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65365U - 一种转炉出钢口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炉出钢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65365U
CN220665365U CN202322257356.0U CN202322257356U CN220665365U CN 220665365 U CN220665365 U CN 220665365U CN 202322257356 U CN202322257356 U CN 202322257356U CN 220665365 U CN220665365 U CN 2206653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ck
concave part
pipe
filling space
ann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5735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绍刚
金昭珍
王琳
李俊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Province Xiao Country Hualong Refractory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Province Xiao Country Hualong Refractory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Province Xiao Country Hualong Refractory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Province Xiao Country Hualong Refractory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5735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653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653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653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bon Steel Or Casting Steel Manufac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炉出钢口,具体涉及冶金工业技术领域,包括端面依次拼接的第一端砖、至少一个管砖和第二端砖,第一端砖的第一凹陷部与管砖的第二凹陷部形成第一填充空间,管砖的第三凹陷部与其相邻的管砖的第二凹陷部形成第二填充空间,管砖的第三凹陷部与第二端砖的第四凹陷部形成第三填充空间,用高温粘接剂填补第一端砖与管砖之间的连接缝隙与第一填充空间、管砖与管砖之间的连接缝隙与第二填充空间和管砖与第二端砖之间的连接缝隙与管砖与第三填充空间形成多个环形的高温粘接剂填补层。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出钢口管砖的粘结性,稳定性较好,提高转炉出钢口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转炉出钢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工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炉出钢口。
背景技术
转炉出钢口是钢水由转炉进入钢包的唯一通道,转炉出钢时,出钢口要承受高温钢水、炉渣的摩擦冲刷和氧化侵蚀等,导致出钢口寿命很低,需要不断的修补和更换,不仅会影响生产周期,而且影响钢水质量及生产稳定性。出钢口的管砖结构也是决定出钢口寿命高低的因素之一。中国专利CN103602780A公开了一种转炉出钢口的更换方法,采用镁质耐火浇注料填补座砖和整体套砖之间的缝隙,利用转炉中的余热将出钢口灌浆料烧结,来延长出钢口的使用寿命,但是,镁质耐火浇注料是填充在座砖与套砖的平整端面,稳定性较差,在转炉出钢口的运输过程或者使用过程中,易使管砖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炉出钢口,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提高出钢口管砖之间的稳定性,提高转炉出钢口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炉出钢口,包括端面依次拼接的第一端砖、至少一个管砖和第二端砖,所述第一端砖、所述管砖和所述第二端砖的内部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端砖靠近所述管砖的端面设置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管砖的两个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二凹陷部和第三凹陷部,所述第二端砖靠近所述管砖的端面设置有第四凹陷部,所述第一端砖、至少一个所述管砖和所述第二端砖的端面连接后,所有所述通孔组成钢流通道,所述第一端砖置于钢水入口侧,所述第二端砖置于钢水出口侧,所述第一凹陷部与所述第二凹陷部位置对应能够形成第一填充空间,一个所述管砖的所述第三凹陷部与其相邻的所述管砖的所述第二凹陷部位置对应能够形成第二填充空间,所述第三凹陷部与所述第四凹陷部位置对应形成第三填充空间,用高温粘接剂填补所述第一端砖与所述管砖之间的连接缝隙与所述第一填充空间形成环形的第一高温粘接剂填补层,所述管砖与所述管砖之间的连接缝隙与所述第二填充空间形成环形的第二高温粘接剂填补层,所述管砖与所述第二端砖之间的连接缝隙与所述第三填充空间形成环形的第三高温粘接剂填补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端砖远离钢水入口的端面具有环形凸台,所述管砖靠近所述第一端砖的一端具有环形凹槽,所述管砖远离所述第一端砖的一端具有所述环形凸台,所述第二端砖靠近所述管砖的一端具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台与所述环形凹槽能够紧密嵌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陷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端砖的所述环形凸台上,所述第二凹陷部设置于所述管砖的所述环形凹槽上,所述第三凹陷部设置于所述管砖的所述环形凸台上,所述第四凹陷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端砖的所述环形凹槽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三凹陷部和所述第四凹陷部均包括至少一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绕所述钢流通道的中心轴线沿圆周间隔设置。
