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87802U - 一种用于方便拆卸螺栓的铆螺母及卡设铆螺母的扳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方便拆卸螺栓的铆螺母及卡设铆螺母的扳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87802U
CN220687802U CN202322201985.1U CN202322201985U CN220687802U CN 220687802 U CN220687802 U CN 220687802U CN 202322201985 U CN202322201985 U CN 202322201985U CN 220687802 U CN220687802 U CN 2206878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vet nut
bolt
nut body
riveting
head fl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0198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名琮
徐二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rhoff China Fasten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rhoff China Fasten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rhoff China Fasten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rhoff China Fasten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0198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878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878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878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方便拆卸螺栓的铆螺母及卡设铆螺母的扳手,包括铆螺母本体,铆螺母本体呈环形设置,中心处形成穿过螺栓的腔体;头部法兰一体设置在铆螺母本体的顶部,水平朝向外侧形成上下表面水平的结构;铆螺母本体靠近头部法兰一侧形成铆接的变形区;头部法兰的底部一体设置有朝向下延伸形成插入第一连接板的防转结构;卡接单元开设在铆螺母本体位于变形区远离头部法兰的一侧上,卡接单元的外径小于铆螺母本体的外径。本实用新型在铆螺母本体上开设的卡接单元,对配对应的扳手,将扳手卡接在卡接单元上,夹持住铆螺母使得其无法转动,为螺栓的取出提供有效的基础,通过对螺栓施加扭矩,达到将螺栓从螺母中拆出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方便拆卸螺栓的铆螺母及卡设铆螺母的扳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铆螺母领域,尤其是涉及铆螺母拆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方便拆卸螺栓的铆螺母及卡设铆螺母的扳手。
背景技术
常规铆螺母顶部有法兰分大法兰和小法兰,在铆接过程中,铆螺母通过拉铆变形铆接在母材上,铆螺母和第一块板成为一个整体;然后铆螺母的法兰上放置另外一个工件/板材,继而通过螺栓把第一块板和第二块板连接起来。
对于圆身带或者不带滚花的铆螺母,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螺栓无法拆卸的情况,比如铆螺母未铆接紧从而转动,螺纹锈蚀从而导致螺栓和螺母锁死,错牙等情况均会导致螺栓和螺母一起转动,这时无法将螺栓拆出。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特殊的多功能螺栓,专利号201711032876.4,披露了:一种特殊的多功能螺栓,包括螺栓头和螺杆,所述螺栓头的下平面中央设有插件,螺杆上表面对应插件的位置开有与插件相适配的插槽,所述螺栓头与螺杆的连接处四周设有环形凹槽,防水裙边设在螺栓头的外周下侧,所述螺杆的上平面为倾斜面,螺杆上的倾斜面与环形凹槽相配合,所述螺杆位于螺栓头的一端设有对称的止转片,所述螺杆的外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设在螺杆相对螺栓头另一端。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的螺栓,结构合理,功能性好,实用性强,但是,虽然具有插槽,其结构为分体式,无法获得具有铆螺母的变形安装结构。