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94905U - 道岔外锁闭装置 - Google Patents

道岔外锁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94905U
CN220594905U CN202322396012.8U CN202322396012U CN220594905U CN 220594905 U CN220594905 U CN 220594905U CN 202322396012 U CN202322396012 U CN 202322396012U CN 220594905 U CN220594905 U CN 2205949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rail
connecting rod
limit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9601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甄宇阳
刘跃平
史宇辰
韩宸
邱战国
胡淼
高立中
王猛
常国庆
李秀杰
邢群雁
宋宏智
屠志平
安岩
马天宇
彭巍
高立诚
王海龙
郎玉茹
罗昊
安家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Signal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RS
Beijing Ruichi Guotie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Huati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Signal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RS
Beijing Ruichi Guotie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Huati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Signal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RS, Beijing Ruichi Guotie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Huati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Priority to CN20232239601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949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949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949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ailway Trac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道岔操纵装置领域,具体涉及道岔外锁闭装置,用于将尖轨与基本轨解锁或锁闭,装置包括:钢岔枕,与基本轨连接;连杆机构,设置于钢岔枕,用于与尖轨连接,配置成能够通过改变其沿钢岔枕的延伸方向的长度使得尖轨朝接近或远离基本轨的方向移动;锁闭杆,配置成可沿钢岔枕的延伸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锁闭杆移动至第一位置时,连杆机构增加其沿钢岔枕的延伸方向的长度,从而使得尖轨移动并保持在与基本轨贴紧的位置,当锁闭杆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带动连杆机构减小其沿钢岔枕的延伸方向的长度,从而使得尖轨移动并保持在距离基本轨预设距离的位置。本申请实施例的铁路道岔外锁闭装置在结构受力方面的性能较好。

Description

道岔外锁闭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道岔操纵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岔外锁闭装置。
背景技术
道岔是铁路轨道结构的线路连接设备,道岔主要包括固定的、不可移动的基本轨和可移动的尖轨,通过改变尖轨和基本轨的接触状态,使机车车辆能够从一股道转入或越过另一股道。
按道岔的锁闭方式,可分为道岔内锁闭和道岔外锁闭。道岔内锁闭是当道岔由转辙机带动转换至某个特定位置后,在转辙机内部进行锁闭,由转辙机动作杆经外部杆件道岔实现位置固定。道岔外锁闭是当道岔由转辙机带动转换至某个特定位置后,通过本身所依附的锁闭装置,直接把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夹紧并固定。
相比道岔内锁闭,道岔外锁闭与基本轨密贴处实行锁闭,夹紧力大,安全系数高。然而,道岔外锁闭装置在列车通过时的受力状态较为复杂,当列车通过道岔时,横向冲击力及振动对外锁闭装置受力件影响较大。目前现有的铁路道岔外锁闭装置在结构受力方面的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道岔外锁闭装置。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道岔外锁闭装置,用于将尖轨与基本轨解锁或锁闭,装置包括:钢岔枕,钢岔枕与基本轨连接;连杆机构,设置于钢岔枕,用于与尖轨连接,连杆机构配置成能够通过改变其沿钢岔枕的延伸方向的长度使得尖轨朝接近或远离基本轨的方向移动;锁闭杆,配置成可沿钢岔枕的延伸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锁闭杆移动至第一位置时,使得连杆机构增加其沿钢岔枕的延伸方向的长度,从而使得尖轨移动并保持在与基本轨贴紧的位置,当锁闭杆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带动连杆机构减小其沿钢岔枕的延伸方向的长度,从而使得尖轨移动并保持在距离基本轨预设距离的位置。
