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02272U - 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602272U CN220602272U CN202321952693.5U CN202321952693U CN220602272U CN 220602272 U CN220602272 U CN 220602272U CN 202321952693 U CN202321952693 U CN 202321952693U CN 220602272 U CN220602272 U CN 2206022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cket
- butt joint
- heat exchanger
- plates
- heat exchan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8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957 hem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框架及多根换热管,多根换热管固定地安装于换热器框架上;换热器框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独立设置,第一支架上形成有两个对接分板,第二支架上形成有两个对接配合分板,两个对接分板与两个对接配合分板一一对应设置,且对接分板与对应的对接配合分板设置于同一平面上;多根换热管相对固定设置,且多根换热管固定地安装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以将对接分板与对应的对接配合分板限位固定,并使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组合形成为换热器框架。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安装省时省力,方便换热器框架的组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热交换设备。换热器具有换热器框架,现有换热器框架通常由多块板拼接而成,多块板之间通过紧固件进行连接从而组合形成换热器框架。然而,由于板的数量较多,拼装繁琐,需要拧紧多个紧固件,耗时耗力,降低了换热器框架的组装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换热器框架安装更方便的换热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框架及多根所述换热管,多根所述换热管固定地安装于所述换热器框架上;
所述换热器框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独立设置,所述第一支架上形成有两个对接分板,所述第二支架上形成有两个对接配合分板,两个所述对接分板与两个所述对接配合分板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对接分板与对应的所述对接配合分板设置于同一平面上;
多根所述换热管相对固定设置,且多根所述换热管固定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以将所述对接分板与对应的所述对接配合分板限位固定,并使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组合形成为换热器框架。
可以理解的是,利用多根换热管的固定设置对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进行限位组合,如此,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不需要额外的连接即可安装形成限位固定从而形成换热管框架,省时省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翅片,多根所述换热管同时贯穿所述翅片设置,以使多根所述换热管限位固定;
其中,部分所述换热管穿设于两个所述对接分板上,剩余的部分所述换热管穿设于两个所述对接配合分板上。
可以理解的是,对接分板及对接配合分板上均布置有换热管,以此实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组合形成换热器框架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及/或所述第二支架上形成有折边板,所述折边板设置于多根所述换热管的外侧且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架或者对应的所述第二支架连接为一体式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支架及/或第二支架上设置折边板,有利于提高第一支架及/或第二支架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换热器框架的整体结构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根所述换热管同时贯穿所述第一支架及所述第二支架设置;
其中,每根所述换热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及所述第二支架连接固定。
可以理解的是,将多根换热管同时贯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置,以此实现换热器框架的具体实施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接分板上还形成有对接部,所述对接配合分板上也形成有对接配合部,所述对接配合部与所述对接部一一对应设置,且当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限位固定时,所述对接部与对应的所述对接配合部抵接配合。
可以理解的是,设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限位固定时对接部和对接配合部抵接配合,以此实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对接配合,以便于两个对接分板和两个对接配合分板相互配合并覆盖于换热器的相对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接部与对应的所述对接配合部之间还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设置对接部和对接配合部固定连接,以此增强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连接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接部与对应的所述对接配合部焊接固定;
或者,所述对接部与对应的所述对接配合部之间用螺栓组件进行连接固定。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对接部与对接配合部焊接固定或螺栓连接,以此具体实现对接部和对接配合部的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为相同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设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为相同结构,这样在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安装形成换热器框架的过程中,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可以不作区分,避免了组装时弄错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情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及所述第二支架均设置为钣金件。
