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18549U - 一体化过滤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过滤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18549U
CN220618549U CN202322276760.2U CN202322276760U CN220618549U CN 220618549 U CN220618549 U CN 220618549U CN 202322276760 U CN202322276760 U CN 202322276760U CN 220618549 U CN220618549 U CN 2206185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line
outlet
water inlet
memb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7676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盛斌
吴宇睿
王广志
麦学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anchuang Gree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anchuang Gree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anchuang Gree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anchuang Gree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7676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185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185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185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体化过滤设备,包括机架、水箱和精滤模块、进出水控制模块,水箱和进出水控制模块设于机架内,精滤模块设于水箱内;水箱设有与进出水控制模块相连接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精滤模块包括膜架、固定在膜架上的多个膜单元和过滤管路,进出水控制模块经由水箱的出水口与过滤管路相连通,并通过进出水控制模块在过滤管路内形成负压;过滤管路分别与每一膜单元连接,每一膜单元在过滤管路内负压作用下将经由进水口进入水箱的水过滤后送入过滤管路,且进入过滤管路的水经由进出水控制模块排出。机架内同时设置进出水控制模块和精滤模块,可以满足出水水质的同时简化设备结构,提高设备的空间利用率,减少空间占用。

Description

一体化过滤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体化过滤设备。
背景技术
世界水资源越来越匮乏,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因此给水工程显得尤为重要。给水工程中用于从江河、湖泊、水库以及海洋等地表水中取水的设施称为地表水取水构筑物。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大类。固定式取水方式安全可靠、维护管理方便且适用范围广,按取水点位置和构造特点,大体分为岸边式取水、河床式取水和斗槽式取水,但固定式取水方式因取水点固定,取水不够灵活。
移动式取水是指在水位涨落幅度较大的河流中取水的取水方式。由于河流水中大多存在污染物,并且水质较浑浊,传统的移动式取水设备的出水水质如果需要达到标准要求,往往需要设置多个不同孔径的过滤设备或者处理模块依次对水体进行过滤,从而达到水质要求。虽然通过多个设备对河流水进行水处理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出水水质,然而多个设备需要占用较大空间,并且设备的安装和维护也较为繁琐,设备的操作便捷性和可靠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简化设备结构、减少空间占用,本申请提供一体化过滤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体化过滤设备,包括机架、水箱、精滤模块和进出水控制模块,所述水箱和所述进出水控制模块分别设于所述机架内,所述精滤模块设于所述水箱内;
所述水箱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进出水控制模块相连接;
所述精滤模块包括膜架、多个膜单元和过滤管路,多个所述膜单元分别固定在所述膜架上,所述进出水控制模块经由所述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过滤管路相连通,并通过所述进出水控制模块在所述过滤管路内形成负压;所述过滤管路分别与每一所述膜单元连接,每一所述膜单元在所述过滤管路内负压作用下将经由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水箱的水过滤后送入所述过滤管路,且进入所述过滤管路的水经由所述进出水控制模块排出。
优选地,所述机架包括在水平方向相邻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且所述第二空间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一空间的体积,所述进出水控制模块装设于所述第一空间,所述水箱装设于所述第二空间。
优选地,所述过滤管路包括主集水管路和支集水管路,所述主集水管路设于所述膜架上方并连接所述出水口;每一所述支集水管路的一端与所述主集水管路相连通、另一端连接一所述膜单元。
