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05115U - 一种电控动力线缆抗震动过孔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控动力线缆抗震动过孔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05115U
CN220605115U CN202322318769.5U CN202322318769U CN220605115U CN 220605115 U CN220605115 U CN 220605115U CN 202322318769 U CN202322318769 U CN 202322318769U CN 220605115 U CN220605115 U CN 2206051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cable
ring
fixing seat
clamping ring
connect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1876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上青
孙瑶
李强
谢亚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Hengl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engl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engl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engl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1876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051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051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051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控动力线缆抗震动过孔连接结构,包括:动力线缆、卡环、波纹管、压套和压环,动力线缆一端连接有端子,端子朝向电机控制器的主壳体设置;主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和进线腔,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分别位于主壳体的内侧和外侧,进线腔联通主壳体的外侧和内侧;压环、压套、波纹管和卡环依次套接在动力线缆上,且卡环与压环卡接,波纹管和压套夹紧于压环和卡环之间;端子穿过进线腔,与第一固定座螺接,压环与第二固定座螺接;随着动力线缆的安装过程自动实现卡紧限位作用,简化安装过程,通过压环实现封堵作用,在压套和波纹管的作用下,线缆可在主壳体内旋转,进而提升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控动力线缆抗震动过孔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控动力线缆抗震动过孔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对高压连接器的可靠性、防护等级、整车装配效率、线束生产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对外形美观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相关技术中,电机控制器的主壳体的线缆出线方式常采用格兰头连接器引线,通常由外壳、压盖和密封垫圈组成,工作时将线缆插入主壳体内部,通过压盖进行固定,在密封垫圈的密封作用下,防止外界灰尘、水分等物质进入主壳体内部,然而在安装过程中,为保证密封性能,安装过程比较繁琐,难以提高效率,且在格兰头连接器的螺纹锁紧后导致线缆难以转动,导致线缆位置难以调整。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控动力线缆抗震动过孔连接结构,简化安装过程,提高安装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控动力线缆抗震动过孔连接结构,包括:动力线缆、卡环、波纹管、压套和压环,所述动力线缆一端连接有端子,所述端子朝向电机控制器的主壳体设置;
所述主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和进线腔,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固定座分别位于所述主壳体的内侧和外侧,所述进线腔联通所述主壳体的外侧和内侧;
所述压环、所述压套、所述波纹管和所述卡环依次套接在所述动力线缆上,且所述卡环与所述压环卡接,所述波纹管和所述压套夹紧于所述压环和所述卡环之间;
所述端子穿过所述进线腔,与所述第一固定座螺接,所述压环与所述第二固定座螺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环包括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所述第一分部和所述第二分部合围形成通孔,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小可调节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部的两端设置的卡扣,所述卡扣背离所述通孔所在一侧设置,所述第二分部的两端设置有卡槽和对接口,所述对接口与所述卡扣相对设置,且与所述卡槽联通,所述卡扣自所述对接口伸入,与所述卡槽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分部沿着轴向设置有多个筋条,所述筋条突出于所述第二分部朝向所述卡环的端面设置,且内侧壁与所述波纹管的外侧面贴合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筋条设置有三个,且相邻所述筋条之间的间隔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卡接头,所述卡接头朝向所述通孔所在一侧设置,并与所述压环相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波纹管空心设置,包括波纹段和圆柱段,所述波纹段直径小于所述圆柱段直径,所述波纹段内侧壁与所述动力线缆的外侧壁局部贴合设置,所述圆柱段位于所述卡环的所述通孔内,且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分部和所述第二分部的内侧壁贴合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压环中空设置,包括密封部、压紧部和固定部,所述密封部的端部和所述压紧部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密封部和所述压紧部连接处的外轴侧面上,并朝向所述密封部所在一侧弯折设置,且所述固定部上具有与所述第二固定座对接的法兰孔。