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97168U - 一种一体化高效混凝沉淀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化高效混凝沉淀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97168U
CN220597168U CN202322235463.3U CN202322235463U CN220597168U CN 220597168 U CN220597168 U CN 220597168U CN 202322235463 U CN202322235463 U CN 202322235463U CN 220597168 U CN220597168 U CN 2205971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pipe
sewage
sedimentation
coagulating sedim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3546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洪涛
高振广
王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uqing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uqing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uqing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uqing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3546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971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971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971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高效混凝沉淀设备,包括污水池,所述污水池的下面设置有沉淀池,所述污水池的左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是上面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污水池的右侧设置有出水管,所述沉淀池的内腔设置有填料斜管,所述沉淀池的右侧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右端设置有污泥循环泵,所述污泥循环泵的上面设置有循环水管,所述污水池的上面设置有微砂回流泵,所述污水池的内腔设置有隔板,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所述隔板的下面设置有搅拌机构,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高效混凝沉淀设备,利用两个螺旋桨叶进行搅拌,在旋转的时候方向转动,不会在运动惯性的作用下形成旋涡,搅拌的时候更加完全,提高污水絮凝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化高效混凝沉淀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高效混凝沉淀设备。
背景技术
混凝沉淀,一种降低水的浑浊度或去除水中悬浮物的方法。根据水的浑浊度等性质,以适量的混凝剂(如硫酸铝、明矾等)加入水中,经化学反应和絮凝即形成絮状物而下沉,使水澄清。常用于水厂,或处理废水。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市场对混凝土的需求也在增加,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污水中含有泥沙、骨料及外加剂等成分,需要经过回收处理后再排放,如果直接将污水排放会造成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目前在加工生产中产生的混凝土污水排放到混凝土污水进行沉降池中进行沉降,进而能够对沉降后水源进行重复利用,节约水资源。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混凝沉淀装置(专利号:CN218290570U),该技术方案通过电机带动转杆进行转动,使得转杆上的搅拌杆、连接杆一端的搅动叶和搅动叶上的通孔随着转杆同步进行转动,能够有效对沉淀箱中的污水和混凝剂均匀进行搅拌,使得污水能够在沉淀箱中充分与混凝剂进行反应,便于提高污水和混凝剂的混合效果,其中通过加热板的使用,能够有效对沉淀箱内部进行加热,使得沉淀箱中的温度能够保持反应过程中所需的温度,从而便于提高其反应效率,但该方案仍存在不足,在进行搅拌混合的时候,所示搅拌叶的横截面较小,则会造成搅拌不够全面,若是过大,则即使是在搅拌叶上开设了通孔也可能使得搅拌叶在旋转的时候容易产生运动惯性,形成旋涡,而且在底部设置过滤筒来进行过滤,一段时间就需要进行拆卸,将其上的污泥清理完成后在投入使用,比较麻烦,底部设置的导流板上也容易积攒杂质,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高效混凝沉淀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高效混凝沉淀设备,包括污水池,所述污水池的下面设置有沉淀池,所述污水池的左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是上面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污水池的右侧设置有出水管,所述沉淀池的内腔设置有填料斜管,所述沉淀池的右侧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右端设置有污泥循环泵,所述污泥循环泵的上面设置有循环水管,所述污水池的上面设置有微砂回流泵,所述污水池的内腔设置有隔板,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所述隔板的下面设置有搅拌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壁设置有螺旋桨叶,所述旋转轴的外壁设置有加热板,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沉淀池为锥形池,顶部与污水池的底部相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都设置在污水池左右侧壁的上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砂回流泵的设置在隔板的左侧,所述循环水管的一端连接在污泥循环泵上,另一端连接在微砂回流泵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机构设置有两个,其中的两个所述旋转轴由两个电机控制,且旋转方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板交叉放置在螺旋桨叶的波峰与波谷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一体化高效混凝沉淀设备,利用两个螺旋桨叶进行搅拌,在旋转的时候方向转动,不会在运动惯性的作用下形成旋涡,搅拌的时候更加完全,提高污水絮凝的效率。
2、该一体化高效混凝沉淀设备,进行反应的完成后,絮凝产生的杂质会向下沉淀,会通过填料斜管沉入沉淀池的底部,层流状态好,颗粒沉降不受紊流干扰,会降低搅拌带来的干扰,而且能够减少了污泥脱水等后处理工作量,产生的污泥沉降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污水池;2、沉淀池;3、进水管;4、进料口;5、出水管;6、填料斜管;7、连接管;8、污泥循环泵;9、循环水管;10、微砂回流泵;11、隔板;12、排污管;13、旋转轴;14、螺旋桨叶;15、加热板;16、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高效混凝沉淀设备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一种一体化高效混凝沉淀设备,包括污水池1,污水池1的下面设置有沉淀池2,污水池1的左侧设置有进水管3,进水管3是上面设置有进料口4,污水池1的右侧设置有出水管5,沉淀池2的内腔设置有填料斜管6,沉淀池2的右侧设置有连接管7,连接管7的右端设置有污泥循环泵8,污泥循环泵8的上面设置有循环水管9,污水池1的上面设置有微砂回流泵10,污水池1的内腔设置有隔板11,沉淀池2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12,隔板11的下面设置有搅拌机构。