优选的,连杆机构包括:锁闭支架,设置于钢岔枕;第一连杆,铰接于锁闭支架;以及第二连杆,分别与尖轨和第一连杆铰接。
优选的,连杆机构还包括:限位部,形成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铰接轴上;限位配合部,设置于锁闭杆上,限位配合部形成有限位导槽,限位部在限位导槽内沿限位导槽移动;当锁闭杆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时,通过限位部与限位导槽的配合带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背转动以使尖轨朝接近基本轨的方向移动,当锁闭杆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通过限位部与限位导槽的配合带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向转动以使尖轨朝远离基本轨方向移动。
优选的,限位导槽包括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槽自第一限位槽的端部沿与第一限位槽的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其中,第一限位槽比第二限位槽更接近尖轨;当锁闭杆移动至第一位置时,限位部位于第二限位槽远离第一限位槽的端部,以阻止连杆机构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对转动;当锁闭杆移动至第二位置时,限位部位于第一限位槽远离第二限位槽的端部,以阻止连杆机构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对转动;当锁闭杆从第一位置朝远离基本轨的方向移动至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时,限位部从第二限位槽远离第一限位槽的端部移动至与第一限位槽连接的端部;当锁闭杆从第三位置朝远离基本轨的方向移动至位于第三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第四位置时,限位部从第二限位槽与第一限位槽连接的端部移动至第一限位槽。
优选的,第一限位槽为由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竖直槽,第二限位槽为自竖直槽的顶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槽。
优选的,锁闭支架与第一连杆的铰接轴和第二连杆与尖轨的铰接轴的高度基本相同,均高于限位导槽。
优选的,连杆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杆机构具有相同的铰接轴。
优选的,限位部为能够在限位导槽内滚动的辊子,辊子作为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铰接轴。
优选的,限位导槽的槽宽与辊子的直径基本相同。
优选的,道岔外锁闭装置还包括支撑件,设置于钢岔枕,当尖轨朝接近或远离基本轨的方向移动时,尖轨由支撑件支撑并相对于支撑件滑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道岔外锁闭装置通过锁闭杆带动连杆机构改变其沿钢岔枕的延伸方向的长度,带动尖轨移动至与基本轨贴合的位置或远离基本轨的位置。连杆机构能够缓冲列车通行时带来的横向冲击力,使得铁路道岔外锁闭装置在结构受力方面的性能较好。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本申请内容中提供的仅仅是一个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本身,本申请内容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本申请所有的、全部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道岔外锁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锁闭杆移动至第一位置时道岔外锁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将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锁闭杆移动至第二位置时道岔外锁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将图4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锁闭杆移动至第三位置时道岔外锁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将图6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锁闭杆移动至第四位置时道岔外锁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将图8中D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限位配合部的结构示意图。
应该注意的是,附图并未按比例绘制,并且出于说明目的,在整个附图中类似结构或功能的元素通常用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还应该注意的是,附图只是为了便于描述优选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本身。附图没有示出所描述的实施例的每个方面,并且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附图标记说明:
1、道岔外锁闭装置;11、钢岔枕;12、连杆机构;121、锁闭支架;122、第一连杆;123、第二连杆;124、限位部;125、限位配合部;1250、限位导槽;1251、第一限位槽;1252、第二限位槽;126、第一铰接轴;127、第三铰接轴;13、锁闭杆;14、支撑件;2、基本轨;3、尖轨;30、尖轨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若全文中涉及“第一”、“第二”等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描述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先后次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应该理解为“第一”、“第二”等描述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若全文中出现“和/或”,其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道岔外锁闭装置,用于将尖轨与基本轨解锁或锁闭。
如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道岔外锁闭装置可以包括:钢岔枕11,连杆机构12以及锁闭杆13。
钢岔枕11与基本轨2连接。连杆机构12设置于钢岔枕11,用于与尖轨3连接。连杆机构12配置成能够通过改变其沿钢岔枕11的延伸方向的长度使得尖轨3朝接近或远离基本轨2的方向移动。锁闭杆13配置成可沿钢岔枕11的延伸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锁闭杆13移动至第一位置时,使得连杆机构12增加其沿钢岔枕11的延伸方向的长度,从而使得尖轨3移动并保持在与基本轨2贴紧的位置;当锁闭杆13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带动连杆机构12减小其沿钢岔枕11的延伸方向的长度,从而使得尖轨3移动并保持在距离基本轨2预设距离的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道岔外锁闭装置1通过锁闭杆13带动连杆机构12改变其沿钢岔枕11的延伸方向的长度,带动尖轨3移动至与基本轨2贴合的位置或远离基本轨的位置。连杆机构12能够缓冲列车通行时带来的横向冲击力,使得铁路道岔外锁闭装置1在结构受力方面的性能较好,从而提高了道岔外锁闭装置的安全性。
此外,在相关技术中,道岔常采用木岔枕或混凝土枕与基本轨2连接,但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木岔枕的纵横向位移阻力差,限制了列车通过的速度,也限制了列车的运载能力,需要耗费大量优质木材,使用寿命短,维修工作量大;混凝土枕自重大,刚度大,弹性差,抗震性能不佳,且易脆裂,维修工作量大,绝缘性差。相较于木岔枕和混凝土枕,钢岔枕11具有强度大、耐冲击、耐重载、耐横向阻力强的特点,并且钢岔枕11的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大大减轻了对于岔枕的维护工作。
可以利用转辙机驱动锁闭杆13沿钢岔枕11的延伸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铺设钢岔枕11可将道岔电务转换杆甚至转辙机均放置于枕内,不占用道岔捣固空间,有利于大机养护作业及道床的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杆机构12包括:锁闭支架121,第一连杆122以及第二连杆123。锁闭支架121设置于钢岔枕11。第一连杆122铰接于锁闭支架121。第二连杆123分别与尖轨3和第一连杆122铰接。在这样的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连杆122和第二连杆123的转动改变连杆机构沿钢岔枕的延伸方向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闭支架121固定在钢岔枕11上。通过设置锁闭支架121,为第一连杆122与第二连杆123提供支撑。
在一些实施例中,道岔外锁闭装置1还包括:尖轨连接件30,尖轨连接件30和尖轨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二连杆123与尖轨连接件30铰接,进而通过尖轨连接件30实现第二连杆123与尖轨3的铰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杆机构12还包括:限位部124和限位配合部125。限位部124形成在第一连杆122和第二连杆123的铰接轴上。限位配合部125设置于锁闭杆13上,限位配合部125形成有限位导槽1250,限位部124在限位导槽1250内沿限位导槽1250移动。当锁闭杆13从图4示出的第二位置向图2示出的第一位置移动时,参见图3和图5,通过限位部124与限位导槽1250的配合带动第一连杆122和第二连杆123相背转动以使尖轨3朝接近基本轨2的方向移动。当锁闭杆13从图2示出的第一位置向从图4示出的第二位置移动时,通过限位部124与限位导槽1250的配合带动第一连杆122和第二连杆123相向转动以使尖轨3朝远离基本轨2方向移动。
具体地,当第一连杆122和第二连杆123相背转动时,增加了第一连杆122和第二连杆123沿钢岔枕11的延伸方向的长度,以使得与第二连杆123铰接的尖轨3朝接近基本轨2的方向移动。当第一连杆122和第二连杆123相向转动时,减小了第一连杆122和第二连杆123沿钢岔枕11的延伸方向的长度,以使得与第二连杆123铰接的尖轨3朝远离基本轨2方向移动。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限位部124与限位导槽1250的配合,实现了第一连杆122和第二连杆123的转动,进而改变了第一连杆122和第二连杆123沿钢岔枕11的延伸方向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配合部125通过螺栓固定于锁闭杆13上。在锁闭杆13移动时,固定在锁闭杆13上的限位配合部125随锁闭杆13一起移动,以使得限位部124在限位导槽1250内沿限位导槽1250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0,限位导槽1250包括第一限位槽1251和第二限位槽1252,第二限位槽1252自第一限位槽1251的端部沿与第一限位槽1251的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其中,第一限位槽1251比第二限位槽1252更接近尖轨3。当锁闭杆13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参见图3,限位部124位于第二限位槽1252远离第一限位槽1251的端部,以阻止连杆机构12的第一连杆122和第二连杆123相对转动。此时,限位部124被限位于第二限位槽1252远离第一限位槽1251的端部,从而将尖轨3锁定在与基本轨2紧贴的位置。