优选的,还包括钢管,所述钢管套装于所述钢流通道内,且用镁质填充料填补所述钢管外侧壁与所述钢流通道内侧壁之间的间隙形成环形的镁质填充料填补层。
优选的,所有所述通孔均为渐缩孔,所述渐缩孔自钢水入口至钢水出口渐缩。
优选的,所述渐缩孔的大端孔径大于小端孔径1.2~1.3mm。
优选的,所述第一端砖、所述管砖和所述第二端砖的内部开设的通孔轴线平行。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炉出钢口,通过在依次拼接的第一端砖、至少一个管砖和第二端砖的端面缝隙、第一端砖的第一凹陷部与管砖的第二凹陷部形成的第一填充空间、管砖的第三凹陷部与相邻管砖的第二凹陷部形成的第二填充空间、管砖的第三凹陷部与第二端砖的第四凹陷部形成第三填充空间内填充高温粘接剂,高温粘接剂能够将缝隙、第一填充空间、第二填充空间和第三填充空间灌满填平,避免第一端砖、管砖或第二端砖在粘接位置脱落,且第一填充空间、第二填充空间和第三填充空间能够增大高温粘接剂与相邻两个端面之间的接触面积,稳定性较好,提高转炉出钢口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炉出钢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炉出钢口的第一端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炉出钢口的第一端砖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炉出钢口的管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炉出钢口的第二端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炉出钢口的第二端砖的俯视图。
图中:1-第一端砖;2-管砖;3-第二端砖;4-高温粘接剂填补层;5-钢管;6-镁质填充料填补层;7-通孔;8-环形凸台;9-环形凹槽;10-第一凹陷部;11-第二凹陷部;12-第三凹陷部;13-第四凹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炉出钢口,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提高出钢口管砖的粘结性,稳定性较好,提高转炉出钢口的使用寿命。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炉出钢口,如图1-6所示,包括端面依次拼接的第一端砖1、至少一个管砖2和第二端砖3,第一端砖1、管砖2和第二端砖3的内部均开设有轴线平行的通孔7,第一端砖1靠近管砖的端面设置有第一凹陷部10,管砖2的两个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二凹陷部11和第三凹陷部12,第二端砖3靠近管砖的端面设置有第四凹陷部13,第一端砖1、至少一个管砖2和第二端砖3的端面连接后,所有通孔组成钢流通道,第一端砖1置于钢水入口侧,第二端砖3置于钢水出口侧,第一凹陷部10与第二凹陷部11位置对应能够形成第一填充空间,一个管砖2的第三凹陷部12与其相邻的管砖2的第二凹陷部11位置对应能够形成第二填充空间,第三凹陷部12与第四凹陷部13位置对应形成第三填充空间,用高温粘接剂填补第一端砖1与管砖2之间的连接缝隙、第一填充空间、管砖2与管砖2之间的连接缝隙、第二填充空间、管砖2与第二端砖3之间的连接缝隙和第三填充空间形成多个环形的高温粘接剂填补层4,高温粘接剂为镁砂细粉、环氧树脂与树脂液的混合物,具有抗渣性和耐侵蚀性,还具有较强的的粘结性,通过在依次设置的第一端砖1、至少一个管砖2和第二端砖3的端面缝隙、第一端砖1的第一凹陷部10与管砖2的第二凹陷部11形成的第一填充空间、管砖2的第三凹陷部12与相邻管砖的第二凹陷部11形成的第二填充空间、管砖的第三凹陷部12与第二端砖的第四凹陷部13形成第三填充空间内填充高温粘接剂,高温粘接剂具有较强的粘结性,能够将端面之间的缝隙、第一填充空间、第二填充空间和第三填充空间灌满填平,避免第一端砖1、管砖2或第二端砖3在粘接位置脱落,且第一填充空间、第二填充空间和第三填充空间能够增大高温粘接剂与相邻两个端面之间的接触面积,稳定性较好,提高转炉出钢口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的是,第一端砖1远离钢水入口的端面具有环形凸台8,管砖2靠近第一端砖1的一端具有环形凹槽9,管砖2远离第一端砖1的一端具有环形凸台8,第二端砖3靠近管砖2的一端具有环形凹槽9,环形凸台8与环形凹槽9能够紧密嵌合,其中环形凹槽9与环形凸台8结合为子母口连接,安装方便,定位精确,能够保证所有通孔7的中心线重合,不会出现偏心的现象,且第一端砖1、管砖2和第二端砖3之间形成的缝隙较小,高温粘接剂粘接不易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的是,第一凹陷部10设置于第一端砖1的环形凸台8上,第二凹陷部11设置于管砖2的环形凹槽9上,第三凹陷部12设置于管砖2的环形凸台8上,第四凹陷部13设置于第二端砖3的环形凹槽9上,第一凹陷部10、第二凹陷部11、第三凹陷部12和第四凹陷部13包括至少一个凹槽,多个凹槽绕钢流通道的中心轴线沿圆周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的是,转炉出钢口还包括钢管5,钢管5套装于钢流通道内,且用镁质填充料填补钢管5外侧壁与钢流通道内侧壁之间的间隙形成环形的镁质填充料填补层6,镁质填充料和出钢口材质相似,不会发生剧烈反应造成严重烧结;另外镁质材料抗渣性好、耐侵蚀,对出钢口管砖2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的是,所有通孔7均为渐缩孔,渐缩孔自钢水入口至钢水出口渐缩,渐缩孔的大端孔径大于小端孔径1.2~1.3mm,渐缩的钢流通道能够有效减小钢水流经出钢口时产生的涡流,减慢了钢水对出钢口的侵蚀,进一步延长了出钢口总成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的是,第一端砖1与管砖2之间的连接缝隙、管砖2与管砖2之间的连接缝隙和管砖2与第二端砖3之间的连接缝隙用高温粘接剂填补完成后,竖直放置于200℃的窑内烘烤12小时,能够进一步增强高温粘接剂的粘结性。