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39265U - 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分配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分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39265U
CN220639265U CN202322407140.8U CN202322407140U CN220639265U CN 220639265 U CN220639265 U CN 220639265U CN 202322407140 U CN202322407140 U CN 202322407140U CN 220639265 U CN220639265 U CN 220639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return
distributor
groove
pri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0714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健
闫峂
王家远
脱占贺
单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uande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LC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uande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uande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LC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uande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LC
Priority to CN20232240714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39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39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392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分配器,包括相互密封盖合的分配器块和分配器盖,所述分配器块与所述分配器盖相邻接的侧面设置有供墨槽和回墨槽,所述供墨槽、回墨槽与所述分配器盖相互盖合后形成相互独立的供墨腔和回墨腔,所述供墨腔分别与二级墨盒的出墨口、打印喷头的进墨口相连通,所述回墨腔分别与打印喷头的出墨口、二级墨盒的进墨口相连通,所述供墨腔内和所述回墨腔内分别设置有用于检测其内墨水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既实现了二级墨盒与打印喷头内的墨水持续循环流动,又节省了打印小车的空间,并且使得打印小车内部管线走向清晰美观,更便于接线组装和检修。

Description

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分配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墨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分配器。
背景技术
汽车玻璃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汽车玻璃大体可以分为前风挡玻璃、后风挡玻璃、车门玻璃、三角窗玻璃、天窗玻璃,从制造工艺上来说,汽车玻璃加工主要分为切大片、切磨洗烘、印刷三个步骤,其中,印刷步骤中,印刷的对象主要有三个:黑边、加热线和商标。传统的汽车玻璃印刷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玻璃丝网印刷,就是利用丝网印版,使用玻璃釉料,在玻璃制品上进行印刷。玻璃釉料也称玻璃油墨,它是由着色料、连结料混合而成的糊状印料,着色料由无机颜料、低熔点助熔剂(铅玻璃粉)组成,连结料在玻璃丝印行业中俗称为利板油。印刷后的玻璃制品,还需放火炉中,以520~600℃的温度进行烧制,印刷到玻璃表面上的釉料才能固结在玻璃上,形成图案。
