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61109U - 一种塑料制品余料切割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塑料制品余料切割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61109U
CN220661109U CN202321496867.1U CN202321496867U CN220661109U CN 220661109 U CN220661109 U CN 220661109U CN 202321496867 U CN202321496867 U CN 202321496867U CN 220661109 U CN220661109 U CN 2206611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utting
groove
sides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9686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泽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Xifu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Xifu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Xifu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Xifu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9686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611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611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611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制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制品余料切割台,包括切割平台,所述切割平台表面的一侧安装有按钮开关,且按钮开关一侧切割平台的内部设置有收集机构,所述放置槽的内部镶嵌有漏料板,并且漏料板下方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收集框,所述切割平台的上方固定有U型架,且U型架的两侧皆设置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的内部包括滚珠、通槽、调节槽、调节螺杆、锁止旋钮以及弧形夹持板,所述U型架的两侧皆开设有调节槽。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了切割台对不同规格塑料制品进行夹持的功能,实现了切割台使用时对第一矩形框受到的压力进行缓冲的功能,而且实现了切割台使用过程中对切割掉落的废屑进行收集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塑料制品余料切割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制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制品余料切割台。
背景技术
塑料制品是采用塑料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生活、工业等用品的统称。包括以塑料为原料的注塑、吸塑等所有工艺的制品。塑胶是一类具有可塑性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塑料制品在对余料切割时需要使用切割台。
现今市场上的切割台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切割台在使用时很少可以对不同规格塑料制品进行夹持的功能,从而缩小了切割台的使用范围;切割台在使用时很少实现对第一矩形框受到的压力进行缓冲的功能,从而降低了切割台使用时的安全性;切割台在使用过程中很少设置对切割掉落的废屑进行收集的功能,从而降低了切割台使用时的便携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制品余料切割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切割台使用范围窄,安全性低,以及不够便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制品余料切割台,包括切割平台,所述切割平台表面的一侧安装有按钮开关,且按钮开关一侧切割平台的内部设置有收集机构,收集机构由放置槽、漏料板、收集框、T型滑块以及T型滑槽组成,所述放置槽的内部镶嵌有漏料板,并且漏料板下方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收集框,所述放置槽两侧切割平台的内部皆开设有T型滑槽,所述收集框的两侧皆固定有T型滑块,且T型滑块与T型滑槽相配合,所述切割平台表面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切割平台的上方固定有U型架,且U型架的两侧皆设置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的内部包括滚珠、通槽、调节槽、调节螺杆、锁止旋钮以及弧形夹持板,所述U型架的两侧皆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下方U型架的两侧皆开设有通槽,所述调节槽的内部设置有调节螺杆,且调节螺杆的一端延伸至通槽的内部并铰接有弧形夹持板,并且弧形夹持板以及通槽的表面皆镶嵌有等间距的滚珠,所述调节槽下方U型架的表面皆设置锁止旋钮,且锁止旋钮的一端皆贯穿U型架并与调节螺杆螺纹固定。
