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36940A - 一种预制建筑单元、拼装式建筑、带屋顶的拼装式建筑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制建筑单元、拼装式建筑、带屋顶的拼装式建筑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36940A CN113136940A CN202010050058.2A CN202010050058A CN113136940A CN 113136940 A CN113136940 A CN 113136940A CN 202010050058 A CN202010050058 A CN 202010050058A CN 113136940 A CN113136940 A CN 11313694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fabricated
- prefabricated building
- plate
- transverse supporting
- building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48—Structures composed of units comprising at least considerable parts of two sides of a room, e.g. box-like or cell-like units closed or in skeleton form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8—Connections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l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8—Connections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l
- E04B1/61—Connections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l of slab-shaped building elements with each other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00—Buildings or groups of buildings for dwelling or office purposes; General layout, e.g. modular co-ordination or staggered storeys
- E04H1/12—Small buildings or other erections for limited occupation, erected in the open air or arranged in buildings, e.g. kiosks, waiting shelters for bus stops or for filling stations, roofs for railway platforms, watchmen's huts or dressing cub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一种预制建筑单元,包括若干纵向支撑板以及分别设在相邻两纵向支撑板的顶部以及底部并连接两纵向支撑板的横向支撑板,纵向支撑板与横向支撑板之间形成预制室内空间,位于下方的横向支撑板之间形成预制楼板空间,纵向支撑板位于预制室内空间的外侧形成立柱固定部,横向支撑板位于预制室内空间的外侧部分形成横梁固定部。一种采用前述预制建筑单元的拼接式建筑,包括若干在水平方向上拼接以及竖直方向上堆叠的预制建筑单元以及设在相邻两预制建筑单元之间的横梁和立柱。上述方案具有标准化程度高、现场施工工作量小、施工成本低、外形美观以及强度高的特点,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关施工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预制建筑单元、拼装式建筑、带屋顶的拼装式建筑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建筑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加上后续的刷漆、贴砖等工序,现场施工量大,发达国家人工成本高,国内的人工成本也日益高涨,造成建筑的施工成本高。
另外,现有的框架式结构建筑中,利用柱和楼板在两者之间的连接节点处进行支撑受力,受力面积小,因此强度较低,在特别是遇到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容易造成崩塌,造成生命财产的侵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建筑单元、拼装式建筑、带屋顶的拼装式建筑及施工方法, 具有标准化程度高、现场施工工作量小、施工成本低、外形美观以及强度高的特点,尤其是改变了传统建筑框架结构或钢结构的梁柱式节点连接方式,使结构达到更好的荷载受力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建筑单元,包括若干纵向支撑板以及分别设在相邻两纵向支撑板的顶部以及底部并连接两纵向支撑板的横向支撑板,所述纵向支撑板位于预制建筑单元的边角处,所述纵向支撑板与横向支撑板之间形成预制室内空间,位于下方的横向支撑板之间形成预制楼板空间,所述纵向支撑板位于预制室内空间的外侧形成立柱固定部,所述横向支撑板位于预制室内空间的外侧部分形成横梁固定部。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建筑单元为矩形体,预制建筑单元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有所述纵向支撑板,所述纵向支撑板包括两相互垂直的第一纵向支撑子板,两第一纵向支撑子板形成L型的第一立柱容纳槽且槽口朝向预制建筑单元的外侧,所述第一立柱容纳槽为立柱固定部,位于底部的横向支撑板截面为Z型,位于底部的横向支撑板包括第一横向支撑子板以及设在第一横向支撑子板两端并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的两第二横向支撑子板,所述第二横向支撑子板水平设置,第一横向支撑子板与位于预制室内空间外侧的第二横向支撑子板形成L型的第一横梁容纳槽,所述第一横梁容纳槽为横梁固定部;位于顶部的横向支撑板的截面为L型,位于顶部的横向支撑板包括所述第一横向支撑子板以及设在第一横向支撑子板底端并向预制室内空间外侧延伸的第二横向支撑子板,所述第二横向支撑子板水平设置,第一横向支撑子板与第二横向支撑子板形成L型的第一横梁容纳槽,所述第一横梁容纳槽为所述横梁固定部。
