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63479U - 一种包装盒的搭扣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包装盒的搭扣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63479U
CN220663479U CN202322077080.8U CN202322077080U CN220663479U CN 220663479 U CN220663479 U CN 220663479U CN 202322077080 U CN202322077080 U CN 202322077080U CN 220663479 U CN220663479 U CN 2206634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lock body
fixedly connected
lock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7708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文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Linhua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Linhua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Linhua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Linhua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7708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634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634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634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装盒的搭扣结构,包括锁身、锁扣、收绳机构和抬升机构;锁身为中空结构,锁身的一侧设置有旋钮;锁扣位于锁身的正上方,锁扣底部设有凹槽,凹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柱,卡柱的一端插设于锁身内,锁身上设有供卡柱插入的插口,锁身的内部设有弹性销,弹性销的底部与锁身固定连接;收绳机构设置于锁身的内部,收绳机构包括拉绳,拉绳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弹性销连接;抬升机构设置于锁身的顶部,抬升机构的工作端与锁扣抵接设置。通过锁扣、抬升机构和收绳机构的相互配合,解决了在合盖时锁扣和锁身不能进行自锁和不能自动开启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包装盒的搭扣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搭扣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包装盒的搭扣结构。
背景技术
为防止物品从包装盒中意外掉落,包装盒通常会设置搭扣。搭扣是开合式盒体的附件,它可使盒盖较紧密的盖在盒体上,同时还可用挂锁锁闭,开启也比较方便。
目前公开的中国专利CN213293332U,一种包装箱用塑料锁搭扣,包括挂座、基座、第一转轴和扭力弹簧,所述挂座的底部设置有基座,且基座中部的内侧安装有固定轴,并且基座底部的内侧一体设置有固定块,所述挂座顶部内侧轴连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上套设有扣板,所述扣板底部的内侧轴连接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上套设有压钩,并且压钩与第二转轴之间设置有扭力弹簧,所述扣板上开设有压孔,且压孔位于压钩的外侧,所述挂座和基座的底部均设置有铅封孔。该包装箱用塑料锁搭扣,通过转动扣板,使得压钩与固定块接触并转动卡入固定块底部,进行自动固定,操作简单,锁紧固定方便,同时扣板在挂座和基座内的收放使用,减少占用空间。