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转炉出钢口,其特征在于:包括端面依次拼接的第一端砖、至少一个管砖和第二端砖,所述第一端砖、所述管砖和所述第二端砖的内部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端砖靠近所述管砖的端面设置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管砖的两个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二凹陷部和第三凹陷部,所述第二端砖靠近所述管砖的端面设置有第四凹陷部,所述第一端砖、至少一个所述管砖和所述第二端砖的端面连接后,所有所述通孔组成钢流通道,所述第一端砖置于钢水入口侧,所述第二端砖置于钢水出口侧,所述第一凹陷部与所述第二凹陷部位置对应能够形成第一填充空间,一个所述管砖的所述第三凹陷部与其相邻的所述管砖的所述第二凹陷部位置对应能够形成第二填充空间,所述第三凹陷部与所述第四凹陷部位置对应形成第三填充空间,用高温粘接剂填补所述第一端砖与所述管砖之间的连接缝隙与所述第一填充空间形成环形的第一高温粘接剂填补层,所述管砖与所述管砖之间的连接缝隙与所述第二填充空间形成环形的第二高温粘接剂填补层,所述管砖与所述第二端砖之间的连接缝隙与所述第三填充空间形成环形的第三高温粘接剂填补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出钢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砖远离钢水入口的端面具有环形凸台,所述管砖靠近所述第一端砖的一端具有环形凹槽,所述管砖远离所述第一端砖的一端具有所述环形凸台,所述第二端砖靠近所述管砖的一端具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台与所述环形凹槽能够紧密嵌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炉出钢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端砖的所述环形凸台上,所述第二凹陷部设置于所述管砖的所述环形凹槽上,所述第三凹陷部设置于所述管砖的所述环形凸台上,所述第四凹陷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端砖的所述环形凹槽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炉出钢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三凹陷部和所述第四凹陷部均包括至少一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绕所述钢流通道的中心轴线沿圆周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出钢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管,所述钢管套装于所述钢流通道内,且用镁质填充料填补所述钢管外侧壁与所述钢流通道内侧壁之间的间隙形成环形的镁质填充料填补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出钢口,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通孔均为渐缩孔,所述渐缩孔自钢水入口至钢水出口渐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炉出钢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渐缩孔的大端孔径大于小端孔径1.2~1.3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出钢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砖、所述管砖和所述第二端砖的内部开设的通孔轴线平行。
CN202322257356.0U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转炉出钢口 Active CN2206653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57356.0U CN220665365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转炉出钢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57356.0U CN220665365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转炉出钢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65365U true CN220665365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34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57356.0U Active CN220665365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转炉出钢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653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46572U (zh) 一种用于转炉滑动出钢口的复合滑板砖
CN220665365U (zh) 一种转炉出钢口
CN209157112U (zh) 一种钢包用上水口砖
CN211570699U (zh) 一种转炉出钢口座砖
CN214881638U (zh) 用于熔融还原炉的烟道
CN210916139U (zh) 一种分体转炉用钢口套管
CN212025389U (zh) 新型复合风冷耐用硅锰炉
CN217058345U (zh) 用于侧吹炉的风嘴水套和侧吹炉
CN209918880U (zh) 一种抗热震性锆质定径水口
CN210796513U (zh) 一种高炉炉基煤气泄露封堵结构
CN109628704B (zh) 一种rh真空精炼炉及其砌筑方法
CN217438230U (zh) 一种出钢口内水口组合砖
CN207845687U (zh) 一种新型转炉出钢口袖砖
CN208008840U (zh) 一种侵蚀引导型台阶形炉底炉缸
CN208055385U (zh) 一种高效长寿预穿管铸铁冷却壁
CN217437766U (zh) 黄磷炉的炉眼结构
CN111560486A (zh) 一种引导炉底呈锅底形状的高炉炉底砌筑方法
CN218710632U (zh) 一种平面带颈法兰式可更换内芯的转炉出钢口
CN209622220U (zh) 一种耐磨型不锈钢管
CN220805469U (zh) 一种纯氧燃烧器用的烧嘴砖
CN213507051U (zh) 一种可自行脱渣且高寿命的多锥度氧枪
CN217464046U (zh) 一种具有导流槽的石英椎
CN220959619U (zh) 一种电炉砌筑型溜槽
CN216473320U (zh) 一种防止上浮的rh精炼炉环流管
CN213447191U (zh) 应用在转炉、钢包控流机构的一体化氧化锆陶瓷滑板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