将当锁闭杆13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参见图5,限位部124位于第一限位槽1251远离第二限位槽1252的端部,以阻止连杆机构12的第一连杆122和第二连杆123相对转动。此时,限位部124被限位于第一限位槽1251远离第二限位槽1252的端部,从而将尖轨3锁定在距离基本轨2预设距离的位置。
参见图6和图7,当锁闭杆13从第一位置朝远离基本轨2的方向移动至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时,限位部124从第二限位槽1252远离第一限位槽1251的端部移动至与第一限位槽1251连接的端部。参见图8和图9,当锁闭杆13从第三位置朝远离基本轨2的方向移动至位于第三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第四位置时,限位部124从第二限位槽1252与第一限位槽1251连接的端部移动至第一限位槽125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槽1251为由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竖直槽,第二限位槽1252为自竖直槽的顶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槽。
当锁闭杆13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时,限位配合部125跟随锁闭杆13移动,此时限位部124在第一限位槽1251内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杆122和第二连杆123相背转动,此时第一连杆122和第二连杆123增加两者沿钢岔枕11的延伸方向的长度,使得与第二连杆123铰接的尖轨3朝接近基本轨2的方向移动。在限位部124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至最顶端(即第一限位槽1251与第二限位槽1252相接的位置)之后,当锁闭杆13继续向第一位置移动时,限位部124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至第二限位槽1252,带动第一连杆122和第二连杆123继续相背转动,使得尖轨3能够贴紧基本轨2。当锁闭杆13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由于第一连杆122的一端通过尖轨3与基本轨2抵接,另一端与基本轨2和第二限位槽1252的端部抵接,从而使得尖轨3保持在与基本轨2贴紧的位置。
当锁闭杆13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限位配合部125跟随锁闭杆13移动,此时限位部124在第二限位槽1252内沿水平方向向左运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杆122和第二连杆123相对转动,此时第一连杆122和第二连杆123减小两者沿钢岔枕11的延伸方向的长度,使得与第二连杆123铰接的尖轨3朝远离基本轨2的方向移动。在限位部124沿水平方向向左运动至最左端(即第一限位槽1251与第二限位槽1252相接的位置)之后,当锁闭杆13继续向第二位置移动时,限位部124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至第一限位槽1251,带动第一连杆122和第二连杆123继续相对转动,使得尖轨3能够远离基本轨2。当锁闭杆13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由于第一连杆122的端部与第一限位槽1251的端部抵接,从而使得尖轨3保持在与基本轨2预设距离的位置。
当尖轨3和基本轨2贴紧时,车轮在经过基本轨2和尖轨3时,尖轨3将会受到使尖轨3向远离基本轨2的方向移动的振动和冲击力,此时,通过使限位部124位于水平方向上的第二限位槽1252的远离第一限位槽1251的端部,可以防止振动和冲击力导致限位部124向远离基本轨2的方向运动,并带动第一连杆122和第二连杆123转动,使得与第二连杆123铰接的尖轨3向远离基本轨2的方向移动,不再贴紧基本轨2。即,通过使限位部124位于水平方向上的第二限位槽1252中远离第一限位槽1251的端部,可以对尖轨3的位置进行锁闭,确保在车辆通过时尖轨3保持在与基本轨2贴紧的位置,防止尖轨3向远离基本轨2的方向移动,从而保障车辆通行时轨道的稳定性,降低安全隐患。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闭支架121与第一连杆122的第一铰接轴126和第二连杆123与尖轨3的第三铰接轴127的高度基本相同,均高于限位导槽1250,以便于限位部124在限位导槽1250内移动时更加顺畅,不易卡顿。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杆机构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杆机构12具有相同的铰接轴,即,两个连杆机构12的第一连杆122和锁闭支架121的第一铰接轴126相同,两个连杆机构12的第一连杆122和第二连杆123的第二铰接轴相同,两个连杆机构12的第二连杆123和尖轨3的第三铰接轴127相同。通过使连杆机构12的数量为两个,有利于保证尖轨3面对基本轨2的接触面与基本轨2保持平行,使尖轨3与基本轨2能够贴紧。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部124为能够在限位导槽1250内滚动的辊子,辊子可以作为第一连杆122和第二连杆123的铰接轴。辊子穿设于限位导槽1250,辊子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122和第二连杆123铰接。辊子在限位导槽1250中以滚动的方式运动,可以降低限位部124的运动阻力,减少限位部124的运动过程中的不畅、卡阻,提高道岔外锁闭装置1运行过程的流畅性。