根据上述专利所述,该搭扣通过扣板、扭力弹簧和压钩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搭扣的打开与关闭,但是该搭扣在合盖时还需人工按压,不够方便,而且在打开时挂座和基座之间的缝隙太小,不方便打开。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包装盒的搭扣结构,通过锁扣、抬升机构和收绳机构的相互配合,解决了在合盖时锁扣和锁身不能进行自锁和不能自动开启的问题。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装盒的搭扣结构,包括锁身、锁扣、收绳机构和抬升机构;
锁身为中空结构,锁身的一侧设置有旋钮;
锁扣位于锁身的正上方,锁扣底部设有凹槽,凹槽的两端分别竖直设置有卡柱,卡柱的一端插设于锁身内,锁身上设有供卡柱插入的插口,锁身的内部设有能够与每个卡柱卡接配合的弹性销,弹性销的底部与锁身固定连接;
收绳机构设置于锁身的内部,收绳机构包括有能够分别将两个弹性销的上端向收绳机构方向弯曲的拉绳,拉绳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弹性销的上端连接;
抬升机构竖直设置于锁身的顶部并且位于两卡柱之间,抬升机构的工作端与锁扣抵接设置。
优选地,收绳机构还包括第一套筒;
第一套筒横向设置于锁身内部,第一套筒外部设有引导部,第一套筒底部与第二套筒内部抵接设置;
第一套筒的内部竖直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绕线柱,绕线柱一端与第一套筒固定连接;
绕线轮与绕线柱的轴线共线,绕线轮设置于绕线柱远离第一套筒底部的一端并与其固定连接。
优选地,引导部包括筒身、筒盖和引导柱;
筒身同轴的套设于第一套筒的外部,筒身的底部与锁身内部固定连接;
筒盖盖设与筒身的顶部,筒盖的底部与锁身内部抵接设置;
引导柱垂直于两绕线柱的轴线设置于筒盖内部的两端,引导柱的一端穿过第一套筒的顶部与筒盖固定连接,引导柱朝向第一套筒内部的一端设有引导轮,引导轮与引导柱之间套设有轴承,轴承的内圈与引导柱固定连接,轴承的外圈与引导轮轴接设置,引导轮和绕线轮在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地,抬升机构包括第二套筒、从动杆、弹簧垫和弹簧;
第二套筒竖直设置于锁身顶部并且位于两卡柱之间,套筒的底部与锁身顶部固定连接;
从动杆同轴的设置于第二套筒内部,从动杆的一端穿过第二套筒与锁扣抵接设置;
弹簧垫水平设置于第二套筒的内部,弹簧垫的一端与从动杆位于套筒内的一端固定连接;
弹簧与从动杆同轴的设置于第二套筒的内部,弹簧的一端与弹簧垫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套筒的内部抵接设置。
优选地,筒身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柱,第一套筒外壁设有第一限位槽;
第一限位柱的一端与筒身固定连接,第一限位柱的另一端与第一限位槽滑动连接;
优选地,筒盖的两侧均设有第二限位柱,筒身的内壁两侧均设有第二限位槽;
第二限位柱的一端与筒盖固定连接,第二限位柱的另一端插设于第二限位槽内,第二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槽滑动连接。
优选地,旋钮的底部设置有连杆;
连杆垂直设置于第一套筒的顶部,连杆与第一套筒的轴线共线,连杆的一端与第一套筒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杆的另一端穿过筒盖和锁身与旋钮的底部固定连接,连杆的中部与锁身轴接设置。
本申请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通过锁扣和收绳机构的相互配合,使得包装盒在关闭时锁扣和锁身能够自锁。
2.本申请通过收绳机构和抬升机构的相互配合,使得包装盒在打开时,抬升机构能够将锁扣顶起,可以更轻松的打开包装盒。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包装盒的搭扣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包装盒的搭扣结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包装盒的搭扣结构的立体结构剖视图一。
图4是一种包装盒的搭扣结构的立体结构剖视图二。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标号为:1-锁身;2-收绳机构;11-弹性销;12-拉绳;13-第一套筒;14-绕线柱;15-绕线轮;16-引导部;161-筒身;1611-第二限位槽;1612-第一限位柱;162-筒盖;1621-引导柱;1622-轴承;1623-引导轮;1624-第二限位柱;17-第一限位槽;18-旋钮;181-连杆;3-锁扣;31-卡柱;4-抬升机构;41-弹簧;42-弹簧垫;43-从动杆;44-第二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5所示,一种包装盒的搭扣结构,包括锁身1、锁扣3、收绳机构2和抬升机构4,锁身1为中空结构,锁身1的一侧设置有旋钮18,锁扣3位于锁身1的正上方,锁扣3底部设有凹槽,凹槽的两端分别竖直设置有卡柱31,卡柱31的一端插设于锁身1内,锁身1上设有供卡柱31插入的插口,锁身1的内部设有能够与每个卡柱31卡接配合的弹性销11,弹性销11的底部与锁身1固定连接,收绳机构2设置于锁身1的内部,收绳机构2包括有能够分别将两个弹性销11的上端向收绳机构2方向弯曲的拉绳12,拉绳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弹性销11的上端连接,抬升机构4竖直设置于锁身1的顶部并且位于两卡柱31之间,抬升机构4的工作端与锁扣3抵接设置。