然而,玻璃丝印工艺容易出现糊板、针孔现象、墨迹中出现气泡、印刷尺寸外扩、图文部分和暗调部分出现斑点状等质量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大多是由于印刷环境影响、玻璃油墨的特殊性以及丝网印版本身的一些使用上的缺陷,例如,玻璃表面没有处理干净,还存在水印、指印、油印、灰尘颗粒等污物会导致糊板,车间温度过高、相对湿度过低导致玻璃油墨中的挥发溶剂很快挥发掉,或者车间温度过低导致玻璃油墨的流动性变差,导致油墨的粘度变高,从而堵住丝网印版的网孔,或者,玻璃油墨中的着色料与溶剂分离,从而产生沉淀,也会导致丝网印版网孔堵塞,从而影响印刷质量。此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汽车玻璃的生产也不断的适应时代的需求,例如,前风挡玻璃的角标将逐步演化为代表每辆车身份的二维码,二维码可以追溯车辆的生产国、制造公司或制造商(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车型、品牌名称、车辆系列、车身形式、发动机型号、车辆型号、安全保护装置型号、检验编号、装配厂名称和出厂编号等,包括车辆厂家配置的发动机、变速器、制动系统等信息均可扫码读取,因此,汽车角标的印刷已趋近于个性化定制,传统的丝网印由于制版的限制,无法适应定制化需求。
因此,通过喷墨打印机采用可变数据喷墨打印技术对汽车玻璃上标识、黑边、加热线等进行打印的方式应运而生,从而满足汽车玻璃的个性化定制需求。而正如前述中玻璃油墨的特殊性,其含有易挥发的连结料和易沉淀、易干结的助溶剂等成分,并且其中的成分也容易在重力作用下沉积在盒底形成沉淀物而阻塞墨路,在喷墨打印机的供墨系统中,玻璃油墨的流动性较小时易导致墨路堵塞,玻璃油墨的流动性过大又容易导致打印后的墨滴扩散,从而导致打印的图案模糊、边界不清晰,尤其对于二维码这种类型的图案,会影响其后续的读取识别;并且,进入打印喷头的玻璃油墨中的铅玻璃粉的含量也需处于合适的比例,若铅玻璃粉的比例过多,则极易导致打印喷头喷孔堵塞,铅玻璃粉的含量过少会导致后续烧制后图样在玻璃上的附着力不足,也无法满足质量要求。
现有技术的喷墨打印机的供墨系统中,通常离打印喷头较近的墨路中设置二级墨盒,墨水从主墨罐流入二级墨盒,再由二级墨盒将墨水供给各个打印喷头。对于使用玻璃油墨的喷墨打印机,为保证二级墨盒和打印喷头内的墨水不易沉积,则需在二级墨盒与打印喷头之间设置循环墨路,以使二级墨盒与打印喷头之间的墨水持续循环流动。若设置循环墨路,则需至少设置两个二级墨盒,其中一个作为供墨墨盒、另一个作为回墨墨盒,并且,每个次级墨盒的上还需设置于打印喷头的数量相匹配的供墨接头和回墨接头,并且打印小车内穿插众多管线,如此,则会导致整个打印小车的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内部布局凌乱、不便于接线及检修,并且导致打印小车移动时精度控制难度增加。
中国专利CN219171989U公开了一种喷头转接墨路结构,在一列的喷头中,通过主墨管将同一种颜色的墨水分配至不同的从墨管上,从而分配至对应的喷头上,而主墨管再连通至墨盒,减少了墨管的冗余,同时能够保证每个喷头都有足够的墨量。但是对于循环墨路来说,主墨管和从墨管的数量都需加倍,仍然会导致打印小车内部管路繁多且混乱,不利于节省打印小车的体积,并且不利于墨路的连接组装和检修;此外,对于玻璃油墨这种较为粘稠的墨水来说,在水平设置的较长的主墨管内流动较为困难,并且玻璃油墨无论从主墨管的端部或者中间任何部位流入主墨罐内,都会导致远离入墨口的墨水的流动速度较慢,从而导致对打印喷头的供墨速度不统一,影响供墨的稳定性,进而影响打印质量,并且长管形状的主墨管更易导致墨水沉淀堵塞墨管,且主墨管的清洗困难。
因此,如何在实现二级墨盒与打印喷头之间的墨水循环的同时节省打印小车的空间,使得小车内部布线简洁美观,成为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分配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分配器,包括相互密封盖合的分配器块和分配器盖,所述分配器块与所述分配器盖相邻接的侧面设置有供墨槽和回墨槽,所述供墨槽、回墨槽与所述分配器盖相互盖合后形成相互独立的供墨腔和回墨腔,所述供墨腔分别与二级墨盒的出墨口、打印喷头的进墨口相连通,所述回墨腔分别与打印喷头的出墨口、二级墨盒的进墨口相连通,所述供墨腔内和所述回墨腔内分别设置有用于检测其内墨水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分配器盖设于所述分配器块的上方,所述供墨槽和所述回墨槽在所述分配器块上前后并列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分配器盖上且检测端分别置于所述供墨槽和回墨槽内。
优选的,所述供墨槽的底面设有与打印喷头的进墨口相连通的出墨孔I,所述供墨槽的左侧设有与所述二级墨盒的出墨口相连通的进墨孔I;所述回墨槽的底面设有与打印喷头的出墨口相连通的回墨孔I,所述回墨槽的右侧设有与所述二级墨盒的进墨口相连通的出墨孔II。
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端分别置于所述供墨槽的左侧靠近所述出墨孔I的位置处、所述回墨槽的右侧靠近所述出墨孔II的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分配器盖的上表面设置有加热片、温度传感器和热保护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供墨槽内墨水的温度。
优选的,所述分配器盖设于所述分配器块的前侧,所述供墨槽和所述回墨槽在所述分配器块上上下间隔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分配器块上且检测端分别置于所述供墨槽和所述回墨槽内。
