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27568U - 一种电抗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抗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27568U
CN220627568U CN202322373912.0U CN202322373912U CN220627568U CN 220627568 U CN220627568 U CN 220627568U CN 202322373912 U CN202322373912 U CN 202322373912U CN 220627568 U CN220627568 U CN 2206275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ing
wire
conducting strips
reactor
suppor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7391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相开
王文斌
熊妮
潘传喜
林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elixi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elixi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elixi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elixi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7391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275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275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275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抗器结构,包括间隔设置在外壳中的多个电感线圈组件,每个电感线圈组件具有朝外壳开口方向延伸的两个导电片,和设置在两个导电片上的接线组件,接线组件包括可打开的接线盒,和设置在接线盒中与两个导电片相连两个紧线结构,安装接线时,这种电抗器直接在接线盒中通过紧线结构完成接线操作,只要将穿入接线盒中的导线通过紧线结构紧固连接在导电片上即可,避免电抗器引出导线和导电片的接线位置发生外露情况,防护性好,安装接触面大,保证电抗器接线操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好,提高安装效率,通过将电感线圈组件与接线组件安装成一体,实现模块化和便利化安装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抗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抗器结构。
背景技术
电抗器是电感的一种,作为光伏逆变器里面最关键的元器件之一,主要有储能、升压、滤波、消除EMI等作用,在盒体中使用灌胶电感,可以降低逆变器内部及电感温度,还能显著提高电感的性能和寿命。
现有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8722683U公开了一体式电感结构,包括铝壳,铝壳上端敞口,铝壳的腔体经由其中部的隔磁片分隔成左右腔室,左腔室内置放升压电感,右腔室内置放逆变电感,铝壳的腔体内灌封有导热硅胶,其中,升压电感由第一升压绕组和第二升压绕组构成,第一升压绕组和第二升压绕组的绕线端头分别连接到第一升压绕组接线端子和第二升压绕组接线端子;逆变电感由第一逆变绕组和第二逆变绕组构成,第一逆变绕组和第二逆变绕组的绕线端头连接到逆变绕组接线端子;参考文献附图可知,这种升压绕组接线端子和逆变绕组接线端子分别由引出线束和铜接线鼻连接构成,线束是竖直伸出铝壳的导热硅胶外。
从而上述电感结构的结构可以看出,其仍存在以下问题:这种由引出线束和铜接线鼻连接构成的绕组接线端子是直接外露的,防护性差,在安装时需要将铜接线鼻通过螺丝等紧固件实现固定,安装起来较为不便,安装接线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感结构采用线束和铜接线鼻的接线方式,这种铜接线鼻都是外露接线,防护性差,安装起来较为不便,安装接线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抗器结构,包括外壳和间隔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多个定位槽,以及对应安装在多个所述定位槽中的多个电感线圈组件,每个所述电感线圈组件具有朝外壳开口方向延伸的两个导电片,和设置在两个导电片上的接线组件,所述接线组件包括可打开的接线盒,和设置在所述接线盒中与两个所述导电片相连的两个紧线结构,所述紧线结构用于将穿入接线盒中的导线与所述导电片紧固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线盒对应两个紧线结构分别设有两个接线孔,所述接线孔贯穿于所述接线盒的前后两侧,两个所述导电片分别通过紧线结构固定在两个接线孔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紧线结构包括固定在接线孔内的接线座,和螺纹连接所述接线座上的接线螺栓