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11893U - 一种杯突试验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杯突试验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11893U
CN220611893U CN202322235917.7U CN202322235917U CN220611893U CN 220611893 U CN220611893 U CN 220611893U CN 202322235917 U CN202322235917 U CN 202322235917U CN 220611893 U CN220611893 U CN 2206118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cavity
die
piston rod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3591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智博
王佳慧
杨龄发
董强
王秀旗
刘波
黄建超
刘俊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Taiga Ruixiang Apparatu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Taiga Ruixiang Apparatu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Taiga Ruixiang Apparatu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Taiga Ruixiang Apparatu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3591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118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118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118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杯突试验机,该杯突试验机包括:上顶板,底壁上设有凹模;垫模板,沿高度方向以能够进行位置调节的方式设置在上顶板的下方,并且,垫模板上设有垫模;球头凸模,沿高度方向以能够进行位置调节的方式穿设于垫模和垫模板;双杆液压油缸,其具有两个独立设置的动力输出端,双杆液压油缸的两个动力输出端分别与垫模板、球头凸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双杆液压油缸的一个动力输出端驱动垫模板向上运动,以带动设置在垫模板上方的垫模,以使料片能够夹紧在垫模和凹模之间;通过双杆液压油缸的另一个动力输出端驱动球头凸模向上运动,以对料片进行冲压,直至料片产生穿透裂缝为止,完成杯突试验。

Description

一种杯突试验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板材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杯突试验机。
背景技术
杯突试验用于测定金属板材和带材的冷冲压变形性能的试验的仪器。将一个端部为球形的冲头对着一个被夹紧在垫模和压膜内的试样进行冲压形成一个凹痕,直到出现一条穿透裂纹,冲头位移测得的凹痕深度即为试验结果。即用一定规格的钢球或球状冲头,向周边具有一定夹紧力的试样施加压力,直到试样产生穿透裂缝为止,此时冲头压入深度,即为板材的杯突值,此杯突值用来判断材料的塑性变形性能。
冲杯试验是使薄板、带材的圆片试样压紧于压边圈与冲模之间,在冲头施加的冲力作用下,沿径向产生延伸及弯曲塑性变形而一次拉延成圆柱杯,用来测定材料以制耳率为标志的各向异性,以实现金属板材性能的测试。
然而,现有的杯突试验机通过两个驱动机构分别驱动冲模和冲头,两个驱动机构使得该杯突试验机结构繁琐,占用面积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杯突试验机,旨在解决现有杯突试验机通过两个驱动机构分别驱动冲模和冲头致使结构繁琐、占用面积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杯突试验机,该杯突试验机包括:上顶板,所述上顶板的底壁上设有凹模;垫模板,沿高度方向以能够进行位置调节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上顶板的下方,并且,所述垫模板上设有垫模,用于随所述垫模板进行上下运动,以将料片夹设在所述垫模和所述凹模之间;球头凸模,沿高度方向以能够进行位置调节的方式穿设于所述垫模和所述垫模板,用于向上运行并自所述凸模穿过后到所述凹模内,对夹设在所述垫模和所述凹模之间的料片进行杯突实验;双杆液压油缸,其具有两个独立设置的动力输出端,所述双杆液压油缸的两个动力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垫模板、所述球头凸模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垫模板、所述球头凸模进行独立升降运动。