优选地,多个所述膜单元沿同一垂直方向间隔分布形成膜组件,多个所述膜组件垂直插接于所述膜架,多个膜组件在同一水平方向呈矩阵式排列于所述膜架。
优选地,所述水箱还设有排污口;
所述进出水控制模块包括给水管路、排水管路、自吸进水管路、自吸出水管路、自吸水泵和控制电路板,
所述给水管路连接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位于所述机架外部,并通过所述给水管路与所述进出水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自吸进水管路连接在所述自吸水泵的入水口和所述主集水管路之间,所述自吸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所述自吸出水管路;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与所述自吸水泵和潜水泵电连接并驱动所述自吸水泵和所述潜水泵的运行,所述排水管路与所述水箱底部的所述排污口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自吸水泵入水口设有真空压力表,所述自吸水泵的出水口设有出水流量计,所述真空压力表与所述出水流量计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水箱内还设有用于去除水体中大颗粒杂质的粗滤模块,所述粗滤模块位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主集水管路之间。
优选地,所述水箱还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位于所述进水口的上方,所述进出水控制模块还包括与所述溢流口相连接的溢流管路。
优选地,所述水箱内还设有液位探头,所述液位探头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机架包括相连接的上盖、侧板和底板,所述侧板与所述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上盖之间均通过铰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侧板与所述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上盖相铰接的另一端还设有旋锁开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进出水控制模块与水箱集成到同一机架,并由进出水控制模块在过滤管路内形成负压,使多个膜单元内将水箱内的水过滤后通过过滤管路排出,从而实现水箱内的水体的过滤,在满足出水水质要求的同时简化设备结构,提高设备的空间利用率,减少空间占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精滤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进出水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101、第一空间;102、第二空间;103、上盖;104、侧板;105、底板;106、旋锁开关;2、水箱;201、进水口;202、出水口;203、排污口;204、溢流口;3、进出水控制模块;301、给水管路;302、自吸进水管路;303、自吸出水管路;304、自吸水泵;305、溢流管路;306、控制电路板;307、真空压力表;308、出水流量计;309、排水管路;4、精滤模块;401、膜架;402、膜单元;403、膜组件;404、过滤管路;405、主集水管路;406、支集水管路;5、粗滤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一体化过滤设备。
参照图1,一体化过滤设备包括机架1和设于机架1内的水箱2、进出水控制模块3和精滤模块4;
水箱2设有进水口201、出水口202和排污口203,进水口201和出水口202设于水箱2的上部,进水口201与进出水控制模块3相连接,通过进出水控制模块3将水体通过进水口201进入水箱2,排污口203设于水箱2的底部,用于在水箱2清洗时排出污水,水箱2内进水口201下方还设有精滤模块4,用于对水体进行过滤。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不设置排污口203,而采用其他方式,例如抽水泵排出水箱2内的污水。
精滤模块4包括膜架401和过滤管路404,膜架401内连接有多个膜单元402,过滤管路404和进出水控制模块3通过水箱2的出水口202相连通,过滤管路404的另一端与每一膜单元402相连接,通过进出水控制模块3对过滤管路404内形成负压,过滤管路404又与膜单元402相连接,从而水箱2中的水经过膜单元402的过滤后通过过滤管路404流出出水口202,再由进出水控制模块3送出,从而实现水箱2内水体的过滤,在同一个水箱2内实现水体的流入和过滤流出,并且由同一个进出水控制模块3控制,可以简化设备的结构,提高设备的空间利用率,从而减少空间占用。
参照图1,为了合理分布设备的内部空间,机架1设有沿水平方向相邻分布第一空间101和第二空间102,第一空间101用于装设进出水控制模块3,第二空间102用于装设水箱2,第二空间102的体积大于第一空间101,可以增加水箱2的容量,从而提高设备处理的水量,满足设备对于通量较大水体的处理。
参照图2和图3,膜架401为长方体镂空框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膜单元402通过插接的方式可拆卸于膜架401,多个膜单元402沿同一垂直方向间隔分布形成一个膜组件403(例如同一膜组件403的多个膜单元402可固定在同一个支架上,如图3所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一个膜组件403包括3个膜单元402,在其他实施例中,一个膜组件403也可以包括4个、5个或者其他数量的膜单元402,实现膜单元402在水箱2内垂直方向的分布,一个膜架401上垂直插接有多个膜组件403,多个膜组件403在同一水平方向呈矩阵式排列,可以实现膜单元402在水箱2内沿水平方向的分布,膜单元402在水箱2内同时实现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可以满足水箱2内设置多个膜单元402,可以有效的提高水箱2内的空间利用率并且提高水体过滤的效率。通过膜组件403,便于膜单元402的组装和更换,例如在组装时只需将各个膜组件403垂直插接到膜架401即可。