可以理解的是,设置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为钣金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可以通过钣金工艺制造,便于加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及所述第二支架上均开设有插接孔,并在所述插接孔的外围位置形成有翻边,所述翻边贴合于插装至所述插接孔上的换热管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将换热管贴合翻边插装于插接孔上,这样当安装换热管时或者换热器运行产生振动时,换热管不容易磨损。
由于上述方案的应用,本申请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请求保护的换热器,通过将多根换热管的固定安装后就能够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组合形成换热器框架,省时省力,以便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在换热器上的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换热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换热器框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换热器框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换热器;10、换热器框架;11、第一支架;111、对接分板;1111、对接部;112、第一边板;12、第二支架;121、对接配合分板;1211、对接配合部;122、第二边板;13、折边板;14、插接孔;20、换热管;30、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换热器100,包括换热器框架10及多根换热管20,多根换热管20固定地安装于换热器框架10上。换热器框架10呈矩形结构,包括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第一支架11与第二支架12独立设置。第一支架11上形成有两个对接分板111,第二支架12上形成有两个对接配合分板121,两个对接分板111与两个对接配合分板121一一对应设置,且对接分板111与对应的对接配合分板121设置于同一平面上,使得对接分板111与对应的对接配合分板对接后能够位于换热器100一侧的同一平面上。
其中,多根换热管20相对固定设置,且多根换热管20固定地安装于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上,以将对接分板111与对应的对接配合分板121限位固定,并使第一支架11与第二支架12组合形成为换热器框架10。利用多根换热管20的固定设置对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进行限位组合,如此,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不需要额外的连接即可安装形成限位固定从而形成换热器框架10,省时省力。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换热器100还包括翅片30,多个翅片30平行间隔地布置于换热器框架10内,多根换热管20同时贯穿翅片30设置,以此具体实现多根换热管20的相对固定设置。两个对接分板111及两个对接配合分板121用于供换热管20穿过,其中,部分换热管20穿设于两个对接分板111上,剩余的部分换热管20穿设于两个对接配合分板121上,以此换热器框架10一个具体实施例。当然,在其他实施中,换热管20也可以只分布在对接分板111上,或者只分布在对接配合分板121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安装过程中,多个翅片30布置于换热器框架10内后,将换热管20插接于换热器框架10上并同时贯穿布置于换热器框架10内的多个翅片,然后采用胀管工艺将换热管20胀紧在换热器框架10及翅片30上,以此实现换热管20与换热器框架10及翅片30的固定。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1包括一个第一边板112和两个对接分板111,两个对接分板111分居于第一边板112的两端并与第一边板112垂直设置;第二支架12包括一个第二边板122和两个对接配合分板121,两个对接分板111分居于第二边板122的两端并与第二边板122垂直设置。对接分板111上还形成有对接部1111,对接配合分板121上也形成有对接配合部1211,对接配合部1211与对接部1111一一对应设置,且当第一支架11与第二支架12限位固定时,对接部1111与对应的对接配合部1211抵接配合,以此实现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之间的对接配合,以便于两个对接分板111和两个对接配合分板121相互配合并覆盖于换热器100的相对两侧。
进一步地,对接部1111与对应的对接配合部1211之间还固定连接,以此增强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之间的连接强度。
具体地,对接部1111与对应的对接配合部1211之间焊接固定,以此具体实现对接部1111和对接配合部1211的固定连接,增强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之间的连接强度。
此外,对接部1111与对应的对接配合部1211之间也可以采用螺栓组件进行连接固定,以此具体实现对接部1111和对接配合部1211的固定连接,增强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对接部1111与对应的对接配合部1211之间也可以不设置额外的固定连接方式,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之间利用翅片30的连接以及换热管20在翅片30及换热器框架10上胀紧而被限制位移,使得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无需对接部1111与对应的对接配合部1211固定连接即可实现彼此的固定限位设置,简化换热器框架10的安装工序。
在一实施例中,两块对接分板111朝第二支架12方向的延伸长度不同,两块对接配合分板121朝第一支架11方向的延伸长度也不同,对接分板111和对接配合分板121对接配合,形成矩形结构的换热器框架10,使得沿换热管20的插接方向,对接分板111和相对一侧的对接配合分板121的部分投影重合,这样换热管20能够同时贯穿部分投影重合的对接分板111和对接配合分板121。也就是说,多根换热管20插接于对接分板111及对接配合分板121上,且平行于第一边板112及第二边板122设置,其中至少部分换热管20插接于对接分板111和相对一侧的对接配合分板121设置,剩余部分的换热管20贯穿两个对接分板111或两个对接配合分板121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多根换热管20同时贯穿的第一边板112及第二边板122设置,使得多根换热管20同时贯穿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以此实现换热管20与第一支架11及第二支架12之间的连接固定。此时对接分板111及对接配合分板121均平行于换热管20。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1与第二支架12设置为相同结构,这样在将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拼装形成换热器框架10的过程中,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可以不作区分,避免了组装时弄错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的情况。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对接分板111和两个对接配合分板121的长度均相同,多根换热管20在对接分板111及对接配合分板121上均匀布置,其中部分换热管20穿设于两个对接分板111上,剩余的部分换热管20穿设于两个对接配合分板121上。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均呈匚型结构,拼装方便,避免了拼装错位的情况。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1及第二支架12均设置为钣金件,使得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均可以通过钣金工艺一体成型,便于加工。