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72948U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72948U
CN220672948U CN202321696257.6U CN202321696257U CN220672948U CN 220672948 U CN220672948 U CN 220672948U CN 202321696257 U CN202321696257 U CN 202321696257U CN 220672948 U CN220672948 U CN 2206729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connecting portion
external device
heat
conv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9625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晓东
孙晓辉
孙权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andsu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andsu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andsu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andsu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9625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729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729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729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和防水组件,连接器主体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端部设有沿第一连接部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连接通道,用于插接外部器件;防水组件包括热缩套管,热缩套管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连接部和外部器件上,热缩套管用于受热收缩,以密封第一连接部和外部器件的交界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缩短连接器的生产周期,提高连接器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应用于在器件和器件之间形成电气连接,以实现信号传递的功能。为适应环境使用需求,器件和连接器之间一般采用加注胶水的方式密封二者之间的间隙,从而实现密封防水的功能。但采用该种密封方式,在加注胶水后还需要静置约24小时以等待胶水固化,并且,为了保证胶水固化后外形的统一性和美观性,在胶水固化后通常还需要对其进行塑胶二次成型。也即,通过加注胶水的方式实现连接器的密封防水,会存在生产周期较长,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旨在缩短连接器的生产周期,提高连接器的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连接器,包括:
连接器主体,所述连接器主体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部设有沿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连接通道,用于插接外部器件;和
防水组件,所述防水组件包括热缩套管,所述热缩套管的两端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外部器件上,所述热缩套管用于受热收缩,以密封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外部器件的交界处。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周面形成有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包括若干沿直线方向交替排布的凹部结构和凸部结构;
所述热缩套管受热收缩时,所述热缩套管的内壁面贴合于所述凹凸结构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凹部结构的外表面为弧形凹面;
和/或,所述凸部结构的外表面为弧形凸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依次连接的抵接段和插接段,所述抵接段的外周面设有所述凹凸结构;
所述外部器件的主体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通道内,所述外部器件的外被环设在所述插接段的外周面。
可选地,所述抵接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插接段的横截面积;
和/或,所述插接段的表面为粗糙表面。
可选地,所述连接器包括:
所述第一连接部;
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弯折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内设有第二连接通道,所述第二连接通道和所述第一连接通道连通;以及
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壳体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侧,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壳体具有沿转动方向依次设置的若干安装位。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周面设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连接孔的内壁设有若干第二卡接结构;
所述第一卡接结构用于依次和若干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卡接配合。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的端面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通道的开口;
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封设于所述开口。
可选地,所述开口的内壁的内端凸设有第一台阶,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第一台阶之上,所述盖体和所述第一台阶的台阶面之间夹设有密封垫。
可选地,所述开口的内壁的外端凸设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压置于所述盖体的外缘,以止挡所述盖体外脱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连接器主体的第一连接部内插设有外部器件,外部器件与第一连接部的交界处套设有热缩套管,热缩套管能够受热收缩而紧密包覆在交界处的外侧,使第一连接管和外部器件形成良好配合,且热缩套管内的热融胶能够受热熔化,以均匀地附着在热缩套管内部的部件上,由此可以密封外部器件与第一连接部的交界处,实现密封防水的功能。通过热缩套管实现密封防水,仅需10s左右即可完成加热密封的工序,且后续无需进行塑胶二次成型,从而可以缩短连接器的生产周期,提高了连接器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连接器的连接器主体的结构图;