,所述导电片穿入接线盒内并连接在所述接线座与接线螺栓之间,并设有可供接线螺栓穿过的连接孔,所述接线螺栓与导电片之间设置有垫片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线盒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端子座和护盖,以及设置在所述端子座上用于安装接线座的插槽结构,所述插槽结构包括延伸至所述端子座一侧侧面的插口端,和开设在所述端子座顶部且连接所述插口端的开口槽,所述接线座从所述插口端插入至所述插槽结构中,并具有凸伸于所述开口槽中的接触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感线圈组件包括线圈骨架和设置在所述线圈骨架一端的支架板,所述支架板上设置有适合连接两个导电片的两个限位槽,所述导电片伸出限位槽的一端折弯贴合在所述接触部上,所述支架板与所述接线盒固定相连并遮挡住所述插口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线盒与所述支架板通过安装结构保持固定相连,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支架板且朝向所述接线盒延伸的两个卡扣凸起,和对应设置在所述端子座上且与两个卡扣凸起形成卡接配合的两个卡槽结构,所述支架板与所述接线盒固定相连后遮挡住所述插口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端子座一侧侧面的固定孔,和设置支架板上且与安装孔相对的通孔,以及穿过通孔后固定于所述固定孔中的紧固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线圈骨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端板,和设置在其一所述端板上的两个第一柱体,和设置在另一所述端板上的两个第二柱体,两个第一柱体与两个第二柱体对插相连形成两个相平行的圆柱支架,所述支架板一体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端板的顶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感线圈组件包括分别套设在两个圆柱支架上的两个线圈绕组,两个所述线圈绕组的线端分别连接两个导电片,所述支架板背向接线盒的侧面设置有加强板筋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线圈骨架的两端设有两个磁芯,所述定位槽内成型有间隔在两个线圈绕组之间的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的两侧为圆弧面,所述电感线圈组件与所述定位槽之间设置有导热硅胶垫,所述导热硅胶垫呈倒m形结构设置;所述外壳为铝壳结构并在其内灌封有覆盖住多个电感线圈组件的导热灌封胶,所述外壳的外壁上间隔成型有若干散热排。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抗器结构中,根据电感线圈组件具有朝外壳开口方向延伸的两个导电片,并在两个导电片上设置有接线盒,接线盒内设置有分别与两个导电片相连的紧线结构,在接线时,只要将需要穿入接线盒中的导线通过紧线结构锁紧固定,即可实现导线与导电片之间的电连接,此结构设计的电抗器直接在接线盒中通过紧线结构完成接线操作,避免导电片与导线的连接位置发生外露情况,防护性好,安装接线方便快捷,提高安装接线效率,并通过将电感线圈组件与接线组件安装成一体,可以实现在外壳中的一体化安装,方便接线操作,提升产品使用性能。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抗器结构中,根据电感线圈包括线圈骨架和线圈绕组,通过在线圈骨架的一端成型有支架板,并将接线盒固定安装在支架板上,这样设计使接线盒通过支架板与电感线圈组件组装成在一起,从而可以作为一个整体直接安装到外壳中,做到模块化和便利化安装的效果,安装使用更为灵活,也方便后续维护,提高安装效率。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抗器结构中,端子座上设置有适合安装接线座的插槽结构,该插槽结构具有延伸至端子座一侧侧面的插口端,和开设在端子座顶部的开口槽,接线座具有凸伸于开口槽中的接触部,将导电片通过接线螺栓紧固贴合在接触部上,这样就实现导电片在接线座与接线螺栓之间的安装固定,将端子座固定在支架板上,正好使支架板遮挡住端子座侧面的插口端,从而防止接线座从插口端中脱出,对接线座起到限位安装作用,安装稳定可靠。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抗器结构中,端子座与支架板通过卡扣凸起与卡槽结构配合卡接的方式实现固定相连,或者二者通过紧固件与固定孔螺纹连接方式实现固定安装,这种接线盒与支架板之间具有多种安装方式,安装结构简单,配合固定可靠,通过支架板对接线盒起到安装支撑作用,提升安装结构强度,保证接线盒在接线时不会发生晃动情况,在完成接线后将护盖固定在端子座上可以遮盖住紧线结构,可以避免人们去误触碰或误操作导线的接线位置,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抗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线圈组件与接线盒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线圈组件与接线盒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电感线圈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