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86142U - 电机及风扇 - Google Patents

电机及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86142U
CN220586142U CN202322235645.0U CN202322235645U CN220586142U CN 220586142 U CN220586142 U CN 220586142U CN 202322235645 U CN202322235645 U CN 202322235645U CN 220586142 U CN220586142 U CN 2205861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core assembly
stator
insulating frame
iron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3564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云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gdeshe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gdeshe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gdeshe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gdeshe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3564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861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861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861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风扇及电机,电机包括定子、可相对定子旋转的转子、以及位于定子和转子一侧的底座,定子包括铁芯组件、绕设于铁芯组件上的线圈以及安装于铁芯组件的连接端子,底座包括底壳和位于底壳内的电路板,连接端子包括与线圈电连接的接线部和从接线部延伸的导电柱,导电柱的远离接线部的一端穿过铁芯组件和底壳并与电路板电连接,导电柱与底壳之间设有密封件,导电柱贯穿密封件的部分为圆柱状。连接端子和电路板之间不需要设置转接件,简化了电机的整体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导电柱贯穿密封件的部分为圆柱状,圆柱状相比于片状或棱柱状等形状,周向的外表面为圆滑的弧面,不存在拐角,以降低对密封的精度要求,方便实现并提升密封效果。

Description

电机及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及风扇。
背景技术
传统电机通常都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包括铁芯、绕在铁芯上的线圈、以及安装在铁芯上的连接端子,其中,连接端子用于连接线圈和电路板,以实现导通的效果。
目前,连接端子和电路板之间通常是利用一转接件进行连接,导致电机整体结构相对复杂,同时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现有的连接端子大多呈片状,片状的连接端子外表面会存在拐角,导致其在实现密封时对精度要求,不利于实现密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改进的电机及风扇,以解决现有电机结构相对复杂且不利于实现密封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机,包括定子、可相对所述定子旋转的转子、以及位于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一侧的底座,所述定子包括铁芯组件、绕设于所述铁芯组件上的线圈以及安装于所述铁芯组件的连接端子,所述底座包括底壳和位于所述底壳内的电路板,所述连接端子包括与所述线圈电连接的接线部和从所述接线部延伸的导电柱,所述导电柱的远离所述接线部的一端穿过所述铁芯组件和所述底壳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导电柱与所述底壳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导电柱贯穿所述密封件的部分为圆柱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壳靠近所述铁芯组件的一侧设有凸柱,所述凸柱内设有容纳孔,所述密封件为插入所述容纳孔内的密封塞,所述导电柱穿过所述密封塞并与所述密封塞过盈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线部包括与所述导电柱连接的本体和设于所述本体一侧的挂钩,所述线圈的导电连接端挂设于所述挂钩并与所述接线部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钩设有供所述导电连接端卡入的限位槽,或所述挂钩与所述本体之间形成供所述导电连接端卡入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所述电机的轴向进行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所述挂钩以及所述导电柱一体成型,所述本体为片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铁芯组件为环形,所述铁芯组件的远离所述底座的一轴向端设有凹陷,所述凹陷内设有绝缘架,所述连接端子固定安装于所述绝缘架,多个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导电柱依次穿过所述绝缘架、所述铁芯组件以及所述底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架为环形;若干所述接线部沿所述绝缘架的周向间隔分布于所述绝缘架的一轴向端;