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螺栓组件,专利号201910674765.6,披露了:了一种多功能螺栓组件,包括螺栓本体、垫块、防转槽、防转体和防盗螺母机构,所述螺栓本体的螺杆上套设有垫块和螺纹连接的防盗螺母机构,所述螺栓本体的螺杆上设有后端敞开的防转槽,所述垫块的内壁设有与防转槽相配合的防转体,所述防盗螺母机构包括螺母体、防盗盖、防脱体、凹槽、弹簧、阻挡体和拆卸孔,所述防盗盖为T形结构,所述防盗盖的小直径段和大直径段分别套设在螺母体和垫块上,所述垫块的上端设有平面,所述平面上设有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采用专用工具进行拆卸,降低成本,并且使用方便,具备防松效果。但是,虽然具有防转槽,可以利于拆卸,但是在安装后无法保证铆螺母不会产生转动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方便拆卸螺栓的铆螺母,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难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方便拆卸螺栓的铆螺母,包括:
铆螺母本体1,所述铆螺母本体1呈环形设置,中心处形成穿过螺栓的腔体2;
头部法兰3,所述头部法兰3一体设置在铆螺母本体1的顶部,水平朝向外侧形成上下表面水平的结构;
变形区4,所述铆螺母本体1靠近头部法兰3一侧形成铆接的变形区4;
防转结构5,所述头部法兰3的底部一体设置有朝向下延伸形成插入第一连接板6的防转结构5;
卡接单元7,所述卡接单元7开设在铆螺母本体1位于变形区4远离头部法兰3的一侧上,所述卡接单元7的对边尺寸小于铆螺母本体1的外径。
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于在铆螺母本体1的外周圈上开设有凹入铆螺母本体1的卡接单元,当在使用中出现安装在铆螺母本体中的螺栓和铆螺母本体卡死或者螺栓和铆螺母本体同时转动的情况,采用专用扳手卡住铆螺母身体上的卡接单元7,从而可以实现限制铆螺母的转动,进一步的,再通过对螺栓施加扭矩,达到将螺栓从螺母中拆出的目的。
2进一步的,头部法兰3的外周圈呈环形结构或多边形结构。
进一步的,头部法兰3的外周圈呈六边形结构。
在本技术方案中,当铆螺母进行安装时,也需要考虑到防止铆螺母转动的情况,有利于安装对应的螺栓,此外,无论是呈环形还是六边形的结构,要求头部法兰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是水平状的,有利于适应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8的上下表面结构,可以使得安装后第一连接板6、头部法兰3和第二连接板8三者之间的稳固连接。
3进一步的,变形区4的外周圈上设置有外滚花9。
进一步的,外滚花9采用竖纹滚花或斜纹滚花。
在本技术方案中,利用位于在铆螺母本体1上的变形区4外周圈上设置有一体式的滚花结构,一方面可以在铆螺母在拉铆变形的过程中增加变形区域的韧性,提高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由于外滚花9的存在,在足够拉铆力的驱动下,滚花可以卡入第一连接板6的下表面、连接孔内,可以避免在安装后铆螺母转动的情况发生,也能减少铆螺母与螺栓之间的相对转动。
4进一步的,防转结构5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包括竖直端51和斜面端52,所述竖直端51竖直设置且垂直于头部法兰3的下表面,所述斜面端52的顶部连接在头部法兰3靠近竖直端51的一侧上,底部与竖直端51相交设置。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铆接过程中,为了防止防转结构5尖部变钝,提高卡入的效率,以及产品品质得以保证,因此,防转结构5设置有竖直端51和斜面端52,其中斜面端52的作用起到受到铆接压力的过程中快速切入第一连接板6,而竖直端51的作用是起到卡入的过程中,提供给斜面端52支撑力,有效增加防转结构5的强度,提高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可以在安装之后,在产生转动情况的可能性时,形成与转动结方向相悖的阻力,也可以在锁紧的时候起到最大的防转作用,因为想让铆螺母转动,则需要竖直的直角边在母材中移动,有效提高防转的效果。
进一步的,防转结构5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防转结构5沿着铆螺母本体1的竖直中轴线环形等间距设置。
在本技术方案中,利用环形布置的防转结构5可以使得铆接后的铆螺母卡入第一连接板6的上表面中,且由于是等间距环形设置,也就可以保证头部法兰3的各个部位都能有效的卡入第一连接板6中,使得防转效果更好。
5进一步的,防转结构5的宽度小于头部法兰3的宽度,所述防转结构5的外端面位于头部法兰3的内侧设置。
在本技术方案中,防转结构5只覆盖头部法兰3头下一半左右的位置,从而确保拉铆的时候防转结构5可以卡入母材,从而起到防转的作用,最终确保拉铆之后的铆螺母和螺栓可以拆卸。
进一步的,防转结构5底部的夹角范围在15°-30°之间,直角三角形朝下的角尽量尖(比如小于R0.1),这样更容易在拉铆时卡入母材。
