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12181U - 一种基于视觉定位的双工位铆钉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视觉定位的双工位铆钉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12181U
CN220612181U CN202321545301.3U CN202321545301U CN220612181U CN 220612181 U CN220612181 U CN 220612181U CN 202321545301 U CN202321545301 U CN 202321545301U CN 220612181 U CN220612181 U CN 2206121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riveting machine
rivet
visual
sliding 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4530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治皓
王江波
汲加磊
汪春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RIXING PRECISION ELECTRONIC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RIXING PRECISION ELECTRONIC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RIXING PRECISION ELECTRONIC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RIXING PRECISION ELECTRONIC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4530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121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121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121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铆钉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定位的双工位铆钉机,包括机台、XYZ轴移动平台和工位平台,XYZ轴移动平台和工位平台配合设置在机台上,工位平台上设置有双工位治具,用于分别放置工件,XYZ轴移动平台上设置有自动铆钉机构,用于在工件的铆钉孔处自动打入铆钉,自动铆钉机构一侧朝向工位平台设置有视觉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工件的铆钉孔位置,在XYZ轴移动平台的驱动下,自动铆钉机构和视觉检测机构可在XYZ轴方向上同步移动,本实用新型的铆钉机在工作时能精准的找到铆钉孔位置,且还能方便操作人员连续上下料,节约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视觉定位的双工位铆钉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铆钉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视觉定位的双工位铆钉机。
背景技术
铆接机(也称之为铆钉机、旋铆机、铆合机、辗铆机等)是依据冷辗原理研制而成的一种新型铆接设备,就是指能用铆钉把物品铆接起来机械装备,如图1所示的工件80,在生产过程中要利用铆钉机进行铆接,现有技术中的铆钉机在对该类工件进行铆接加工时,无法准确的确定工件铆钉孔的位置,且在对一个或者一组工件进行铆钉加工时,操作人员就无法进行上料或者下料,浪费了操作人员较多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以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定位的双工位铆钉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定位的双工位铆钉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视觉定位的双工位铆钉机,包括机台、XYZ轴移动平台和工位平台,所述XYZ轴移动平台和工位平台配合设置在机台上,所述工位平台上设置有双工位治具,用于分别放置工件,所述XYZ轴移动平台上设置有自动铆钉机构,用于在工件的铆钉孔处自动打入铆钉,所述自动铆钉机构一侧朝向工位平台设置有视觉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工件的铆钉孔位置,在XYZ轴移动平台的驱动下,所述自动铆钉机构和视觉检测机构可在XYZ轴方向上同步移动。
进一步的是,在侧面视角上,单个工位治具的中间位置设有U形槽,单个工位治具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工件仿形槽。
进一步的是,单个工位治具上的工件仿形槽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的是,所述XYZ轴移动平台包括设置在机台上由X轴丝杆模组驱动移动的X轴滑台、设置在X轴滑台上由Y轴丝杆模组驱动移动的Y轴滑台以及设置在Y轴滑台上由Z轴丝杆模组驱动移动的Z轴滑台。
进一步的是,所述Z轴滑台上设置有与其相垂直的固定板,所述自动铆钉机构和视觉检测机构均安装在固定板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自动铆钉机构为气动铆钉机,所述气动铆钉机的气动部分安装在固定板的上表面,其余部分安装在固定板的下表面。
进一步的是,所述视觉检测机构包括视觉相机和环形光源,所述视觉相机通过立板设置在固定板的侧边,所述环形光源同轴安装在视觉相机的底部。
进一步的是,所述气动铆钉机的出料口为颚夹形结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气动铆钉机的下方两侧均安装有预压结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预压结构包括预压块、弹簧和T形柱,所述气动铆钉机的下方两侧分别设置有一耳座,所述耳座的内部均设置有两个导套,所述预压块设置在耳座的下方,所述T形柱穿过导套与预压块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耳座与预压块之间的T形柱外圈。
