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85623U - 浮动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浮动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85623U
CN220585623U CN202322294657.0U CN202322294657U CN220585623U CN 220585623 U CN220585623 U CN 220585623U CN 202322294657 U CN202322294657 U CN 202322294657U CN 220585623 U CN220585623 U CN 2205856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floating member
contact
connector
housing ha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9465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贤昌
张君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856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856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Electroplating And Plating Baths Therefor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动连接器,用于将第一连接对象物与第二连接对象物彼此电连接。该浮动连接器包含:第一浮动件,包含供该第一连接对象物插入的第一插槽;第二浮动件,包含供该第二连接对象物插入的第二插槽;由该第一浮动件及第二浮动件保持的多个接触件,每一个接触件包含定位在该第一插槽并供与该第一连接对象物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及定位在该第二插槽并供与该第二连接对象物接触的第二接触部;及外壳,该第一浮动件及该第二浮动件通过所述接触件以可浮动的方式支撑在该外壳的内部空间,使得该第一浮动件及该第二浮动件可在与嵌合方向正交的平面移动。

Description

浮动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是浮动连接器。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公开第2000-12127号案揭示双端卡缘连接器。这种双端卡缘连接器被使用于直接将一卡板连接至另一卡板而彼此电连接,包括:壳体,具有被形成在相对端部上的嵌合槽;及多个接触件,连接至形成在每一卡板端缘处且位于相对的两侧面的多个导电垫片。
然而,这种卡缘连接器并不具有当各卡板均被安装至壳体或母板时能吸收安装位置的误差的功能。因此,此卡缘连接器可能遭受机械力而被破坏,或者插入连接器的卡板可能非所欲地弯曲。这会造成机械力被作用在搭载于卡板上的零件,导致零件安装部的焊料可能脱离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浮动连接器,可吸收连接对象物安装位置的误差,防止连接器或连接对象物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动连接器,其可被小型化,有利于在有限的安装空间中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动连接器,可减少组装此浮动连接器所需零件的种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态样,提供一种浮动连接器,用于将第一连接对象物与第二连接对象物沿第一方向插入该浮动连接器,由此将该第一连接对象物与该第二连接对象物彼此电连接,该浮动连接器包含:
第一浮动件,包含供该第一连接对象物插入的第一插槽;
第二浮动件,包含供该第二连接对象物插入的第二插槽;
多个接触件,所述多个接触件沿与该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排列,所述接触件的每一者包含第一接触部、第一保持部、第一弹性部、连接部、第二弹性部、第二保持部及第二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该第一保持部及该第一弹性部沿与该第一方向及该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形成,该第二接触部、该第二保持部及该第二弹性部沿该第三方向形成,该第一接触部定位在该第一插槽并供与该第一连接对象物接触,该第一保持部延续自该第一接触部且由该第一浮动件所保持,该第一弹性部延续自该第一保持部并通过该连接部连接至该第二弹性部,该第二接触部定位在该第二插槽并供与该第二连接对象物接触,该第二保持部延续自该第二接触部且由该第二浮动件保持,该第二弹性部延续自该第二保持部;
外壳,包含内部空间,该第一浮动件、该第二浮动件及所述接触件被收容在该内部空间,该第一浮动件及该第二浮动件通过所述接触件以能够浮动的方式支撑在该内部空间,其中在该外壳的上内侧壁及下内侧壁形成有收容所述接触件的连接部的多个限位槽,通过所述限位槽限制所述接触件的连接部在该第二方向的移动。
该外壳构造成允许该第一浮动件及该第二浮动件在与该第一方向正交的平面上移动。
该外壳构造成框状外壳,该框状外壳构造成允许该第一浮动件及该第二浮动件的每一者在该第二方向上移动,且允许该第一浮动件及该第二浮动件的每一者在垂直于该第一方向及该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上移动。
在该框状外壳的两个侧面各形成有键槽,该第一浮动件及该第二浮动件的每一者包含与该键槽配合的键部,该键槽允许该第一浮动件及该第二浮动件于该第三方向移动,但限制该第一浮动件及该第二浮动件于该第一方向移动。
