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57494U - 一种环己烷氧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己烷氧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57494U
CN220657494U CN202322307082.1U CN202322307082U CN220657494U CN 220657494 U CN220657494 U CN 220657494U CN 202322307082 U CN202322307082 U CN 202322307082U CN 220657494 U CN220657494 U CN 2206574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idation
cyclohexane
pipe
oxidation reactor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0708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明
李晨
刘凯
周干嵩
张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Ya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Ya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Ya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Ya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0708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574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574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574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己烷氧化装置,包括氧化反应器,所述氧化反应器内固定连接有多个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氧化反应器分隔为多个氧化室,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连通孔,多个所述氧化室内均设置有支管,所述支管的下端安装有空气分布器,所述氧化室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输液管,所述第一输液管的一侧安装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出口处安装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远离循环泵的一端安装有汇流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循环液对环己烷进行预加热,对循环液的温度进行降温的同时对环己烷进行了加热,避免了热量的浪费,同时降低了加热器使用的功率,从而减少了环己烷氧化的成本,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环己烷氧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己烷氧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己烷氧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环己烷氧化工艺有无催化氧化工艺和催化氧化工艺,由于是通入空气的高温氧化过程,容易发生爆炸事故。所以环己烷氧化装置的安全性需要特别关注。
针对专利号为CN201620856109.X公开的一种环己烷氧化装置,其包括一卧式的多室氧化反应器、进料加热器、氧化液循环泵、循环冷却器,所述氧化反应器的一端设有反应进料口,另一端设有氧化液出料口,所述反应进料口分别与所述进料加热器和循环冷却器连接,所述氧化反应器内部的反应室用隔离板分割为4-6个氧化室,每个氧化室底部设有空气分布器,并且每个氧化室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所述氧化液循环泵和循环冷却器。本实用新型减少了氧化反应器之间的连接管线和配件,降低了氧化反应装置发生泄漏的可能性,提高了氧化装置的安全性。
但是上述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环己烷在氧化反应器内氧化反应后,通过循环泵输送进行循环使用时,会通过循环冷却器对循环液进行冷却降温,而待氧化的环己烷进料时需要通过加热器进行加热,冷却后的循环水和加热后的环己烷通过进液口进入到氧化反应器内,循环冷却器通过冷却水对循环液进行降温时,造成了热量的损失,并且循环液的冷却和环己烷的加热过程增加了环己烷氧化的成本,造成资源的浪费。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环己烷氧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己烷氧化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环己烷氧化装置,包括氧化反应器,所述氧化反应器内固定连接有多个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氧化反应器分隔为多个氧化室,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连通孔,多个所述氧化室内均设置有支管,所述支管的下端安装有空气分布器,所述氧化室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输液管,所述第一输液管的一侧安装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出口处安装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远离循环泵的一端安装有汇流管,所述汇流管的一端用于待氧化环己烷的加入,所述汇流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缓冲罐,所述缓冲罐的下端安装有第二输液管,所述第二输液管远离缓冲罐的一端安装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出口处安装有进液管。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孔开设于分隔板中间靠上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氧化反应器内远离进液管的一侧设置有溢流堰。