参照图2和图3,过滤管路404包括与出水口202相连接的主集水管路405和与膜单元402相连接的支集水管路406,具体地,每一膜组件403可设置一个支集水管路406(例如该支集水管路406固定在用于固定膜单元402的支架上),且该支集水管路406分别与该膜组件403内的每一膜单元402对应连接,并用于将水箱2中的水体经过膜单元402的过滤吸入管道内。在每一膜组件403内,支集水管路406沿多个膜单元402的分布方向设置,例如垂直设置。多个支集水管路406与主集水管路405分别相连接,主集水管路405沿水平方向设于膜架401上方,用于汇集支集水管路406中过滤后的水,并将过滤后的水体通过出水口202送出,支集水管路406与膜组件403的平行设置,合理规划水箱2内部空间,可以提高水箱2内的空间利用率。
参照图1和图4,进出水控制模块3包括给水管路301、自吸进水管路302、自吸出水管路303和自吸水泵304,给水管路301连接有潜水泵,潜水泵设于机架1外部通过给水管路301与进出水控制模块3相连接,自吸进水管路302与自吸水泵304和出水口202相连接,自吸进水管路302位于自吸水泵304的入水口和主集水管路405之间,自吸水泵304另一端连接有有自吸出水管路303,自吸水泵304用于形成自吸进水管路302内的负压,进出水控制模块3还包括控制电路板306,控制电路板306分别与自吸水泵304和潜水泵相连接并用于控制潜水泵和自吸水泵304的运行,通过控制电路板306的控制,可以提高设备运行的效率,减少人工操作的误差,进出水控制模块3还包括与排污口203相连接的排水管路309,用于排出水箱2内剩余的污水。使用控制电路板306控制潜水泵和自吸水泵304的运行属于本领域的已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参照图2-图4,自吸水泵304的入水口设有真空压力表307,真空压力表307与控制电路板306电连接,通过控制电路板306控制主集水管路405和支集水管路406内的压力并且通过真空压力表307对主集水管路405和支集水管路406内的压力进行实时反馈,保证主集水管路405和支集水管路406内的负压,自吸水泵304的出水口202设有出水流量计308,出水流量计308与控制电路板306相连接,通过出水流量计308及时反馈设备的出水流量,控制电路板306接收数据后对潜水泵和自吸水泵304进行控制,从而保证水箱2内的水量平衡。
参照图1,水箱2内还设有粗滤模块5,在本实施例中,粗滤模块5即为一层孔径比膜单元402孔径大的过滤膜,粗滤模块5设于进水口201和主集水管路405之间,水箱2内的水从进水口201进入后先经过粗滤模块5进行第一次过滤,对水体中的大颗粒杂质进行去除,水体经过一次过滤后再进入精滤模块4进行第二次过滤,二次过滤可以实现更好的过滤效果,提高从水箱2过滤后的出水水质。
参照图1和图2,水箱2在进水口201的上方还开设有溢流口204,进出水控制模块3还包括溢流管路305,溢流管路305与溢流口204相连接,用于将水箱2内过多的排出水箱2,维持水箱2内的水量平衡,同时,水箱2内还设有液位探头,液位探头与控制电路板306电连接,用于将水箱2的液位情况及时反馈给控制电路板306,从而根据潜水泵和自吸水泵304的运行状态来调整水箱2内的水量,保持水箱2内的水位始终高于主集水管路405,从而有效的对水体进行过滤。
参照图5,机架1包括上盖103、侧板104和底板105,上盖103、侧板104和底板105紧密连接,形成第一空间101和密闭的第二空间102,侧板104与侧板104以及侧板104和上盖103均通过铰接的方式相连接,同时,在铰接的另一端还设有旋锁开关106,加强侧板104与侧板104、侧板104和上盖103的连接紧密性,从而提高机架1的密闭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体化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水箱(2)、精滤模块(4)和进出水控制模块(3),所述水箱(2)和所述进出水控制模块(3)分别设于所述机架(1)内,所述精滤模块(4)设于所述水箱(2)内;
所述水箱(2)设有进水口(201)、出水口(202),所述进水口(201)和出水口(202)分别与所述进出水控制模块(3)相连接;
所述精滤模块(4)包括膜架(401)、多个膜单元(402)和过滤管路(404),多个所述膜单元(402)分别固定在所述膜架(401)上,所述进出水控制模块(3)经由所述水箱(2)的出水口(202)与所述过滤管路(404)相连通,并通过所述进出水控制模块(3)在所述过滤管路(404)内形成负压;所述过滤管路(404)分别与每一所述膜单元(402)连接,每一所述膜单元(402)在所述过滤管路(404)内负压作用下将经由所述进水口(201)进入所述水箱(2)的水过滤后送入所述过滤管路(404),且进入所述过滤管路(404)的水经由所述进出水控制模块(3)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在水平方向相邻的第一空间(101)和第二空间(102),且所述第二空间(102)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一空间(101)的体积,所述进出水控制模块(3)装设于所述第一空间(101),所述水箱(2)装设于所述第二空间(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管路(404)包括主集水管路(405)和支集水管路(406),所述主集水管路(405)设于所述膜架(401)上方并连接所述出水口(202);每一所述支集水管路(406)的一端与所述主集水管路(405)相连通、另一端连接一所述膜单元(4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膜单元(402)沿同一垂直方向间隔分布形成膜组件(403),多个所述膜组件(403)垂直插接于所述膜架(401),多个膜组件(403)在同一水平方向呈矩阵式排列于所述膜架(40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还设有排污口(203);
