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27925U - 一种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27925U
CN220627925U CN202322065321.7U CN202322065321U CN220627925U CN 220627925 U CN220627925 U CN 220627925U CN 202322065321 U CN202322065321 U CN 202322065321U CN 220627925 U CN220627925 U CN 2206279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attery
cooling
flow channel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6532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玉琪
刘建龙
宗福才
张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6532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279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279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279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具有两两相交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所述电池包包括:电池箱、电池模块和冷却板;其中,所述电池箱包括侧板和底座,所述侧板与所述底座围合形成具有敞口的容纳腔;所述冷却板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冷却板内开设有第一冷却流道,所述侧板内设置有连接管路,所述底座内开设有第二冷却流道,所述连接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和所述第二冷却流道;所述电池模块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电池模块相对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冷却板和所述底座。可以提高所述电池模块的散热能力,提升所述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包。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动力电池包作为新能源电池的动力来源,在新能源汽车中被广泛应用。目前,动力电池包通常包括至少一个由若干电芯组合而成的电池模块,电芯在工作状态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不及时采取散热措施将会损坏电芯,且任意一颗电芯的损坏都会导致整个动力电池包的损坏,进而降低电池包的使用寿命;而在动力电池包中设置冷却系统,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电池包的体积利用率,如何兼顾电池包的安全性与体积利用率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电池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具有两两相交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电池包包括:电池箱、电池模块和冷却板;其中,
所述电池箱包括侧板和底座,所述侧板与所述底座围合形成具有敞口的容纳腔;
冷却板设置于容纳腔中,所述冷却板内可以开设有第一冷却流道,所述侧板内设置有连接管路,所述底座内开设有第二冷却流道,所述连接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和所述第二冷却流道;
所述电池模块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沿第一方向,所述电池模块相对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冷却板和所述底座。
可选地,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多个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包括电芯本体、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电芯本体包括第一侧和第二侧;
所述第一极柱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二极柱设置于所述第二侧;
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冷却流道与所述第二极柱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冷却流道与所述第一极柱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电芯本体的第一侧与所述冷却板抵接,所述电芯本体的第二侧与所述底座抵接。
可选地,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极柱和所述第二极柱之间具有第一距离。
可选地,所述电池模块沿所述第一方向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在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围绕多个所述单体电池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极柱设置,在所述第二端,多个所述单体电池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极柱围绕所述第二冷却流道设置。
可选地,所述冷却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连接板体;
所述连接板体连接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连接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限定出容纳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极柱的U型空间;
所述第一冷却流道贯穿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连接板体。