锁身1固定在包装盒的盒身上,锁扣3固定在包装盒的盒盖上,当包装盒的盒盖合上时,锁扣3底部的卡柱31穿过锁身1顶部的插口插入锁身1内部,插入的过程中,卡柱31会将弹性销11向收绳机构2的一侧压弯,卡柱31将弹性销11压弯的同时锁扣3会将抬升机构4下压,当盖子合到位后,弹性销11回弹,将卡柱31卡住,实现了合盖时,锁身1对锁扣3的自锁;当需要打开包装盒时,旋转旋钮18,旋钮18带动收绳机构2旋转,通过收绳机构2旋转的将拉绳12向收绳机构2内部移动,拉绳12向收绳机构2内部移动的同时会带动弹性销11向收绳机构2的一侧弯曲,当弹性销11弯曲的一定程度时,抬升机构4没有了锁扣3给予的压力使得抬升机构4能够将锁扣3抬起,当锁扣3打开后,弹性销11主动复位,弹性销11复位的同时带动拉绳12回到原位,以便下次开合。
参见图4所示,收绳机构2还包括第一套筒13,第一套筒13横向设置于锁身1内部,第一套筒13外部设有引导部16,第一套筒13底部与第二套筒44内部抵接设置,第一套筒13的内部竖直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绕线柱14,绕线柱14一端与第一套筒13固定连接,绕线轮15与绕线柱14的轴线共线,绕线轮15设置于绕线柱14远离第一套筒13底部的一端并与其固定连接。
拉绳12Z字型的绕在两绕线轮15内,当需要打开包装盒时,通过旋钮18带动第一套筒13旋转,第一套筒13带动与其连接的绕线柱14旋转,绕线柱14带动其顶部的绕线轮15旋转,因为拉绳12特殊的缠绕方法,使得绕线柱14在旋转时可以带动拉绳12两端向收绳机构2移动,拉绳12带动弹性销11弯曲,从而可以打开合上的包装盒。
参见图2和图4所示,引导部16包括筒身161、筒盖162和引导柱1621,筒身161同轴的套设于第一套筒13的外部,筒身161的底部与锁身1内部固定连接,筒盖162盖设与筒身161的顶部,筒盖162的底部与锁身1内部抵接设置,引导柱1621垂直于两绕线柱14的轴线设置于筒盖162内部的两端,引导柱1621的一端穿过第一套筒13的顶部与筒盖162固定连接,引导柱1621朝向第一套筒13内部的一端设有引导轮1623,引导轮1623与引导柱1621之间套设有轴承1622,轴承1622的内圈与引导柱1621固定连接,轴承1622的外圈与引导轮1623轴接设置,引导轮1623和绕线轮15在同一水平面上。
拉绳12进入收绳机构2的入口处设置有引导柱1621,引导柱1621与引导轮1623之间设有轴承1622,轴承1622可以使得引导轮1623旋转,引导轮1623可引导拉绳12水平进入到第一套筒13内,避免了拉绳12在进入第一套筒13时产生摩擦,延长了拉绳12的使用寿命。
参见图5所示,抬升机构4包括第二套筒44、从动杆43、弹簧41垫和弹簧41,第二套筒44竖直设置于锁身1顶部并且位于两卡柱31之间,套筒的底部与锁身1顶部固定连接,从动杆43同轴的设置于第二套筒44内部,从动杆43的一端穿过第二套筒44与锁扣3抵接设置,弹簧41垫水平设置于第二套筒44的内部,弹簧41垫的一端与从动杆43位于套筒内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41与从动杆43同轴的设置于第二套筒44的内部,弹簧41的一端与弹簧41垫固定连接,弹簧41的另一端与第二套筒44的内部抵接设置。
当包装盒打开时,旋钮18带动拉绳12机构工作,使弹性销11不再卡住卡柱31,当卡柱31不再被卡住时,弹簧41没有了压力,弹簧41弹起,弹簧41弹起的同时带动从动杆43向上移动,从动杆43将锁扣3顶起,使得锁扣3和锁身1之间缝隙变大,使得人能够更方便的打开包装盒。
参见图4所示,筒身16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柱1612,第一套筒13外壁设有第一限位槽17,第一限位柱1612的一端与筒身161固定连接,第一限位柱1612的另一端与第一限位槽17滑动连接;
旋钮18在旋转时,旋钮18带动第一套筒13旋转,当旋转到一定角度时,第一限位槽17的一端碰到第一限位柱1612导致第一套筒13不能旋转,从而限制住了旋钮18的旋转角度,避免了旋钮18旋转角度过大使限位柱和导向柱发生碰撞。
参见图4所示,筒盖162的两侧均设有第二限位柱1624,筒身161的内壁两侧均设有第二限位槽1611,第二限位柱1624的一端与筒盖162固定连接,第二限位柱1624的另一端插设于第二限位槽1611内,第二限位柱1624与第二限位槽1611滑动连接。