进一步的,位于顶部的横向支撑板截面为Z型,位于顶部的横向支撑板还包括另一个第二横向支撑子板,两第二横向支撑子板设在第一横向支撑子板两端并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两所述第二横向支撑子板水平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建筑单元为矩形体,预制建筑单元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有所述纵向支撑板,其中至少一个纵向支撑板为弧形板且弧形板的弧心朝向预制室内空间的外侧,所述弧形板的外侧形成立柱固定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梁容纳槽和第一立柱容纳槽的槽壁上设有若干固定孔。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楼板空间内设置有预制楼板加强组件,所述预制楼板加强组件包括若干纵横交错设置的钢筋,所述钢筋的端部放置在横向支撑板位于预制建筑单元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楼板空间内设置有预制楼板加强组件,所述预制楼板加强组件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楼板钢管和若干间隔设置的钢管连接板,所述钢管连接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楼板钢管穿过所述安装孔并与钢管连接板相互垂直组装。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楼板加强组件还包括钢筋,所述钢管连接板上设有钢筋安装槽,钢筋依次安装在每个钢管连接板的钢筋安装槽中。
进一步的,位于预制建筑单元同一侧面的横向支撑板和纵向支撑板之间形成预制隔断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隔断空间内设有预制隔断单元,所述预制隔断单元为窗单元、面板单元以及墙单元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隔断空间内设有墙单元,所述墙单元包括内外间隔设置的两墙板组件、设在两墙板组件之间的若干中间连接件以及设在两墙板组件之间的若干竖直设置的墙板钢管,所述墙板组件包括若干墙板、连接上下两墙板的横向连接条以及连接左右两墙板的纵向连接条,所述横向连接条包括上卡槽、下卡槽以及内卡槽,位于横向连接条上方的墙板的下侧边插入上卡槽中,位于横向连接条下方的墙板的上侧边插入下卡槽中,所述中间连接件包括在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第一连接条与设在两第一连接条之间并连接两第一连接条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上设有供墙板钢管插入的钢管安装孔,两第一连接条分别设在两侧的两横向连接条上的内卡槽中,位于墙单元上方的横向支撑板上设有浇筑口。
一种采用前述预制建筑单元的拼装式建筑,包括若干在水平方向上拼接以及竖直方向上堆叠的预制建筑单元以及设在相邻两预制建筑单元之间的横梁和立柱,位于上方的预制建筑单元的楼板形成位于下方的预制建筑单元的天花板,所述立柱通过紧固件或者焊接方式固定在第一立柱容纳槽内,所述横梁通过紧固件或者焊接方式固定在第一横梁容纳槽内,位于上下两预制建筑单元之间的横梁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在上下两第一横梁容纳槽中,位于上下两预制建筑单元之间的横梁的底面与位于下方的第二横向支撑子板的上表面相贴,位于上下两预制建筑单元之间的横梁的顶面与位于上方的第二横向支撑子板的下表面相贴,所述立柱穿过位于同一纵向的一个以上的预制建筑单元的第一立柱容纳槽,所述横梁穿过位于同一横向的一个以上的预制建筑单元的第一横梁容纳槽。
进一步的,位于顶部的横向支撑板截面为Z型,位于顶部的横向支撑板还包括另一个第二横向支撑子板,两第二横向支撑子板设在第一横向支撑子板两端并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两所述第二横向支撑子板水平设置,上下两预制建筑单元的横向支撑板相互固定。
进一步的,各预制建筑单元相接处的第一横梁容纳槽形成第一中间横梁容纳槽,位于建筑外侧面的中间位置的横梁以及位于建筑内部的横梁设在第一中间横梁容纳槽中。
进一步的,位于建筑同一层内部的四个相互接触的第一立柱容纳槽形成第一中间立柱容纳槽,位于建筑内部的立柱固设在第一中间立柱容纳槽中。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预制建筑单元,所述第二预制建筑单元包括若干支撑单元以及分别设在相邻两支撑单元的顶部以及底部并连接两支撑单元的所述横向支撑板,所述支撑单元位于预制建筑单元的边角处,所述支撑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可拆式的和横向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单元与横向支撑板之间形成预制室内空间,位于下方的横向支撑板之间形成预制楼板空间,所述预制楼板空间内设置有预制楼板加强组件,所述横向支撑板位于预制室内空间的外侧部分形成所述横梁固定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覆盖在建筑外侧边角处立柱的外侧的第一隔热防腐蚀装饰结构、覆盖在建筑外侧中间位置立柱的外侧的第二隔热防腐蚀装饰结构以及覆盖在建筑外侧中间位置横梁的外侧的第三隔热防腐蚀装饰结构;所述第一隔热防腐蚀装饰结构包括两条第一安装条以及第一装饰板,两条第一安装条分别固设在两第一纵向支撑子板相互远离的一端,第一装饰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条第一安装条上并与纵向支撑板之间形成矩形的容纳空间,所述立柱设在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二隔热防腐蚀装饰结构包括两条第二安装条以及第二装饰板,两条第二安装条分别设在相邻两纵向支撑板靠近外侧一端,第二装饰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条第二安装条上并与两纵向支撑板之间形成矩形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三隔热防腐蚀装饰结构包括两条第三安装条以及第三装饰板,两条第三安装条分别设在上下两横向支撑板的外侧,第三装饰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条第三安装条上;所述第一安装条、第二安装条以及第三安装条的外侧分别卡接有挡板。