图3为图1中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连接器的另一剖面图;
图6为图1中连接器的爆炸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连接器100。
请参照图1至图6,在实用新型连接器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100包括:
连接器主体10,所述连接器主体10包括第一连接部11,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端部设有沿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连接通道113,用于插接外部器件;和
防水组件,所述防水组件包括热缩套管20,所述热缩套管20的两端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1和所述外部器件上,所述热缩套管20用于受热收缩,以密封所述第一连接部11和所述外部器件的交界处。
本实施例中,连接器100包括连接器主体10和防水组件,连接器主体10包括用于外接器件的第一连接部11,第一连接部11内设有第一连接通道113,且第一连接通道113沿第一连接部1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外部器件可插设于第一连接通道113内,以与连接器主体10内部的内导体连接导通;防水组件包括热缩套管20,热缩套管20套设于第一连接部11和外部器件的交界处。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热缩套管20可以是设置为双壁热缩套管20,包括防护外层和热熔胶内层,其中,热熔胶内层的熔点较低,在受热时能够融化并使均匀填充至连接器主体10和外部器件交界处的缝隙内,以起到密封防水作用,防护外层具有绝缘、耐磨等优点,可以对套设于其内的连接器主体10和外部器件起到较高的防护作用,且防护外层为溶度较高的固体材质,外形较为统一,不需要进行二次塑胶成型工序,从而有效缩减了生产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器100应用于在器件和器件之间形成电气连接,以实现信号传递的功能。为适应环境使用需求,器件和连接器100之间一般采用加注胶水的方式密封二者之间的间隙,从而实现密封防水的功能。但采用该种密封方式,在加注胶水后还需要静置约24小时以等待胶水固化,并且,为了保证胶水固化后外形的统一性和美观性,在胶水固化后通常还需要对其进行塑胶二次成型。也即,通过加注胶水的方式实现连接器100的密封防水,会存在生产周期较长,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因此,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连接器主体10的第一连接部11内插设有外部器件,外部器件与第一连接部11的交界处套设有热缩套管20,热缩套管20能够受热收缩而紧密包覆在交界处的外侧,使第一连接管和外部器件形成良好配合,且热缩套管20内的热融胶能够受热熔化,以均匀地附着在热缩套管20内部的部件上,由此可以密封交界处,实现密封防水的功能。通过热缩套管20实现密封防水,仅需10s左右即可完成加热密封的工序,且后续无需进行塑胶二次成型,从而可以缩短连接器100的生产周期,提高了连接器100的生产效率。
请参照图1至图4,在实用新型连接器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外周面形成有凹凸结构111连接器主体10,所述凹凸结构111连接器主体10包括若干沿直线方向交替排布的凹部结构和凸部结构;
所述热缩套管20受热收缩时,所述热缩套管20的内壁面贴合于所述凹凸结构111连接器主体10的表面。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的外周面形成有凹凸结构111连接器主体10,凹凸结构111连接器主体10包括若干凹部结构和若干凸部结构,若干凹部结构和若干凸部结构沿第一连接部11的长度方向依次交替排布,并均沿第一连接部11的周向环绕设置,且凹部结构的横截面积小于凸部结构的横截面积;如此设置,相对于将第一连接部11的外周面设置为平滑表面,在第一连接部11的外周面设置凹凸结构111连接器主体10,可以增加第一连接部11的表面积,从而有利于增加热缩套管20受热收缩后与第一连接部11之间的贴合面积,进而有利于增强热缩套管20和第一连接部11之间的保持力,且有利于提高热缩套管20对第一连接部11的防护性能。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在第一连接部11的外周面设置若干依次间隔设置的凸环,以形成凸部结构,并可以由此在相邻两凸环之间形成凹部结构;当然,也可以是在第一连接部11的外周面设置若干交替排布的凸环和凹槽,或是其他可以增大第一连接部11的表面积的设置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凹部结构能够提供容置空间,能够收容热缩套管20受热后内部融化的热熔胶,且凸部结构还有利于止挡热缩套管20内的热熔胶外溢,从而有利于保证连接器100的外观一致性。
请参照图4,在实用新型连接器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部结构的外表面为弧形凹面。
本实施例中,凹部结构的外表面为弧形凹面,如此设置,有利于使凹部结构与热缩套管20更好地贴合,且能够降低凹部结构的外轮廓损坏热缩套管20的风险。
请参照图4,在实用新型连接器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部结构的外表面为弧形凸面。
本实施例中,凸部结构的外表面为弧形凸面,如此设置,有利于使凸部结构与热缩套管20更好地贴合,且能够降低凸部结构的外轮廓损坏热缩套管20的风险。
请参照图1至图4,在实用新型连接器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1包括依次连接的抵接段111和插接段112,所述抵接段111的外周面设有所述凹凸结构111连接器主体10;
所述外部器件的主体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通道113内,所述外部器件的外被环设在所述插接段112的外周面。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包括依次连接的抵接段111和插接段112,抵接段111的外周面设有凹凸结构111连接器主体10,用于和热缩套管20形成良好配合,且有利于避免热熔胶外溢,在此不做赘述;外部器件可以是设置为电缆等线材结构,线材结构包括作为主体的导线和包覆在导线外周的绝缘外被。当外部器件和第一连接部11插接配合时,主体插设在第一连接通道113内,以与连接部主体内的内导体连接导通,外被环设在插接端的外周面,由此可以提高外部器件和第一连接部1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请参照图2至4,在实用新型连接器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接段111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插接段112的横截面积。
本实施例中,抵接段111的横截面积大于插接段112的横截面积,如此设置,可以在第一连接部11的外周面形成阶梯结构,以便于外部器件的外被和插接段112良好配合。进一步地,当外部器件的外被环设于插接端的外周面时,二者结合的结构的横截面积小于抵接段111的横截面积,如此设置,可以更好地发挥抵接段111止挡热缩套管20内的热熔胶外溢的作用。
请参照图2至图4,在实用新型连接器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接段112的外周面为粗糙表面。