进一步地,上述杯突试验机,所述双杆液压油缸包括:缸筒、杆状活塞杆和环状活塞杆;其中,所述缸筒内设有内腔体和套设在所述内腔体外周的外腔体;所述杆状活塞杆的活动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内腔体中,以将所述内腔体分割为内有杆腔和内无杆腔,所述杆状活塞杆的驱动端设置在所述内腔体外,用于连接所述球头凸模,以随所述杆状活塞杆的伸缩进行上下运动;所述环状活塞杆的活动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外腔体中,以将所述外腔体分割为外有杆腔和外无杆腔,所述环状活塞杆的驱动端设置在所述外腔体外,用于连接所述垫模板,以随所述环状活塞杆的伸缩进行上下运动。
进一步地,上述杯突试验机,所述缸筒上设有与所述内无杆腔相连通的第一无杆腔油口和与所述内有杆腔相连通的第一有杆腔油口,所述第一无杆腔油口进油时,所述杆状活塞杆伸出,所述第一有杆腔油口进油时,所述杆状活塞杆缩回,用于驱动所述球头凸模进行升降运动;所述缸筒上还设有与所述外无杆腔相连通的第二无杆腔油口和与所述外有杆腔相连通的第二有杆腔油口,所述第二无杆腔油口进油时,所述环状活塞杆伸出,所述第二有杆腔油口进油时,所述环状活塞杆缩回,用于驱动所述垫模板进行升降运动。
进一步地,上述杯突试验机,所述缸筒包括:后盖、外缸筒、内缸筒和前盖;其中,所述内缸筒和所述外缸筒均为圆筒状结构,所述外缸筒的前端设有向内凸出的圆环状凸缘,所述外缸筒和内缸筒同轴固设在所述后盖上;所述前盖固定连接在所述内缸筒的前端,所述前盖的中心开设有用于杆状活塞杆伸出的通孔;所述内缸筒内部为所述内腔体,所述内缸筒与外缸筒之间为所述外腔体。
进一步地,上述杯突试验机,所述杆状活塞杆包括中心伸缩杆和中心活塞;其中,所述中心活塞设置在所述中心伸缩杆的后端,并且,所述中心伸缩杆的前端伸出所述内腔体的外部;所述环状活塞杆包括圆筒状的伸缩本体,以及与所述伸缩本体一体成型的环状活塞,所述环状活塞设于所述伸缩本体的后端,所述伸缩本体的前端伸出所述外腔体外。
进一步地,上述杯突试验机,所述杯突试验机还包括:力值传感器,用于实时测量所述球头凸模施加至所述料片上的作用力力值;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球头凸模的位移。
进一步地,上述杯突试验机,所述垫模板的下方还设有力值传感器器板,其沿高度方向以能够进行位置调节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垫模板的下方,并且,所述力值传感器器板还与所述球头凸模相连接,所述力值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力值传感器器板上,以随所述力值传感器器板进行高度位置调节。
进一步地,上述杯突试验机,该杯突试验机还包括:支撑架,起到支撑作用,所述上顶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顶部,所述垫模板与所述支撑架之间可滑动地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杯突试验机,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板,用于对所述双杆液压油缸进行支撑;若干导柱,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上方,用于对所述上顶板进行支撑,还用于对所述垫模板进行支撑和导向。
进一步地,上述杯突试验机,该杯突试验机还包括:图像采集器,用于对料片进行图像采集,以获取料片杯突试验过程的变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杯突试验机,通过双杆液压油缸的一个动力输出端驱动垫模板向上运动,以带动设置在垫模板上方的垫模,向上以靠向上顶板上的凹模运动,并可带动设置在垫模上的料片向上运动,以使料片能够夹紧在垫模和凹模之间;通过双杆液压油缸的另一个动力输出端驱动球头凸模向上运动,可以靠向夹紧在垫模和凹模之间的料片运动,以对料片进行冲压,即杯突试验,直至料片产生穿透裂缝为止,完成杯突试验;并且在上述过程中,通过双杆液压油缸进行驱动,双杆液压油缸的两个动力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垫模板、所述球头凸模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垫模板、所述球头凸模进行独立升降运动,完成夹紧和冲压。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双杆液压油缸进行垫模板、所述球头凸模的独立驱动,与现有的两个驱动机构相比,简化了杯突试验机的结构,使得该杯突试验机结构紧凑,解决了现有杯突试验机通过两个驱动机构分别驱动冲模和冲头致使结构繁琐、占用面积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杯突试验机处于夹料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杯突试验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杯突试验机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杯突试验机夹紧料片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杯突试验机冲压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杆液压油缸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杆液压油缸的俯视图;