一种采用前述预制建筑单元的带屋顶的拼装式建筑,包括若干在水平方向上拼接的所述预制建筑单元、设在预制建筑单元顶部的预制屋顶单元、立柱以及设在预制建筑单元和屋顶单元之间的横梁,所述立柱固设在第一立柱容纳槽中;所述屋顶单元包括安装底座和设在安装底座上的屋顶机构,所述安装底座包括四条长条状的屋顶横向支撑板,四条屋顶横向支撑板首尾相接形成矩形的底座,所述屋顶横向支撑板之间形成预制楼板空间,所述屋顶横向支撑板截面为Z型,屋顶横向支撑板包括第三横向支撑子板以及设在第三横向支撑子板两端并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的两第四横向支撑子板,所述第四横向支撑子板水平设置,第三横向支撑子板与靠近屋顶单元外侧的第四横向支撑子板形成L型的第二横梁容纳槽,位于预制建筑单元和屋顶单元之间的横梁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在第二横梁容纳槽以及第一横梁容纳槽中并固定,位于预制建筑单元和屋顶单元之间的横梁的底面与位于下方的第二横向支撑子板的上表面相贴,位于预制建筑单元和屋顶单元之间的横梁的顶面与位于上方的第三横向支撑子板的下表面相贴;所述屋顶机构包括第一屋脊安装板和分别设在第一屋脊安装板两侧并向下倾斜设置的两第一斜顶,所述第一斜顶的底端固定在安装底座上,所述第一斜顶包括左右两间隔设置的第一斜顶座和设在两第一斜顶座之间的第一挡雨板,所述第一挡雨板的两端固设在两第一斜顶座上。
一种建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先在预制建筑单元上的预制楼板空间内浇筑楼板以及在预制隔断空间内安装预制隔断单元;
(2)将预制建筑单元运输到施工工地上,在工地上按施工图纸依次安装横梁和预制建筑单元,横梁固定在地面上,位于边缘位置的横梁设在预制建筑单元底部的第一横梁容纳槽中,位于中间位置的横梁的两侧分别设在相邻两预制建筑单元的第一横梁容纳槽中,横梁与横向支撑板固定;
(3)将立柱从上方插入预制建筑单元的第一立柱容纳槽中并与纵向支撑板固定,完成建筑第一层的施工。
进一步的,还包括以下步骤:在位于第一层的预制建筑单元的顶部的第一横梁容纳槽中安装横梁并固定,然后从上方吊装用于组成建筑第二层的预制建筑单元,此时位于第一层预制建筑单元的顶部的横梁的上部设在位于第二层的预制建筑单元的第一横梁容纳槽中,立柱位于第二层的部分设在位于第二层的预制建筑单元的第一立柱容纳槽中,位于第二层的预制建筑单元的纵向支撑板与立柱通过紧固件固定,位于第二层的预制建筑单元的横向支撑板与横梁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制建筑单元在工厂里面进行标准化的生产,包括预制楼板的浇筑以及预制隔断单元的安装成型,然后运输到工地上,进行拼接,因此很多工序已经在工厂里面通过流程化、标准化的操作完成了,减少的现场施工的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且降低了人工成本。
在现场施工环节中,在各预制建筑单元之间穿插有横梁和立柱,横梁对预制建筑起到面支撑作用,相对于传统框架式结构中通过立柱对楼板的点支撑,受力面积增加,提高了建筑的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拼装式建筑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2为拼装式建筑的立体剖视图一。
图3为拼装式建筑的立体剖视图二。
图4为拼装式建筑的立体剖视图三。
图5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3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4中F处放大示意图。
图8为预制建筑单元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C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带墙单元的预制建筑单元的示意图。
图11为墙单元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D处放大示意图。
图13为另一种拼装式建筑的立体剖视图。
图14为图13中E处放大示意图。
图15为第二预制建筑单元的示意图。
图16为纵向支撑板为弧形板时的预制建筑单元的示意图。
图17为第一种屋顶单元安装在建筑上的示意图。
图18为第一种屋顶单元的剖面立体示意图。
图19为第三种预制建筑单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拼装式建筑,包括若干在水平方向上拼接以及竖直方向上堆叠的预制建筑单元1以及设在相邻两预制建筑单元1之间的横梁2和立柱3。
预制建筑单元1的结构如下:
如图8所示,预制建筑单元1为矩形体,包括四个纵向支撑板4以及分别设在相邻两纵向支撑板4的顶部以及底部并连接两纵向支撑板4的横向支撑板5,纵向支撑板4位于预制建筑单元1的四个边角处,纵向支撑板4与横向支撑板5之间形成预制室内空间6,位于下方的横向支撑板5之间形成预制楼板空间7,预制楼板空间7内设置有预制楼板加强组件,纵向支撑板4位于预制室内空间6的外侧形成立柱固定部,横向支撑板5位于预制室内空间6的外侧部分形成横梁固定部。
具体的,纵向支撑板4包括两相互垂直的第一纵向支撑子板8,两第一纵向支撑子板8形成L型的第一立柱容纳槽9且槽口朝向预制建筑单元1的外侧,第一立柱容纳槽9为前述的立柱固定部,横向支撑板5截面为Z型,横向支撑板5包括第一横向支撑子板10以及设在第一横向支撑子板10两端并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的两第二横向支撑子板11,第二横向支撑子板11水平设置,第一横向支撑子板10与位于预制室内空间6外侧的第二横向支撑子板11形成L型的第一横梁容纳槽12,第一横梁容纳槽12为前述的横梁固定部。
预制楼板加强组件的结构有以下两种,第一种,如图10所示,预制楼板加强组件包括若干纵横交错设置的钢筋13,钢筋13的端部放置在横向支撑板5位于预制建筑单元1的内侧。
第二种,
如图8、9所示,预制楼板加强组件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楼板钢管14和若干间隔设置的钢管连接板15,钢管连接板15上设有安装孔,楼板钢管14穿过安装孔。钢管连接板15和楼板钢管14相互垂直,楼板钢管14依次穿过每个钢管连接板上对应的安装孔,预制楼板加强组件还包括钢筋13,钢管连接板上设有钢筋安装槽17,钢筋13依次安装在每个钢管连接板15的钢筋安装槽17中。采用该种方式的预制楼板加强组件,强度更加高,且应为楼板钢管14为空心结构,内部在浇筑过程中不会填充混凝土,减轻楼板重量。
