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28449U - 线缆插入装置和连接器制造设备 - Google Patents

线缆插入装置和连接器制造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28449U
CN220628449U CN202322216188.0U CN202322216188U CN220628449U CN 220628449 U CN220628449 U CN 220628449U CN 202322216188 U CN202322216188 U CN 202322216188U CN 220628449 U CN220628449 U CN 2206284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cable
cable insertion
insertion device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1618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建国
张礼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1618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284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284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284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线缆插入装置和连接器制造设备。线缆插入装置包括:第一块体;第二块体,被组装到第一块体的顶部;第三块体,被组装到第一块体的前侧上;和止退部件,被夹持在第一和第三块体之间。在第一块体的顶面上形成有一排插槽,在第二块体的底面上形成有一排上半圆形插孔,在第三块体的顶面上形成有一排下半圆形插孔,上、下半圆形插孔组成引导线缆插入连接器壳体的线缆插孔中的引导孔,止退部件包括一排弹性悬臂,弹性悬臂伸入插槽中并适于抵靠在线缆上,以防止线缆被拔出。因此,本实用新型无需提供线缆夹具,减少了连接器的制造步骤,提高连接器的制造效率。

Description

线缆插入装置和连接器制造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插入装置和包括该线缆插入装置的连接器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连接器通常包括壳体、端子和线缆。端子设置在壳体中,线缆插入壳体中。通常,端子需要被压接到线缆上。为了保证在压接时线缆保持不动,需要提供一个线缆夹具,以夹持和固定线缆。这会增加连接器安装步骤,降低制造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线缆插入装置。所述线缆插入装置包括:第一块体,具有在竖直方向上相对的顶面和底面以及在第一水平方向上相对的前侧和后侧;第二块体,被组装到所述第一块体的顶部且其底面抵靠在所述第一块体的顶面上;第三块体,被组装到所述第一块体的前侧上;和止退部件,被夹持在所述第一块体和所述第三块体之间。在所述第一块体的顶面上形成有一排插槽,在所述第二块体的底面上形成有与所述一排插槽分别对应的一排上半圆形插孔,在所述第三块体的顶面上形成有与所述一排插槽分别对应的一排下半圆形插孔,所述上半圆形插孔和所述下半圆形插孔组成引导线缆插入连接器壳体的线缆插孔中的引导孔,所述止退部件包括与所述一排插槽分别对应的一排弹性悬臂,所述弹性悬臂伸入所述插槽中并适于抵靠在插入的线缆上,以防止插入的线缆被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线缆插孔中拔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插槽沿所述竖直方向和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延伸并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块体;所述上半圆形插孔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二块体并在所述竖直方向上与对应的插槽对齐;所述下半圆形插孔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三块体并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上与对应的插槽对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止退部件还包括板状主体,所述一排弹性悬臂连接到所述板状主体的上侧边,所述板状主体被夹持在所述第一块体的前侧和所述第三块体的后侧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弹性悬臂包括:第一臂部,其一端与所述板状主体相连并延伸所述竖直方向延伸;和第二臂部,与所述第一臂部的另一端相连并倾斜延伸到对应的插槽中,所述第二臂部的末端适于抵靠在插入的线缆上,以防止插入的线缆被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线缆插孔中拔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三块体上还形成有与所述一排插槽分别对应的一排解锁孔,使得所述弹性悬臂能够被经由所述解锁孔插入的解锁工具推动到与所述线缆分离的解锁位置,以允许插入的线缆被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线缆插孔中拔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一排解锁孔位于所述一排下半圆形插孔的正下方,所述解锁孔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三块体并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上与对应的插槽对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一块体的前侧形成有一个水平台阶面,所述第三块体和所述止退部件的底面被支撑在所述水平台阶面上,以在所述竖直方向上定位所述第三块体和所述止退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一块体、所述第三块体和所述止退部件上分别形成彼此连