璃转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丹江口景观塔的建筑高度为70多米,其内部为钢结构骨架,外墙为玻璃幕墙,因此需要从地面送大量的大尺寸玻璃至建筑的高层平台,然后再安装至目标位置。
现有技术中,玻璃的转运过程为:先将多块玻璃固定于吊架上,然后通过塔吊吊运至目标高度平台的入口处,再通过至少两个作业人员直接徒手将吊具上的玻璃搬抬至转运车,通过转运车转运至目标安装位置,这种方式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作业人员徒手搬玻璃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璃转运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璃转运装置,包括:
吊具,包括第一支撑台和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台的第一对接部,所述转轴沿水平方向延伸;
转运车,包括相连接的共面设置的第二支撑台以及第二对接部;
其中,所述第一对接部可绕所述转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一对接部在第一位置时第一对接部与第二对接部分离,所述第一对接部在所述第二位置时可与所述第二对接部对接,以使所述第一支撑台、第一对接部、第二支撑台以及第二对接部共同形成供玻璃转运的平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对接部包括对接单元,所述对接单元包括相连接的对接臂和对接凸,所述对接臂通过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台,所述第二对接部设有槽口朝上的对接槽,所述第一对接部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对接凸位于所述对接槽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接单元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对接单元沿所述转轴的轴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对接槽的数量与所述对接单元相同,所述对接单元的对接凸一一对应于所述对接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对接部为L形对接杆,所述L形对接杆与所述第二支撑台连接,所述L形对接杆与所述第二支撑台合围成所述所述对接槽,所述对接槽的槽口朝上或沿所述转轴的轴线延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台包括多个第一支撑杆和沿所述转轴轴向延伸的第二支撑杆,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间隔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对接臂通过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对接臂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与所述第二支撑杆抵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运车包括通过可沿竖向往复伸缩的伸缩件连接的底架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形成所述第二支撑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伸缩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伸缩件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运车和所述吊具均包括靠架,所述吊具的靠架和所述第一对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台相对的两侧,所述转运车的靠架和所述第二对接部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台相对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台和所述第二支撑台均为框架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靠架外包裹有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玻璃转运装置,其包括吊具和转运车,吊具包括第一支撑台和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台的第一对接部,转轴沿水平方向延伸;转运车包括相连接的共面设置的第二支撑台以及第二对接部;其中,第一对接部可绕转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第一对接部在第一位置时第一对接部与第二对接部分离,第一对接部在第二位置时可与第二对接部对接,以使第一支撑台、第一对接部、第二支撑台以及第二对接部共同形成供玻璃转运的平台。
吊具的第一对接部可转动设置,第一对接部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以使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对接或分离;在第一对接部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对接部的高度高于第二对接部,二者分离;在第一对接部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对接部可与第二对接部对接,使得吊具与转运车具有供玻璃转运的平台,玻璃一般为矩形,玻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作业人员以玻璃靠近第一对接部的第一侧为转轴,翻转玻璃使得玻璃的第二侧落至第二支撑台,再以第二侧为转轴,继续翻转玻璃,使得第一侧翻转至第二支撑台,实现了玻璃从吊具至转运车的转运,然后收起第一对接部,转运车行走将玻璃转运至目标安装位置。
现有技术中,至少两个作业人员直接徒手将吊具上的玻璃搬抬至转运车,本申请中由于吊具与转运车可对接,作业人员无需搬抬,只需翻转即可完成玻璃从吊具转运至转运车的过程,节省人力,操作简单,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玻璃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玻璃转运装置在第一对接部位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玻璃转运装置中的吊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的玻璃转运装置中的转运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吊具,110-第一支撑台,111-第一支撑杆,112-第二支撑杆,120-第一对接部,130-吊具的靠架,121-对接臂,122-对接凸,140-转轴;200-转运车,210-第二支撑台,220-第二对接部,221-第一杆,222-第二杆,230-转运车的靠架,240-底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通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作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玻璃转运装置,便于将用于做建筑玻璃幕墙的玻璃转运至目标位置,节省人力。