在预制建筑单元1中,根据拼装式建筑的实际规划,部分侧面安装有预制隔断单元,以组成拼装式建筑的内部隔断或者外部墙体。
如图10所示,具体的,在预制建筑单元1的部分侧面上,位于该侧面的横向支撑板5和纵向支撑板4之间形成预制隔断空间,预制隔断空间内设有预制隔断单元,预制隔断单元为窗单元、面板单元以及墙单元19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下面对墙单元19进行介绍:
如图10-12所示,墙单元19包括内外间隔设置的两墙板组件、设在两墙板组件之间的若干中间连接件以及设在两墙板组件之间的若干竖直设置的墙板钢管81,墙板组件包括若干墙板21、连接上下两墙板21的横向连接条22以及连接左右两墙板21的纵向连接条23,横向连接条22包括上卡槽24、下卡槽25以及内卡槽26,位于横向连接条22上方的墙板21的下侧边插入上卡槽24中,位于横向连接条22下方的墙板21的上侧边插入下卡槽25中,中间连接件包括在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第一连接条27与设在两第一连接条27之间并连接两第一连接条27的连接体28,连接体28上设有供墙板钢管81插入的钢管安装孔,两第一连接条27分别设在两侧的两横向连接条22上的内卡槽26中,位于墙单元19上方的横向支撑板5上设有浇筑口29。采用上述结构,在工厂中安装好上述墙单元19,并从顶部的浇注口向两墙板组件之间浇筑混凝土,完成墙单元19的成型。
拼装式建筑的具体结构如下:
如图1-3所示,拼装式建筑通过若干预制建筑单元1在水平方向上拼接和竖直方向上堆叠而成,位于上方的预制建筑单元1的楼板形成位于下方的预制建筑单元1的天花板,如此可以省去现场天花板的施工,第一横梁容纳槽12和第一立柱容纳槽9的槽壁上设有若干固定孔80,立柱3通过紧固件或者焊接方式固定在第一立柱容纳槽9内,横梁2通过紧固件或者焊接方式固定在第一横梁容纳槽12内。立柱3穿过位于同一纵向的一个以上的预制建筑单元1的第一立柱容纳槽9,横梁2穿过位于同一横向的一个以上的预制建筑单元1的第一横梁容纳槽12,在实际施工中,横梁3穿过两个以上的预制建筑单元1的第一横梁容纳槽12,立柱3穿过位于同一纵向的两个以上的预制建筑单元1的第一立柱容纳槽9,可以通过横梁或者立柱把多个预制建筑单元1串接起来。上下两预制建筑单元1的横向支撑板5相互固定。
立柱3与预制建筑单元之间1的具体连接如下:
如图3、6所示,位于建筑外侧面处的立柱3,其单独设在一个第一立柱容纳槽9中,第一立柱容纳槽9的两第一纵向支撑子板8的外侧与立柱3的侧面相贴,纵向支撑板4通过紧固件或者焊接的方式与立柱3固定连接。如图13、14所示,位于建筑同一层内部的四个相互接触的第一立柱容纳槽9形成第一中间立柱容纳槽,位于建筑内部的立柱3固设在第一中间立柱容纳槽中。
横梁2与预制建筑单元1之间的具体连接如下:
如图2所示,位于建筑外侧面顶边或底边处的横梁2,其单独设在一个第一横梁容纳槽12中。各预制建筑单元1相接处的第一横梁容纳槽12形成第一中间横梁容纳槽。第一中间横梁容纳槽包括以下两种,如图4、7所示,第一种为位于建筑内部的第一中间横梁容纳槽31,该第一中间横梁容纳槽31由四个第一横梁容纳槽12组成,位于其于建筑内部的横梁2的截面上的四个边角分别设于每个第一横梁容纳槽12中。
如图2、5所示,第二种为位于建筑外侧面中间位置的第二中间横梁容纳槽32,此处的外侧面包括建筑的顶面、底面以及外周的侧面,该第二中间横梁容纳槽32由相邻两个第一横梁容纳槽12组成,位于建筑外侧面的中间位置的横梁2的截面的左右两部分或上下部分分别设在两第一横梁容纳槽12中。
如图5所示,在建筑的外周的侧面上的第二中间横梁容纳槽32处,横梁2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在上下两第一横梁容纳槽12中,横梁2的底面与位于下方的第二横向支撑子板11的上表面相贴,位于上下两预制建筑单元1之间的横梁2的顶面与位于上方的第二横向支撑子板11的下表面相贴。
采用上述方案,预制建筑单元1通过其上的纵向支撑板4与立柱3固定,横向支撑板5支撑在横梁2上并与横梁2固定,上下两预制建筑单元1位于内部的第二横向支撑子板11相互固定,使得整个建筑的预制建筑单元1、立柱3、横梁2形成一个整体,整体强度好。
横梁2通过支撑横向支撑板5来支撑预制建筑单元1,采用面接触的方式,提高了横梁2的受力均衡性,进而提高了建筑的整体强度。
除上述形式的预制建筑单元1外,下面介绍另外三种预制建筑单元1。
第一种,如图13、16所示,预制建筑单元1为矩形体,预制建筑单元1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有纵向支撑板4,其中至少一个纵向支撑板4为弧形板33且弧形板33的弧心朝向预制室内空间6的外侧,弧形板33的外侧形成立柱固定部,此处将原来的L型纵向支撑板4改为截面为弧形的弧形板33,该款预制建筑单元1主要用在室内,其可以包裹圆柱形的立柱。
第二种,如图13、15所示,第二预制建筑单元包括若干支撑单元以及分别设在相邻两支撑单元的顶部以及底部并连接两支撑单元的横向支撑板5,支撑单元位于预制建筑单元1的边角处,支撑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柱34,支撑柱34可拆式的和横向支撑板5连接,支撑单元与横向支撑板5之间形成预制室内空间6,位于下方的横向支撑板5之间形成预制楼板空间7,预制楼板空间7内设置有预制楼板加强组件,横向支撑板5位于预制室内空间6的外侧部分形成横梁固定部。第二预制建筑单元中,至少一个支撑单元为支撑柱34,其他支撑单元为前述的纵向支撑板4,采用可拆式的支撑柱34,在安装到建筑中后,拆除支撑柱34,形成较大的室内空间。
第三种,如图19所示,位于预制建筑单元1顶部的横向支撑板5的截面设置成L型,包括一个第一横向支撑子板10和一个第二横向支撑子板11,且第二横向支撑子板11设于第一横向支撑子板10底端并向预制室内空间外侧延伸,第一横向支撑子板10与第二横向支撑子板11形成L型的第一横梁容纳槽12。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如图3、5、6所示,还包括覆盖在建筑外侧边角处立柱3的外侧的第一隔热防腐蚀装饰结构35、覆盖在建筑外侧中间位置立柱3的外侧的第二隔热防腐蚀装饰结构36以及覆盖在建筑外侧中间位置横梁2的外侧的第三隔热防腐蚀装饰结构37。
如图6所示,第一隔热防腐蚀装饰结构35包括两条第一安装条38以及第一装饰板39,两条第一安装条38分别固设在两第一纵向支撑子板8相互远离的一端,第一装饰板39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条第一安装条38上并与纵向支撑板4之间形成矩形的容纳空间,立柱3设在容纳空间内。