紧线结构在端子座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11、定位槽;12、散热排;2、电感线圈组件;21、线圈骨架;22、线圈绕组;211、端板;212、第一柱体;213、第二柱体;3、导电片;4、接线盒、40、接线孔;41、端子座;42、护盖;43、插槽结构;431、插口端;432、开口槽;44、卡槽结构;45、固定孔;5、紧线结构;51、接线座;511、接触部;52、接线螺栓;53、垫片结构;6、支架板;61、卡扣凸起;62、限位槽;63、通孔;64、加强板筋结构;7、定位凸起;8、导热硅胶垫;9、磁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如图1-6所示的一种电抗器结构,包括外壳1和间隔设置在所述外壳1中的多个定位槽11,以及对应安装在多个所述定位槽11中的多个电感线圈组件2,每个所述电感线圈组件2具有朝外壳1开口方向延伸的两个导电片3,和设置在两个导电片3上的接线组件,所述接线组件包括可打开的接线盒4,和设置在所述接线盒4中与两个所述导电片3相连用于紧固导线的两个紧线结构5,所述紧线结构5用于将穿入接线盒中的导线与所述导电片3紧固连接,并对应两个紧线结构5在所述接线盒4上开设有两个接线孔40。
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安装接线时,只要将需要穿入接线盒4中的导线通过紧线结构5锁紧固定,即可实现导线与导电片3之间的电连接,此结构设计的电抗器直接在接线盒4中通过紧线结构完成接线操作,避免导线和导电片3的连接位置发生外露情况,防护性好,安装起来方便快捷,提高安装接线效率,保证电抗器接线操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通过将电感线圈组件与接线盒组装成一个整体,实现在外壳中的一体化安装,方便接线操作,提升产品使用性能。
结合图2-3所示,所述接线孔40贯穿于所述接线盒4的前后两侧,两个所述导电片3分别通过紧线结构5固定在两个接线孔40中,这样设计可以在所述接线盒两侧进行接线操作。具体的,所述紧线结构5包括固定在接线孔40内的接线座51,和螺纹连接所述接线座51上的接线螺栓52,所述导电片3穿入接线盒4内并连接在所述接线座51与接线螺栓52之间,并设有可供接线螺栓52穿过的连接孔,所述接线座51上设有螺纹孔,所述接线螺栓52与导电片3之间设置有垫片结构53。这种结构设置,通过拧紧所述接线螺栓52将导线紧固在所述导电片3与垫片结构53之间,实现导电片与导线之间的固定接线,操作简单方便。
下面结合图3-5对所述接线盒的具体设置方式做详细说明:
所述接线盒4包括配合安装的端子座41和护盖42,以及设置在所述端子座41上用于安装接线座51的插槽结构43,所述端子座41和护盖42之间采用卡扣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插槽结构43包括延伸至所述端子座41一侧侧面的插口端431,和开设在所述端子座41顶部且连接所述插口端431的开口槽432,所述接线座51从所述插口端431插入至所述插槽结构43中,并具有凸伸于所述开口槽432中的接触部511,通过插槽结构43实现接线座51在所述端子座41上的定位安装,该接线座51的截面呈T型状。其中,所述电感线圈组件2包括线圈骨架21和成型在所述线圈骨架21一端的支架板6,所述支架板6与所述接线盒4固定相连并遮挡住所述插口端431,所述支架板6上设置有适合连接两个导电片3的两个限位槽62,通过限位槽62对导电片3延伸连接至接线盒4中起到限位导向作用,并依托支架板6增加连接结构强度,所述导电片3伸出限位槽62的一端折弯贴合在所述接触部511上,并通过接线螺栓52将导电片3固定在接触部511上。这种结构设置,将所述端子座41固定在支架板6上,正好使所述支架板6遮挡住所述端子座41侧面的插口端431,从而防止所述接线座51从插口端431中脱出,对所述接线座51起到限位安装作用,安装稳定可靠。
所述接线盒4与所述支架板6通过安装结构保持固定相连,具体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支架板6且朝向所述接线盒4延伸的两个卡扣凸起61,和对应设置在所述端子座41上且与两个卡扣凸起61形成卡接配合的两个卡槽结构44,通过卡扣方式实现端子座41与支架板6的快速安装连接,当然,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端子座41一侧侧面的固定孔45,和设置支架板6上且与安装孔相对的通孔63,以及穿过通孔63后固定于所述固定孔45中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可优选为螺钉,所述固定孔45为螺孔。根据上述结构可知,所述端子座41与支架板6通过卡扣凸起61与卡槽结构44配合卡接方式实现固定安装,或者是二者通过螺丝与螺孔螺纹连接方式实现固定安装,这样设计的接线盒4与支架板6之间具有多种安装方式,安装结构简单,配合固定可靠,通过支架板6对接线盒4起到安装支撑作用,提升安装结构强度,保证接线盒4在接线时不会发生晃动情况,在完成接线后将护盖42固定在端子座41上可以遮盖住紧线结构5,可以避免人们去误触碰或误操作导线的接线位置,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所述线圈骨架2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端板211,和设置在其一所述端板211上的两个第一柱体212,和设置在另一所述端板211上的两个第二柱体213,两个第一柱体212与两个第二柱体213通过插接结构对插相连形成两个相平行的圆柱支架,所述支架板6一体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端板211的顶部。这种结构设置的好处在于,根据支架板6与线圈骨架21为一体结构设计,这样设计使接线盒4通过支架板6与电感线圈组件2组装成在一起,从而可以作为一个整体直接安装到外壳中,做到模块化和便利化安装的效果,安装使用更为灵活,也方便后续维护,提高安装效率。