6进一步的,卡接单元7采用设置在铆螺母本体1上的扁位结构,所述扁位结构对称且平行设置有一对;
所述卡接单元7的顶部与铆螺母本体1的连接处之间夹角不小于90°。
在本技术方案中,当出现对接螺栓和铆螺母之间卡死或者螺栓和螺母同时转动的情况,专用扳手在铆螺母本体1上形成用于卡持的扁位结构,提供扳手夹持用的平台,从而让铆螺母在扳手的作用力下夹持不动,便于后续的操作。
进一步的,卡接单元7的底部延伸至铆螺母本体1的底部倒圆角10处;
所述卡接单元7的宽度不大于铆螺母本体1的半径。
10进一步的,卡接单元7的顶部低于腔体2的底部设置。
在本技术方案中,考虑到夹持的稳定性,优选的在卡接单元7的顶部与铆螺母本体1的连接处形成钝角,使得专用扳手卡设时具有一个依靠的点,避免产生滑移,影响卡设的效果;此外,卡接单元7的顶部低于腔体2的底部设置,这样使得专用扳手的作用力位于铆螺母本体1的中间区域或以上,能够进一步加强防转的效果。
7进一步的,导电单元11一体设置在头部法兰3安装通孔的外圆周上,形成凸出头部法兰3的防滑齿结构。
进一步的,导电单元11的顶部呈尖角设置,所述导电单元11围绕安装通孔等间距环形布置有多个。
在本技术方案中,导电单元11采用头上防滑齿的结构,可以同时起到防滑和导电的作用,当齿插入法兰上方的第二连接板8后,可以起到防转的作用,而由于同时有法兰上下的齿卡入上方的母材和下方铆接的母材,从而可以实现导电的作用;
此外,导电单元11的防滑齿的形状是半个金字塔的形状,顶部尽量尖(比如小于R0.1),这样更容易在拉铆时卡入母材。
一种卡设铆螺母的扳手,包括:
把手12;
夹持端13,所述夹持端13一体设置在把手12的一端上,远离把手12的一端形成U型开口14的结构。
进一步的,夹持端13的外周圈呈弧形设置,端部的两侧设置有倒圆角。
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方便拆卸的铆螺母所对应的专用扳手,利用专用扳手的U型开口14可以实现卡设在卡接单元7上,当出现螺栓无法从铆螺母内拆出的情况,利用专用扳手卡在两个平行的扁位上,结合U型开口14的圆弧端使得铆螺母无法转动,然后对螺栓施加扭矩,从而达到让螺栓从螺母中拆出的目的。
9进一步的,U型开口14的开口端之间的内径大于铆螺母本体1的防转结构5的对边尺寸;
所述U型开口14的弧形端的圆弧直径与铆螺母本体1的直径相同。
在本技术方案中,当U型开口14的开口端内径略微大于铆螺母本体1的防转结构5,可以使得操作人员方便的将专用扳手卡在铆螺母上,还能进一步的将U型开口14的两侧对应在防转结构5上,大于防转结构5的部分可以获得转动过程中的冗余,避免用力过大导致扳手断裂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在铆螺母本体上开设的卡接单元,对配对应的扳手,将扳手卡接在卡接单元上,夹持住铆螺母使得其无法转动,此外,配合铆螺母本体上开设的防转结构,由伸入第一连接板的防转齿使得铆螺母本体相对于第一连接板无法转动,即使中间安装的螺栓转动,也能进一步防止铆螺母本体转动,为螺栓的取出提供有效的基础,通过对螺栓施加扭矩,达到将螺栓从螺母中拆出的目的。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最优实施例进行更详尽的描述,以便能容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剖视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主视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关于防转结构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关于铆螺母铆接变形后的半剖视图;
图8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关于铆螺母铆接后的示意图;
图9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关于铆螺母铆接后的全剖视图;
图10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关于铆螺母铆接后的半剖视图;
图1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关于把手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关于把手的主视图;
标号说明
1、铆螺母本体;
2、腔体;
3、头部法兰;
4、变形区;
5、防转结构,
51、竖直端,
52、斜面端;
6、第一连接板;
7、卡接单元;
8、第二连接板;
9、外滚花;
10、底部倒圆角;
11、导电单元;
12、把手;
13、夹持端;
14、U型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与附图所展示的实施例相比,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的可行实施方案可以具有更少的部件、具有附图未展示的其他部件、不同的部件、不同地布置的部件或不同连接的部件等。此外,附图中两个或更多个部件可以在单个部件中实现,或者附图中所示的单个部件可以实现为多个分开的部件。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方便拆卸螺栓的铆螺母,用于拆卸铆螺母上螺栓的需求中,本实用新型对铆螺母的类型不做限制,但该用于方便拆卸螺栓的铆螺母的结构特别适用于铆接连接后具有上下两层连接板的结构中,尤其是汽车尾灯或钣金调节中。