如图3所示,第二隔热防腐蚀装饰结构36包括两条第二安装条40以及第二装饰板41,两条第二安装条40分别设在相邻两纵向支撑板4靠近外侧一端,第二装饰板4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条第二安装条40上并与两纵向支撑板4之间形成矩形的容纳空间。
如图5所示,第三隔热防腐蚀装饰结构37包括两条第三安装条42以及第三装饰板43,两条第三安装条42分别设在上下两横向支撑板的外侧,第三装饰板4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条第三安装条42上;第一安装条38、第二安装条40以及第三安装条42的外侧分别卡接有挡板44。
采用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因为预制建筑单元1、横梁2以及立柱3主要采用的为钢结构,外露部分需要安装一层隔热防腐蚀装饰结构,装饰板为铝板,外表面可以经过表面处理形成各种装饰效果,装饰板与内部的横梁2以及立柱3间隔设置,形成断桥隔热层,具有隔热作用,也可在两者之间设置聚氨酯层,起到隔热作用,并防止外部水汽进入到内部腐蚀钢制件。
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带屋顶的拼装式建筑,结构如下:
如图17所示,其包括若干在水平方向上拼接的预制建筑单元1、设在预制建筑单元1顶部的屋顶单元100、立柱3以及设在预制建筑单元1和屋顶单元100之间的横梁2,立柱3固设在第一立柱容纳槽9中(图中横梁2和立柱3省略)。
屋顶单元100包括安装底座和设在安装底座上的屋顶机构,安装底座的结构如下:
如图18所示,安装底座包括四条长条状的屋顶横向支撑板101,四条屋顶横向支撑板101首尾相接形成矩形的底座,屋顶横向支撑板101之间形成预制楼板空间7,预制楼板空间7内用于成型楼板,楼板也是位于下方的预制建筑单元1的天花板,屋顶横向支撑板101截面为Z型,屋顶横向支撑板101包括第三横向支撑子板102以及设在第三横向支撑子板102两端并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的两第四横向支撑子板103,第四横向支撑子板103水平设置,第三横向支撑子板102与靠近屋顶单元100外侧的第四横向支撑子板103形成L型的第二横梁容纳槽104,位于预制建筑单元1和屋顶单元100之间的横梁2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在第二横梁容纳槽104以及第一横梁容纳槽12中并固定,位于预制建筑单元1和屋顶单元100之间的横梁2的底面与位于下方的第二横向支撑子板11的上表面相贴,位于预制建筑单元1和屋顶单元100之间的横梁2的顶面与位于上方的第三横向支撑子板102的下表面相贴。安装底座采用面支撑的方式固定在预制建筑单元1上,受力均匀,强度高。
如图17、18所示,屋顶机构包括第一屋脊安装板105和分别设在第一屋脊安装板105两侧并向下倾斜设置的两第一斜顶106,第一屋脊安装板105上固定有第一屋脊107,第一斜顶106的底端固定在安装底座上,第一斜顶106包括左右两间隔设置的第一斜顶座108和设在两第一斜顶座108之间的第一挡雨板110,第一挡雨板110的两端固设在两第一斜顶座108上。
下面对上述拼装式建筑的施工方法进行说明:
一种建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先在预制建筑单元1上的预制楼板空间7内浇筑楼板以及在预制隔断空间内安装预制隔断单元;
(2)将预制建筑单元1运输到施工工地上,在工地上按施工图纸依次固定横梁2和预制建筑单元1,横梁2固定在地面上,位于边缘位置的横梁2设在预制建筑单元1底部的第一横梁容纳槽12中,位于中间位置的横梁2的两侧分别设在相邻两预制建筑单元1的第一横梁容纳槽12中,横梁2与横向支撑板5固定 ,相邻两预制建筑单元1的纵向支撑板4
(3)将立柱3从上方插入预制建筑单元1的第一立柱容纳槽中并与纵向支撑板4固定,完成建筑第一层的施工。
(4)在位于第一层的预制建筑单元1的顶部的第一横梁容纳槽12中安装横梁2并固定。
(5)从上方吊装用于组成建筑第二层的预制建筑单元1,此时位于第一层预制建筑单元1的顶部的横梁2的上部设在位于第二层的预制建筑单元1的第一横梁容纳槽12中,立柱3位于第二层的部分设在位于第二层的预制建筑单元1的第一立柱容纳槽中,位于第二层的预制建筑单元1的纵向支撑板4与立柱3通过紧固件固定,位于第二层的预制建筑单元1的横向支撑板5分别与横梁2以及位于第一层的预制建筑单元1的横向支撑板5固定。通过步骤(5),完成了第二层的安装。
重复步骤(5),完成多层预制建筑单元1的安装。
因为施工过程中,预制建筑单元1只和横梁2、立柱3固定以及位于下方的预制建筑单元1固定,位于同一层的预制建筑单元1相互之间不需要进行固定,所以在建造每一层时候,可以在不同位置进行多工位的施工,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预制建筑单元1在工厂里面进行标准化的生产,包括预制楼板的浇筑以及预制隔断单元的安装成型,然后运输到工地上,进行拼接,因此很多工序已经在工厂里面通过流程化、标准化的操作完成了,减少的现场施工的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且降低了人工成本。
在现场施工环节中,在各预制建筑单元1之间穿插有横梁2和立柱3,横梁2对预制建筑起到面支撑作用,相对于传统框架式结构中通过立柱3对楼板的点支撑,受力面积增加,提高了建筑的整体强度。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组合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预制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纵向支撑板以及分别设在相邻两纵向支撑板的顶部以及底部并连接两纵向支撑板的横向支撑板,所述纵向支撑板位于预制建筑单元的边角处,所述纵向支撑板与横向支撑板之间形成预制室内空间,位于下方的横向支撑板之间形成预制楼板空间,所述纵向支撑板位于预制室内空间的外侧形成立柱固定部,所述横向支撑板位于预制室内空间的外侧部分形成横梁固定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建筑单元为矩形体,预制建筑单元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有所述纵向支撑板,所述纵向支撑板包括两相互垂直的第一纵向支撑子板,两第一纵向支撑子板形成L型的第一立柱容纳槽且槽口朝向预制建筑单元的外侧,所述第一立柱容纳槽为立柱固定部,位于底部的横向支撑板截面为Z型,位于底部的横向支撑板包括第一横向支撑子板以及设在第一横向支撑子板两端并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的两第二横向支撑子板,所述第二横向支撑子板水平设置,第一横向支撑子板与位于预制室内空间外侧的第二横向支撑子板形成L型的第一横梁容纳槽,所述第一横梁容纳槽为横梁固定部;