进一步地,所述支管远离空气分布器的一端贯穿氧化反应器的上侧壁并置于氧化反应器外,所述支管置于氧化反应器外的一端安装有压缩空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氧化反应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出液口和进液口。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远离加热器的一端安装于进液口上,所述出液口上安装有出液管。
进一步地,所述汇流管上安装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设置于回流管与汇流管连接处的右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循环泵将循环液输送至汇流管,与加入的待氧化环己烷在汇流管内混合,以便通过循环液对环己烷进行加热,在缓冲罐内进行充分混合后,循环液和环己烷通过传热使得两者温度接近,然后混合液进入到加热器,通过加热器对混合液温度进行补偿,以便确保进入到氧化反应器内的温度符合反应的要求。通过循环液对环己烷进行预加热,对循环液的温度进行降温的同时对环己烷进行了加热,避免了热量的浪费,同时降低了加热器使用的功率,从而减少了环己烷氧化的成本,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环己烷氧化装置的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环己烷氧化装置的剖面图。
图中:1.氧化反应器、2.分隔板、3.氧化室、4.连通孔、5.溢流堰、6.压缩空气管、7.支管、8.空气分布器、9.排液管、10.第一输液管、11.循环泵、12.回流管、13.汇流管、14.止回阀、15.缓冲罐、16.第二输液管、17.加热器、18.进液管、19.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己烷氧化装置,参图1-图2所示,包括氧化反应器1,氧化反应器1内固定连接有多个分隔板2,分隔板2将氧化反应器1分隔为多个氧化室3。氧化反应器1用于环己烷进行氧化反应,在氧化反应器1内固定连接有多个分隔板2,通过多个分隔板2将氧化反应器1分隔为多个氧化室3,使得环己烷的氧化在不同的氧化室3内进行。
参图2所示,分隔板2上开设有连通孔4,连通孔4开设于分隔板2中间靠上的位置。在分隔板2上开设有连通孔4,使得不同氧化室3内的反应物可以相互流通。将连通孔4开设于分隔板2中间靠上的位置,以便增加氧化室3内的反应物反应的时间。
参图1和图2所示,多个氧化室3内均设置有支管7,支管7的下端安装有空气分布器8,支管7远离空气分布器8的一端贯穿氧化反应器1的上侧壁并置于氧化反应器1外,支管7置于氧化反应器1外的一端安装有压缩空气管6。环己烷在氧化反应器1内进行氧化反应,通过压缩空气管6向氧化反应器1内输送氧气,为了使得氧气均匀的分布于每个氧化室3内,以便增加环己烷氧化的效果,通过在每个氧化室3内均设置有支管7,支管7将压缩空气管6内的氧气引入到氧化室3内,然后通过支管7的下端设置的空气分布器8使得氧气均匀的分布于氧化室3内,以便加块氧气与环己烷的接触。
参图2所示,氧化反应器1内远离进液管18的一侧设置有溢流堰5。在氧化反应器1内通过不同的氧化室3内循环液经过溢流堰5溢流。
参图1和图2所示,氧化室3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9,排液管9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输液管10,第一输液管10的一侧安装有循环泵11,循环泵11的出口处安装有回流管12,回流管12远离循环泵11的一端安装有汇流管13,汇流管13的一端用于待氧化环己烷的加入,汇流管13的另一端设置有缓冲罐15。在氧化室3内进行氧化反应后的环己烷会通过回流重新进入到氧化反应器1内。
具体的,在每个氧化室3的底部均设置有排液管9,在氧化室3内循环液通过排液管9从氧化室3内排出,然后通过第一输液管10输送到循环泵11,通过循环泵11加压后进行输送。由于环己烷的氧化反应为放热反应,循环液通过循环泵11输送,循环泵11加压后氧化的环己烷通过回流管12输送至汇流管13内,在汇流管13内与加入的待氧化的环己烷混合,以便通过循环液对待氧化的环己烷进行加热,两者混合成混合液。汇流管13将混合液输送至缓冲罐15内,在缓冲罐15内继续进行混合,以便循环液的温度对待氧化的环己烷进行充分的加热。
参图1和图2所示,汇流管13上安装有止回阀14,止回阀14设置于回流管12与汇流管13连接处的右侧。为了避免通过循环泵11加压后进行循环的氧化的环己烷通过汇流管13流动至待氧化环己烷的存储装置内,故在汇流管13上设置有止回阀14。
参图1和图2所示,缓冲罐15的下端安装有第二输液管16,第二输液管16远离缓冲罐15的一端安装有加热器17,加热器17的出口处安装有进液管18。在缓冲罐15内经过混合后的混合液通过第二输液管16输送至加热器17内,如果混合液的温度低于需要加热的温度时,加热器17会对混合液进行再次加热,以便确保进入到氧化反应器1内的混合液的温度满足要求。
优选的,由于待氧化的环己烷在加入到氧化反应器1内时,需要对待氧化的环己烷进行加热,而进行循环的循环液需要通过降温后进入到氧化反应器1内,因此将需要降温的循环液和需要加热的待氧化的环己烷在汇流管13和缓冲罐15内进行混合,以便通过循环液对待氧化的环己烷进行加热,从而使得循环液的降温和待氧化环己烷的加热过程避免了热量的浪费,节约了资源。
参图1和图2所示,氧化反应器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出液口和进液口,进液管18远离加热器17的一端安装于进液口上,出液口上安装有出液管19。进液管18将待氧化的环己烷和混合液输送至氧化反应器1内,在氧化反应器1内经过氧化反应后的环己烷通过出液管19排出。