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部的外轴面上环向设置有弹片和密封槽,所述弹片靠近所述固定部所在一侧设置,一O型圈套接在所述密封部上并限制在所述密封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压套的外轴面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唇边,所述压套限制在所述压环内,所述唇边与所述压紧部的内侧壁贴合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环、波纹管、压套和压环,能够随着动力线缆的安装过程自动的实现卡紧限位作用,简化安装过程,且在动力线缆进入主壳体内后,能够通过压环实现对进线腔的封堵作用,并通过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分别实现动力线缆和压环的连接作用,保证安装后的密封效果,同时在压套和波纹管的作用下,线缆可在主壳体内360°旋转,进而提升安装效率,整体连接结构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控动力线缆抗震动过孔连接结构的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控动力线缆抗震动过孔连接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卡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波纹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01、主壳体;01a、第一固定座;01b、第二固定座;01c、进线腔;10、动力线缆;11、端子;20、卡环;21、第一分部;21a、卡扣;21b、卡接头;22、第二分部;22a、卡槽;22b、对接口;22c、筋条;30、波纹管;31、波纹段;32、圆柱段;40、压套;41、唇边;50、压环;51、密封部;51a、弹片;51b、密封槽;52、压紧部;53、固定部;53a、法兰孔;60、O型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6所示的电控动力线缆抗震动过孔连接结构,包括:动力线缆10、卡环20、波纹管30、压套40和压环50,所述动力线缆10一端连接有端子11,所述端子11朝向电机控制器的主壳体01设置;
所述主壳体0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座01a、第二固定座01b和进线腔01c,所述第一固定座01a和所述第二固定座01b分别位于所述主壳体01的内侧和外侧,所述进线腔01c联通所述主壳体01的外侧和内侧;
所述压环50、所述压套40、所述波纹管30和所述卡环20依次套接在所述动力线缆10上,且所述卡环20与所述压环50卡接,所述波纹管30和所述压套40夹紧于所述压环50和所述卡环20之间;
所述端子11穿过所述进线腔01c,与所述第一固定座01a螺接,所述压环50与所述第二固定座01b螺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环20、波纹管30、压套40和压环50,能够随着动力线缆10的安装过程自动的实现卡紧限位作用,简化安装过程,且在动力线缆10进入主壳体01内后,能够通过压环50实现对进线腔01c的封堵作用,并通过第一固定座01a和第二固定座01b分别实现动力线缆10和压环50的连接作用,保证安装后的密封效果,同时在压套40和波纹管30的作用下,线缆可在主壳体01内360°旋转,进而提升安装效率,整体连接结构实用性强。
将动力线缆10直接插入进线腔01c中,随着插入的动作,波纹管30和压套40将被卡紧在卡环20和压环50之间,形成轴向和径向限位作用,在动力线缆10进入压环50中时,首先进入压套40内实现弹性压紧作用,而后经过压环50进入主壳体01内部,并将端子11与第一固定座01a螺接,形成固定作用,此时再将压环50、压套40、波纹管30和卡环20整体朝向移动主壳体01所在一侧移动,使得压环50端部压入进线腔01c内,从而完成屏蔽、IP等级防护等功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卡环20包括第一分部21和第二分部22,所述第一分部21和所述第二分部22合围形成通孔,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小可调节设置,通过将卡环20设置为第一分部21和第二分部22,改变第一分部21与第二分部22之间的重合部分,从而改变形成的通孔的大小,能够依据实际需求将波纹管30的设定位置限制在通孔中,保证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分部21的两端设置的卡扣21a,所述卡扣21a背离所述通孔所在一侧设置,所述第二分部22的两端设置有卡槽22a和对接口22b,所述对接口22b与所述卡扣21a相对设置,且与所述卡槽22a联通,所述卡扣21a自所述对接口22b伸入,与所述卡槽22a卡接;卡扣21a和卡槽22a的设置使得连接过程更加简便牢固,能够有效防止整体结构松动或脱落,在波纹管30达到设定位置前,卡扣21a与卡槽22a分离,使得通孔的直径较大,便于调整波纹管30的位置,当达到设定位置后,将两端的卡扣21a从对接口22b伸入,在挤压作用下,卡扣21a与卡槽22a卡接,限制波纹管30的径向移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二分部22沿着轴向设置有多个筋条22c,所述筋条22c突出于所述第二分部22朝向所述卡环20的端面设置,且内侧壁与所述波纹管30的外侧面贴合设置,形成紧密的接触,进一步增强了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筋条22c的设置增加了第二分部22的刚性和稳定性,为动力线缆10提供了更强的支撑力。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筋条22c设置有三个,且相邻所述筋条22c之间的间隔相等;使得应力均匀分布到所有筋条22c上,避免局部应力过大导致结构的损坏或失效。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分部21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卡接头21b,所述卡接头21b朝向所述通孔所在一侧设置,并与所述压环50相卡接,在装配过程中,卡接头21b将与压环50的外侧面卡接,形成可靠的连接作用,从而保证卡扣21a和压环50能够夹紧,防止波纹管30和压套40松脱,保证轴向限位作用的稳定性,同时卡接头21b设置在第一卡扣21a的中间位置处,使得第一分部21两侧受力均衡,保证卡扣21a和卡槽22a之间连接作用的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波纹管30空心设置,包括波纹段31和圆柱段32,所述波纹段31直径小于所述圆柱段32直径,所述波纹段31内侧壁与所述动力线缆10的外侧壁局部贴合设置,所述圆柱段32位于所述卡环20的所述通孔内,且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分部21和所述第二分部22的内侧壁贴合设置;通过波纹段31的设置使得动力线缆10具有转动和移动的空间,并能够对动力线缆10形成一定的保护作用,设置圆柱段32能够有效增大波纹管30与卡环20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连接的紧密度和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压环50中空设置,包括密封部51、压紧部52和固定部53,所述密封部51的端部和所述压紧部52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53设置在所述密封部51和所述压紧部52连接处的外轴侧面上,并朝向所述密封部51所在一侧弯折设置,且所述固定部53上具有与所述第二固定座01b对接的法兰孔53a,通过将密封部51朝向进线腔01c内压紧,使得压环50形成对进线腔01c的封堵作用,从而完成屏蔽、IP等级防护等功能,有效保证密封效果,同时通过固定部53上的法兰孔53a形成与第二固定座01b的螺接作用,进一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且连接过程简单方便,其中,压紧部52上应当设置有供卡接头21b连接的环形槽,以确保卡环20和压环50之间的卡接作用能够稳定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密封部51的外轴面上环向设置有弹片51a和密封槽51b,所述弹片51a靠近所述固定部53所在一侧设置,一O型圈60套接在所述密封部51上并限制在所述密封槽51b中;O型圈60和弹片51a的设置可以提供双层的弹性压力,确保密封部51与进线腔01c之间的紧密接触,保证连接结构的密封性能,也能够有效防止外部物质进入主壳体01内部,保证使用寿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压套40的外轴面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唇边41,所述压套40限制在所述压环50内,所述唇边41与所述压紧部52的内侧壁贴合设置,增加压套40与压环50之间的摩擦力,提高连接的紧密度和稳定性。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电控动力线缆抗震动过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线缆、卡环、波纹管、压套和压环,所述动力线缆一端连接有端子,所述端子朝向电机控制器的主壳体设置;