位于顶部的横向支撑板的截面为L型,位于顶部的横向支撑板包括所述第一横向支撑子板以及设在第一横向支撑子板底端并向预制室内空间外侧延伸的第二横向支撑子板,所述第二横向支撑子板水平设置,第一横向支撑子板与第二横向支撑子板形成L型的第一横梁容纳槽,所述第一横梁容纳槽为所述横梁固定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位于顶部的横向支撑板截面为Z型,位于顶部的横向支撑板还包括另一个第二横向支撑子板,两第二横向支撑子板设在第一横向支撑子板两端并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两所述第二横向支撑子板水平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建筑单元为矩形体,预制建筑单元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有所述纵向支撑板,其中至少一个纵向支撑板为弧形板且弧形板的弧心朝向预制室内空间的外侧,所述弧形板的外侧形成立柱固定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容纳槽和第一立柱容纳槽的槽壁上设有若干固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楼板空间内设置有预制楼板加强组件,所述预制楼板加强组件包括若干纵横交错设置的钢筋,所述钢筋的端部放置在横向支撑板位于预制建筑单元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楼板空间内设置有预制楼板加强组件,所述预制楼板加强组件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楼板钢管和若干间隔设置的钢管连接板,所述钢管连接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楼板钢管穿过所述安装孔并与钢管连接板相互垂直组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楼板加强组件还包括钢筋,所述钢管连接板上设有钢筋安装槽,钢筋依次安装在每个钢管连接板的钢筋安装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位于预制建筑单元同一侧面的横向支撑板和纵向支撑板之间形成预制隔断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制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隔断空间内设有预制隔断单元,所述预制隔断单元为窗单元、面板单元以及墙单元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制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隔断空间内设有墙单元,所述墙单元包括内外间隔设置的两墙板组件、设在两墙板组件之间的若干中间连接件以及设在两墙板组件之间的若干竖直设置的墙板钢管,所述墙板组件包括若干墙板、连接上下两墙板的横向连接条以及连接左右两墙板的纵向连接条,所述横向连接条包括上卡槽、下卡槽以及内卡槽,位于横向连接条上方的墙板的下侧边插入上卡槽中,位于横向连接条下方的墙板的上侧边插入下卡槽中,所述中间连接件包括在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第一连接条与设在两第一连接条之间并连接两第一连接条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上设有供墙板钢管插入的钢管安装孔,两第一连接条分别设在两侧的两横向连接条上的内卡槽中,位于墙单元上方的横向支撑板上设有浇筑口。
12.一种采用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建筑单元的拼装式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在水平方向上拼接以及竖直方向上堆叠的预制建筑单元以及设在相邻两预制建筑单元之间的横梁和立柱,位于上方的预制建筑单元的楼板形成位于下方的预制建筑单元的天花板,所述立柱通过紧固件或者焊接方式固定在第一立柱容纳槽内,所述横梁通过紧固件或者焊接方式固定在第一横梁容纳槽内,位于上下两预制建筑单元之间的横梁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在上下两第一横梁容纳槽中,位于上下两预制建筑单元之间的横梁的底面与位于下方的第二横向支撑子板的上表面相贴,位于上下两预制建筑单元之间的横梁的顶面与位于上方的第二横向支撑子板的下表面相贴,所述立柱穿过位于同一纵向的一个以上的预制建筑单元的第一立柱容纳槽,所述横梁穿过位于同一横向的一个以上的预制建筑单元的第一横梁容纳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拼装式建筑,其特征在于:位于顶部的横向支撑板截面为Z型,位于顶部的横向支撑板还包括另一个第二横向支撑子板,两第二横向支撑子板设在第一横向支撑子板两端并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两所述第二横向支撑子板水平设置,上下两预制建筑单元的横向支撑板相互固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拼装式建筑,其特征在于:各预制建筑单元相接处的第一横梁容纳槽形成第一中间横梁容纳槽,位于建筑外侧面的中间位置的横梁以及位于建筑内部的横梁设在第一中间横梁容纳槽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拼装式建筑,其特征在于:位于建筑同一层内部的四个相互接触的第一立柱容纳槽形成第一中间立柱容纳槽,位于建筑内部的立柱固设在第一中间立柱容纳槽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拼装式建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预制建筑单元,所述第二预制建筑单元包括若干支撑单元以及分别设在相邻两支撑单元的顶部以及底部并连接两支撑单元的所述横向支撑板,所述支撑单元位于预制建筑单元的边角处,所述支撑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可拆式的和横向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单元与横向支撑板之间形成预制室内空间,位于下方的横向支撑板之间形成预制楼板空间,所述预制楼板空间内设置有预制楼板加强组件,所述横向支撑板位于预制室内空间的外侧部分形成所述横梁固定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拼装式建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盖在建筑外侧边角处立柱的外侧的第一隔热防腐蚀装饰结构、覆盖在建筑外侧中间位置立柱的外侧的第二隔热防腐蚀装饰结构以及覆盖在建筑外侧中间位置横梁的外侧的第三隔热防腐蚀装饰结构;
