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87937U - 多工位旋转装置用的蜗轮蜗杆减速器及多工位旋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工位旋转装置用的蜗轮蜗杆减速器及多工位旋转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87937U
CN220687937U CN202322434356.3U CN202322434356U CN220687937U CN 220687937 U CN220687937 U CN 220687937U CN 202322434356 U CN202322434356 U CN 202322434356U CN 220687937 U CN220687937 U CN 2206879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m
worm gear
jig
rotating device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3435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凯
朱俊勇
唐国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lligent Eyes Autom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telligent Eyes Autom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ligent Eyes Autom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telligent Eyes Autom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3435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879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879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879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工位旋转装置用的蜗轮蜗杆减速器及多工位旋转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工位旋转装置用的蜗轮蜗杆减速器,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蜗轮蜗杆组件,所述蜗轮蜗杆组件包括位于壳体内且相互传动连接的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中心具有第一进气通道,所述蜗轮具有延伸出壳体顶部的输出轴,所述蜗杆具有延伸出壳体至少一个侧面的连接轴,所述壳体顶部还开设有定位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开口位于壳体顶部的定位孔来对蜗轮蜗杆减速器的安装进行一个定位,可保证安装定位的精度,保证多个蜗轮蜗杆减速器安装时的具有较好的直线度。

Description

多工位旋转装置用的蜗轮蜗杆减速器及多工位旋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工位旋转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工位旋转装置用的蜗轮蜗杆减速器及多工位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减速器是一般由封闭在刚性壳体内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齿轮-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常用作原动件与工作机之间的减速传动装置,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减速机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是一种相对精密的机械。使用它的目的是降低转速,增加转矩。它的种类繁多,型号各异,不同种类有不同的用途。
多工位同步转动或/和摆动工件中一般需要用到减速器,多工位同步转动或/和摆动由于一次可同时进行多个工件的操作,可广泛应用于各种产品或工件的自动化组装、加工、清洁、检测等领域中,工位的转动和摆动可使产品或工件在360度范围内旋转,对产品或工件各个面进行相关作业。
多工位同步转动或/和摆动工件中一般需要用到多个减速器,然而多个减速器在安装时,难以保证多个减速器安装的治具载台的基准,会存在多个减速机安装的直线度较差,非常影响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较好安装基准的多工位旋转装置用的蜗轮蜗杆减速器及多工位旋转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一种多工位旋转装置用的蜗轮蜗杆减速器,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蜗轮蜗杆组件,所述蜗轮蜗杆组件包括位于壳体内且相互传动连接的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中心具有第一进气通道,所述蜗轮具有延伸出壳体顶部的输出轴,所述蜗杆具有延伸出壳体至少一个侧面的连接轴,所述壳体顶部还开设有定位孔。
优选地,所述壳体沿蜗杆延伸方向的至少一侧外设置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与壳体内的蜗杆连接,所述蜗杆为双导程蜗杆,所述调节件拧紧或松开时,可带动所述蜗杆沿其延伸方向左右移动调节。