如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槽1251和第二限位槽1252光滑过渡连接,便于辊子能够顺畅地在第一限位槽1251和第二限位槽1252之间来回滚动。图10还示出了当锁闭杆13处于不同位置时,限位部124在限位导槽1250中的不同位置。例如,当锁闭杆13处于第一位置时,限位部124在第二限位槽1252右侧的端部;当锁闭杆13处于第三位置时,限位部124在第二限位槽1252左侧的端部;当锁闭杆13处于第四位置时,限位部124在第一限位槽1251的顶端;当锁闭杆13处于第二位置时,限位部124在第一限位槽1251的底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导槽1250的槽宽与辊子的直径基本相同,例如,两者可以间隙配合,以防止辊子在水平槽1251中上下晃动,或在竖直槽1252中左右晃动,进而带动尖轨3晃动,增强了尖轨3与基本轨2的解锁或锁闭状态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道岔外锁闭装置1还可以包括支撑件14,设置于钢岔枕11,当尖轨3朝接近或远离基本轨2的方向移动时,尖轨3由支撑件14支撑并相对于支撑件14滑动。将尖轨3设置在支撑件14上,可以保持尖轨3在移动过程中的高度位置一致,避免尖轨3相对于第三铰接轴127转动,从而不能与基本轨2贴紧。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14可以固定在钢岔枕11。钢岔枕11上形成供基本轨2的轨座通过的开槽,支撑件14可以压住轨座的一端。尖轨3在移动过程中均位于支撑件14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岔道实际包含两组对称设置的道岔外锁闭装置1。两组道岔外锁闭装置1的锁闭杆13可以形成为一体,或者通过连接件连接。当锁闭杆13在转辙机的驱动下移动时,其中一组道岔外锁闭装置1的连杆机构12将尖轨3带动至与基本轨2贴紧的位置,使尖轨3与基本轨2锁闭,另一组道岔外锁闭装置1的连杆机构12将尖轨3带动至距离基本轨2预设距离的位置,使尖轨3与基本轨2解锁。通过一组道岔外锁闭装置1将尖轨3与基本轨2锁闭、另一组道岔外锁闭装置1将尖轨3与基本轨2解锁,实现对于两侧尖轨3位置的双重保障,确保车辆通行时轨道的稳定性。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道岔外锁闭装置,用于将尖轨与基本轨解锁或锁闭,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钢岔枕,所述钢岔枕与所述基本轨连接;
连杆机构,设置于所述钢岔枕,用于与所述尖轨连接,所述连杆机构配置成能够通过改变其沿所述钢岔枕的延伸方向的长度使得所述尖轨朝接近或远离所述基本轨的方向移动;以及
锁闭杆,配置成可沿所述钢岔枕的延伸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所述锁闭杆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使得所述连杆机构增加其沿所述钢岔枕的延伸方向的长度,从而使得所述尖轨移动并保持在与所述基本轨贴紧的位置,当所述锁闭杆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带动所述连杆机构减小其沿所述钢岔枕的延伸方向的长度,从而使得所述尖轨移动并保持在距离所述基本轨预设距离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
锁闭支架,设置于所述钢岔枕;
第一连杆,铰接于所述锁闭支架;以及
第二连杆,分别与所述尖轨和所述第一连杆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
限位部,形成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铰接轴上;
限位配合部,设置于所述锁闭杆上,所述限位配合部形成有限位导槽,所述限位部在所述限位导槽内沿所述限位导槽移动;
当所述锁闭杆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时,通过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限位导槽的配合带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相背转动以使所述尖轨朝接近所述基本轨的方向移动,当所述锁闭杆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时,通过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限位导槽的配合带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相向转动以使所述尖轨朝远离所述基本轨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导槽包括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自所述第一限位槽的端部沿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限位槽比所述第二限位槽更接近所述尖轨;
当所述锁闭杆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远离所述第一限位槽的端部,以阻止所述连杆机构的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相对转动;
当所述锁闭杆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远离所述第二限位槽的端部,以阻止所述连杆机构的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相对转动;