请参阅图1以及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玻璃转运装置包括吊具和转运车,吊具包括第一支撑台和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台的第一对接部,转轴140沿水平方向延伸;转运车200包括相连接的共面设置的第二支撑台210以及第二对接部220;其中,第一对接部120可绕转轴14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第一对接部120在第一位置时第一对接部120与第二对接部220分离,第一对接部120在第二位置时可与第二对接部220对接,以使第一支撑台110、第一对接部120、第二支撑台210以及第二对接部220共同形成供玻璃转运的平台。
吊具100可将位于底面的玻璃吊运至玻璃幕墙建筑的目标位置,作业人员先将多块玻璃置于第一支撑台110上,通过绳索等工具将玻璃与第一支撑台110以及第一对接部120固定,利用天车或者塔吊将吊具100吊运至目标平台的入口处。
转运车200便于行走,因此可便捷的将玻璃从目标平台的入口处转运至建筑上安装玻璃的目标位置。
吊具100的第一对接部120可转动设置,第一对接部120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以使第一对接部120和第二对接部220对接或分离;在第一对接部12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对接部120的高度高于第二对接部220,二者分离;在第一对接部12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对接部120可与第二对接部220对接,使得吊具100与转运车200具有供玻璃转运的平台,玻璃一般为矩形,玻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作业人员以玻璃靠近第一对接部120的第一侧为转轴140,翻转玻璃使得玻璃的第二侧落至第二支撑台210,再以第二侧为转轴140,继续翻转玻璃,使得第一侧翻转至第二支撑台210,实现了玻璃从吊具100至转运车200的转运,然后收起第一对接部120,转运车200行走将玻璃转运至目标安装位置。
现有技术中,至少两个作业人员直接徒手将吊具100上的玻璃搬抬至转运车200,本申请中由于吊具100与转运车200可对接,作业人员无需搬抬,只需翻转即可完成玻璃从吊具100转运至转运车200的过程,节省人力,操作简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对接部120为对接板,对接板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对接板的第一端通过转轴140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台110,对接板的第二端设有多个凸起,第二对接部220的顶部设有多个凹槽,凹槽的槽口朝上,对接板的多个凸起可一一对应嵌入至多个凹槽内。在第一对接部12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对接部120至少部分伸出于第一支撑台110。在需要将吊具100的玻璃转移至转运车200上时,转动对接板,使凸起嵌入至凹槽内。转运车200需要载动玻璃运行至目标位置时,反向转动对接板,使得凸起离开凹槽,转运车200可携带玻璃至目标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凹槽开设至第二对接部220远离第二支撑台210的边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结合图3,第一对接部120包括对接单元,对接单元包括相连接的对接臂121和对接凸122,对接臂121通过转轴140连接于第一支撑台110,第二对接部220设有对接槽,对接槽的槽口朝上,第一对接部120在第二位置时,对接凸122位于对接槽内。在玻璃从第一对接部120向第二对接部220转运时,对接凸122的侧面与对接槽沿转轴140径向的其中一侧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结合图3,对接单元设有多个,多个对接单元沿转轴140的轴向依次间隔设置,对接槽的数量与对接单元相同,对接单元的对接凸122一一对应于对接槽。多个对接单元沿转轴140的轴向依次间隔布置,使得玻璃从吊具100转运至转运车200的过程稳定性更好。对接单元可以设有两个、三个或者四个,本申请对对接单元的数量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接槽为盲槽;在其他实施例中,请结合图4,第二对接部220为L形对接杆,L形对接杆与第二支撑台210连接,L形对接杆与第二支撑台210合围对接槽,对接槽的槽口朝上或沿转轴140的轴线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结合图4,L形对接杆包括相连接且呈角度设置的第一杆221和第二杆222,第一杆221连接于第二支撑台210,第一杆221、第二杆222以及第二支撑台210合围侧部具有开口且底部也具有开口的对接槽,为了避免此时第一对接部120与第二对接部220无法锁定,第一支撑台110包括多个第一支撑杆111和沿转轴140轴向延伸的第二支撑杆112,多个第一支撑杆111间隔连接于第二支撑杆112,第一支撑杆111的高度高于第二支撑杆112,对接臂121通过转轴140连接于第一支撑杆111,对接臂121位于第二位置时与第二支撑杆112抵接,即转轴140与对接凸122位于第二支撑杆112沿转轴140径向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运车200包括通过可沿竖向往复伸缩的伸缩件(图中未示出)连接的底架230和支撑架,支撑架形成第二支撑台210,以使得第二支撑台210在竖直方向可调,适应不同高度的吊具100,适应具有阶梯的地面。伸缩件可以采用气缸、液压缸或者电动缸。底架230位于支撑架的下方,底架230用于安装伸缩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稳定性,伸缩件设有多个,多个伸缩件间隔设置,伸缩件可以设有三个,三个伸缩件位于不同平面内,即三个伸缩件与支撑架的连接点不共线。伸缩件还可以设置为四个,四个伸缩件合围成矩形、平行四边形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以及图2,转运车200和吊具100均包括靠架130、230,吊具100的靠架130和第一对接部120位于第一支撑台110相对的两侧,转运车200的靠架230和第二对接部220位于第二支撑台210相对的两侧。玻璃的尺寸非常大,长度可达三四米,宽度为两三米,设置靠架130、230,玻璃的第一侧贴紧第一支撑台110或第二支撑台210,玻璃的第二侧靠在靠架130、230上,可以节省水平面积,便于吊运和转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台110和第二支撑台210均为框架结构,便于捆绳等工具连接,以固定玻璃。
在一些实施例中,靠架130、230外包裹有保护层,以保护玻璃。
本申请提供的转运装置转运玻璃的过程如下:
将多个玻璃层叠放置于吊具100的第一支撑台110上,通过天车或者塔吊吊运吊具100,带着玻璃到达建筑的目标楼层的入口,将转运车200置于吊具100的一侧,转动第一对接部120使得对接凸122插入至对接槽内,此时第一支撑台110处于第二位置,作业人员以玻璃靠近第一对接部120的第一侧为转轴140,翻转玻璃使得玻璃的第二侧落至转运车200的第二支撑台210,再以第二侧为转轴140,继续翻转玻璃,使得第一侧翻转至第二支撑台210,实现了玻璃从吊具100至转运车200的转运,然后反转第一对接部120,使得对接凸122离开对接槽,第一对接部120处于第一位置,推动转运车200,转运车200行走将玻璃转运至目标安装位置。