图8为图7中A-A处的剖视图;
图9为图8中B-B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5,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杯突试验机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该杯突试验机10包括:支撑架1、上顶板2、凹模3、垫模板4、垫模5、球头凸模6和双杆液压油缸7;其中,
上顶板2可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上,并且,所述上顶板2的底壁上设有凹模3。具体地,支撑架1可以为架体结构,可对零部件进行支撑。上顶板2可固定在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上顶板2底壁的中间位置固定有凹模3,凹模3开口朝下布置。
垫模板4沿高度方向以能够进行位置调节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上顶板2的下方,并且,所述垫模板4上设有垫模5,垫模5可以以与凹模3相对设置的方式布置在凹模3的正下方,垫模5用于随所述垫模板4进行上下运动,以将料片(图中未示出)夹设在所述垫模5和所述凹模3之间。具体地,垫模板4可以位于上顶板2的下方,并且,沿高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上。垫模5可设置在垫模板4顶壁的中间位置处,可随垫模板4进行上下运动,以便带动放置在垫模5上方的料片随垫模5和垫模板4向上运动,即靠向凹模3运动,直至料片夹紧在凹模3和垫模5之间。
球头凸模6沿高度方向以能够进行位置调节的方式穿设于所述垫模5和垫模板4,用于向上运行到所述凹模3内,对夹设在所述垫模5和所述凹模3之间的料片进行杯突实验,或回缩至所述垫模5或垫模5的下方,以避免干涉垫模5和所述凹模3对料片的夹紧。具体地,球头凸模6、垫模5和凹模3可同轴设置;垫模5和凹模3均可以为内部中空的结构,以便球头凸模6可自垫模板4和垫模5内穿过并延伸至凹模3内,进而可实现夹紧在凹模3和垫模5之间料片的冲压,可使得料片出现凹痕直到出现穿透裂纹,完成杯突试验。在本实施例中,垫模板4于垫模5设置位置处设有穿设孔,以便球头凸模6能够自穿设孔处穿过,进而可避免垫模板4带动垫模5靠向凹模3运行时球头凸模6与垫模板4之间的干涉,可使得垫模板4和垫模5整体可相对于球头凸模6进行上下运动,当然,球头凸模6亦可相对于垫模板4和垫模5进行上下运动,以便在夹紧时,垫模板4和垫模5向上运动,球头凸模6可不动,并在冲压时,球头凸模6向上运动,并逐步穿过垫模板4和垫模5,并持续向上运动,以施加作用力至料片上,实现杯突试验。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垫模板4和垫模5移动的同时,球头凸模6随之同步移动,并且,在垫模板4和垫模5不动时,球头凸模6还可相对于垫模板4和垫模5向上运动。
双杆液压油缸7具有两个独立设置的动力输出端,所述双杆液压油缸7的两个动力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垫模板4、所述球头凸模6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垫模板4、所述球头凸模6进行独立升降运动。具体地,双杆液压油缸7可固定在支撑架1上,并且,双杆液压油缸7具有两个可沿竖直方向进行伸缩的动力输出端,双杆液压油缸7的两个动力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垫模板4、所述球头凸模6相连接,以独立驱动垫模板4、所述球头凸模6进行升降运动,进而实现料片的夹紧和冲压。
继续参见图2和图3,为检测球头凸模6施加至料片上的作用力,优选地,支撑架1上还可设有力值传感器8,用于实时测量所述球头凸模6施加至所述料片上的作用力力值。在本实施例中,垫模板4的下方还设有力值传感器器板81,其沿高度方向以能够进行位置调节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垫模板4的下方,所述力值传感器8设置在所述力值传感器器板81上,以随所述力值传感器器板81进行高度位置调节。其中,力值传感器器板81与支撑架1之间可滑动地相连接,优选地,力值传感器器板81还与球头凸模6相连接,两者同步进行升降运动,通过力值传感器器板81沿支撑架1的滑动对球头凸模6的升降运动进行导向。在本实施例中,力值传感器器板81以及垫模板4上均可设有导向套141,以可滑动地套设在支撑架1的导柱12上,实现运动导向。为便于获取球头凸模6的位移,优选地,支撑架1上还可设有位移传感器9,用于测量球头凸模6的位移,以获取料片的杯突值。
