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91142U - 一种ecap等径角挤模套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ecap等径角挤模套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91142U
CN220591142U CN202322147988.1U CN202322147988U CN220591142U CN 220591142 U CN220591142 U CN 220591142U CN 202322147988 U CN202322147988 U CN 202322147988U CN 220591142 U CN220591142 U CN 2205911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ing
half body
halibody
module
inside l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4798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浩杰
赵军
贾宾
牛轻松
罗枢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2214798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911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911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911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ECAP等径角挤模套具,包括若干个上模块、下模块、第一内衬和第二内衬,所述上模块、下模块、第一内衬和第二内衬分别沿中心线对称切割形成两个上模块半体、下模块半体、第一内衬半体和第二内衬半体;本实用新型第一内衬半体和第二内衬半体分别通过内螺纹连接柱以及螺栓一紧固安装在安装槽的内部,进而提高连接的紧固度,防止晃动,通过丝杠与螺母的配合将相对应的上模块半体、下模块半体相连接,挤压成型后,通过打开螺母,使上模块半体、下模块半体相分离,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快速取出第一内衬和第二内衬内部的样品。

Description

一种ECAP等径角挤模套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ECAP等径角挤模套具。
背景技术
在块体金属材料剧烈塑性变形的方法中,等径角挤压技术占据重要地位,经过多年发展,该方法不仅可用于剧烈塑性变形的理论研究,还被用于一些高强度金属制品的生产。等径角挤压技术工艺的关键在于模具和施加力等因素之间的配合,其模具的设计一直是业界研究的重点。
目前整块模具材料以机加工的方式制备出模具,此方法虽然可以保证模具质量,但是一旦使用中出现局部损伤,整个模具将不得不报废。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等径角挤压过程模具受力较大且受力区域不均匀,因此容易出现局部损伤导致整个模具报废的情况。另外,由于模具的整体制造方式,使其结构固定,样品压入方向与挤出方向不能改变,同时样品尺寸也不能变化。
现有的公告号为CN21741195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等径角挤压模具,包括沿铅垂方向插入模块本体内的第一内衬以及水平或倾斜插入模块本体内的第二内衬,第一内衬以及第二内衬截面形状吻合且均呈管状构造,第一内衬以及第二内衬的管口连通以供材料被压入第一内衬后通过第二内衬挤出。该实用新型将可拆卸的内衬插入模块本体内,两组管状的内衬管腔连通后,材料被压入第一内衬后通过第二内衬挤出;在等径角挤压前,可根据预定的挤压样品挤压参数选定下模块内第二内衬的倾斜角度,并根据样品截面尺寸选择合适内径的内衬装入模块中,通过更换内衬就可以消除挤压导致的通道磨损无需更换整个模具,方便了等径角模具发生损伤后的局部更换,适配各种不同样品尺寸的等径角挤压。
针对上述及现有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往往存在以下缺陷:该装置的样品在挤压成型后,样品停留在第一内衬以及第二内衬的内部,不便于从第一内衬以及第二内衬的内部脱出,使用效果不佳,需要进行改进;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ECAP等径角挤模套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ECAP等径角挤模套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ECAP等径角挤模套具,包括若干个上模块、下模块、第一内衬和第二内衬,所述上模块、下模块、第一内衬和第二内衬分别沿中心线对称切割形成两个上模块半体、下模块半体、第一内衬半体和第二内衬半体,所述上模块半体下模块半体的表面分别开设有形状与第一内衬半体和第二内衬半体相匹配的安装槽,所述第一内衬半体和第二内衬半体安装在安装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内衬半体和第二内衬半体的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内螺纹连接柱,两个所述内螺纹连接柱分别贯穿相邻的上模块半体、下模块半体并延伸至外部,所述内螺纹连接柱上螺纹连接有螺栓一,第一内衬半体和第二内衬半体分别通过内螺纹连接柱以及螺栓一紧固安装在安装槽的内部,进而提高连接的紧固度,防止晃动。
