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70350U - 一种露天爆破粉尘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露天爆破粉尘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70350U
CN220670350U CN202322424578.7U CN202322424578U CN220670350U CN 220670350 U CN220670350 U CN 220670350U CN 202322424578 U CN202322424578 U CN 202322424578U CN 220670350 U CN220670350 U CN 2206703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water
treatment device
bottom plate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2457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彬彬
程金明
卞跃锁
夏寅初
李森林
李胜坤
庞小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clear Industry Jingxia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uclear Industry Jingxia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clear Industry Jingxia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Nuclear Industry Jingxia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2457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703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703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703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ray Contro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露天爆破粉尘处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架空设置的转动机构,且底板上设有与转动机构相配合的升降机构,转动机构包括齿轮和与齿轮啮合的螺纹杆,螺纹杆端部连接有带动螺纹杆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底板转动连接的丝杆,丝杆上设有带动转动机构升降的升降板;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在齿轮上的喷水组件对粉尘进行喷洒工作,并且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螺纹杆旋转,从而带动齿轮旋转,进而对喷水组件进行喷洒的角度进行调整,在齿轮的作用下,喷水组件的喷洒角度不受限制,从而增大喷洒范围,同时通过升降机构上的丝杆带动升降板旋转,从而带动转动机构进行高度的调整,进一步的增加的喷洒的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露天爆破粉尘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尘降解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露天爆破粉尘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露天爆破是将大量炸药装入专门的硐室或巷道中进行爆破的方法,由于一次爆破的用药量和爆落石方量较大,通常称为“大爆破”,在爆破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粉尘会产生空气污染。
为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711277898.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巷道掘进爆破过程中粉尘处理方法及装置,上述公开的中粉尘处理方法及装置,通过在爆破区域设置有滑轨和安装基座组成的导向定位组件的方式,在安装基座的顶面进行液体喷射组件以及风向导流组件的安装,通过使得液体喷射组件以及风向导流组件沿滑轨进行移动,从而进行多方位的降尘作业,通过采用安装壳体和安装支架进行驱动电机的安装,进行转盘的转动,从而带动表面的导流鳍片进行转动,从而产生气流,将粉尘从外围向内侧进行吹送,同时通过在安装壳体的上部固定安装由转动基座和喷头组成的液体喷射组件,通过将喷头与液体加压喷射装置连接进行降尘液体进行喷射。
上述公开的爆破粉尘处理装置通过将喷头与液体加压喷射装置连接进行降尘液体喷射,同时喷头在转动基座的带动下进行转动,然而在实际喷洒过程中,喷头的转动角度有限,喷洒范围受限,并且也无法对喷头的高度进行调节,喷洒位置受限且喷洒机构多为一体式且固定不动,不方便装置的移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改变喷洒高度和角度,且便于移动的露天爆破粉尘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露天爆破粉尘处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架空设置的转动机构,且底板上设有与转动机构相配合的升降机构,转动机构包括齿轮和与齿轮啮合的螺纹杆,螺纹杆端部连接有带动螺纹杆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底板转动连接的丝杆,丝杆上设有带动转动机构升降的升降板;所述齿轮上设有用于喷水的喷水组件,底板上设有与喷水组件相连通的水箱,且底板的底部设有带动底板移动的万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板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伸缩杆,伸缩杆顶部设有与升降板相连接的载物板,转动机构安装于载物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伸缩杆上套接有弹簧,弹簧两端分别与载物板和底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载物板上设有转动连接的转轴,转轴与齿轮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载物板上安装有用于与螺纹杆相适配的支撑座,螺纹杆转动连接于支撑座上,且第一电机设置在载物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板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立柱,立柱上形成有与升降板相适配的滑槽,且升降板两端形成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立柱的顶部设有盖板,盖板的底面设有便于丝杆转动的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带动丝杆旋转的第二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喷水组件包括设置在齿轮上的支撑杆,支撑杆顶部设有横杆,横杆的侧面形成有卡槽,卡槽内卡接有喷水槽,喷水槽内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上设有若干沿连接管长度方向设置的雾化喷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箱上设有水泵,水泵上连接有水管,且水管与连接管相连接,水箱上设有进水管,水箱的侧面设有观察水位的观察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在齿轮上的喷水组件对粉尘进行喷洒工作,并且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螺纹杆旋转,从而带动齿轮旋转,进而对喷水组件进行喷洒的角度进行调整,在齿轮的作用下,喷水组件的喷洒角度不受限制,从而增大喷洒范围,同时通过升降机构上的丝杆带动升降板旋转,从而带动转动机构进行高度的调整,进一步的增加的喷洒的范围;