通的连接孔,使得所述第一块体、所述第三块体和所述止退部件能够通过穿过所述连接孔的连接件被紧固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块体包括:主体部,具有在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垂直的第二水平方向上相对的两端;和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两端并被转动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块体上,所述一排上半圆形插孔形成在所述主体部的底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一块体上形成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块体,在所述第二块体的连接部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线缆插入装置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转动地安装到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中,以将所述第二块体转动地安装到所述第一块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线缆插入装置还包括:限位轴,安装在所述第一块体上并沿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垂直的第二水平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块体,所述限位轴穿过所述插槽,用于抵靠在所述止退部件的弹性悬臂上,以防止所述弹性悬臂过度变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当所述线缆没有被插入时,所述弹性悬臂处于不受力的自然状态并与所述限位轴不接触;当所述线缆被插入时,所述弹性悬臂在所述线缆的推压下被移动到与所述限位轴接触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止退部件还包括板状主体,所述一排弹性悬臂连接到所述板状主体的上侧边,所述板状主体被夹持在所述第一块体的前侧和所述第三块体的后侧之间。所述弹性悬臂包括:第一臂部,其一端与所述板状主体相连并延伸所述竖直方向延伸;和第二臂部,与所述第一臂部的另一端相连并倾斜延伸到对应的插槽中,所述第二臂部的末端适于抵靠在插入的线缆上,以防止插入的线缆被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线缆插孔中拔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当所述线缆被插入时,所述限位轴支撑在所述第一臂部和所述第二臂部之间的连接部位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制造设备。所述连接器制造设备包括:线缆插入装置,用于引导线缆插入连接器壳体上的线缆插孔中。所述线缆插入装置被定位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一侧上,并且所述线缆插入装置上的引导孔与所述连接器壳体上的线缆插孔对齐;在所述线缆经由所述引导孔被插入到所述线缆插孔中时,所述止退部件的弹性悬臂的末端抵靠在所述线缆上,以防止所述线缆被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线缆插孔中拔出。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在线缆插入装置中设置有能够防止插入的线缆被拔出的止退部件,因此,无需提供线缆夹具,减少了连接器的制造步骤,提高连接器的制造效率。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实用新型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线缆插入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线缆插入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未显示第二块体;
图3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线缆插入装置的立体剖视图;
图4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线缆插入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线缆插入装置的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线缆插入装置的第一块体和止退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线缆插入装置和连接器壳体的剖视图;
图8显示线缆插入图7所示的线缆插入装置和连接器壳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实用新型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线缆插入装置。所述线缆插入装置包括:第一块体,具有在竖直方向上相对的顶面和底面以及在第一水平方向上相对的前侧和后侧;第二块体,被组装到所述第一块体的顶部且其底面抵靠在所述第一块体的顶面上;第三块体,被组装到所述第一块体的前侧上;和止退部件,被夹持在所述第一块体和所述第三块体之间。在所述第一块体的顶面上形成有一排插槽,在所述第二块体的底面上形成有与所述一排插槽分别对应的一排上半圆形插孔,在所述第三块体的顶面上形成有与所述一排插槽分别对应的一排下半圆形插孔,所述上半圆形插孔和所述下半圆形插孔组成引导线缆插入连接器壳体的线缆插孔中的引导孔,所述止退部件包括与所述一排插槽分别对应的一排弹性悬臂,所述弹性悬臂伸入所述插槽中并适于抵靠在插入的线缆上,以防止插入的线缆被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线缆插孔中拔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连接器制造设备。所述连接器制造设备包括:线缆插入装置,用于引导线缆插入连接器壳体上的线缆插孔中。