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49400U - 棒材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棒材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49400U
CN220649400U CN202322334508.2U CN202322334508U CN220649400U CN 220649400 U CN220649400 U CN 220649400U CN 202322334508 U CN202322334508 U CN 202322334508U CN 220649400 U CN220649400 U CN 2206494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ing
bar
assembly
roller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3450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立松
蒋兴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anpu Wisdo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anpu Wisd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anpu Wisdo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anpu Wisd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3450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494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494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494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With Unspecified Measu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棒材测量装置,包括:支撑底座;多组测量组件,多组测量组件间隔设置在支撑底座上,棒材穿过测量组件,测量组件用于测量棒材的直线度、外径和椭圆度;其中,测量组件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第一传感器设置于测量组件的高度方向上,第二传感器设置于测量组件的宽度方向上。由此,通过设置测量组件,可以对生产线上的棒材进行实时检测,能够节省人工检测的时间,提高自动化生产的效率,还可以降低检测数据误差,在提高成材率、生产效率等功效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Description

棒材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棒材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棒材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棒材直线度是指棒材的轴线与其长度方向的偏离程度,是衡量棒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棒材直线度的测量方法为将棒材放在平整的水平面上,人工用直尺沿着棒材的长度方向轻轻滑动,观察直尺与棒材之间的间隙,如果间隙较大,则说明棒材的直线度较差,如果间隙较小,则说明棒材的直线度较好。
相关技术中,现有检测方式不利于高速生产状态下的质量监测,很容易造成在得知某个不合格产品时,已有大量这样的不合格的圆棒生产出来,并且,传统的接触式测量检测过程繁琐,测量速度慢,测量结果误差大,以及,测量直线度的设备仅能检测直线度,无法测量其它数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棒材测量装置,能够节省人工检测的时间,提高自动化生产的效率,还可以降低检测数据误差,在提高成材率、生产效率等功效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棒材测量装置,包括:支撑底座;多组测量组件,多组所述测量组件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棒材穿过所述测量组件,所述测量组件用于测量所述棒材的直线度、外径和椭圆度;其中,所述测量组件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测量组件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测量组件的宽度方向上。
由此,通过设置测量组件,可以对生产线上的棒材进行实时检测,能够节省人工检测的时间,提高自动化生产的效率,还可以降低检测数据误差,在提高成材率、生产效率等功效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其中一个所述测量组件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传感器和多个所述第二传感器,多个所述第一传感器在测量组件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传感器在测量组件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测量组件还包括:测量支架、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所述测量支架固定在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一透镜固定在测量支架上并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传感器和所述第二透镜固定在测量支架上并且相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棒材测量装置还包括:防尘组件,所述防尘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防尘组件包括:吹风口和收集槽,所述吹风口设置在所述测量组件的一侧并且所述收集槽设置在所述测量组件的下侧,