2、进一步的,通过将转动机构、升降机构、喷水组件和水箱等部件均安装在底板上,且在底板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通过万向轮可以实现底板的移动,从而使得装置能够随意的进行移动,从而提高了对粉尘处理的灵活性,同时将所有的部件安装在底板上,使得装置不占用过多的空间,进而也便于装置的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转动机构和喷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底板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底板1,伸缩杆101,弹簧102,万向轮103,载物板2,转轴201,转动机构3,齿轮301,第一电机302,支撑座303,螺纹杆304,升降机构4,立柱401,滑槽4011,盖板402,丝杆403,轴承404,升降板405,滑块4051,第二电机406,喷水组件5,支撑杆501,横杆502,卡槽5021,喷水槽503,连接管504,雾化喷头5041,固定板505,水箱6,观察窗601,进水管602,水泵7,水管7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4所示,一种露天爆破粉尘处理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有架空设置的转动机构3,且底板1上设有与转动机构3相配合的升降机构4,转动机构3包括齿轮301和与齿轮301啮合的螺纹杆304,螺纹杆304端部连接有带动螺纹杆304转动的第一电机302;升降机构4包括与底板1转动连接的丝杆403,丝杆403上设有带动转动机构3升降的升降板405;齿轮301上设有用于喷水的喷水组件5,底板1上设有与喷水组件5相连通的水箱6,且底板1的底部设有带动底板1移动的万向轮103。
进一步的,升降机构4位于底板1的一侧,丝杆403竖直设置,升降板405与丝杆403螺纹连接,通过丝杆403的旋转带动升降板405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带动转动机构3进行升降;另外,齿轮301为半圆形结构,螺纹杆304水平设置,通过第一电机302带动螺纹杆304旋转,从而带动齿轮301旋转,进行带动喷水组件5转动,同时喷水组件5的转动范围在-90°至90°之间,并且通过设置在底板1底部的万向轮103与转动机构3的配合,可实现装置的360度旋转,从而增加了装置的喷洒范围。
底板1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伸缩杆101,伸缩杆101顶部设有与升降板405相连接的载物板2,转动机构3安装于载物板2上,两个伸缩杆101位于底板1的两端,通过伸缩杆101实现对载物板2的支撑作用,同时通过伸缩杆101在升降机构4的作用下跟随载物板2进行伸缩。
伸缩杆101上套接有弹簧102,弹簧102两端分别与载物板2和底板1固定连接,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的弹簧102可使得载物板2上的转动机构3在下降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进行缓冲,减少对转动机构3造成的损害,延长转动机构3使用寿命。
载物板2上设有转动连接的转轴201,转轴201与齿轮301固定连接,通过转轴201实现对齿轮301的定位与支撑,同时通过转轴201来确定齿轮301的转动中心,保证齿轮301在转动过程中不会从螺纹杆304上脱离。
载物板2上安装有用于与螺纹杆304相适配的支撑座303,螺纹杆304转动连接于支撑座303上,且第一电机302设置在载物板2上,支撑座303设置有两个,并且分别固定数值在载物板2的相对两端,通过支撑座303实现对螺纹杆304的支撑作用。
底板1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立柱401,立柱401上形成有与升降板405相适配的滑槽4011,且升降板405两端形成有与滑槽4011相配合的滑块4051,立柱401竖直设置在底板1的一侧,滑槽4011沿立柱401的长度方向设置,同时两个立柱401上的滑槽4011相对设置,升降板405两侧的滑块4051滑动设置在相对应的滑槽4011中。
立柱401的顶部设有盖板402,盖板402的底面设有便于丝杆403转动的轴承404,轴承404套接在丝杆403的端部,通过轴承404实现对丝杆403的定位与固定,保证丝杆403的稳定旋转。
底板1的底部设有带动丝杆403旋转的第二电机406,第二电机406的输出轴与丝杆403固定连接。
喷水组件5包括设置在齿轮301上的支撑杆501,支撑杆501顶部设有横杆502,横杆502的侧面形成有卡槽5021,卡槽5021内卡接有喷水槽503,喷水槽503内设有连接管504,连接管504上设有若干沿连接管504长度方向设置的雾化喷头5041。
进一步的,齿轮301上设置有两个支撑杆501,且两个支撑杆501竖直设置在齿轮301的两端,卡槽5021沿横杆502的长度方向设置,通过卡槽5021连接喷水槽503,并且喷水槽503内的连接管504与喷水槽503的内壁抵接,确保在喷水的过程中,连接管504不会从喷水槽503中脱离;另外,若干雾化喷头5041均匀等距设置在连接管504上,且雾化喷头5041的朝向喷水组件5的侧向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在喷水槽503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固定板505,两个固定板505通过螺栓固定在横杆502上,确保喷水槽503在喷水的过程中从卡槽5021中滑出,从而保证了装置喷水的稳定性。
水箱6上设有水泵7,水泵7上连接有水管701,且水管701与连接管504相连接,水箱6上设有进水管602,水箱6的侧面设有观察水位的观察窗601,水管701为软管结构,且水管701的长度能够满足喷水组件5的转动与升降,保证不会出现因水管701的长度较短而影响喷水组件5的转动与升降;另外,进水管602设置在水箱6的顶部,通过观察窗601对水箱6内的水量进行观察,当水量较少时,通过进水管602往水箱6中加水,需要说明的是,观察窗601采用透明材料,同时观察窗601密封效果好,不会出现漏水的情况。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具体工作原理:
在需要对爆破产生的粉尘进行处理时,首先启动第二电机406,第二电机406的输出端会带动丝杆403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升降板405进行升降,进而带动载物板2进行升降运动,即可调整喷洒的高度,其次启动第一电机302,第一电机302的输出端会带动螺纹杆304旋转,进而带动齿轮301做水平转动,即可带动齿轮301上的喷水组件5转动,同时启动水泵7,通过水泵7将水会通过水管701进入连接管504内,即可通过雾化喷头5041喷出,对爆破产生的粉尘进行处理。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底板1,伸缩杆101,弹簧102,万向轮103,载物板2,转轴201,转动机构3,齿轮301,第一电机302,支撑座303,螺纹杆304,升降机构4,立柱401,滑槽4011,盖板402,丝杆403,轴承404,升降板405,滑块4051,第二电机406,喷水组件5,支撑杆501,横杆502,卡槽5021,喷水槽503,连接管504,雾化喷头5041,固定板505,水箱6,观察窗601,进水管602,水泵7,水管70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露天爆破粉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有架空设置的转动机构(3),且底板(1)上设有与转动机构(3)相配合的升降机构(4),转动机构(3)包括齿轮(301)和与齿轮(301)啮合的螺纹杆(304),螺纹杆(304)端部连接有带动螺纹杆(304)转动的第一电机(302);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与底板(1)转动连接的丝杆(403),丝杆(403)上设有带动转动机构(3)升降的升降板(405);所述齿轮(301)上设有用于喷水的喷水组件(5),底板(1)上设有与喷水组件(5)相连通的水箱(6),且底板(1)的底部设有带动底板(1)移动的万向轮(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露天爆破粉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伸缩杆(101),伸缩杆(101)顶部设有与升降板(405)相连接的载物板(2),转动机构(3)安装于载物板(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露天爆破粉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101)上套接有弹簧(102),弹簧(102)两端分别与载物板(2)和底板(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露天爆破粉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板(2)上设有转动连接的转轴(201),转轴(201)与齿轮(30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露天爆破粉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板(2)上安装有用于与螺纹杆(304)相适配的支撑座(303),螺纹杆(304)转动连接于支撑座(303)上,且第一电机(302)设置在载物板(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露天爆破粉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立柱(401),立柱(401)上形成有与升降板(405)相适配的滑槽(4011),且升降板(405)两端形成有与滑槽(4011)相配合的滑块(405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露天爆破粉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01)的顶部设有盖板(402),盖板(402)的底面设有便于丝杆(403)转动的轴承(40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露天爆破粉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设有带动丝杆(403)旋转的第二电机(40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露天爆破粉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组件(5)包括设置在齿轮(301)上的支撑杆(501),支撑杆(501)顶部设有横杆(502),横杆(502)的侧面形成有卡槽(5021),卡槽(5021)内卡接有喷水槽(503),喷水槽(503)内设有连接管(504),连接管(504)上设有若干沿连接管(504)长度方向设置的雾化喷头(504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露天爆破粉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6)上设有水泵(7),水泵(7)上连接有水管(701),且水管(701)与连接管(504)相连接,水箱(6)上设有进水管(602),水箱(6)的侧面设有观察水位的观察窗(601)。
CN202322424578.7U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露天爆破粉尘处理装置 Active CN2206703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24578.7U CN220670350U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露天爆破粉尘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24578.7U CN220670350U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露天爆破粉尘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70350U true CN220670350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27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24578.7U Active CN220670350U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露天爆破粉尘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703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670350U (zh) 一种露天爆破粉尘处理装置
CN218716957U (zh) 一种喷雾风机
CN213159965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现场除尘装置
CN211987721U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防扬尘用环保型处理装置
CN219848749U (zh) 一种粉尘治理装置
CN220072053U (zh) 一种化工铁桶喷涂装置
CN215352649U (zh) 一种煤矿用喷雾式除尘装置
CN218759996U (zh) 一种具有通风作用的隧道施工用降尘装置
CN220310036U (zh) 一种智能绿色环保建筑作业用机器设备
CN220834746U (zh) 一种喷雾降尘装置
CN219815709U (zh) 一种降尘装置
CN215742589U (zh) 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的喷洒降尘装置
CN219399477U (zh) 一种降尘除尘装置
CN216023948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环保降尘设备
CN217518235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节能养护装置
CN217411801U (zh) 一种真空炉循环水垢清洗装置
CN218475059U (zh) 一种扬尘净化装置
CN219992324U (zh) 一种公路施工用洒水降尘装置
CN218901280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
CN211714503U (zh) 一种装修用喷涂装置
CN215276415U (zh) 一种公路桥梁施工用降尘装置
CN217041844U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降尘装置
CN219683014U (zh) 一种喷涂机器人
CN212881611U (zh) 一种建筑工程便携降尘装置
CN220125807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