所述绝缘架设若干圆形固定孔,若干所述导电柱分别穿过所述若干圆形固定孔并与之干涉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架活动安装于所述凹陷内,从而使得在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电路板固定之前所述绝缘架和所述连接端子的组合能够在所述铁芯组件的轴向上相对所述铁芯组件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架和所述铁芯组件之间设有相配合的定位柱和定位孔,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定位孔沿所述铁芯组件的轴向延伸。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风扇,包括扇叶以及如上所述的电机,所述电机的所述转子与所述扇叶固定连接以带动所述扇叶进行旋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连接端子的导电柱直接穿过铁芯组件和底壳,伸进底壳内与电路板电连接,使得连接端子和电路板之间不需要设置转接件,有利于简化电机的整体结构,并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导电柱贯穿密封件的部分为圆柱状,圆柱状相比于片状或者棱柱状等形状,周向的外表面为圆滑的弧面,不存在拐角,以降低对密封的精度要求,方便实现并提升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电机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所示电机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所示定子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2中所示底座与密封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图5中所示连接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所示绝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风扇;12、电机;14、扇叶;16、风扇罩;18、定子;20、转子;22、底座;24、机壳;26、磁铁;28、固定轴;30、铁芯组件;32、线圈;34、底壳;36、电路板;38、连接端子;40、接线部;42、导电柱;44、密封件;46、凸柱;48、容纳孔;50、通孔;52、本体;54、挂钩;56、限位槽;58、凹陷;60、绝缘架;62、圆形固定孔;64、定位柱;66、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内、外、顶部、底部……)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10,包括电机12和扇叶14以及风扇罩16,扇叶14转动安装在风扇罩16内,电机12安装在风扇罩16上并与扇叶14连接,以驱动扇叶14进行旋转,进而推动空气产生气流。
电机12包括定子18、转子20以及底座22,底座22位于定子18和转子20的一侧并固定安装在风扇罩16上,定子18与底座22电连接,转子20与定子18间隔设置并能相对定子18旋转,转子20与扇叶14固定连接,以使转子20在相对定子18旋转时,能够带动扇叶14一起旋转。
转子20包括机壳24和固定于机壳24内侧的磁铁26,机壳24罩设于定子18的外侧,磁铁26与定子18相互间隔。底座22上固定安装有一固定轴28,底座22位于机壳24的外侧,固定轴28穿过定子18和转子20,并与转子20的机壳24活动配合,例如二者之间通过轴承活动配合,以使转子20能够绕固定轴28进行旋转。扇叶14包括内框、间隔环绕在内框外侧的外框以及连接于内框和外框之间的扇叶14,转子20的机壳24固定在内框的内侧。
定子18包括铁芯组件30和绕设于铁芯组件30上的线圈32,底座22包括底壳34和位于底壳34内的电路板36,铁芯组件30固定安装在底壳34的外侧,线圈32与底壳34内的电路板36电连接,底壳34与风扇罩16固定连接。
底壳34的具体材质不进行限定,在本实施例中,底壳34为一铝壳,铝不仅密度低,同时散热性能良好,因此利用铝来制作底壳34,有利于降低电机12的整体质量,同时也方便将电路板36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散热出去,避免底壳34内部温度过高而影响电路板36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4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定子18还包括安装于铁芯组件30的连接端子38,连接端子38包括接线部40和从接线部40延伸的导电柱42,接线部40与线圈32电连接,导电柱42远离接线部40的一端穿过铁芯组件30和底壳34并与底壳34内部的电路板36电连接。连接端子38由导电材料制成,其接线部40与线圈32电连接,导电柱42则与电路板36电连接,从而实现线圈32与电路板36电连接的效果。连接端子38的导电柱42直接伸进底壳34内与电路板36电连接,因此导电柱42与电路板36之间不需要额外设置转接件进行转接,有利于简化电机12的整体结构,降低电机12的生产成本。
较佳地,导电柱42远离接线部40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例如波峰焊与电路板36连接,从而同时实现固定和电连接的效果。
连接端子38的具体数量不进行限定,在本实施例中,电机12为三相电机12,铁芯组件30上设有三个连接端子38,三个连接端子38沿铁芯组件30的周向间隔排布,每个连接端子38的导电柱42都依次穿过铁芯组件30和底壳34,以与电路板36电连接,每个连接端子38的接线部40都与相应的一个或多个线圈32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导电柱42和底壳34之间设有密封件44,导电柱42贯穿密封件44的部分即位于密封件44内侧的部分为圆柱状。密封件44可以提升底座22的密封性能,防止灰尘和水通过导电柱42和底壳34之间的缝隙进入底壳34内部而影响电路板36的工作和寿命。由于导电柱42与密封件44配合的部分为圆柱状,圆柱状相比于片状或者棱柱状等形状,导电柱42的周向外表面为圆滑的弧面,不会存在拐角,因此可以降低对密封的精度要求,方便实现并提升密封效果。