安装时,筒盖162上的第二限位柱1624插入到第二限位槽1611内,插入后将筒盖162旋转,筒盖162将两导向柱旋转到位,使得导向柱能够更好的进行导向。
参见图3所示,旋钮18的底部设置有连杆181,连杆181垂直设置于第一套筒13的顶部,连杆181与第一套筒13的轴线共线,连杆181的一端与第一套筒13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杆181的另一端穿过筒盖162和锁身1与旋钮18的底部固定连接,连杆181的中部与锁身1轴接设置。
连杆181的两端连接着旋钮18和第一套筒13,使得旋钮18能在外部对第一套筒13进行旋转,连杆181中部与锁身1轴接设置,使得旋钮18能够更加平滑的进行工作。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包装盒的搭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锁身(1)、锁扣(3)、收绳机构(2)和抬升机构(4);
锁身(1)为中空结构,锁身(1)的一侧设置有旋钮(18);
锁扣(3)位于锁身(1)的正上方,锁扣(3)底部设有凹槽,凹槽的两端分别竖直设置有卡柱(31),卡柱(31)的一端插设于锁身(1)内,锁身(1)上设有供卡柱(31)插入的插口,锁身(1)的内部设有能够与每个卡柱(31)卡接配合的弹性销(11),弹性销(11)的底部与锁身(1)固定连接;
收绳机构(2)设置于锁身(1)的内部,收绳机构(2)包括有能够分别将两个弹性销(11)的上端向收绳机构(2)方向弯曲的拉绳(12),拉绳(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弹性销(11)的上端连接;
抬升机构(4)竖直设置于锁身(1)的顶部并且位于两卡柱(31)之间,抬升机构(4)的工作端与锁扣(3)抵接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盒的搭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收绳机构(2)还包括第一套筒(13);
第一套筒(13)横向设置于锁身(1)内部,第一套筒(13)外部设有引导部(16),第一套筒(13)底部与第二套筒(44)内部抵接设置;
第一套筒(13)的内部竖直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绕线柱(14),绕线柱(14)一端与第一套筒(13)固定连接;
绕线轮(15)与绕线柱(14)的轴线共线,绕线轮(15)设置于绕线柱(14)远离第一套筒(13)底部的一端并与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包装盒的搭扣结构,其特征在于,引导部(16)包括筒身(161)、筒盖(162)和引导柱(1621);
筒身(161)同轴的套设于第一套筒(13)的外部,筒身(161)的底部与锁身(1)内部固定连接;
筒盖(162)盖设与筒身(161)的顶部,筒盖(162)的底部与锁身(1)内部抵接设置;
引导柱(1621)垂直于两绕线柱(14)的轴线设置于筒盖(162)内部的两端,引导柱(1621)的一端穿过第一套筒(13)的顶部与筒盖(162)固定连接,引导柱(1621)朝向第一套筒(13)内部的一端设有引导轮(1623),引导轮(1623)与引导柱(1621)之间套设有轴承(1622),轴承(1622)的内圈与引导柱(1621)固定连接,轴承(1622)的外圈与引导轮(1623)轴接设置,引导轮(1623)和绕线轮(15)在同一水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盒的搭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抬升机构(4)包括第二套筒(44)、从动杆(43)、弹簧(41)垫和弹簧(41);
第二套筒(44)竖直设置于锁身(1)顶部并且位于两卡柱(31)之间,套筒的底部与锁身(1)顶部固定连接;
从动杆(43)同轴的设置于第二套筒(44)内部,从动杆(43)的一端穿过第二套筒(44)与锁扣(3)抵接设置;
弹簧(41)垫水平设置于第二套筒(44)的内部,弹簧(41)垫的一端与从动杆(43)位于套筒内的一端固定连接;
弹簧(41)与从动杆(43)同轴的设置于第二套筒(44)的内部,弹簧(41)的一端与弹簧(41)垫固定连接,弹簧(41)的另一端与第二套筒(44)的内部抵接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包装盒的搭扣结构,其特征在于,筒身(16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柱(1612),第一套筒(13)外壁设有第一限位槽(17);