由上可知,两个圆柱支架是由两个第一柱体212和两个第二柱体213对插组成,所述线圈骨架的两端设有两个磁芯9,所述电感线圈组件2包括分别套设在两个圆柱支架上的两个线圈绕组22,两个线圈绕组22之间是串联设置,两个所述线圈绕组22的线端分别连接两个导电片3,两个紧线结构5与两个导电片3相连是分别作为进接线端和出接线端使用,所述支架板6背向接线盒4的侧面设置有加强板筋结构64,通过加强板筋结构64可以加强支架板6的结构强度。由上可知,将预先绕制做好的两个线圈绕组分别套设到第一柱体或第二柱体上,然后将第一柱体或第二柱体对插组装成完整的线圈骨架,这样就完成整个电感线圈组件的模块化组装,安装结构简单,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
如图6所示,所述定位槽11的中部设有间隔在两个线圈绕组22之间的定位凸起7,所述定位凸起7的两侧为圆弧面,使两个线圈绕组22相适配抵接在圆弧面上,通过定位凸起7对电感线圈组件2在定位槽11中起到定位连接作用,防止电感线圈组件2在定位槽11中发生位置晃动情况。
为了提高电感线圈组件2与外壳1之间的散热及绝缘,所述电感线圈组件2与所述定位槽11之间设置有导热硅胶垫8,所述导热硅胶垫8呈倒m形结构设置,通过导热硅胶垫8可以有效提高线圈绕组22与外壳1内壁之间的散热及绝缘,对线圈绕组22起到保护作用。为了进一步提升对电抗器中的多个电感线圈组件的散热效率,所述外壳1为铝壳结构并在其内灌封有覆盖住多个电感线圈组件2的导热灌封胶,所述外壳1的外壁上间隔成型有若干散热排12,通过导热灌封胶提高所述电感线圈组件2在外壳中的安装强度,并达到密封绝缘的安装效果和出色的散热性能,同时利用与外壳一体成型的多个散热排可以更好对外壳中的多个电感线圈组件起到散热作用。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电抗器结构,包括外壳(1)和间隔设置在所述外壳(1)中的多个定位槽(11),以及对应安装在多个定位槽(11)中的多个电感线圈组件(2),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感线圈组件(2)具有朝外壳(1)开口方向延伸的两个导电片(3),和设置在两个导电片(3)上的接线组件,所述接线组件包括可打开的接线盒(4),和设置在所述接线盒(4)中与两个所述导电片(3)相连两个紧线结构(5),所述紧线结构(5)用于将穿入接线盒中的导线与所述导电片(3)紧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抗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4)对应两个紧线结构分别设有两个接线孔(40),所述接线孔贯穿于所述接线盒(4)的前后两侧,两个所述导电片(3)分别通过紧线结构(5)固定在两个接线孔(40)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抗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线结构(5)包括固定在接线孔(40)内的接线座(51),和螺纹连接所述接线座(51)上的接线螺栓(52),所述导电片(3)穿入接线盒(4)内并连接在所述接线座(51)与接线螺栓(52)之间,并设有可供接线螺栓(52)穿过的连接孔,所述接线螺栓(52)与导电片(3)之间设置有垫片结构(53)。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抗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4)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端子座(41)和护盖(42),以及设置在所述端子座(41)上用于安装接线座(51)的插槽结构(43),所述插槽结构(43)包括延伸至所述端子座(41)一侧侧面的插口端(431),和开设在所述端子座(41)顶部且连接所述插口端(431)的开口槽(432),所述接线座(51)从所述插口端(431)插入至所述插槽结构(43)中,并具有凸伸于所述开口槽(432)中的接触部(5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抗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线圈组件(2)包括线圈骨架(21)和成型在所述线圈骨架(21)一端的支架板(6),所述支架板(6)上设置有适合连接两个导电片(3)的两个限位槽(62),所述导电片(3)伸出限位槽(62)的一端折弯贴合在接线座的接触部(511)上,所述支架板(6)与所述接线盒(4)固定相连并遮挡住所述插口端(4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抗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4)与所述支架板(6)通过安装结构保持固定相连,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支架板(6)且朝向所述接线盒(4)延伸的两个卡扣凸起(61),和对应设置在所述端子座(41)上且与两个卡扣凸起(61)形成卡接配合的两个卡槽结构(44),所述支架板(6)与所述接线盒(4)固定相连后遮挡住所述插口端(4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