该杯突试验机10的工作原理:首先,如图2和图3所示,垫模板4和球头凸模6位于初始位置,在料片上料至垫模5后,即此时料片位于杯突试验位,通过双杆液压油缸7驱动垫模板4和球头凸模6同步向上运动,直至如图4所示的垫模5将料片夹紧在垫模5和凹模3之间;然后,通过双杆液压油缸7驱动球头凸模6向上运动,可穿过垫模5并施加作用力至料片上,并且,如图2所示,球头凸模6继续向上延伸至凹模3内,直至料片产生穿透裂缝为止,在此过程中,力值传感器器板81实时获取球头凸模6施加至所述料片上的作用力力值,位移传感器9实时获取球头凸模6的位移。
继续参见图2和图3,支撑架1包括:支撑板11和若干个导柱12;其中,用于对所述双杆液压油缸7进行支撑;若干导柱12,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1的上方,用于对所述上顶板2进行支撑,还用于对所述垫模板4进行支撑和导向。具体地,支撑板11可起到支撑作用,支撑板11的一侧还可设有支撑座113,以对位移传感器9进行支撑。导柱12可以为四个,分别固定在支撑板11的四角位置,上顶板2的四角分别固定在四个导柱12上。垫模板4和力值传感器器板81四角分别设有导向套141,四个导向套141分别可滑动地套设在四个导柱12上,对其高度位置调节进行导向,以确保垫模5和球头凸模6上下运动的稳定性。
参见图6至图9,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杆液压油缸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双杆液压油缸7包括:缸筒71、杆状活塞杆72和环状活塞杆73;其中,所述缸筒71内设有内腔体c和套设在内腔体c外周的外腔体d,所述杆状活塞杆72的活动端(如图8所示的下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内腔体中,所述杆状活塞杆72的驱动端(如图8所示的上端)设置在所述内腔体c外,用于连接所述球头凸模6。所述环状活塞杆73的活动端(如图8所示的下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外腔体d中,所述环状活塞杆73的驱动端(如图8所示的上端)设置在所述外腔体d外,用于连接所述垫模板4。所述缸筒71上设有与所述内腔体c相连通的第一无杆腔油口e和第一无杆腔油口f,所述第一无杆腔油口e进油时,所述杆状活塞杆72伸出,所述第一无杆腔油口f进油时,所述杆状活塞杆72缩回,用于驱动所述球头凸模6进行升降运动。所述缸筒71上设有与所述外腔体d相连通的第二无杆腔油口g和第二有杆腔油口h,所述第二无杆腔油口g进油时,所述环状活塞杆73伸出,所述第二有杆腔油口h进油时,所述环状活塞杆73缩回,用于驱动所述垫模板4进行升降运动。
具体而言,内腔体a和外腔体b可同心设置,所述杆状活塞杆72活动连接于所述内腔体a中,所述环状活塞杆73活动连接于所述外腔体b中;杆状活塞杆72与环状活塞杆73同轴设置,杆状活塞杆72和环状活塞杆73可分别通过油路独立控制伸缩,简化了双杆液压油缸7的结构,使试验系统更加紧凑,方便加工制作。
继续参见图8,所述缸筒71包括:后盖713、外缸筒711、内缸筒712和前盖714;其中,所述内缸筒712和外缸筒711均为圆筒状结构,所述外缸筒711的前端设有向内凸出的圆环状凸缘,所述外缸筒711和内缸筒712同轴固设在所述后盖713上;所述前盖714固定连接在所述内缸筒712的前端,所述前盖714的中心开设有用于杆状活塞杆72伸出的通孔;所述内缸筒712内部为所述内腔体c,所述内缸筒712与外缸筒711之间为所述外腔体d。
为了方便缸筒71的加工以及方便液压油缸的装配,缸筒71的各部分之间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所述后盖713呈圆形板状结构,所述后盖713上同心设置有第一环状凸起7131和第二环状凸起7132,所述第一环状凸起7131位于所述第二环状凸起7132的内部;所述第一环状凸起7131与第二环状凸起7132之间形成环状插槽,所述内缸筒712的后端插设在所述环状插槽中,所述外缸筒711的后端套设在所述第二环状凸起7132的外部;所述内缸筒712与所述第一环状凸起7131和第二环状凸起7132之间、以及所述外缸筒711与所述第二环状凸起7132之间均设置有静密封。具体地,该实施例中,内缸筒712与第一环状凸起7131和第二环状凸起7132之间、以及外缸筒711与第二环状凸起7132之间均设置有O型橡胶密封圈进行静密封。同时,所述内缸筒712和外缸筒711均通过多个螺钉固定连接在所述后盖713上。具体地,内缸筒712和外缸筒711的后端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螺钉孔,后盖713上设置有多个圆柱头螺钉孔,内缸筒712和外缸筒711与后盖713之间通过多个圆柱头螺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盖714包括连接为一体的大径段7141和小径段7142,所述大径段7141通过多个螺钉固定连接在所述内缸筒712的前端面上,所述小径段7142插设在所述内缸筒712内;所述小径段7142与所述内缸筒712之间设置有静密封。具体地,所述大径段7141的外径与内缸筒712的外径一致,所述小径段7142的外径与内缸筒712的内径一致;前盖714的小径段7142与内缸筒712之间设置有O型橡胶密封圈实现静密封,前盖714的大径段7141与环状活塞杆73之间设置孔用密封圈进行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杆状活塞杆72包括中心伸缩杆721和中心活塞722,所述中心活塞722固设在中心伸缩杆721的后端,所述中心伸缩杆721的前端伸出内腔体c;所述环状活塞杆73包括圆筒状的伸缩本体731,以及与伸缩本体731一体成型的环状活塞732,所述环状活塞732设于伸缩本体731的后端,所述伸缩本体731的前端伸出外腔体d。