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1及第二支架12上形成有折边板13,折边板13设置于多根换热管20的外侧且与对应的第一支架11或者对应的第二支架12连接为一体式结构。也就是说,第一支架11及第二支架12的边缘部分向外弯折并形成折边板13,有利于提高换热器框架10的整体结构强度。当然,也可以仅在第一支架11上设置折边板13,或者仅在第二支架12上设置折边板。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1及第二支架12上均开设有插接孔14,插接孔14与换热管20之间间隙配合,以便于换热管20顺利插入插接孔14内并能够通过后续的胀管工艺将换热管20胀紧在插接孔14内。插接孔14的外围位置形成有翻边(图未示),翻边贴合于插装至插接孔14上的换热管20设置。这样当安装换热管20时或者换热器100运行产生振动时,换热管20不容易被磨损。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框架(10)及多根换热管(20),多根所述换热管(20)固定地安装于所述换热器框架(10)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框架(10)包括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所述第一支架(11)与所述第二支架(12)独立设置,所述第一支架(11)上形成有两个对接分板(111),所述第二支架(12)上形成有两个对接配合分板(121),两个所述对接分板(111)与两个所述对接配合分板(121)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对接分板(111)与对应的所述对接配合分板(121)设置于同一平面上;
多根所述换热管(20)相对固定设置,且多根所述换热管(20)固定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11)和所述第二支架(12)上,以将所述对接分板(111)与对应的所述对接配合分板(121)限位固定,并使所述第一支架(11)与所述第二支架(12)组合形成为换热器框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00)还包括翅片(30),多根所述换热管(20)同时贯穿所述翅片(30)设置,以使多根所述换热管(20)限位固定;
其中,部分所述换热管(20)穿设于两个所述对接分板(111)上,剩余的部分所述换热管(20)穿设于两个所述对接配合分板(1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1)及/或所述第二支架(12)上形成有折边板(13),所述折边板(13)设置于多根所述换热管(20)的外侧且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架(11)或者对应的所述第二支架(12)连接为一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换热管(20)同时贯穿所述第一支架(11)及所述第二支架(12)设置;
其中,每根所述换热管(20)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11)及所述第二支架(12)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分板(111)上还形成有对接部(1111),所述对接配合分板(121)上也形成有对接配合部(1211),所述对接配合部(1211)与所述对接部(1111)一一对应设置,且当所述第一支架(11)与所述第二支架(12)限位固定时,所述对接部(1111)与对应的所述对接配合部(1211)抵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1111)与对应的所述对接配合部(1211)之间还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1111)与对应的所述对接配合部(1211)焊接固定;
或者,所述对接部(1111)与对应的所述对接配合部(1211)之间用螺栓组件进行连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1)与所述第二支架(12)设置为相同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1)及所述第二支架(12)均设置为钣金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1)及所述第二支架(12)上均开设有插接孔(14),并在所述插接孔(14)的外围位置形成有翻边,所述翻边贴合于插装至所述插接孔(14)上的换热管(20)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952693.5U CN220602272U (zh) | 2023-07-21 | 2023-07-21 | 换热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952693.5U CN220602272U (zh) | 2023-07-21 | 2023-07-21 | 换热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602272U true CN220602272U (zh) | 2024-03-15 |
Family
ID=90176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952693.5U Active CN220602272U (zh) | 2023-07-21 | 2023-07-21 | 换热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602272U (zh) |
-
2023
- 2023-07-21 CN CN202321952693.5U patent/CN22060227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141172U (zh) | 无框架的冷却模块 | |
CN220602272U (zh) | 换热器 | |
WO2020125540A1 (zh) | 电池模组 | |
CN214423754U (zh) | 一种面板组件 | |
CN216557606U (zh) | 围板组件和具有该围板组件的空调室内机 | |
CN212511442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0747989U (zh) | 一种收纳柜 | |
CN210374093U (zh) | 底盘组件及热水机组 | |
EP1517108B1 (en) | A heat exchanger | |
CN216158016U (zh) | 一种屏风夹 | |
CN218124437U (zh) | 一种电机支架和空调室外机 | |
CN107726885B (zh) | 一种平行流换热器 | |
CN218096287U (zh) | 空调器 | |
CN112554441A (zh) | 一种面板组件 | |
CN221227394U (zh) | 光伏支架及光伏系统 | |
CN220689883U (zh) | 一种蒸发器右端板五金件 | |
CN218672425U (zh) | 底盘组件、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 |
CN212463900U (zh) | 均温板组件及散热器 | |
CN218582373U (zh) | 先导阀固定装置及切换阀 | |
CN221123146U (zh) | 翅片式换热器 | |
CN215637638U (zh) | 一种用于固定冷媒散热管的卡扣及空调器 | |
CN216114175U (zh) | 分隔件以及炉具 | |
CN221197559U (zh) | 电机支架安装结构、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 |
CN210441424U (zh) | 用于空调器的换热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9863445U (zh) | 一种吸音板分体安装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