其中该第一浮动件及该第二浮动件能够彼此互相独立地移动。
其中该第一弹性部及该第二弹性部的每一者构造成大致V形或U形。
其中每一个接触件一体成形,每一个接触件的第一保持部具有插入该第一浮动件的接合凸片,且每一个接触件的第二保持部具有插入该第二浮动件的接合凸片。
其中该外壳是由第一外壳半部及第二外壳半部所组成,该第一外壳半部及该第二外壳半部的一者形成有至少一个锁定臂,该第一外壳半部及该第二外壳半部的另一者形成有与该至少一个锁定臂接合的至少一个锁定凸起。
其中该第一外壳半部及该第二外壳半部的一者形成有至少一个定位销,该第一外壳半部及该第二外壳半部的另一者形成有与该至少一个定位销对应的至少一个定位孔。
其中该第一浮动件及该第二浮动件具有相同的形状及尺寸,且该第一外壳半部及该第二外壳半部具有相同的形状及尺寸。
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在参阅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后,将可最佳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以及其他目的与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概要显示作为连接对象物的卡板沿嵌合方向插入浮动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3为显示连接对象物的卡板已插入浮动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浮动连接器的浮动件的立体图。
图6为显示多个接触件固定在一个浮动件的示意图。
图7为显示多个接触件固定在两个浮动件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浮动连接器的前视图。
图9为图1所示浮动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10为沿图8中的线A-A所取的剖视图。
图11为沿图9中的线B-B所取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浮动连接器
2:外壳
20:键槽
21:第一外壳半部
211:锁定臂
212:锁定凸起
22:第二外壳半部
221:锁定臂
222:锁定凸起
23:限位槽
3:第一浮动件
30:插槽
31:槽孔
32:槽孔
33:键部
4:第二浮动件
43:键部
5:接触件
51:第一接触部
52:第二接触部
53:第一保持部
54:第二保持部
55:第一弹性部
56:第二弹性部
57:接合凸片
58:接合凸片
59:连接部
6:卡板
7:卡板
D1:嵌合方向
D2:宽度方向
D3:高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在各附图中,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元件符号标示。附图并未依照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的立体图。浮动连接器整体以元件符号1标示,浮动连接器1包含外壳2、第一浮动件3、第二浮动件(标示于图4)及多个接触件5。在本实施例中,浮动连接器1呈双端卡缘连接器的形式。如图2所示,作为连接对象物的卡板6、7沿嵌合方向D1(即第一方向)插入浮动连接器1。图3为概要显示连接对象物的卡板6、7已插入浮动连接器1的示意状态图。卡板6、7的每一者在端缘处于上表面及下表面形成有多个导电垫片,即俗称的金手指。当卡板6、7插入浮动连接器1时,形成于卡板6的导电垫片会与浮动连接器1的接触件5的一端接触,形成于卡板7的导电垫片会与浮动连接器1的接触件5的另一端接触。由此,使卡板6与卡板7彼此电连接。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多个接触件5是由第一浮动件3及第二浮动件4所保持,且于与嵌合方向D1垂直的宽度方向D2(即第二方向)彼此以预定的间距排列成两列。外壳2是由第一外壳半部21及第二外壳半部22组成。上列的接触件5与下列的接触件5在与嵌合方向D1及宽度方向D2垂直的高度方向D3(即第三方向)对齐且彼此相向。外壳2被作成包含内部空间的框状外壳,第一浮动件3、第二浮动件4及接触件5被收容在内部空间。第一浮动件3及第二浮动件4通过接触件5以在与嵌合方向D1正交的平面上可浮动的方式支撑在该内部空间。换言之,外壳2构造成允许第一浮动件3及第二浮动件4可在宽度方向D2及高度方向D3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浮动件3及第二浮动件4具有相同形状及尺寸,第一外壳半部21及第二外壳半部22亦具有相同的形状及尺寸。因此,可以削减组装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所需零件的种类。这对于连接器的制造、组装的成本或零件库存的管理等方面,是非常有利的。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1的第一浮动件3的立体图。图6为以不同于图5的视角显示接触件5固定在第一浮动件3的示意图。图7为显示接触件5的一侧固定在第一浮动件3而另一侧固定在第二浮动件4的示意图。由于第二浮动件4的形状及尺寸与第一浮动件3相同,故省略第二浮动件4的详细说明。
如图5所示,第一浮动件3的前侧形成有供卡板6插入的插槽30。插槽30形成有导角,以便导引卡板6的插入。插槽30的上侧内壁面形成有多个槽孔31,用于收容上方列接触件的接触部,使得接触部的一部分自槽孔31露出,以便与插入插槽30的卡板上表面的导电垫片接触。插槽30的下侧内壁面形成有多个槽孔32,用于收容下方列接触件的接触部,使得接触部的一部分自槽孔32露出,以便接触卡板6下表面的导电垫片。槽孔31及槽孔32具有规定接触件的间距以及导引接触件的接触部的功能。