所述线缆插入装置被定位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一侧上,并且所述线缆插入装置上的引导孔与所述连接器壳体上的线缆插孔对齐;在所述线缆经由所述引导孔被插入到所述线缆插孔中时,所述止退部件的弹性悬臂的末端抵靠在所述线缆上,以防止所述线缆被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线缆插孔中拔出。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线缆插入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线缆插入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未显示第二块体2;图3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线缆插入装置的立体剖视图;图4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线缆插入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5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线缆插入装置的第一块体1和第二块体2的立体示意图;图6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线缆插入装置的第一块体1和止退部件4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公开一种线缆插入装置。该线缆插入装置包括:第一块体1、第二块体2、第三块体3和止退部件4。第一块体1具有在竖直方向Z上相对的顶面和底面以及在第一水平方向X上相对的前侧和后侧。第二块体2被组装到第一块体1的顶部且其底面抵靠在第一块体1的顶面上。第三块体3被组装到第一块体1的前侧上。止退部件4被夹持在第一块体1和第三块体3之间。
图7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线缆插入装置和连接器壳体5的剖视图;图8显示线缆6插入图7所示的线缆插入装置和连接器壳体5的示意图。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一块体1的顶面上形成有一排插槽11,在第二块体2的底面上形成有与一排插槽11分别对应的一排上半圆形插孔21,在第三块体3的顶面上形成有与一排插槽11分别对应的一排下半圆形插孔31,上半圆形插孔21和下半圆形插孔31组成引导线缆6插入连接器壳体5的线缆插孔51中的引导孔101。止退部件4包括与一排插槽11分别对应的一排弹性悬臂41,弹性悬臂41伸入插槽11中并适于抵靠在插入的线缆6上,以防止插入的线缆6被从连接器壳体5的线缆插孔51中拔出。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插槽11沿竖直方向Z和第一水平方向X延伸并在第一水平方向X上贯穿第一块体1。上半圆形插孔21在第一水平方向X上贯穿第二块体2并在竖直方向Z上与对应的插槽11对齐。下半圆形插孔31在第一水平方向X上贯穿第三块体3并在第一水平方向X上与对应的插槽11对齐。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止退部件4还包括板状主体40,一排弹性悬臂41连接到板状主体40的上侧边,板状主体40被夹持在第一块体1的前侧和第三块体3的后侧之间。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弹性悬臂41包括:第一臂部41a和第二臂部41b。第一臂部41a的一端与板状主体40相连并延伸竖直方向Z延伸。第二臂部41b与第一臂部41a的另一端相连并倾斜延伸到对应的插槽11中。第二臂部41b的末端适于抵靠在插入的线缆6上,以防止插入的线缆6被从连接器壳体5的线缆插孔51中拔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臂部41b呈倒刺状,因此,能够防止插入的线缆6被从连接器壳体5的线缆插孔51中拔出。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三块体3上还形成有与一排插槽11分别对应的一排解锁孔32,使得弹性悬臂41能够被经由解锁孔32插入的解锁工具(未图示)推动到与线缆6分离的解锁位置,以允许插入的线缆6被从连接器壳体5的线缆插孔51中拔出。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一排解锁孔32位于一排下半圆形插孔31的正下方,解锁孔32在第一水平方向X上贯穿第三块体3并在第一水平方向X上与对应的插槽11对齐。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一块体1的前侧形成有一个水平台阶面1c,第三块体3和止退部件4的底面被支撑在水平台阶面1c上,以在竖直方向Z上定位第三块体3和止退部件4。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一块体1、第三块体3和止退部件4上分别形成彼此连通的连接孔102,使得第一块体1、第三块体3和止退部件4能够通过穿过连接孔102的连接件(未图示,例如螺栓)被紧固在一起。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块体2包括:主体部20和连接部22。主体部20具有在与第一水平方向X垂直的第二水平方向Y上相对的两端。连接部22分别位于主体部20的两端并被转动地连接到第一块体1上。一排上半圆形插孔21形成在主体部20的底面上。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一块体1上形成有第一连接孔1a,第一连接孔1a沿第二水平方向Y贯穿第一块体1,在第二块体2的连接部22上形成有与第一连接孔1a对应的第二连接孔2b。线缆插入装置还包括连接轴2a,连接轴2a转动地安装到第一连接孔1a和第二连接孔2b中,以将第二块体2转动地安装到第一块体1上。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线缆插入装置还包括限位轴1b,限位轴1b安装在第一块体1上并沿与第一水平方向X垂直的第二水平方向Y贯穿第一块体1。限位轴1b穿过插槽11,用于抵靠在止退部件4的弹性悬臂41上,以防止弹性悬臂41过度变形。
如图7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当线缆6没有被插入时,弹性悬臂41处于不受力的自然状态并与限位轴1b不接触。如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当线缆6被插入时,弹性悬臂41在线缆6的推压下被移动到与限位轴1b接触的位置。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当线缆6被插入时,限位轴1b支撑在第一臂部41a和第二臂部41b之间的连接部位上。