可选地,所述底座设置有容纳槽;
所述容纳槽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极柱的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容纳槽中。
可选地,所述第二冷却流道包括第一子流道、第二子流道和第三子流道;
所述第一子流道和所述第二子流道均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子流道连接于所述第一子流道和所述第二子流道沿所述第三方向的同一端;
所述第一子流道与至少部分的所述单体电池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
所述第二子流道与至少部分的所述单体电池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
可选地,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多个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端设置有第一防爆阀。
可选地,所述侧板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
所述第一侧板内设置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与第一防爆阀连接;和/或,所述第二侧板内设置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与第一防爆阀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防爆阀,所述第二防爆阀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
和/或,所述第二侧板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防爆阀,所述第三防爆阀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块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且所述电池模块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冷却板和所述底座,由于所述冷却板内开设有第一冷却流道,所述底座内开设有第二冷却流道,并且通过在侧板内设置连接管路将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连通,使得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和所述第二冷却流道可以分别对所述电池模块的相对两端进行冷却,以提高所述电池模块的散热能力,进而提升所述电池包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兼顾电池包的体积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电池包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电池包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电池包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3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冷却液的流动路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池模块,11-第一电池组件,12-第二电池组件,2-单体电池,21-电芯本体,22-第一极柱,23-第二极柱,24-第一单体电池,25-第二单体电池,26-第一侧,27-第二侧,3-冷却板,31-第一冷却流道,32-第一板体,33-第二板体,34-连接板体,4-电池箱,41-盖体,42-侧板,421-第一侧板,422-第二侧板,423-第三侧板,424-第四侧板,425-隔板,43-底座,431-容纳槽,432-第二冷却流道,4321-第一子流道,4322-第二子流道,61-第一防爆阀,62-第二防爆阀,63-第三防爆阀,64-第四防爆阀,71-进液口,72-出液口,81-第一通道,82-第二通道,83-第三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申请中术语“平行”不仅包括绝对平行的情况,也包括了工程上常规认知的大致平行的情况,如“平行”是指直线与直线、直线与面、或面与面形成的角度为-1°~1°的状态;同时,“垂直”也不仅包括绝对垂直的情况,还包括工程上常规认知的大致垂直的情况,如垂直”是指直线与直线、直线与面、或面与面形成的角度为89°~91°的状态。距离相等或角度相等,不仅包括绝对相等的情况,还包括工程上常规认知的大致相等情况,即可存在一定误差,如公差范围在-1%~1%的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核心构思之一在于公开一种电池包,如图1和图4所示,电池包具有未同时处于同一平面且两两相交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所述电池包具体可以包括:电池箱4以及设置于电池箱4内的电池模块1和冷却板3;其中,电池箱4包括侧板42和底座43,侧板42与底座43围合形成具有敞口的容纳腔;冷却板3设置于容纳腔内,冷却板3内可以开设有第一冷却流道31,侧板42内设置有连接管路,底座43内开设有第二冷却流道432,连接管路连通第一冷却流道31和第二冷却流道432;电池模块1设置于容纳腔中,沿第一方向,电池模块1相对的两端分别连接冷却板3和底座43。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方向A1、所述第二方向A2和所述第三方向A3可以为三维空间内的三个方向,所述第一方向A1、所述第二方向A2和所述第三方向A3未同时处于同一个平面,且所述第一方向A1、所述第二方向A2和所述第三方向A3中的两两相交,在所述第一方向A1、所述第二方向A2和所述第三方向A3中的两两垂直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方向A1、所述第二方向A2和所述第三方向A3可以分别为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X轴、Y轴和Z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池模块1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冷却板3和底座43,由于冷却板3内开设有第一冷却流道31,底座43内开设有第二冷却流道432,使得第一冷却流道31和第二冷却流道432可以分别对电池模块1的相对两端进行冷却,以提高电池模块1的散热能力,进而提升电池包