如图6所示,接触件5的一端自第一浮动件3的与前侧相对的后侧插入第一浮动件3,而由第一浮动件3保持。图7显示由第一浮动件3、第二浮动件4及接触件5组合而成的组合体。图7所示的组合体收容在外壳2的内部空间,通过图7中接触件5的外露于第一浮动件3及第一浮动件4的部分(即后述的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及连接部),使第一浮动件3及第一浮动件4可浮动地支撑在外壳2内。
图8为当从嵌合方向D1观看时浮动连接器1的前视图。图9为当从宽度方向D2观看时浮动连接器1的侧视图。如图8所示,框状的外壳2的开口的尺寸设定成允许第一浮动件3在宽度方向D2及高度方向D3上可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浮动件3与第二浮动件4的每一者在宽度方向D2上的可移动距离被设定为±0.55mm,在高度方向D3上的可移动距离被设定为±0.55mm。除了利用外壳2的开口的尺寸来规定第一浮动件3及第二浮动件4的可移动范围,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在框状的外壳2的侧面形成有键槽20,利用键槽20与形成于第一浮动件3及第二浮动件4侧面的键部33、43之间的配合,允许键部33、43在键槽20中可在高度方向D3移动,但不可在嵌合方向D1上移动。键部33、43在键槽20内在高度方向D3上的可移动距离亦被设定为±0.55mm。亦可通过键槽20与键部33、43之间的配合,防止第一浮动件3及第二浮动件4纵摇(即绕宽度方向D2的摆动)。
如可见于图4,构成外壳2的第一外壳半部21形成有多个锁定臂及多个锁定凸起,构成外壳2的第二外壳半部22形成有多个锁定臂及多个锁定凸起。如图9所示,当第一外壳半部21及第二外壳半部22彼此组装在一起时,第一外壳半部21的锁定臂211与第二外壳半部22的锁定凸起222接合,第二外壳半部22的锁定臂221与第一外壳半部21的锁定凸起212接合,由此防止第一外壳半部21及第二外壳半部22分离。
第一外壳半部21及第二外壳半部22的每一者形成有平行于嵌合方向D1的多个定位销及多个定位孔。形成于第一外壳半部21及第二外壳半部22中的一者的定位销对应于形成于第一外壳半部21及第二外壳半部22中的另一者的定位孔。借助于定位销及定位孔,使第一外壳半部21及第二外壳半部22在嵌合方向D1上的对准容易进行。
图10为沿图8中的线A-A所取的剖视图。如图10所示,接触件5包含第一接触部51、第一保持部53、第一弹性部55、连接部59、第二弹性部56、第二保持部54及第二接触部52。为了使第一浮动件3与第二浮动件4彼此接近,进而缩减浮动连接器在嵌合方向D1上的尺寸,接触件5被构造成第一接触部51、第一保持部53及第一弹性部55沿高度方向D3形成,且第二接触部52、第二保持部54及第二弹性部56沿高度方向D3形成。
第一保持部53延续自第一接触部51,且形成有在嵌合方向D1延伸的接合凸片57。通过接合凸片57以紧配合的方式插入形成在第一浮动件3的接合孔,使第一保持部53被固定在第一浮动件3。第一弹性部55延续自第一保持部53并通过连接部59连接至第二弹性部56。第二保持部54延续自第二接触部52,且形成有在嵌合方向D1延伸的接合凸片58。通过接合凸片58以紧配合的方式插入形成在第二浮动件4的接合孔,使第二保持部54被固定在第二浮动件4。
第一接触部51及第二接触部52具有大致L形或大致V形的形状。第一弹性部55及第二弹性部56具有大致V形或大致U形的形状,但是不限于此,第一弹性部55及第二弹性部56也可被作成弧形或蜿蜒曲折的形状。
图11为沿图9中的线B-B所取的剖视图。如图11所示,外壳2在上内侧壁及下内侧壁形成有收容接触件5的连接部59的多个限位槽23。通过限位槽23限制接触件5的连接部59在宽度方向D2的移动。
虽然本实用新型参照较佳实施例而进行说明示范,但是应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内,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仍得有许多变化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受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而是以权利要求书的文字记载为准,即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用于将第一连接对象物与第二连接对象物沿第一方向插入该浮动连接器,由此将该第一连接对象物与该第二连接对象物彼此电连接,该浮动连接器包含:
第一浮动件,包含供该第一连接对象物插入的第一插槽;
第二浮动件,包含供该第二连接对象物插入的第二插槽;
多个接触件,所述多个接触件沿与该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排列,所述接触件的每一者包含第一接触部、第一保持部、第一弹性部、连接部、第二弹性部、第二保持部及第二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该第一保持部及该第一弹性部沿与该第一方向及该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形成,该第二接触部、该第二保持部及该第二弹性部沿该第三方向形成,该第一接触部定位在该第一插槽并供与该第一连接对象物接触,该第一保持部延续自该第一接触部且由该第一浮动件所保持,该第一弹性部延续自该第一保持部并通过该连接部连接至该第二弹性部,该第二接触部定位在该第二插槽并供与该第二连接对象物接触,该第二保持部延续自该第二接触部且由该第二浮动件保持,该第二弹性部延续自该第二保持部;
