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29706U - 边缘孔夹线的改良结构及电子产品 - Google Patents

边缘孔夹线的改良结构及电子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29706U
CN220629706U CN202321811021.2U CN202321811021U CN220629706U CN 220629706 U CN220629706 U CN 220629706U CN 202321811021 U CN202321811021 U CN 202321811021U CN 220629706 U CN220629706 U CN 2206297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ining piece
fusion
fusion part
edge
improved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1102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塘勇
谢泽潭
谭桂明
李碧成
王成坤
刘紫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en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en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en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en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1102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297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297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297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边缘孔夹线的改良结构及电子产品,包括注塑工件,注塑工件包括主体和结合件;所述主体靠近边缘位置开设有工艺孔,所述工艺孔与所述主体相对应的边缘之间为熔合部;其中,所述结合件一体成型连接于熔合部的一侧,所述结合件的至少一端伸出所述熔合部,所述结合件伸出所述熔合部的端部上具有夹线。通过在熔合部上增设结合件,在注塑成型过程中,注塑冷料流入结合件内,让熔合部处于正常温度,同时,夹线从原来的熔合部转移到结合件上,而结合件在完成注塑后,会被剪切掉,没有外观,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熔料结合处外观和结构强度的问题,不用提高模温,可以大量的节能,且缩短了成形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Description

边缘孔夹线的改良结构及电子产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边缘孔夹线的改良结构及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注塑工件(外壳)按键孔101’(含咪头孔、灯孔等),在注塑时注胶会围绕孔镶件分流,最后熔合在一起,如图1和图2所示,最前面的胶料因料温被模具钢吸收,形成了冷料,外观上会在结合处形成夹线10’或气纹,只能通过喷油来附盖,增加了成本。结构强度方面,此处因冷料后结合,结合时料温达不到标准温度,因此强度也达不到标准,在夹线10’位置会形成内应力易折断且会存在变形,解决此问题,往往会采用提高模温,比如从60度提高到80度,但是在注塑时熔化后液态塑胶时高达200-400度面前,注定了会被模具钢材传导从而损耗,提高模温也只能是起到改善作用,不能根本解决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边缘孔夹线的改良结构及电子产品,其解决了注塑工件熔料熔合处出现夹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边缘孔夹线的改良结构,包括注塑工件,所述注塑工件包括主体和结合件;所述主体靠近边缘位置开设有工艺孔,所述工艺孔与所述主体相对应的边缘之间为熔合部;其中,所述结合件一体成型连接于熔合部的一侧,所述结合件的至少一端伸出所述熔合部,所述结合件伸出所述熔合部的端部上具有夹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结合件一体成型连接于熔合部的内侧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结合件一体成型连接于熔合部的外侧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结合件的内侧壁与所述熔合部的内侧壁齐平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结合件的一端沿工艺孔朝向所述主体相对应的边缘方向延伸出,且所述夹线远离所述熔合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结合件伸出所述熔合部的端部外壁与所述熔合部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艺孔为按键孔、咪头孔或灯头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结合件为柱状结构或板状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塑工件为壳体结构或盖板结构。
一种电子产品,包括所述的边缘孔夹线的改良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在熔合部上增设结合件,在注塑成型过程中,注塑冷料流入结合件内,让熔合部处于正常温度,同时,夹线从原来的熔合部转移到结合件上,而结合件在完成注塑后,会被剪切掉,没有外观,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熔料结合处外观和结构强度的问题,不用提高模温,可以大量的节能,且缩短了成形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注塑工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注塑工件的第一角度立体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注塑工件的第二角度立体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主体 11、熔合部
111、熔合部内侧壁 101、工艺孔
102、间隙 20、结合件
21、夹线。
具体实施方式
注塑工件按键孔(含咪头孔、灯孔等),在注塑时注胶会围绕孔镶件分流,最后熔合在一起,最前面的胶料因料温被模具钢吸收,形成了冷料,外观上会在结合处形成夹线或气纹,只能通过喷油来附盖,增加了成本。结构强度方面,此处因冷料后结合,结合时料温达不到标准温度,因此强度也达不到标准,在夹线位置会形成内应力易折断且会存在变形,解决此问题,往往会采用提高模温,比如从60度提高到80度,但是在注塑时熔化后液态塑胶时高达200-400度面前,注定了会被模具钢材传导从而损耗,提高模温也只能是起到改善作用,不能根本解决此问题。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3至图6,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边缘孔夹线的改良结构,包括注塑工件,所述注塑工件包括主体10和结合件20,主体10和结合件20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主体10靠近边缘位置开设有工艺孔101,所述工艺孔101与所述主体10相对应的边缘之间为熔合部11,熔合部11的宽度较窄,注塑成型时,熔合部11位置容易产生夹线。
图4和图6所示,其中,所述结合件20一体成型连接于熔合部11的一侧,所述结合件20的至少一端伸出所述熔合部11,所述结合件20伸出所述熔合部11的端部上具有夹线21。
通过在熔合部11上增设结合件20,在注塑成型过程中,注塑冷料流入结合件内,让熔合部11处于正常温度,同时,夹线21从原来的熔合部11转移到结合件20上,而结合件20在完成注塑后,会被剪切掉,没有外观,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熔料结合处外观和结构强度的问题,不用提高模温,可以大量的节能,且缩短了成形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可选地,结合件20一体成型连接于熔合部11的中间位置。