如图1至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还公开一种连接器制造设备。该连接器制造设备包括:线缆插入装置,用于引导线缆6插入连接器壳体5上的线缆插孔51中。线缆插入装置被定位在连接器壳体5的一侧上,并且线缆插入装置上的引导孔101与连接器壳体5上的线缆插孔51对齐。在线缆6经由引导孔101被插入到线缆插孔51中时,止退部件4的弹性悬臂41的末端抵靠在线缆6上,以防止线缆6被从连接器壳体5的线缆插孔51中拔出。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这些变化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线缆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块体(1),具有在竖直方向(Z)上相对的顶面和底面以及在第一水平方向(X)上相对的前侧和后侧;
第二块体(2),被组装到所述第一块体(1)的顶部且其底面抵靠在所述第一块体(1)的顶面上;
第三块体(3),被组装到所述第一块体(1)的前侧上;和
止退部件(4),被夹持在所述第一块体(1)和所述第三块体(3)之间,
在所述第一块体(1)的顶面上形成有一排插槽(11),在所述第二块体(2)的底面上形成有与所述一排插槽(11)分别对应的一排上半圆形插孔(21),在所述第三块体(3)的顶面上形成有与所述一排插槽(11)分别对应的一排下半圆形插孔(31),所述上半圆形插孔(21)和所述下半圆形插孔(31)组成引导线缆(6)插入连接器壳体(5)的线缆插孔(51)中的引导孔(101),
所述止退部件(4)包括与所述一排插槽(11)分别对应的一排弹性悬臂(41),所述弹性悬臂(41)伸入所述插槽(11)中并适于抵靠在插入的线缆(6)上,以防止插入的线缆(6)被从所述连接器壳体(5)的线缆插孔(51)中拔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槽(11)沿所述竖直方向(Z)和所述第一水平方向(X)延伸并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X)上贯穿所述第一块体(1);
所述上半圆形插孔(21)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X)上贯穿所述第二块体(2)并在所述竖直方向(Z)上与对应的插槽(11)对齐;
所述下半圆形插孔(31)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X)上贯穿所述第三块体(3)并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X)上与对应的插槽(11)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退部件(4)还包括板状主体(40),所述一排弹性悬臂(41)连接到所述板状主体(40)的上侧边,所述板状主体(40)被夹持在所述第一块体(1)的前侧和所述第三块体(3)的后侧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悬臂(41)包括:
第一臂部(41a),其一端与所述板状主体(40)相连并延伸所述竖直方向(Z)延伸;和
第二臂部(41b),与所述第一臂部(41a)的另一端相连并倾斜延伸到对应的插槽(11)中,
所述第二臂部(41b)的末端适于抵靠在插入的线缆(6)上,以防止插入的线缆(6)被从所述连接器壳体(5)的线缆插孔(51)中拔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三块体(3)上还形成有与所述一排插槽(11)分别对应的一排解锁孔(32),使得所述弹性悬臂(41)能够被经由所述解锁孔(32)插入的解锁工具推动到与所述线缆(6)分离的解锁位置,以允许插入的线缆(6)被从所述连接器壳体(5)的线缆插孔(51)中拔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排解锁孔(32)位于所述一排下半圆形插孔(31)的正下方,所述解锁孔(32)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X)上贯穿所述第三块体(3)并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X)上与对应的插槽(11)对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块体(1)的前侧形成有一个水平台阶面(1c),所述第三块体(3)和所述止退部件(4)的底面被支撑在所述水平台阶面(1c)上,以在所述竖直方向(Z)上定位所述第三块体(3)和所述止退部件(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块体(1)、所述第三块体(3)和所述止退部件(4)上分别形成彼此连通的连接孔(102),使得所述第一块体(1)、所述第三块体(3)和所述止退部件(4)能够通过穿过所述连接孔(102)的连接件被紧固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块体(2)包括:
主体部(20),具有在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X)垂直的第二水平方向(Y)上相对的两端;和
连接部(22),分别位于所述主体部(20)的两端并被转动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块体(1)上,
所述一排上半圆形插孔(21)形成在所述主体部(20)的底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缆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块体(1)上形成有第一连接孔(1a),所述第一连接孔(1a)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Y)贯穿所述第一块体(1),在所述第二块体(2)的连接部(22)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a)对应的第二连接孔(2b);
所述线缆插入装置还包括连接轴(2a),所述连接轴(2a)转动地安装到所述第一连接孔(1a)和所述第二连接孔(2b)中,以将所述第二块体(2)转动地安装到所述第一块体(1)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限位轴(1b),安装在所述第一块体(1)上并沿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X)垂直的第二水平方向(Y)贯穿所述第一块体(1),
