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86295U - 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86295U
CN220686295U CN202322305795.4U CN202322305795U CN220686295U CN 220686295 U CN220686295 U CN 220686295U CN 202322305795 U CN202322305795 U CN 202322305795U CN 220686295 U CN220686295 U CN 2206862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t
connecting beam
mortise
groove
se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0579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钢伟
王劼
汤力峰
徐彬艳
王涛
陆叶
郑朝灿
刘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ji County Zhejiang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Zhejiang Lover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ji County Zhejiang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Zhejiang Lover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ji County Zhejiang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Zhejiang Lover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ji County Zhejiang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32230579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862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862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862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包括底梁、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所述底梁上开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所述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上分别开设有第三插槽和第四插槽,所述第二插槽、第三插槽和第四插槽共同插接有“Y”型支撑梁,所述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的底部分别对应插接至两个第一插槽中。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对应插入到第一插槽中,同时“Y”型支撑梁支撑住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即避免了人力在地面将其组装好在经过多人合力建设到建筑顶部的辛苦;同时通过卯柱、插柱和第二榫槽的榫卯结构的配合,即避免用铆钉连接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导致其松动的情况出现。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通过采用工厂预制的标准化部件,进行现场安装组成的,具有环保、施工速度快等优点,现有专利(公开号:CN219411216U),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包括底架和螺钉,所述底架顶部的两侧开设均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底架的内腔活动卡接有第一架板,所述底架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架,所述侧架的内腔活动卡接有第二架板;在为了提高建筑的排水效果,会在顶部安装三角形的屋顶,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安装人员都是在地面上将组装好的建筑框架通过多人抬升到建筑顶部进行安装,其在抬升的过程中需要多人配合十分的麻烦,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申请人提出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包括底梁、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所述底梁上开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所述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上分别开设有第三插槽和第四插槽,所述第二插槽、第三插槽和第四插槽共同插接有“Y”型支撑梁,所述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的底部分别对应插接至两个第一插槽中;