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侧板42内开设有连通第一冷却流道31和第二冷却流道432的连接管路,也即将连接管路集成于侧板42内,可以减少零部件的使用,降低成本,且还可以提高电池包的体积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池包可以应用于车辆、电动自行车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侧板42内设置有连接管路,可以理解为侧板42内直接开设有连接管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可以由电池箱4和设置于电池箱4内的电池模块1组成,电池箱4可以由底座43和侧板42围合形成,且电池箱4包括具有敞口的容纳腔,电池模块1可以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这样,冷却板3内开设第一冷却流道31,底座43内开设第二冷却流道432,第一冷却流道31和第二冷却流道432之间通过连接管路连通,使得电池包可以集成液冷系统,由于电池模块1分别连接冷却板3和底座43,液冷系统可以实现对电池模块1的冷却功能。
具体地,电池箱4还可以包括盖体41,盖体41可以与底座43相对设置,且盖体41与侧板42连接,可以用于密封所述容纳腔。
具体地,侧板42可以包括设置于底座43四侧的四个子侧板,以使得侧板42和底座43可以围合形成具有敞口的容纳腔。侧板42沿所述第二方向可以包括相对的第一侧板421和第二侧板422,侧板42沿所述第三方向可以包括相对的第三侧板423和第四侧板424,第一侧板421、第二侧板422、第三侧板423、第四侧板424依次首尾连接。
具体地,沿所述第一方向,电池模块1设置于冷却板3和底座43之间,电池模块1的相对两端可以分别与冷却板3和底座43连接,使得冷却板3和底座43可以分别对电池模块1的相对两端进行冷却,可以提高电池模块1的散热效率。
具体地,电池模块1可以分别与冷却板3和底座43抵接、扣合连接或者粘接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底座43、电池模块1和冷却板3可以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侧板42内可以设置有连接管路,以通过连接管路连通第一冷却流道31和第二冷却流道432。连接管路具体可以设置于第一侧板421、第二侧板422、第三侧板423、第四侧板424中的至少一个中。
可选地,电池模块1包括多个单体电池2,单体电池2包括电芯本体21、第一极柱22和第二极柱23;沿第一方向,电芯本体21包括第一侧26和第二侧27;第一极柱22设置于第一侧26,第二极柱23设置于第二侧27;沿第二方向,第一冷却流道31与第一极柱22间隔设置,第二冷却流道432与第二极柱23间隔设置;其中,电芯本体21的第一侧26与冷却板3抵接,电芯本体21的第二侧27与底座43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芯本体21的第一侧26与冷却板3抵接,可以提高第一冷却流道31对电芯本体21的冷却效果。电芯本体21的第二侧27与底座43抵接,可以提高第二冷却流道432对电芯本体21的冷却效果。而且,第一冷却流道31与第一极柱22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二冷却流道432与第二极柱23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且电芯本体21的两侧可以分别与冷却板3和底座43抵接,这样,第一冷却流道31与第一极柱22可以设置于同一水平面内,第二冷却流道432与第二极柱23可以设置于同一水平面内,可以合理利用电池箱4的内部空间,节省成本,提高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具体地,多个单体电池2可以沿所述第二方向呈一排、两排或者多排设置,多个单体电池2也可以沿所述第三方向呈一列、两列或者多列设置,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如图4所示,沿第二方向,第一极柱22和第二极柱23之间具有第一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极柱22和第二极柱23沿所述第二方向具有第一距离,使得第一极柱22和第二极柱23可以错位设置,可以提供单体电池2的结构稳定性。
具体地,第一极柱22和第二极柱23分别设置于电芯本体21的相对两侧,第一极柱22和第二极柱23的极性相反,例如,第一极柱22为正极,对应的第二极柱23为负极;第一极柱22为负极,对应的第二极柱23为正极。
具体地,两个单体电池2之间可以通过连接片实现电连接,使得电池模块1可以实现无模组的设计,提高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可选地,电池模块1可以包括第一电池组件11和第二电池组件12,多个单体电池2包括第一单体电池24和第二单体电池25;第一电池组件11包括多个沿第三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单体电池24,第二电池组件12包括多个沿第三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二单体电池25,第一电池组件11和第二电池组件12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电池模块1沿第一方向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可以理解为,第一电池组件11沿第一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电池组件12沿第二方向也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极柱22设置于第一端,第二极柱23设置于第二端,在第一端,第一冷却流道31围绕第一电池组件11和第二电池组件12的第一极柱22设置,在第二端,第一电池组件11和第二电池组件12的第二极柱23围绕第二冷却流道432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电池模块1的第一端,第一冷却流道31围绕第一极柱22设置,可以提高电芯本体21与冷却板3的接触面积,第一冷却流道31内的冷却液可以对电芯本体21起到温度控制的作用,进而提高第一冷却流道31对电芯本体21的冷却效率。在电池模块1的第二端,第二极柱23围绕第二冷却流道432设置,可以提高电芯本体21与底座43的接触面积,第二冷却流道432内的冷却液可以对电芯本体21起到温度控制的作用,进而提高第二冷却流道432对电芯本体21的冷却效率。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电池组件11可以由多个沿第三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单体电池24组成,第二电池组件12可以由多个沿第三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二单体电池25组成,第一电池组件11和第二电池组件12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第一电池组件11中的第一极柱22和第二电池组件12的第一极柱22相互靠近,使得第一冷却流道31围绕第一极柱22设置,第一电池组件11中的第二极柱23和第二电池组件12中的第二极柱23相互远离,使得第二极柱23围绕第二冷却流道432设置。