所述限位轴(1b)穿过所述插槽(11),用于抵靠在所述止退部件(4)的弹性悬臂(41)上,以防止所述弹性悬臂(41)过度变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缆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线缆(6)没有被插入时,所述弹性悬臂(41)处于不受力的自然状态并与所述限位轴(1b)不接触;
当所述线缆(6)被插入时,所述弹性悬臂(41)在所述线缆(6)的推压下被移动到与所述限位轴(1b)接触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线缆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退部件(4)还包括板状主体(40),所述一排弹性悬臂(41)连接到所述板状主体(40)的上侧边,所述板状主体(40)被夹持在所述第一块体(1)的前侧和所述第三块体(3)的后侧之间;
所述弹性悬臂(41)包括:
第一臂部(41a),其一端与所述板状主体(40)相连并延伸所述竖直方向(Z)延伸;和
第二臂部(41b),与所述第一臂部(41a)的另一端相连并倾斜延伸到对应的插槽(11)中,
所述第二臂部(41b)的末端适于抵靠在插入的线缆(6)上,以防止插入的线缆(6)被从所述连接器壳体(5)的线缆插孔(51)中拔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线缆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线缆(6)被插入时,所述限位轴(1b)支撑在所述第一臂部(41a)和所述第二臂部(41b)之间的连接部位上。
15.一种连接器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插入装置,用于引导线缆(6)插入连接器壳体(5)上的线缆插孔(51)中,
所述线缆插入装置被定位在所述连接器壳体(5)的一侧上,并且所述线缆插入装置上的引导孔(101)与所述连接器壳体(5)上的线缆插孔(51)对齐,
在所述线缆(6)经由所述引导孔(101)被插入到所述线缆插孔(51)中时,所述止退部件(4)的弹性悬臂(41)的末端抵靠在所述线缆(6)上,以防止所述线缆(6)被从所述连接器壳体(5)的线缆插孔(51)中拔出。
CN202322216188.0U 2023-08-16 2023-08-16 线缆插入装置和连接器制造设备 Active CN2206284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16188.0U CN220628449U (zh) 2023-08-16 2023-08-16 线缆插入装置和连接器制造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16188.0U CN220628449U (zh) 2023-08-16 2023-08-16 线缆插入装置和连接器制造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28449U true CN220628449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21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16188.0U Active CN220628449U (zh) 2023-08-16 2023-08-16 线缆插入装置和连接器制造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284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11408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TWI758905B (zh) 連接器組件
US4778410A (en) Jack
US6071152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nserted terminals
JP3462077B2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これに用いる接点の形成方法
EP0846350B1 (en) Method for making surface mountable connectors
EP0676836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including suction platform for facilitating picking
KR20050075729A (ko) 단자 피팅과, 커넥터, 그리고 커넥터 조립 방법
JP2011003543A (ja) ワイヤ・ツー・ボード・コネクタ
US10056714B2 (en) Connector device including coming-off preventing structure
US9276334B1 (en) Poke-i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5338230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H0415996B2 (zh)
JP3143222U (ja) 改良されたデュアルビームコンタクトを備えたコネクタ
CN220628449U (zh) 线缆插入装置和连接器制造设备
JP3024069B2 (ja) 積重ね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CN110190443B (zh) 一种接触件及高速连接器
CN217882052U (zh) 电连接器及电路板座
JPH0145714B2 (zh)
JPS63138678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22131161A (ja) 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
CN110212343B (zh) 一种高速连接器及插孔接触件
US6478598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contacts
CN114267974A (zh) 一种自短路连接器
US6179626B1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