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80070U - 夹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夹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80070U
CN220680070U CN202322143864.6U CN202322143864U CN220680070U CN 220680070 U CN220680070 U CN 220680070U CN 202322143864 U CN202322143864 U CN 202322143864U CN 220680070 U CN220680070 U CN 2206800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expansion
clearance groove
hole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4386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伟龙
陈小明
胡双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Lingshe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Lingshe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Lingshe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4386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800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800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800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机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夹具装置,包括涨套和涨销。涨销插入涨套的安装孔,通过贯穿于涨套的内壁和涨套的外壁的第一间隙槽和第二间隙槽的宽度的变化能够使涨套的径向尺寸变化,并且第一间隙槽和第二间隙槽交错设置,第一间隙槽的槽口的方向和第二间隙槽的槽口的方向相反,在涨套任意一端受力时,涨套的径向尺寸均能够适应性发生变化,从而能够支撑工件的定位孔或者松开工件的定位孔从而实现孔定位。由于工件定位孔加工更加简单,精度更高,在对定位孔进行定位时能够减少工件的定位误差,增加工件的精度。同时孔定位不占用轮廓空间,也不存在与外部轮廓之间具有间隙,人工或机械手拿取料时也更加便利,从而也提高了工件的定位精度。

Description

夹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夹具装置。
背景技术
部分工件的夹具在定位时,主要采用轮廓定位,部分工件的轮廓为不规则形状,加工难度大,导致在后续加工中以轮廓为基准进行定位时误差大,同时轮廓定位还需要兼顾人工或机械手拿取料的便利性,如果间隙过紧,会导致拿取工件费力,上下工件操作困难,如果间隙过松,也会会导致工件的定位精度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具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夹具装置,包括涨套和涨销,所述涨套内部设有安装孔,所述涨套设有贯穿所述涨套内壁和所述涨套外壁的第一间隙槽和第二间隙槽,所述第一间隙槽和所述第二间隙槽交错设置,所述第一间隙槽的槽口的方向和所述第二间隙槽的槽口的方向相反;所述涨销插入所述安装孔,所述涨销在安装孔中移动并配合第一间隙槽和第二间隙槽以改变所述涨套的径向尺寸。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涨套定义有第一参考面和第二参考面,所述第一间隙槽的槽口贯穿所述第一参考面,所述第一间隙槽靠近所述第二参考面的槽壁与所述第二参考面之间有间隔,所述第二间隙槽的槽口贯穿所述第二参考面,所述第二间隙槽靠近所述第一参考面的槽壁与所述第二参考面之间有间隔。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涨销的径向尺寸从所述涨销的一端向所述涨销的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涨销对应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隙槽沿所述涨套的轴向方向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间隙槽等距间隔分布于所述涨套的径向上;所述第二间隙槽沿所述涨套的轴向方向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间隙槽等距间隔分布于所述涨套的径向上。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涨销还包括销座,所述涨套的一端抵顶于所述销座。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涨套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部和套座,所述套座的直径大于所述主体部的直径形成台阶面;所述夹具装置还包括下拉套,所述下拉套包括套体和设于所述套体的内壁的第一凸出部,所述套体套设于所述套座外,所述套座的外壁与所述套体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凸出部套设于所述主体部外,所述第一凸出部抵顶于所述台阶面。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下拉套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出部对应的第二凸出部;所述夹具装置还包括穿过所述销座的多个下拉柱,所述下拉柱的外壁凸设有凹槽,所述第二凸出部设于所述凹槽中。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夹具装置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二孔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孔段的直径形成限位面,所述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一孔段套设于所述主体部外,所述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二孔段套设于所述下拉套外,所述下拉套靠近所述第一孔段的一侧与所述限位面之间有间距。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设有防错件,所述防错件能够与外部的工件配合,防止工件安装错误。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夹具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所述涨销;所述夹具装置还包括旋转夹紧组件,所述旋转夹紧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和夹紧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设有凸出的旋转轴,所述夹紧件沿所述旋转轴的径向延伸设置,所述旋转轴在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夹紧件旋转。