所述第一隔热防腐蚀装饰结构包括两条第一安装条以及第一装饰板,两条第一安装条分别固设在两第一纵向支撑子板相互远离的一端,第一装饰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条第一安装条上并与纵向支撑板之间形成矩形的容纳空间,所述立柱设在容纳空间内;
所述第二隔热防腐蚀装饰结构包括两条第二安装条以及第二装饰板,两条第二安装条分别设在相邻两纵向支撑板靠近外侧一端,第二装饰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条第二安装条上并与两纵向支撑板之间形成矩形的容纳空间;
所述第三隔热防腐蚀装饰结构包括两条第三安装条以及第三装饰板,两条第三安装条分别设在上下两横向支撑板的外侧,第三装饰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条第三安装条上;
所述第一安装条、第二安装条以及第三安装条的外侧分别卡接有挡板。
18.一种采用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建筑单元的带屋顶的拼装式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在水平方向上拼接的所述预制建筑单元、设在预制建筑单元顶部的预制屋顶单元、立柱以及设在预制建筑单元和屋顶单元之间的横梁,所述立柱固设在第一立柱容纳槽中;
所述屋顶单元包括安装底座和设在安装底座上的屋顶机构,所述安装底座包括四条长条状的屋顶横向支撑板,四条屋顶横向支撑板首尾相接形成矩形的底座,所述屋顶横向支撑板之间形成预制楼板空间,所述屋顶横向支撑板截面为Z型,屋顶横向支撑板包括第三横向支撑子板以及设在第三横向支撑子板两端并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的两第四横向支撑子板,所述第四横向支撑子板水平设置,第三横向支撑子板与靠近屋顶单元外侧的第四横向支撑子板形成L型的第二横梁容纳槽,位于预制建筑单元和屋顶单元之间的横梁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在第二横梁容纳槽以及第一横梁容纳槽中并固定,位于预制建筑单元和屋顶单元之间的横梁的底面与位于下方的第二横向支撑子板的上表面相贴,位于预制建筑单元和屋顶单元之间的横梁的顶面与位于上方的第三横向支撑子板的下表面相贴;
所述屋顶机构包括第一屋脊安装板和分别设在第一屋脊安装板两侧并向下倾斜设置的两第一斜顶,所述第一斜顶的底端固定在安装底座上,所述第一斜顶包括左右两间隔设置的第一斜顶座和设在两第一斜顶座之间的第一挡雨板,所述第一挡雨板的两端固设在两第一斜顶座上。
19.一种采用权利要求2所述预制建筑单元的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预先在预制建筑单元上的预制楼板空间内浇筑楼板以及在预制隔断空间内安装预制隔断单元;
(2)将预制建筑单元运输到施工工地上,在工地上按施工图纸依次安装横梁和预制建筑单元,横梁固定在地面上,位于边缘位置的横梁设在预制建筑单元底部的第一横梁容纳槽中,位于中间位置的横梁的两侧分别设在相邻两预制建筑单元的第一横梁容纳槽中,横梁与横向支撑板固定;
(3)将立柱从上方插入预制建筑单元的第一立柱容纳槽中并与纵向支撑板固定,完成建筑第一层的施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在位于第一层的预制建筑单元的顶部的第一横梁容纳槽中安装横梁并固定,然后从上方吊装用于组成建筑第二层的预制建筑单元,此时位于第一层预制建筑单元的顶部的横梁的上部设在位于第二层的预制建筑单元的第一横梁容纳槽中,立柱位于第二层的部分设在位于第二层的预制建筑单元的第一立柱容纳槽中,位于第二层的预制建筑单元的纵向支撑板与立柱通过紧固件固定,位于第二层的预制建筑单元的横向支撑板与横梁固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50058.2A CN113136940A (zh) | 2020-01-17 | 2020-01-17 | 一种预制建筑单元、拼装式建筑、带屋顶的拼装式建筑及施工方法 |
PCT/CN2020/084296 WO2021142958A1 (zh) | 2020-01-17 | 2020-04-10 | 一种预制建筑单元、拼装式建筑、带屋顶的拼装式建筑及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50058.2A CN113136940A (zh) | 2020-01-17 | 2020-01-17 | 一种预制建筑单元、拼装式建筑、带屋顶的拼装式建筑及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36940A true CN113136940A (zh) | 2021-07-20 |
Family
ID=76809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050058.2A Pending CN113136940A (zh) | 2020-01-17 | 2020-01-17 | 一种预制建筑单元、拼装式建筑、带屋顶的拼装式建筑及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136940A (zh) |
WO (1) | WO202114295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50475B (zh) * | 2021-07-24 | 2022-09-06 | 江苏天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预制楼板安装结构 |
CN114434077A (zh) * | 2022-01-17 | 2022-05-06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钢结构对接焊接调整装置 |
CN114412115B (zh) * | 2022-03-08 | 2023-05-09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一种低能耗建筑外墙 |