实施例一
总体上,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用于方便拆卸螺栓的铆螺母主要包括铆螺母本体1、头部法兰3、变形区4、防转结构5和卡接单元7。其中,可以参见图1,其示出了铆螺母本体1、头部法兰3、变形区4、防转结构5和卡接单元7的布置关系。
为了实现在即使在转动或卡死的情况下也可以拆卸和修复铆螺母的目的,解决背景技术中针对对于圆身带或者不带滚花的铆螺母,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螺栓无法拆卸的情况,比如铆螺母未铆接紧从而转动,螺纹锈蚀从而导致螺栓和螺母锁死,错牙等情况均会导致螺栓和螺母一起转动,这时无法将螺栓拆出的问题,为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利用在铆螺母本体1上开设的卡接单元7,对配对应的扳手,将扳手卡接在卡接单元7上,夹持住铆螺母使得其无法转动,此外,配合铆螺母本体1上开设的防转结构5,由伸入第一连接板6的防转齿使得铆螺母本体1相对于第一连接板6无法转动,此外,即使中间安装的螺栓转动,也能进一步防止铆螺母本体1转动,为螺栓的取出提供有效的基础,通过对螺栓施加扭矩,达到将螺栓从螺母中拆出的目的。
如图1所示,铆螺母本体1呈环形设置,中心处形成穿过螺栓的腔体2,在铆螺母本体1的顶部水平朝向外侧形成上下表面水平结构的一体式头部法兰3,为了获得防转的效果,一方面,在头部法兰3的下方靠近铆螺母本体1的一侧形成铆接的变形区4,在变形区4的下方开设有卡接单元7,其中卡接单元7的对边尺寸小于铆螺母本体1的外径,且卡接单元7的的表面成平面结构,对应扳手设置;另一方面,在头部法兰3自身结构上,集成顶部防滑齿和底部防滑齿,其中底部防滑齿从头部法兰3的底部一体设置有朝向下延伸形成插入第一连接板6的防转结构5,顶部防滑齿一体设置在头部法兰3安装通孔的外圆周上,形成凸出头部法兰3的导电单元11。
如图6所示导电单元11的顶部成尖角设置,导电单元11围绕安装通孔等间距环形布置有多个,安装后如图8-10所示,导电单元11采用头上防滑齿的结构,可以同时起到防滑和导电的作用,当齿插入法兰上方的第二连接板8后,可以起到防转的作用,而由于同时有法兰上下的齿卡入上方的母材和下方铆接的母材,从而可以实现导电的作用;此外,导电单元11的防滑齿的形状是半个金字塔的形状,顶部尽量尖(比如小于R0.1),这样更容易在拉铆时卡入母材。
由于在铆螺母本体1的外周圈上开设有凹入铆螺母本体1的卡接单元,当在使用中出现安装在铆螺母本体中的螺栓和铆螺母本体卡死或者螺栓和铆螺母本体同时转动的情况,采用专用扳手卡住铆螺母身体上的卡接单元7,从而可以实现限制铆螺母的转动,进一步的,再通过对螺栓施加扭矩,达到将螺栓从螺母中拆出的目的,因此,需要具体说明关于卡接单元7的结构。
结合附图1-4所示,卡接单元7采用设置在铆螺母本体1上的扁位结构,扁位结构对称且平行设置有一对,在使用时,出现对接螺栓和铆螺母之间卡死或者螺栓和螺母同时转动的情况,专用扳手在铆螺母本体1上形成用于卡持的扁位结构,提供扳手夹持用的平台,从而让铆螺母在扳手的作用力下夹持不动,便于后续的操作;
考虑到夹持的稳定性,在平面结构的基础上要求卡接单元7的顶部与铆螺母本体1的连接处之间夹角不小于90°,即卡接单元7的顶部与铆螺母本体1的连接处形成钝角,且卡接单元7的顶部低于腔体2的底部设置,卡接单元7的宽度不大于铆螺母本体1的半径,使得专用扳手卡设时具有一个依靠的点,避免产生滑移,影响卡设的效果;此外,卡接单元7的顶部高于铆螺母本体1的中部设置,这样使得专用扳手的作用力位于铆螺母本体1的中间区域或以上,能够进一步加强防转的效果。
如前文所述,实施例提供的铆螺母的结构具有一定的防转结构,其中主要体现在头部法兰3的结构以及铆螺母本体1上的变形区4上。
关于变形区4,变形区4的外周圈上设置有外滚花9,外滚花9采用竖纹滚花或斜纹滚花,利用位于在铆螺母本体1上的变形区4外周圈上设置有一体式的滚花结构,一方面可以在铆螺母在拉铆变形的过程中增加变形区域的韧性,提高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由于外滚花9的存在,在足够拉铆力的驱动下,滚花可以卡入第一连接板6的下表面、连接孔内,可以避免在安装后铆螺母转动的情况发生,也能减少铆螺母与螺栓之间的相对转动。
关于头部法兰3,在自身外观结构上,头部法兰3的外周圈呈环形结构或多边形结构,优选为六边形的结构,铆螺母进行安装时,也需要考虑到防止铆螺母转动的情况,有利于安装对应的螺栓,此外,无论是呈环形还是六边形的结构,要求头部法兰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是水平状的,有利于适应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8的上下表面结构,可以使得安装后第一连接板6、头部法兰3和第二连接板8三者之间的稳固连接。