所述吹风口和所述收集槽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尘组件还包括:总管和多个支管,所述总管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口,多个所述支管设置在多个所述出风口和多个所述吹风口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棒材测量装置还包括:运输组件,所述运输组件设置在所述测量组件的一端,所述棒材置于所述运输组件上,所述运输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棒材轴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运输组件包括:第一滚轮支架、第一滚轮和驱动件,所述第一滚轮支架固定在支撑底座上,所述第一滚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滚轮支架上并且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滚轮滚动,以带动所述棒材相对多个所述测量组件滚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棒材测量装置还包括:多个辅助滚轮,所述辅助滚轮夹设在两个所述测量组件之间,所述辅助滚轮包括:第二滚轮支架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设置在所述第二滚轮支架上,所述第二滚轮支架固定在支撑底座上,所述棒材在所述第二滚轮上滚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棒材测量装置还包括:两个运输组件,两个所述运输组件设置在所述测量组件的两端,所述棒材置于所述运输组件上,所述运输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棒材轴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棒材测量装置还包括:防撞支架,所述防撞支架固定在支撑底座上,所述防撞支架设置于多个所述测量组件的一侧,并且所述棒材穿过所述防撞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棒材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棒材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棒材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棒材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棒材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五。
附图标记:
100、棒材测量装置;
10、支撑底座;
20、测量组件;21、第一传感器;22、第二传感器;23、测量支架;24、第一透镜;25、第二透镜;
30、防尘组件;31、出风口;32、收集槽;33、总管;34、进风口;35、吹风口;
40、运输组件;41、第一滚轮支架;42、第一滚轮;43、驱动件;
50、辅助滚轮;51、第二滚轮支架;52、第二滚轮;
60、防撞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棒材测量装置100。
参照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棒材测量装置100,包括:支撑底座10和多组测量组件20,多组测量组件20间隔设置在支撑底座10上,棒材穿过测量组件20,测量组件20用于测量棒材的直线度、外径和椭圆度。即,支撑底座10上放置有多组测量组件20,每组测量组件20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在棒材穿过测量组件20时,每组测量组件20开始同步对棒材进行各项数据的测量,直到棒材的尾端离开最后一组测量组件20的测量范围,测量组件20可以采集到若干组连续、实时又精准的数据,如:棒材的直线度、外径、椭圆度等,测量组件20将测得的原始数据传输至系统控制器,系统控制器进行计算,从而可以得到棒材的直线度、外径、椭圆度等检测数据。
其中,测量组件20包括:第一传感器21和第二传感器22,第一传感器21设置于测量组件20的高度方向上,第二传感器22设置于测量组件20的宽度方向上。具体地,第一传感器21和第二传感器22均可以是激光传感器,使用激光传感器进行数据测量,相比传统人工测量,数据精确度更高,速度更快。
并且,每组测量组件20上都设置有第一传感器21和第二传感器22,第一传感器21设置于测量组件20的高度方向上,棒材经过测量组件20时,第一传感器21可以测量棒材高度方向上的数据,第二传感器22设置于测量组件20的宽度方向上,棒材经过测量组件20时,第二传感器22可以测量棒材宽度方向上的数据,将第一传感器21和第二传感器22的测量数据进行相应计算,从而得到检测数据。
例如,检测棒材直线度时,首尾两组测量组件20的第一传感器21测得数值拟合成一条直线,将中间的测量组件20的第一传感器21测出的数据与直线的偏差直进行计算,即可得到棒材的直线度;检测棒材外径时,第一传感器21和第二传感器22可以形成平行光束,两束平行光束相交的位置即为测量范围,棒材穿过每组测量组件20的测量范围时,可以在CCD感光面上形成影像,通过相应的计算,得出棒材的外径;检测棒材椭圆度时,多组第一传感器21和第二传感器22同步采集棒材径向某一截面的多个方向的位置数据,再对采集数据计算处理,得出棒材椭圆度。
以及,测量组件20可以适应各种机械制造的棒材,如,高线、圆钢、钢管、钢棒、金属棒、合金棒等均可使用,在测量各项数据后,系统控制器可以将数据进行记录,便于厂家挑拣出不合格产品,提高自动化高速生产的效率。
以及,测量组件20对棒材进行测量时还可以根据棒材尺寸的不同自动切换测量单元。
由此,通过设置测量组件20,可以对生产线上的棒材进行实时检测,能够节省人工检测的时间,提高自动化生产的效率,还可以降低检测数据误差,在提高成材率、生产效率等功效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照图3-4所示,其中一个测量组件2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传感器21和多个第二传感器22,多个第一传感器21在测量组件20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多个第二传感器22在测量组件20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中间的测量组件20上设置有四个第一传感器21和四个第二传感器22,四个第一传感器21设置于测量组件20的高度方向上,四个第一传感器21两两并列,在测量组件20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四个第二传感器22设置于测量组件20的宽度方向上,并且在测量组件20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通过在中间位置的测量组件20上设置较多的第一传感器21和第二传感器22,可以测量更多方位和角度的数据,棒材的检测结果会更加精确。