可选地,如图5所示,冷却板3包括第一板体32、第二板体33和连接板体34;连接板体34连接第一板体32和第二板体33,连接板体34、第一板体32和第二板体33限定出容纳至少部分第一极柱22的U型空间;第一冷却流道31贯穿第一板体32、第二板体33和连接板体34。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板体34、第一板体32和第二板体33限定出容纳至少部分第一极柱22的U型空间,便于冷却板3和第一极柱22设置于同一水平面内,以合理利用电池箱4的内部空间。第一冷却流道31贯穿第一板体32、第二板体33和连接板体34,便于实现第一冷却流道31中的冷却液在流通的过程中,冷却第一电池组件11和第二电池组件12中的第一极柱22。
具体地,第一板体32和第二板体33均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第一板体32与第一电池组件11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第二板体33与第二电池组件12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连接板体34连接于第一板体32和第二板体33的同一端,使得冷却板3可以为U形结构。
具体地,连接板体34、第一板体32和第二板体33可以一体成型形成冷却板3。或者,连接板体34的一端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与第一板体32固定,连接板体34的另一端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与第二板体33固定,使得连接板体34、第一板体32和第二板体33可以拼接形成冷却板3。
可选地,底座43设置有容纳槽431;容纳槽431沿第三方向延伸,第二极柱23的至少部分容纳于容纳槽431中。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底座43上设置容纳槽431,将第二极柱23的至少部分容纳在容纳槽431中,可以缩短第二冷却流道432与电芯本体21之间的距离,以提高第二冷却流道432对电芯本体21的冷却效果。而且,容纳槽431可以对第二极柱23起到限位作用,还可以提高单体电池2与底座43之间的装配稳定性。
具体地,容纳槽431沿第三方向延伸,容纳槽431可以同时容纳第一电池组件11中的多个第二极柱23或者第二电池组件12中的多个第二极柱23。容纳槽431的数量可以根据单体电池2的布置方式进行适应性调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第二冷却流道432包括第一子流道4321、第二子流道4322和第三子流道;第一子流道4321和第二子流道4322均沿第三方向延伸,第三子流道连接于第一子流道4321和第二子流道4322沿第三方向的同一端;第一子流道4321与第一电池组件11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第二子流道4322与第二电池组件12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子流道4321与第一电池组件11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使得第一子流道4321可以对第一电池组件11中的电芯本体21进行冷却降温;第二子流道4322与第二电池组件12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使得第二子流道4322可以对第二电池组件12中的电芯本体21进行冷却降温。
具体地,第三子流道连接于第一子流道4321和第二子流道4322沿所述第三方向的同一端,使得第二冷却流道432可以为U形流道。
具体地,第一电池组件11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分别与第一板体32和第一子流道4321相对,第二电池组件12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分别与第二板体33和第二子流道4322相对,在第一冷却流道31和第二冷却流道432中有冷却液流动的过程中,冷却液可以流经第一电池组件11和第二电池组件12中的每一个单体电池2,可以提高电池包液冷系统的热管理效率。
可选地,电池模块1包括多个单体电池2,单体电池2沿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端设置有第一防爆阀6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单体电池2沿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端设置有第一防爆阀61,可以通过第一防爆阀61排出电芯本体21中的电解液,从而避免单体电池2发生爆炸的情况;并且,单体电池2上的第一防爆阀61没有朝向第一冷却流道31或第二冷却流道432,避免了冲出的气流破坏冷却系统,从而能够保证电池包的安全性。
具体地,对于单个单体电池2来说,每个单体电池2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端可以设置有一个防爆阀,或者每个单体电池2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端可以分别设置有一个防爆阀,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对于多个沿所述第二方向成相邻的单体电池2,相邻两个单体电池2的第一防爆阀61可以沿所述第二方向相背设置,以避免相邻两个单体电池2之间相互影响造成热蔓延。
可选地,如图6所示,侧板42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421和第二侧板422;第一侧板421内设置有第一通道81,第二侧板422内设置有第二通道82;第一通道81和第二通道82与不同的第一防爆阀61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通道81与第一防爆阀61连通,使得第一通道81可以接收电芯本体21通过第一防爆阀61释放的电解液。第二通道82与第二防爆阀62连通,使得第二通道82可以接收电芯本体21通过第二防爆阀62释放的电解液。