在此基础上,头部法兰3上还设置有防转结构5,在铆接过程中,为了防止防转结构5尖部变钝,提高卡入的效率,以及产品品质得以保证,因此,将防转结构5的截面设置成直角三角形,包括竖直端51和斜面端52,其中竖直端51竖直设置且垂直于头部法兰3的下表面,而斜面端52的顶部连接在头部法兰3靠近竖直端51的一侧上,底部与竖直端51相交设置;在使用时,其中斜面端52的作用起到受到铆接压力的过程中快速切入第一连接板6,而竖直端51的作用是起到卡入的过程中,提供给斜面端52支撑力,且防转结构5底部的夹角范围在15°-30°之间,直角三角形朝下的角尽量尖(比如小于R0.1),这样更容易在拉铆时卡入母材,有效增加防转结构5的强度,提高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可以在安装之后,在产生转动情况的可能性时,形成与转动结方向相悖的阻力,也可以在锁紧的时候起到最大的防转作用,因为想让铆螺母转动,则需要竖直的直角边在母材中移动,有效提高防转的效果。
如图4所示,防转结构5设置有多个,多个防转结构5沿着铆螺母本体1的竖直中轴线环形等间距设置,利用环形布置的防转结构5可以使得铆接后的铆螺母卡入第一连接板6的上表面中,且由于是等间距环形设置,也就可以保证头部法兰3的各个部位都能有效的卡入第一连接板6中,使得防转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防转结构5的宽度小于头部法兰3的宽度,防转结构5的外端面位于头部法兰3的内侧设置,当防转结构5只覆盖头部法兰3头下一半左右的位置,从而确保拉铆的时候防转结构5可以卡入母材,从而起到防转的作用,最终确保拉铆之后的铆螺母和螺栓可以拆卸。
实施例二
为了能够配合将螺栓从铆螺母中拆出的目的,避免铆螺母未铆接紧从而转动,螺纹锈蚀从而导致螺栓和螺母锁死,错牙等情况导致螺栓和螺母一起转动的情况,适配了一把适用于卡设铆螺母的扳手,该扳手一端为把手12,另一端为夹持端13,在结构上夹持端13一体设置在把手12的一端上,远离把手12的一端形成U型开口14的结构;其中手的U型开口14可以实现卡设在卡接单元7上,当出现螺栓无法从铆螺母内拆出的情况,利用专用扳手卡在两个平行的扁位上,结合U型开口14的圆弧端使得铆螺母无法转动,然后对螺栓施加扭矩,从而达到让螺栓从螺母中拆出的目的。
考虑到适配方便拆卸螺栓的铆螺母,U型开口14的弧形端的圆弧直径与铆螺母本体1的直径相同,而U型开口14的开口端内径略微大于铆螺母本体1的防转结构5,可以使得操作人员方便的将专用扳手卡在铆螺母上,还能进一步的将U型开口14的两侧对应在防转结构5上,大于防转结构5的部分可以获得转动过程中的冗余,避免用力过大导致扳手断裂的情况发生
实施例三
为了便于修复拆卸后的铆螺母,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即使在转动或卡死的情况下铆螺母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1S1:准备一个钻头和手工钻或者电钻,钻头直径等于或略小于母材上安装孔的直径,或者说钻头直径等于或略小于铆螺母的身体直径;
S2:从上往下钻,铆螺母的大腔材料会被钻头移除;
S3:将铆螺母往下推出,铆螺母的头部法兰和身体分开,原有铆螺母被移除;
S4:取一颗新的铆螺母在原有孔位上拉铆安装,从而完成整个修复过程。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用于方便拆卸螺栓的铆螺母,其特征在于,包括:
铆螺母本体(1),所述铆螺母本体(1)呈环形设置,中心处形成穿过螺栓的腔体(2);
头部法兰(3),所述头部法兰(3)一体设置在铆螺母本体(1)的顶部,水平朝向外侧形成上下表面水平的结构;
变形区(4),所述铆螺母本体(1)靠近头部法兰(3)一侧形成铆接的变形区(4);
防转结构(5),所述头部法兰(3)的底部一体设置有朝向下延伸形成插入第一连接板(6)的防转结构(5);
卡接单元(7),所述卡接单元(7)开设在铆螺母本体(1)位于变形区(4)远离头部法兰(3)的一侧上,所述卡接单元(7)的对边尺寸小于铆螺母本体(1)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方便拆卸螺栓的铆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法兰(3)的外周圈呈环形结构或多边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方便拆卸螺栓的铆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区(4)的外周圈上设置有外滚花(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方便拆卸螺栓的铆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结构(5)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包括竖直端(51)和斜面端(52),所述竖直端(51)竖直设置且垂直于头部法兰(3)的下表面,所述斜面端(52)的顶部连接在头部法兰(3)靠近竖直端(51)的一侧上,底部与竖直端(51)相交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方便拆卸螺栓的铆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结构(5)的宽度小于头部法兰(3)的宽度,所述防转结构(5)的外端面位于头部法兰(3)的内侧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方便拆卸螺栓的铆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单元(7)采用设置在铆螺母本体(1)上的扁位结构,所述扁位结构对称且平行设置有一对;