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心活塞722中心设有内螺纹孔,所述中心伸缩杆721的后端设置有外螺纹,中心活塞722螺纹连接在所述中心伸缩杆721的后端,且中心活塞722与中心伸缩杆721之间通过O型橡胶密封圈进行密封,中心活塞722连接到中心伸缩杆721后,其外部通过再螺纹连接一个圆螺母进一步锁紧固定,圆螺母的一侧设置紧定螺钉,将圆螺母与中心伸缩杆721锁紧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活塞722与内缸筒712之间、所述中心伸缩杆721与前盖714之间、所述环状活塞732与外缸筒711之间、所述伸缩本体731与外缸筒711前端的圆环状凸缘之间、以及所述伸缩本体731与内缸筒712之间均设置有动密封。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心活塞722与内缸筒712之间、所述环状活塞732与外缸筒711之间均设置有活塞用组合密封圈实现动密封;所述中心伸缩杆721与前盖714之间设置有斯特封和轴用密封圈进行动态密封,且中心伸缩杆721与前盖714之间还设置有轴用导向环和防尘圈,起到导向和防尘的作用;所述伸缩本体731与外缸筒711前端的圆环状凸缘之间设置有斯特封和轴用密封圈进行动态密封,且伸缩本体731与外缸筒711前端的圆环状凸缘之间还设置有轴用导向环和防尘圈,起到导向和防尘的作用;所述伸缩本体731与内缸筒712之间设置有斯特封和轴用密封圈实现动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伸缩杆721的前端面以及所述伸缩本体731的前端面均设置有多个螺钉孔。通过在中心伸缩杆721前端面及伸缩本体731前端面设置多个螺钉孔,可在进行板材成型加工试验时,在中心伸缩杆721的前端安装冲压模具,以及在伸缩本体731的前端安装压紧模具。
继续参见图8和图9,该双杆液压油缸中,第一无杆腔油口e和第一有杆腔油口f均设置在后盖713上,内缸筒712中设置有油道7121,油道7121的后端与第一有杆腔油口f相连通,油道7121的前端与内腔体c的前端相连通。具体地,所述第一无杆腔油口e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无杆腔油口e在后盖713上间隔180度设置;所述内缸筒712中沿其轴向设置有油道7121,内缸筒712的前端设置有贯通内缸筒712内壁与油道7121的开孔,用于有杆腔液压油连通油道7121,该实施例中,所述内缸筒712前端与油道7121相贯通的开孔设置在其与前盖714的小径段7142连接处,前盖14的小径段7142开设有豁口,用于内腔体c与内缸筒712上的开孔相连通。
所述第二无杆腔油口g和第二有杆腔油口h均设置在外筒体上,第二无杆腔油口g和第二有杆腔油口h分别与外腔体d的后端和前端相连通。如图8所示,环状活塞杆73的环状活塞732将外腔体d分割成无杆腔和有杆腔,第二无杆腔油口g与外腔体d的无杆腔相连通,第二有杆腔油口h与外腔体d的有杆腔相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二无杆腔油口g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无杆腔油口g沿外缸筒711周向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中,该双杆液压油缸的装配步骤为:1)、先将内缸筒71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后盖713上;2)、在内缸筒712中装入中心活塞杆722;3)、将前盖71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内缸筒712的前端;4)、将环状活塞杆73套设在内缸筒712的外部;5)、将外缸筒711套设在环状活塞杆73的外部,并将外缸筒71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后盖713上。安装各部分之前,提前装配好密封圈、防尘圈及导向环。
可以得知,杆状活塞杆和环状活塞杆分别活动连接于缸体的内腔体和外腔体中,内腔体和外腔体均有独立的进出油口,从而可分别独立控制杆状活塞杆和环状活塞杆的伸缩,可以独立控制垫模板4和球头凸模6的升降。
继续参见图1,该杯突试验机10可以设置在支撑壳20上,该支撑壳20可以为钣金外壳,亦可为其他材质,本实施例中对其不做任何限定。杯突试验机10可设置在支撑壳20上,尤其是,杯突试验机10至少部分置于支撑壳20的顶板的上方,尤其是杯突试验机10上的杯突试验位位于支撑壳20顶板的上方,盛料机构2、上料机构3均可固定在支撑壳20的顶板上。在本实施例中,杯突试验机10可设置在支撑壳20顶板的右侧(相对于图1所示的位置而言)。