本实用新型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工位平台上设置双工位治具,当XYZ轴移动平台带动自动铆钉机构对单个工位治具上的工件进行铆钉时,操作人员可在另一工位治具上进行上下料,另外,在XYZ轴移动平台带动自铆钉机构对工件进行铆钉之前,视觉检测机构能精准的找到工件上的铆钉孔位置,从而能使自动铆钉机构能做到精确铆钉,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铆钉机,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工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工位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XYZ轴移动平台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自动铆钉机构结构示意图(未带气动部分);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视觉检测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铆钉机在加工如图1所示工件时,无法准确的确定工件铆钉孔的位置,且在对一个或者一组工件80进行铆钉加工时,操作人员就无法进行上料或者下料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定位的双工位铆钉机,参考图1-图6所示,包括机台10、XYZ轴移动平台20和工位平台30,XYZ轴移动平台和工位平台配合设置在机台上,工位平台上设置有双工位治具40,用于分别放置工件,XYZ轴移动平台上设置有自动铆钉机构50,用于在工件的铆钉孔处自动打入铆钉,自动铆钉机构一侧朝向工位平台设置有视觉检测机构60,用于检测工件的铆钉孔位置,在XYZ轴移动平台的驱动下,自动铆钉机构和视觉检测机构可在XYZ轴方向上同步移动。
在实际使用时,自动铆钉机构要外接铆钉供料装置,该机构不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内容,在此没有给出。
参考图3所示,在侧面视角上,单个工位治具的中间位置设有U形槽42,单个工位治具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工件仿形槽41,首先解释的是,在操作人员上料时,可将工件直接放置在工件仿形槽中实现对其快速定位,其次,设置U形槽可避免操作人员拿取工件花费太多的时间,另外,单个工位治具上的工件仿形槽的数量为两个,这样操作人员可同时对两个工件进行同时上下料,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在实际使用时,也可在单个工位治具上设置其它数量的工件仿形槽,只要不耽误自动铆钉机构对工件进行铆钉即可。
参考图4所示,XYZ轴移动平台包括设置在机台上由X轴丝杆模组21驱动移动的X轴滑台22、设置在X轴滑台上由Y轴丝杆模组23驱动移动的Y轴滑台24以及设置在Y轴滑台上由Z轴丝杆模组25驱动移动的Z轴滑台26,另外,Z轴滑台上设置有与其相垂直的固定板70,自动铆钉机构和视觉检测机构均安装在固定板上,在X轴丝杆模组、Y轴丝杆模组和Z轴丝杆模组的配合驱动下,设置在固定板上的自动铆钉机构和视觉检测机构则可同步实现XYZ轴方向移动,至于自动铆钉机构和视觉检测机构的工作顺序则是,XYZ轴移动平台先要使视觉检测机构找到工件的铆钉孔位置,再使自动铆钉机对该铆钉孔进行铆钉。
参考图5所示,自动铆钉机构为气动铆钉机,气动铆钉机的气动部分安装在固定板的上表面,其余部分安装在固定板的下表面,至于气动铆钉机的结构则为已知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本实用新型作出的改进部分将在下面实施例中进行详细介绍。
参考图6所示,视觉检测机构包括视觉相机62和环形光源63,视觉相机通过立板61设置在固定板的侧边,环形光源同轴安装在视觉相机的底部,在对工件的铆钉孔进行拍照时,环形光源将其发出的光束照向工件,这样能有利于提高视觉相机的检测精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该实施例对气动铆钉机的改进进行描述,气动铆钉机的出料口51为颚夹形结构,能够保证铆钉滑动顺畅,不会出现卡钉的情况,气动铆钉机的下方两侧均安装有预压结构52,具体的,预压结构包括预压块522、弹簧523和T形柱521,气动铆钉机的下方两侧分别设置有一耳座53,耳座的内部均设置有两个导套531,预压块设置在耳座的下方,T形柱穿过导套与预压块固定连接,弹簧套设在耳座与预压块之间的T形柱外圈,当预压块接触到工件时,能够率先进行预压,避免了铆钉机口直接冲击工件造成工件损坏,提高了铆钉良品率。
综上所述,下面将简单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进行说明,操作人员先在单个工位治具上放上工件,由XYZ轴移动平台带着自动铆钉机和视觉检测机构沿着XYZ轴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视觉检测相机先对工件上的铆钉孔进行拍照定位,之后,XYZ轴移动平台再带着自动铆钉机构至该铆钉孔处对其进行铆钉,在上述工作进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可在另一工位治具上放入工件,且在对上个工位治具上的工件铆钉结束后,将按照上述操作流程在该工件上进行铆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视觉定位的双工位铆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XYZ轴移动平台和工位平台,所述XYZ轴移动平台和工位平台配合设置在机台上,所述工位平台上设置有双工位治具,用于分别放置工件,所述XYZ轴移动平台上设置有自动铆钉机构,用于在工件的铆钉孔处自动打入铆钉,所述自动铆钉机构一侧朝向工位平台设置有视觉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工件的铆钉孔位置,在XYZ轴移动平台的驱动下,所述自动铆钉机构和视觉检测机构可在XYZ轴方向上同步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定位的双工位铆钉机,其特征在于,在侧面视角上,单个工位治具的中间位置设有U形槽,单个工位治具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工件仿