本申请方案的一种夹具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涨销插入涨套的安装孔,通过贯穿于涨套的内壁和涨套的外壁的第一间隙槽和第二间隙槽的宽度的变化能够使涨套的径向尺寸变化,并且第一间隙槽和第二间隙槽交错设置,第一间隙槽的槽口的方向和第二间隙槽的槽口的方向相反,在涨套任意一端受力时,涨套的径向尺寸均能够适应性发生变化,从而能够支撑工件的定位孔或者松开工件的定位孔从而实现孔定位。由于工件定位孔加工更加简单,精度更高,在对定位孔进行定位时能够减少工件的定位误差,增加工件的精度。同时孔定位不占用轮廓空间,也不存在与外部轮廓之间具有间隙,人工或机械手拿取料时也更加便利,从而也提高了工件的定位精度。
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夹具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涨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夹具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夹具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工件;100、涨套;101、主体部;102、套座;103、台阶面;110、安装孔;120、第一间隙槽;130、第二间隙槽;140、第一参考面;150、第二参考面;200、涨销;210、销座;300、下拉套;310、套体;320、第一凸出部;330、第二凸出部;400、下拉柱;410、凹槽;500、支撑件;510、第一孔段;520、第二孔段;530、限位面;540、防错件;600、第一驱动件;700、旋转夹紧组件;710、第二驱动件;720、夹紧件;730、旋转轴;810、支撑板;820、安装板;830、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各方面。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部分工件的夹具在定位时,主要采用轮廓定位,部分工件的轮廓为不规则形状,加工难度大,导致在后续加工中以轮廓为基准进行定位时误差大,同时轮廓定位还需要兼顾人工或机械手拿取料的便利性,如果间隙过紧,会导致拿取工件费力,上下工件操作困难,如果间隙过松,也会会导致工件的定位精度差。
通过轮廓定位的工件包括部分压缩机的动涡旋件和端盖、以及部分电机的电刷和端盖等,这些工件的外部轮廓一般为不规则形状或者外部轮廓的材料硬度不足。一方面,不具有夹持上的便利性可能使加工的精度不足;再一方面,不具有足够的硬度支撑夹具的夹持力可能使工件变形以致加工的精度不足。
本申请主要以压缩机的动涡旋件进行阐述,压缩机的动涡旋件采用轮廓定位时,主要是在外轮廓上开槽,将夹具从周侧上抵顶与槽中,从而实现定位,这样的定位方式一方面可能出现上述取料的不便利性,另一方面加工槽的加工难度大。从而导致加工精度降低。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夹具装置的剖面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涨套的结构示意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夹具装置,包括涨套100和涨销200,涨套100内部设有安装孔110,涨套100设有贯穿涨套100的内壁和涨套100的外壁的第一间隙槽120和第二间隙槽130,第一间隙槽120和第二间隙槽130交错设置,第一间隙槽120的槽口的方向和第二间隙槽130的槽口的方向相反;涨销200插入安装孔110,涨销200在安装孔110中移动并配合第一间隙槽120和第二间隙槽130以改变涨套100的径向尺寸。
涨销200插入涨套100的安装孔110,通过贯穿于涨套100的内壁和涨套100的外壁的第一间隙槽120和第二间隙槽130的宽度的变化能够使涨套100的径向尺寸变化,并且第一间隙槽120和第二间隙槽130交错设置,第一间隙槽120的槽口的方向和第二间隙槽130的槽口的方向相反,在涨套100任意一端受力时,涨套100的径向尺寸均能够适应性发生变化,从而能够支撑工件10的定位孔或者松开工件10的定位孔从而实现孔定位。由于工件10定位孔加工更加简单,精度更高,在对定位孔进行定位时能够减少工件10的定位误差,增加工件10的精度。同时孔定位不占用轮廓空间,也不存在与外部轮廓之间具有间隙,人工或机械手拿取料时也更加便利,从而也提高了工件10的定位精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涨套100定义有第一参考面140和第二参考面150,第一间隙槽120的槽口贯穿第一参考面140,第一间隙槽120靠近第二参考面150的槽壁与第二参考面150之间有间隔,第二间隙槽130的槽口贯穿第二参考面150,第二间隙槽130靠近第一参考面140的槽壁与第二参考面150之间有间隔。由此,第一参考面140为涨套100的上表面,第二参考面150为涨套100的下表面,其中上表面为工件10竖直放置于平面上远离平面的一面,下表面为工件10竖直放置于平面上靠近平面的一面。当涨套100从第一参考面140向第二参考面150的方向移动时,第一间隙槽120和第二间隙槽130的间隙宽度变大,当涨套100从第二参考面150向第一参考面140的方向移动时,第一间隙槽120和第二间隙槽130的间隙宽度变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参考面140能够伸入工件10的定位孔中,当第一间隙槽120和第二间隙槽130的间隙宽度变大时,涨套100能够支撑定位孔的内壁以实现孔定位,当第一间隙槽120和第二间隙槽130的间隙宽度变小时,涨套100能够松开与定位孔的接触以释放工件1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涨销200的径向尺寸从涨销200的一端向涨销200的另一端逐渐减小,安装孔110与涨销200对应设置。可选的,涨销200的径向尺寸从第二参考面150的一端向第一参考面140的一端逐渐减小,且安装孔110的径向尺寸从第二参考面150的一端向第一参考面140的一端逐渐减小。涨销200从第二参考面150至第一参考面140的方向插入安装孔110中。由此,涨套100从第一参考面140向第二参考面150移动时,涨销200会逐渐与安装孔110进行插入配合,以使第一间隙槽120和第二间隙槽130的间隙宽度逐渐变大,从而使涨套100的径向尺寸逐渐变大。当涨套100从第二参考面150向第一参考面140移动时,则涨套100的径向尺寸逐渐变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间隙槽120沿涨套100的轴向方向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间隙槽120等距间隔分布于涨套100的径向上;第二间隙槽130沿涨套100的轴向方向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间隙槽130等距间隔分布于涨套100的径向上。由此,能够使涨套100的径向尺寸变化更加省力,并且具有更大的变化量,以适应不同工件10的孔径。