优选地,所述调节件具有螺牙或螺纹,所述壳体内为空腔,所述空腔内安装有与所述蜗杆配合的轴承,所述调节件与所述轴承连接,所述调节件拧紧时,推动所述轴承,进而推动所述蜗杆沿其延伸方向移动,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还具有用于注入润滑油的注油件,所述蜗轮和蜗杆的配合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注油件与所述空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方具有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输出轴顶部由所述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的顶部伸出,所述第二台阶位于所述第一台阶下方,所述定位孔靠近所述第二台阶设置,所述定位孔设置多个。
优选地,所述蜗轮底部具有与第一进气通道连通的进气部,所述进气部处连接通气接头,所述通气接头包括相互连接的接头主体和轴承连接部,所述轴承连接部与所述进气部连接,所述轴承连接部可相对所述接头主体转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多工位旋转装置,包括多个治具结构、第一驱动电机组件、联轴器、连接杆和多个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所述多个治具结构分别与所述多个蜗轮蜗杆减速器一一对应连接,相邻蜗轮蜗杆减速器之间具有所述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连接杆和多个的蜗轮蜗杆减速器传动连接组成传动轴,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组件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轴使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带动治具结构运动。
优选地,所述治具结构下方通过夹持结构与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夹持结构环绕所述输出轴,所述壳体上方具有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夹持结构底部抵接所述第一台阶顶部,所述夹持结构底面与所述第二台阶顶面平行,所述治具结构具有第二进气通道,所述第一进气通道穿过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连通;
所述第一进气通道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配合连接处具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治具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由上至下的治具载台和过气连接块,所述治具载台和过气连接块中均具有通气孔,所述治具载台和过气连接块的通气孔组成所述第二进气通道,所述治具载台和过气连接块的通气孔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治具结构包括顶部的治具载台,所述治具载台顶部具有定位销孔,所述治具载台至少一个侧面具有基准孔,所述治具载台至少一个侧面具有靠近所述治具载台边角的基准槽。
优选地,所述治具载台的4个侧面均具有基准孔,所述治具载台的4个侧面均具有基准槽,每个边角两侧均具有靠近该边角的基准槽。
优选地,所述多工位旋转装置包括外壳,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部分位于外壳内,其输出轴伸出所述外壳与所述治具结构接连,所述定位孔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定位稍,所述定位销插入所述外壳顶壁中。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开口位于壳体顶部的定位孔来对蜗轮蜗杆减速器的安装进行一个定位,可保证安装定位的精度,保证多个蜗轮蜗杆减速器安装时的具有较好的直线度。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的主旨。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蜗轮蜗杆减速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蜗轮蜗杆减速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1-A1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蜗轮蜗杆减速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蜗轮蜗杆减速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2-A2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蜗轮蜗杆减速器,仰视角度下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蜗轮蜗杆减速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蜗轮蜗杆减速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A3-A3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四蜗轮蜗杆减速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四蜗轮蜗杆减速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A4-A4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四蜗轮蜗杆减速器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四蜗轮蜗杆减速器,仰视角度下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具有通气接头的蜗轮蜗杆减速器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组件仰视方向下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组件侧视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组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中D-D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工位旋转装置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工位旋转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工位旋转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6为图25中C-C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蜗轮蜗杆减速器另一方向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8为图27中F-F剖视结构示意图。