参照图3所示,测量组件20还包括:测量支架23、第一透镜24和第二透镜25,测量支架23固定在支撑底座10上,第一传感器21和第一透镜24固定在测量支架23上并且相对设置,第二传感器22和第二透镜25固定在测量支架23上并且相对设置。具体地,支撑底座10上固定有测量支架23,第一透镜24和第二透镜25均设置在测量支架23上,第一透镜24和第一传感器21位置上下对应,第二透镜25和第二传感器22位置左右对应,通过设置第一透镜24和第二透镜25,将激光的光束集中,提高第一传感器21和第二传感器22的测量精度,并且,根据第一透镜24和第二透镜25形状和曲率的不同还可以调整第一传感器21和第二传感器22激光的入射角度,从而使第一传感器21和第二传感器22可以从不同角度测量棒材。
参照图2和图4所示,棒材测量装置100还包括:防尘组件30,防尘组件30设置在支撑底座10上,防尘组件30包括:吹风口35和收集槽32,吹风口35设置在测量组件20的一侧并且收集槽32设置在测量组件20的下侧,吹风口35和收集槽32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即,支撑底座10上还设置有防尘组件30,防尘组件30包括吹风口35和收集槽32,吹风口35位于测量组件20的一侧,收集槽32位于测量组件20的下方,吹风口35和收集槽32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从吹风口35中输出的风能够清除第一透镜24和第二透镜25上的粉尘,粉尘经过气流通道传送被收集到收集槽32中,从而消除粉尘对第一传感器21和第二传感器22数据采集的干扰,实现自动化检测,降低人员劳动强度。
参照图2和图4所示,防尘组件30还包括:总管33和多个支管,总管33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口31,多个支管设置在多个出风口31和多个吹风口35之间。即,防尘组件30上还设置有总管33和多个支管,总管33上设置有进风口34,多个支管设置在多个出风口31和多个吹风口35之间用来连接出风口31和吹风口35,风从总管33进入后经过支管从吹风口35吹出,从而清除第一透镜24和第二透镜25上的粉尘。
参照图3所示,棒材测量装置100还包括:运输组件40,运输组件40设置在测量组件20的一端,棒材置于运输组件40上,运输组件40用于驱动棒材轴向移动。具体地,运输组件40设置在测量组件20的一端,棒材放置在运输组件40上后,运输组件40将棒材沿棒材的轴向方向移动,测量组件20对棒材进行测量。
参照图3所示,运输组件40包括:第一滚轮支架41、第一滚轮42和驱动件43,第一滚轮支架41固定在支撑底座10上,第一滚轮42设置在第一滚轮支架41上并且驱动件43驱动第一滚轮42滚动,以带动棒材相对多个测量组件20滚动。具体地,运输组件40包括第一滚轮支架41、第一滚轮42和驱动件43,其中,驱动件43可以是电机,用于驱动第一滚轮42,第一滚轮支架41固定在支撑底座10上,第一滚轮42在驱动件43的驱动下在滚轮支架上滚动,棒材放置在第一滚轮42的顶部,第一滚轮42滚动可以使棒材在运输组件40上移动,完成数据检测过程。
参照图5所示,棒材测量装置100还包括:多个辅助滚轮50,辅助滚轮50夹设在两个测量组件20之间,辅助滚轮50包括:第二滚轮支架51和第二滚轮52,第二滚轮52设置在第二滚轮支架51上,第二滚轮支架51固定在支撑底座10上,棒材在第二滚轮52上滚动。具体地,在两个测量组件20之间还设置有多个辅助滚轮50,辅助滚轮50由于辅助第一滚轮42移动棒材。辅助滚轮50包括第二滚轮支架51和第二滚轮52,第二滚轮支架51固定在支撑底座10上,第二滚轮52在驱动件43的驱动下可以在第二滚轮支架51上滚动。
参照图5所示,棒材测量装置100还包括:两个运输组件40,两个运输组件40设置在测量组件20的两端,棒材置于运输组件40上,运输组件40用于驱动棒材轴向移动。即,棒材测量装置100有个运输组件40,两个运输组件40分别设置在测量组件20的两端,也是棒材测量装置100的两端,这样,棒材运输的过程中都有运输组件40或者辅助滚轮50作为支撑,防止棒材掉落,可以保障测量过程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
参照图2所示,棒材测量装置100还包括:防撞支架60,防撞支架60固定在支撑底座10上,防撞支架60设置于多个测量组件20的一侧,并且棒材穿过防撞支架60。即,棒材测量装置100还设置有防撞支架60,防撞支架60固定在支撑底座10上,并且,防撞支架60设置在棒材进入棒材测量装置100的一端,可以避免棒材进入棒材测量装置100时位置出现偏差,对测量单元造成破坏,因此,将防撞支架60和运输组件40以及辅助滚轮50设置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能够保障棒材按照规定路线移动,测量过程顺利进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棒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底座;
多组测量组件,多组所述测量组件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棒材穿过所述测量组件,所述测量组件用于测量所述棒材的直线度、外径和椭圆度;