可以理解地,导电柱42可以是部分为圆柱状,也可以是整体都为圆柱状,在本实施例中,导电柱42整体都为圆柱状,其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圆形相比于方形、三角形等形状,在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圆形的周长最小,从而方便对导电柱42和电路板36进行焊接操作。
密封件44的具体种类不进行限定,例如密封圈、密封塞等,只要能实现密封的效果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密封件44为一密封塞。
底壳34靠近铁芯组件30的一侧设有凸柱46,凸柱46内设有容纳孔48,密封件44为插入容纳孔48内的密封塞,导电柱42穿过密封塞并与密封塞过盈配合。密封塞具有一定的弹性并贯穿设有通孔50,通孔50至少部分的周向尺寸小于导电柱42的周向尺寸,导电柱42在穿过通孔50后即可与密封塞形成过盈配合的效果,使得密封塞的内壁与导电柱42密封贴合,密封塞的外壁与凸柱46的内壁密封贴合。
可以理解地,密封塞可以是整体都收纳在容纳孔48内,也可以是只有部分收纳在容纳孔48内。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塞部分收纳在容纳孔48内并与凸柱46密封贴合,部分凸出于容纳孔48外,以便从凸柱46上取下密封塞。
请参阅图7,在一实施例中,接线部40包括与导电柱42连接的本体52和设于本体52一侧的挂钩54,线圈32的导电连接端(图未示)挂设于挂钩54并与接线部40电连接。通过在本体52上设置挂钩54,利用挂钩54来支撑线圈32的导电连接端,并对导电连接端起到一定的限位效果,以便后续对导电连接端和接线部40进行焊接操作。
线圈32由一根导线缠绕而成,线圈32的导电连接部可以是该导线的一部分例如端部,也可以是另外的一根与线圈32电连接的导线。
每个本体52上钩挂的具体数量不进行限定,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挂钩54上都设有多个相互间隔的挂钩54。
挂钩54设有供导电连接端卡入的限位槽56,或者挂钩54与本体52之间形成供导电连接端卡入的限位槽56,也即,挂钩54的具体形状不进行限定,可以是本身具有限位槽56,例如V形或U形,也可以是本身不具备限位槽56但与本体52配合形成限位槽56,例如平直片状。
在一实施例中,限位槽56沿电机12的轴向进行延伸,使挂钩54形成竖向挂钩54。竖向挂钩54相比于在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挂钩54,由于线圈32是由导线上下缠绕而成,因此设置竖向挂钩54可以缩短挂线路径,从而方便绕线。而且水平挂钩54在进行对导电连接端和接线部40进行焊接操作时,需要在电机12的轴向上留出焊接操作所需的空间,且焊接过程中还会受到铁芯组件30的干扰,而竖直挂钩54是在水平方向进行焊接操作,操作过程中不会受到铁芯组件30的干扰,从而方便进行焊接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本体52为片状,并沿铁芯组件30的周向延伸,每个本体52上都设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排布的挂钩54。本体52、挂钩54以及导电柱42通过冲压或者注塑等方式一体成型,以省去焊接工序,避免虚焊等不良现象。
请参阅图5和图8,在一实施例中,铁芯组件30远离底座22的一轴向端设有凹陷58,凹陷58内设有绝缘架60,连接端子38固定安装在绝缘架60上,多个连接端子38的导电柱42依次穿过绝缘架60、铁芯组件30以及底壳34。在组装时,可以先将多个连接端子38都固定安装在绝缘架60上,然后再将绝缘架60和多个连接端子38形成的整体安装在铁芯组件30上,方便组装。而且将绝缘架60收纳在铁芯组件30的凹陷58内,可以提升整体结构的紧凑性,有利于减小电机12的整体体积。
绝缘架60为环形,若干接线部40沿绝缘架60的周向间隔分布于绝缘架60远离底座22的一轴向端。绝缘架60设有若干圆形固定孔62,若干导电柱42分别穿过若干圆形固定孔62并与之干涉配合,形成固定效果,以将多个连接端子38固定安装在绝缘架60上。
绝缘架60活动安装于凹陷58内,从而使得连接端子38与电路板36固定之前绝缘架60和连接端子38的组合能够在铁芯组件30的轴向上相对铁芯组件30移动。在对接线部40和导电连接端进行焊接操作时,可以先使绝缘架60和连接端子38的组合沿轴向朝远离底座22的方向即向上运动,使得绝缘架60和接线部40远离铁芯组件30,避免铁芯组件30干扰焊接操作,待焊接完成之后,再使绝缘架60和连接端子38的组合往下运动,将其收纳在凹陷58内,此时导电柱42远离接线部40的一端与电路板36接触,对导电柱42和电路板36进行焊接,以实现固定和电连接的效果。
可以理解地,为了进一步增强绝缘架60的稳定性,可以在绝缘架60收纳在凹陷58内后,利用螺栓等连接件将绝缘架60固定在铁芯组件30上。
绝缘架60和铁芯组件30之间设有相配合的定位柱64和定位孔66,定位柱64和定位孔66沿铁芯组件30的轴向延伸。定位柱64和定位孔66的配合,可以在绝缘架60运动过程中形成导向和限位的效果,使绝缘架60只能沿铁芯组件30的轴向进行运动。
具体地,定位柱64设置在绝缘架60的底部,定位孔66对应设置在铁芯组件30上,并与铁芯组件30上的凹陷58连通。