外壳,包含内部空间,该第一浮动件、该第二浮动件及所述接触件被收容在该内部空间,该第一浮动件及该第二浮动件通过所述接触件以能够浮动的方式支撑在该内部空间,其中在该外壳的上内侧壁及下内侧壁形成有收容所述接触件的连接部的多个限位槽,通过所述限位槽限制所述接触件的连接部在该第二方向的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外壳构造成允许该第一浮动件及该第二浮动件在与该第一方向正交的平面上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外壳构造成框状外壳,该框状外壳构造成允许该第一浮动件及该第二浮动件的每一者在该第二方向上移动,且允许该第一浮动件及该第二浮动件的每一者在垂直于该第一方向及该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上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该框状外壳的两个侧面各形成有键槽,该第一浮动件及该第二浮动件的每一者包含与该键槽配合的键部,该键槽允许该第一浮动件及该第二浮动件于该第三方向移动,但限制该第一浮动件及该第二浮动件于该第一方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浮动件及该第二浮动件能够彼此互相独立地移动。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性部及该第二弹性部的每一者构造成大致V形或U形。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接触件一体成形,每一个所述接触件的该第一保持部具有插入该第一浮动件的接合凸片,且每一个所述接触件的该第二保持部具有插入该第二浮动件的接合凸片。
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外壳是由第一外壳半部及第二外壳半部所组成,该第一外壳半部及该第二外壳半部的一者形成有至少一个锁定臂,该第一外壳半部及该第二外壳半部的另一者形成有与该至少一个锁定臂接合的至少一个锁定凸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外壳半部及该第二外壳半部的一者形成有至少一个定位销,该第一外壳半部及该第二外壳半部的另一者形成有与该至少一个定位销对应的至少一个定位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浮动件及该第二浮动件具有相同的形状及尺寸,且该第一外壳半部及该第二外壳半部具有相同的形状及尺寸。
CN202322294657.0U 2023-05-30 2023-08-25 浮动连接器 Active CN22058562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5446U TWM647467U (zh) 2023-05-30 2023-05-30 浮動連接器
TW112205446 2023-05-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85623U true CN220585623U (zh) 2024-03-12

Family

ID=89857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94657.0U Active CN220585623U (zh) 2023-05-30 2023-08-25 浮动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246221U (zh)
CN (1) CN220585623U (zh)
TW (1) TWM647467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47467U (zh) 2023-10-21
JP3246221U (ja) 2024-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06675B (zh) 具有触头组件的插座连接器
US7815474B1 (en) Probe connector having a mounting platform
KR101265438B1 (ko) 보드-대-보드 커넥터
JP2023539305A (ja) 小型電子システム用の小型化した電気コネクタ
US731152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4425058B2 (ja) コンタクト構造及びそれを使用する電気コネクタ
CN109004411B (zh) 多触点连接器
US20220181811A1 (en) Card edge connector with a locking system
GB2361117A (en)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with lock arms
JPH10289773A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CN111193124A (zh) 电连接器
US20050124192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n improved retainer
EP1538707B1 (en) Connector
US7841879B2 (en) Floating-type connector
KR960004806B1 (ko) 전기 접속기
US6466452B2 (en) Socket
JP4883670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KR910004992Y1 (ko) 전기 접속기
CN220585623U (zh) 浮动连接器
EP0554503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7330036B2 (ja) コネクタ
US5730614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spring metal latch mechanism
JP2019129137A (ja) コネクタ、相手方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EP1158615A2 (en) Connector for a circuit board
EP0714563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