图3至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结合件20一体成型连接于熔合部11的内侧壁111。当然,所述结合件20也可以一体成型连接于熔合部11的外侧壁。结合件20成型于熔合部11的内侧壁111相较成型于熔合部11的外侧壁不存着后续外观处理的问题。
如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结合件20的内侧壁111与所述熔合部11的内侧壁111齐平设置,结合件20伸出熔合部11部分在后续会剪掉,结合件20与熔合部11熔接位置(夹线21在远离熔接位置)会留在熔合部11上,能增强熔合部11的结构强度,而结合件20的内侧壁111与所述熔合部11的内侧壁111齐平设置,能有效避免后续处理外观的问题。
图3至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结合件20的一端沿工艺孔101朝向所述主体10相对应的边缘方向延伸出,便于后续将结合件20伸出端剪掉,且所述夹线21远离所述熔合部11,避免夹线21延伸到熔合部11上。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结合件20的一端也可以朝相反方向延伸。
如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结合件20伸出所述熔合部11的端部外壁与所述熔合部11的内侧壁111之间设有间隙102。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艺孔101为按键孔、咪头孔或灯头孔。工艺孔101可以是条形孔、圆形孔、矩形孔或其它异性孔,只要工艺孔101靠近边缘位置即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结合件20为柱状结构或板状结构,结合件20也可以是其它形状结构,只要结合件20一体连接于熔合部11位置即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塑工件为壳体结构或盖板结构或其它结构。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产品,包括所述的边缘孔夹线的改良结构。该电子产品由于本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可选地,电子产品可以是储能产品、音箱产品或手机产品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边缘孔夹线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塑工件,所述注塑工件包括主体和结合件;所述主体靠近边缘位置开设有工艺孔,所述工艺孔与所述主体相对应的边缘之间为熔合部;其中,所述结合件一体成型连接于熔合部的一侧,所述结合件的至少一端伸出所述熔合部,所述结合件伸出所述熔合部的端部上具有夹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孔夹线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件一体成型连接于熔合部的内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孔夹线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件一体成型连接于熔合部的外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缘孔夹线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件的内侧壁与所述熔合部的内侧壁齐平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边缘孔夹线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件的一端沿工艺孔朝向所述主体相对应的边缘方向延伸出,且所述夹线远离所述熔合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缘孔夹线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件伸出所述熔合部的端部外壁与所述熔合部的内侧壁之间设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孔夹线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孔为按键孔、咪头孔或灯头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孔夹线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件为柱状结构或板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孔夹线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工件为壳体结构或盖板结构。
10.一种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边缘孔夹线的改良结构。
CN202321811021.2U 2023-07-11 2023-07-11 边缘孔夹线的改良结构及电子产品 Active CN2206297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11021.2U CN220629706U (zh) 2023-07-11 2023-07-11 边缘孔夹线的改良结构及电子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11021.2U CN220629706U (zh) 2023-07-11 2023-07-11 边缘孔夹线的改良结构及电子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29706U true CN220629706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11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11021.2U Active CN220629706U (zh) 2023-07-11 2023-07-11 边缘孔夹线的改良结构及电子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297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40969U (zh) 一种弯曲弧度浇口进胶系统
CN101344190A (zh) 支架式扎带
CN220629706U (zh) 边缘孔夹线的改良结构及电子产品
US8652383B2 (en) Insert part weld molding method
CN205945844U (zh) 中框、壳体及移动终端
CN207952415U (zh) 一种手机模具定位固定结构
CN112635173B (zh) 一种变压器及其成型方法
JP5212311B2 (ja) コネクタ
CN214099733U (zh) 电池顶盖、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
CN208849159U (zh) 一种二次注塑成型、高可靠性的小型Micro Usb防水连接器
CN218429569U (zh) 成型料件
CN217562597U (zh) 一种led引线框架固定结构
CN218660211U (zh) 一种细长异形双色注塑产品防粘模结构
CN203983258U (zh) 一种组合式键合外壳
CN214380977U (zh) 塑件、结合件、框架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05179322U (zh) 一种耳机咪壳组件
CN212436070U (zh) 一种电子产品内置钣金件的塑胶组件
CN220180001U (zh) 一种双色卡线槽成型模具
CN213166840U (zh) 一种稳固imd膜片的折弯装置
CN220638760U (zh) 基于斜孔钢圈一体注塑成型模具
CN208352566U (zh) 一种接线端子以及具有该接线端子的防水电源
CN216267430U (zh) 一种气象显控单元对外接口结构
CN213586158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
CN203840534U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
JP2019188733A (ja) 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