优选的,所述供墨槽的上端设有与二级墨盒的出墨口相连通的进墨孔II,所述供墨槽的下端设有若干与打印喷头的进墨口相连通的出墨孔III;所述回墨槽的下端设有若干与打印喷头的出墨口相连通的回墨孔II,所述回墨槽的上端设有与二级墨盒的进墨口相连通的出墨孔IV。
优选的,所述分配器块的上端设有凸块I和凸块II,所述进墨孔II设置于所述凸块I上,所述进墨孔II贯穿所述凸块I与所述供墨槽相连通;所述回墨槽的后侧设有若干凸台II,所述出墨孔II贯穿所述凸台II与打印喷头的进墨口相连通;所述出墨孔IV设置于所述凸块II上,所述供墨槽的后侧设有凸台I,所述出墨孔IV贯穿所述凸台I、所述凸块II与二级墨盒的进墨口相连通;所述凸台I和所述凸台II不与所述分配器盖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安装于所述凸块I和所述凸块II的侧面且检测端分别置于所述进墨孔II和所述出墨孔IV内。
优选的,所述分配器块的后侧面设有加热片、温度传感器和热保护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供墨槽内墨水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中,打印机的供墨系统所使用的的墨水为玻璃油墨,由于玻璃油墨的特殊性,为保证二级墨盒和打印喷头内的玻璃油墨不产生较多的沉淀,以保证打印的顺利进行,在二级墨盒与打印喷头之间设置了循环墨路,以使二级墨盒与打印喷头之间的墨水持续循环流动,从而保证供入打印喷头内的玻璃油墨具有合适的流动性。为了减少二级墨盒的数量、节省打印小车的空间、使打印小车内部布局清晰美观、便于接线组装和检修,在二级墨盒与打印喷头之间设置了墨水分配器。墨水分配器设置于打印喷头的正上方,工作时,玻璃油墨从主墨罐供入二级墨盒中,二级墨盒内的墨水经二级墨盒的出墨口流至供墨腔内,再由供墨腔通过打印喷头的进墨口供入打印喷头中;打印喷头内的部分玻璃油墨用于打印,其他玻璃油墨通过打印喷头的出墨口回流至回墨腔内,再从回墨腔通过二级墨盒的进墨口回流至二级墨盒内,如此形成循环墨路。
组装时,二级墨盒与墨水分配器之间的管线仅需一根供墨管和一根回墨管,而与打印喷头相连的众多管线均从墨水分配器向下直连至打印喷头,墨水分配器与打印喷头之间的管线短且直,走向清晰,不会与打印小车内的其他管线之间穿插干扰,并且对打印小车内的元器件进行检修时也易分辨易查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分配器,既实现了二级墨盒与打印喷头内的墨水持续循环流动,又节省了打印小车的空间,并且使得打印小车内部管线走向清晰美观,更便于接线组装和检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分配器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分配器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依次为:1、分配器块,11、供墨槽,111、凸台I,12、回墨槽,121、凸台II,13、凸块I,14、凸块II,2、分配器盖,3、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分配器,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相互密封盖合的分配器块1和分配器盖2,所述分配器块1与所述分配器盖2相邻接的侧面设置有供墨槽11和回墨槽12,所述供墨槽11、回墨槽12与所述分配器盖2相互盖合后形成相互独立的供墨腔和回墨腔,所述供墨腔分别与二级墨盒的出墨口、打印喷头的进墨口相连通,所述回墨腔分别与打印喷头的出墨口、二级墨盒的进墨口相连通,所述供墨腔内和所述回墨腔内分别设置有用于检测其内墨水压力的压力传感器3。
本实施例中,打印机的供墨系统所使用的的墨水为玻璃油墨,由于玻璃油墨的特殊性,为保证二级墨盒和打印喷头内的玻璃油墨不产生较多的沉淀,以保证打印的顺利进行,在二级墨盒与打印喷头之间设置了循环墨路,以使二级墨盒与打印喷头之间的墨水持续循环流动,从而保证供入打印喷头内的玻璃油墨具有合适的流动性。为了减少二级墨盒的数量、节省打印小车的空间、使打印小车内部布局清晰美观、便于接线组装和检修,在二级墨盒与打印喷头之间设置了墨水分配器。墨水分配器设置于打印喷头的正上方,工作时,玻璃油墨从主墨罐供入二级墨盒中,二级墨盒内的墨水经二级墨盒的出墨口流至供墨腔内,再由供墨腔通过打印喷头的进墨口供入打印喷头中;打印喷头内的部分玻璃油墨用于打印,其他玻璃油墨通过打印喷头的出墨口回流至回墨腔内,再从回墨腔通过二级墨盒的进墨口回流至二级墨盒内,如此形成循环墨路。
组装时,二级墨盒与墨水分配器之间的管线仅需一根供墨管和一根回墨管,而与打印喷头相连的众多管线均从墨水分配器向下直连至打印喷头,墨水分配器与打印喷头之间的管线短且直,走向清晰,不会与打印小车内的其他管线之间穿插干扰,并且对打印小车内的元器件进行检修时也易分辨易查找。