优选的,所述U型架的一侧安装有气缸,且气缸的输入端与按钮开关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矩形框,且第一矩形框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并且驱动电机的输入端与按钮开关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有转轴,且转轴的表面安装有切割刀片,并且切割刀片延伸至第一矩形框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矩形框下方的两侧皆设置有缓冲机构,且缓冲机构的内部包括第二矩形框、缓冲垫、缓冲弹簧、连接杆、导向块以及导向槽,所述第一矩形框下方的两侧皆固定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表面皆套设有第二矩形框,并且第二矩形框的底部皆固定有缓冲垫。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皆固定有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远离连接杆的一端皆与第二矩形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矩形框内部的两侧皆开设有导向槽,所述连接杆的两侧皆固定有导向块,且导向块与导向槽相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塑料制品余料切割台不仅实现了切割台对不同规格塑料制品进行夹持的功能,实现了切割台使用时对第一矩形框受到的压力进行缓冲的功能,而且实现了切割台使用过程中对切割掉落的废屑进行收集的功能;
1、通过设置有通槽、滚珠、锁止旋钮、调节螺杆以及弧形夹持板,将待切割的塑料制品穿过通槽与通槽内部的滚珠相接触,随后旋转锁止旋钮使其与调节螺杆相分离,在调节槽的内部转动调节螺杆使其带动弧形夹持板下移与塑料制品相接触,实现了切割台对不同规格塑料制品进行夹持的功能,从而扩大了切割台的使用范围;
2、通过设置有第二矩形框、导向块、导向槽、连接杆、缓冲弹簧以及缓冲垫,第二矩形框在导向块与导向槽的相互配合下沿连接杆滑动,在缓冲弹簧以及缓冲垫的共同作用下对驱动电机受到的压力进行缓冲,实现了切割台使用时对第一矩形框受到的压力进行缓冲的功能,从而提高了切割台使用时的安全性;
3、通过设置有放置槽、漏料板、收集框、T型滑块以及T型滑槽,切割掉落的废屑在放置槽以及漏料板的共同作用下掉落至收集框的内部进行收集,切割结束后,拉动收集框在T型滑块的作用下沿T型滑槽滑动,对收集框内部的废屑进行处理,实现了切割台使用过程中对切割掉落的废屑进行收集的功能,从而提高了切割台使用时的便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U型架局部侧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机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切割平台;101、按钮开关;2、收集机构;201、放置槽;202、漏料板;203、收集框;204、T型滑块;205、T型滑槽;3、U型架;301、气缸;302、驱动电机;303、第一矩形框;304、切割刀片;4、夹持机构;401、滚珠;402、通槽;403、调节槽;404、调节螺杆;405、锁止旋钮;406、弧形夹持板;5、缓冲机构;501、第二矩形框;502、缓冲垫;503、缓冲弹簧;504、连接杆;505、导向块;506、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上、下、左、右”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塑料制品余料切割台的结构如图1以及图2所示,包括切割平台1,切割平台1表面的一侧安装有按钮开关101,该按钮开关101的型号可为LA系列,且按钮开关101一侧切割平台1的内部设置有收集机构2,且收集机构2由放置槽201、漏料板202、收集框203、T型滑块204以及T型滑槽205组成,切割平台1表面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201,且放置槽201的内部镶嵌有漏料板202,并且漏料板202下方放置槽201的内部设置有收集框203,放置槽201两侧切割平台1的内部皆开设有T型滑槽205,收集框203的两侧皆固定有T型滑块204,且T型滑块204与T型滑槽205相配合。
使用时,切割掉落的废屑在放置槽201以及漏料板202的共同作用下掉落至收集框203的内部进行收集,切割结束后,拉动收集框203在T型滑块204的作用下沿T型滑槽205滑动,对收集框203内部的废屑进行处理,实现了切割台使用过程中对切割掉落的废屑进行收集的功能,从而提高了切割台使用时的便携性。
进一步地,如图2以及图3所示,切割平台1的上方固定有U型架3,且U型架3的两侧皆设置有夹持机构4,并且夹持机构4的内部包括滚珠401、通槽402、调节槽403、调节螺杆404、锁止旋钮405以及弧形夹持板406,U型架3的两侧皆开设有调节槽403,且调节槽403下方U型架3的两侧皆开设有通槽402,调节槽403的内部设置有调节螺杆404,且调节螺杆404的一端延伸至通槽402的内部并铰接有弧形夹持板406,并且弧形夹持板406以及通槽402的表面皆镶嵌有等间距的滚珠401,调节槽403下方U型架3的表面皆设置锁止旋钮405,且锁止旋钮405的一端皆贯穿U型架3并与调节螺杆404螺纹固定。