10注油件;11-壳体;12-蜗轮;121-输出轴;13-蜗杆;131-连接轴;141-第一进气通道;142-进气部;145-第二进气通道;15-定位孔;171-第一台阶;172-第二台阶;18-调节件;181-轴承;19-通气接头;192-接头主体;191-轴承连接部;2-治具结构;21-第一密封圈;22-治具载台;23-过气连接块;24-第二密封圈;25-定位销孔;26-基准孔;27-治具载台边角;28-基准槽;29-治具固定螺纹孔;3-夹持结构;41-第一驱动电机组件;42-第二驱动组件;43-联轴器;44-连接杆;5-外壳;6-定位销;1a-第一减速器;1b-第二减速器;1c-第三减速器;1d-第四减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安装”、“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考图1-17图27-2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工位旋转装置用的蜗轮蜗杆减速器,蜗轮蜗杆减速器包括壳体11和位于壳体11内的蜗轮蜗杆组件,蜗轮蜗杆组件包括位于壳体11内且相互传动连接的蜗轮12和蜗杆13,蜗轮12的中心具有第一进气通道141,蜗轮12具有延伸出壳体11顶部的输出轴121,蜗杆13具有延伸出壳体至少一个侧面的连接轴131,壳体11顶部还开设有定位孔15。
本实施例的蜗轮蜗杆减速器可用于多工位旋转装置,当用于多工位旋转装置时,该蜗轮蜗杆减速器可设置多个,通过联轴器43进行连接。工作时,驱动组件直接或间接驱动连接轴131使得蜗杆13转动,蜗杆转动的同时通过蜗轮12带动输出轴121运动,从而实现带动输出轴121上固定的治具结构进行运动实现相应作业。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壳体11顶部的定位孔15来对蜗轮蜗杆减速器的安装进行一个定位,可保证安装定位的精度,保证多个蜗轮蜗杆减速器安装时的具有较好的直线度。
参考图1和图4,在优选实施例中,壳体11上方具有第一台阶171,输出轴121顶部由第一台阶171上伸出。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台阶171的设置,保证治具结构与蜗轮蜗杆减速器安装时具有一个安装定位基准,进一步保证多个治具结构分别安装在蜗轮蜗杆减速器上时保证位置偏差较小,保证作业的效果。
参考图1-17,在优选实施例中,壳体11上方还具有第二台阶172,输出轴121顶部由第一台阶171和第二台阶172的顶部伸出,第二台阶172位于第一台阶171下方,定位孔15靠近第二台阶172设置,定位孔15设置多个。本实施例中通过定位孔15来实现蜗轮蜗杆减速器和多工位旋转装置壳体11的定位,通过第一台阶171和第二台阶172来实现多个治具结构分别安装在蜗轮蜗杆减速器上的定位。解决了多个治具结构和蜗轮蜗杆减速器在安装时的偏差问题,导致影响作业效果。
参考图1-17,在优选实施例中,壳体11沿蜗杆延伸方向的至少一侧外设置有调节件18,调节件18与壳体11内的蜗杆连接,此处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例如通过交叉滚子轴承与蜗杆进行连接,本实施例中的蜗杆为双导程蜗杆,当调节件18拧紧或松开时,可带动蜗杆沿其延伸方向左右移动调节。实现当蜗杆磨损后,可通过调节件18拧紧的方式推动蜗杆朝另一方向移动进行微调。
参考图10、图15图27-28,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壳体11内为空腔,空腔内安装有与蜗杆配合的轴承181,调节件18与轴承181连接,调节件18具有螺牙或螺纹,调节件18通过螺牙或螺纹来实现进一步拧紧,进而抵顶轴承,推动蜗杆朝另一方向移动,实现蜗杆的微调,可实现调节蜗轮和蜗杆之间的配合位置。
参考图10和图15,在优选实施例中,蜗轮蜗杆减速器还具有用于注入润滑油的注油件10,注油件10与空腔连通,用于对空腔内注入润滑油,实现对空腔内的蜗轮蜗杆以及轴承181进行润滑,提升轴承的寿命,提升减速器的使用寿命。
参考图7和图16-18,在优选实施例中,蜗轮底部具有与第一进气通道141连通的进气部142,进气部142处连接通气接头19,通气接头19包括相互连接的接头主体192和轴承连接部191,轴承连接部191与进气部142连接,轴承连接部191可相对接头主体192转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蜗轮中心直接设置有第一进气通道141,相对于伸入进气管的方式,在蜗轮旋转时不会产生缠绕。同时为了蜗轮旋转时不应该外部进气的接头,本实施例中通过轴承连接部191的设置,使得蜗轮带动轴承连接部191旋转时,接头主体192不会发生转动,不影响接气管,保证气管不会缠绕。
参考图18-2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旋转组件,包括治具结构2和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蜗轮蜗杆减速器,治具结构2下方通过夹持结构3与输出轴121连接,本实施例的夹持结构3为夹持式抱紧基准轴环,夹持结构3环绕输出轴121,夹持结构3底部抵接第一台阶171顶部,通过第一台阶171部限位,保证治具结构2的安装定位,实现用于多工位旋转装置时,保证每个治具结构2安装的同步性。
夹持结构3底面与第二台阶172顶面平行,通过第一台阶171部和第二台阶172顶面进行定位,确保治具结构2安装准确,保证输出轴121与治具结构2中心匹配,实现输出轴121能够较好的带动与治具结构2进行旋转等运动。
参考图21,本实施例中,治具结构2具有第二进气通道145,第一进气通道141穿过输出轴121与第二进气通道145连通。