所述主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和进线腔,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固定座分别位于所述主壳体的内侧和外侧,所述进线腔联通所述主壳体的外侧和内侧;
所述压环、所述压套、所述波纹管和所述卡环依次套接在所述动力线缆上,且所述卡环与所述压环卡接,所述波纹管和所述压套夹紧于所述压环和所述卡环之间;
所述端子穿过所述进线腔,与所述第一固定座螺接,所述压环与所述第二固定座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动力线缆抗震动过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包括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所述第一分部和所述第二分部合围形成通孔,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小可调节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动力线缆抗震动过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部的两端设置的卡扣,所述卡扣背离所述通孔所在一侧设置,所述第二分部的两端设置有卡槽和对接口,所述对接口与所述卡扣相对设置,且与所述卡槽联通,所述卡扣自所述对接口伸入,与所述卡槽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动力线缆抗震动过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部沿着轴向设置有多个筋条,所述筋条突出于所述第二分部朝向所述卡环的端面设置,且内侧壁与所述波纹管的外侧面贴合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控动力线缆抗震动过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条设置有三个,且相邻所述筋条之间的间隔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动力线缆抗震动过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卡接头,所述卡接头朝向所述通孔所在一侧设置,并与所述压环相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动力线缆抗震动过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空心设置,包括波纹段和圆柱段,所述波纹段直径小于所述圆柱段直径,所述波纹段内侧壁与所述动力线缆的外侧壁局部贴合设置,所述圆柱段位于所述卡环的所述通孔内,且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分部和所述第二分部的内侧壁贴合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动力线缆抗震动过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环中空设置,包括密封部、压紧部和固定部,所述密封部的端部和所述压紧部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密封部和所述压紧部连接处的外轴侧面上,并朝向所述密封部所在一侧弯折设置,且所述固定部上具有与所述第二固定座对接的法兰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控动力线缆抗震动过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的外轴面上环向设置有弹片和密封槽,所述弹片靠近所述固定部所在一侧设置,一O型圈套接在所述密封部上并限制在所述密封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控动力线缆抗震动过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套的外轴面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唇边,所述压套限制在所述压环内,所述唇边与所述压紧部的内侧壁贴合设置。
CN202322318769.5U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电控动力线缆抗震动过孔连接结构 Active CN2206051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18769.5U CN220605115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电控动力线缆抗震动过孔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18769.5U CN220605115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电控动力线缆抗震动过孔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05115U true CN220605115U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80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18769.5U Active CN220605115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电控动力线缆抗震动过孔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051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605115U (zh) 一种电控动力线缆抗震动过孔连接结构
CN210985135U (zh) 电缆转接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2563587A (zh) 灯具密封结构及灯具
CN111193358A (zh) 编码器安装结构及电机
CN101950884A (zh) 一种推拉快锁电连接器
CN208127518U (zh) 高压连接器及电池包
CN209982025U (zh) 电缆接头
CN218160978U (zh) 一种连接器组件及植保设备
CN206922130U (zh) 高压连接器
CN221102588U (zh) 一种储能连接器
CN217848461U (zh) 一种单边固定式低压线束接头的防泄漏连接结构
CN218386068U (zh) 一种集成磁环的高压连接器
CN217823455U (zh) 一种电连接器尾部组件
CN219181116U (zh) 一种线缆密封装置和具有出线密封需求的设备
CN114336159B (zh) 高压电器盒与高压线束的连接结构
CN204947555U (zh) 电气设备及其电缆固定头
CN216414057U (zh) 一种电机密封组件及电机
CN213151620U (zh) 一种冠簧屏蔽电缆接头
CN219388088U (zh) 压缩机、空调器和车辆
CN116154530B (zh) 一种h-mtd连接器
CN219498322U (zh) 一种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09748962U (zh) 一种电动车控制器防水外壳
CN110611278A (zh) 一种接线器
CN219610835U (zh) Usb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17823586U (zh) 一种分体式母座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