当所述锁闭杆从所述第一位置朝远离所述基本轨的方向移动至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时,所述限位部从所述第二限位槽远离所述第一限位槽的端部移动至与所述第一限位槽连接的端部;
当所述锁闭杆从所述第三位置朝远离所述基本轨的方向移动至位于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第四位置时,所述限位部从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第一限位槽连接的端部移动至所述第一限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为由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竖直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为自所述竖直槽的顶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闭支架与所述第一连杆的铰接轴和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尖轨的铰接轴的高度基本相同,均高于所述限位导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杆机构具有相同的铰接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能够在所述限位导槽内滚动的辊子,所述辊子作为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铰接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导槽的槽宽与所述辊子的直径基本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件,设置于所述钢岔枕,当所述尖轨朝接近或远离所述基本轨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尖轨由所述支撑件支撑并相对于所述支撑件滑动。
CN202322396012.8U 2023-09-04 2023-09-04 道岔外锁闭装置 Active CN2205949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96012.8U CN220594905U (zh) 2023-09-04 2023-09-04 道岔外锁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96012.8U CN220594905U (zh) 2023-09-04 2023-09-04 道岔外锁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94905U true CN220594905U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68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96012.8U Active CN220594905U (zh) 2023-09-04 2023-09-04 道岔外锁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949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704052C2 (ru) Механизм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й стрелки и способ его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US9206556B2 (en) Elevated frog and rail crossing track assembly
US8424813B1 (en) Elevated frog and rail track assembly
CA2938920A1 (en) Railway points, railway points operating apparatus and railway track crossing
CN107532392B (zh) 工作头部组件
CN220594905U (zh) 道岔外锁闭装置
US11155967B2 (en) Swing turnout for railroad track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turnout
CN1266341C (zh) 捣固轨道用的捣固机组
US6616105B2 (en) Rail switch lock for points tongues
CN210134294U (zh) 轨道线路道岔区转辙器结构
CN101725110A (zh) 一种用于铁路的伸缩装置
GB2051189A (en) Railway points
CN216585940U (zh) 分动芯轨辙叉
CN210287976U (zh) 一种轻型铁路轨道及轨车变轨装置
CN207919260U (zh) 一种补偿轨原位升降式悬挂单轨道岔系统
CN211972935U (zh) 用于嵌套式轨排的精调托架
JP2002004203A (ja) 転てつ減摩器
CN220785781U (zh) 一种铁路道岔外锁闭装置
CN217460247U (zh) 梁端双向伸缩装置
SU1194939A1 (ru)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а стрелка
CN218322118U (zh) 一种补偿装置及道岔
CN109944116A (zh) 轨道线路道岔区转辙器结构
CN204959596U (zh) 铁路桥梁梁端伸缩装置
CN210886772U (zh) 砼枕道岔用轨撑
US20230024195A1 (en) Switch Arrangement for a Track-Borne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