使用时,将待切割的塑料制品穿过通槽402与通槽402内部的滚珠401相接触,随后旋转锁止旋钮405使其与调节螺杆404相分离,在调节槽403的内部转动调节螺杆404使其带动弧形夹持板406下移与塑料制品相接触,实现了切割台对不同规格塑料制品进行夹持的功能,从而扩大了切割台的使用范围。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U型架3的一侧安装有气缸301,该气缸301的型号可为SMD系列,且气缸301的输入端与按钮开关10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气缸301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矩形框303,且第一矩形框303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302,该驱动电机302的型号可为JO系列,并且驱动电机302的输入端与按钮开关10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驱动电机30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有转轴,且转轴的表面安装有切割刀片304,并且切割刀片304延伸至第一矩形框303的外部,用于切割装置对塑料制品进行切割的功能。
进一步地,如图2以及图4所示,第一矩形框303下方的两侧皆设置有缓冲机构5,且缓冲机构5的内部包括第二矩形框501、缓冲垫502、缓冲弹簧503、连接杆504、导向块505以及导向槽506,第一矩形框303下方的两侧皆固定有连接杆504,且连接杆504的表面皆套设有第二矩形框501,并且第二矩形框501的底部皆固定有缓冲垫502,连接杆504的一端皆固定有缓冲弹簧503,且缓冲弹簧503远离连接杆504的一端皆与第二矩形框50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二矩形框501内部的两侧皆开设有导向槽506,连接杆504的两侧皆固定有导向块505,且导向块505与导向槽506相配合。
使用时,第二矩形框501在导向块505与导向槽506的相互配合下沿连接杆504滑动,在缓冲弹簧503以及缓冲垫502的共同作用下对驱动电机302受到的压力进行缓冲,实现了切割台使用时对第一矩形框303受到的压力进行缓冲的功能,从而提高了切割台使用时的安全性。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切割台放置在指定地点,外接电源,将待切割的塑料制品穿过通槽402与通槽402内部的滚珠401相接触,随后旋转锁止旋钮405使其与调节螺杆404相分离,在调节槽403的内部转动调节螺杆404使其带动弧形夹持板406下移与塑料制品相接触,实现了切割台对不同规格塑料制品进行夹持的功能,从而扩大了切割台的使用范围。
随后操控按钮开关101启动气缸301使其推动第一矩形框303下移,直至第二矩形框501与桌面相接触,随后操控按钮开关101控制驱动电机302进行工作在转轴的作用下带动切割刀片304转动对塑料制品进行切割,在切割过程中气缸301不断推动驱动电机302下移,同时第二矩形框501在导向块505与导向槽506的相互配合下沿连接杆504滑动,在缓冲弹簧503以及缓冲垫502的共同作用下对驱动电机302受到的压力进行缓冲,实现了切割台使用时对第一矩形框303受到的压力进行缓冲的功能,从而提高了切割台使用时的安全性。
在对塑料制品进行切割过程中,切割掉落的废屑在放置槽201以及漏料板202的共同作用下掉落至收集框203的内部进行收集,切割结束后,拉动收集框203在T型滑块204的作用下沿T型滑槽205滑动,对收集框203内部的废屑进行处理,实现了切割台使用过程中对切割掉落的废屑进行收集的功能,从而提高了切割台使用时的便携性,最终完成切割台的使用工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4)

1.一种塑料制品余料切割台,包括切割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平台(1)表面的一侧安装有按钮开关(101),且按钮开关(101)一侧切割平台(1)的内部设置有收集机构(2),所述收集机构(2)由放置槽(201)、漏料板(202)、收集框(203)、T型滑块(204)以及T型滑槽(205)组成,所述切割平台(1)表面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201),所述放置槽(201)的内部镶嵌有漏料板(202),并且漏料板(202)下方放置槽(201)的内部设置有收集框(203),所述放置槽(201)两侧切割平台(1)的内部皆开设有T型滑槽(205),所述收集框(203)的两侧皆固定有T型滑块(204),且T型滑块(204)与T型滑槽(205)相配合,所述切割平台(1)的上方固定有U型架(3),且U型架(3)的两侧皆设置有夹持机构(4),所述夹持机构(4)的内部包括滚珠(401)、通槽(402)、调节槽(403)、调节螺杆(404)、锁止旋钮(405)以及弧形夹持板(406),所述U型架(3)的两侧皆开设有调节槽(403),调节槽(403)下方U型架(3)的两侧皆开设有通槽(402),所述调节槽(403)的内部设置有调节螺杆(404),且调节螺杆(404)的一端延伸至通槽(402)的内部并铰接有弧形夹持板(406),并且弧形夹持板(406)以及通槽(402)的表面皆镶嵌有等间距的滚珠(401),所述调节槽(403)下方U型架(3)的表面皆设置锁止旋钮(405),且锁止旋钮(405)的一端皆贯穿U型架(3)并与调节螺杆(404)螺纹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制品余料切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