对于工业化喷墨打印用途的喷头的点火频率越来越快,为了保证在高打印速度下的优秀的打印质量,并不能纯依靠重力使二级墨盒中的墨水自然流入喷头,而是要求打印机根据打印需要持续、稳定、快速、适量的向打印喷头供墨,现有技术中的喷墨打印机多采用负压供墨系统,通过负压使得供入打印喷头墨水刚好不滴出打印喷头,然后打印喷头根据控制信号按照一定的频率进行滴墨。然而对于玻璃油墨,采用负压模式则很难取得较好的打印效果,这是由于,玻璃油墨相比于普通的油墨或水性墨,其浓稠度、粘度都要高很多,其重量也较大,采用气体负压而产生的吸力不足以抵抗玻璃油墨的重力。因此,对于玻璃油墨,需通过泵的作用以使打印喷头的进墨口和出墨口的玻璃油墨产生压力差,从而控制打印喷头44的储墨腔中的玻璃油墨不因重力而滴落。本实施例中在二级墨盒供入打印喷头的墨路中设置墨泵I,在打印喷头回流至二级墨盒墨路中设置墨泵II,通过控制供墨墨路和回墨墨路的墨水流速来产生压力差。因此,在供墨腔和回墨腔内分别设置压力传感器3,以分别检测供墨腔和回墨腔内的墨水的压力值,依此来调节墨泵I和墨泵II的转速,从而调节供墨墨路和回墨墨路中的压力差。即处于二级墨盒、墨水分配器、打印喷头构成的循环墨路中的玻璃油墨的重力不需要再额外考虑,这部分墨水在墨泵I和墨泵II所产生的压力差下已经克服了重力和其他阻力而处于循环流动中,其余的打印喷头内的用于打印的玻璃油墨,仅需要保证这部分玻璃油墨的进出口压差即可与其重力相抵消,从而避免其不受控的滴落,如此,可以保证打印喷头中的玻璃油墨可以按需滴落,从而完成打印作业。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分配器,既实现了二级墨盒与打印喷头内的墨水持续循环流动,又节省了打印小车的空间,并且使得打印小车内部管线走向清晰美观,更便于接线组装和检修。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图1和图2所示,所述分配器盖2设于所述分配器块1的上方,所述供墨槽11和所述回墨槽12在所述分配器块1上前后并列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3安装于所述分配器盖2上且检测端分别置于所述供墨槽11和回墨槽12内。
本实施例中,供墨槽11和回墨槽12前后并列设置,适用于打印小车内前后空间较为充足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供墨槽11的底面设有与打印喷头的进墨口相连通的出墨孔I,所述供墨槽11的左侧设有与所述二级墨盒的出墨口相连通的进墨孔I;所述回墨槽12的底面设有与打印喷头的出墨口相连通的回墨孔I,所述回墨槽12的右侧设有与所述二级墨盒的进墨口相连通的出墨孔II。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器3的检测端分别置于所述供墨槽11的左侧靠近所述出墨孔I的位置处、所述回墨槽12的右侧靠近所述出墨孔II的位置处。
本实施例中,出墨孔I和回墨孔I为多个且分别设置于供墨槽11和回墨槽12的底面,便于与下方的打印喷头进行直连。将压力传感器3的检测端分别置于靠近出墨孔I和出墨孔II的位置处,检测到的墨水流速更加准确。
进一步的,所述分配器盖2的上表面设置有加热片、温度传感器和热保护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供墨槽11内墨水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加热片用于对次级墨盒内的玻璃油墨进行加热,使其保持于合适的温度下,从而具有合适的流动性和粘稠度,从而使得打印效果更好。温度传感器的设置可以根据检测到的墨水的温度来调节加热片的温度,更加的自动化,热保护器的设置,可以避免由于温度传感器的失灵而导致的加热片温度过高,可靠性更强。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图3和图4所示,所述分配器盖2设于所述分配器块1的前侧,所述供墨槽11和所述回墨槽12在所述分配器块1上上下间隔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3安装于所述分配器块1上且检测端分别置于所述供墨槽11和所述回墨槽12内。
本实施例中,供墨腔11和回墨腔12上下间隔设置,适用于打印小车内前后空间不足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供墨槽11的上端设有与二级墨盒的出墨口相连通的进墨孔II,所述供墨槽11的下端设有若干与打印喷头的进墨口相连通的出墨孔III;所述回墨槽12的下端设有若干与打印喷头的出墨口相连通的回墨孔II,所述回墨槽12的上端设有与二级墨盒的进墨口相连通的出墨孔IV。
进一步的,所述分配器块1的上端设有凸块I13和凸块II14,所述进墨孔II设置于所述凸块I13上,所述进墨孔II贯穿所述凸块I13与所述供墨槽11相连通;所述回墨槽12的后侧设有若干凸台II121,所述出墨孔II贯穿所述凸台II121与打印喷头的进墨口相连通;所述出墨孔IV设置于所述凸块II14上,所述供墨槽11的后侧设有凸台I111,所述出墨孔IV贯穿所述凸台I111、所述凸块II14与二级墨盒的进墨口相连通;所述凸台I111和所述凸台II121不与所述分配器盖2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器3分别安装于所述凸块I13和所述凸块II14的侧面且检测端分别置于所述进墨孔II和所述出墨孔IV内。