第一限位柱(1612)的一端与筒身(161)固定连接,第一限位柱(1612)的另一端与第一限位槽(17)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包装盒的搭扣结构,其特征在于,筒盖(162)的两侧均设有第二限位柱(1624),筒身(161)的内壁两侧均设有第二限位槽(1611);
第二限位柱(1624)的一端与筒盖(162)固定连接,第二限位柱(1624)的另一端插设于第二限位槽(1611)内,第二限位柱(1624)与第二限位槽(1611)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盒的搭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旋钮(18)的底部设置有连杆(181);
连杆(181)垂直设置于第一套筒(13)的顶部,连杆(181)与第一套筒(13)的轴线共线,连杆(181)的一端与第一套筒(13)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杆(181)的另一端穿过筒盖(162)和锁身(1)与旋钮(18)的底部固定连接,连杆(181)的中部与锁身(1)轴接设置。
CN202322077080.8U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包装盒的搭扣结构 Active CN2206634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77080.8U CN220663479U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包装盒的搭扣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77080.8U CN220663479U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包装盒的搭扣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63479U true CN220663479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43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77080.8U Active CN220663479U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包装盒的搭扣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634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697308B1 (de) Vorrichtung zum Halten von zwei Getränkebehältnissen in der Mittelkonsole eines Kraftfahrzeuges
KR101199773B1 (ko) 립스틱 용기
JPH0937913A (ja) 2つの飲料容器のためのホルダ
US11918127B2 (en) Safe bassinet
CN211845580U (zh) 一种升降式鞋盒
CN220663479U (zh) 一种包装盒的搭扣结构
CN109131646A (zh) 立式自行车辅助停车装置
CN112838426A (zh) 一种人工智能数据存储装置
CN106510224B (zh) 带升降式显示屏的桌子
CN211686077U (zh) 一种折叠式收纳箱用可折叠板
CN210913439U (zh) 一种杂质标准品的存放装置
CN209659790U (zh) 一种电器控制柜的门锁结构
JPH0247059Y2 (zh)
CN214606185U (zh) 一种包边机
CN206423868U (zh) 旋转折叠关节
CN219315315U (zh) 一种晾衣绳器
CN110100624B (zh) 一种苹果套袋装置
CN213413620U (zh) 一种限位结构以及皮卡车后厢盖系统
CN221011372U (zh) 一种方便开启的铁笼
CN214509820U (zh) 一种双头式拉链头组合
CN219521172U (zh) 一种螺丝锁付组合夹头
CN220754387U (zh) 一种车载pad充电模块结构
US4796407A (en) Method and fittings enabling articles to be rapidly taken into and out of a case
CN216130846U (zh) 一种自动关门安全门栏
CN220997298U (zh) 一种基于拉拽式弹簧卡扣三角盖的酒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