优选的,所述下模块半体的顶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上模块半体的表面对应螺纹槽处开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处安装有螺栓二,且螺栓二与螺纹槽螺纹连接,下模块半体和上模块半体通过螺栓二以及螺纹槽紧固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模块半体、下模块半体的侧壁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贯穿另一侧的上模块半体、下模块半体,通过丝杠与螺母的配合将相对应的上模块半体、下模块半体相连接,挤压成型后,通过打开螺母,使上模块半体、下模块半体相分离,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快速取出第一内衬和第二内衬内部的样品,且在等径角挤压前,可根据预定的挤压样品挤压参数选定下模块内第二内衬的倾斜角度,并根据样品截面尺寸选择合适内径的内衬装入模块中,仅通过更换内衬就可以消除挤压导致的通道磨损而无需更换整个模具,方便了等径角模具发生损伤后的局部更换,适配各种不同样品尺寸的等径角挤压。
优选的,所述丝杠上螺纹连接有螺母。
优选的,所述上模块半体由多组模板堆叠而成,通过叠加上模块半体的高度,使得样品材料的压入路径更长,适配面更广。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衬和第二内衬和截面形状吻合且均呈管状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实用新型第一内衬半体和第二内衬半体分别通过内螺纹连接柱以及螺栓一紧固安装在安装槽的内部,进而提高连接的紧固度,防止晃动,通过丝杠与螺母的配合将相对应的上模块半体、下模块半体相连接,挤压成型后,通过打开螺母,使上模块半体、下模块半体相分离,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快速取出第一内衬和第二内衬内部的样品。
2.本实用新型下模块半体和上模块半体通过螺栓二以及螺纹槽紧固连接,通过叠加上模块半体的高度,使得样品材料的压入路径更长,适配面更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内衬半体和第二内衬半体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模块半体和下模块半体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模块半体;2、下模块半体;3、第一内衬半体;4、第二内衬半体;5、内螺纹连接柱;6、螺栓一;7、螺纹槽;8、连接口;9、螺栓二;10、丝杠;11、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ECAP等径角挤模套具,包括若干个上模块、下模块、第一内衬和第二内衬,上模块、下模块、第一内衬和第二内衬分别沿中心线对称切割形成两个上模块半体1、下模块半体2、第一内衬半体3和第二内衬半体4,上模块半体1下模块半体2的表面分别开设有形状与第一内衬半体3和第二内衬半体4相匹配的安装槽,第一内衬半体3和第二内衬半体4安装在安装槽的内部,第一内衬半体3和第二内衬半体4的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内螺纹连接柱5,两个内螺纹连接柱5分别贯穿相邻的上模块半体1、下模块半体2并延伸至外部,内螺纹连接柱5上螺纹连接有螺栓一6,第一内衬半体3和第二内衬半体4分别通过内螺纹连接柱5以及螺栓一6紧固安装在安装槽的内部,进而提高连接的紧固度,防止晃动。
下模块半体2的顶部开设有螺纹槽7,上模块半体1的表面对应螺纹槽7处开设有连接口8,连接口8处安装有螺栓二9,且螺栓二9与螺纹槽7螺纹连接,下模块半体2和上模块半体1通过螺栓二9以及螺纹槽7紧固连接。
上模块半体1、下模块半体2的侧壁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丝杠10,丝杠10贯穿另一侧的上模块半体1、下模块半体2,通过丝杠10与螺母11的配合将相对应的上模块半体1、下模块半体2相连接,挤压成型后,通过打开螺母11,使上模块半体1、下模块半体2相分离,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快速取出第一内衬和第二内衬内部的样品,且在等径角挤压前,可根据预定的挤压样品挤压参数选定下模块内第二内衬的倾斜角度,并根据样品截面尺寸选择合适内径的内衬装入模块中,仅通过更换内衬就可以消除挤压导致的通道磨损而无需更换整个模具,方便了等径角模具发生损伤后的局部更换,适配各种不同样品尺寸的等径角挤压。
丝杠10上螺纹连接有螺母11。
上模块半体1由多组模板堆叠而成,通过叠加上模块半体1的高度,使得样品材料的压入路径更长,适配面更广。
第一内衬和第二内衬和截面形状吻合且均呈管状构造。
工作原理,第一内衬半体3和第二内衬半体4分别通过内螺纹连接柱5以及螺栓一6紧固安装在安装槽的内部,进而提高连接的紧固度,防止晃动,通过丝杠10与螺母11的配合将相对应的上模块半体1、下模块半体2相连接,挤压成型后,通过打开螺母11,使上模块半体1、下模块半体2相分离,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快速取出第一内衬和第二内衬内部的样品,且在等径角挤压前,可根据预定的挤压样品挤压参数选定下模块内第二内衬的倾斜角度,并根据样品截面尺寸选择合适内径的内衬装入模块中,仅通过更换内衬就可以消除挤压导致的通道磨损而无需更换整个模具,方便了等径角模具发生损伤后的局部更换,适配各种不同样品尺寸的等径角挤压;