使用时,将待氧化的环己烷通过汇流管13进行输送,在进入到氧化反应器1内时,环己烷会通过加热器17进行加热,待氧化的环己烷通过加热进入到氧化反应器1内时,会依次通过不同的氧化室3进行氧化反应,氧化反应后的部分环己烷通过出液管19从氧化反应器1内排出,部分环己烷通过排液管9从氧化反应器1内流出进行循环使用,通过循环泵11将循环液加压后输送至汇流管13内,在汇流管13和缓冲罐15内待氧化的环己烷与循环液接触,从而使得循环液的降温和待氧化环己烷的加热过程避免了热量的浪费,节约了资源。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循环泵将循环液输送至汇流管,与加入的待氧化环己烷在汇流管内混合,以便通过循环液对环己烷进行加热,在缓冲罐内进行充分混合后,循环液和环己烷通过传热使得两者温度接近,然后混合液进入到加热器,通过加热器对混合液温度进行补偿,以便确保进入到氧化反应器内的温度符合反应的要求。通过循环液对环己烷进行预加热,对循环液的温度进行降温的同时对环己烷进行了加热,避免了热量的浪费,同时降低了加热器使用的功率,从而减少了环己烷氧化的成本,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环己烷氧化装置,包括氧化反应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反应器(1)内固定连接有多个分隔板(2),所述分隔板(2)将氧化反应器(1)分隔为多个氧化室(3),所述分隔板(2)上开设有连通孔(4),多个所述氧化室(3)内均设置有支管(7),所述支管(7)的下端安装有空气分布器(8),所述氧化室(3)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9),所述排液管(9)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输液管(10),所述第一输液管(10)的一侧安装有循环泵(11),所述循环泵(11)的出口处安装有回流管(12),所述回流管(12)远离循环泵(11)的一端安装有汇流管(13),所述汇流管(13)的一端用于待氧化环己烷的加入,所述汇流管(13)的另一端设置有缓冲罐(15),所述缓冲罐(15)的下端安装有第二输液管(16),所述第二输液管(16)远离缓冲罐(15)的一端安装有加热器(17),所述加热器(17)的出口处安装有进液管(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己烷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4)开设于分隔板(2)中间靠上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己烷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反应器(1)内远离进液管(18)的一侧设置有溢流堰(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己烷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7)远离空气分布器(8)的一端贯穿氧化反应器(1)的上侧壁并置于氧化反应器(1)外,所述支管(7)置于氧化反应器(1)外的一端安装有压缩空气管(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己烷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反应器(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出液口和进液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环己烷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18)远离加热器(17)的一端安装于进液口上,所述出液口上安装有出液管(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己烷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管(13)上安装有止回阀(14),所述止回阀(14)设置于回流管(12)与汇流管(13)连接处的右侧。
CN202322307082.1U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环己烷氧化装置 Active CN2206574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07082.1U CN220657494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环己烷氧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07082.1U CN220657494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环己烷氧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57494U true CN220657494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40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07082.1U Active CN220657494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环己烷氧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574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68170U (zh) 一种草甘膦废水湿式催化氧化法处理系统
CN220657494U (zh) 一种环己烷氧化装置
CN113916040A (zh) 一种干燥机余热利用系统
CN206082490U (zh) 一种管式连续硝化系统
CN111664440A (zh) 一种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及方法
CN208727464U (zh) 一种用于气液连续化生产的回路反应系统
CN212778785U (zh) 一种麦芽糖生产板式换热装置
CN201704219U (zh) 混凝土外加剂生产装置
CN213669292U (zh) 环己酮氨肟化反应系统
CN212450704U (zh) 废水灭活热能回收利用装置
CN211936938U (zh) 一种利用蒸汽与电混合加热的反应釜
CN206919726U (zh) 一种新型换热器结构
CN211688869U (zh) 一种加氢反应冷却系统
CN209034363U (zh) 粗品环丁砜合成加氢系统
CN202898063U (zh) 一种连续式生物废液灭活系统
CN205473475U (zh) 一种丙烯醛生产装置
CN216432218U (zh) 一种循环冷却装置
CN216630769U (zh) 一种物料循环的反应装置
CN213408642U (zh) 溶液循环水解系统
CN215586453U (zh) 一种便于混合的微流道反应器
CN212987352U (zh) 一种基于采暖罐的热水供暖系统
CN212390343U (zh) 一种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CN212431916U (zh) 循环气换热器酸洗装置
CN211451880U (zh) 一种钒氮合金生产窑炉冷却装置
CN216336632U (zh) 一种节水节能的氨水生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