架(3)的一侧安装有气缸(301),且气缸(301)的输入端与按钮开关(10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气缸(301)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矩形框(303),且第一矩形框(303)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302),并且驱动电机(302)的输入端与按钮开关(10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0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有转轴,且转轴的表面安装有切割刀片(304),并且切割刀片(304)延伸至第一矩形框(303)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制品余料切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框(303)下方的两侧皆设置有缓冲机构(5),且缓冲机构(5)的内部包括第二矩形框(501)、缓冲垫(502)、缓冲弹簧(503)、连接杆(504)、导向块(505)以及导向槽(506),所述第一矩形框(303)下方的两侧皆固定有连接杆(504),且连接杆(504)的表面皆套设有第二矩形框(501),并且第二矩形框(501)的底部皆固定有缓冲垫(5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塑料制品余料切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04)的一端皆固定有缓冲弹簧(503),且缓冲弹簧(503)远离连接杆(504)的一端皆与第二矩形框(50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矩形框(501)内部的两侧皆开设有导向槽(506),所述连接杆(504)的两侧皆固定有导向块(505),且导向块(505)与导向槽(506)相配合。
CN202321496867.1U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塑料制品余料切割台 Active CN2206611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96867.1U CN220661109U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塑料制品余料切割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96867.1U CN220661109U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塑料制品余料切割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61109U true CN220661109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31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96867.1U Active CN220661109U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塑料制品余料切割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611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49644B (zh) 一种建筑板材切割装置
CN220661109U (zh) 一种塑料制品余料切割台
CN112976083A (zh) 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自动切菜装置
CN215660456U (zh) 一种智能制造用复合材料板材切割装置
CN112170960B (zh) 一种锯条制作装置
CN219621474U (zh) 带防偏移结构的编织布裁切设备
CN112428363A (zh) 一种强化地板加工用切割设备
CN112372694A (zh) 一种用于led灯生产的灯带切割设备
CN220533745U (zh) 一种铝型材防割打磨机
CN108326971B (zh) 一种木板切割装置
CN221021430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切割装置
CN219563183U (zh) 一种线路板加工用的全自动裁切装置
CN220146027U (zh) 塑料热成型机切料装置
CN219006889U (zh) 一种自动切铣水口一体机构及自动切铣水口一体化机器
CN214300949U (zh) 一种裁切装置
CN219604019U (zh) 一种抗寒羽绒服布料裁剪用推送装置
CN213946772U (zh) 一种木门窗加工用精切装置
CN220971428U (zh) 一种电梯门板钣金加工用高精确裁切装置
CN217495394U (zh) 一种食用级环保塑料袋加工用平口机
CN214026118U (zh) 一种内装饰装修用装饰板裁剪机构
CN218453018U (zh) 一种医疗防护服生产裁切装置
CN219279747U (zh) 一种玻璃制品加工直角切割装置
CN218984934U (zh) 裁断机双边输送架
CN220807565U (zh) 一种纤维短切机
CN220562094U (zh) 一种用于注塑机的原料切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