可选的,第一间隙槽120设置为四个,第二间隙槽130设置为四个,四个第一间隙槽120和四个第二间隙槽130交错设置,且第一间隙槽120和第二间隙槽130等距环绕分布于涨套100径向方向上,相对的两个第一间隙槽120或第二间隙槽130处于同一直线上。由此,能够减少加工工序,一次加工同时形成两个第一间隙槽120或者第二间隙槽130,降低加工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涨销200还包括销座210,涨套100的一端抵顶于销座210,涨套100的一端抵顶于销座210,另一端用于孔定位。由此,当涨套100移动时,销座210能够限制涨套100从第一参考面140向第二参考面150继续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涨套100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部101和套座102,套座102的直径大于主体部101的直径形成台阶面103。夹具装置还包括下拉套300,下拉套300包括套体310和设于套体310的内壁的第一凸出部320,套体310套设于套座102外,套座102的外壁与套体310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第一凸出部320套设于主体部101外,第一凸出部320抵顶于台阶面103。由此,当涨套100的径向尺寸发生变化时,套座102的径向尺寸也会发生变化,由于套座102套设于下拉套300中,当套座102的径向尺寸发生变化时,间隙能够提供套座102在下拉套300中的移动空间。通过第一凸出部320抵顶与台阶面103能够使套座102在下拉套300中限制性移动,降低套座102脱离下拉套300的风险,且下拉套300移动的时候能够通过第一凸出部320与台阶面103的配合带动涨套100随下拉套300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拉套300设有与第一凸出部320对应的第二凸出部330。夹具装置还包括穿过销座210的多个下拉柱400,下拉柱400的外壁凸设有凹槽410,第二凸出部330设于凹槽410中。由此,下拉柱400移动的时候能够通过第二凸出部330与台阶面103的配合带动下拉套300随下拉柱400移动,从而带动涨套100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套座102与下拉柱400相互抵顶,使结构更加紧凑,避免在移动的过程套座102和下拉柱400之间发生碰撞,产生噪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夹具装置还包括支撑件500,支撑件500包括第一孔段510和第二孔段520,第二孔段520的直径大于第一孔段510的直径形成限位面530,支撑件500通过第一孔段510套设于主体部101外,支撑件500通过第二孔段520套设于下拉套300外,下拉套300靠近第一孔段510的一侧与限位面530之间有间距。由此,在下拉套300带动涨套100在支撑件500中移动的时候,限位面530能够使下拉套300在支撑件500内限制性移动,下拉套300靠近第一孔段510的一侧与限位面530之间的间距下拉套300和涨套100能够移动的最大距离,一方面能够方便组装,另一方面能够增加涨套100移动行程,增加涨套100径向尺寸的变化范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件500设有防错件540,防错件540能够与外部的工件10配合,防止工件10在夹具装置的过程中出现位置错误。由此,能够减少工件10报废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夹具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件600,第一驱动件600连接涨销200。夹具装置还包括旋转夹紧组件700,旋转夹紧组件700包括第二驱动件710和夹紧件720,第二驱动件710设有凸出的旋转轴730,夹紧件720沿旋转轴730的径向延伸设置,旋转轴730在第二驱动件710的驱动下带动夹紧件720旋转。由此,通过第一驱动件600带动涨销200移动,当夹紧件720旋转一定角度后,夹紧件720能够抵顶与工件10的轮廓上,在涨套100对工件10的孔定位作用下,配合夹紧件720的轮廓定位能够使夹持更加牢固,由于在孔定位的作用下,轮廓定位的作用力更小,起辅助定位作用,两者的相互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和稳定性。
结合图3和图4所示,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夹具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夹具装置的正视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夹具装置还包括支撑板810、安装板820以及支撑柱830,支撑板810和安装板820间隔设置,支撑柱830设于支撑板810和安装板820之间的间隔处以支撑支撑板810和安装板820。支撑板810安装有销座210,以固定涨销200避免涨销200在涨套100的移动作用下移动。安装板820用于将夹具装置安装于外部的设备上。
本申请的一种夹具装置,涨销200和销座210为一体式结构,销座210对涨套100起支撑作用,销座210在涨销200周侧设有多个通孔,对应多个通孔设置多个下拉柱400,多个下拉柱400穿过通孔与第一驱动件600相连,第一驱动件600与下拉柱400之间可以通过连接套连接,第一驱动件600可以为驱动气缸。涨套100套设于涨销200外,通过下拉套300连接涨套100与下拉柱400相连,驱动气缸通过带动下拉柱400移动。由此实现涨套100在涨销200上移动改变涨套100的径向尺寸,以实现孔定位。通过上述设计,能够减少工件10的定位误差,增加工件10的精度。同时孔定位不占用轮廓空间,也不存在与外部轮廓之间具有间隙,人工或机械手拿取料时也更加便利,从而也提高了工件10的定位精度。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设有)”、“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故但凡依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申请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涨套,所述涨套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部和套座,所述套座的直径大于所述主体部的直径形成台阶面,所述涨套内部设有安装孔,所述涨套设有贯穿所述涨套的内壁和所述涨套的外壁的第一间隙槽和第二间隙槽,所述第一间隙槽和所述第二间隙槽交错设置,所述第一间隙槽的槽口的方向和所述第二间隙槽的槽口的方向相反;