具体地,第二侧板422的内壁上可以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可以连通对应第一通道81和第一防爆阀61。第一侧板421的内壁上可以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可以连通对应的第二通道82和第一防爆阀6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道81和第二通道82可以仅存在一个。
可选地,如图4所示,第一电池组件11和第二电池组件12沿所述第二方向并排设置,电池箱4还包括隔板425;隔板425设置于第一侧板421和第二侧板422之间,并可以将容纳腔分割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隔板425与第一侧板421之间的第一容纳腔可以用于容纳第一电池组件11,隔板425与第二侧板422之间的第二容纳腔可以用于容纳第二电池组件12。沿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单体电池2的第一防爆阀61相对设置,其中,隔板425内可以设置有第三通道83;第三通道83、第一通道81和第二通道82可以分别连通不同的第一防爆阀61。
可选地,如图3所示,第一侧板421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防爆阀62,第二防爆阀62与第一通道81连通;第二侧板422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防爆阀63,第三防爆阀63与第二通道82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防爆阀62设置于第二侧板422的外壁上且与第一通道81连通,第三防爆阀63设置于第三侧板423的外壁上且与第二通道82连通,使得第二防爆阀62和第三防爆阀63可以将电芯本体21产生的烟雾排出,从而降低热失控带来的危害。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防爆阀62和第三防爆阀63可以仅存在一个。
具体地,隔板425沿第三方向的相对两端可以分别与第三侧板423和第四侧板424固定连接,第三侧板423的外壁上可以设置有第四防爆阀64,第四防爆阀64可以与第三通道83连通。
可选地,如图2所示,连接管路可以设置于第三侧板423,第三侧板423的外壁上可以设置有进液口71和出液口72;进液口71和出液口72可以分别设置于第三侧板423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中心的两侧;进液口71与第二冷却流道432的进水口连通,出液口72可以第一冷却流道31的出水口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液口71可以将冷却液导入第二冷却流道432,连接管路可以将冷却液传输至第一冷却流道31,出液口72可以将冷却液导出第一冷却流道31,使得冷却液可以从电芯本体21的底部流动电芯本体21的顶部,布满整个电池包的内部,形成闭环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池包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块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且所述电池模块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冷却板和所述底座,由于所述冷却板内开设有第一冷却流道,所述底座内开设有第二冷却流道,使得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和所述第二冷却流道可以分别对所述电池模块的相对两端进行冷却,以提高所述电池模块的散热能力,进而提升所述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池包,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包,具有两两相交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电池箱(4)、电池模块(1)和冷却板(3);其中,
所述电池箱(4)包括侧板(42)和底座(43),所述侧板(42)与所述底座(43)围合形成具有敞口的容纳腔;
所述冷却板(3)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冷却板(3)内开设有第一冷却流道(31),所述侧板(42)内设置有连接管路,所述底座(43)内开设有第二冷却流道(432),所述连接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流道(31)和所述第二冷却流道(432);
所述电池模块(1)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电池模块(1)相对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冷却板(3)和所述底座(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1)包括多个单体电池(2),所述单体电池(2)包括电芯本体(21)、第一极柱(22)和第二极柱(23);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电芯本体(21)包括第一侧(26)和第二侧(27);
所述第一极柱(22)设置于所述第一侧(26),所述第二极柱(23)设置于所述第二侧(27);
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冷却流道(31)与所述第一极柱(22)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冷却流道(432)与所述第二极柱(23)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电芯本体(21)的第一侧(26)与所述冷却板(3)抵接,所述电芯本体(21)的第二侧(27)与所述底座(43)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极柱(22)和所述第二极柱(23)之间具有第一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电池模块(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在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冷却流道(31)围绕多个所述单体电池(2)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极柱(22)设置,在所述第二端,多个所述单体电池(2)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极柱(23)围绕所述第二冷却流道(432)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3)包括第一板体(32)、第二板体(33)和连接板体(34);