本实施例中,插接段112的外周面为粗糙表面,可以是但不限于是在插接段112的外周面设置若干阵列排布的块体结构或纹路结构;如此设置,有利于提高外部器件的外被与插接段11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请参照图1至图6,在实用新型连接器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100包括:
所述第一连接部11;
第二连接部12,所述第二连接部12和所述第一连接部11弯折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2内设有第二连接通道121,所述第二连接通道121和所述第一连接通道113连通;以及
壳体30,所述壳体30开设有连接孔31,所述壳体30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12的外侧,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2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壳体30具有沿转动方向依次设置的若干安装位。
本实施例中,连接器100包括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2以及壳体30,第一连接部11内设有沿第一连接部1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连接通道113,第二连接部12和第一连接部11弯折连接,且第二连接通道121和第一连接通道113相互连通,第二连接通道121内设有内导体,用于和插设在第一接触通道内的外部器件接触导通。进一步地,连接器100还包括壳体30,壳体30内开设有贯通壳体30设置的连接孔31,第二连接部12远离第一连接部11的一端插设于连接孔31内。其中,壳体30和第二连接部12转动连接,且具有沿转动方向依次设置的若干安装位,如此设置,可以实现壳体30与第二连接部12以不同方位安装和第二连接部12配合连接,提高了壳体30的安装灵活性,以使壳体30能够适应不同环境下的装配和使用。
请参照图5,在实用新型连接器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12的外周面设有第一卡接结构122,所述连接孔31的内壁设有若干第二卡接结构311;
所述第一卡接结构122用于依次和若干所述第二卡接结构311卡接配合。
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2的外周面设有第一卡接结构122,连接孔31的内壁设有第二卡接结构311,第一卡接结构122能够依次和若干第二卡接结构311卡接配合,以使壳体30能够依次固定在不同的安装位处。具体地,第一卡接结构122和第二卡接结构311的其中之一可以设置为卡槽,第一卡接结构122和第二卡接结构311的其中另一可以设置为卡块,且卡块和卡槽之间能够形成轻微干涉,以使卡块既可以与卡槽卡接配合,又可以在外力作用下可活动的进出卡槽,以使壳体30能够相对于第二连接部12旋转运动。其中,卡块可以是设置为弹性件,以使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收缩而脱离卡槽,或在自然状态下回复并卡接于卡槽内;卡块也可以是设置为活动件,以使其沿卡槽的深度方向可伸缩设置;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依照实际需求自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槽的槽壁形成有导向面,导向面可以是但不限于设置为斜面或弧面,如此设置,有利于提高卡块进出卡槽的便捷性,以便于使壳体30能够相对于第二连接部12流畅地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接结构122也可以设置为若干卡槽,若干卡槽沿第二连接部12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第二卡接结构311也可以设置为若干卡块,若干卡块沿连接孔31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且每一卡块均可以卡设于一卡槽内。如此设置,能够使第二连接部12在周向上和连接孔31形成配合,以提高第二连接部12与连接孔3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请参照图3和图6,在实用新型连接器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12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一端的端面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通道121的开口123;
所述连接器100还包括盖体13,所述盖体13封设于所述开口123。
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2朝向第一连接部11的一端形成有端面,端面和连接孔31沿第二连接部12的轴线方向相背设置,且端面开设有连通第二连接通道121的开口123。连接器100还包括盖体13,盖体13封设在开口123处,以实现开口123处的密封防水功能。
其中,盖体13可以是盖设在开口123的外端,也可以是嵌设并限位于开口123内;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依照实际需求自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请参照图3,在实用新型连接器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口123的内壁的内端凸设有第一台阶123连接器主体10,所述盖体13盖设于所述第一台阶123连接器主体10之上,所述盖体13和所述第一台阶123连接器主体10的台阶面之间夹设有密封垫。
本实施例中,开口123的内壁的内端凸设有第一台阶123连接器主体10,且第一台阶123连接器主体10沿开口123的周向环绕设置;盖体13设于第一台阶123连接器主体10的外端,盖体13朝向第一台阶123连接器主体10的一侧设有密封垫,密封垫夹设于盖体13和第一台阶123连接器主体10之间,能够分别与第一台阶123连接器主体10和盖体13形成良好配合,以提高开口123处的密封性。
具体地,密封垫为弹性件,可以是设置为盖设在第一台阶123连接器主体10的台阶面上的板体结构,板体结构背离第一台阶123连接器主体10的一侧和盖体13紧密贴合;密封垫也可以设置为环状结构,在此不做限定。并且,密封垫的外周面可以是和开口123的内壁紧密配合,以实现较好的密封作用。
进一步地,第一台阶123连接器主体10的台阶面上开设有定位槽,密封垫面朝第一台阶123连接器主体10的一侧凸设有定位块,定位块插设于定位槽内,由此可以提高密封垫的位置稳定性,降低密封垫因偏位而影响开口123处的密封性能的风险。
请参照图3,在实用新型连接器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口123的内壁的外端凸设有第二台阶123b,所述第二台阶123b压置于所述盖体13的外缘,以止挡所述盖体13外脱出。