参考图19和图21,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进气通道141与第二进气通道145配合连接处具有第一密封圈21,治具结构2包括相互连接的由上至下的治具载台22和过气连接块23,治具载台22和过气连接块23中均具有通气孔,治具载台22和过气连接块23的通气孔组成第二进气通道145,治具载台22和过气连接块23的通气孔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4。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过气连接块23进行中间连接,实现对治具载台具有一个比较好的支撑,并且能够较好的保证治具载台具安装的平整性,使得治具结构2加工方便,易于维修。
参考图23-2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多工位旋转装置,包括外壳5、多个旋转组件、连接杆44、第一驱动电机组件41、多个联轴器43、旋转装置如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多个治具结构分别与多个蜗轮蜗杆减速器一一对应连接,相邻蜗轮蜗杆减速器之间具有联轴器43,多个联轴器43、多个连接杆44和多个的蜗轮蜗杆减速器传动连接组成传动轴,驱动电机组件与传动轴传动连接,用于驱动传动轴,使蜗轮蜗杆减速器带动治具结构2运动。蜗轮蜗杆减速器部分位于外壳5内,其输出轴121伸出壳体11外与治具结构2接连,定位孔15位于外壳5内,定位孔15内设置有定位稍,定位销插入壳体11顶壁中
图示的实施例中,具体包括第一减速器1a、第二减速器1b、第三减速器1c和第四减速器1d,每个减速器的结构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到的蜗轮蜗杆减速器的结构。
在优选实施例中,多工位旋转装置包括外壳5和第二驱动组件42,第二驱动组件42与传动轴连接,用于驱动整个多工位旋转装置摆动,蜗轮蜗杆减速器部分位于外壳5内,其输出轴121伸出外壳与治具结构2接连,定位孔15位于壳体11内,定位孔15内设置有定位稍6,定位销6插入外壳5顶壁中。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蜗轮蜗杆减速器上设置定位孔15,通过定位销6的定位方式,使得多个减速器在安装时能够与壳体11精准对位,能够保证多个减速器安装后的直线度,保证检测作业的顺利进行。
参考图22,在优选实施例中,治具载台22顶部具有定位销孔25和治具固定螺纹孔29,治具载台22至少一个侧面具有基准孔26,治具载台22至少一个侧面具有靠近治具载台边角27的基准槽28。
参考图22,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治具载台的4个侧面均具有基准孔26,治具载台的4个侧面均具有基准槽28,每个边角两侧均具有靠近该边角的基准槽28。实现治具载台的4个侧面均具有基准槽28和基准孔26进行定位。当治具载台22翻转时,无论翻转到什么角度,检测相机的十字光轴都能较好的对治具载台翻转后的端面或侧面进行定位。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优选实施例”、“再一实施例”、“其他实施例”或“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多工位旋转装置用的蜗轮蜗杆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蜗轮蜗杆组件,所述蜗轮蜗杆组件包括位于壳体内且相互传动连接的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中心具有第一进气通道,所述蜗轮具有延伸出壳体顶部的输出轴,所述蜗杆具有延伸出壳体至少一个侧面的连接轴,所述壳体顶部还开设有定位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工位旋转装置用的蜗轮蜗杆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沿蜗杆延伸方向的至少一侧外设置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与壳体内的蜗杆连接,所述蜗杆为双导程蜗杆,所述调节件拧紧或松开时,可带动所述蜗杆沿其延伸方向左右移动调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工位旋转装置用的蜗轮蜗杆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具有螺牙或螺纹,所述壳体内为空腔,所述空腔内安装有与所述蜗杆配合的轴承,所述调节件与所述轴承连接,所述调节件拧紧时,推动所述轴承,进而推动所述蜗杆沿其延伸方向移动,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还具有用于注入润滑油的注油件,所述蜗轮和蜗杆的配合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注油件与所述空腔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工位旋转装置用的蜗轮蜗杆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方具有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输出轴顶部由所述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的顶部伸出,所述第二台阶位于所述第一台阶下方,所述定位孔靠近所述第二台阶设置,所述定位孔设置多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工位旋转装置用的蜗轮蜗杆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底部具有与第一进气通道连通的进气部,所述进气部处连接通气接头,所述通气接头包括相互连接的接头主体和轴承连接部,所述轴承连接部与所述进气部连接,所述轴承连接部可相对所述接头主体转动。