在本实施例中,杯突试验机10上还可设有图像采集器30,用于对料片进行图像采集,以获取料片杯突试验过程的变化,即采集料片进行杯突试验的过程。具体地,该图像采集器30置于上顶板2的上方,并且,上顶板2于凹模3处可设有观测孔,以透过观测孔和凹模进行料片的图像采集,进而可进行杯突试验过程中料片进行杯突试验的图像采集,以便能够基于采集的图像判断杯突试验是否结束。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杯突试验机,通过双杆液压油缸7的一个动力输出端驱动垫模板4向上运动,以带动设置在垫模板4上方的垫模5,可以向上靠向上顶板2上的凹模3运动,并可带动设置在垫模5上的料片向上运动,以使料片能够夹紧在垫模5和凹模3之间;通过双杆液压油缸7的另一个动力输出端驱动球头凸模6向上运动,可以靠向夹紧在垫模5和凹模3之间的料片运动,以对料片进行冲压,即杯突试验,直至料片产生穿透裂缝为止,完成杯突试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双杆液压油缸7进行垫模板4、所述球头凸模6的独立驱动,与现有的两个驱动机构相比,简化了杯突试验机的结构,使得该杯突试验机结构紧凑,解决了现有杯突试验机通过两个驱动机构分别驱动冲模和冲头致使结构繁琐、占用面积大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杯突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顶板,所述上顶板的底壁上设有凹模;
垫模板,沿高度方向以能够进行位置调节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上顶板的下方,并且,所述垫模板上设有垫模,用于随所述垫模板进行上下运动,以将料片夹设在所述垫模和所述凹模之间;
球头凸模,沿高度方向以能够进行位置调节的方式穿设于所述垫模和所述垫模板,用于向上运行并自所述凸模穿过后到所述凹模内,对夹设在所述垫模和所述凹模之间的料片进行杯突实验;
双杆液压油缸,其具有两个独立设置的动力输出端,所述双杆液压油缸的两个动力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垫模板、所述球头凸模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垫模板、所述球头凸模进行独立升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突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杆液压油缸包括:缸筒、杆状活塞杆和环状活塞杆;其中,
所述缸筒内设有内腔体和套设在所述内腔体外周的外腔体;
所述杆状活塞杆的活动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内腔体中,以将所述内腔体分割为内有杆腔和内无杆腔,所述杆状活塞杆的驱动端设置在所述内腔体外,用于连接所述球头凸模,以随所述杆状活塞杆的伸缩进行上下运动;
所述环状活塞杆的活动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外腔体中,以将所述外腔体分割为外有杆腔和外无杆腔,所述环状活塞杆的驱动端设置在所述外腔体外,用于连接所述垫模板,以随所述环状活塞杆的伸缩进行上下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突试验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缸筒上设有与所述内无杆腔相连通的第一无杆腔油口和与所述内有杆腔相连通的第一有杆腔油口,所述第一无杆腔油口进油时,所述杆状活塞杆伸出,所述第一有杆腔油口进油时,所述杆状活塞杆缩回,用于驱动所述球头凸模进行升降运动;
所述缸筒上还设有与所述外无杆腔相连通的第二无杆腔油口和与所述外有杆腔相连通的第二有杆腔油口,所述第二无杆腔油口进油时,所述环状活塞杆伸出,所述第二有杆腔油口进油时,所述环状活塞杆缩回,用于驱动所述垫模板进行升降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突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包括:后盖、外缸筒、内缸筒和前盖;其中,
所述内缸筒和所述外缸筒均为圆筒状结构,所述外缸筒的前端设有向内凸出的圆环状凸缘,所述外缸筒和内缸筒同轴固设在所述后盖上;
所述前盖固定连接在所述内缸筒的前端,所述前盖的中心开设有用于杆状活塞杆伸出的通孔;
所述内缸筒内部为所述内腔体,所述内缸筒与外缸筒之间为所述外腔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突试验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状活塞杆包括中心伸缩杆和中心活塞;其中,所述中心活塞设置在所述中心伸缩杆的后端,并且,所述中心伸缩杆的前端伸出所述内腔体的外部;
所述环状活塞杆包括圆筒状的伸缩本体,以及与所述伸缩本体一体成型的环状活塞,所述环状活塞设于所述伸缩本体的后端,所述伸缩本体的前端伸出所述外腔体外。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杯突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突试验机还包括:
力值传感器,用于实时测量所述球头凸模施加至所述料片上的作用力力值;