所述连接板体(34)连接所述第一板体(32)和所述第二板体(33),所述连接板体(34)、所述第一板体(32)和所述第二板体(33)限定出容纳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极柱(22)的U型空间;
所述第一冷却流道(31)贯穿所述第一板体(32)、所述第二板体(33)和所述连接板体(34)。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3)设置有容纳槽(431);
所述容纳槽(431)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极柱(23)的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容纳槽(431)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流道(432)包括第一子流道(4321)、第二子流道(4322)和第三子流道;
所述第一子流道(4321)和所述第二子流道(4322)均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子流道连接于所述第一子流道(4321)和所述第二子流道(4322)沿所述第三方向的同一端;
所述第一子流道(4321)与至少部分的所述单体电池(2)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
所述第二子流道(4322)与至少部分的所述单体电池(2)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1)包括多个单体电池(2),所述单体电池(2)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端设置有第一防爆阀(6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42)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421)和第二侧板(422);
所述第一侧板(421)内设置有第一通道(81),所述第一通道(81)与所述第一防爆阀(61)连接;和/或,所述第二侧板(422)内设置有第二通道(82),所述第二通道(82)与所述第一防爆阀(61)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板(421)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防爆阀(62),所述第二防爆阀与所述第一通道(81)连通;
和/或,所述第二侧板(422)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防爆阀(63),所述第三防爆阀(63)与所述第二通道(82)连通。
CN202322065321.7U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电池包 Active CN2206279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65321.7U CN220627925U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65321.7U CN220627925U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27925U true CN220627925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17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65321.7U Active CN220627925U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279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30086018A (ko) 콤팩트한 구조와 우수한 방열 특성의 전지모듈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중대형 전지팩
CN211480235U (zh) 电池包
CN107799829B (zh) 电池组以及用于电池组的包封互连
KR20120096133A (ko) 냉각 효율성이 향상된 냉각부재와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WO2023078187A1 (zh) 电池组、电池的热管理系统以及用电装置
CN220627925U (zh) 一种电池包
CN218602547U (zh) 电池包散热装置、电池包和车辆
CN111900510A (zh) 一种电动叉车锂离子电池分区式冷却装置
CN217562756U (zh) 电芯单元及总成
CN113782903B (zh) 电池包及具有该电池包的车辆
CN116615830A (zh) 电池、用电设备、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设备
CN114665183A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车辆
EP3637537B1 (en) Bypass tube for a cooling circuit of a vehicle battery pack
CN220491995U (zh) 电池壳体、锂离子二次电池及电动交通工具
CN218996851U (zh) 电池组液冷散热无焊接成组结构、电池包及动力电池箱
CN221041365U (zh) 一种大容量电池用筒体及大容量电池
CN219658787U (zh) 换热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9937270U (zh) 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CN220585352U (zh) 一种大容量电池
CN220138414U (zh) 电池包和车辆
CN220021368U (zh) 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US20240030518A1 (en) Lithium-ion secondary battery and electric vehicle
CN221126065U (zh) 换热组件、电池、电池管理系统以及用电装置
CN217485567U (zh) 电池箱体、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CN214411312U (zh) 散热模组及储能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