6.一种多工位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治具结构、第一驱动电机组件、联轴器、连接杆和多个蜗轮蜗杆减速器,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为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蜗轮蜗杆减速器,所述多个治具结构分别与所述多个蜗轮蜗杆减速器一一对应连接,相邻蜗轮蜗杆减速器之间具有所述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连接杆和多个的蜗轮蜗杆减速器传动连接组成传动轴,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组件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轴使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带动治具结构运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工位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结构下方通过夹持结构与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夹持结构环绕所述输出轴,所述壳体上方具有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夹持结构底部抵接所述第一台阶顶部,所述夹持结构底面与所述第二台阶顶面平行,所述治具结构具有第二进气通道,所述第一进气通道穿过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连通;
所述第一进气通道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配合连接处具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治具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由上至下的治具载台和过气连接块,所述治具载台和过气连接块中均具有通气孔,所述治具载台和过气连接块的通气孔组成所述第二进气通道,所述治具载台和过气连接块的通气孔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工位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结构包括顶部的治具载台,所述治具载台顶部具有定位销孔,所述治具载台至少一个侧面具有基准孔,所述治具载台至少一个侧面具有靠近所述治具载台边角的基准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工位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载台的4个侧面均具有基准孔,所述治具载台的4个侧面均具有基准槽,每个边角两侧均具有靠近该边角的基准槽。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工位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工位旋转装置包括外壳,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部分位于外壳内,其输出轴伸出所述外壳与所述治具结构接连,所述定位孔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定位稍,所述定位销插入所述外壳顶壁中。
CN202322434356.3U 2023-09-07 2023-09-07 多工位旋转装置用的蜗轮蜗杆减速器及多工位旋转装置 Active CN2206879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34356.3U CN220687937U (zh) 2023-09-07 2023-09-07 多工位旋转装置用的蜗轮蜗杆减速器及多工位旋转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34356.3U CN220687937U (zh) 2023-09-07 2023-09-07 多工位旋转装置用的蜗轮蜗杆减速器及多工位旋转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87937U true CN220687937U (zh) 2024-03-29

Family

ID=90412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34356.3U Active CN220687937U (zh) 2023-09-07 2023-09-07 多工位旋转装置用的蜗轮蜗杆减速器及多工位旋转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879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687937U (zh) 多工位旋转装置用的蜗轮蜗杆减速器及多工位旋转装置
CN114147627A (zh) 磨床液压浮动卡盘头架
CN116652809A (zh) 一种复合运动阀门研磨机
CN112045205A (zh) 一种齿轮箱加工用车床及其工装
CN217453103U (zh) 飞边雕铣机简易四轴
CN113584744B (zh) 一种缝纫装置的传动系统
CN216359509U (zh) 磨床液压浮动卡盘头架
CN2568841Y (zh) 螺杆压缩机变速传动机构
CN115126838A (zh) 基于锥蜗杆传动侧隙可调式的双自由度机械臂
JP2001503332A (ja) 工作機械
CN111795120A (zh) 一种自锁行星减速器
CN212693236U (zh) 机械封闭齿轮试验机及其转矩加载装置
CN215998727U (zh) 一种偏心轴加工工装
CN110355630B (zh) 气动镗床磨削装置
CN113478376B (zh) 应用于轴承表面光亮的处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16806915U (zh) 一种主动滚筒
CN212470318U (zh) 一种同时旋转伸缩机构
CN216657061U (zh) 一种伺服钻孔攻牙动力单元
CN220762200U (zh) 一种阀芯研磨装置
CN214922612U (zh) 一种轴类零件加工用中央驱动装置
CN114248158B (zh) 一种转子用联轴器孔的在线研磨装置
CN107856056B (zh) 一种机器人的腕部件
CN220623125U (zh) 一种旋转接头
CN210997723U (zh) 一种双工位油穴轴套加工装置
CN116921750B (zh) 一种正交铣头结构和装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