所述进出水控制模块(3)包括给水管路(301)、排水管路(309)、自吸进水管路(302)、自吸出水管路(303)、自吸水泵(304)和控制电路板(306),
所述给水管路(301)连接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位于所述机架(1)外部,并通过所述给水管路(301)与所述进出水控制模块(3)相连接,所述自吸进水管路(302)连接在所述自吸水泵(304)的入水口和所述主集水管路(405)之间,所述自吸水泵(304)的出水口连接所述自吸出水管路(303);所述控制电路板(306)分别与所述自吸水泵(304)和潜水泵电连接并驱动所述自吸水泵(304)和所述潜水泵的运行,所述排水管路(309)与所述水箱(2)底部的所述排污口(203)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吸水泵(304)入水口设有真空压力表(307),所述自吸水泵(304)的出水口(202)设有出水流量计(308),所述真空压力表(307)与所述出水流量计(308)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板(306)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内还设有用于去除水体中大颗粒杂质的粗滤模块(5),所述粗滤模块(5)位于所述进水口(201)和所述主集水管路(405)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还设有溢流口(204),所述溢流口(204)位于所述进水口(201)的上方,所述进出水控制模块(3)包括与所述溢流口(204)相连接的溢流管路(305)。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内还设有液位探头,所述液位探头与所述控制电路板(306)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相连接的上盖(103)、侧板(104)和底板(105),所述侧板(104)与所述侧板(104)、所述侧板(104)与所述上盖(103)之间均通过铰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侧板(104)与所述侧板(104)、所述侧板(104)与所述上盖(103)相铰接的另一端还设有旋锁开关(106)。
CN202322276760.2U 2023-08-23 2023-08-23 一体化过滤设备 Active CN2206185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76760.2U CN220618549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体化过滤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76760.2U CN220618549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体化过滤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18549U true CN220618549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25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76760.2U Active CN220618549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体化过滤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185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49176B2 (en) Modular integrated water-purifying device
CN210656600U (zh) 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CN220618549U (zh) 一体化过滤设备
CN212680207U (zh) 一种过滤器及其过滤系统
CN114291915A (zh) 一种工业污水除油设备以及除油方法
CN201713359U (zh) 一种软片膜法废水处理集约装置
CN211847417U (zh) 一种不用电全自动定时排污反冲洗净水器
CN210764448U (zh) 一种含油污水清理设备
CN208049501U (zh) 污水自吸过滤装置
CN209721764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多级过滤净化装置
CN203079771U (zh) 一体化全自动净水器
CN206915875U (zh) 射流式自动反冲洗小型一体化净水器
CN202146674U (zh) 腮式过滤器
CN206328237U (zh) 海上移动式洗井水处理装置
CN219517950U (zh) 一种循环过滤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8879626U (zh) 一种埋地式生物膜ao处理装置
CN215161636U (zh) 单台织机用栓塞泵净化装置
CN219972059U (zh) 一种带循环装置的滤池塔
CN220034174U (zh) 一种新型的与沉淀池结合的w无机膜处理设备
CN213897418U (zh) 一种海绵城市透水构件
CN216458069U (zh) 一种超滤净水设备
CN216946538U (zh) 一种软化器再生用饱和盐溶液制备装置
CN220201548U (zh) 一种油水分离槽
CN212799954U (zh) 一种新型改良溶气气浮装置
CN216837547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