本申请提供的转运装置由于吊具100与转运车200可对接,作业人员无需搬抬,只需翻转即可完成玻璃从吊具100转运至转运车200的过程,节省人力,操作简单,降低了劳动强度。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玻璃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吊具,包括第一支撑台和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台的第一对接部,所述转轴沿水平方向延伸;
转运车,包括相连接的共面设置的第二支撑台以及第二对接部;
其中,所述第一对接部可绕所述转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一对接部在第一位置时第一对接部与第二对接部分离,所述第一对接部在所述第二位置时可与所述第二对接部对接,以使所述第一支撑台、第一对接部、第二支撑台以及第二对接部共同形成供玻璃转运的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部包括对接单元,所述对接单元包括相连接的对接臂和对接凸,所述对接臂通过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台,所述第二对接部设有槽口朝上的对接槽,所述第一对接部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对接凸位于所述对接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单元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对接单元沿所述转轴的轴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对接槽的数量与所述对接单元相同,所述对接单元的对接凸一一对应于所述对接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接部为L形对接杆,所述L形对接杆与所述第二支撑台连接,所述L形对接杆与所述第二支撑台合围成所述对接槽,所述对接槽的槽口朝上或沿所述转轴的轴线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台包括多个第一支撑杆和沿所述转轴轴向延伸的第二支撑杆,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间隔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对接臂通过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对接臂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与所述第二支撑杆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车包括通过可沿竖向往复伸缩的伸缩件连接的底架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形成所述第二支撑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伸缩件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车和所述吊具均包括靠架,所述吊具的靠架和所述第一对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台相对的两侧,所述转运车的靠架和所述第二对接部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台相对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台和所述第二支撑台均为框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玻璃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架外包裹有保护层。
CN202322142109.6U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玻璃转运装置 Active CN2207029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42109.6U CN220702976U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玻璃转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42109.6U CN220702976U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玻璃转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02976U true CN220702976U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39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42109.6U Active CN220702976U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玻璃转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029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063948A (en) Transporter for slab casting tables
US20110147329A1 (en) Load transportation system
WO2014167186A1 (en) Lifting device
JPH07259322A (ja) 昇降足場
CN220702976U (zh) 一种玻璃转运装置
US7862285B1 (en) Compressor trolley
KR101347865B1 (ko) 고소 리프팅 작업차
CN214659903U (zh) 一种用于安全工程的爬梯
CN215291292U (zh)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升降装置
JP3714019B2 (ja) 箱体回転治具付き台車
JP2666906B2 (ja) 重量物姿勢変更装置
CN218508976U (zh) 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
CN210502746U (zh) 一种用于工业机器人的搬运设备
CN209799309U (zh) 一种移动脚手架
CN213231461U (zh) 一种移动式登高作业平台
CN220768761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承载架
CN212689493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可移动平台
CN214399718U (zh) 一种航标器材侧翻装置
CN211173019U (zh)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主框架
CN214328569U (zh) 一种桥梁作业平台
CN212613621U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防护支撑架结构
CN216007728U (zh) 一种施工操作平台
CN219548323U (zh) 一种智能建造用施工升降平台
CN214364801U (zh) 一种悬挑式可移动建筑用操作平台
CN214696722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建筑工地脚手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