定位柱64和定位孔66的具体数量不进行限定,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柱64和定位孔66的数量都为多个且分别一一对应,多个定位柱64沿绝缘架60的周向间隔分布,多个定位孔66沿铁芯组件30的周向间隔分布。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可相对所述定子旋转的转子、以及位于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一侧的底座,所述定子包括铁芯组件、绕设于所述铁芯组件上的线圈以及安装于所述铁芯组件的连接端子,所述底座包括底壳和位于所述底壳内的电路板,所述连接端子包括与所述线圈电连接的接线部和从所述接线部延伸的导电柱,所述导电柱的远离所述接线部的一端穿过所述铁芯组件和所述底壳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导电柱与所述底壳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导电柱贯穿所述密封件的部分为圆柱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靠近所述铁芯组件的一侧设有凸柱,所述凸柱内设有容纳孔,所述密封件为插入所述容纳孔内的密封塞,所述导电柱穿过所述密封塞并与所述密封塞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部包括与所述导电柱连接的本体和设于所述本体一侧的挂钩,所述线圈的导电连接端挂设于所述挂钩并与所述接线部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设有供所述导电连接端卡入的限位槽,或所述挂钩与所述本体之间形成供所述导电连接端卡入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所述电机的轴向进行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所述挂钩以及所述导电柱一体成型,所述本体为片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组件为环形,所述铁芯组件的远离所述底座的一轴向端设有凹陷,所述凹陷内设有绝缘架,所述连接端子固定安装于所述绝缘架,多个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导电柱依次穿过所述绝缘架、所述铁芯组件以及所述底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架为环形;若干所述接线部沿所述绝缘架的周向间隔分布于所述绝缘架的一轴向端;
所述绝缘架设若干圆形固定孔,若干所述导电柱分别穿过所述若干圆形固定孔并与之干涉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架活动安装于所述凹陷内,从而使得在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电路板固定之前所述绝缘架和所述连接端子的组合能够在所述铁芯组件的轴向上相对所述铁芯组件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架和所述铁芯组件之间设有相配合的定位柱和定位孔,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定位孔沿所述铁芯组件的轴向延伸。
10.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扇叶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所述电机的所述转子与所述扇叶固定连接以带动所述扇叶进行旋转。
CN202322235645.0U 2023-08-18 2023-08-18 电机及风扇 Active CN2205861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35645.0U CN220586142U (zh) 2023-08-18 2023-08-18 电机及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35645.0U CN220586142U (zh) 2023-08-18 2023-08-18 电机及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86142U true CN220586142U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10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35645.0U Active CN220586142U (zh) 2023-08-18 2023-08-18 电机及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861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46148B2 (en) BLDC motor integrated with inverter
CN104283392A (zh) 马达以及直流无刷马达
CN108206598B (zh) 电机装置及其定子
CN106899096B (zh) 电机
CN111342617A (zh) 一种磁编码伺服控制器与轮毂电机一体化集成结构
EP1326322B1 (en) PMDC motor with speed sensor
EP2362500B1 (en) 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electric cables and electric apparatus
CN220586142U (zh) 电机及风扇
CN210431033U (zh) 汽车风扇电机总成
CN100426634C (zh) 电机
CN107196427B (zh) 一种无刷涡轮机
KR102325134B1 (ko) 인버터 일체형 bldc 모터
CN215733767U (zh) 一种电机机壳及电机
CN201243252Y (zh) 无刷直流电机
CN113315290A (zh) 电机定子绝缘骨架组件、电机定子、电机、空调器
CN113517789A (zh) 一种用于园林工具的开关磁阻电机
CN113098178A (zh) 一种定子结构
CN217335216U (zh) 一种定子结构及电机
CN214707444U (zh) 无感无刷电机的内置控制器的安装结构
CN213027648U (zh) 马达及具有马达的电子设备
JP2595164B2 (ja) 電動機の巻線固定子
CN214366832U (zh) 一种新型三相无感直流无刷散热风扇及其安装结构
CN214125005U (zh) 一种电机
CN215221968U (zh) 一种用于园林工具的开关磁阻电机
CN114024387B (zh) 一种轮边桥高效高功率密度水冷永磁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