本实施例中,出墨孔III和回墨孔II分别设置于供墨槽11和回墨槽12的底端,便于向下与打印喷头进行直连,而供墨槽11设于回墨槽12的上方,为使得供墨槽11的墨水可以向下经过出墨孔III流出,则在回墨槽12内设置若干凸台II121,以容置出墨孔III;为使得回墨槽12内的墨水通过出墨孔IV回流至二级墨盒内,则在供墨槽11内设置凸台I111,用以容置出墨孔IV。凸台I111和凸台II121的厚度分别小于供墨槽11和回墨槽12的深度,避免将供墨腔和回墨腔内部区隔。将压力传感器3的检测端分别置于靠近出墨孔III和出墨孔IV的位置处,检测到的墨水流速更加准确。
进一步的,所述分配器块1的后侧面设有加热片、温度传感器和热保护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供墨槽11内墨水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加热片用于对次级墨盒内的玻璃油墨进行加热,使其保持于合适的温度下,从而具有合适的流动性和粘稠度,从而使得打印效果更好。温度传感器的设置可以根据检测到的墨水的温度来调节加热片的温度,更加的自动化,热保护器的设置,可以避免由于温度传感器的失灵而导致的加热片温度过高,可靠性更强。
应该指出,上述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所相同的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所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在上面详细的说明中,参考了附图,附图形成本文的一部分。在附图中,类似的符号典型地确定类似的部件,除非上下文以其他方式指明。在详细的说明书、附图及权利要求书中所描述的图示说明的实施方案不意味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文所呈现的主题的精神或范围下,其他实施方案可以被使用,并且可以作其他改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密封盖合的分配器块(1)和分配器盖(2),所述分配器块(1)与所述分配器盖(2)相邻接的侧面设置有供墨槽(11)和回墨槽(12),所述供墨槽(11)、回墨槽(12)与所述分配器盖(2)相互盖合后形成相互独立的供墨腔和回墨腔,所述供墨腔分别与二级墨盒的出墨口、打印喷头的进墨口相连通,所述回墨腔分别与打印喷头的出墨口、二级墨盒的进墨口相连通,所述供墨腔内和所述回墨腔内分别设置有用于检测其内墨水压力的压力传感器(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器盖(2)设于所述分配器块(1)的上方,所述供墨槽(11)和所述回墨槽(12)在所述分配器块(1)上前后并列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3)安装于所述分配器盖(2)上且检测端分别置于所述供墨槽(11)和回墨槽(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墨槽(11)的底面设有与打印喷头的进墨口相连通的出墨孔I,所述供墨槽(11)的左侧设有与所述二级墨盒的出墨口相连通的进墨孔I;所述回墨槽(12)的底面设有与打印喷头的出墨口相连通的回墨孔I,所述回墨槽(12)的右侧设有与所述二级墨盒的进墨口相连通的出墨孔II。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3)的检测端分别置于所述供墨槽(11)的左侧靠近所述出墨孔I的位置处、所述回墨槽(12)的右侧靠近所述出墨孔II的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器盖(2)的上表面设置有加热片、温度传感器和热保护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供墨槽(11)内墨水的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器盖(2)设于所述分配器块(1)的前侧,所述供墨槽(11)和所述回墨槽(12)在所述分配器块(1)上上下间隔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3)安装于所述分配器块(1)上且检测端分别置于所述供墨槽(11)和所述回墨槽(12)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墨槽(11)的上端设有与二级墨盒的出墨口相连通的进墨孔II,所述供墨槽(11)的下端设有若干与打印喷头的进墨口相连通的出墨孔III;所述回墨槽(12)的下端设有若干与打印喷头的出墨口相连通的回墨孔II,所述回墨槽(12)的上端设有与二级墨盒的进墨口相连通的出墨孔IV。