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球头凸模的位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杯突试验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模板的下方还设有力值传感器器板,其沿高度方向以能够进行位置调节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垫模板的下方,并且,所述力值传感器器板还与所述球头凸模相连接,所述力值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力值传感器器板上,以随所述力值传感器器板进行高度位置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杯突试验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架,起到支撑作用,所述上顶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顶部,所述垫模板与所述支撑架之间可滑动地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杯突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
支撑板,用于对所述双杆液压油缸进行支撑;
若干导柱,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上方,用于对所述上顶板进行支撑,还用于对所述垫模板进行支撑和导向。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杯突试验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图像采集器,用于对料片进行图像采集,以获取料片杯突试验过程的变化。
CN202322235917.7U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杯突试验机 Active CN2206118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35917.7U CN220611893U (zh)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杯突试验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35917.7U CN220611893U (zh)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杯突试验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11893U true CN220611893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35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35917.7U Active CN220611893U (zh)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杯突试验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118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71382B (zh) 一种可用于板材刚性模胀形与液压胀形试验的装置及方法
CN220611893U (zh) 一种杯突试验机
CN107335995B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缸套的压装及测量装置
CN106969688A (zh) 一种活塞环检测工装
CN211505000U (zh) 纸管抗压强度测试仪器
CN116577228A (zh) 一种建筑检测用综合硬度测量仪及测量方法
CN210138998U (zh) 一种波纹管扩口机
CN117125461B (zh) 一种杯突试验系统
CN110328288B (zh) 一种自动调节间隙距离的冲压模具及其调节方法
CN220438021U (zh) 板材成型试验机
CN114839041A (zh) 一种生物组织拉伸试验设备
CN203337466U (zh) 一种电子万能试验机用杯突附具
JP7113624B2 (ja) プレス成形装置
CN220127324U (zh) 一种拉伸模具结构
CN218660599U (zh) 一种中红外仪器检测用压片装置
CN210790818U (zh) 一种差速器轴承压装装置
CN220278199U (zh) 一种六点铆压机构
CN211042013U (zh) 一种偏摆量检测装置
JPS605382B2 (ja) 冷間鍛造成形装置
CN112045052A (zh) 一种用于板材拉延及胀形性能实验的模具结构
CN115586066B (zh) 一种用于高密度纤维板的多强度检测装置
CN214687173U (zh) 一种混凝土抗渗仪用脱模装置
CN212988291U (zh) 一种稳定型偏心仪
CN218079884U (zh) 定子成型级进模具霍尔缺口加工装置
CN218496588U (zh) 一种材料动力强度测试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