涨销,所述涨销还包括销座,所述涨套的一端抵顶于所述销座,所述涨销插入所述安装孔,所述涨销在安装孔中移动并配合第一间隙槽和第二间隙槽以改变所述涨套的径向尺寸;
下拉套,所述下拉套包括套体和设于所述套体的内壁的第一凸出部,所述套体套设于所述套座外,所述套座的外壁与所述套体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凸出部套设于所述主体部外,所述第一凸出部抵顶于所述台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涨套定义有第一参考面和第二参考面,所述第一间隙槽的槽口贯穿所述第一参考面,所述第一间隙槽靠近所述第二参考面的槽壁与所述第二参考面之间有间隔,所述第二间隙槽的槽口贯穿所述第二参考面,所述第二间隙槽靠近所述第一参考面的槽壁与所述第二参考面之间有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涨销的径向尺寸从所述涨销的一端向所述涨销的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涨销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间隙槽沿所述涨套的轴向方向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间隙槽等距间隔分布于所述涨套的径向上;
所述第二间隙槽沿所述涨套的轴向方向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间隙槽等距间隔分布于所述涨套的径向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拉套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出部对应的第二凸出部;
所述夹具装置还包括穿过所述销座的多个下拉柱,所述下拉柱的外壁凸设有凹槽,所述第二凸出部设于所述凹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装置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二孔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孔段的直径形成限位面,所述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一孔段套设于所述主体部外,所述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二孔段套设于所述下拉套外,所述下拉套靠近所述第一孔段的一侧与所述限位面之间有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设有防错件,所述防错件能够与外部的工件配合,防止工件安装错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具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所述涨销;
所述夹具装置还包括旋转夹紧组件,所述旋转夹紧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和夹紧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设有凸出的旋转轴,所述夹紧件沿所述旋转轴的径向延伸设置,所述旋转轴在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夹紧件旋转。
CN202322143864.6U 2023-08-09 2023-08-09 夹具装置 Active CN2206800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43864.6U CN220680070U (zh) 2023-08-09 2023-08-09 夹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43864.6U CN220680070U (zh) 2023-08-09 2023-08-09 夹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80070U true CN220680070U (zh) 2024-03-29

Family

ID=90406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43864.6U Active CN220680070U (zh) 2023-08-09 2023-08-09 夹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800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30592B1 (ko) 인덱서
KR200456169Y1 (ko) 인덱스테이블용 지그 고정장치
CN220680070U (zh) 夹具装置
CN104552087A (zh) 多工位旋转工装夹具
CN111299631B (zh) 一种定心装夹装置
US20050091812A1 (en) Machining center
CN216564872U (zh) 一种设备装配工装
KR19990017883A (ko) 자동차 엔진조립체 조립용 지그
CN113857560A (zh) 一种叶片榫头的拉削加工工艺
CN114309258A (zh) 一种高压泵机械密封生产装置
CN110605589B (zh) 定位治具及其与多轴加工机台的组合和定位精度检测方法
CN221088729U (zh) 一种电机装配定位机构
KR102065517B1 (ko) 키트형 바이스
CN111468751A (zh) 一种拉紧夹具
CN113579791B (zh) 定位工装
CN215967449U (zh) 用于发动机后端盖的专用机床夹具
CN220372979U (zh) 一种磨床的转动构件
CN219818884U (zh) 一种刀架铣磨削固定的偏心装置
CN220798014U (zh) 用于电机的定子工装组件
CN219068044U (zh) 一种转子装配工装
CN114310379B (zh) 一种用于壳体加工的固定工装
CN219924247U (zh) 一种空调单向阀的冲压装置
CN213317880U (zh) 电机钻孔机
CN219484991U (zh) 一种cnc工装夹具
CN216152086U (zh) 旋转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