抗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端子座(41)一侧侧面的固定孔(45),和设置支架板(6)上且与安装孔相对的通孔(63),以及穿过通孔(63)后固定于所述固定孔(45)中的紧固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抗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骨架(2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端板(211),和设置在其一所述端板(211)上的两个第一柱体(212),和设置在另一所述端板(211)上的两个第二柱体(213),两个第一柱体(212)与两个第二柱体(213)对插相连形成两个相平行的圆柱支架,所述支架板(6)一体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端板(211)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抗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线圈组件(2)包括分别套设在两个圆柱支架上的两个线圈绕组(22),两个所述线圈绕组(22)的线端分别连接两个导电片(3),所述支架板(6)背向接线盒(4)的侧面设置有加强板筋结构(6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抗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骨架的两端设有两个磁芯(9),所述定位槽(11)内成型有间隔在两个线圈绕组(22)之间的定位凸起(7),所述定位凸起(7)的两侧为圆弧面,所述电感线圈组件(2)与所述定位槽(11)之间设置有导热硅胶垫(8),所述导热硅胶垫(8)呈倒m形结构设置;所述外壳(1)为铝壳结构并在其内灌封有覆盖住多个电感线圈组件(2)的导热灌封胶,所述外壳(1)的外壁上间隔成型有若干散热排(12)。
CN202322373912.0U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电抗器结构 Active CN2206275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73912.0U CN220627568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电抗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73912.0U CN220627568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电抗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27568U true CN220627568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30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73912.0U Active CN220627568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电抗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275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23684B (zh) 集成有emi过滤功能的卡扣式大功率、大电流连接器
CN109950448B (zh) 软包锂电池模组
CN220627568U (zh) 一种电抗器结构
CN214706184U (zh) 一种电池包
CN210224310U (zh) 电源连接结构及电源转换组件
CN219832360U (zh) 一种便于拆卸维护的变压器
CN219042089U (zh) 电源
CN205792185U (zh) 性能可靠的变频器
CN216719513U (zh) 一种导电排散热辅助装置
CN21867899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智能光伏接线盒盒体
CN216750217U (zh) 一种电芯安装支架
CN216490057U (zh) 电机接线盒
CN115843161A (zh) 一种集成有多种固定结构的光伏组件电器盒
CN218096275U (zh) Ptc电加热器连接座及具有其的ptc电加热器
CN213594214U (zh) 安装支架、线束安装总成及车辆
CN218448597U (zh) 一种护套安装结构
CN214798770U (zh) 一种母线槽传输电的连接装置
CN212648009U (zh) 一种互感器外壳
CN212305029U (zh) 一种高压电机用加热器装置
CN21966015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
CN218570190U (zh) 一种集成有多种固定结构的光伏组件电器盒盒体
CN216121812U (zh) 一种智能无功补偿控制器
CN217507679U (zh) 一种火灾报警模块箱
CN219164939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
CN220830084U (zh) 一种汇流组件及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