具体的,沉淀池2为锥形池,顶部与污水池1的底部相接。
进一步的,进水管3和出水管5都设置在污水池1左右侧壁的上部微砂回流泵10的设置在隔板11的左侧,循环水管9的一端连接在污泥循环泵8上,另一端连接在微砂回流泵10上。
具体使用时,如图1、图2和图3、图4所示,先将污水和混凝剂通过进水管3和进料口4流入污水池1中,进行反应,通过下方设置的污泥循环泵8和上方设置的微砂回流泵10流入污水池1中,然后与混凝所形成细小的矾花絮凝,并开始形成较大矾花,矾花进一步密实,长大,最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而一些较轻的矾花则会在填料斜管6填的作用下沉淀,最后在通过排污管12排出。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之上,一种一体化高效混凝沉淀设备,搅拌机构包括旋转轴13,旋转轴13的外壁设置有螺旋桨叶14,旋转轴13的外壁设置有加热板15,旋转轴13的一端设置有电机16。
具体的,搅拌机构设置有两个,其中的两个旋转轴13由两个电机16控制,且旋转方向相反,加热板15交叉放置在螺旋桨叶14的波峰与波谷之间。
具体使用时,如图2和图3、图4所示,在进行混凝的时候,将污水和混凝剂通入污水池1的同时,打开电机16,使得电机16带动其上的旋转轴13进行旋转,进一步的带动其外壁设置有的螺旋桨叶14进行旋转,从而使混凝剂能够充分的与污水混合,进行矾花,由于搅拌机构设置有两个,其中的两个旋转轴13由两个电机16控制,且旋转方向相反,可以使得其上的两个螺旋桨叶14方向旋转,避免咋运动惯性的作用下形成旋涡的同时,能够全面的进行混凝,而在旋转轴13的外壁设置有加热板15,且加热板15交叉放置在螺旋桨叶14的波峰与波谷之间,可以旋转的过程中,对其中的污水进行加热,从而促进反应,提高反应的效率,在完全反应沉淀后,可以通过排污管12将底部的污泥沉淀排出,而沉淀后得到的水则可以通过上方设置的出水管5排出进行二次利用,节约资源。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方案”、“一些方案”、“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方案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方案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方案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方案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Claims (7)

1.一种一体化高效混凝沉淀设备,包括污水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池(1)的下面设置有沉淀池(2),所述污水池(1)的左侧设置有进水管(3),所述进水管(3)是上面设置有进料口(4),所述污水池(1)的右侧设置有出水管(5),所述沉淀池(2)的内腔设置有填料斜管(6),所述沉淀池(2)的右侧设置有连接管(7),所述连接管(7)的右端设置有污泥循环泵(8),所述污泥循环泵(8)的上面设置有循环水管(9),所述污水池(1)的上面设置有微砂回流泵(10),所述污水池(1)的内腔设置有隔板(11),所述沉淀池(2)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12),所述隔板(11)的下面设置有搅拌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高效混凝沉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旋转轴(13),所述旋转轴(13)的外壁设置有螺旋桨叶(14),所述旋转轴(13)的外壁设置有加热板(15),所述旋转轴(13)的一端设置有电机(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高效混凝沉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2)为锥形池,顶部与污水池(1)的底部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高效混凝沉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3)和出水管(5)都设置在污水池(1)左右侧壁的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高效混凝沉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砂回流泵(10)的设置在隔板(11)的左侧,所述循环水管(9)的一端连接在污泥循环泵(8)上,另一端连接在微砂回流泵(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高效混凝沉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设置有两个,其中的两个所述旋转轴(13)由两个电机(16)控制,且旋转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高效混凝沉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15)交叉放置在螺旋桨叶(14)的波峰与波谷之间。
CN202322235463.3U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一体化高效混凝沉淀设备 Active CN2205971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35463.3U CN220597168U (zh)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一体化高效混凝沉淀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35463.3U CN220597168U (zh)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一体化高效混凝沉淀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97168U true CN220597168U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71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35463.3U Active CN220597168U (zh)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一体化高效混凝沉淀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971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33262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沉淀装置
JP2002307100A (ja) 汚泥処理方法
CN108516640A (zh) 一种用于电镀污水处理的絮凝装置
CN210171000U (zh) 一种工业废水脱泥池
CN220597168U (zh) 一种一体化高效混凝沉淀设备
KR101404065B1 (ko) 이형 교반날개를 구비하는 침전지
CN206512089U (zh) 一种泥浆絮凝处理搅拌装置
CN205590541U (zh) 一种应用于城市河道淤泥快速脱水工程的污泥脱水机
CN211367069U (zh) 一种一体化净水器
CN205222903U (zh) 一种新型造纸污水处理装置
CN207596527U (zh)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沉淀装置
CN207748945U (zh) 一种用于人工湿地的水处理用沉淀装置
CN207627994U (zh) 两相沉淀池
CN113860452B (zh) 絮凝反应装置及絮凝池
CN215946853U (zh) 一种新型高效斜板沉淀处理池
CN220951364U (zh) 一种带有加砂机构的高效沉淀池
CN208964606U (zh) 一种高效煤气化黑水沉淀分离装置
CN210710811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水处理剂播撒装置
CN114031162A (zh) 一种混凝土污水高效絮凝沉淀设备
JP3326787B2 (ja) 汚泥等の凝集装置
CN219603336U (zh) 污水处理高效沉淀池系统
CN220449896U (zh) 一种集成型高密沉淀池
CN217067811U (zh) 自洗式机械澄清搅拌刮泥装置
CN214141886U (zh) 一种高效环保污水处理用沉淀池
CN219502092U (zh) 一种处理效率高的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