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定位的双工位铆钉机,其特征在于,单个工位治具上的工件仿形槽的数量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定位的双工位铆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XYZ轴移动平台包括设置在机台上由X轴丝杆模组驱动移动的X轴滑台、设置在X轴滑台上由Y轴丝杆模组驱动移动的Y轴滑台以及设置在Y轴滑台上由Z轴丝杆模组驱动移动的Z轴滑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定位的双工位铆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滑台上设置有与其相垂直的固定板,所述自动铆钉机构和视觉检测机构均安装在固定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定位的双工位铆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铆钉机构为气动铆钉机,所述气动铆钉机的气动部分安装在固定板的上表面,其余部分安装在固定板的下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定位的双工位铆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检测机构包括视觉相机和环形光源,所述视觉相机通过立板设置在固定板的侧边,所述环形光源同轴安装在视觉相机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定位的双工位铆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铆钉机的出料口为颚夹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定位的双工位铆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铆钉机的下方两侧均安装有预压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定位的双工位铆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结构包括预压块、弹簧和T形柱,所述气动铆钉机的下方两侧分别设置有一耳座,所述耳座的内部均设置有两个导套,所述预压块设置在耳座的下方,所述T形柱穿过导套与预压块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耳座与预压块之间的T形柱外圈。
CN202321545301.3U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基于视觉定位的双工位铆钉机 Active CN2206121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45301.3U CN220612181U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基于视觉定位的双工位铆钉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45301.3U CN220612181U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基于视觉定位的双工位铆钉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12181U true CN220612181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16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45301.3U Active CN220612181U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基于视觉定位的双工位铆钉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121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43278B (zh) 一种用于飞机壁板装配的卧式自动钻铆机床
CN107243661B (zh) 一种轴用全自动方孔机的钻孔装置
EP4035827A1 (en) Automatic feeding and discharging machining system
CN108817391B (zh) 一种双熔覆头激光熔覆金属增材制造设备
CN103418698A (zh) 全自动配件装配机
CN112324808B (zh) 一种汽车轮毂轴承外圈组件自动装配机及其装配方法
CN112405006A (zh) 一种筒状壳体的整体自动钻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4354029B (zh) 具备工件自动装夹的五轴联动叶片加工机床及其夹装方法
CN109047867B (zh) 一种自动铣床工作站
CN103832194B (zh) 自动补偿cnc雕刻机
CN214642727U (zh) 一种回转式多工位连杆专用珩磨机
CN220612181U (zh) 一种基于视觉定位的双工位铆钉机
CN105651174A (zh) 一种用于飞机壁板卧式自动钻铆机的视觉测量系统
CN210754935U (zh) 一种压铆、检测驾驶室液压锁的设备
CN111376099A (zh) 液压缓冲式托盘交换装置及工作方法
CN107253060B (zh) 一种轴用全自动方孔机
CN207267136U (zh) 一种热水器底壳组件组装焊接夹具
CN113085018B (zh) 一种用于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孔插钉的多功能末端执行器
CN212884568U (zh) 铆接装置
CN112828759A (zh) 一种回转式多工位连杆专用珩磨机
CN210115371U (zh) 一种汽车工件冲孔装置
CN207807239U (zh) 一种精密五金配件自动夹具
CN111958023A (zh) 一种铝门窗型材的冲铣装置
CN214081069U (zh) 一种双轴向工装角度调整机构
CN215699785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四轴工装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