所述卡接单元(7)的顶部与铆螺母本体(1)的连接处之间夹角不小于9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方便拆卸螺栓的铆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单元(7)的顶部低于腔体(2)的底部设置。
8.一种卡设铆螺母的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把手(12);
夹持端(13),所述夹持端(13)一体设置在把手(12)的一端上,远离把手(12)的一端形成U型开口(14)的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设铆螺母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开口(14)的开口端之间的内径大于铆螺母本体(1)的防转结构(5)的对边尺寸;
所述U型开口(14)的弧形端的圆弧直径与铆螺母本体(1)的直径相同。
CN202322201985.1U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用于方便拆卸螺栓的铆螺母及卡设铆螺母的扳手 Active CN2206878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01985.1U CN220687802U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用于方便拆卸螺栓的铆螺母及卡设铆螺母的扳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01985.1U CN220687802U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用于方便拆卸螺栓的铆螺母及卡设铆螺母的扳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87802U true CN220687802U (zh) 2024-03-29

Family

ID=90373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01985.1U Active CN220687802U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用于方便拆卸螺栓的铆螺母及卡设铆螺母的扳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878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87350B2 (ja) 締結構造とそれに使用する反力受け用ワッシャ、及び締結用ソケット
US6698316B1 (en) Asymmetrical fastening system
JP5985607B2 (ja) 盲リベットボルト
EP4378627A2 (en) Advanced holding apparatus
CN220687802U (zh) 一种用于方便拆卸螺栓的铆螺母及卡设铆螺母的扳手
US20070289426A1 (en) Bolt remover
CN110219875B (zh) 一种内六角螺丝紧固件
JP5820104B2 (ja) ブラインドボルト
CN213352256U (zh) 一种螺栓螺母取出工具
CN211967352U (zh) 一种主减轴承拆卸器
WO2000058056A1 (en) Asymmetrical fastening system
CN111306170B (zh) 一种用于户外电力设施的防盗螺母、防盗螺钉及其操作钳
KR200238175Y1 (ko) 너트체결및분리용지그
KR101542067B1 (ko) 회전형 파이프 클램프
CN210739102U (zh) 一种三叉星型防盗螺栓及装卸工具
CN203500224U (zh) 一种闭锁螺栓组件
CN214979546U (zh) 一种变速箱中联板分总成高效翻转工装
CN218770109U (zh) 一种螺旋式接地装置
CN210909633U (zh) 一种用于刀盘翻身的可拆卸工具
CN221066147U (zh) 实现拆卸盲孔衬套功能的装置
CN108953357A (zh) 防盗螺栓和拆卸扳手
CN1140706C (zh) 安全快速装拆扣件
TWI745140B (zh) 裝卸手工具
CN217372226U (zh) 一种吊具锁头螺帽的拆卸工具
CN214118670U (zh) 一种便于截断的电力螺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