其中,所述测量组件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测量组件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测量组件的宽度方向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测量组件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传感器和多个所述第二传感器,多个所述第一传感器在测量组件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传感器在测量组件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组件还包括:测量支架、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所述测量支架固定在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一透镜固定在测量支架上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传感器和所述第二透镜固定在测量支架上且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组件,所述防尘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防尘组件包括:吹风口和收集槽,所述吹风口设置在所述测量组件的一侧且所述收集槽设置在所述测量组件的下侧,所述吹风口和所述收集槽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棒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组件还包括:总管和多个支管,所述总管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口,多个所述支管设置在多个所述出风口和多个所述吹风口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运输组件,所述运输组件设置在所述测量组件的一端,所述棒材置于所述运输组件上,所述运输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棒材轴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棒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组件包括:第一滚轮支架、第一滚轮和驱动件,所述第一滚轮支架固定在支撑底座上,所述第一滚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滚轮支架上且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滚轮滚动,以带动所述棒材相对多个所述测量组件滚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辅助滚轮,所述辅助滚轮夹设在两个所述测量组件之间,所述辅助滚轮包括:第二滚轮支架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设置在所述第二滚轮支架上,所述第二滚轮支架固定在支撑底座上,所述棒材在所述第二滚轮上滚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运输组件,两个所述运输组件设置在所述测量组件的两端,所述棒材置于所述运输组件上,所述运输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棒材轴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撞支架,所述防撞支架固定在支撑底座上,所述防撞支架设置于多个所述测量组件的一侧,且所述棒材穿过所述防撞支架。
CN202322334508.2U 2023-08-29 2023-08-29 棒材测量装置 Active CN2206494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34508.2U CN220649400U (zh) 2023-08-29 2023-08-29 棒材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34508.2U CN220649400U (zh) 2023-08-29 2023-08-29 棒材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49400U true CN220649400U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62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34508.2U Active CN220649400U (zh) 2023-08-29 2023-08-29 棒材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494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13003U (zh) 型材生产在线定长切割装置
CN104713505A (zh) 气门杆自动检测装置
CN111804752B (zh) 棒材生产线精整区工艺路线
CN220649400U (zh) 棒材测量装置
CN110434306A (zh) 一种扇形段辊缝在线标定工具及在线标定方法
CN110899389B (zh) 一种对导轨纵向弯曲进行自动矫直的设备
CN211134650U (zh) 一种检测金属厚度用无损伤检测装置
CN114406006B (zh) 一种无缝钢管逐支跟踪生产系统
CN114964020A (zh) 一种无缝钢管几何参数自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8450245U (zh) 一种钣金件折弯角度在线检测系统
CN112475926A (zh) 一种微通道铝扁管缺陷标记与剔除的方法
CN204461387U (zh) 气门杆自动检测装置
CN207327423U (zh) 轮胎钢丝帘布厚度检测及调整装置
CN107020310B (zh) 一种翻板机与压平机紧凑联合式矫直设备
CN115219505A (zh) 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的表面缺陷检测装置
JPH02104457A (ja) 溶融金属の連続鋳造設備
CN114751281A (zh) 一种电梯导轨安装精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5114443U (zh) 一种固定式在线全方位直线度测量仪
CN218985706U (zh) 一种管材检测系统
CN115235385B (zh) 一种钢管平直度通长检测的设备和方法
CN219335011U (zh) 一种圆锥滚子机外自动尺寸检测装置
CN214265818U (zh) 一种自动检测云母板偏移及纠偏的装置
CN212475172U (zh) 一种偏心轴零件自动检测送料机
CN112013778B (zh) 一种气缸套加工精度在线检测系统及方法
CN219301563U (zh) 一种异型铜带薄料宽度差线上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