CN114645621B (zh) * | 2022-04-22 | 2023-09-08 | 镇江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过渡连接结构 |
CN115030405A (zh) * | 2022-06-24 | 2022-09-09 | 湖北欧丽德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装配式pg构件 |
CN114809725B (zh) * | 2022-07-01 | 2022-09-06 | 北京凯隆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 一种拼装活动房 |
CN115787856B (zh) * | 2023-02-06 | 2023-04-18 | 河南允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建筑连接节点 |
CN115822639B (zh) * | 2023-02-17 | 2023-05-12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主体结构深入内支撑的异步拆撑水平搭接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95453A (en) * | 1977-11-09 | 1980-04-01 | Komendant August E | Modular, multi-floor building |
CN102041905B (zh) * | 2011-01-05 | 2013-07-24 | 深圳市华凯丰轻钢有限公司 | 一种集装箱房 |
CN103485414B (zh) * | 2013-09-23 | 2015-06-24 | 张建忠 | 一种预制装配式钢结构房屋建造体系及其构建方法 |
CN204326303U (zh) * | 2014-11-20 | 2015-05-13 | 安捷诚栋国际集成房屋(北京)有限公司 | 阴角连接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建筑单元阴角和建筑单元 |
CN107675794A (zh) * | 2017-11-07 | 2018-02-09 | 北京诚栋国际营地集成房屋股份有限公司 | 装配式预制钢框架模块房 |
CN109898643B (zh) * | 2019-03-28 | 2020-12-04 |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预应力钢结构房屋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2020
- 2020-01-17 CN CN202010050058.2A patent/CN113136940A/zh active Pending
- 2020-04-10 WO PCT/CN2020/084296 patent/WO2021142958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1142958A1 (zh) | 2021-07-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136940A (zh) | 一种预制建筑单元、拼装式建筑、带屋顶的拼装式建筑及施工方法 | |
CN109642424B (zh) | 用于预制的体积建筑模块的连接系统和方法 | |
US7882665B2 (en) | Construction configurations and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steel houses | |
CN108978875B (zh) | 一种快速拆装式异形柱框架板式支撑结构体系及其工法 | |
US5333426A (en) | Wood frame construction system with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 |
EP2265777B1 (en) | Prefabricated self-supporting construction element | |
EP1683923A2 (en) | Modular building | |
PL194067B1 (pl) | Sposób budowy budynków | |
CN107587603A (zh) | 装配式轻钢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
CN202706198U (zh) | 一种建筑结构 | |
EP0679212B1 (en) | A method of construction of a box-shaped, self-supporting building unit | |
AU700029B2 (en) | Buildings method of construction | |
CA3067529A1 (en) |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same | |
CN211774515U (zh) | 一种预制建筑单元、拼装式建筑及带屋顶的拼装式建筑 | |
CN209025199U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 | |
CN114382196B (zh) | 一种整体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现浇区域钢筋施工方法 | |
CN214995080U (zh) | 一种抗裂抗变形混凝土楼板 | |
CN210117952U (zh) | 集装箱房角连接件及集装箱房屋 | |
CN210395626U (zh) | 一种钢结构建房用的骨架装置 | |
CN210777506U (zh) | 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模型 | |
CN113931298A (zh) | 一种低多层装配式轻钢轻混凝土结构体系及其建造方法 | |
CN219118365U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平板式连接结构 | |
KR100220138B1 (ko) | 조립건물의 시공법 및 그 조립부재 | |
CN204001218U (zh) | 组装式梁柱连接装置 | |
CN215716309U (zh) | 基于bim的装配式钢结构外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