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器块(1)的上端设有凸块I(13)和凸块II(14),所述进墨孔II设置于所述凸块I(13)上,所述进墨孔II贯穿所述凸块I(13)与所述供墨槽(11)相连通;所述回墨槽(12)的后侧设有若干凸台II(121),所述出墨孔II贯穿所述凸台II(121)与打印喷头的进墨口相连通;所述出墨孔IV设置于所述凸块II(14)上,所述供墨槽(11)的后侧设有凸台I(111),所述出墨孔IV贯穿所述凸台I(111)、所述凸块II(14)与二级墨盒的进墨口相连通;所述凸台I(111)和所述凸台II(121)不与所述分配器盖(2)相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3)分别安装于所述凸块I(13)和所述凸块II(14)的侧面且检测端分别置于所述进墨孔II和所述出墨孔IV内。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器块(1)的后侧面设有加热片、温度传感器和热保护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供墨槽(11)内墨水的温度。
CN202322407140.8U 2023-09-05 2023-09-05 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分配器 Active CN220639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07140.8U CN220639265U (zh) 2023-09-05 2023-09-05 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分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07140.8U CN220639265U (zh) 2023-09-05 2023-09-05 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分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39265U true CN220639265U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65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07140.8U Active CN220639265U (zh) 2023-09-05 2023-09-05 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分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392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42894B (zh) 打印头组件
CA1165174A (en)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US8096643B2 (en) Fluid ejection device
CN103419491B (zh) 利用静电力的三维形状表面印刷装置
CN1183078A (zh) 用流体对连续喷墨的喷嘴进行清洁的装置和方法
CN102971151A (zh) 打印杆结构
CN105050816A (zh) 液体收容容器、液体收容容器单元、液体喷射系统、液体喷射装置
CN104890369A (zh) 液体喷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20090252933A1 (en) Method for digitally printing electroluminescent lamps
JP200205273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ロッタ
CN220639265U (zh) 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分配器
US20060164463A1 (en) Duplex printing system capable of ink removal
US8602527B2 (en) Printhead assembly
CN103660585A (zh) 用于相变喷墨打印机的相变墨储存器
CN105730008A (zh) 一种蚀刻掩膜喷墨直接成像系统及工艺
CN205929823U (zh) 平面实物数码喷印机
CN101722731B (zh) 喷墨记录头和喷墨记录方法
CN203752685U (zh) 一种喷墨打印机用负压模块
CN101066640A (zh) 数字喷墨印花机用双供墨系统
CN220639266U (zh) 一种喷墨打印机用次级墨盒
CN205467920U (zh) 一种蚀刻掩膜喷墨直接成像系统
CN106256557A (zh) 液体喷出装置
CN113043764A (zh) 一种涂料墨水数码印花的方法
CN220639264U (zh) 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罐
CN101948642A (zh) 记录液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