下模块半体2和上模块半体1通过螺栓二9以及螺纹槽7紧固连接,通过叠加上模块半体1的高度,使得样品材料的压入路径更长,适配面更广。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ECAP等径角挤模套具,包括若干个上模块、下模块、第一内衬和第二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块、下模块、第一内衬和第二内衬分别沿中心线对称切割形成两个上模块半体(1)、下模块半体(2)、第一内衬半体(3)和第二内衬半体(4),所述上模块半体(1)下模块半体(2)的表面分别开设有形状与第一内衬半体(3)和第二内衬半体(4)相匹配的安装槽,所述第一内衬半体(3)和第二内衬半体(4)安装在安装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内衬半体(3)和第二内衬半体(4)的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内螺纹连接柱(5),两个所述内螺纹连接柱(5)分别贯穿相邻的上模块半体(1)、下模块半体(2)并延伸至外部,所述内螺纹连接柱(5)上螺纹连接有螺栓一(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CAP等径角挤模套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块半体(2)的顶部开设有螺纹槽(7),所述上模块半体(1)的表面对应螺纹槽(7)处开设有连接口(8),所述连接口(8)处安装有螺栓二(9),且螺栓二(9)与螺纹槽(7)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CAP等径角挤模套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块半体(1)、下模块半体(2)的侧壁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丝杠(10),所述丝杠(10)贯穿另一侧的上模块半体(1)、下模块半体(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ECAP等径角挤模套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10)上螺纹连接有螺母(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CAP等径角挤模套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块半体(1)由多组模板堆叠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CAP等径角挤模套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衬和第二内衬和截面形状吻合且均呈管状构造。
CN202322147988.1U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ecap等径角挤模套具 Active CN2205911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47988.1U CN220591142U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ecap等径角挤模套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47988.1U CN220591142U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ecap等径角挤模套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91142U true CN220591142U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77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47988.1U Active CN220591142U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ecap等径角挤模套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911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26711B (zh) 一种多转角挤压模具及成形方法
CN201366448Y (zh) 轿车后横向稳定杆套管反向冷挤压模具
CN201091881Y (zh) 汽车冷却管铝型材热挤压模具
CN220591142U (zh) 一种ecap等径角挤模套具
CN21201897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用铝型材边梁挤压模具
CN2155964Y (zh) 铝挤压型管材成型模具
CN108339922B (zh) 一种自动卡环六角法兰截齿型水泥螺丝的制造方法
CN102284534A (zh) 六角法兰面螺栓冷成形方法
CN216126536U (zh) 一种可调节的铝合金型材生产用模具
CN214773678U (zh) 一种内缩双层芯结构的模具
CN107755448A (zh) 一种内齿圈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
CN109049607B (zh) 免充气空心轮胎出型模具
CN206884123U (zh) 一种墙板挤出模具
CN215143469U (zh) 一种镁合金棒挤压变径模具
CN220717499U (zh) 一种地铁锚固螺栓加工用模具
CN110802123A (zh) 一种用于铝型材成型的挤压模具
CN220742077U (zh) 一种刮条快速挤出成型模具
CN219486641U (zh) 一种碳纤维管材料拉挤模具
CN2339379Y (zh) 空心建筑构件挤压成型模
CN219236112U (zh) 一种土工膜环形吹塑模具头
CN215543796U (zh) 一种铝合金挤压模具组件
CN215115464U (zh) 用于抗拉试件成型且便于脱模的模具
CN220698178U (zh) 能改善铝合金软材料阀体表面抖动印的模具
CN212018977U (zh) 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用铝型材边梁二挤压模具
CN113600633B (zh) 一种外形带凸台筒形件的挤压成形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