所述第一连接梁的顶部为插块,所述第二连接梁的顶部开设有斜形插槽,所述插块插接至斜形插槽,所述插块上水平开设有第一榫槽,所述第二连接梁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榫槽,所述第一榫槽和第二榫槽中共同铆接有卯柱,所述卯柱上开设有榫口,所述榫口中铆接有插柱。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梁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一放置槽,所述插块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连接梁的一侧上开设有多个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二连接梁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顶部共同放置有横条,多个所述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上均放置有横条;横条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连接方式在此不过赘述,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底梁、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连接方式的介绍。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插入第一插槽的连接处上开设有第二榫槽,两个所述第一插槽位于底梁的两侧上开设有第二榫槽,两个所述卯柱分别铆接至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插入第一插槽的连接处上的第二榫槽和两个所述第一插槽上的第二榫槽中。
优选地,所述第二插槽且位于底梁的两侧处开设有第二榫槽,所述“Y”型支撑梁底部上开设有第二榫槽,所述卯柱铆接至“Y”型支撑梁底部的第二榫槽和第二插槽上的第二榫槽;“Y”型支撑梁主要起到一个支撑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到底梁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第三插槽和第四插槽且位于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上均对应开设有第二榫槽,所述卯柱铆接至第三插槽和第四插槽的第二榫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对应插入到第一插槽中,同时“Y”型支撑梁支撑住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即避免了人力在地面将其组装好在经过多人合力建设到建筑顶部的辛苦;同时通过卯柱、插柱和第二榫槽的榫卯结构的配合,即避免用铆钉连接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导致其松动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的底梁、第一连接梁、第二连接梁和“Y”型支撑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的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梁;100、第一插槽;101、第二插槽;2、第一连接梁;200、第三插槽;201、第一放置槽;202、插块;2020、第一榫槽;203、第一凹槽;3、第二连接梁;300、第四插槽;301、第二放置槽;302、斜形插槽;3020、第二榫槽;303、第二凹槽;4、卯柱;400、榫口;5、插柱;6、“Y”型支撑梁;7、横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包括底梁1、第一连接梁2和第二连接梁3,底梁1上开设有第一插槽100和第二插槽101,第一连接梁2和第二连接梁3上分别开设有第三插槽200和第四插槽300,第二插槽101、第三插槽200和第四插槽300共同插接有“Y”型支撑梁6,第一连接梁2和第二连接梁3的底部分别对应插接至两个第一插槽100中;
第一连接梁2的顶部为插块202,第二连接梁3的顶部开设有斜形插槽302,插块202插接至斜形插槽302,插块202上水平开设有第一榫槽2020,第二连接梁3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榫槽3020,第一榫槽2020和第二榫槽3020中共同铆接有卯柱4,卯柱4上开设有榫口400,榫口400中铆接有插柱5。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梁2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一放置槽201,插块202上开设有第一凹槽203,第二连接梁3的一侧上开设有多个第二放置槽301,第二连接梁3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凹槽303,第一凹槽203和第二凹槽303的顶部共同放置有横条7,多个第一放置槽201和第二放置槽301上均放置有横条7;横条7与第一凹槽203和第二凹槽303的连接方式在此不过赘述,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底梁1、第一连接梁2和第二连接梁3连接方式的介绍。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梁2和第二连接梁3插入第一插槽100的连接处上开设有第二榫槽3020,两个第一插槽100位于底梁1的两侧上开设有第二榫槽3020,两个卯柱4分别铆接至第一连接梁2和第二连接梁3插入第一插槽100的连接处上的第二榫槽3020和两个第一插槽100上的第二榫槽3020中。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插槽101且位于底梁1的两侧处开设有第二榫槽3020,“Y”型支撑梁6底部上开设有第二榫槽3020,卯柱4铆接至“Y”型支撑梁6底部的第二榫槽3020和第二插槽101上的第二榫槽3020;“Y”型支撑梁6主要起到一个支撑第一连接梁2和第二连接梁3到底梁1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第三插槽200和第四插槽300且位于第一连接梁2和第二连接梁3上均对应开设有第二榫槽3020,卯柱4铆接至第三插槽200和第四插槽300的第二榫槽3020。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和优点:该种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在使用时,工作过程如下:
当需要将底梁1、第一连接梁2和第二连接梁3安装到建筑顶部的时候,此时只需要先将底梁1水平放置好,再将“Y”型支撑梁6插入到第二插槽101中,后依次将第一连接梁2和第二连接梁3对应插入到第一插槽100中,同时“Y”型支撑梁6插入到第三插槽200和第四插槽300中,插入完成后,此时“Y”型支撑梁6支撑住第一连接梁2和第二连接梁3,同时插块202插入到斜形插槽302中,以此底梁1、第一连接梁2和第二连接梁3为一个整体,此时依次将卯柱4卯接到第二榫槽3020中,后用插柱5卯接到卯口400,此时底梁1、第一连接梁2和第二连接梁3受到第二榫槽3020、卯柱4和插柱5的设置,使其牢固性能更高,通过上述介绍,其一,即可避免人工在底面组装好底梁1、第一连接梁2和第二连接梁3后经过多人架设到建筑顶部安装的辛苦;同时通过第二榫槽3020、卯柱4和插柱5的设置即避免铆钉夯入,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导致铆钉生锈,从而使底梁1、第一连接梁2和第二连接梁3连接处不牢固的情况出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工作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梁(1)、第一连接梁(2)和第二连接梁(3),所述底梁(1)上开设有第一插槽(100)和第二插槽(101),所述第一连接梁(2)和第二连接梁(3)上分别开设有第三插槽(200)和第四插槽(300),所述第二插槽(101)、第三插槽(200)和第四插槽(300)共同插接有“Y”型支撑梁(6),所述第一连接梁(2)和第二连接梁(3)的底部分别对应插接至两个第一插槽(100)中;