本实施例中,开口123的内壁的外端凸设有第二台阶123b,第二台阶123b压置于盖体13的外侧面的边缘部分。其中,第二台阶123b可以是沿盖体13的周向环绕设置,从而能够在周向上对盖体13进行限位。如此设置,通过使第二台阶123b的内侧对盖体13的抵接力,可以有效止挡盖体13向外脱出,从而有利于提高盖体13的位置稳定性。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口123的内壁的内外两端分别设有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台阶123连接器主体10和第二台阶123b,盖体13和密封垫自外而内地叠设在第一台阶123连接器主体10和第二台阶123b面之间,且密封垫背离盖体13的一侧和第一台阶123连接器主体10的外侧面抵接,盖体13背离密封垫的一侧和第二台阶123b的内侧面抵接。如此设置,第一台阶123连接器主体10和第二台阶123b可以协同对其内的密封垫与盖体13进行限位,且有利于将盖体13压紧于密封垫的外侧,使盖体13与密封垫紧密接触,从而既可以使密封垫在盖体13的压迫下发生弹性变形而更好地填充盖体13与第一台阶123连接器主体10之间的间隙,又可以避免盖体13因密封垫的回弹力而自开口123处松脱,由此有利于确保开口123处的密封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器主体,所述连接器主体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部设有沿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连接通道,用于插接外部器件;和
防水组件,所述防水组件包括热缩套管,所述热缩套管的两端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外部器件上,所述热缩套管用于受热收缩,以密封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外部器件的交界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周面形成有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包括若干沿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长度方向交替排布的凹部结构和凸部结构;
所述热缩套管受热收缩时,所述热缩套管的内壁面贴合于所述凹凸结构的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结构的外表面为弧形凹面;
和/或,所述凸部结构的外表面为弧形凸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依次连接的抵接段和插接段,所述抵接段的外周面设有所述凹凸结构;
所述外部器件的主体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通道内,所述外部器件的外被环设在所述插接段的外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插接段的横截面积;
和/或,所述插接段的外周面为粗糙表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
所述第一连接部;
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弯折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内设有第二连接通道,所述第二连接通道和所述第一连接通道连通;以及
壳体,所述壳体内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插设于所述连接孔内,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壳体具有沿转动方向依次设置的若干安装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周面设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连接孔的内壁设有若干第二卡接结构;
所述第一卡接结构用于依次和若干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卡接配合。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的端面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通道的开口;
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封设于所述开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内壁的内端凸设有第一台阶,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第一台阶之上,所述盖体和所述第一台阶的台阶面之间夹设有密封垫。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内壁的外端凸设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压置于所述盖体的外缘,以止挡所述盖体外脱出。
CN202321696257.6U 2023-06-29 2023-06-29 连接器 Active CN2206729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6257.6U CN220672948U (zh) 2023-06-29 2023-06-29 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6257.6U CN220672948U (zh) 2023-06-29 2023-06-29 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72948U true CN220672948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38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96257.6U Active CN220672948U (zh) 2023-06-29 2023-06-29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729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80264A (en) Waterproofed connector
KR900010951Y1 (ko) 코넥터 플러그
KR100315105B1 (ko) 케이블이음부의밀봉제충진형동봉체
US9190762B2 (en) Integrated compression connector
US20060113101A1 (en) Coaxial cable with angle connector
CN103620871A (zh) 包括边界压接部的电连接端子
TWM462464U (zh) 電連接裝置
JP4058774B2 (ja) ハウジング組立体
CN220672948U (zh) 连接器
JPH04319275A (ja) 差込みコネクタ
CN206451915U (zh) 防水套、连接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12542816U (zh) 一种防拉拽弯式出线水下密封插头
CN113871930A (zh) Type c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CN211981013U (zh) 线束连接器
US5681188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9273917B (zh) 防水连接器母头和防水连接器
CN117039575B (zh) 铜排表面处理遮蔽治具
CN219717297U (zh) 连接器结构
JP2003077584A (ja) 防水コネクタ
CN216161988U (zh) Type c连接器
JPH07335311A (ja) 防水コネクタ用ゴム栓
JPS5819825Y2 (ja) 防水型コ−ド接続器
CN213403554U (zh) 具有电气防水结构的电加热管
CN216981378U (zh) 一种10kv电缆绕包中间接头
CN220872799U (zh) 铰链和智能眼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