所述第一连接梁(2)的顶部为插块(202),所述第二连接梁(3)的顶部开设有斜形插槽(302),所述插块(202)插接至斜形插槽(302),所述插块(202)上水平开设有第一榫槽(2020),所述第二连接梁(3)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榫槽(3020),所述第一榫槽(2020)和第二榫槽(3020)中共同铆接有卯柱(4),所述卯柱(4)上开设有榫口(400),所述榫口(400)中铆接有插柱(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梁(2)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一放置槽(201),所述插块(202)上开设有第一凹槽(203),所述第二连接梁(3)的一侧上开设有多个第二放置槽(301),所述第二连接梁(3)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凹槽(303),所述第一凹槽(203)和第二凹槽(303)的顶部共同放置有横条(7),多个所述第一放置槽(201)和第二放置槽(301)上均放置有横条(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梁(2)和第二连接梁(3)插入第一插槽(100)的连接处上开设有第二榫槽(3020),两个所述第一插槽(100)位于底梁(1)的两侧上开设有第二榫槽(3020),两个所述卯柱(4)分别铆接至第一连接梁(2)和第二连接梁(3)插入第一插槽(100)的连接处上的第二榫槽(3020)和两个所述第一插槽(100)上的第二榫槽(3020)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槽(101)且位于底梁(1)的两侧处开设有第二榫槽(3020),所述“Y”型支撑梁(6)底部上开设有第二榫槽(3020),所述卯柱(4)铆接至“Y”型支撑梁(6)底部的第二榫槽(3020)和第二插槽(101)上的第二榫槽(30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插槽(200)和第四插槽(300)且位于第一连接梁(2)和第二连接梁(3)上均对应开设有第二榫槽(3020),所述卯柱(4)铆接至第三插槽(200)和第四插槽(300)的第二榫槽(3020)。
CN202322305795.4U 2023-08-27 2023-08-27 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 Active CN2206862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05795.4U CN220686295U (zh) 2023-08-27 2023-08-27 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05795.4U CN220686295U (zh) 2023-08-27 2023-08-27 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86295U true CN220686295U (zh) 2024-03-29

Family

ID=90407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05795.4U Active CN220686295U (zh) 2023-08-27 2023-08-27 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862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36940A (zh) 一种预制建筑单元、拼装式建筑、带屋顶的拼装式建筑及施工方法
CN111395513A (zh) 一种装配式超高层核心筒结构
CN220686295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
CN215802634U (zh) 一种便于连接的钢结构墙板
CN215563305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干节点结构
CN112878481A (zh) 一种节能装配式建筑墙体固定结构
CN214696146U (zh) 一种木柱的钢构连接件
CN219261321U (zh)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CN219691189U (zh) 一种模块搭建式临时岗亭
CN221761478U (zh) 一种加装电梯钢结构装配式井道
CN221193897U (zh) 一种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
CN214833560U (zh) 一种组合装配式建筑结构
CN111255068B (zh) 用于非标准模块围护结构的连接节点及其使用方法
CN221919757U (zh) 斜面钢结构
CN218352429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架
CN217679700U (zh) 一种悬挑木檩条与混凝土梁侧面平接节点
CN221461431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单元及装配式建筑
CN217175301U (zh) 一种超高层建筑外墙的装配结构
CN216616287U (zh) 一种木结构建筑梁柱连接件
CN221298212U (zh) 一种装配式十字柱钢结构
CN216587906U (zh) 一种环保节能铝单板快速拼装成型的岗亭门头结构
CN220747264U (zh) 一种安装稳定的机械榫卯结构
CN217782350U (zh) 一种采用装配施工的钢框架支撑结构
CN215211577U (zh) 一种易于搭建的梁柱节点结构
CN219327235U (zh) 一种装配式的立柱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